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15篇

文學 閱讀(2.5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筆記吧。現在你是否對讀書筆記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15篇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1

雖然還是不明白為什麼命名為《萬曆十五年》,雖然還是不清楚什麼是大歷史觀,但是呈現的是立體的歷史,立體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而不是非黑即白的歷史教材或者歷史電視劇。就比如戚繼光,民族英雄,但能在盤根錯節的政治中,穩如泰山、步步高昇,難道只靠軍事才能、愛國熱情可以做到的嗎?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我不懂政治,也不懂歷史,但我從歷史中讀到歷史時代賦予歷史人的枷鎖,卻掩飾不了首先是作為人的本性,萬曆作為皇帝,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然走不出深宮囚籠;作為一個男人,喜歡誰都要被人管束,想給老婆送禮物都要打白條;作為一個人,吃喝拉撒、七情六慾都要被人指指點點。一個想要贏得身邊人、天下人的認可,卻感覺力不從心、無人理解。皇帝也首先是個人,張居正、申時行、海瑞等等也首先是個人,然後才是歷史人物。看完《明朝那些事》,感覺王陽明活得最明白,過得隨心。

另外,看到了很多好玩的地方,火者、裸奔,比現代房車還房車的轎子……古人真會玩。

這本書可能以後再讀時會有更深的理解吧!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2

萬曆皇帝自小受慈聖皇太后和首輔張居正嚴格教育儒家教育;熟讀經史,敬重天道,效仿祖法。開始萬曆皇帝也想按著他受教育的努力去做好皇帝,嚴重旱災時,甚至親自步10裡為百姓祈雨。但是經過一些事情,慢慢發現的人性和體制的複雜性。首先是自己非常信任的對他嚴格說教的導師張居正個人生活被揭發是如此腐敗,而文官打倒張居正的文官的目的,顯然又和他萬曆初想的並不一樣。當他想自己能主導政治時,卻發現想做任何的改變,就會受到非常大的阻力,這些以道德和祖法為工具的阻力讓他難以對抗。黃老先生講明朝是文官體系為統治的,不如直接講以儒家意識形態為統治,任何文官甚至皇帝都很難對這種意識形態有任何的挑戰。最後萬曆選擇妥協,以道家無為來默默的發洩他的不滿和進行抵抗。書中儒家意識形態根深蒂固,以及這種意識形態和人性的衝突矛盾。就行成了一些特殊的行為。

張居正政治上厲行改革,做為萬曆的老師,對皇帝嚴格要求。但他本人又口是心非,表面滿口節儉,而私生活極其奢侈。厲行改革,卻又不瞭解實際情況,反而出了相反的效果,同時也得罪了一批人。結果一死,整個家族和政治同僚就受到清算。

申時行做為首輔,行為卻和張居正完全不一樣,在處事上他信奉調劑折衷的原則來調節文官間,皇帝官僚間的矛盾。這種行為是典型中墉之道,是儒家思想和人性妥協的產物。

海瑞更是個爭議的人物,他嚴格尊崇孔孟之道,對崇尚道德,嚴守法律。他的這種行為,當時的官僚對

其即希望是一個社會道德的標杆,又知其的脫離現實性,對其不重用,並排斥其很多行為。海瑞個人可以通

過自律及對價值的追求了來到達,但由於其很多理念本生脫離人性,必然不具備大眾性。其很多行為更是暴露出儒家思想的缺陷,像由於孝道極端推崇,休了兩任妻子的,最後一任莫名死去;還有對個人慾望的極端抑制,這些本身就是和人性先背離的。其行為對具體事物的處理效果,也頗受爭議,看是完全遵守道德,然而由於社會的事情複雜,以及道德本身的侷限性,往往起了並不好的效果。當時的精英階層本身並不相信他,包括當時的知識份子,對這種行為也有爭議,象李贄就明說有時清官比貪心的官更誤事,清官有道德的支援,而且就算失敗也能贏當時讀書人非常看中的名譽,處事固執而不知變通,往往導致事情往壞的方面發展。

在寫戚繼光和李贄也真實的把其多面性呈現給了作者:戚繼光有軍事才能,民族英雄的一面,但其又有偷偷納妾,行賄張居正的一面。李贄一個學者,思想家,其對人對己對社會的妥協與抗爭記述,也非常真實。這種性格多面性的記述更加體現了人性。

現代大眾社會行為學說,通常一個人對事物的看法或觀點的接受:第一位的是立場,第二位的是情感,第三位的才是客觀理性。黃老先生能客觀理性的研究這段看似平常,確是很典型的歷史時間,並且又能非常客觀理性的呈現給大家,確實是讀者的幸運。

讀後,感覺最深的是,價值觀的影響力,不僅對個人的行為,道德,和幸福觀起決定影響,而且任何團體,社會,宗教,國家都是以價值觀為基礎的,其影響深遠,決定整個體制。決策面和執行面還有基層中間過長的距離和脫節導致的低效是高度集權的社會體制所不可避免的。道德很多方面是對社會穩定其作用,社會發展更依賴於技術方法和本身的規律的研究。個人的道德及智慧在社會群體中有時是矛盾的,社會群體和個人很多規律是相反的。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3

週末,天氣蒼白,發黴的心情,覺得該出去晒晒太陽了,和好友一起到書店,買了本中華書局出版的《萬曆十五年》,一口氣看了半本。萬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歐歷史上為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徵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國,在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發生了若干為歷史學家所易於忽視的事件。

