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有關散文作文彙編九篇

文學 閱讀(5.72K)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散文作文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散文作文彙編九篇

散文作文 篇1

沒夢的日子,我不幸福?

“吱嘎……吱嘎……”歷史的列車駛過這一站;“嘩啦……嘩啦……”歲月的長河渡過這一站。?

我到站了,青春的站點離我不再遙遠,在不知不覺中,我16歲了。那坐在樹杈上做夢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嚴峻的現實偷走了我的“夢”,過去的快樂不再屬於我。?

曾經夢想自己是一名航天員,穿梭在太空和地球之間的通道上,如果自己願意還可以隨時去月球上與嫦娥姐姐說說話。不過,現在一想,那是需要很高的身體條件和知識技能的,先看我這纖弱的身體,肯定是不行的。?

曾經夢想自己是世界首富,資產超過比爾·蓋茨,有大把大把的金幣,買好看的洋娃娃掛在臥室,大塊頭的巧克力大口大口地嚼,漂亮的連衣裙穿在身上,時尚的揹包掛在肩頭。真的好美好浪漫。現在回過頭來想,我連一輛心儀的自行車也買不上,未來的世界,我靠什麼去掙錢?

曾經夢想自己成為一位明星,每天一出門,立馬圍上來一群人,扛著相機,手拿麥克風,然後我頭也不回走進自己的小車,讓那流動的人群窮追不捨。不過,明星需要的是姣好的面容,更重要的是要多才多藝才行。我的條件也好像與其不符。?

曾經夢想自己是一位旅遊家,踏遍千山萬水,遊走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飽覽世界的名勝古蹟,江河湖海。可那也需要棒棒的身體和大量的金錢。哇!還有!到時候不把我累死才怪。?

曾經夢想成為一名白衣天使,手握手術刀,身穿白大褂,救死扶傷。當我親愛的奶奶去世的時候,我是發過誓的。現在我發覺我錯了,我粗心大意的性格,不把手術刀忘在病人肚子裡才怪。?

……?

童年的我曾夢見自己變成一隻小小鳥,飛過城市的上空,飛過海洋的上空,飛到太陽上面,啊唔,咬一口,太陽像一個大烙餅,好香好脆。夢中傳來的是甜甜的笑聲。我曾經的童年你去了哪裡?我曾經“夢”就這樣破滅了嗎?

我猶豫,我彷徨,我迷惘。沒有夢我只知道自己活得很痛苦。沒有夢的日子,我不幸福。?

散文作文 篇2

輕輕的,走在馬路上,路邊的全亮了,如此的明亮,照射著我,我又想起了那件事。

那時我從“體育中心”回來的路上,我焦急的向四周張望,企盼能找到回家的公交車。但,終究與願相違,迷失了方向。我如一隻沒頭的戰鬥機,亂撞,不知所措,但認為只要有耐心,必然會找到出路的。一遍遍的尋找,一遍遍的失望,一遍遍的懊惱,我竟怪起父母讓我獨自回家。又怪起自己命不好,竟不知出路,卻又無人搭助。心焦與怨天尤人交織在一起,汗水與疲憊溶成為一體,同時生出。真想大聲的喊:“今生已無隨願事,如今又無人相助”的詩句。

天幕漸漸張開,如同大網將我困住,腳步也不由得加快了。父母在家,正焦急的守候吧!我想。抬頭看天,一輪彎月掛在碧霄邊,未圓,四周又是寥寥無幾的星辰。不禁嘆了口氣,步伐也加重了。

路燈也全數亮著,但終究昏暗,似乎有一層隔膜罩著它們。我就在昏黃燈光中走動。別人倘若像我一樣,自然會去問路。興許有答案。雖然我是一個男孩,卻不會也不願意去問。我,終於無力走動了。但是,一件金黃色的衣服映入我的眼簾,我努力的走向前去,小心翼翼的,不敢正視的,用自己積蓄多年的聲音,爆發了出來:“請問,哪裡有回堤口路的車啊?”那人撓了一下頭,手指前方,緩緩地說:“在那兒!二路車就是!路上小心點兒。於是要問,孩子!”我欣喜若狂,連聲道謝。搭上了車,回到了家中,再看天,月亮全圓了。金黃色的!路似乎更寬敞了,燈似乎更亮了。

