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精選15篇)

文學 閱讀(1.51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書筆記吧。現在你是否對讀書筆記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精選1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精選15篇)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1

和我一起讀這本書的同學們多感慨此書行文散漫,思想飄忽,理解起來似乎總在得與不得之間。讀過第二遍以後,這本書給我留下了遠好過初讀時的印象。《萬曆十五年》的文章敘述看似漫無邊際,卻是形散神不散。

先從歷史分析的角度來看,作者從萬曆一朝中的小事件著力,一步步地展開了這幅晚明的歷史圖景,通過事件之間嚴謹的邏輯推理,從一個個悲劇性的歷史人物身上解讀出技術與道德在中國古代的衝突和妥協,實是精彩,再看作者使用的史料型別,本書多引《明史》、《明實錄》、《皇明經世文編》等正史典籍,雖然書中許多場景(如第一章開頭)皆存在著作者的想象,但對本書的嚴謹度影響不大。

此外,本書最大的爭議之處在於第七章對李贄哲學的論述,可惜筆者也是門外漢,不能參透其中奧妙。但分析過多種不同的觀點後,我認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黃仁宇先生在研究中國歷史的時候存在一些海外學者共有的態度,即中國這樣的社會,很難自發產生新經濟、新思想的萌芽,最可能的情況是在外力作用下“被現代化”。這種偏見可能影響了他對相關史料的取捨。

總的來說,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通過對晚明一個年份的深度聚焦,使我體會到了明代中國官僚階級的運作方式,也意識到了技術與制度在現代國家中扮演的不亞於道德禮儀的重要作用。與此同時,黃仁宇先生對明代中國的發展道路做了鞭辟入裡的分析和論述,但為了貼合主題,在對史料的取捨方面作為史家有失偏頗,不夠公正,難免引人詬病。此為美玉之暇,亦為本書的一大遺憾。

XP的點評:邱壑同學的小傳用簡潔的語言勾勒了作者的人生經歷與其對歷史學界貢獻的重要理論。黃仁宇本人是人生經歷十分豐富的歷史學家,寫有自傳《黃河青山》,可供大家瞭解其人。瞭解作者很重要,所謂知人論世。就書評部分來講,大部分同學的書評寫的非常散漫無邏輯,而邱壑的書評有一條明顯的主線,不僅概括了書的作者主要表達了什麼觀點,如何論證了觀點,也代入了自己的思考。就這一點而言,是值得很多初學寫書評的同學們學習的。當然,對於邱壑在書評部分提出的很多觀點,應該是見之於其他人已有的觀察,但未能註明詳細的出處。《萬曆十五年》是史學名著,評論者眾多,在寫書評時必不可少是要梳理已有的評論,儘量做到不重複前人的觀察,這雖然對高中生而言要求太高,但不妨值得努力,就此點而言,又是本文的不足之處。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2

出乎意料的一本書,實在對中國古代史不感興趣,經古代文學史老師推薦閱讀,也算一個有意思的體驗。

全書涉及了明朝的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等各個方面,主要由明神宗、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幾人的經歷為主要線索。選角看似無意實則大有門道:神宗是皇權的代表,張居正則是相權失敗的典型,相對的申時行卻是相權與皇權和解的象徵。海瑞作為明朝有名的清官,實則從全書來看此人成就不高不過是一個證明本朝吏治清明所需要的標誌;戚繼光當然是明朝軍事力量強大的標誌;李贄……私以為作者沒有選擇其他明朝的思想大家,而選擇這位“奇葩”不單單是因為其思想的矛盾性,而是因為這樣的矛盾性剛剛好與全書的主題相契合,正應了首尾圓通的那句:“萬曆十五年是平平淡淡的一年。”但這又是象徵著明朝盛極而衰的一年。

此外,全書又以“陰陽”為主題包裹著整個萬曆年間的是是非非。

而“陰陽”二字,在本書中所指又有多重含義。一來陰是官員處事的圓滑、乖巧以及官場的生存之道,相對之陽則是官員在外或者對上的表現,也就是符合社會要求的一種“標榜”。二來陰則是指國家執行的內在規律,其中包括思想、文化、倫理、道德……陽也是皇權、政治、商業等巨集觀現象。

其中韻味,不再贅述,三言兩語,聊表愚見。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3

大歷史一是時間要放到足夠大,退回一些才能看清,二則是地理範圍要大,考慮中外各地的情形。

中國之所以陷入近代幾百年的被動,明朝立國已經埋下伏筆,國家以道德為治國基礎,沒有技術條件改造成法制國家,整個行政目標是保護落後的農業生產,由此發明戶籍制度,把農民種在農村,沒有批准農民不得到處行動,限制底層積極性和流動性;政治上層設計高度集權,皇上有能力的如勞模朱元璋靠個人勤奮尚可一人勉強為之,子孫後代就只能靠內閣大學士和文官集團,經過200多年發展官僚集團逐步成熟,他們是政權實際控制者,皇上只是個道德象徵,資訊通過底層幾乎不可能傳上來,上下難以通達。

而文官系統在明有天生物質和精神分裂傾向,國家給的俸祿有限,希望各位大人以道德和聖賢的標準要求自己,另一方面自身握有實權,面對物質世界的誘惑只能方便的通過潛規則或明文規定巧取豪奪,這個分裂是個頑疾,到清朝也沒得治。沒有法律只靠道德,而道德標準只在個人口中,這樣的系統維繫幾百年也真是不易。皇帝或內閣要用人就不敢一下把規則全部改掉,而越往後拖越沒有治癒的機會,直到大廈全部崩塌掉。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4

