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散文隨筆-那年夏天

文學 閱讀(2.38W)
散文隨筆-那年夏天1

那年夏天

散文隨筆-那年夏天

似乎走的太安靜

對於我們來說

也只不過是一次別離

我們沒有三五成群

在那裡

談古今

貫未來

沒有人訴說

三年的惜別之情

更沒有暢談這個假期的安排

我們是該來一次集體旅行

還是來一次全班的聚會〈包括那些輟學的同學〉

還是讓我們盡情於歌的海洋

我不敢說什麼

在三九二的那個集體中

是那麼的渺小

曾因書法大賽

有很多人對我不滿

以至於在畢業那天

都固執的似乎要和我吵一架

心地善良的我卻總以為

三年同窗一載前桌

似乎總想說

相識是緣珍惜吧

不要糾結於毛皮小事

更不要太更爭執

可那年夏天

似乎都在你的預料之中

也沒錯

那年夏天

那天

後會無期

沒有任何遺憾了吧

我的前桌

親愛的前桌

不過怎樣

你對我如何

但我還會在成長得路上祝福你

祝你一路走好

望有緣來日再見

我親愛得三九二班

三年

你練就了我的剛強

朋友

老師

班級

甚至是我的每一位同桌們

謝謝你們

祝你們在未來得道路上

遙遙領先再創佳績

那年夏天

再多得言語

也不訴衷腸

即使淚眼朦朧

也無法感染你們

卻讓你們多數感染了我

不管怎樣

珍藏記憶中得那年夏天

書山題海共同答疑解惑

畢業照等那些

九年級唯有得課餘時間

朋友珍重!

致那個對我來說重要而又難忘得夏

散文隨筆-那年夏天2

每個夜深人靜的夜,思緒穿梭其中,遙望浩瀚星空,對於宇宙,人類是如此渺小,每每這個時候,我總是習慣的點起一支菸,在孤寂的夜裡,一陣微風拂過,讓記憶的湖面泛起了漣漪,也讓我陷入了沉思,那一剎那,彷彿回到了過去,不知過了多久,我猛然驚醒,手上的劇疼把我拉回現實,甩掉手上的菸頭,整理了下衣服,又點燃了一根,向天空突出一口煙,繼續走在回家的路上,行走中不竟想到,那些逝去的歲月,那些一起哭,一起笑的日子,真的就回不去了嗎?年少無知的我,還不經世事,每天無憂無慮的奔跑,在田野上,在草叢間,在那覺得永遠都很長的日子中,不為心事,不為家庭,不為生活,為只為那份童真。那份純粹。無關風月。

不覺夏日帶著它的熱情,就這樣闖進了我們的生活。記不得是那個夜晚,耳邊出現了蚊子的轟鳴聲,陽光變得更有熱度,短裙短袖映入眼簾,可我知道,那是夏天來了。可是現在的夏天卻和兒時不太一樣。那時的夏天,整個村子都撒過我的汗水,你若走進那裡,你每次都能看到一個不穿上衣,不穿鞋子的小個子男孩,像上滿發條的機器,雖然熱卻永不停歇,那雙眼睛雖然不大卻還是簡單的,亞洲人的黑眸,黑的純粹,白的無邪,不可同日而語了。那時童年是彩色的,金色的陽光撒遍地面,綠油油的是稻田抽出金絲,白茫茫的水清涼我心,七彩夜空照亮降溫的夜。晚飯一定要有湯,飯後,大地開始降溫,大氣也不耐寂寞,偶爾來一兩陣夏風,為夜晚增添幾分舒適與愜意,這時就要散散步,減輕這一天的暑氣,轉完一圈回來,最喜歡坐在老井旁的石臺上,或躺著,那時的小村還沒有路燈,當夜漸漸的靜下來,身邊吹來幾絲調皮的風,靜靜地聽著蟲鳴蛙叫,眺望著宇宙星辰很容易就會入睡。,你會發現,夜越深星星越亮,一天,炎熱的一天,整個夏天中普通的一天就要過去了,可是在童年中,這樣的日子卻還有很多,而對於如今的我來說,這樣的日子卻是不可多得的,或說永遠懷念的。小的時候,覺得日子過的太漫長了,什麼時候才到暑假,什麼時候才會像那些大哥哥大姐姐那樣,騎自行車去上學,如今的我,恰恰相反,真想留住時間,或去盜走時間老人的計時器,讓時間慢點再慢點。年輕真好。

或許我有點明白了,那麼多人懷念過去,懷念童年,更多的是對時間的感嘆,或許過去的歲月已不可追,但更多的是要珍惜當下。

抬頭一看,不知不覺已經走到了家樓下,今晚的夜還是一如既往的平淡,如水的月光讓夏日消退了一絲熱,遠處的蟲鳴還在演奏,滿天繁星代替了萬家燈火,今夜的夏是普通的,今夜的夏又是不普通的!願所有的美好都如期而至!