萬曆十五年,沒有人能拯救朝政的腐敗。高拱,張居正,海瑞,申時行,直到最後的自以為明君的崇禎皇帝,在整體制度體制的腐敗下,中華民族也迎來的自己的文化危機。資本主義的萌芽很難興起,傳統的力量依舊強大。在全球化城市化的今天,中國人如何在沒有皇帝的情況下,繼續保持以德治國的傳統,如何保持以孝道為核心的中國式價值觀呢?這是《萬曆十五年》一書中思考的問題,也在現實中不斷激盪著無數中華赤子的心胸。

這一段時間,國學興起,伴隨著百家講壇的推波助瀾,傳統文化復興的勢頭似乎一浪高過一浪。國學、歷史類圖書開始盛行街面。易中天品三國,于丹說論語,王立群講史記,漢武大帝,明朝那些事兒,講座,電視劇,小說,歷史以各種形式體裁不斷出現。國學興旺,歷史重溫,文化復興,這是好事。我們小時候,四書五經,史記漢書,都是稀鬆荒疏的很。這些書對我來說都是近幾年開始惡補的,感覺也只是走馬觀花,粗略瀏覽,很難記住了。

為什麼小時候沒有早早把它們看過呢?追究其中原因,除了七八十年代的消費問題外,更多的是教育界的不重視,我輩只是從語文書的枝節中記住了星星點點的古籍名句。中國的古籍、歷史是我們民族的財富,是我們文化的載體。經史子集,諸子百家,裡面名言哲理多多,但是,這些財富卻在很長時間內不受重視,甚至發生斷層。

有時候閱讀古籍,真的有種韓愈《石鼓歌》中的痛苦。看了些古籍,我個人覺得,五千年的文化積累,既有精華智慧,也有糟粕垃圾。不能丟棄自己民族的根本,也絕對不能一窩蜂的去全部接受。學習的原則,根本的方法,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比方說,孝順,古代人講究孝順,今天也要講究孝順。對於老人的孝順,什麼時候能過時呢?區別只是裡面的度而已。但三綱五常放在今天就過時了。這就要整理。像今天做媳婦的很少能孝敬公婆的,好媳婦越來越少的情況下,是不是也要進行一下傳統文化的教育培養呢,必須的。四書五經中很多言論,像一些禮節的規定,到今天已是陳規陋習,肯定要廢除,但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學而時習之,士不能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也...到今天還是不過時的。

今天的社會,國家依然存在很多的問題,體制問題,醫療教育問題,貪汙問題,很多人麻木,很多人按部就班,很多人在扯淡。繼承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部分,學習國外先進的科技,求真務實,不說大話,虛心進取,勵志創新,在中西文化的交匯下,產生我們新的文化。它即不同於傳統,又不是西方照搬,而是一個自信自強開放創新的新的文化。這文化,產生於對體制的不斷改革中,產生於對問題的不斷解決中,或許,這是中國文化未來發展的方向。

《萬曆十五年》是一本好書,它讓我思考如此之多,我們學習西方的不只是槍炮,還有思想,但我們傳統的思想又如何放置呢?還在思考中。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4

  一●相關書訊:

在現代,很少有人這樣觀察歷史;在文壇,更少有人這樣寫作歷史。

作者黃仁宇窮盡叄十年心血,出入典籍,巨集觀細究,以超然獨到的眼光,俯瞰古老的中國,以四海平靖、幾乎無事可記,卻對未來中國發展舉足輕重的萬曆十五年為中心,將中國的糾結、迷惘與困惑,纖毫畢現的開展在讀者眼前。

《萬曆十五年》英文版在1979年由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被美國許多大學採用為教科書,另有法文、德文、日文等版本。在臺發行迄今已多達二十餘版,是黃仁宇著作中最暢銷的一本。

黃仁宇,湖南長沙人,曾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戡亂期間的國軍,後赴美求學,為密西根大學歷史博士和歷史學家、中國歷史明史專家,大歷史觀的宣導者之名而為世人所知。著有《萬曆十五年》等暢銷書。

  二●內容摘錄:

理想與裝飾究竟不同於虛偽,一個人仍能以此作為起點去推行他的誠意。(p.63)

他的掙扎,他的自我責備,以及他對臣僚所作的愛民的訓示,都可以安慰困窘中的人心,有如一服清涼劑。(p.132)

生命不過是一種想像,這種想像可以突破人世間的任何阻隔。這裡的地下玄宮,加上潮溼黴爛的絲織品和膠結的油燈所給人的感覺,卻是無法衝破的凝固和窒息。(p.139)

人的廉潔和誠信,也只能長為灌木,不能形成叢林。(p.218)

  叄●我的觀點:

在大自然中,公獅對幼獅有著望子成王的期待;在皇宮裡,皇帝對太子也有著望子成龍的寄望。但我們都知道:不是每隻幼獅長大都能成為獨當一面的萬獸之王,也不是每位太子即位都能成為眾所愛戴的人中之龍。這其中參雜了一些先天和後天的因素左右著他們的表現。

就萬曆皇帝而言,因為他的一生被太多的人、事、時、地、物所牽絆、糾葛,所以難以獨斷的批判他是個昏君與否。不過,歷史中的他的確不是位堯舜之君。我想,左右萬曆皇帝一生成敗最大的因素是年齡,以現代觀點來看,肯定會覺得讓一個未滿十歲的孩子當統治者是荒謬至極的事。但巨集觀中國歷代,幼主即位卻是司空見慣,因為他們多半有著「輔佐」他們的大臣或外戚,甚至是宦官,然而,「輔佐」往往成為「干政」的名義。歷史上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而到了明代則有張居正和馮保架空了幼年的萬曆皇帝,使他變得依賴、優柔寡斷;張居正死後,發現當年敬重的老師虛偽又富有野心時,萬曆皇帝又變得難以相信人。最終,因立儲問題而消沉、一無所成。這一切都是因為年齡衍生的更多失敗因素。反觀現代,不同選舉年齡皆有所標準,就是為了避免造成國家統治失控與動盪。