如今,回想起那個人,他的話引明瞭前進的路,這件事也點亮了我心中燈,告訴我:遇事皆可問。我感謝我的勇氣,我的這張嘴與引路人。

抬頭再看一看燈,彷彿如同那一夜明亮,心中十分清靜,再看看馬路,彷彿有那人的身影。

我忘不了那引路人點亮我心中的燈的瞬間。

散文作文 篇3

夕陽已墜入天際,萬物被暮色籠罩。家裡空蕩蕩的,我的心卻被填的滿滿的,堵得整個人直髮慌。

這些日子,我總愛獨自一人坐在窗前,看慘淡的愁雲,瘦削的法桐,總覺得自己放不下的東西太多太多:同學相處的煩惱、考試的焦慮、學習的壓力常常讓我莫名地發火、傷感。甚至連樹葉子一片片落去也會讓我生出一絲惆悵。自己小小年紀,竟會變得這樣多愁善感!

“吱啦——哐”一陣開門關門的聲音將我的思緒從漫無邊際的濃霧中牽了回來,我急忙回過神來,是爸爸回來了。“宇兒,別老在家悶著了,我帶你去個地方。”爸爸饒有興致地說。“我要去看望一下敬老院的劉爺爺,你和我一起去吧!”我悶悶地倚在牆上,擺弄著衣服上的扣子,心中有些不大情願,可聽見爸爸那不容商議的.口吻,也只好收拾一下自己的心情,和爸爸出了門。

坐在車上,爸爸邊開車,邊和我講起了劉爺爺的經歷。原來劉爺爺早年也是有家室的,可是人到中年,妻子因風溼性心臟病去世,住了沒幾年,唯一的兒子又因車禍失去了生命。劉爺爺曾經在醫院裡看過大門,所以和爸爸很熟。最近幾年由於年紀大了,又沒什麼親人照顧,所以就搬到了敬老院。逢年過節,爸爸總忘不了去看望他。

來到敬老院,走進劉爺爺住的房間。劉爺爺一看見爸爸來了,便熱情地握住爸爸的手,問長問短。我也趁機問了聲“爺爺好!”老人聽力已經很微弱,但身體還算硬朗。我打量著劉爺爺的房間,雖然陳設簡單,但拾掇得很乾淨。老人不知道該怎樣表達對我們的熱情,忙著為我找這找那,把自己所有好吃的東西都拿出來了,我都笑著接下了。

“多虧現在的社會好啊!你看我一個孤寡老人,住在這裡不愁吃,不愁穿,沒事就溜溜彎,聽聽戲,和老夥計們一塊聊聊天,下下棋。……”老人不亦樂乎地絮絮地說著,我和爸爸坐在椅子上靜靜地聽著。

“爺爺,這麼說,您還是感到挺幸福的啊!”我打趣地說。“幸福,幸福!都放下了,也沒什麼牽掛的啦,一身輕啊!”“幸福就好!”我淡淡地笑著。望著爺爺那飽經滄桑的面頰,我感覺心裡塞滿的東西正一點一點地下沉,流入了新的血液,暖暖的。

走出敬老院,我深吸一口氣,如釋重負,感覺內心暢快了許多。老人都會將那些刻骨銘心的悲傷記憶放下,去享受晚年的幸福。而我正值青春年華,又有什麼理由不去放下沉重的枷鎖,去將青春放風,讓心情流浪呢?

