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學習古箏的重要性隨筆

文學 閱讀(1.9W)

  學習古箏的重要性

學習古箏的重要性隨筆

有些人學箏感到越學越有意思,越學越有興趣,越學越愛學。即便遇到點困難,也越發的興奮。而有些人學箏一開始感到很有意思,可越學越感到難,越學越沒興趣,越學越不愛學,以至於半途而廢、棄而不學了。為什麼會這樣?其原因之一就是沒有打好基礎練好基本功。

基礎是事物發展的根本或起點。萬丈高樓平地起,基礎不好難成大廈。如果對於古箏考級來說,初級曲目是中級曲目的基礎,中級曲目是高階曲目的基礎,指法是技巧的基礎;基本指法勾、託、抹是其它指法的基礎;傳統曲子是現代曲目的基礎;小曲子是大麴子的基礎;簡單技巧是高難技巧的基礎,簡單樂理知識是高深樂理知識的基礎;彈曲子感動自己是感動別人的基礎;簡單的樂曲處理是高難樂曲處理的基礎……基礎像是大廈的地基要紮紮實實、堅實有力,學箏要打好基礎就要求穩求實,才能有高度的發展。

什麼是基本功呢?就是彈箏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這些基本知識和技能可以分為兩大塊,即箏內功和箏外功。箏內功與箏外功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甚至更有一說,功夫在箏外。我感覺練基本功只有起點而沒有終點,要把它看成是一個多方面形成的整體,才能有助於練好基本功。

箏內的基本功有:

1、坐姿,手型。這關係到以後學習高難度的曲子時能否正確的彈弦,發出需要的音色,關係到能否快速運指,靈活運指。

2、樂理知識的學習。音樂也是一門學問,屬於社會科學的範疇,有其獨自的理論,專門的學科、術語,像音的時值的劃分,休止符、符點音符、反覆記號、常用的速度、力度術語含義……應該由淺入深的學習。

3、樂感的培養。增加對音樂的感受力,能把握住樂曲的情感特徵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情緒,不至於聽到一段音樂在情感意境上無動於衷或者理解錯誤。

4、基本的指法、指序、技巧、技能。這些都是具體的散佈在各個樂曲之中,不是學幾首就能學全的,廣泛的涉獵為好。

5、重視師承。有些指法技巧在樂譜上是無法標示出來的,靠看譜、聽錄音也是摸不著頭緒的,這就要有正確的師傳師承,這也是彈箏學箏的一個特點。

6、對音樂語言的理解。旋律、節奏、速度、力度、音色、音準、音高、韻味……音樂是由這些要素組成的,不瞭解這些內容的含義,無法對音樂進行正確的表現。

7、對音的正確辨識。知道哪些是樂音、噪音,進而能夠區分出音色上的明、暗、亮、澀、淨、噪、幹、潤、癟、滿、虛、實、僵、活、薄、厚……這樣音樂表演起來才能顯出不同的情感色彩和意境層次。

8、左右手各自的功夫,相互協調配合的功夫。運指要流暢自然,具有爆發力,出指要乾淨利索、有線條感、顆粒感、做到輕、柔、緩、慢、快、急都能有效的控制和發揮。

9、聽力的開發培養。由於音樂是一種聽的藝術,聽就顯得尤為重要,要能夠聽出各種音樂語言在音樂中所表達的意思,用聽力校正自己學習上的不足,讓別人聽好、自己首先要聽好。

10、各種指法技法的練習曲。練好指法練習曲,有助於攻克曲子中的重點難點,使技法在演奏過程中更加嫻熟自然。磨刀不誤砍柴工,學好練習曲,對練好一首曲子是非常有意義的,不應該棄之而不為。

箏外的基本功有:

1、良好的學習習慣,刨根問底的求知慾望,不懼怕困難的品質,嚴謹的學習作風、善於思考學習的大腦。

2、毅力、耐力、集中力等等性格因素的校正培養。

3、有在生活中汲取營養的能力、懂得音樂情感情緒的實質內容、能夠區分出情感表露的音樂內容內涵。

4、有較為豐富的文學藝術修養、對歷史、詩詞、戲劇、美術、書法等等都比較感興趣和廣泛地涉獵。

5、藝術源求於生活,高於生活,能在生活中體會生活,這一點很重要,可以幫助我們從中悟到許多東西。……總之,好多箏以外的事都可以和學箏聯絡起來,要善於提煉積累生活中的相關點,每個人都應把箏外功這塊續寫下去的啊!

