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國小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隨筆

文學 閱讀(1.51W)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都知道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可以抒情、敘事或評論。經典的隨筆都有哪些?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小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隨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國小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隨筆

國小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隨筆1

這學期,我擔任五年級的語文教學。任教一學期來,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特別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是語文課堂新的學習方式,它注重的是學習過程和方法,有利於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上課時我充分體現了這種學習方式。如上課時的小組內質疑解疑,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讓集體來解決;小組合作,讓學生不但理解了在探究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從而進一步體會文章的中心。這樣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在合作探究中獲得解決問題的快樂,感受學習的樂趣。

另外,在課堂上也特別重視語言文字的訓練。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較差,比如說常寫錯別字,寫文章病句多,表達不清晰等等。本學期我注重了這方面的訓練。訓練時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再如對生字的教學方法多樣,有比較法,有重點突破法,有歸類法等等。總之是想辦法讓學生記住易錯的字。在整個過程中都本著求真務實的精神,紮紮實實,認認真真地研究。

但是,在教學中也有幾點問題值得反思:

一、朗讀指導不到位

語文課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語言,學習語言的感受和積累。朗讀就是對語言的直接感受,文章中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必須通過朗讀才能更充分地體現出來。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缺乏朗讀指導,所以學生通過學習後朗讀水平沒有得到大的提高。在平時上課時的備課設計中沒有朗讀指導的設計。通過這學期的教學後,我將在以後的教學中逐漸加強朗讀訓練這一環節。學生的朗讀水平不高,究其原因,有以下兩個:

1、缺乏朗讀技巧的指點。課文朗讀的目的之一是通過朗讀體會人物的性格特徵,如何通過朗讀來體會,除了理解課文內容外,應該要有朗讀技巧運用的問題,比如說邏輯重音的處理等。學生對重音的處理也是五花八門。而我平時忽視了對學生的指導,默認了學生各種各樣的處理方式。這樣,學生的朗讀水平勢必得不到提高。

2、缺乏示範。國小生的模仿能力強,老師的示範往往收效很快。但是在課堂上我經常忽視了這點,幾乎沒有示範讀,學生自然收效甚微了。

二、寫作指導不夠

作文是用文字或口頭語言表達思想感情的活動,是對學生進行語文能力綜合訓練的重要方式,也是發展學生智力、創造力良好個性心理品質的重要途徑。通過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有機結合的重要方式引發學生進行積極的創造性思維,用新方式表達新思想。它要求老師通過創設的情境,使學生能有話想說、有事可敘、有情可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讓學生寫出高質量的作文。作文的基礎是生活,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但對豐富多彩的生活,學生往往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因而寫去中文來就難免空泛。細緻的觀察帶來了學生具體的描寫,不同角度的觀察產生了不同的形象創造。想象是由當前的人或事物,想到其他的人或事物的過程。它是探索和創造的一把重要鑰匙,許多發明創造都是從聯想開始的。聯想對排除墨守成規的思維定勢、開闊思路有重要作用。培養學生聯想能力既是整個語文教學的一項任務,也是提高中作文教學質量的迫切要求。許多學生的作文,思路狹窄、語言乾癟。與他們的聯想能力薄弱有一定關係。從多角度有體裁上的、內容上的、主題上的。許多事實證明,變換角度能導致發現和創新。多角度作文可以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使學生山想象豐富,學會全面地考察事物。

教學是藝術,反思是為了明天,是為了學生,為了自己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下個學期,我將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過程,繼續學習新的教學理論,繼續新課程教學實踐,教學相長,樂此不疲。

國小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隨筆2

讓學生學得有趣、學得有味,致力於學生終生、全面發展,突出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是每個語文教師的責任。國小六年級的學生通過幾年的閱讀積累,已儲備了一定的知識,也有著相 應的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這些學生即將邁入中學的大門,如何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有效發展他們的語文能力?我認為應做到一下幾點:

一、因勢利導

六年級學生在校園裡顯得更為活躍,他們有熱情,也顯得任性、容易衝動。有時他們會在桌面上、牆上寫幾句小詩、一行話語,好象像以此表達對學校的留念。教師如何因勢利導,抓住學生的情感契機,引導他們以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呢?實踐證明:積極疏導,把他們的心語得以外化,由此激發他們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是有效的路徑。

二、融會貫通

六年級語文教學如果僅憑几十篇課文的精講深挖、設計無數的練習,由此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習作水平,往往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提高。的確,課文只是個例子,應由一篇文章的閱讀觸及其餘,啟發學生把知識融會貫通,靈活、高效地學,有趣有味地學。

三、開發課程

在實際課堂中,特別是六年級語文教學中,難以聽到琅琅的讀書聲,如果我們基於以培養學生的讀寫興趣為目的、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根本,必然會摒棄。所以我們應該利用一切機會激發他們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同學們覺得畢業前的學校生活是緊張有序的,也是豐富多彩的,令人回味的。在他們的習作裡、日記中有生動的記錄,還有的以詩與畫的形式、書信的方式告訴自己的親朋好友,這是沒有預設的、水到渠成的語文學習活動。