皇帝有賢愚之分,臣子也有忠奸之別。但究竟什麼才是成為好官的條件?符合了條件,又真能流芳百世嗎?歷代百官中不乏難得一見的清官,如海瑞這種模範官僚,但犯顏直諫,往往落得貶官下場,人言:「伴君如伴虎」,就算一生安分守己、勤儉持家,也不知道哪天會招來他人的詆譭,總之,受重用的人仍在少數。反觀,潛伏在皇帝身邊的小人,也許才疏學淺或心懷不軌,卻權傾朝野。這樣看來,當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做人又何嘗不是如此?當一個人想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時,勸告他人可能招致人際上的誤會,若選擇獨善其身,又太過無情。也有人喜歡曲意逢迎,以求官運亨通。但我相信:歷史是一座不朽的天平,時光會沖淡讒言、詆譭,也能洗刷冤屈。

雖然人言可畏,但可敬的卻是汗青。地下憂憤而死的忠臣是否能因此瞑目已不可考,可知的是不論是當時的得志還是失意,千百年後,他們所有的事蹟都將為後人所推崇、警惕,或評論一番。唐玄宗曾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今天,我拿起「萬曆十五年」這面歷史的明鏡,在作者犀利的筆鋒下,窺探看似風平浪靜的萬曆十五年,實則是一場風雨的前兆。然而置身於故事之外的我們,也應當思考,若是在生活中也遇上了問題,我們是否能跳脫當下迷思而未雨綢繆?這才是我們讀這本書真正的意義所在。

  四●討論議題:

為何每個人都說「瑕不掩瑜」,而歷史卻不一定如此,有許多皇帝、大臣一生豐功偉業,卻因為一個錯誤而遺臭萬年,其中是否有其塬因?或者,我們應該以更多面向分析歷史,而不是輕易的概括論定?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5

萬曆十五年,是按陰曆,若按陽曆是公元1587年,但實際是1587至1588年初。

第一個要講的自然是萬曆皇帝,他生於1563年,死於1620年。9歲登上皇位,是為萬曆,所以在位時間是1572-1620,共48年。

從年齡上來看,他剛登上皇位時,需要多方協助,於是引出第二個重要的人物——張居正。

張居正死於1582年,1587年時,他已經不在世5年了。他的繼任者是張四維,但是很快因為患病,一病不起。而另兩位資歷深厚的馬自強和呂調陽也相繼病死,所以就把第三個人物——申時行推到了首輔的位置。雖然資格最淺,但得機會垂青,所以“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申時行1583年上任,到1587年時,他在任四年。1591年,他被迫離職。

第四個講的是海瑞,他是1587年11月13日離世的,而第五個人物——戚繼光雖然是1588年1月17日離開人間,但按陰曆算,是萬曆十五年的十二月十二日。

最後一位——李贄,如果我們非要和1587年進行關聯的話,他是在一年後的1588年剃度為僧了。

簡單說呢,這書就主要是寫了一個皇帝——萬曆,兩個首輔——張居正、申時行,三個忠臣——清官海瑞、武將戚繼光、哲學家李贄。

1587年表面四海昇平、無事可記,但實際已彰顯了大明的終結。當時萬曆只有24歲,按說是風華正茂的年齡,但是什麼導致他從勵精圖治變的心灰意懶,甚至於連最後30年都不上朝了呢?

第一個原因是因為他不能傳位於自己最喜歡的女人生下的兒子,當然他也不能給予這個女人皇后的名分。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和張居正有關,萬曆從張居正身上看到了陰陽之分,我認為就是高尚和自私吧。有時想想,這是人性,肯定每個人身上都有相應的成分,只是所佔比例不同而已。由此,萬曆感到心灰意冷,從而消極怠工。

這六個人,在同一種機制下,雖然分屬不同的職位,但都被機制所挾制,哪怕是貴為皇帝的萬曆,其中主要的利益集團就是龐大的文官系統。這一年,若萬曆勤於政事,那麼有很多事情也許可以有所改變,但是各種因素綜合影響導致如此的結局。在國內,1601年努爾哈赤創立了八旗制度,為後來征服明朝做下了準備。而在國外,1587年——西班牙徵英的前一年,那自然也是準備的一年……

在牛年春節的這段時間,再讀一遍《萬曆十五年》,上一次閱讀是20xx.11.05,看的是珍藏版,增訂紀念本。回首之前,我經常會發現自己做出了許多錯誤的決定。尤其是對照投資上許多個股的走勢,努力思考當時的想法和為什麼做出那樣的決定,再反思發現雖然不能全部避免,但還是有很多可以做的更好,所以我希望牛年正式開市後,我能更認真的思考然後做出更正確的選擇……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6

自漢代儒家思想上升成為意識形態之後,龐大的帝國所賴以維持秩序的是孔孟之道。但孔夫子的道德是抽象的準則,真正在人與人之間起實際潤滑作用的是”禮”,各種各樣名目繁多的“禮”保證了整個社會的執行秩序。 “我們這個龐大的帝國,在本質上無非是數不清的農村合併成的一個集合體,禮儀和道德代替了法律,對於違法的行為作掩飾則被認為忠厚識大體。各個機構之間的聯絡,從來也沒有可資遵守的成文條例。”