有時候,我們總會將自己心靈的閘門關閉,去揹負太多沉重的擔子,而當我們將它輕輕卸下時,我們才有機會去創造更多美好,才會活得灑脫,活得快樂。

“放下”是一種境界,是我需要永遠追尋的一種精神。

散文作文 篇4

彎彎的黑影猶如幽靈,徘徊在這繁蕪的世間。遍地的雜草,在風中猙獰的掠奪著光與熱。一根沒有褪盡死皮的木棒,砰砰地擊打著肥沃的大地,彷彿要震出一些東西!

一雙渾濁的眼睛,偷偷的警視著周圍,慢慢的伸進一個黑洞,也許那手上的溝壑都來自於黑洞溫柔的饋贈吧。異樣的目光,似乎此刻已經無法阻止他的慾望了。你此刻是否在想自己是多麼的善良,飢餓被那蠟黃的雙手撿起,丟開?還是你用那個純白的心靈去鄙視如此骯髒的行為!

一個麻袋裝著他(她)所有的一切,天為被地為床,空調滴下的水滴,清洗著那憂愁的殘軀。曾經的夜晚也許是他們唯一的愛戀,在那樣黑的大地上行走,你看不到他,他也不願讓你看著厭煩。黑夜成了最溫暖的衣裳,最安全的被窩。可笑的是那絢麗的光彩剝奪了他們的唯一。紅光潤不紅那老去的臉龐,綠光給不了逝去的生命,不要去聚焦你的眼神,這是對你最大的傷害,你怎麼可以讓著汙穢的東西進入那昂貴的眼鏡喃?

拖行了好遠好遠,一夜醒來,這個堆滿酒瓶的城市,又變得那麼匆忙而整潔。他們也滿載著昨夜的收穫悄悄的躲進了回收站,咬著乾涸的脣齒,“不行啊,這個少了一點吧,大兄弟能不能再給點……”目光,只是淡淡的目光,不屑與傲慢,止住了聒噪的乞求。

黑影路過街道,一雙雙白玉無瑕的關上了大門,警惕的在落地窗前監視著它的一舉一動。是恐懼,是厭惡,是嘲諷……

渾濁的眼神,透著無奈與渴望。大雨磅礴的夜晚,他們也會偷偷的抹去眼淚,褲腰帶裡的安口袋藏著所有的積蓄。他們撿起的是生活!撿起的是唯一的一點點的尊嚴!撿起的是這個城市的整潔!撿起的是文明人常常唸叨著的環境

他們,給了你們撿起的機會!

他們,給了你們所謂的光鮮!

他們,給了你們所謂的榮耀!

散文作文 篇5

春,邁著輕碎的步伐來了,隨之而來的是那一片生機。我隨著她的旋律,投進了大自然的懷抱。

來到桃林,我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於是脫口而出:“路盡隱香處,飄然雪海間。”我的眼裡是一粉紅的世界,彷彿是誰講了一個笑話,結果把一片桃林惹笑了,便有了那一朵朵可愛,迷人的桃花。

足於一棵樹下,一陣香氣撲鼻而來。淡淡的香,不失莊重。那一個個枝頭上開滿了花,那一張張粉紅色的臉把樹枝都壓彎了。這時,有兩隻蝴蝶追逐著,嬉戲著飛過來,在樹枝之間打轉。停在了一朵花上面,片刻,又撲撲飛走了,到另一朵桃花上,一會兒又消失在那一片粉紅之中。多麼富有情趣的春光圖啊!

“日高花重影,風暖鳥聲碎。”在烈日下,桃花顯得特別高興,個個精神十足。當它們想變得更美,想變成金黃色的,但是越是這樣,就越是粉紅,從骨子裡透出那種永不熄滅的紅。但它們並沒有因此放棄,而是為了這個美好而純真的夢,更加努力。這時一陣微風拂過枝頭,那些個桃花便迫不及待地從枝頭飛了下來,想去環遊世界。它們在空中飛著,像一個個芭蕾舞演員,那輕盈的身姿叫人羨慕。它們越飛越高,飛上了更高更遠的天空。有一朵桃花落到了我的身邊,我彎下腰去將它撿起,湊上去聞一聞,另有一番韻味。

桃花,你誘人,你神祕,你充滿活力;

桃花,你牽動風的心,你吸引光的注意,你湧動著青春的活力;

桃花,你是春的衣襟,你是冬的背影,你是萬物的靈魂!