散文隨筆-那年夏天3

我想不會有人知道,我為什麼會選取“那年夏天,十八歲的彩虹”這個名字。其實,就連我自己也不會太清楚,也許它真的單純的只是一個名字。就像我的名字一樣,它本就沒有什麼深刻的含義,僅僅只是一個符號,一個每當從雙脣吐出就會讓人固定地想到一個人的符號而已。而這樣的符號又通常會是被視為唯一的,不可替代的,這也就彷彿註定了符號設定者不會輕易地設定一個符號給某一個人或某一事物。非物質的情感注入已是無可避免。這樣道來,我也就自相矛盾了。不。淺薄的自己,的確不知道我為什麼會這樣選擇,就像媽媽對於我為什麼會叫遇見一樣一無所知。只是簡單的因為好聽,好記。而我只是簡單的將兩個名字的組合——《彩虹》和《夏天,十九歲的肖像》。

而至於是否會有不經意間的非物質情感的注入的問題,那且就把它給讀者吧。我原本是想把名字設定為“那年夏天,貓太郎的彩虹”的,但想了想還是放棄了。至於為什麼,理由也是簡單的,貓太郎是一隻貓,沒錯,是一隻日本貓。我初而想取這樣的名字就是因為,名字裡沁潤著日式的氣息。那個瀰漫著文藝氣候的國度,那個爛漫而又令人切齒的國家總能挑起我的想象,給我寧靜的幸福。它真的很容易就就探觸到我內心深處那片柔嫩的處子之地,我知道日前這樣的表述,終歸會有些不合時宜,因此就有了“十八歲的彩虹”的出現,它既繞開了那個許多人不喜歡的國家的名字,為我避開一些不必要的話茬,同時它也能喚起我對那段十八歲難以割捨下的青春記憶,而這樣的記憶不無時刻敲擊著我,催我回去。我時刻想著如若我的擔心為子虛烏有的存在,那該是多麼令我快樂的事情啊!

《彩虹》是九月十三號我在圖書館借到的一本小冊子。作者是吉本芭娜娜,拿到那個天藍色的小冊子,我就愛不釋手了。故事是通過倒敘和插敘的手法,講述了一個迷惘的女性,在幸福面前徘徊踟躕難於抉擇的時候,採取迴避的態度,遠離熟識的人群,遠離自己的國家,渴望通過外出旅遊忘掉一些讓自己心跳難安的記憶和那脆弱的幸福。

日本的許多作家之所以能夠,輕易地俘獲我的心,讓我像只犬太郎一樣為之奔走呼號,就在於他們的作家無時無刻,無處不在的思考和自我認知。他們勇於發現人的本能中的東西,他們的思考讓我為之嘆服,為之致敬。再則一點,他們對私的描寫極盡能事,一草一木,一陣風,一片迎來的雨水都被描寫的真切而不乏詩意,我彷彿能夠感覺得到,大和民族是崇尚自然的一個民族。貓太郎和犬太郎都是《彩虹》裡邊男主角的兩隻寵物,男主角愛它們就像愛惜自己一樣,而女主角也同樣喜愛動物。其中有著這樣的一段論述:如果僅僅把狗當作狗,貓當作貓,這就很容易想通,就像道路就是道路,樹木就是樹木,牛排和活著的牛無關,心愛的器皿打碎了可以再買一個新的一樣的,這樣活的話也沒錯。