初讀《萬曆十五年》,幸而,這顯然不是一本枯燥乏味的歷史書,作者運用了平和的記敘手法,這點倒是讓我想起了曾十分愛看的《易中天》品三國,當然這本書更嚴肅一點,通俗易懂的文字將我們置身於明朝之殿,以及其錯綜複雜的利益爭鬥,人情善惡,和讓萬曆及讀者都有些倍感無奈地政治體制,文官體制。

1587,無關緊要的一年,但就像風暴前的平靜,又如同作者黃先生所說:“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關係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

萬曆皇帝10歲登基,在位長達48年,又有張居正這樣的能臣亦或是奸雄,這不禁讓我想起清朝一位流芳百世的英明神武的君主——康熙皇帝。同樣是幼年登基,在位時間冠絕該朝,同樣有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卻為何命運迥異,一個被認為是明朝衰敗的根基所在,一個卻開創了康雍乾盛世。首先,不得不提對萬曆有著深遠影響的大學士張居正。

在萬曆年幼時,張居正在危難之際保全了皇室的安全,並進而成為首輔大臣,對於萬曆的種種事物牢記於心,他是一個有野心的政治家,是他首先意識到明高祖所建立的統治制度,隨著時代的變遷,歲月的流逝,越發顯得不合時宜,他力推改革,成就了萬曆即位以後第一個欣欣向榮的十年。但我認為,也正是他毀掉了萬曆,張居正權傾朝野,組建利益集團,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頗有鰲拜功高蓋主的味道,為積弊已久的朝堂埋下了隱患的種子。而萬曆皇帝呢?對於張居正他是一種什麼樣的態度?是懷有對前輩的尊敬,還是對他龐大的政治力量有所依賴,有所依仗,還是對於這位朝中具有無可比擬地位的大臣,心生恨意? 張居正去世半年後,因為各種言論,彈劾對張居正的衝擊,讓這位親政不久的皇帝感到對他的信任簡直就是一個歷史性的錯誤。張居正和馮寶,萬曆年少時最為親近的兩人,後來都不得善終,這對萬曆的心理上覺得也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和難以磨滅的創傷。

另一個讓萬曆變得不死朝政的原因就是讓他倍感無奈的政治體制——文官體制。身為九五之尊,也只能是一個“活著的祖宗”。長期以來,中國一直以儒家思想為正統思想,不僅是正統思想,更是統治思想,本來這是帝王用來喝令權臣,統治天下的思想利器,個人認為最能體現這一思想的便是一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岳飛亦或是《水滸》裡的悲情英雄宋江,都未能擺脫這一思想,但時至萬曆,已經變成了萬曆想勵精圖治的巨大障礙,沒有統治,只有約束。萬曆無能為力,只能以消極的態度對待朝政,對待群臣所謂的道德壓力,於是開始了不理朝政,不思進取的萬曆年代。

春秋戰國,百家爭鳴,但以秦國商鞅變法為先,統一全國,依法治國的效力可見一斑,但秦國又迅速地覆滅,秦王的橫徵暴斂,濫用勞力,民不聊生,固然是一方面,但哪個朝代的後半期又不是這樣?我認為當時的人文思想沒有統一,沒有被君君臣臣的思想所束縛住,也是原因之一。至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家思想不僅僅是一種人文思想,更是一種統治文化,一種將天下士子的思想能集中統一的利器,是一種帝王之術。古代科舉制度的論題一般也以孔孟之道,四書五經之類為題,而一般不以時事政治,怎樣具體的治理國家為題,因而這種道德至上的風氣一直伴隨著整個中國封建社會,重德輕法的弊端便是許多行政,經濟,管理問題變得政治化,道德化,上綱上線,難以以統一的數字化標準來衡量好壞,造成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局面。

作者也在書中評註道:“中國二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律,至明代而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寫作本書的目的,也重在說明這一看法。”

萬曆雖也曾有雄心壯志,但終究還是一個悲情皇帝,思想道德上的束縛成為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雖在位長達48年,但長期不理朝政的他還是留下的罵名與非議。 當我們徘徊於王朝的興盛與沒落之間,我們是否能夠迴歸歷史,正視歷史。本書留給我們的最大思考,便是道德與法律的關係,顯然萬曆的悲劇說明了以道德代替法律荒謬之極,但反觀當今社會,我們擁有了比那時健全的多的法律制度,名目繁多的法律多到直接催生了律師這一職業,但顯然道德的缺失又成為了一大問題,道德問題無法通過規章條例來硬性規定,如同小悅悅事件的冷漠路人,他們應該受到道德的譴責,但如果受到法律的制裁,是否也是一種悲哀?是否違背了以人為本的精神?那怎樣才能找回社會所應具備的基本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這又是一個當今社會繼續思考的問題。

當我們行走與歷史與現實之間,我們是否能以史為鑑,哀之鑑之。萬曆的悲劇我們不會重演,但我們應積極思考現代社會給我們帶來的問題,避免成為下一個悲劇。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5

今天《萬曆十五年》進入了第三章——世間已無張居正,張居正可謂是大明王朝最後一根頂樑柱了,這根頂樑柱一倒,明帝國頓時失去重心,一步步滑入深淵。申時行雖然老成持重,但他所苦心經營的,終究只是表面的平和,是一抹夕陽紅,是無法把脫軌的帝國拉回來的。而這樣的一個表現,就是萬曆皇帝向他的臣民做消極怠工,這在歷史上是空前絕後的,我一看到我也有種摸不到頭腦的感覺。