桃花,你是春最美的韻律!

散文作文 篇6

又一次,蒼茫的夜幕降臨了。

月光如鏈,如水,冷冷的籠罩了四周,夜靜的可怕。我卻也因如此,覺得心清澈了些許;僅僅是為這為萬人頌道的月色之美嗎?的確還有令我為之震憾的一幕:

也許是風,將暗香送入我的鼻孔,我立刻渾身輕爽開來,我憑著嗅覺,一路尋來──那是一叢絕對算不上什麼好看的花啊!我為自己的過早興奮懊悔,本以為可以發現……然而奇蹟也真的發生了。

月光依然溫柔似水。我驚訝的發現花在自由下落,它在月下凋零了;白天嬌美的盛放,然而此時,只有自己清楚,孤獨的承受著自然賦予它的悲劇……是啊,它選擇了此時的凋零,它選擇了月下孤獨的承受,它選擇了將最美留於白天賞花的人,它的選擇悽美異常。

凝視著它的抉擇,回想白天時分它的嬌美,我似乎讀懂了什麼,是一種態度,一種只為奉獻而寧願獨自默默承受痛苦的光輝人生。這的確不需言說,是須用心領會的東西。

月上樹梢,夜風微襲,我不由得打了一個冷顫:它的花瓣在風中旋舞,飄飄搖搖,悠悠鬱郁,開始恨風使它速落。它在感傷飄零嗎?依稀捨不得花朵嗎?不!它在舞蹈,它在雀躍它知道,凋零是自然規律,自己無法左右,又何不將最美的舞姿留於生命的終結?這不是更完美的結局嗎?

淚已劃落嘴邊,腥鹹的感覺,我為著這份奇遇的美好而輕泣。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我開始吟唱著,花開自然是一件令人心喜的事兒,它讓我們賞心悅目,心情開朗;然而花落又是自然常理,我們應該知道落紅將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人類,多麼高尚呀!所以我們需做一個現實主義者。何處無花開花落,早晚而已;看到花開就逃不過看花落,無需傷感,我們應為它的光輝人生而慶幸來對。

雖然李煜為“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而愁緒滿懷,即使林黛玉淚訴《葬花吟》令豪客傾頌,她為落紅哀歌,而今夜,我要為落紅寫篇讚歌!它揭開了生命的真諦:人生應當奉獻,為人類的事業,無怨無悔!

當花瓣離開花朵,唯有“暗香”殘留,輕輕的飄入我心扉,它也將漂洋過海,飄遍中華大地。

散文作文 篇7

於車站接到她時,她已經急不可耐了。並非急於見我,只是我遲到了。如照片裡那樣,二十出頭,亭亭玉立,妝容那天特別美,尤其那黛眉,一葉柳。後盤的髮髻,耳朵上的耳環鏈子。美極了。 這是我第一次見她,我們在微信裡“偶爾”聊了一個月。從她手裡接過行李時,她已經很不耐煩了。 今天和她算是訣了。一年認識,卻無奈於她內心的迷茫。我並非她所能愛的男子。第一次於車站那兩眼的觸目,我已覺得她所歡喜的男子,會比我好很多,何人不愛潘安。我剛給她發了段文字:“我會儲存我們所有的聊天記錄,包括那句娶你。永遠。”