經過宋代程朱理學的發展,儒學到了明代已經越發保守僵化。作為佔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它滲透了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無形地統治著這個社會。萬曆年間所面臨的問題在於:作為封建帝國的最高統治者,皇帝的絕對權力無形中被各種各樣繁瑣的禮制規定抵消了,一方面,要實行有效的統治,就必須以儒家禮 教作為法理基礎,另一方面,對儒家禮教的任何背離、突破和改變,勢必遭遇到強大的抵制,其中大部分抵制是潛在的、無形的,如廢長立幼、修建皇陵等問題。

萬曆皇帝曾力圖勵精圖治,希望通過努力實踐”禮”來增強文官集團乃至全體人民對經典道德的信心,但當他經過張居正以及選太子的風波之後,他徹底看穿了所有人的“陰陽”兩面。這時他自己首先對這套道德體制喪失了信心。他對管理國家事務的消極抵抗是是針對這一整套道德體系。

此時,道德和”禮”已經發展到相當畸形的地步。表面上官方倡導的道德原則與人們的實際行為已經嚴重脫節,“中國二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至其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寫作本書的目的,也重在說明這一看法。”

究其原因就在於:在儒家的觀念裡,根本沒有私德和公德之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即把個人品德作為治理國家的前提,治國如治家。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因此,儒家的以德治國是典型的人治。儒家要求一個人必須具有完美的道德人格,然後才能從事治理國家的工作,即所謂“內聖外王”。其荒謬性並不在於不切實際的烏托邦性,而在於其不承認私人生活與公共生活完全是不同性質的領域。把二者等同起來,即把政治道德化,這就使國家有權干涉私人生活,個人 自由因此蕩然無存。我國解放後的諸多悲劇,恐怕也與此不無關係。

決定一個人命運的,不是法律判決,而是道德判決的力量。或者說,道德判決具有比法律更高一等的效力。因此政治鬥爭往往在形式上轉化為道德之爭。由於道德的衡量標準又是一套固定的禮儀,於是道德之爭又從禮儀之爭開始。“本朝的制度,應當說是不能聽任這種黨爭發展的。我們的司法制度極為簡單,缺 乏判決爭端的根據。即使是技術上的問題送交御前請求決定,也要翻譯成為道德問題,以至善或極惡的名義作出斷語。”“大小臣僚期望他以自己的德行而不是權力對國家作出貢獻。但是德行意味著什麼呢?……所謂德行大部分體現於各種禮儀之中。”

由於對人的一切評價最終被歸結到道德問題,人們就不得不生活在虛偽的面具下,所有人都隱瞞私慾,表現出一副道德高尚的面目,然而私慾並非所能壓制了的,相反它作為”陰”的一面更加膨脹。從而加深了每個人“陰陽”兩面的分化。表面一套,實際一套,所有人都顯示出犬儒主義的姿態,追求道德是人人掛在嘴上的口號,私下裡大家都彼此心照不宣。偶爾出上一個清官——老百姓讓他名垂千古。大家都懷著高山仰止的崇敬之情仰望海瑞,然而誰也不肯去做海瑞,這 就是中國從古至今政界的現狀,也是整個社會狀況的縮影。仁義道德是件漂亮的衣服,穿上它,然後好做苟且之事。

我還是覺得,儒家的道德力量在人們信仰它的時候是非常強大的,畢竟從古至今,殺身成仁的例子不勝列舉。但當文官集團的所有人以及下層民眾再也不再相通道德時,政權的統治就岌岌可危。隨著形勢惡化,人們不再對道德和”禮”抱有絲毫信心,連線在上層文官集團和下層成千上萬的農民之間的鎖鏈變得鬆 動不堪。戰亂四起,王朝更迭的序幕開始了。

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到底要到什麼時候,苦難的中華民族才能擺脫這巨大的慣性,真正騰飛起來呢?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7

今天《萬曆十五年》進入了第三章——世間已無張居正,張居正可謂是大明王朝最後一根頂樑柱了,這根頂樑柱一倒,明帝國頓時失去重心,一步步滑入深淵。申時行雖然老成持重,但他所苦心經營的,終究只是表面的平和,是一抹夕陽紅,是無法把脫軌的帝國拉回來的。而這樣的一個表現,就是萬曆皇帝向他的臣民做消極怠工,這在歷史上是空前絕後的,我一看到我也有種摸不到頭腦的感覺。在我們平常的印象中,君臣關係要麼是琴瑟和鳴(原意指夫妻,這裡我覺得君為夫,臣為妻也並非不可不是麼)如唐太宗一朝;要麼是君主絕對專制,臣子只是一群附庸如隋煬帝一朝;要麼就是臣下亂政,君主形同虛設如漢昭帝一朝的霍光。再者說,君主消極怠工的也不少,可是消極怠工是為了對抗臣民就很稀奇了,至於萬曆為何會如此,書中也做了解釋。萬曆之所以如此,乃是出於一種報復,報復文官們不支援他廢長立幼。前文已述,萬曆的寵妃是鄭氏,因此他想讓鄭氏的孩子做太子,可惜鄭氏的孩子並非嫡長子,這就是私人情感和禮制的衝突了,而在明代,禮儀道德甚至可以凌駕於法律,因此那些飽受禮儀道德薰陶的文官自然不可能同意這樣違背祖制的想法。不過話又說回來,萬曆單純憑藉個人情感來決定立儲這樣的大事,自是不合理,可難道所謂的嫡長子繼承製就很合理麼?我們都知道科舉制的意義就是打破了門第和出身對於有才之士的限制,然而選拔官員如此開明,怎麼到了立儲就如此草率呢?這不是自相矛盾嗎?我並不認為這可以以一句“這是祖制”來解釋,九品中正制也是祖制,為什麼就能改呢?

