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關於論語優秀讀書筆記摘抄

文學 閱讀(2.84W)

論語這本書中既有對社會、人生美好藍圖的描繪,又有人性與政治,道德、文化碰撞而出的智慧火花。讓我們把受到的啟發用讀書筆記寫下來吧!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了論語讀書筆記摘抄,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關於論語優秀讀書筆記摘抄

  論語讀書筆記篇一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現在有一些人辦事,無論事大事小,總是要把前因後果,種種可能都考慮清楚。反反覆覆,舉不定。用當今主流的眼光看來,這種人都是可以統領大事的,因為他們是那麼的謹慎,精打細算。由此看來,“三思而後行”是誇讚人謹言慎行的。

但是,在孔子的這段話裡,卻並不贊成以季文子為例的“三思而後行”。“三”在古文中多作虛詞,當“多次”講。季文子是魯國大夫,非常計較個人得失。這人考慮事情反覆不定,辦事過於謹慎。孔子說:“考慮兩次就可以了。”為什麼是兩次而不是多次考慮呢?我想,這就牽扯到前面孔子所云:“敏於事而訥於言。”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提倡君子之道。何謂君子?君子也是血肉之軀,但是辦事講究迅速敏捷,說話謹小慎微。這就是季文子的謹慎之所以不為孔子所稱讚的緣故。

孔子所說的“敏於行”,並不是說毫不考慮後果地草草了事。孔子是要人們斟酌計劃兩次。因為有“敏於行”作為基礎,所以第一次思考便應該定下了大致脈絡,第二次思考只不過是錦上添花,查漏補缺罷了。由此看來,第三、第四次的的思量便純數多餘了。這種情況和我在考場上的境況大致相同。第一遍填完答卷,整個試卷就明白了打半。這時候的勝負其實幾乎成了定局,只不過還應該檢查一遍,以防有小節有虧。但是別說時間無多,就算有時間一遍又一遍地檢查下去,我也不會做。為什麼?因為這時候第三次視察考卷,雖然更加細緻謹慎,但是不免患得患失,特別是在一些改動過的大題目上,往往疑心大盛,先前的果斷全都拋諸九霄雲外了,當真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反倒壞了事。

謹慎是人沉穩的表現,但是過於謹慎了,卻是小器,拘泥於瑣屑之中了。所謂“物極必反”,如此“三思而後行”,就只有坐失良機,自己吃自己種下的苦果了。

  論語讀書筆記篇二

《論語》以語錄體的形式,記載了孔子及其弟子們的言行。說理深入淺出,語言簡潔精煉,通篇以當時的群眾語言為基礎,兼借書面語言典雅精粹之風格,有強大的思想內涵和鮮明的文學特色,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創一體、自成一派。不僅如此,該書中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所以其能流傳至今,併成為讓現代人們所崇尚的做人準則。從漢代董仲舒罷黜百家開始,一直到清末,《論語》作為儒家的核心著作之一和官方認可的正統思想,統治了中國思想界達兩千年之久。而在這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很少有著作能夠像《論語》這樣長久而深遠地影響著中國的歷史。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在歷代的統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作為一部儒家經典著作,《論語》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例如,關於“仁得”等方面。這些都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

第一,關於“仁德”: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於第一位的。孔子說:“弟子,進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這說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才有意義。孔子還以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無私地對待別人,才能得到人們的稱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里仁》)“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死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季氏》)充分說明仁德的價值和氣力。

那麼怎樣才能算仁呢?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回仁焉。”(《顏淵》)也就是說,只有剋制自己,讓言行符合禮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禮,天下的人就會讚許你為仁人了。可見“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後天“修身”、“克己”的結果。當然孔子還提出仁德的外在標準,這就是“剛、毅、木、訥近仁。”(《子路》)即剛強、果斷、質樸、語言謙虛的人接近於仁德。同時他還提出實踐仁德的五項標準,即:“恭、寬、信、敏、惠”(《陽貨》),即恭謹、寬厚、信實、勤敏、慈惠。他說,對人恭謹就不會招致欺侮,待人寬厚就會得到大家擁護,交往信實別人就會信任,做事勤敏就會取得成功,給人慈惠就能夠很好使喚民眾。孔子說能實行這五種美德者,可以謂之仁也。

當然,在孔子看來要想完全達到仁是極不輕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即廣泛地學習文化典籍,用禮約束自己的行為,這樣就可以不背離正道了。同時也要重視向仁德的人學習,用仁德的人來幫助培養仁德。而仁德的人應該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別人站得住,自己能夠達到也幫助別人達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 學生覺得,孔子也罷,莊子也罷,陶淵明、蘇東坡直至泰戈爾,古今中外聖賢的意義是什麼呢?就是用他們對生活的體驗,總結出一些對我們每個人都有用的道理。他們把活潑潑的人生經驗,穿越滄桑,傳遞到今天,讓我們仍然覺得溫暖;而他們在千古之前,緘默地微笑著、注視著,看我們仍然在他們的言論中受益而已。