在我們平常的印象中,君臣關係要麼是琴瑟和鳴(原意指夫妻,這裡我覺得君為夫,臣為妻也並非不可不是麼)如唐太宗一朝;要麼是君主絕對專制,臣子只是一群附庸如隋煬帝一朝;要麼就是臣下亂政,君主形同虛設如漢昭帝一朝的霍光。再者說,君主消極怠工的也不少,可是消極怠工是為了對抗臣民就很稀奇了,至於萬曆為何會如此,書中也做了解釋。萬曆之所以如此,乃是出於一種報復,報復文官們不支援他廢長立幼。前文已述,萬曆的寵妃是鄭氏,因此他想讓鄭氏的孩子做太子,可惜鄭氏的孩子並非嫡長子,這就是私人情感和禮制的衝突了,而在明代,禮儀道德甚至可以凌駕於法律,因此那些飽受禮儀道德薰陶的文官自然不可能同意這樣違背祖制的想法。不過話又說回來,萬曆單純憑藉個人情感來決定立儲這樣的大事,自是不合理,可難道所謂的嫡長子繼承製就很合理麼?我們都知道科舉制的意義就是打破了門第和出身對於有才之士的限制,然而選拔官員如此開明,怎麼到了立儲就如此草率呢?這不是自相矛盾嗎?我並不認為這可以以一句“這是祖制”來解釋,九品中正制也是祖制,為什麼就能改呢?

說到底我認為這還是那些臣子的人性的弱點,科舉取士可以幫助他們飛黃騰達,可一旦他們踏入仕途,改變了自己的身份,就又開始滿口禮制,也就是前文所說的“雙重性格”,實在是可笑至極。

言歸正傳,萬曆經過了這麼多事情,已經是一個“老油條”了,他不反駁,不屈服,只是這樣冷處理,倒也扛了一段時間。不過眾口鑠金,迫於強大的輿論壓力,萬曆還是沒能撐住,立了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這下好了,皇帝徹底死心,不僅是廢長立幼的心已死,連工作的心也一併[]化為灰燼,就這樣,大明王朝在這樣的“無人駕駛”狀態下駛過了二十年。御宇48年後,萬曆駕崩。不過人雖然不在了,事情還未了結,文官內部早已沒有了反對萬曆廢長立幼時的同心協力,而是分裂成了諸多派別,經過了萬曆一朝,文官內部的裂痕已無法彌合。

萬曆不是一個好皇帝,他的所作所為都不利於他對於文官們的統治。管理下屬,無非就是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下功夫,可萬曆呢?真正詮釋了什麼叫反其道而行之。在他執政後期,由於怠於政事,因此對於官員的物質獎勵也就擱下了,又由於萬曆向來對於各種禮儀毫無興趣,因此精神獎勵也就不復存在,那既然沒有激勵,哪個官員會有動力繼續效忠呢?

至此,這個王朝已經走到了崩潰的邊緣,就像一輛車已經失去了動力,只是憑藉慣性在向前挪動。這個惡果的種子,要在幾十年前就已經種下了。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6

李約瑟難題中對古代與近代中國與西方的科學技術的發展區別進行了提問,公元十六世紀及以前,中國人在科學技術方面的發達程度遠遠超過同時期的歐洲,而近代科學卻產生在十七世紀的西方,中國古代近代的科學技術的發展,值得每一位中華兒女深思。

這一轉折點正處於16世紀中期的明朝,《萬曆十五年》從萬曆皇帝、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等角度講了明朝末期萬曆皇帝朝中朝外之事,更多的是把行政制度、財稅制度與中國古代儒學修習系統對人對社會的莫大的影響力之間的統一思考和綜合討論。

貫穿全書的,用作者的觀點來說是道德束縛力在中國社會特別是明代社會中所起的作用,也是知識分子階層和文官體系的支撐和矛盾來源,書中說明了16世紀中國社會傳統的歷史背景,也就是尚未與世界潮流衝突的側面形態。責編傅璇琮也曾表示:“這本書的撰寫,確實拓新了我們看待歷史、觀察社會的眼光。”我想,讀這本書,可以培養自己觀察、分析社會的能力。

《萬曆十五年》這本書是作者關於歷史觀的部分意見。以史為鏡,可以明得失,我們才能趕超先進、重塑輝煌,才能迎來日新月異、鳥語花香的科學春天!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7

萬曆皇帝自小受慈聖皇太后和首輔張居正嚴格教育儒家教育;熟讀經史,敬重天道,效仿祖法。開始萬曆皇帝也想按著他受教育的努力去做好皇帝,嚴重旱災時,甚至親自步10裡為百姓祈雨。但是經過一些事情,慢慢發現的人性和體制的複雜性。首先是自己非常信任的對他嚴格說教的導師張居正個人生活被揭發是如此腐敗,而文官打倒張居正的文官的目的,顯然又和他萬曆初想的並不一樣。當他想自己能主導政治時,卻發現想做任何的改變,就會受到非常大的阻力,這些以道德和祖法為工具的阻力讓他難以對抗。黃老先生講明朝是文官體系為統治的,不如直接講以儒家意識形態為統治,任何文官甚至皇帝都很難對這種意識形態有任何的挑戰。最後萬曆選擇妥協,以道家無為來默默的發洩他的不滿和進行抵抗。書中儒家意識形態根深蒂固,以及這種意識形態和人性的衝突矛盾。就行成了一些特殊的行為。