說到底我認為這還是那些臣子的人性的弱點,科舉取士可以幫助他們飛黃騰達,可一旦他們踏入仕途,改變了自己的身份,就又開始滿口禮制,也就是前文所說的“雙重性格”,實在是可笑至極。

言歸正傳,萬曆經過了這麼多事情,已經是一個“老油條”了,他不反駁,不屈服,只是這樣冷處理,倒也扛了一段時間。不過眾口鑠金,迫於強大的輿論壓力,萬曆還是沒能撐住,立了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這下好了,皇帝徹底死心,不僅是廢長立幼的心已死,連工作的心也一併[]化為灰燼,就這樣,大明王朝在這樣的“無人駕駛”狀態下駛過了二十年。御宇48年後,萬曆駕崩。不過人雖然不在了,事情還未了結,文官內部早已沒有了反對萬曆廢長立幼時的同心協力,而是分裂成了諸多派別,經過了萬曆一朝,文官內部的裂痕已無法彌合。

萬曆不是一個好皇帝,他的所作所為都不利於他對於文官們的統治。管理下屬,無非就是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下功夫,可萬曆呢?真正詮釋了什麼叫反其道而行之。在他執政後期,由於怠於政事,因此對於官員的物質獎勵也就擱下了,又由於萬曆向來對於各種禮儀毫無興趣,因此精神獎勵也就不復存在,那既然沒有激勵,哪個官員會有動力繼續效忠呢?

至此,這個王朝已經走到了崩潰的邊緣,就像一輛車已經失去了動力,只是憑藉慣性在向前挪動。這個惡果的種子,要在幾十年前就已經種下了。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8

《萬曆十五年》講述了明代從繁榮帝國走向崩壞的過程,是對“明”這個朝代敗因的總結。在這一年裡,無數駭人聽聞、在當時卻十分尋常的事件,訴說著這一朝代的破敗不堪。然而在這破敗不堪的年代裡,我看到了仍有人為了自己的信仰、對於國家的信仰奮鬥著,讓人不能不為之感動。

明代走到了萬曆十五年,法制體系崩毀,社會秩序靠看不見、摸不著的道德維持。加上極低的'官俸,缺乏組織、管理的稅收與生產,腐敗成了生存必須,人的慾望便開始將社會往邪惡的方向引領。無法用法律管束的慾望毫無限度地膨脹,百姓生活無人問津,各集團只顧得一己私利,“陰”與“陽”的距離越拉越大。與此同時,皇帝也受不了對自己那異乎尋常的管束,開始消極怠工。國運,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滑。但是有識之士仍然存在。張居正作為一朝元老,提拔人才,整頓朝廷,試圖扭轉國運。書中的張居正作風強硬,英明果斷。儘管對張居正的生活、作風書中略有貶意,但畢竟可以看出,張居正並不是按自己私慾行事。但他死後,因其過於強幹的作風而被對手們毫不留情地抨擊,家財盡沒,兒女盡削職為民。以這位太師的眼光,未必料不到身後之事。因此我認為,比起一己私利,堅持自己認為對的事,對張居正而言更有意義,也是他不變的初心。

相同際遇的人不可計數:戚繼光橫掃倭寇,修繕邊防,卻只能一人終老;李贄生前聲名遠揚,多有著述,卻落得個獄中自殺的下場。他們都沒能得到善終,都遭到了命運不公正的對待,但只要一有機會,做過事的他們仍想再做一次。海瑞也是如此-------一意孤行、鑽牛角尖兒,讓部下連家人都養不活的他,不算是一個高水平的領導,但揣一顆奉公廉潔之心,全然不為生活的困難、現實的殘酷而折腰。兩次當官,他的態度一點沒變,仍為天下蒼生,為自己的信仰戰鬥。

萬曆十五年,表面是一個普通年代,而我認為它已經是一個亂世了。道德在那個年代已經紊亂,養活自己是正義,對他人盡忠盡孝是正義,對國家盡心也是正義,而這些正義之間又有種種糾葛與矛盾,讓人是非難辨,於是出現了一批只相信自己的人。在那個慾望橫流、毫無法治的世界上,他們選擇追逐內心的信仰,在這個思想的亂世裡,為這個國家、為心裡的正義獻出最後一份力量。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9

1587年萬曆十五年,這是平平淡淡的一年,然而正是在平淡無奇的日常生活背後,導致一個不平凡帝國的滅亡,彷彿是一般的人,對周遭無感,對未來也茫然;嗅覺靈敏的人,會覺得有什麼不妥,但又談不上哪裡不對。實際上已經可以預見到冰山一角,然後感覺到底下有一個巨大的冰山。按照經濟學的邏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無論哪個角度、方方面面的停滯,都可以一葉知秋。猶如南美蝴蝶的翅膀微微煽動,就可以在非洲大陸引起一場風暴。

1587年萬曆十五年,無論是文人高官張居正、申時行;還是武將戚繼光和官員海瑞;或者是思想家李贄;甚至是萬曆皇帝本人;都無一倖免成為歷史的悲劇,無一倖免的悲涼而終,好像飄落的秋葉肅靜,然後消失於茫茫的歷史長河。

先說說單個個體,海瑞,我們的印象和教育形象裡,他是一個清官,典型代表形象是《海瑞罷官》。十幾年前去了淳安縣的千島湖,特意去瞻仰了一下海瑞當時的府邸,當時感覺連風都是清涼的。然而,歷史給出的評價竟然是—古怪的模範官僚。可見一個人,置身於什麼樣的環境和歷史背景,是如此不同的解釋。而當局和後人給予的評價也是各有千秋,褒貶不一。