第二,關於治學:在治學的態度方面,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這說明學無常師,作為人應隨時隨地注意向他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同時,孔子提倡和讚揚“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學習精神,“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體現了孔子嚴謹的治學態度;在治學的方法方面,孔子曰:“其二,關於學習的方法,正如一開始所說,“溫故而知新”和眾所周知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對於我們的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借鑑意義。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

孔子還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即“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後,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

第三,關於務政:《論語》中關於務政的思想是“學以致用”思想的具體體現,對此,《論語》中對務政的標準等方面也作了具體說明。

在務政的物件方面,孔子認為只要懂禮、有道、正直,並具備一定的從政才能的人就可以務政。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孔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問:“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問:“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也就是說,只要人具備一定的參政素質,諸如果斷、達理、多藝就可以參政。 在務政的基本要求方面,《論語》亦有所述。陳子禽向子貢問道,“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學而》)也就是說孔子來到一國就一定會知道這裡的政事,就是因為先生有溫和、善良、恭敬、節儉、謙讓五種美德。而這五種美德也間接地說明參與國政的道理。

孔子亦談了“幹祿”之法:“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即:“多聽,保留疑問,慎重地談論其餘的,就會減少錯誤;多看,避開危險,慎重地實行其餘的,就會減少悔恨。言語減少了錯誤,行為減少了悔恨,俸祿就在其中了。”這則論語適用於仕途,《朱子家訓》裡就曾說過“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一個人話多並不是好事情,很有可能,因為一句不經意的話語,而惹來殺身之禍。做學問,有了問題能夠及時地提出來,這是很好的習慣,可是也並不表明這同樣適用於官場。有了疑問,馬上提出來,只會讓你顯得很無知,讓別人以為你好欺負。

在治國安邦方面,孔子作為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其有關治國的道理在《論語》中也有重要的位置。概括起來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的內容:其一,治國的根本在於“人倫綱常”。齊景公問孔子怎樣治國,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即要治理好國家,君主必須像個君主,臣子必須像個臣子,父親要像個父親,兒子要像個兒子。這一思想雖然反映了孔子的宗法倫理觀念,但在封建社會的歷史條件下,這種倫理綱常確實起到了治理國家的重要作用。其二,治國的前提在於君子主要嚴於律己。這邊是,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原理。其三,治國的基本原則,講究信用,愛護人民。孔子認為治理好國家,君主一定要重視人品、道德,要講究信用,愛護民眾,這是治國的基本原則。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學而》)即治理一個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家,就要認真對待政事,並講究信用,取信於民。同時還要節省儉用,愛護人民,役使人民要不違背農時。只有這這樣才能處理好君主與人民的關係。以人為本,這便是治國之根本。

第四,關於君子人格的塑造:《論語》許多篇幅談及君子,但這裡的君子是一個廣義概念,重在強調一種人格的追求,教人做一個不同於平凡的人。為實現這一目的,《論語》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標準及道德修養要求。其一,“君子不器”。孔子認為作為君子必須具備多種才能,不

能只像器具一樣,而應“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衛靈公》)也就是說,君子應以道義作為做人的根本,按禮儀來實行,用謙遜來表達它,用忠誠來完成它,否則就談不上君子。其二,君子要重視自我修養。其三,君子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這對正在發展中的我們有著教育意義。在物慾橫流的今天,我們處於正在建立人格的時期,正在處於接受知識文化薰陶階段,所以,人格塑造異常重要,要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才可稱為真正的君子。

開啟《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然而,從當時亂世的客觀環境來說,孔子的學說並沒有得到大規模實踐。從這個角度來講,他在當時是不得志的。直至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方使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成為兩千多年來各朝代長治久安的顯學。其實,儒學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不僅可與守成,亦可催人進取,有助於個人修身養性,提高道德水準。儒家文化中蘊含的對現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僅是為某個階級服務的政治哲學,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學。儒學在歷史發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運懸於一線之際卻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就是因為這其中蘊藏著巨大的潛能,那是超乎政治倫理之上,鮮活在平常日用之間,本於生命,積極進取,追求成功的永恆精神,這對學生具有強烈的借鑑意義。

  論語讀書筆記篇三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儒家重要經典之一。《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 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是孔子的學生及其再傳學生所記錄整理。到漢代時,有《魯論語》(20篇)、《齊論語》(22篇)、《古文論語》(21篇)三種《論語》版本流傳。 《論語》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非常豐富,是儒學最主要的經典。在表達上,《論語》語言精煉而形象生動,是語錄體散文的典範。在編排上,《論語》沒有嚴格的編纂體例,每一條就是一章,集章為篇,篇、章之間並無緊密聯絡,只是大致歸類,並有重複章節出現。 現在通行的《論語》20篇,內容以倫理、教育為主。

