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國小德育工作經驗交流發言

文學 閱讀(1.97W)

精選範文:國小德育工作經驗交流發言材料(共2篇)

國小德育工作經驗交流發言

近年來,我們xx中心國小在市教育局的正確指導和大力推動下,十分重視學校德育工作,把學生的品德教育置於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進行思考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凸顯品德課堂主陣地,構建“知行統一”的德育。

學校的思想品德課、晨會、班會課和校會,是實施國小生德育的主渠道、主陣地,是以國小生思想品德和人格培養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近幾年來,我校立足課堂,從學生實際出發,拓展和整合德育和智育的內容,切實改進德育課程的方式方法,注重了從以下四方面入手,做到四個到位,強化品德教學工作。

一是統籌安排,確保師資、時間到位。學校精心安排師德高尚、工作認真、業務紮實的教師擔任專職品德課教學。要求班主任對每天的晨會課和每週的班隊會都必須做好專題安排。學校通過日常巡查和學生座談會,經常瞭解這些課程的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二是認真鑽研,確保教學研究到位。我校每學期組織教師進行思品課教學活動設計評比,每年的中心校德育工作會議都安排進行思品課教學經驗的交流。積極開展國小低、中、高年級思品課教學的模式構建工作。初步形成了低、中、高各年級段的品德課的教學模式。低年級為:(1)激情對話,匯入新課;(2)看圖學文,初步明理;(3)內化鞏固,深化明理;(4)聯絡生活,辨析導行。中年級為:(1)情境匯入;(2)範例感染;(3)主題陶冶;(4)延伸體驗。高年級為:(1)看場景,受感染;(2)明事理,曉規範;(3)知做法,為實踐;(4)聯實際,辨是非。XX年全市品德教育研討會在我校召開,我校兩位老師的現場品德課均受到領導和同行的好評。

三是拓展延伸,確保教學內容到位。如今的社會,各種新問題不斷出現在兒童生活當中,給他們的道德判斷帶來了不小的障礙。因此,在思品課、晨會課這些主陣地上,學校要求教師在對班級學生情況有較為全面的瞭解的基礎上,必須把視角適度地擴充套件到學生家庭、生活中去,找出學生的道德薄弱點,積極開展有針對性的工作。我校曾出現過這樣一部分特殊兒童,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愛好,上網,有些幾乎發展成為疑似網癮少年。他們的學業受到不小的影響,對待生活的態度,待人接物,是與非的觀念等都產生了一些偏激,自我為中心的不健康心理有所表露。針對這一新情況,學校及時拓展德育內容,利用校會集中進行了“適度網上交流,培養健康心理”的專題輔導。我們用曾經因為過度迷戀網路而影響身心發展,被某中學勸退的學生李某的典型案例,教育這些孩子,讓他們懂得,網路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這樣,在第一時間內防止了這些孩子進一步滑向網癮少年的泥潭。

四是制度保障,確保教學效果到位。學校建立了品德課集體備課制度,品德課課堂評估和觀摩制度,品德課期末考查評估制度。結合晨會和班隊會工作,每學期進行中隊活動觀摩評比,通過以上工作的開展,確保教學效果到位。

二、巧用學科課程資源,追求“潤物無聲”的德育。

國小各學科都蘊含著育人的因素,滲透著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民族的精神食糧、人文思想,對學生的成長起著積極的作用。我們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自覺地把教材中那些能夠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元素充分挖掘出來,使學科教學與德育滲透和諧共生,有機統一。這裡,僅以閱讀和科學兩門學科為例。

一是閱讀育德。我校的語文課注重通過閱讀欣賞表演,提高學生自我德育能力。新開設的“閱讀欣賞”課就是薰陶學生道德情操的一個良好的切入點。我們注重通過閱讀欣賞,引導學生走進一個閱讀求知、閱讀養性、閱讀生智、閱讀培德的新境界。我校建立了校級和班級兩級的閱讀交流平臺,通過對書中主人翁介紹、點評,讓學生在無痕無跡的狀態下獲得情感體驗和道德判斷,建立健康向上,積極向善的道德意志。我們還放手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表達自己的德育成果。學生自編自導了《負荊請罪》、《三袋麥子》、《餐桌上的一堂課》、《青蛙看海》等課本劇,在對劇中主人公的褒貶中,學生經歷了一次次生動的道德洗禮。