我們該認真反思反思教學中的一些行為了。《國小語文課程標準》的探討實施絕非上幾節公開課、寫幾篇文章、出幾份試卷所能涵蓋的,它的積極實施是體現在每個教學程序中的,六年級的師生同在新課標的背景下,應共享一片豔陽天。

實踐證明,在生動活潑、師生互動的課堂裡、在豐富有趣的活動中,六年級學生的知識、能力會喜獲豐收,他們的情感會得到昇華,語文學科的魅力才足以得到展現。

國小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隨筆3

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都在發生著變化。教師的觀念在逐漸更新,教師的角色在悄悄變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慢慢凸顯。以培養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個維度為目標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學前臺。在我不到兩年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有過困惑,有過思考,也取得了一定的進步。現把自己平時的一點心得拿出來與大家一起交流,希望大家能給予指導與幫助。

一、讓課件成為渲染課堂氣氛較有效的武器

課件圖片能發展人的思維,能給人以最大限度的聯想,並且給人無限的美感,讓人盡情想象,思索,潛移默化地發展思維能力。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適當地新增些圖片,或配樂課件,甚至一段錄影,不僅能調節課堂氣氛,給人輕鬆愉快的感覺,還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桂林山水》一課描寫的是“南國風光”,如何讓學生去體驗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過圖片、錄影資料展示美麗榕樹,而後,引導學生把自己美麗的家鄉介紹給大家。孩子們充滿著自豪感,飽含著對家鄉無比的熱愛之情讚美著……這樣,孩子們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時也將自己深深地感動。

二、讓學生積極參與故事的發展意識。

當今,課堂教學中,師生雙方的交流構成課堂主陣地,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教學效果的好壞,關鍵看學生掌握了多少知識,對國小生來講,如果能採用一種調動其積極性有效的教學方法,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潑好動,我們在教學中如果能利用這一點做文章,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學《東郭先生和狼》這一課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去理解課文的真諦,同學們將課堂上學到的動作將課文進行表演,課堂的內容以一種生動可見的形式深入孩子的心靈。

三、適當安排繪畫,增添課堂情趣。

語言文字是一種抽象的符號形式,美術卻是直觀的藝術形式,而且美術在啟發人的形象思維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等方面有其獨到的效果。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合理地安排學生進行繪畫,不僅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課文的內容。例如:在《荷花》這一課中,我先自已畫一幅白色的素描荷花,讓學生通過圖,先了解荷花是什麼樣子的,對它有一個初步的瞭解,要不然單從課文上簡單的文字來理解,他們對此還是茫然。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給孩子多大的舞臺,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麼啊?課堂是激情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於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臺。

把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從傳統模式轉變過來,溝通語文學科與音樂,美術學科的聯絡,把語文學習中的讀與唱,畫,演等有機結合,讓語文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且能培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全面提升學生的素養。在這紛繁的課改大潮中,作為一線教師,面對先進的教育理念,瞻前顧後不好,裹足不前不好,邯鄲學步也不好。擁有可貴的靈魂思想,善於去偽存真,學會吸取精髓,才能在學習借鑑的同時,減少在左右搖擺中的機械追隨與模仿,潛心提煉,才能教出自己的特色。

國小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隨筆4

新一輪課程改革使語文課堂教學面貌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語文課堂充滿了生機,煥發出活力,湧現出一大批新課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奮。可是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也發現不少教師的課堂“創新”與《語文課程標準》所倡導的理念形似神異,貌合神離,徒有形式,沒有實效。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是對語文課程性質的最新認識。過去語文課上,教師把課文條分縷析,弄得支離破碎,把語文課上成純粹的`工具訓練課。語文課上沒有思想的碰撞、心靈的觸動、情感的陶冶、審美的薰陶。語文教學的人文教育功能遠遠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所以,語文課不受學生的歡迎。新的課程標準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學目標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語文教育應有的豐富內涵,充分展示語文自身的無窮魅力,還語文以本來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學中我們在突出體現語文人文性的同時,不能忽視其工具性,應當使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水乳交融。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輔相成的,是高度統一的。

葉聖陶先生說過:語文教學的根在在聽說讀寫,是聽說讀寫之內的挖掘與創新,而不是遊離於聽說讀寫之外的花樣翻新。

可時下語文課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教師認為,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礎,淡化知識。課堂上異常重視對語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對字詞句等基礎知識教學,幾乎沒有提及,有的教師甚至認為搞這些教學就顯得落後、過時,平時教學不重視了,上公開課更是不教這些不能“出彩”的“添頭”。課堂教學熱熱鬧鬧,教學形式變化多樣,可就是聽不到朗朗讀書聲,看不到對語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賞不到對優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獨到分析見解,沒有了必要的訓練,缺少了必要的積累,短短的課文學生讀起來結結巴巴。試想,如果一個學生連一些極常用的字詞也不會讀,不會寫,一寫作文就是錯別字、病句連篇,那麼即使他文學感悟力很強,也是難以表達出來的。如果我們的語文課堂長期如此,少了聽說讀寫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那麼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動也都將成會空中樓閣。