年前第一次去她家,便覺得她對我的冷漠過甚。她離家出去工作時,給我回了信,說不可能。我們是介紹的。當然她父母那邊也回了信。我本以為就此訣別了。但有幸她不愛刪除網友。我繼續存在於她朋友圈裡。年中有段時間,我有過將她放進黑名單,但恨不成器的我,又把她拉出黑名單。我們的故事開始了。 200公里的距離,成都,鹽亭。網路成了我們之間的紐帶。我或多或少的在晚上給她發些資訊,她不愛說話的性格,決定是不會回我太多的。我開始慌忙的開始研究起撩妹這一學說。網上。書本里到處尋找。通作了番不深不糊塗的研究。在A4紙上寫了很多,技巧,方法。更重要的是對她性格的分析。記得有這一句,用圓圈狠狠地圈起來的:愛遷,需要小心翼翼。 她是個不愛聊天,說話的姑娘。朋友圈也小,除了閨蜜而已。於我猜想裡,她能聊天的男生,可能也少之少。性格和90後眾多女孩子一樣。有自己的性格。在她的話裡是說,她性格不好。我倒覺得沒有什麼。特立獨行,脾氣每個女孩子都應該有,不然我愛她,包容她什麼。

她母親腿腳不好,只能靠輪椅,父親也是上了年齡,於我記憶力。她母親很聰明,父親很實在,甚至少言寡語。她受過太多苦。我聽朋友說過她小時候的故事,她母親不能彎腰,糧食晒地上,需要裝口袋,遷那時還小,又有旁邊鄰居小孩讓去一起玩,最後只有她做這些不該她那個年齡做的活,兩眼淚汪汪。聽到這個故事,講故事的人講的並不動容,我卻覺得無比心酸,更助長了,我想對她好,追她的念想。 我的工作並不好,卻有很多時間給她發信息。從她不理我,到開始她回我資訊,然後到她慢慢對我言語回覆多起來。記憶力的不好,已經讓我對那些聊天記錄很模糊了。只記得有一天,下班特早一個人逛馬路,看黃昏。拍了張黃昏照給她,問她喜歡黃昏麼?她說沒時間。話題打開了。那天夜晚,我一直興奮的給她發信息,她聽的多,回覆的少,很多是嗯嗯,或者哦。我待在門前的橋上,來回踱步,和她聊天,一直到深夜。這是我們第一次聊的這麼久。以前給她發信息,她基本不回覆的。 她的不回覆,和哦,嗯嗯,讓我很多話題到了,到此為止,無以繼續的境地。無可奈何,我只能變著話題,去試著開啟她的心。不過到此時,我對她也瞭解不足,只知道性格少許。知道她喜歡吃辣的。我甚至問她喜歡海鮮麼。她也至今未回覆我。

“愛情”開始在10來臨了。27下午,她給我發信息:讓我直說。我回復:直說什麼。她說:全部。此時我猶豫了,我知道她想在城裡有房子,一個保障,準確是個家。以前是在成都,現在降低要求,鹽亭我們小縣城也行了。我回復:你晚上吃的什麼?她回覆:飯。她生氣了。28我終於鼓起勇氣對她說:做我女朋友吧,好麼?現在離得太遠,鮮花,浪漫我一定會補上。她回覆:好。後補了句:娶我。我:好,娶你,一定。我們“戀愛了”。 下筆此時,我才明白,這份愛只有我,沒有她。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她於我只是年齡的衝撞,和少許的感動,想依靠。她難動情。歲月的沉澱或許是她性格的原因。 我開始急著看房,給她發照片,讓她選,我本以為世界的美好都給了我。慢慢的,她連我訊息,都不回了。我開始追問。很多天她一句話都不理。我們“談了”不到一月。我懂了。給她發了:我說過,無論如何,不一定得到,只要你好,隨時可走。她終於回我了:父母不同意。從此她不再對我說其他任何多餘的話。

她對我的問,我不是她能力想的那樣的人,她回覆的字是:對。 已經習慣這種把愛訴說不完整的感覺了。我心亦麻木,卻想愛,想愛這個不多言語的女子,這個性格需要包容的女子。她也是第一個,讓我娶她的女子。多想對她說句:可不可以愛我一回,一點點。

散文作文 篇8

他,是精神極端而後豐富的人吶!