基礎和基本功是一個整體的概念,有其相近的具體內容,不可能是一個或幾個概念就能包含了的事,他總在發展,總需要我們學習,並且需要綜合的學習,沒有一勞永逸的事。單獨把什麼什麼算作基本功,認為會了這些就能彈好箏顯然是不全面的。對基礎、基本功要有一個動態的認識,這比靜態的認識更為合適,更符合人們對事物認識的發展過程。什麼叫基本功?我的看法是每天都要練好的功就叫基本功。

怎樣打好基礎,練好基本功?

基本做法應是循序漸進,舍此沒有它法更好。什麼叫序?就是學習的順序,先學什麼後學什麼。什麼叫循?就是遵守的規律步驟,使之逐漸深入提高,這又叫程式。它是學習上的一種計劃、安排,總是要體現出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這樣一個漸進的過程,如果不按程式去學,隨心所欲的僅憑個人的意志去學往往事與願違。針對古箏的學習程式,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國民族管絃樂學會都制訂了相關的定級考試的參考曲目,可以說這就是業餘學習的一種程式,有了這樣的一個程式,就要按照程式去學,各種基礎和基本功就散佈在這些程式之中。學箏過程中任意的跳級,像下跳棋似的找竅門、找路子是不可取的`,要像登山一樣,一步一個腳印那才會有真正的體會和收穫。要本著今天是在給明天打基礎,這首曲子是在給下首曲子打基礎,這一階段是在給下一階段打基礎,你就會立足今天,做好今天要做的事,那樣還會愁沒有明天麼?

學箏的過程是一個艱苦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有的人學箏,一個星期就能學一首曲子,隔著許多曲子蹭蹭往上跳,再甩掉一些不學的,幾年就把古箏學完了,這不好。學箏過程中要學好一首再去學另一首,而不要學的拌拌磕磕就換下一首學。要高標準、嚴要求,有曲不驚人誓不休的精神,不要去過多的追求別人的誇獎表揚,而要追求不斷的批評指正。在學箏上要有長遠一點的目標,做到天長日久、時時勤奮,而不要希望幾分鐘熱血,一朝一夕就可以學好彈箏。對於學箏,不但要有興趣,更要有意志,興趣只解決一時的愛學不愛學,意志解決能不能學好的問題。不要圖虛榮,要求收穫,虛榮只解決表面問題,收穫才解決長久性問題。彈箏練曲不要聽而不聞,要知道應聽出什麼來,要多思考、多琢磨,多在樂曲情感意境表現上下功夫,精益求精。

基本功練到什麼層次才算好?這因每個人的要求不同而不同,有的要求能達到自娛自樂一般玩玩,有的要求順利通過考績獲得證書,有的要求在不同級別比賽中拿得名次,有的要求達到演奏水平等等,這樣就有了“好”的不同層次,不好劃定這個“好”字,最好的辦法就是畫定你的學箏層次多學多練。