二是科學育德。我校近年來一直把科學與德育的聯姻融合作為研究課題之一。我們在高年級學生中推行了“寫科學小論文,做科學小行家”的活動。在上學期推薦參加全市國小生科學小論文評比活動的小論文中,有五篇榮獲等級獎。活動開展以來,學生的思想理念,思維方式,行為習慣,甚至性格特徵,都朝著健康積極的方向發展。這樣的德育效果對學生的終身發展都將始終發揮主導作用。

三、積極開展研究,構建富有特色的德育。

在加強品德課程教學的同時,我校不斷強化學校德育工作的研究,努力構建學校德育工作的特色。

一是改進方法,實現從知識德育向生命德育的迴歸。我校通過改進品德課程教學的方式方法,優化教學內容,進行道德情感的培養和行為習慣的訓練。通過學習青少年兒童自己的生活中的榜樣,培養學生善於欣賞別人,樂於分享精神收穫的習慣和意識。我校五(2)班王雅琳同學身患白血病六年多,但她熱愛生活、自強不息、堅持到校,成績優良。我們將該班的品德教育活動製成了電視短片,向全校開放,介紹王雅琳同學的感人事蹟,不少學生在觀看後被感動得熱淚盈眶,紛紛表示深受教育,終身難忘。

二是以生為本,充分體現德育的自主性。近年來,我校調整了德育工作思路,積極實施目標定位、小處入手的教育策略。我校制訂的“十一五”德育特色規劃就是《倡導自主道德學習,構建自主教育模式》,以“管好自己的口和手”為抓手,進行基礎文明養成訓練。在各班自編“自律兒歌”的基礎上,形成了全校學生遵守的“婁國小生自律兒歌”,使兒童在不知不覺中進行愉快的道德學習,收到了非常明顯的效果。

三是注重整合,不斷提升德育的整體水平。我校加強了對品德教學課程的教學科研工作,組織教師學習德育工作的最新理論,樹立生活德育、生態德育、關懷德育、智慧德育,共同發展德育等新理念。把通過教學,使學生在道德建設方面有所進步作為教學評價的重要內容。學校德育工作計劃中明確要求全體教師建立了德育手記,對學科教學與德育的整合進行思考和創新,引導教師的教學目光時刻關注學生的德育。從我校教師撰寫的德育手記中,可以看出學科教學與德育整合中教師思考與創新的火花。下面一段話出自我校一位英語老師的德育手記,反映了她對英語學科德育因素滲透的體會:

英語中日常對話對禮儀要求特別高,甚至一些在中文情境中可以不禮貌用語的地方也是如此。如“thank you”“please”“sorry”等,讓學生多說多練,不僅可以促進語言能力的提高,還可以使學生形成講文明、懂禮貌的行為習慣。英語課中的語言材料,多為學生感興趣的小故事或熟悉的生活場景,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團結、尊重、合作等各個方面。德,乃立人之本,德育乃是各科之基。適時融入德育是學科教學的目標和必要的補充。英語課也不例外。

研究德育與學科教學的優化整合,提高德育工作實效,是一項與時俱進的工程,我們將不斷開拓創新,注重實踐,進一步打造德育特色品牌,讓德育之花在婁小開得更加鮮豔美麗。

篇一:中國小德育工作經驗交流發言材料精選

中國小德育工作經驗交流發言材料精選

做好習慣教育,打造好學生

學生從小養成一種好習慣將受益終生,正如培根所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這正是學生習慣教育需要取得的預期效果,最終達到習慣決定命運。從多年的學生習慣養成的德育工作探索和經驗中可知,總結如下幾方面:

一緊密結合日常行為規範,用制度規範學生習慣,在集體中養成統一的好習慣。

農村學生陋習、舊習、惡習諸多,要想養成良好的習慣,必須要進行制度管理,從制度管理中規範學生的習慣,從習慣變成自然,實現“無為而治”。往往從集體統一習慣開始,從集體到個體,從大到小,從上而下,一般比較容易比較取得實效性和時效性。一個好的集體肯定有好習慣,這種好習慣對學生的影響至關重要,力量巨大而無形。讓學生知道自己的言行舉止不僅僅代表個人,更是影響到集體的榮譽,以強烈的集體主義來強化自己的行為習慣。做法有:

1、在管理上堅持用制度評估量化,形成對學生的管理習慣,促成學生的好習慣統一養成,是農村習慣教育的基石。一是對整體學生

每日在校學習生活的各個環節都用一個根本制度-《值日管理制度》來去進行評估量化,但每日突出一個環節來重點管理。比如今天檢查課堂違紀問題,明天抽查課間管理死角學生非正常不良集中問題;二是多年來定期實行重點管理區域常態化管理。比如:對學生的頭髮、首飾、裝扮等儀容儀表每四周檢查一次。“禁止學生穿拖鞋進入教學區域,每2周突擊檢查一次。校園內禁止使用手機,專門買了探測儀,每4周突擊檢查一次,違者學校統一收繳保管,期末後家長陪同取回。晚上時常到圍牆下突擊檢查學生爬圍牆情況。等等。三是在課間、自習課、晚讀課等在學校沒有教師統一管理和組織的時段和區域,加強了對是否有良好的遵守校紀校規習慣監管和巡查,尤其是儀容儀表、穿拖鞋、使用手機、處理學生矛盾的良好習慣問題,在週一國旗下講話時進行了特殊主題的量化總結,去其糟粕,留其精華,多正面牽引,把國旗下講話變成是學生習慣成長的指揮棒。

2、堅持每4周在制度量化下得出的各班評估成績進行“十佳文明班級”評比活動,促進班級在制度中、在原則中習慣成長,發揮班級的陣地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在制度管理中,很多學校往往會習慣用扣分制,而我們發現通過檢查一項工作後使用零扣分的班集體給予加獎分的辦法,效果較佳。我們也正在嘗試所有的專案往這方面去努力實現管理調整。

3、每一次頒獎時,對突出的班級為何取得如此好成績的好事例

好現象好習慣堅持進行類總,進行全校通報,尤其是在這個群體中學生為取得班級優秀成績而付出努力的良好習慣表現,要加以充分肯定。讓學生養成一個強烈的意識:自己的每一個行為都決定了集體的榮譽。

二用大愛來包容學生的個體習慣,為學生的個性習慣發展提供更好的平臺。

學生的有些習慣可能和大人的培養意圖、集體統一要求會有所偏離,甚至是格格不入。作為一個管理者的思想認識、是否用大愛來包容學生的個體習慣和用期望的目光關注其習慣發展很重要。不能盲目對待,單一處理,更不能以“另類”“異物”而一棍子打死。

1、從認識上做到牽引教師從一些科學家、成功人士、名人的成長“缺點”中入手,比如牛頓、華羅庚,善意看待學生的某些習慣,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徵,有針對性的正視學生的習慣,正確認識到“學生的習慣形成對過去而言不存在對與錯,不同的學生的成長曆程會存在不同的習慣,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不必大驚小怪”