正如一些書中對於周國平先生的簡介一般,其實在可以稱一哲學家,其中對於人性所詮釋的哲理也是其散文中尤為核心的一部分內容。他用散文這一文學形式來談他的哲學,他的思考以及他實在與眾不同的見解,用一顆虔誠的心來探索現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視心靈的歷程和磨難。

他的文學是富有衝擊力的,但有時卻也教人深思反省起來,這一“頑童”用富於理性與感性於一體的文字風格來感染者精神平乏的現代人。

淺通其人後,是想讀其文的了,可是我在翻開扉頁的那一刻前,心中卻犯起了嘀咕,不禁疑慮,憑我這般,究竟能否解其哲理,貫其思想等等,但終究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讀了起來,頓時,之前顧慮全消,他的文字深入淺出,老人和小孩都能獲得啟迪吧!

“他們關心精神價值甚於關心物質價值,在他們看來,無論個人還是人類,物質再繁榮,生活再舒適,如果精神流於平庸,靈魂變得空虛,就絕無幸福而言。”這句話值得我們銘刻於心,銘記一輩子的。這句話中的“他們”便是指守望者們,國平先生看出在這個喧鬧的世界上,爭名逐利的人實在不少,而他們卻往往忽視了精神的重要性,此時就須出現守望者們守人類安身立命的生命之土,望人類超凡脫俗的精神之天。俗語曾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物質世界已陷不可自拔的人類是不足以,不願去尋求物質的本象,過眼煙雲般紙醉金迷的奢華享受極大滿足了人們的物質慾望,卻因此矇蔽了雙眼,葬送了卿卿真、善、美的精神。不流於他們是極痛苦的,苟非超脫常人的毅力是萬不能攀至此等境地的。在漫漫長夜,惟守望者揣一顆孤單寂寞之心在那兒獨忍!

“今天的孩子們何嘗不是在懸崖邊上的麥地裡玩,麥地裡有天真、童趣和自然,懸崖下是空虛和物慾的深淵。”現今的世界何嘗不是這樣,孩子們終是無邪的,終得是受外在而影響而發生本質性的變化,他們終究有兩條路,做兩類人,俗人及守望者,俗人佔據物質世界,而守望者佔據寸土寸金的精神世界。當今中國乃至當今世界前者不勝列舉,後者屈指可數。

有感,即有感覺,得悟,我心中記住的而不過幾個字罷了:守一方潔淨之土,望一絲可敬之神!

散文作文 篇9

通訊與散文

最近一位網友批評我的一篇散文為四不像,因為我散文中結尾牽涉到議論,說記敘文最忌諱議論,而議論文裡又不允許記敘。不知道我是怎麼亂寫的,如果給他(她)打分,就是不及格。我分析這位網友一定是位國小作文老師,他(她)在把我的作品與他(她)教的學生作文對號入座。似乎我是在作文起步,所以說我的作品是“四不像”。

如果站在他(她)的角度,這句話是對的。這倒讓我想起了讀書時代,國小語文和作文,記得體裁有三種吧,一種是記敘文,一種是議論文(論說文),還有一種叫說明文。而到中學時代,對文體又多了認識,開始接觸到小說、散文、故事、詩歌、通訊、特寫等,當然還有雜文、論文、小品、報告文學、戲劇等,這大概就是我們學生時代對於文章體裁逐步升級的認識。

到大學應該就更具體了,因為專業不同,因此說法也就不同。文科裡分文學系和新聞系,文學是向著文學創作而去指導,新聞系則是培養記者之類的新聞工作者,這樣就有了經緯分明的楚河漢界,對文體的看法就不一致了。

記得學習魏巍的散文《誰是最可愛的人》和《年輕人讓你的青春更美麗吧》,老師說這種文章的體裁叫通訊。大概當時魏巍的身份只是一名戰地記者,屬於新聞工作者,他還不是作家,所以這體裁才叫通訊的。而到我認識散文作家時,魏巍、楊朔、劉白羽他們都是當代一流的散文大家,而魏巍的這兩篇文章又被界定為散文經典了。