張居正政治上厲行改革,做為萬曆的老師,對皇帝嚴格要求。但他本人又口是心非,表面滿口節儉,而私生活極其奢侈。厲行改革,卻又不瞭解實際情況,反而出了相反的效果,同時也得罪了一批人。結果一死,整個家族和政治同僚就受到清算。

申時行做為首輔,行為卻和張居正完全不一樣,在處事上他信奉調劑折衷的原則來調節文官間,皇帝官僚間的矛盾。這種行為是典型中墉之道,是儒家思想和人性妥協的產物。

海瑞更是個爭議的人物,他嚴格尊崇孔孟之道,對崇尚道德,嚴守法律。他的這種行為,當時的官僚對其即希望是一個社會道德的標杆,又知其的脫離現實性,對其不重用,並排斥其很多行為。海瑞個人可以通過自律及對價值的追求了來到達,但由於其很多理念本生脫離人性,必然不具備大眾性。其很多行為更是暴露出儒家思想的缺陷,像由於孝道極端推崇,休了兩任妻子的,最後一任莫名死去;還有對個人慾望的極端抑制,這些本身就是和人性先背離的。其行為對具體事物的處理效果,也頗受爭議,看是完全遵守道德,然而由於社會的事情複雜,以及道德本身的侷限性,往往起了並不好的效果。當時的精英階層本身並不相信他,包括當時的知識份子,對這種行為也有爭議,象李贄就明說有時清官比貪心的官更誤事,清官有道德的支援,而且就算失敗也能贏當時讀書人非常看中的名譽,處事固執而不知變通,往往導致事情往壞的方面發展。

在寫戚繼光和李贄也真實的把其多面性呈現給了作者:戚繼光有軍事才能,民族英雄的一面,但其又有偷偷納妾,行賄張居正的一面。李贄一個學者,思想家,其對人對己對社會的妥協與抗爭記述,也非常真實。這種性格多面性的記述更加體現了人性。

現代大眾社會行為學說,通常一個人對事物的看法或觀點的接受:第一位的是立場,第二位的是情感,第三位的才是客觀理性。黃老先生能客觀理性的研究這段看似平常,確是很典型的歷史時間,並且又能非常客觀理性的.呈現給大家,確實是讀者的幸運。

讀後,感覺最深的是,價值觀的影響力,不僅對個人的行為,道德,和幸福觀起決定影響,而且任何團體,社會,宗教,國家都是以價值觀為基礎的,其影響深遠,決定整個體制。決策面和執行面還有基層中間過長的距離和脫節導致的低效是高度集權的社會體制所不可避免的。道德很多方面是對社會穩定其作用,社會發展更依賴於技術方法和本身的規律的研究。個人的道德及智慧在社會群體中有時是矛盾的,社會群體和個人很多規律是相反的。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8

《萬曆十五年》講述了明代從繁榮帝國走向崩壞的過程,是對“明”這個朝代敗因的總結。在這一年裡,無數駭人聽聞、在當時卻十分尋常的事件,訴說著這一朝代的破敗不堪。然而在這破敗不堪的年代裡,我看到了仍有人為了自己的信仰、對於國家的信仰奮鬥著,讓人不能不為之感動。

明代走到了萬曆十五年,法制體系崩毀,社會秩序靠看不見、摸不著的道德維持。加上極低的官俸,缺乏組織、管理的稅收與生產,腐敗成了生存必須,人的慾望便開始將社會往邪惡的方向引領。無法用法律管束的慾望毫無限度地膨脹,百姓生活無人問津,各集團只顧得一己私利,“陰”與“陽”的距離越拉越大。與此同時,皇帝也受不了對自己那異乎尋常的管束,開始消極怠工。國運,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滑。但是有識之士仍然存在。張居正作為一朝元老,提拔人才,整頓朝廷,試圖扭轉國運。書中的張居正作風強硬,英明果斷。儘管對張居正的生活、作風書中略有貶意,但畢竟可以看出,張居正並不是按自己私慾行事。但他死後,因其過於強幹的作風而被對手們毫不留情地抨擊,家財盡沒,兒女盡削職為民。以這位太師的眼光,未必料不到身後之事。因此我認為,比起一己私利,堅持自己認為對的事,對張居正而言更有意義,也是他不變的初心。

相同際遇的人不可計數:戚繼光橫掃倭寇,修繕邊防,卻只能一人終老;李贄生前聲名遠揚,多有著述,卻落得個獄中自殺的下場。他們都沒能得到善終,都遭到了命運不公正的對待,但只要一有機會,做過事的他們仍想再做一次。海瑞也是如此——一意孤行、鑽牛角尖兒,讓部下連家人都養不活的他,不算是一個高水平的領導,但揣一顆奉公廉潔之心,全然不為生活的困難、現實的殘酷而折腰。兩次當官,他的態度一點沒變,仍為天下蒼生,為自己的信仰戰鬥。

萬曆十五年,表面是一個普通年代,而我認為它已經是一個亂世了。道德在那個年代已經紊亂,養活自己是正義,對他人盡忠盡孝是正義,對國家盡心也是正義,而這些正義之間又有種種糾葛與矛盾,讓人是非難辨,於是出現了一批只相信自己的人。在那個慾望橫流、毫無法治的世界上,他們選擇追逐內心的信仰,在這個思想的亂世裡,為這個國家、為心裡的正義獻出最後一份力量。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9