戚繼光—勇猛將領。南肅倭寇、北驅韃靼,留下赫赫戰績。迷信與科學相結合,改良軍事裝置和鑽研戰術,然而也會送禮獻寶、養妾生兒養老、最終被文官拖累而不得善終。全書中,作者對於戚繼光的描繪是唯一花了重彩的,不但描繪了戚家軍的篩選原則,訓練要素,以及作戰技巧,還從觀察氣象、記錄天氣季節變化等等,以及兵器的研究和應用實操…。不可否認,戚繼光不管是在那時還是當代,都屬聰明上進、睿智勇猛的將領。

首輔張居正,他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改革家。人前維護的過於完美的形象,有才華和道德準則,然而,玩弄權術、貪汙受賄、沉迷美色,這種人前人後的鮮明對比,導致了生前的繁華和死後的崩塌,讓人內心十分複雜。

不肖者猶知忌憚,而賢者有所依歸。

首輔申時行,雖然中庸、協調眾官,深得萬曆皇帝的信任,是因為前任首輔張居正太跋扈,弄的“官不聊生”而申時行審時度勢,才得以安生,但也落得個遭彈劾和辭官歸田的結局。

思想家–李贄,思想特立獨行,然而所屬的生活時代政治凝固,朱熹的理學和王陽明的心學派紛爭,李贄的自相沖突實質上就是理學和心學的矛盾。這樣的一個矛盾體,導致了最後的在監獄裡自殺結局。

最後一個是我們的萬曆皇帝。從小接受嚴格儒家教育,熟讀經史,敬重天道,孝仿祖法。後來發現了對自己嚴格說教,自己十分敬重的首輔張居正的虛偽面,發現了人性的偽劣,以及對整個道德體系無能為力的局面,開始了他的消極怠工,從而導致了整個決策機構的缺失和散漫。萬曆皇帝可以說是代表一個體系的文化和價值觀。雖然他有變革的激情和情懷,但是在如此的體系下,他也只能用悲觀和無為來做無謂的抵抗。

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個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萬曆十五年》

單個個體的悲劇,彙集成立歷史時代的悲劇。以道德為綱繩,引導一個執政黨去實施政法,最高旨意是禮法,任何人逾越不過。就不得不一步步走向滅亡了。

這本書語言平實,沒有華麗的辭藻和生動的描繪,邏輯和蘊涵的寓意卻不似語言那麼簡單,它不是精美的點心蛋糕,它是相當於咀嚼蕎麥麵包,原汁原味無新增,箇中滋味得自己體會。誠然,道德是基礎和根源但不是萬能,更不是法律。一切問題首先需從法律的層面去考慮,再延伸到道德層面。所以,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個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的又無法固定量化的原則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和實用性,則其發展程度必定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救技術之不及。

延伸思考:大家都一致認為的潮汕人是東方猶太人,有著積極勤勞的本質,好客豪爽講信用。但是,有一句話叫做“出生入死”,被偏解成了出門才會生,而回籍則會死。也就是得背井離鄉在外打拼,也的確見識過老一輩的前輩們都是精英,兢兢業業,成就一番事業,在家鄉的卻是安逸悠閒喝著功夫茶過著美滋滋的小日子。瞭解潮汕的人一定會知道,這是一個講究人情禮節的群體,有一定的道德水準和風俗習慣,來作為生活以及處事的綱本,而在外的潮汕人,融入的是一個以法律為依據的環境,先有法律再講人情,而不是用人情來道德綁架法律標準。所以,這就不難明白為什麼離開家鄉出外的人會比較成功的道理。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10

之前覺得張居正、申時行的差異在於與文官集團打交道的方式,現在覺得不太準確,應該是在皇帝這一政治個體與文官集團的政治團體之間的處事方式不同。

通過萬曆的叔祖正德皇帝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帝國的平穩執行不僅在於文官之間的平衡、和諧,還要關照皇帝與制度(即文官集團)之間的關係。正德皇帝跳脫的個性不允許他僅僅作為一個權力的象徵配合制度執行,大學士在政治上的無能導致皇帝和文官集團的對抗狀態,以致政體的癱瘓。

而萬曆皇帝有著和正德相似的個性,他有大展身手復興帝國的願望,而同時,這與文官們的期望往往相互背離。作為文官之首、皇帝的顧問,大學士的處事手段就顯得極為重要。

張居正對皇帝和文官同時使用霹靂手段,以自己的影響力同時強行驅策兩方力量,結果是死後兩方共同進行的反抗。而申時行則是另一個極端,同樣是不偏袒,他想在兩邊都做好人,讓兩方都覺得和自己是一夥的,這樣在解決問題時自己在雙方都有一定的說服力、影響力。

然而對於一般的問題,他可以“處心積慮不動聲色在幕後解決問題”,而且從黃河治理的例子中可以看到申時行處事心細如髮以及這一方式在效率和人事穩定上的優越性。但是,一旦面臨立儲這樣關乎文官生存、皇帝基本權利的大事上,在兩方都想做好人的結果就是都做不成好人。作者:張靜怡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11

《萬曆十五年》,由歷史學家黃仁宇所著,作者將目光放在1587這個“無關緊要”的年份,應用萬曆皇帝朱翊鈞、學士張居正、申時行,南京督察院都御史海瑞、薊州總兵官戚繼光,以知府身份掛冠而去的名士李贄,這六個人物分別代表著帝國的最高統治階級、行政首腦、官僚階級、模範官員、軍事將領、思想界的翹楚,經過對他們的描繪和點評,側面描畫出明王朝的衰落。文中六個人物都試圖有所打破和改動,但被制度所禁錮著的他們,只能成為制度的犧牲品,所以作者也在文中指出,這是“一個大失敗的總記載”。