古箏教學上,不要侷限在考級給定的每級十首曲目上,要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調整、補充,把整體學習上的時間放寬加長一些,多學些曲子,把基礎打好。即使是初級曲目的曲子,真要彈得非常好,說句實在話,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有的在這個階段的教學上採取每個級別裡選學一兩首後,就較大幅度的跨進式教學,導致基本功很不紮實,以至於越往中、高階曲目學,越感到吃力,同時也給學生養成了一種不良的學習習慣,缺少認認真真的精神,貪多求快,不講效果質量,出現學多少、忘多少,僅剩幾首也是拌拌磕磕的難堪局面。其實初級階段不只是讓學生學會幾首考試晉級曲,還應同時把相關的知識加以灌輸,讓他們多知道一些、多學一些,知道如何去學、如何去練,練到什麼程度算好。從小就有一種嚴格的標準,而不是降低標準,放鬆要求,而是要提高心靈的境界、藝術的境界,把基礎打好,把基本功練好,寧可在這上面多花點精力、多用點時間也要這樣去做,只有這樣才能越學越愛學、越學才越有發展。

李玉剛 創作瓶頸來了學習必須跟上

近日,李玉剛在京宣佈12月28日、29日將在人民大會堂分別上演《新鏡花水月》大型演歌會和原創歌舞詩劇《四美圖》。他在接受本報專訪時直言,他遇到了創作瓶頸。不過,這種瓶頸不是靈感枯竭,而是他感覺學無止境,他不知道如何讓自己有更大的進步,因此有時會感到茫然。

2012年11月28日,李玉剛在京舉行釋出會。

□談演出

不會演串了就怕演亂了

截至目前,《新鏡花水月》《四美圖》兩部舞臺作品都已演了幾十場。尤其是今年全新打造的《新鏡花水月》演歌會,50多天曾在20多個城市連續上演近23場。“我原本不打算再做,但今年不給北京觀眾留下我的身影,我也會感到遺憾。”李玉剛說,“今年雖忙著全國巡演,但也對新劇目進行了沉澱,我認為自己能夠演得更好。”

李玉剛稱,在48小時內演出兩部舞臺作品,最大的挑戰是演技。“演串了不可能,我就害怕自己演得質量不高,演亂了。”李玉剛說,這就要靠努力了,提前把這些問題想清楚,這樣在演出過程中就不會出問題。他表示自己接下來就會開始排練,會提前把案頭工作做好。

李玉剛說,兩部作品在兩天內連續上演,他可以知道觀眾更喜歡哪一部,“當然,大家肯定不是兩場都看,我特別想知道他們更傾向於哪一個。”

□談瓶頸

還有很多事我沒想明白

李玉剛坦言,他目前的狀態好像遭遇了創作瓶頸。“我知道,我必須要打破這個瓶頸。這只是暫時的,我選擇了這樣一門藝術,就註定要面臨這樣的狀態。以前,在大家眼裡,我是一個草根。一個草根的進步,大家都會看在眼裡,但現在不同了。我一直努力尋找突破,很著急。”

李玉剛說,他鐘情於戲曲藝術,從傳統藝術中吸取了很多最精華的東西。但是,越學越感覺學無止境。“有時都不知道該怎樣抓住最好的東西,讓自己有更大的進步,所以會感到茫然。”

李玉剛說,創作瓶頸對他而言並不是靈感枯竭,反而是有太多靈感,只是他感覺自己需要學習很多東西,同時有很多事情他沒有想明白。“這個瓶頸指的還是我自己,有時候會突然感覺自己一下子空空的,好像什麼都沒有。歷史、哲學,這方面的學習我必須得跟上,獲得更多的智慧武裝自己。這樣,我才能創造出更多好作品。”

□談古琴

聽到古琴聲心裡特別靜

在11月28日釋出會現場,古琴大師李祥霆親臨現場助陣,原來李玉剛不久前剛拜李祥霆為師研習古琴。

李玉剛透露,兩年前,他在保利劇院演出《鏡花水月》時與李祥霆結識。“排練的時候,我聽到古琴的聲音,突然間心裡就特別寧靜。當時,我就跟李老師聊起來。李老師說我跟他是老鄉,他也特別喜歡我。”李玉剛說,平時壓力大的時候,他就會聽聽古琴。“前幾天我去拜訪李老師,同時希望他能夠收我為徒,他就同意了。”

李玉剛希望自己能學有所成,之後把古琴帶到舞臺上。他說:“我不知道我未來會是什麼樣的水平,只是希望自己多學,儘量把古琴學好,搬到舞臺上。”他坦言古琴是很難的樂器,他並不想成為古琴演奏家,“古琴是我的一個愛好。我想,若干年後,我也穿一襲長袍彈古琴,會不會也有仙風道骨的感覺?”