當年《人民的*義》熱播時,高育良反覆提及的《萬曆十五年》就引發了我的好奇,後來看到讀書會內很多書友推薦此書,便果斷下單。今時今日,終於有幸拜讀。

寒冷的冬日,獨坐在五樓會議室享受寧靜的讀書時光,恍然間彷彿回到了大學校園裡的圖書館:手捧一本書一坐就是幾個小時。這份獨品書香的喜悅比書籍本身還讓人沉醉。

讀罷《萬曆十五年》,贊同作者的大歷史觀:中國兩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這是一切問題的癥結。作者從萬曆皇帝、位極人臣的張居正、申時行以及一代名將戚繼光等人著筆,以萬曆執政第十五年為引子,抽絲剝繭,通過這些人物命運的變化,揭露了明朝乃至幾千年來中國的官僚體制。這個體制中,帝國真正的主人是龐大的文官集團,天子不過是國家機構執行所需要的產物。國家一項政策能否真正落地生根,全看它與所有文官的共同習慣是否相安無擾。如若有衝突,即便是皇帝,也不能“為所欲為”,比如立喜愛的幼子為皇太子。這讓我想到《滄浪之水》一書中的主人公,從小科員一路升為廳長,總以為地位越高受得約束越小,其實不然。

千百年來,這個體制的執行沒有法制作保障,靠的是道德的力量來約束,導致弊端重重。道德至高無上,但它終究代替不了法制。像讀書會的執行便是同理,有了“一月至少讀一本書”的鐵軌約束,大家讀書的效率顯然更高。對我尤為如此,雖然我有一顆瘋狂熱愛讀書的心,卻總是諸事纏身,沒有讀書的時間。今天“迫於群規”,足足抽出一下午一晚上的時間讀完了拖延一個月的書。幾十人的讀書會尚且如此,龐大的國家機構呢?道德的力量顯然遠遠不夠,期待我們的法制越來越健全。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10

看一個時代的功過是非不能只從一個層面來看,應當從多角度來分析,當這些因素綜合起來考慮時,才能客觀公正地分析該時代的成敗得失。從得失中總結出經驗教訓,不僅可以使我們有睿智的眼光得以自省,而且可以借鑑到日常的工作與生活上,使我們有個科學的指導思想幫助我們不斷地調整思維狀態。以史明志,以史鑑今,《萬曆十五年》就是這樣一本值得我們反覆多讀的一本難能可貴的好書。

作者以萬曆十五年為名,展開話題論述了萬曆年間的諸多方面。萬曆十五年雖看似為平平淡淡的一年,但這一年之後好多小細節的變化卻掀起了巨大的時代波瀾。歷史的魅力不僅僅在於巨大成就的造就,還在於事物肇起之初處於醞釀中的有機結合和變化。作者從萬曆皇帝、首輔申時行、世間已無張居正等多個章節寫了萬曆年間的各種風俗制度等。

首先,萬曆皇帝。1572年,不滿10歲的萬曆皇帝即位了。多年的精心求學,萬曆的學習取得了很大的長進。萬曆小皇帝謹遵傳統儒家思想觀念,尊師敬長輩。首輔張居正是萬曆皇帝的左膀右臂,萬曆小皇帝的課業由他來把關教授,政府眾多的重要決策也是由他拍板定案。小皇帝對張居正充滿了尊敬之情,對他精心敬業的奉獻精神大加讚揚,並且把一些名貴的珠寶和進貢上來的物產賞給他,真是皇恩浩蕩。幼年的萬曆皇帝對這種大臣的扶持百般地感謝,可是等到他成年後開始擁有自主的決策權時,他奮發圖強地想做一代明君,想在自己的治理之下開創一個光輝燦爛的時代,可美好的願望或者是藍圖總是事與願違。當一個時代的輪軸執行到最後時,一些制度或者是陳腐的事物會成為這輪軸中的一些顆粒,阻止社會的進步發展。到了萬曆年間,整個朝廷成了一個執行緩慢的機器,大臣們為了自身的利益加於皇帝身上的義務越來越多,皇帝赤裸裸地成為上層階級的代理人。這時,皇帝失去了高度的權利實行權。比如,在立儲君一問題上,大臣與皇帝之間爭執了很多年,最終以萬曆的沉默和消極抵抗使整個朝廷失去了勵精圖治的機緣。因此,一個時代需要高度集中的權力和治理權,或者有科學合理的政府機構,有相應的法律規範來界定各種問題,才能在一定程度使上命順利下達,保持政府的工作效率,時代才會有快速的發展。

其次,世間已無張居正。張居正功過都不小。其功一面,在他輔政的期間,整個朝廷風平浪靜,雖然也有暗湧翻浪,但相對來說還算太平。而且張居正精明幹練,做出不少令人讚佩的政績,實際地地惠及到了官民。其過的一面,在萬曆皇帝親政期間,張居正為了達到自己的私利也好,或國家大局也好,張居正私下串通心腹大臣向萬曆皇帝上書,經過皇上的允許後,身為首輔的張居正就可以達到自己的政治主張。這一過程彷彿架空了萬曆皇帝的權利,張居正以自己的門生和同僚為子,根據自己的意願間接地施政,而欺騙了皇上,這是欺君之罪。在張居正的生前,其一直是榮華富貴、萬千寵愛於一身,並且由於懼怕張居正的權力威嚴,眾多記憶體埋怨的官員都沉默下來,而等到張居正離世後,醞釀很久的口誅筆伐在短時間裡爆發了。在事實面前,萬曆皇帝看清了自己與張居正之間的恩恩怨怨,並且將更多怨恨凌駕於恩情至上,堅決地清算了張居正各種過失。張居正在位期間,由於得到萬曆皇帝的信任,下領朝中重臣,上面君主,享受了無限的權力和富貴,但他並不能恪守儒家的倫理道德,而失去了標準的職業和道德操守,從而引火燒身。