黃仁宇以“大歷史觀”而出名於世,在《萬曆十五年》也能充沛地表現出來,他以為以道德為規範來評判歷史有失它的合理性,於是他另闢蹊徑,從技術的角度,從制度框架來停止剖析明朝一步步走向衰落的緣由,黃仁宇拓寬了歷史研討視野,從歷史的小細節動身,探求巨集觀的歷史問題,這也是他所說的“敘事無妨細緻,但是結論卻要看遠不顧近。”黃仁宇愈加註重歷史為什麼會開展至此,所以他經過聯絡比擬、歸結等等辦法來得出結論。那麼,在中學歷史教學中,黃仁宇的“大歷史觀”又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分離《文藝復興》一課的教學案例,來探究一下在“大歷史觀”的指導下,歷史教員應當如何進步學生的歷史思想才能。

以“問題”開端,以“問題”完畢

黃仁宇以“中國社會為什麼不能完成代化”這一問題,而展開一系列對幾千年歷史的探究,在《萬曆十五年》亦是如此,為理解釋為什麼明王朝會一步一步走向衰落,他從各個角度,各個細節來論證它。以前的我們不斷被框死在歷史是怎樣的,而不去尋求歷史為什麼是這樣的,所以,關於歷史,學生需求樹立起問題認識,只要腦中有疑問,有了獵奇心才會去探尋緣由,帶著問題去尋覓史料,才會對歷史有著更深入的瞭解。

而於歷史教員而言,創設問題情境,不只會激起學生的求知慾,還能有效提升歷史課堂教學質量。以《文藝復興》為例,在停止歷史教學設計時,能夠設計“文藝復興是如何產生的”,“文藝復興是簡單的古希臘羅馬文化的復興嗎”這些問題來貫串課堂教學,引導學生一步一步發現文藝復興的中心思想是人文主義,對古典文化並非是簡單的“復興”,這其中有繼承,更有創新。應用問題來建構課堂教學,不只能夠協助學生樹立問題認識,同時也能使學生關於歷史課堂中學到的歷史有更深的瞭解,也利於師生一同發掘歷史課堂教學的深度。

培育學生的史料運用和剖析才能

《萬曆十五年》採用了紀傳體的鋪敘方式,黃仁宇用淺顯易懂的言語來記敘史實,加強了可讀性和興趣性,固然結論看似平白無奇,但是它的背後,需求大量的史料來支撐,第一章《萬曆皇帝》所參考的書目,便有《神宗實錄》、《穆宗實錄》、《大明會典》等等。同樣,在學生學習歷史學問的過程中,也要牢牢抓住史料,提升對史料的整理和了解才能。在《文藝溫習》為例,在講述到文藝復興的背景時,便可應用史料停止引導。

如“義大利,……那裡最早呈現資本主義萌芽。這客觀上需求促使一種不同於封建文化的新文化產生並且開展起來……”經過這則資料,歷史教員能夠讓學生聯絡資料和書本內容停止考慮,從經濟的角度的動身,文藝復興產生的緣由。依據資料,學生能夠總結收工商業曾經有了一定的開展,一些城市呈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歷史教員有認識的培育學生對史料的閱讀和分析才能,可以協助學生培育“論從史出”的治史肉體,構成歷史學習的正確辦法。

無論是從黃仁宇的“大歷史觀”動身,還是新課程規範的請求,都對學生的歷史思想才能提出了更高的請求,而在詳細的歷史課堂教學理論中融入“大歷史觀”,對教學方式、教學手腕、內容組織的豐厚和開展有著重要意義。在這一過程中,不只能夠提升學生的發現、剖析和處理問題的才能,提升學生史料剖析才能,同時也有助於加強學生對歷史的考慮認識和整體認識。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12

《萬曆十五年》是由美籍華人學者黃仁宇寫的一本好書,自1979年首次在美國出版後廣受好評。近日,通過拜讀此書,深受啟發。

黃仁宇先生選取了1587年前後發生的幾件小事,簡單扼要的提出了“大歷史觀”。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關係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

全書共講述了六個人物——一個皇帝(萬曆)、兩任元輔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一個模範官僚(海瑞)、一個傑出孤獨的將領(戚繼光)、一個自相沖突的哲學家李贄。最後,從作者的大歷史觀得出結論:1587年,即萬曆十五年,表面上無事可記,然而四海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國崩潰的隱患早已埋下。書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悲劇性結局(皇帝也不例外),故萬曆十五年的歷史,也是失敗的歷史!其著作主旨在書中末段提出:“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

萬曆年間,大明王朝歌舞昇平,一切看起來欣欣向榮,然而,一切卻顯得十分無序,各種潛規則盛行。張居正的改革被完全廢止,本人在死後也遭受株連,整個文官集團出於自身考慮完全不顧國家、人民,綁架整個社會意志謀取集團利益,連戚繼光這樣的武將也為了自保而不得不接受潛規則。可以說,大明帝國精英群體身處在這種固若金湯的傳統和潛規則之中,或如履薄冰,或飛蛾撲火,或大聲疾呼,但無一倖免,全都敗下陣來。其實,幾千年的中國歷史,何嘗不是這樣!清朝末期的中興之臣,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們,雖聰慧過人,縱橫捭闔,卻也逃脫不了一樣的失敗命運。

歷史也向今天的我們發出了一樣的拷問:如何破除根深蒂固的潛規則?如何讓身處其中的人不疲於應付?如何保證社會的良性發展?我的思考是,加強制度化建設,減少人為干預,才能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推動制度的制定和落實,其實質就是保證整個社會的公平正義!通過科學完善的制度,不僅能夠破除各種潛規則,讓政府的權利在陽光下執行,同時,也可以讓政府在落實政策時,更有底氣和自信。讀後感·我認為,更深遠的意義在於,一旦形成思維的習慣化,這種公平和透明可以大大提高整個社會的執行效率,進而推動社會的文明和發展。

