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割草的夏天隨筆散文

文學 閱讀(2.93W)

兒子兩歲多,好奇心特別強。這個盛夏的黃昏,他在市郊的公園裡玩耍時,就對近處的幾簇野草產生了興趣。我告訴他,這是狗尾草,那是嫩茅草,在咱們老家,可是喂牛的好草哩!小傢伙似懂非懂地笑了。當年的割草往事,又在我的眼前鋪展開來。

割草的夏天隨筆散文

故鄉是南陽黃牛的主產區,兒時幾乎每家都養牛,但草料供應的擔子也不輕。於是幫父母割草,就成了課餘的重任,到了暑假,這活基本上就由我們包了,我們也被形象地稱為“割草娃”。老掌鞭們說,養牛講究“草膘料勁水精神”,夏天是黃牛抓膘的關鍵時期,飼草更是關鍵中的關鍵。割草娃的夏天,註定不會很輕鬆。鋒利的鉤鐮,沉重的草筐,順臉流淌的汗水,咬牙堅持的身影,成為夏天裡的基本元素。

割草講究技巧。首先是鉤鐮一定要磨利。這是由於不夠鋒利的鐮刀,遇到白草片、牛筋草等光滑柔韌的草時,不能一下子將一大把草割掉,還會造成鐮刀上滑,很容易割傷手指。二是要掌握好割法。最常用的是一把一把地割,鄉人稱為“把割”;還有一種為“掃蕩割”,適用於地勢平展開闊、飼草集中的地方,右手呈弧形大幅度揮鐮,左手輕輕地攏草,伴著嚓嚓的鐮聲,一堆青草很快就割好了。

割草更需要細心、耐心和毅力。水草只有草尖能用,其餘部分水腥味太重,牛不喜歡吃;刺槐叢中的草固然肥美,但割之不易。一般是去田頭路梗、荒草坡或農作物的間隙中割,但棉花地、黃豆地由於經常噴灑農藥防治蟲害,只要不是連雨天,那草無論多好都不能割,通常就只能鑽青紗帳了。至今仍記得在玉米地裡割草的那份艱辛。三伏大熱天,暑氣在無邊的原野中升騰翻湧,玉米地裡宛如蒸籠一般,悶熱、漚熱交織的氣息使汗如雨下,硬糙糙的玉米葉子很容易劃傷胳膊,不時落下的玉米穗,又使得渾身癢疼難耐。

但更為嚴峻的挑戰還在後面。這是由於玉米行間距很窄,只能一腳在前一腳在後半蹲著“把割”,而割草娃夏天要麼打赤腳,要麼穿涼鞋,鐮尖碰到草叢中的碎磚石,彈起向後滑就很容易傷到腳尖。往往是稍不留心,鮮血就冒了出來。割草娃並不叫疼,自己動手或是讓小夥伴們找來幾片小薊葉子。這是一種隨處可見的草藥,放在手心搓揉擠壓,將墨綠色的汁液滴到傷口上,再摁幾分鐘就止住血了,不耽誤繼續割草。

一筐草約有四十多斤,要割上一兩個小時。割草娃們裝好草,力氣大的發聲喊就扛了起來,力氣稍弱的則要大家幫著把草筐放上肩頭。通常是以某個路口或大樹作為歇氣的地點,大家相互勉勵,咬牙堅持,在橫流的汗水與粗重的`喘息聲中,將一筐筐青草扛回牛棚。看著大口吃草的牛,割草娃的心裡充滿了自豪。

少年時代的割草歲月,使我深切地體驗到了生活的艱辛,更鍛煉出了強壯的體魄和吃苦耐勞的品性。生長於城市的兒子,不用再受這份苦,這是時代的進步,也是他的幸運,但又何嘗不是一種遺憾?我想,不管這個活潑可愛的小傢伙,將來從事什麼職業,我都要教他學會堅強,人唯堅強,方能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