□談公益

吆喝家鄉梨感覺很開心

不久前,吉林延邊的蘋果梨嚴重滯銷。李玉剛是吉林人,得知此事後他自費買下30噸,並藉助微博為果農們推銷。

說起此事,李玉剛稱,為果農們“吆喝”家鄉的蘋果梨不是特意的,而是很自然地一步一步走到現在這個階段。“一開始是農村焦點網在微博@我,我就幫忙轉發。轉發之後,我突然想到這是我家鄉遇到的一個難題,我是否能夠做點什麼。一開始我只想幫著呼籲,後來我決定買一點。決定買30噸後,我又覺得應該去一趟果農家裡。”李玉剛說,“回來後,除了讓一些朋友認購了一點點外,我向曾經幫助過我的那麼多師長、朋友也表達了一下我自己的愛心。”

李玉剛說,這樣一步一步做下來,的確解決了果農的很多問題,他也感覺很開心。對於公益事業,他說:“我會在自己的能力之內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談未來

專心做藝術其他都放下

對於未來,李玉剛有自己的想法:“我希望將來能夠執導自己的舞臺作品,就像楊麗萍老師那樣,所以這段時間到處去學習。”李玉剛坦言,他不會為了做導演而做導演,“我是希望未來能夠把握自己的一臺舞臺作品,向其他導演學習。當然,還是會跟其他導演合作的。”

對於自己的女裝表演形式,李玉剛稱那只是大家通過電視載體看到的他的一種形象。將來,他希望能把這種女裝扮相留在劇院裡,在那種非常特殊的環境中,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現給觀眾。以後他再上一些電視節目,就不用再那麼大張聲勢。問及是否會嘗試其他領域,他說:“我有這方面的想法,但說得太多了,大家會感覺這個人很不實。希望肯定是希望,我還是紮紮實實地先把手頭的事情做好。”

李玉剛坦言,他從前想過很多問題,“別人對我怎麼看,怎麼評價我……但現在我感覺這些對我來說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在做一件什麼樣的事情,你自己對待這件事情是一種什麼樣的態度。”他說,如果自己要專心做藝術,就要拋開所有的東西,放下所有的牽絆。

李玉剛歌舞詩劇《四美圖》在人民大會堂上演

葉思陽與古箏難解情緣

“我的內心對古箏充滿了感激,因為古箏給予我太多太多,它為我帶來了快樂,它教會了我感恩與回報。在我的心中,它已不僅僅是一臺木製的樂器,而是一個具有生命力、能與之交流的朋友、夥伴。每次接觸古箏,我都會和它講幾句悄悄話;每次磕碰到它,我也會跟它道歉……”在葉思陽的心中,古箏註定是她今生無法割捨的一段情緣。

活潑好動 因琴而靜

五歲的葉思陽,穿著蕾絲邊連衣裙,像洋娃娃般可愛,看似文靜,但實則活潑好動,性情像男孩子一樣,一刻不得消停。某一天,葉思陽的父母帶她去朋友家做客,父親的朋友是一位音樂老師,家中擺放了一架鋼琴,她一進門便被這個龐然大物所吸引,徑自爬到琴凳上很有節奏地敲起了鋼琴。那位老師聽了非常驚訝,對葉思陽的節奏感表示出很不可思議的讚許,發現了她身上所蘊含著的某種音樂天賦,便建議葉思陽的父母讓她去學習一門樂器。於是冥冥中有很多事情也就從此決定了,在那樣一個充滿了花香與蟬鳴的午後,興致勃勃的葉思陽並不知道自己那無憂、無慮、無壓力的童年生活即將有所改變。