但是另外一方面,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書中張居正的改革就是最鮮明的例子。無論是改革,亦或是制度的制定和落實,都必須蹄疾步穩。在此過程中,遭受反覆,遭到攻擊,遭遇詰難,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只要堅定信心,一定可以走出《萬曆十五年》中的怪圈,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萬曆十五年》這本書可以說為我打開了一個全新的視野,從簡單的、看似毫不相干歷史事件多角度分析了整個明朝社會所遭遇的空前危機,引起人的深思。所以,必須要感謝黃仁宇先生的深刻洞察力和優秀的人文素養,為我們今天如何全面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很好的視角。

綠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歷史是一條時間的大河,擁有五千年曆史的中華文明為我們提供了許多銅鏡,我們如何來建設我們的國家,確立制度的思想、樹立規則觀念,擺脫人為干擾是我們社會的基礎,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制度理念貫穿於心中將帶我們遠行。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13

當年《人民的*義》熱播時,高育良反覆提及的《萬曆十五年》就引發了我的好奇,後來看到讀書會內很多書友推薦此書,便果斷下單。今時今日,終於有幸拜讀。

寒冷的冬日,獨坐在五樓會議室享受寧靜的讀書時光,恍然間彷彿回到了大學校園裡的圖書館:手捧一本書一坐就是幾個小時。這份獨品書香的喜悅比書籍本身還讓人沉醉。

讀罷《萬曆十五年》,贊同作者的大歷史觀:中國兩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這是一切問題的癥結。作者從萬曆皇帝、位極人臣的張居正、申時行以及一代名將戚繼光等人著筆,以萬曆執政第十五年為引子,抽絲剝繭,通過這些人物命運的變化,揭露了明朝乃至幾千年來中國的官僚體制。這個體制中,帝國真正的主人是龐大的文官集團,天子不過是國家機構執行所需要的產物。國家一項政策能否真正落地生根,全看它與所有文官的共同習慣是否相安無擾。如若有衝突,即便是皇帝,也不能“為所欲為”,比如立喜愛的幼子為皇太子。這讓我想到《滄浪之水》一書中的主人公,從小科員一路升為廳長,總以為地位越高受得約束越小,其實不然。

千百年來,這個體制的執行沒有法制作保障,靠的是道德的力量來約束,導致弊端重重。道德至高無上,但它終究代替不了法制。像讀書會的執行便是同理,有了“一月至少讀一本書”的鐵軌約束,大家讀書的效率顯然更高。對我尤為如此,雖然我有一顆瘋狂熱愛讀書的心,卻總是諸事纏身,沒有讀書的時間。今天“迫於群規”,足足抽出一下午一晚上的時間讀完了拖延一個月的書。幾十人的讀書會尚且如此,龐大的國家機構呢?道德的力量顯然遠遠不夠,期待我們的法制越來越健全。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14

書中以小見大,僅用區區幾年的歷史光陰分析了一個朝代的消亡史,乃至一個民族的註定衰弱與覺醒。中國兩千年的文明史,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書中敘及萬曆皇帝朱翊鈞,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南京都察院都史海瑞,薊州總兵官戚繼光,以知府身份掛冠而去的名士李贄。

他們或身敗,或名裂,沒有一個人功德圓滿。這種情況斷非個人的原因得以解釋,而是當日的制度已至山窮水盡,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無不成為犧牲品而遭殃受禍。古代無完善的法制與執行力,依賴道德約束人們,以使文官集團日趨強勢,社會制度止步不前。

中國文化是亞洲大陸地理的產物,無海洋性國家的經驗。未放眼全世界,未著眼於更長遠的歷史,致使我們故步自封,沒跟上世界大潮流。要把道德的範疇放得遠大。歷史觀點代表人生哲學,不能收短時間的政策所掩蔽,尤其不能閉戶造車,不顧外間情勢單獨決定。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15

其實不算認真看完,只是快速瀏覽。裡面很多故事已經有所瞭解,因此對我來說更重要的其實是書末的“《萬曆十五年》和我的‘大’歷史觀”。說白了就是,把明朝這段歷史置於世界大背景下,然後再把時間長度拉長到數百年,如此可以看出很多在微觀上無法看到的東西。

對於當時中國的日漸衰落,以及中國目前遇到的困境,其實都可以歸結到一個問題,那就是上學時候學了無數遍的“生產關係不符合生產力的發展”。

具體點說,什麼民主 自 由 文明什麼的,都是建立在一種東西之上,那就是“契約精神”,也就是“法治”的基礎。這一點,有賴於商業的發展,翻過來又能促進商業的發展。這就是為什麼目前國內都說“經濟改革倒逼政治改革”。某種先進的生產關係在一開始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但到了瓶頸期,生產力的繼續發展就會受到限制,而這時,就會產生促進生產關係改革的呼聲。

黃仁宇還談到了市民階層的重要性。不知中央大力推進城鎮化的時候,有沒有這方面的考量,如果有,那真的是有壯士斷腕的勇氣。聯想到前段時間廣東發生的事件,可以看出,“契約精神”的要求在南方是高於北方的,這既是南方商業發達的結果,也反過來促進了商業的發展。

要實現富強民主自由文明,首先得把北方的遊牧氣質和小農氣質去掉,除了大力提倡發展經濟外,如何改革上層管理模式也是今後面臨的一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