顯然作者並不主導人類應該這樣活。這就是日本讓我感動的地方,芭娜娜的表述和我的一個認知有著異曲同工之味。我從很早就深覺萬物的存在不會是簡單的物質存在,靈魂的存在是確乎被肯定的,無論生的還是死的,它都有自己的靈魂,生有生的靈魂,死有死的靈魂。換句話說世界上是不會存在絕對死的東西。而靈魂是會痛的,靈魂最美麗的`地方就是它是充滿靈性的情感的。因此我對自己舊的東西從來都不會過於厭棄,即使迫不得已需要拋棄我都會為之祈禱,因為我相信我們的靈魂曾在一起快樂過,相伴相守過。靈魂會痛的直覺,讓我不忍做一個負心漢。也許有人覺得這樣的觀點,近乎有些荒謬。而就是這樣荒謬的觀點,折射出了人與獸的最本質的區別,那就是人類特有的高階情感。而當人的這種高階情感的消失,勢必會帶來社會的冷漠與絕情。我並無褒揚自己的意味,這只是我個人的一己之見,人是感性的動物,就應該去壓制人性中的短板,發揚人性中美麗的一面。當然我們沒有權利脅迫任何人該如何做,但我們可以選擇喜歡什麼樣的人,討厭什麼樣的人,接近怎樣的人,遠離怎樣的人。

《彩虹》還拋給現實中的人們一個嚴肅而必須面對的問題。但自己的幸福和道德衝突的時候,我們究竟該怎樣抉擇。芭娜娜的答案是選擇自己的幸福,這無疑將道德陷於囹圄的地位。然而我相信每一個讀者都希望芭娜娜這樣設定結局,難道道德已經喪失其重要性走向應該被毀滅的境地了嗎?近些年來,有個詞映入人們的視線,它也直直給道德了一拳。那個詞就是“道德綁架”。當道德被用作阻止人們獲得應有幸福的時候,他理應受到絕大部分人的唾棄,而真正被唾棄的也並非道德本身,而是操控道德人,那些希望你道德的人。當男主角的名存實亡的婚姻無法挽救的時候,當自己的妻子懷著別人的孩子住在自己的房子裡,他去尋找第三者是否會被允許呢?在別人看來,第三者是不道德的,令人無法接受。芭娜娜把第三者描繪成男主角不可錯失的真愛,他們的不被許可的愛情就得到了廣大讀者的救贖,道德被擱置了。在《彩虹》裡,婚姻不等於愛情,甚至是脅迫愛情的道德綁架者,它也不再佔領道德制高點。我也有疑惑的地方,例如婚姻已不再具有意義,為什麼不離婚以跳出囹圄之地?也許事情往往比想象中的複雜,也小說本身也就是為了展現已婚人士該如何對待自己的幸福的問題。而至於當真愛出現之後,該如何做也不必言說,更不必在乎別人怎樣說。

我喜歡《彩虹》這本小冊子的原因還有一點就是,女主人公在外旅行時的心態刻畫的神不知鬼不覺的惟妙惟肖。那股淡淡的哀傷離愁像是跌落在心牆上的一抹倒影,揮之不去但也不是蝕骨的令人傷心。當女主角躺在玻璃地板上,看著水上木屋下的游魚,在燈光裡自在的遊弋,當我看到女主角身邊環遊的黃燦燦的金鯊,我有了想要旅行的衝動,那個依稀叫“大溼地”的地方,已經變得美妙神祕起來。而正像芭娜娜所說的:“人在旅行的時候總是會回到孩提時代。”而讀書的過程無異於一次美麗的旅行,當故事有些悽美的時候,我自會想到我十八歲的記憶,而這記憶,也正像女主角對“彩虹”的記憶與愛戀一樣,揮之不去,棄之不卻。而那個叫作“彩虹”的小餐館,也是她愛人的象徵,十八歲的彩虹又將對我意味著什麼呢?

《夏天,十九歲的肖像》講的是一個十九歲的學生,愛上一個美麗姑娘的故事。故事一樣是哀傷的,純情的少年與世俗的誤撞,必定會有一個令人扼腕的結局。

十九歲的“我”因車禍嚴重骨折而入院,入院期間通過“偷窺”迷戀上了一個美麗的女孩。卻發現她在她的父親打了她之後,將其殺害並掩埋在施工的醫院空地裡。而“我”因愛而越陷越深,離真相也越來越遠。原來,那個老者並不是她父親,而是她的情人,而埋到工地的也只是他們夭折的孩子。當“我”冒著生命危險,發現老者還活著的的時候,一切也隨之真相大白。戲劇性的故事也不無再現了青年時代我們純情的一面和對真愛的信奉與執著。而我最喜歡的那句對白莫過於:“結果自始至終,我在你面前都不過只是一個小丑而已。”

我陷入了自嘲的深淵。我思考著,該如何從這個局面裡解脫出去呢?