2、從學生的個性習慣發展出發,開啟人生成才大門。我們經常在教育管理常態會上引用香港教育年會中的案例:“一學生長期關注的習慣,時常遲到,甚至有時忘了作業。很多學校和很多老師眼中的差生,但是後來經過某教育工作者的個性習慣牽引:鼓勵他在完成學業的時候繼續深入關注,安排專業老師專門輔導,甚至讓他在學生當中組成自己的研究團隊,最後變成是地區性的滅蟻專家,他的團隊成員很多成為和滅蟻相關聯的知識區域人才。”“一學生長期至關注科幻片,其它的一塌糊塗,經引導關注應急問題,並養成習慣,後來成為一個國家的應急專家。”作為個性習慣教育的啟迪,讓教師在學生的某些習慣中加以甄別,從學生的語言、讀寫、繪圖、組織能力等方向加以培養,加以開發,創造平臺,通過比賽、活動來給予肯定,並鼓勵他們尋找興趣愛好的人組成一個小集體,培養他們的好習慣,給以幫帶扶。學生的'成長往往從對某一問題的關注開始,引起興趣,堅持深入變成一種習慣,最後成功。這種個體的習慣教育發展成功,遠遠不如一個小集體或者是大集體的個性習慣的整體成長。我們遇到過這樣的案例:一學生經常賭博,而且會千術。為此也不知所措,後來我們改變策略,讓他經常在特定的場合給師生表演千術,引導他關注魔術表演和軍人的戰術偽裝,讓他以後變成在文藝節目上表演魔術,時常和他交流看法,後來他參軍,成為一個很優秀的偵察兵。

三紀律教育手段,在習慣教育中可以形成更好的成效,用紀律強化學生的習慣。

[國小德育工作經驗交流發言材料(共2篇)]

壞習慣將貽害無窮,根據調查顯示,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都是從不良習慣開始的,而國中階段更是高發期。為此,要做好如下工作:

1、把法制教育變成習慣教育的一種常態教育,通過一些舉措,如聘請法制副校長入校、開展法制專題教育、聯合政治思想課程教育、法制班會課、法制知識宣傳等,讓學生懂法知法學法用法守法,教育學生在犯罪案例的反面材料中警惕、警示,從法律中養成習慣。

2、建立紀律教育制度,嚴格履行紀律教育程式,建立紀律教育檔案,用紀律教育手段保證習慣教育。一是學生的問題教育中,形成了以“老師-班主任-年級組長-政教掛級領導-紀律處分”為主軸的紀律教育梯隊,讓學生有這樣的習慣:誰找我談話了,我自身的問題嚴重性到了哪個層次了,要學生自身意識到自身的問題,從而在潛意識上有所約束自身的行為習慣;二是對學生出現矛頭和不良習慣現象由紀律教育手段進行強化,強化習慣養成。建立了相關的專項違紀制度,堅持“從重、從嚴、從快”的專項違紀處理制度,變成學校管理的底線管理習慣。比如:在《出勤管理制度》中虛報住址、虛報家長聯絡電話、無故曠課、冒充家長和老師籤批請假條;重大安全違紀;七大違紀,實行個人和班級評優獎優一票否決;不尊重老師和不服從管理;打群架、打架使用器械、引入社青介入處理學生矛盾;

篇二:國小德育工作經驗交流發言材料

德育工作經驗交流發言材料

近年來,軒那國小在縣教育局的正確指導和大力推動下,十分重視學校德育工作,把學生的品德教育置於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進行思考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凸顯品德課堂主陣地,構建“知行統一”的德育。

學校的思想品德課、晨會、班會課和校會,是實施國小生德育的主渠道、主陣地,是以國小生思想品德和人格培養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近幾年來,我校立足課堂,從學生實際出發,拓展和整合德育和智育的內容,切實改進德育課程的方式方法,注重了從以下四方面入手,做到四個到位,強化品德教學工作。

一是統籌安排,確保師資、時間到位。學校精心安排師德高尚、工作認真、業務紮實的教師擔任專職品德課教學。要求班主任對每天的晨會課和每週的班隊會都必須做好專題安排。學校通過日常巡查和學生座談會,經常瞭解這些課程的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二是認真鑽研,確保教學研究到位。我校每學期組織教師進行思品課教學活動設計評比,每年的中心校德育工作會議都安排進行思品課教學經驗的交流。積極開展國小低、中、高年級思品課教學的模式構建工作。初步形成了低、中、高各年級段的品德課的教學模式。低年級為:(1)激情對話,匯入新課;(2)看圖學文,初步明理;(3)內化鞏固,深化明理;(4)聯絡生活,辨析導行。中年級為:(1)情境匯入;(2)範例感染;(3)主題陶冶;(4)延伸體驗。高年級為:

(1)看場景,受感染;(2)明事理,曉規範;(3)知做法,為實踐;

(4)聯實際,辨是非。

三是拓展延伸,確保教學內容到位。如今的社會,各種新問題不斷出現在兒童生活當中,給他們的道德判斷帶來了不小的障礙。因此,在思品課,學校要求教師在對班級學生情況有較為全面的瞭解的基礎上,必須把視角適度地擴充套件到學生家庭、生活中去,找出學生的道德薄弱點,積極開展有針對性的工作。我校曾出現過這樣一部分特殊兒童,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愛好,上網,有些幾乎發展成為疑似網癮少年。

四是制度保障,確保教學效果到位。學校建立了品德課集體備課制度,通過以上工作的開展,確保教學效果到位。

二、巧用學科課程資源,追求“潤物無聲”的德育。

國小各學科都蘊含著育人的因素,滲透著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民族的精神食糧、人文思想,對學生的成長起著積極的作用。我們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自覺地把教材中那些能夠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元素充分挖掘出來,使學科教學與德育滲透和諧共生,有機統一。這裡,僅以閱讀和科學兩門學科為例。

一是閱讀育德。我校的語文課注重通過閱讀欣賞表演,提高學生自我德育能力。新開設的“閱讀欣賞”課就是薰陶學生道德情操的一個良好的切入點。我們注重通過閱讀欣賞,引導學生走進一個閱讀求知、閱讀養性、閱讀生智、閱讀培德的新境界。

[國小德育工作經驗交流發言材料(共2篇)]

無痕無跡的狀態下獲得情感體驗和道德判斷,建立健康向上,積極向善的道德意志。我們還放手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表達自己的德育成果。學生自編自導了《負荊請罪》、《三袋麥子》、《餐桌上的一堂課》、《青蛙看海》等課本劇,在對劇中主人公的褒貶中,學生經歷了一次次生動的道德洗禮。

二是科學育德。我校近年來一直把科學與德育的聯姻融合作為研究課題之一。我們在高年級學生中推行了“寫科學小論文,做科學小行家”的活動。在上學期推薦參加全市國小生科學小論文評比活動的小論文中,有五篇榮獲等級獎。活動開展以來,學生的思想理念,思維方式,行為習慣,甚至性格特徵,都朝著健康積極的方向發展。這樣的德育效果對學生的終身發展都將始終發揮主導作用。

三、積極開展研究,構建富有特色的德育。

在加強品德課程教學的同時,我校不斷強化學校德育工作的研究,努力構建學校德育工作的特色。

一是改進方法,實現從知識德育向生命德育的迴歸。我校通過改進品德課程教學的方式方法,優化教學內容,進行道德情感的培養和行為習慣的訓練。通過學習青少年兒童自己的生活中的榜樣,培養學生善於欣賞別人,樂於分享精神收穫的習慣和意識。

二是以生為本,充分體現德育的自主性。近年來,我校調整了德育工作思路,積極實施目標定位、小處入手的教育策略。我校制訂的“十一五”德育特色規劃就是《倡導自主道德學習,構建自主教育模式》,以“管好自己的口和手”為抓手,進行基礎文明養成訓練。在各班自編“自律兒歌”的基礎上,使兒童在不知不覺中進行愉快的道德學習,收到了非常明顯的效果。

三是注重整合,不斷提升德育的整體水平。我校加強了對品德教學課程的教學科研工作,組織教師學習德育工作的最新理論,樹立生活德育、生態德育、關懷德育、智慧德育,共同發展德育等新理念。把通過教學,使學生在道德建設方面有所進步作為教學評價的重要內容。學校德育工作計劃中明確要求全體教師建立了德育手記,對學科教學與德育的整合進行思考和創新,引導教師的教學目光時刻關注學生的德育。從我校教師撰寫的德育手記中,可以看出學科教學與德育整合中教師思考與創新的火花。

研究德育與學科教學的優化整合,提高德育工作實效,是一項與時俱進的工程,我們將不斷開拓創新,注重實踐,進一步打造德育特色品牌,讓德育之花在展小開得更加鮮豔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