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誰是誰的羅生門經典散文

文學 閱讀(1.74W)

中午睡覺前,不知死活的看了黑澤明導演的電影《羅生門》。之所以說是不知死活,其實是自己之前並不知道這部電影的基調是那麼的灰。

誰是誰的羅生門經典散文

電影開始,以一場大雨作為背景,聚集了躲雨的和尚、樵夫和乞丐,並通過乞丐的追問以及樵夫與和尚的講述,為觀眾道出了一個駭人聽聞的殺人故事。故事的當事三人各執一詞,最為意想不到的是,事實的真相其實早已為樵夫所見。

但是,人性的可怕與可悲也即在此。無論是女人、武士還是強盜,即便是樵夫,也在做出對自己有利的辯護。女人為了挽回顏面而挑撥兩個男人決鬥;武士因為妻子受辱就決定遺棄她;強盜因為武士對女人的不屑而丟棄她;樵夫為了那把帶鑽的短刀不說實話。

其實,“羅生門”出自日本佛教故事集《今昔物語集》中的一篇。“羅生門”本來在日文漢字寫成“羅城門”,最原始意義是指設在“羅城(城的外郭,即外城)”的門,即“京城門”之意。由於古代日本常年戰亂,屍橫遍野。

許多無名死屍,被拖到城樓丟棄,待年久失修,頹敗之後,繼而顯得荒涼陰森。年積月久,在人們心中產生了陰森恐怖、鬼魅聚居的印象,故而誕生了“羅生門”是通向地獄之門這一鬼談幻象之說,該詞因而擁有“生死徘徊”的意味。

到了現代,“羅生門”的詞義進一步延伸。在這部電影中,劇本採用了芥川龍之介的另一篇小說《竹林中》,因此“羅生門”演化成指“當事人各執一詞,各自按自己的利益和邏輯來表述證明,同時又都無法拿出第三方的公證有力的證據,結果使得事實真相始終不為人知,事實結果一直在‘真相’與‘假象’之中徘徊,最終陷入無休止的爭論與反覆,從而無法水落石出,真相大白”的.事件或狀態,如“羅生門事件”。

雨天躲雨,似乎總會發生點什麼。這個故事固然驚悚,然而更驚悚的是你看穿他所蘊含的人性之後,那種無力蒼涼的感覺。彷彿人總會這樣,自覺地忽略那些對自己不利的事實,而選擇有利的假象。即便有時,被矇騙的那個人是自己。也許是阿Q精神,也許是人的天性。

朋友的朋友F曾經是我的同事,如今我們依然聯絡。每次聊天,F總會談起自己的過往,帶著依依不捨的回味,和留戀的眼神。F的過往,在聽過無數次之後,總結而言,就是她光輝的中學國小幼兒園生涯,以及無數膜拜在她石榴裙下的壯士成長史。我不敢確定她的故事有幾分是真的,當然真假於我而言又是多麼無聊,只是F的故事實在雷同的可以。

誰真誰假,當事情已經過去良久之後,局外之人早已分不清。傅光明先生寫的《口述歷史下的老舍之死》,運用口述史的方式記錄了老舍先生去世前後見證者的言辭,令人驚訝的是同一件事情每個人的說法卻不盡相同,甚至大相徑庭。

羅生門下陰森恐怖,盤踞著各路冤魂,然而若是他們目睹了現實世界裡的慌言欺騙、驚恐灰暗,恐怕也會自嘆不如了吧。畢竟世間最可怕的從來就不是虛無縹緲的鬼魂。

電影結尾的時候樵夫抱著棄嬰,在和尚若有所思的目光下緩緩消失在夕陽中。此時雨過天晴。電影創作於1950年,那個年代,或者說任何年代,都需要些所謂的正能量來寬慰觀眾的心。樵夫收養了棄嬰,似乎也使觀眾淋了雨的心多少有些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