再次,首輔申時行。作為張居正的繼任者,申時行放棄了張的大刀闊斧式的改革,實行較為和緩地施政方針政策。他認為作為首輔,“他寧可被目為大和事佬,甚至被批評為犧牲原則的政客,但他堅持他調劑折衷的原則,他確實看透了國家為解決問題而設立文官,但國家的最大問題也就是文官。而奇怪的是,以張居正的精明練達,竟忽視了這樣基本而簡單的事實。”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申時行有成功之處。申時行在萬曆皇帝和朝中百官之間搭起了溝通的橋樑,當百官的意願無法在皇帝面前通過時,一些牢騷只能發洩給首輔申時行。當萬曆皇帝要將意願付諸實施時,百官以儒家倫理道德和先朝既定的規範為說辭阻止萬曆皇帝。比如,在立儲君一事上,百官拿出各朝各代的各種事例來勸解萬曆皇上,可是雙方的均不退讓使朝廷陷入了消極狀態中,而申時行沒有能及時化解這種症狀,他應當為這種過失負責。申時行的和緩政策為其營造了平和的政治環境,比如張居正“把所有的文官擺在他個人的嚴格監視之下,並且憑個人的標準加以升遷或貶黜,因此嚴重地威脅了他們的安全感。”而“申時行對參劾過自己的官員概不追究,甚至還建議其中的幾位官員晉級。”因此,申時行得以善終,而且退隱歸鄉後,大壽時仍受到萬曆皇帝的恩賜。

一個是不斷成長的皇帝,當遇到施政的強大阻力後,消極地面對朝政。一個是大權在握,精明練達,卻最終不得以善終的張居正。一個是處處努力地營造和緩的政治環境,以和事佬的身份而受眾多百官的尊敬的申時行。從他們的性格、思想、政治方針政策等多個角度看出來,整個時代作用於他們身上的烙印,其身後所留下的諸多評論值得我們當下之人為之深思和學習。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11

雖然還是不明白為什麼命名為《萬曆十五年》,雖然還是不清楚什麼是大歷史觀,但是呈現的是立體的歷史,立體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而不是非黑即白的歷史教材或者歷史電視劇。就比如戚繼光,民族英雄,但能在盤根錯節的政治中,穩如泰山、步步高昇,難道只靠軍事才能、愛國熱情可以做到的嗎?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我不懂政治,也不懂歷史,但我從歷史中讀到歷史時代賦予歷史人的枷鎖,卻掩飾不了首先是作為人的本性,萬曆作為皇帝,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然走不出深宮囚籠;作為一個男人,喜歡誰都要被人管束,想給老婆送禮物都要打白條;作為一個人,吃喝拉撒、七情六慾都要被人指指點點。一個想要贏得身邊人、天下人的認可,卻感覺力不從心、無人理解。皇帝也首先是個人,張居正、申時行、海瑞等等也首先是個人,然後才是歷史人物。看完《明朝那些事》,感覺王陽明活得最明白,過得隨心。

另外,看到了很多好玩的地方,火者、裸奔,比現代房車還房車的轎子……古人真會玩。

這本書可能以後再讀時會有更深的理解吧!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12

黃仁宇的歷史著作《萬曆十五年》,原以為戚繼光作為一代抗倭名將,功垂千古,在他為官領兵之時必也是風光無限的。但從作者的筆下可以看出,事實並非如此。他雖是本朝最有才能的將領,但他的軍事思想不能見容於文官,政治立場不能見容於萬曆皇帝,最終因與張居亞關係過密而被彈劾罷官,直至臨終再未起復。 自宋朝趙醫胤杯酒釋兵權以後,重文輕式的趨勢便在不斷髮展,直至本朝,文官已經把控了整個朝廷,再無武官立足之地。

而在戰場上,文官指揮戰鬥的事例不勝列舉,這種風氣使得武將的軍事才能得不到發揮,文宮只勇動動嘴皮子便能佔有軍功,武將捨生忘死還要揹負戰爭失敗的責任。 戚繼光在這樣的環境中,立志建立一支新型的軍隊。因為以一己之力無法對抗朝廷體制, 他做自己可為之事,招募新兵,培養軍隊,整頓紀律,讓這支軍隊具有強大的戰爭力。此時,這樣的軍隊已經與他密不可分了,被百姓稱為“戚家軍”,這是對他們戰鬥力和紀律的認可。但這樣的軍隊顯然不能被文官集團容忍,異軍突起,通背了常態和慣例,這使他們感到恐慌,表現在行動上,自然是不遺餘力的打壓。

戚繼光擁有非凡的軍事才能,這個王朝裡,他孤軍奮戰,於戰力低下的衛所軍中建立起“戚家軍”抵抗傳寇,保衛沿海和平。他是一位孤獨的英雄。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13

自己本不是一個歷史觀很強的人,但當時只在kindle上粗略讀過後便擱置了。最近一檔綜藝節目叫做《一本好書》,從萬曆皇帝的視角出發對該書進行了舞臺劇式的演繹,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息,為一個孩子揹負的王朝,為一個帝王無奈的抗爭。

本書力圖使歷史專題的研究大眾化,因而採取了傳記體的鋪敘方式。書中所敘,不妨稱為一個大失敗的總記錄,不論是主要人物萬曆皇帝朱翊鈞,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薊州總兵官戚繼光,哲學家李贄,他們或身敗,或名裂,沒有一個人功德圓滿。即便是側面提及的人物,如馮保、高拱、俞大猷,也都沒有好結果。這種情形,斷非個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釋,而是當時的制度已至山窮水盡,上自天子,下至庶民,無不成為犧牲品而遭殃受禍。