“為什麼?!你為什麼要這樣說?!”

理津子叫道。

“現在,你對我刮目相看了吧?”

我說。

“哪有,我本來就······”

“不,我希望你能這麼說,我為了成為配得上你的男人,而拼盡了全力。如果你真的喜歡過我,哪怕只是一刻,我也不想讓你覺得自己的那種情感是錯誤的······”

十八,十九歲的天空永遠是潔淨的。當我們愛的時候是那樣的純真和義無反顧!如果彩虹算是記憶的話,那麼十八歲對我來說絕不會褪色,十八歲是我永遠期盼的渴望迴歸的歲月。儘管那樣的歲月並不完美,但正像《夏天,十九歲的肖像》裡的那句對白一樣:如果你真的喜歡過我,哪怕只是一瞬間,我也不想讓你覺得自己的那種情感是錯誤的······

我終會回去,去證明那不可能是錯的。

當這個桂花開放的季節,《彩虹》和《夏天,十九歲的肖像》這兩本並不厚重的書,讓我重溫日式的溫暖和和日本這個國家的思維方式,我一直相信:意識形態並不能阻隔人類對美的共同追尋的一致的傾向性。我尊敬他們的文學,敬重他們的信仰,我願做他們的朋友,發現他們的美,忘記不愉快的記憶,十八歲的天空畢竟不應該充斥過多的陰霾,填充的更應該是美麗的彩虹。

散文隨筆-那年夏天4

早飯時,娘說,這麼多天了,通知書應該來了吧。

午飯桌上,娘又說,通知書咋還不來呢?

順子說,急球,總會來的。

娘說,不行,我得去學校看看。

順子說,不是說了嗎,通知書來了,張老師就會送到我們家裡來。學校那麼遠,還要翻山過河的,我們還是在家等吧。

娘點了點頭,說了聲,也是。然後低頭扒飯。

飯後,娘就下地幹活兒去了,到太陽落山時,還沒回來。

月亮升起來了,娘還沒回來,但順子沒在意。順子知道,娘有時候回來很晚。

月掛中天了,娘還是沒有回來,順子有些慌了。

他來到二叔家,把剛躺下的二叔叫起來,焦急的說,二叔,我娘還沒回來呢。

二叔說,不急。我陪你去山坳看看,興許她人還在地裡呢。

山坳裡有全村所有人的地,他們走進山坳時,月亮正斜斜的照進來,在山腳投下一抹暗影。

順子說,叔,沒人呢。

二叔說,找找看。

順子和二叔四處轉了轉,還是沒看到孃的影子。

順子額頭冒出了汗,叔,不會讓狼給吃了吧。

二叔額頭也冒出了汗,不急,咱們去你爹的墳上看看,你娘常常一個人看你爹。

順子爹的新墳在不遠的山上,他們很快就來到順子爹的墳前。

娘,順子喊。

他娘,二叔也喊。

但是沒人應。

順子更急了。

二叔也急了。

二叔抹了把臉上的汗,沉吟道,大侄子,你憑良心說,你爹下葬時,俺急過沒。

順子不明白二叔怎麼問起這個。順子的爹是挖煤得的矽肺,在家拖了兩年,順子大學聯考成績出來後不久,就死了。是二叔安排下的葬。他記得,二叔很鎮定的指揮大家為他辦後事,甚至連一滴眼淚都沒流。

他搖了搖頭。

二叔又問,那你說,我現在急嗎?

順子點點頭又搖搖頭,最後都不知道說是還是不是。

二叔說,娃,二叔急呀,二叔從沒這麼急過。以前,二叔以為你考上大學了,你家就有希望了,二叔就不擔心什麼。可要是你娘也不在了,那......

二叔又說,娃,你想想,你娘還可能去哪裡。

順子想了想,突然拔足,向山外狂奔,連二叔在後面喊他都沒有停下。

他是向學校的方向奔跑。

孃的屍體還是在第二天找到了,地點是上學路上的一個山崖下。

入殮時,村裡人都哭了。

村裡人都說,多好的娃呀,考上了大學。

村裡人還說,怕是上不成了。

順子也哭了,哭得最傷心。

村裡人只道順子孝順,卻不知道,自大學聯考成績出來以後,順子就想這麼哭一場。

其實,順子根本就沒考上大學。當初為了自己垂死掙扎的父親能高興一場,學校的張老師向村裡人撒了個謊。

但他把真相告訴了順子,自成績出來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