我所看的《論語》是被後人分為二十章的。並且以每一章頭兩個字命名。比如第一章“學而”,就是本章第一句為“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其實,我細讀《論語》也是初次,這次的任務讓我捧起了《論語》,由於要記筆記,並且要進行交流,所以逼著我進行了一遍又一遍的細讀。想要說明的是,既然是《讀書筆記》,裡面會有好多的東西不是我的而被我利用,只是偶爾加上點心得而已,如有雷同,純屬巧合。一週的時間有限,只讀了論語第一章及其多版註釋,因此此次作業只有第一章的筆記。

學而第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其基本意思是:凡是學習過的東西,要經常複習,那不是一件很高興的事嗎?有遠方的朋友來拜訪,不也是很高興的一件事嗎?當別人對自己不瞭解時,自己也不會生氣,那不正是君子的一種品質嗎?

這裡的第一句是告訴大家一個學習方法。單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學”就要時時的溫習,你才能掌握的牢靠。但是,換個思路想過來,這個“習”是不是還可以理解為“實踐”或者“應用”、“體會”的意思。就是說要懂得去印證你所學的東西。比如說你今天學到的東西,真正應用到生活當中了,並且應用之後回過頭來看你所學到的理論是正確的,這個時候你感覺得到學有所用了,學習的時間沒有白白的浪費,你才確實感到是件很高興的事了。

第二句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一句說的是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的好客之道,中國不愧為禮儀之邦。換個思路再去理解,先看“遠方”,如果只理解成空間上的或時間上的當然無可厚非,但是還可以理解成思想或者其他領域的“遠方”呢?比如,是那些原先對你有成見、對你不認可或者對你有誤解的人,經過了解而認可了你,從思想的遠方和你拉近了距離,而成為了好朋友,那不也是一件很高興的事嗎?這個時候再回過頭來看這個“有朋”的“朋”,那就是雖說你們思想上有隔閡和距離,但你卻是一直以“朋”來看待的才行,不然,你一直以敵對的態度,那是不會“有朋”又自“遠方”而來的。

再看最後一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說的是君子之道,再回過頭來先看前兩句。第一句,學而??你在生活中不斷學習,不斷實踐,增加了自身的閱歷以及修養,然後有朋??就從“遠方”來了。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之後就到了第三句,人不知??到了這個時候,還是有人不能理解你,說你裝腔作勢,如何如何??而這個時候呢,你也不生氣,必定人們的思想不可能都一樣。必然要有分歧。你也能給予理解。並且還當他是‘朋’。這樣你在學而??慢慢他也會從‘遠方’來到你的身邊的。到那時難道不是‘不亦樂乎’的一件事嗎。

2、有子(孔子的學生)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這句的意思:一個做人非常講究孝悌的,則很少有犯上的了,不好犯上的人,而喜歡作亂那是從來都沒有的。要成為君子,則要從根本出發,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的修來。孝悌是什麼,他就是做人的根本啊。孝弟,這個‘弟’是‘悌’。從字眼上理解,孝講的是對長輩的感情(不單單是父母),悌是兄弟間的感情。這句話雖然容易理解,但是要讀懂這句話就必須深究。

有子稱‘孝弟’是‘為人之本’。就是說,孝弟是做人的根本。而事實上中國人在幾千前年的潛移默化當中也確實把他作為自身修養根本,做人的根本了。我們現在的人交朋友,不也是要先看看這個人孝順不孝順嗎?如果一個人不孝順,大概也沒什麼可做朋友的地方了。連和自己最親近的人都沒有什麼感情更別提什麼‘外人’了。所以,只要一個人“孝悌”了,那麼“本”就立了,這個人在外就不會亂惹事了,不會亂惹事的人就不會做出謀反叛亂、投敵賣國的勾當,所以,“孝”才是做人的根本。

我認為,這句話對現今社會還是很有用處的,“孝”之本身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精神文明的精髓,我們自古就有:“以孝治天下”和“忠孝必出於孝子之門”之說,那麼,既然孝是做人的根本,那麼我們不都應該檢點自己並認真地按照去做嗎?如果大家都這樣去做了,我們的尊老愛幼不就成為一種良好的風氣了嗎,我們的社會不就和諧了嗎。

3、學而的第四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子嫡傳了孔子的事業,著了《大學》,然後孔子的孫子子思又傳承了曾子,而著了《中庸》,而後子思又傳道於孟子。四個人雖然同出一門,但思想卻是有所不同的,性格與想法上也是有出入的。

第四句話容易理解,不過大家不要小看了曾子好象隨便說說自己每天都要做的三件小事,既給人辦事進不進心那,對別人有沒有講信用啊,今天是否學到了東西,有沒有仔細體會啊。雖說是簡單的幾句話,但我認為,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認認真真的作到了,那也就與聖人也相差不遠了。所以,我讀這句話的體會是:最偉大的事往往在最平凡當中,只是注意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