1583年春的會試,萬曆皇帝詢問與試舉人,為什麼他越想勵精圖治,但後果卻是官僚的更加腐化和法令的更加鬆懈?是因為他缺乏仁民愛物的精神,還是在於他的優柔寡斷?或許他已感覺到自己拯救一個看似堅不可摧實則搖搖欲墜的大王朝的無力。在與文官集團經歷了長達15年的立太子之爭,萬曆與文官集團徹底決裂,並開始長期罷工,直至1620年萬曆駕崩,帝國暮氣,回天乏術,24年後,整個明朝滅亡。

看到此時,非常納悶,為什麼萬曆皇帝與文官集團的矛盾會如此之深,到可以終身不上朝?是隻有萬曆如此還是明朝的皇帝均是如此?可能都是如此吧,他抗爭過,儘管他是高高在上的天子,但被剝奪個人意志的他抗爭不過2萬人的文官集團,抗爭不過沒有法治只講道德終要走向滅亡的封建帝制。萬曆登基時還只是一個10歲的孩子,他曾經也勤勉朝政勵精圖治,關心國家和人民,可當一個擺設的皇帝真的是一件讓人厭倦的事,罷了罷了。

關於張居正,因為其是湖北江陵人,印象深刻當年大學聯考語文(湖北考生)的閱讀理解就是選自熊召政的《張居正》,後來也聽酈波教授在百家講壇講《風雨張居正》,雖不太記得清內容了,但時而鏗鏘有力時而如泣如訴的語風難以忘記。“整頓官吏,政令傳出,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丈量天下土地,推行一條鞭法,倉粟充盈,可支十年有餘”。《明朝那些事兒》對他如此評價:不是好人,不是壞人,他是一個有理想,有良心的人。不說他身負絕學,改革創新,也不說他專斷獨行,表裡不一,只是想不到在其死後遭萬曆清算抄家掘墳,曾經的亦師亦父,亦臣亦友的情誼可以變得如此決絕,不禁唏噓,或許不止張居正是一個複雜的人,是人性本就複雜。

萬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西班牙的艦隊已整備出征英國,世界局勢如是。而1588年1月17日清晨,“將星西殞之際,我們一個古老的帝國業已失去重整軍備的最好良機”。戚繼光的“鴛鴦陣法”最開始是從老闆口中聽到的,當時查了資料並沒研究出什麼所以然,待今日重讀本書,發現“鴛鴦陣法”其實是因時制宜之策略,是在軍事創新與政治妥協之間實現平衡的智慧之舉。從古至今,改革都不是一條好走的路,充當改革家,既要有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更要有審時度勢的大局觀,從實際情況出發。同理到企業發展中,最完美最先進的改革方案往往是無法執行的,在妥協中務實前進,達成目標或許才是法則。

大風起於青萍之末。萬曆十五年間,發生的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的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歷史並不是一人一時,或者一朝一世的孤立事件,而是有它的內在規律和聯絡的。而要發現這種聯絡和規律,就不能拘泥於單獨的大小事件,必須將它放在大視野下,才能看得明白”,此乃作者的“大歷史觀”。

正如王強老師在混沌大學《歷史的凝視》課程中所說的,對過去有意識,對未來有覺知,這似乎將人類同動物區分開來。培養歷史觀,其實是讓我們去了解歷史的事實與真相,因為歷史是時間的證人,是真理的光亮,是記憶的生命,是生活的導師。我們走向歷史的同時,也在走向未來。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14

自漢代儒家思想上升成為意識形態之後,龐大的帝國所賴以維持秩序的是孔孟之道。但孔夫子的道德是抽象的準則,真正在人與人之間起實際潤滑作用的是”禮”,各種各樣名目繁多的“禮”保證了整個社會的執行秩序。 “我們這個龐大的帝國,在本質上無非是數不清的農村合併成的一個集合體,禮儀和道德代替了法律,對於違法的行為作掩飾則被認為忠厚識大體。各個機構之間的聯絡,從來也沒有可資遵守的成文條例。”

經過宋代程朱理學的發展,儒學到了明代已經越發保守僵化。作為佔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它滲透了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無形地統治著這個社會。萬曆年間所面臨的問題在於:作為封建帝國的最高統治者,皇帝的絕對權力無形中被各種各樣繁瑣的禮制規定抵消了,一方面,要實行有效的統治,就必須以儒家禮 教作為法理基礎,另一方面,對儒家禮教的任何背離、突破和改變,勢必遭遇到強大的抵制,其中大部分抵制是潛在的、無形的,如廢長立幼、修建皇陵等問題。

萬曆皇帝曾力圖勵精圖治,希望通過努力實踐”禮”來增強文官集團乃至全體人民對經典道德的信心,但當他經過張居正以及選太子的風波之後,他徹底看穿了所有人的“陰陽”兩面。這時他自己首先對這套道德體制喪失了信心。他對管理國家事務的消極抵抗是是針對這一整套道德體系。

此時,道德和”禮”已經發展到相當畸形的地步。表面上官方倡導的道德原則與人們的實際行為已經嚴重脫節,“中國二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至其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寫作本書的目的,也重在說明這一看法。”