所以,我們強調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決不能以削弱學生的基本語文訓練為代價。應在兼顧語文教學人文性的同時,紮紮實實抓好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和語文基本本事的培養。僅有在教學中真正做到了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把提升人文素養滲透於紮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之中,語文教學的夢想境界才有可能實現。

國小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隨筆5

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的提出,對語文教師的主角定位和教學方式產生了重大影響。

首先,教師主角由“傳授型”向“研究型”轉變。以往由於實行單一的課程政策,即僅有國家課程,所以在學科領域長期以來實行的是“一綱一本”。教師習慣於按統一的教材、統一的進度、用有限的教學方法實施教學,強調“齊步走”、“一刀切”。這種教學對教師的主角定位很明確,只需要“傳授型”,教師的基本職能是照本宣科。而事實上,學生的個性是有差異的。這樣的教學,不利於因材施教,至少對一部分學生是“削足適履”,更談不上發展學生的多種興趣、愛好和特長,以及旨在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此刻,實行了“一綱多本”和“多綱多本”,教師能夠根據本地區本學校本班級學生的實際,參與開發校本課程,編寫學校教材,所以教師光“傳授”就不行了,必須進行研究,教師要從原先的只是教材使用者的主角,轉變為不僅僅是教材使用者,還是教材評價者和教材開發者與編寫者的主角。

其次,新課標的提出,也促進了教學方式的轉變——由“講授型”向“師生互動型”轉變。一支粉筆,一塊黑板,我講你聽,口耳相傳,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已難適應新課改的要求。這種課堂上缺乏創設生動活潑的交際情境讓學生參與言語實踐,缺少讓學生承擔有意義的言語交際任務,缺少供給在具體的言語環境中開展言語實踐的機會,也所以造成了語文教學質量的低下。新課標讓我們明確了一個觀點,學生才是學習活動的真正主體,學習是學生這一主體的活動過程。我們的教學必須圍繞學生而開展,課堂上必須千方百計調動學生的進取性,讓學生既動口又動手,既動腦又動情,身體力行,親歷體驗。本案例中,教師在讓學生讀了凡卡的信後,先說說自我的感受,從自身的感受出發再進一步理解文中凡卡的感受;之後又問“如果你是凡卡,你最想做什麼”等等,每一環節的學習,都先引導學生搜尋自我的生活體驗、情感體驗,再帶著這種體驗走入文字。整個過程,教師旨在進取的引導,擔任的是合作者引導者的新主角,而學生真正成了課堂的主體,他們說感受,談體驗,積極參與了學習的每一個過程,這樣的學習,效率必會提高。

國小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隨筆6

時光荏苒,在一個新的學校裡,我不是班主任,也不是教學經驗豐富的教育者,跟那些前輩相比,我的教學故事沒有那麼多感天泣地的故事情節,不過也有印象深刻和意味深長的故事情景。

一本勵志書上曾經這樣說過,一個人的成功與否,不在於他的年齡大小,而在於他的意志力、經歷和心智。回顧我這幾個月,如果真的要來一個隨筆的話,自己真的是感同身受。總覺內心深處時時充盈著感動。是領導的關懷,同事間的互助,師生間的靈犀,讓我感到了生活的意義,感到了生命的美好,也給了我在單調機械的工作中堅持下去的理由和信念。我感動著這一切,所以我也努力工作著,回報著,以下是我這段時間的一點心得。

在學習上,數學學科本身很抽象,有時候甚至很枯燥,因而課堂教學應是學科滲透,師生互動思想碰撞,相互交流,師生共同成長的歷程。上課熱情洋溢,不譏笑學生,就能點燃學生心中求知的火焰,盡力給予學生鼓勵性的評價,保護學生的自尊和自信,細心洞察任何一個學生樂趣的閃光點。

強調能者為師,才能充分體現和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暢所欲言,盡情表述自己對某知識點的理解與想法,帶著知識走向學生,不過是“授人以魚”,帶著學生走向知識,才是“授人以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時一題多解,可以採取學生交流,講解的辦法。通過不同學生的不同展示,使學生意識到知識的活性,增強一部分學生的興趣及另外一部分學生的信心,從而對整個班集體的學習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教師的言語,行為、情趣、人品是影響學生髮展成長的關鍵因素。運用數學本身的魁力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和情感,同時,教師本身以飽滿的熱情,強烈的求知慾、熱愛數學學科的興趣及廣闊的知識,帶領學生去探索數學世界的奧祕,就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影響。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教學效果出發,通過精心設計,將最新的教學理念融入到每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注意廣泛收集教學學科最新成果,結合教學內容,巧妙地包裝,隆重地介紹;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運用實驗法,談活法,調查法等學習方法,使學生從被動的學習方式中解脫出來,進行自立主式研究性學習。

在課堂設計上多下苦功,要多聯絡生活實際,多創設一些引起學生興趣的情境等,還要注意自身的語言表達等,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一定要多接受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方法來完善充實自己的課堂教學,再結合自己已有的經驗,形成自己特色的課堂教學。

不敢許諾什麼,但我會取他人之長,努力奮進!希望學校多為老師提供學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