我想在這裡要談的還是通訊與散文的區別。不知我的粗淺理解對不對。確實記者與散文作家是兩種不同的職業概念。兩下的看法還是會有點撞車的。記者辦報紙搞新聞,講究的是真實,靠真實人和事的精神鼓舞人和感動人。而散文作家呢,他則是靠文筆的色彩和文學形象感動人,讓你受到作品的鼓舞和感動。所以通訊寫作多是搞新聞的記者所為。當然散文作家你要規定他寫通訊,也可以寫出來,主要是侷限真人真事的報道,像人物通訊。而散文作家就顯得浪漫自由了,他在文章不一定描寫一個真實姓名的人,他作品中的人物只是一個文學形象,他可以把幾個人的優點集中表現到一個人身上,他可以把一個人物進行很個性化描寫,形成一個有故事的人。所以,與作家熟悉的人會把作家作品對號入座,但又有點模糊,說他作品中的人既像張三又像李四。

其實,人物通訊也要對人物形象進行細微地刻畫,但他離不開一個具體人的真實形象。人物通訊可以發表在新聞版面上,而散文卻不同,他不能做到貴賓席面上,只能發表在副刊版上,算是文學作品。所以記者和散文作家寫的東西很容易撞車。既然是文學,就要講究文采,而記者有時候卻認為作家做事不誠實,會搞文學虛構。但各有各的道理。

在基層工作,為行政搞文字服務,有時候文學就行不通。記得我遇到一位黨委書記,當時黨委沒有祕書,要我替他寫報告,我是學文學的,就把他要講的內容進行了文學思維羅列,進行由淺入深層層推進,哪知被他一狠狠批評,這東西酸不酸鹹不鹹的。而後來的黨委書記看法就不同了,他認為我的寫作路線很好,講上去順口成章,慢條斯理,把一些事情分析地透切,做報告人也看上去有修養和文化水平。這就叫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原來我有兩個文學朋友都是鄉鎮的黨委書記,一位在漣水縣,一位在淮陰區,我同他們開玩笑,我要做你們的祕書就好做了。他們說得好,你做我們的祕書就清閒了,我們自己的講話稿從來不要人寫,自己畫畫就可以了。這倒是真的,筆勤的人,幹嘛要找別人動手,別人的思路與自己總是不同,自己寫自己有數,說什麼寫什麼多自由。

大概也就是那些年無休止地應付公文寫作,嚴重地影響了我創作思維的拓展,侷限在公文寫作的怪圈裡,也挫傷了業餘文學創作的積極性,所以那麼多年沒有出一篇好的散文作品。其實筆也沒有閒住,那寫出來的東西都是一些臨時效應,為了形勢和時政服務,儘管也經常在報紙上發一些豆腐塊的新聞報道、新聞訊息之類,現在把它拿出來卻一點價值都沒有,總感到自己對不起自己,把自己的文學青春給荒蕪了,再等認識這一點已經遲暮了。就連現在再重操舊業,仍然顯得力不從心,因為受那種時政寫作的影響,顯得謹小慎微,拓不開思路,靈動思維不敏捷,文采修養也差,要想寫出有一點突出影響的力作難也。

眼下網路文學流行,我也經常參與友的交流,但網路文學畢竟不是作家文學,文學底線平面還是較低的,但我可以通過折射透視的眼光探索它的深層次,所以遇到一些初學者的責難我就感到不奇怪了。我不需要同他們頂針,但有一條就是要理清新聞寫作與散文創作的關係,不能盲目地接受新聞寫作的導向,儘量離開通訊和新聞,刻苦鑽研我的鄉土文學、民歌文學,認定方向,力爭在有生之年取得較好的成績,爭取成為一名第三代“荷花澱”或“山藥蛋”派鄉土文學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