究其原因就在於:在儒家的觀念裡,根本沒有私德和公德之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即把個人品德作為治理國家的前提,治國如治家。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因此,儒家的以德治國是典型的人治。儒家要求一個人必須具有完美的道德人格,然後才能從事治理國家的工作,即所謂“內聖外王”。其荒謬性並不在於不切實際的烏托邦性,而在於其不承認私人生活與公共生活完全是不同性質的領域。把二者等同起來,即把政治道德化,這就使國家有權干涉私人生活,個人 自由因此蕩然無存。我國解放後的諸多悲劇,恐怕也與此不無關係。

決定一個人命運的,不是法律判決,而是道德判決的力量。或者說,道德判決具有比法律更高一等的效力。因此政治鬥爭往往在形式上轉化為道德之爭。由於道德的衡量標準又是一套固定的禮儀,於是道德之爭又從禮儀之爭開始。“本朝的制度,應當說是不能聽任這種黨爭發展的。我們的司法制度極為簡單,缺 乏判決爭端的根據。即使是技術上的問題送交御前請求決定,也要翻譯成為道德問題,以至善或極惡的名義作出斷語。”“大小臣僚期望他以自己的德行而不是權力對國家作出貢獻。但是德行意味著什麼呢?……所謂德行大部分體現於各種禮儀之中。”

由於對人的一切評價最終被歸結到道德問題,人們就不得不生活在虛偽的面具下,所有人都隱瞞私慾,表現出一副道德高尚的面目,然而私慾並非所能壓制了的,相反它作為”陰”的一面更加膨脹。從而加深了每個人“陰陽”兩面的分化。表面一套,實際一套,所有人都顯示出犬儒主義的姿態,追求道德是人人掛在嘴上的口號,私下裡大家都彼此心照不宣。偶爾出上一個清官——老百姓讓他名垂千古。大家都懷著高山仰止的崇敬之情仰望海瑞,然而誰也不肯去做海瑞,這 就是中國從古至今政界的現狀,也是整個社會狀況的縮影。仁義道德是件漂亮的衣服,穿上它,然後好做苟且之事。

我還是覺得,儒家的道德力量在人們信仰它的時候是非常強大的,畢竟從古至今,殺身成仁的例子不勝列舉。但當文官集團的所有人以及下層民眾再也不再相通道德時,政權的統治就岌岌可危。隨著形勢惡化,人們不再對道德和”禮”抱有絲毫信心,連線在上層文官集團和下層成千上萬的農民之間的鎖鏈變得鬆 動不堪。戰亂四起,王朝更迭的序幕開始了。

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到底要到什麼時候,苦難的中華民族才能擺脫這巨大的慣性,真正騰飛起來呢?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15

《萬曆十五年》是由美籍華人學者黃仁宇寫的一本好書,自1979年首次在美國出版後廣受好評。近日,通過拜讀此書,深受啟發。

黃仁宇先生選取了1587年前後發生的幾件小事,簡單扼要的提出了“大歷史觀”。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關係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

全書共講述了六個人物——一個皇帝(萬曆)、兩任元輔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一個模範官僚(海瑞)、一個傑出孤獨的將領(戚繼光)、一個自相沖突的哲學家李贄。最後,從作者的大歷史觀得出結論:1587年,即萬曆十五年,表面上無事可記,然而四海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國崩潰的隱患早已埋下。書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悲劇性結局(皇帝也不例外),故萬曆十五年的歷史,也是失敗的歷史!其著作主旨在書中末段提出:“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

萬曆年間,大明王朝歌舞昇平,一切看起來欣欣向榮,然而,一切卻顯得十分無序,各種潛規則盛行。張居正的改革被完全廢止,本人在死後也遭受株連,整個文官集團出於自身考慮完全不顧國家、人民,綁架整個社會意志謀取集團利益,連戚繼光這樣的武將也為了自保而不得不接受潛規則。可以說,大明帝國精英群體身處在這種固若金湯的傳統和潛規則之中,或如履薄冰,或飛蛾撲火,或大聲疾呼,但無一倖免,全都敗下陣來。其實,幾千年的中國歷史,何嘗不是這樣!清朝末期的中興之臣,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們,雖聰慧過人,縱橫捭闔,卻也逃脫不了一樣的失敗命運。

歷史也向今天的我們發出了一樣的拷問:如何破除根深蒂固的潛規則?如何讓身處其中的人不疲於應付?如何保證社會的良性發展?我的思考是,加強制度化建設,減少人為干預,才能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推動制度的制定和落實,其實質就是保證整個社會的公平正義!通過科學完善的制度,不僅能夠破除各種潛規則,讓政府的權利在陽光下執行,同時,也可以讓政府在落實政策時,更有底氣和自信。我認為,更深遠的意義在於,一旦形成思維的習慣化,這種公平和透明可以大大提高整個社會的執行效率,進而推動社會的文明和發展。

但是另外一方面,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書中張居正的改革就是最鮮明的例子。無論是改革,亦或是制度的制定和落實,都必須蹄疾步穩。在此過程中,遭受反覆,遭到攻擊,遭遇詰難,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只要堅定信心,一定可以走出《萬曆十五年》中的怪圈,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萬曆十五年》這本書可以說為我打開了一個全新的視野,從簡單的、看似毫不相干歷史事件多角度分析了整個明朝社會所遭遇的空前危機,引起人的深思。所以,必須要感謝黃仁宇先生的深刻洞察力和優秀的人文素養,為我們今天如何全面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很好的視角。

綠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歷史是一條時間的大河,擁有五千年曆史的中華文明為我們提供了許多銅鏡,我們如何來建設我們的國家,確立制度的思想、樹立規則觀念,擺脫人為干擾是我們社會的基礎,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制度理念貫穿於心中將帶我們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