但就當時而言,購買一臺鋼琴對於經濟條件並不富裕的葉思陽父母來說,也是一件較為困難的事情,後來在別人的建議下,她的父母決定讓她學習古箏。葉思陽也得到了父母送給自己的從未見過的長長的、有著二十一根弦的“大傢伙”——古箏,它剛被搬回家時,著實讓葉思陽欣喜了一陣,手指在弦上滑動所發出的悅耳聲音讓她暫時忘卻了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但很快葉思陽就沮喪地發現,自從有了古箏,她再也不能隨心所欲地快樂玩耍,而必須跟隨老師學習撥絃、搖指,回到家中在媽媽的監督下,依然要沒完沒了的練習。小小的她對古箏有了牴觸的情緒,每當練琴時,總是找各種各樣的小藉口,但這些小把戲總逃不過媽媽與老師的火眼金睛。“或許是因為父母幫我選擇的古箏,所以我對古箏的學習不是特別主動,我的父母在我學習古箏的過程中,付出了極大的心血。對於兒時的我而言,最幸福的時光就是父母不在家的時候,我可以瞞天過海,亂彈一氣,快快地結束一天的任務,然後像出籠的小鳥一樣,逃離古箏的控制。”葉思陽笑著說道。

葉思陽六歲那年,她的古箏啟蒙老師王前進先生帶著她去杭州參加了“浙江省中國小生藝術節的少兒器樂比賽”。葉思陽憑藉著她對音樂的淺顯理解與表演能力,最終榮獲了三等獎的好成績,得到了父母與老師的表揚與鼓勵,心中也產生了一點朦朧的成功喜悅,增添了她繼續學習古箏的信心。從那時起,當初“逼上梁山”的牴觸逐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充滿期待的喜悅,對古箏的喜愛也在不知不覺中深深地植入了葉思陽的內心。在成長的過程中,葉思陽將古箏當做了自己心靈的至交。

造詣深化 堅定期待

在啟蒙老師王前進先生手把手的指導下,1999年葉思陽憑藉古箏演奏特長考入了武漢音樂學院附屬國小。在武漢音樂學院古箏教育家高雁教授的精心輔導下系統紮實地學習古箏演奏技藝,並於2002年以第一名的成績保送直升武漢音樂學院附中,並有緣得到中央音樂學院古箏教育家、演奏家李萌教授的指點。2009年葉思陽沒有選擇繼續升至武漢音樂學院,而是考取了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師從上海音樂學院著名古箏演奏家、作曲家祁瑤副教授至今。當記者對此提出疑問時,葉思陽告訴記者:“進入上海音樂學院學習是我一直夢寐以求的心願。我從國小四年級進入武漢音樂學院附小,直到高中畢業,九年來一直都跟隨高雁副教授學習古箏,在高雁老師的悉心教導與自己的刻苦努力下,我在武漢音樂學院從附小到高中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中學期間就有三次被評為三好學生,四次榮獲優秀學生獎學金。但是獲得成績、得到認可的同時,我更希望學習更多名師的優點與風格,開闊自己的視野,這樣我未來的發展也會更好。因此,我高中時便已拜入了祁瑤老師的門下,她對音樂的熱愛及對藝術的激情,讓我由衷地感到敬佩,是她開闊了我的藝術視野。那時,我心裡就有個聲音在說,她就是我一直要尋找的老師。那麼只有考進上海音樂學院,才能更好地跟隨祁瑤老師學習,這也是我堅持要考入上海音樂學院的最大動力。”

眾所周知,上海音樂學院是享譽國內外的著名音樂學府,建校至今,學院培養的人才遍佈全國及世界各地,上海音樂學院也一度被業內外人士譽為“音樂家的搖籃”。如今葉思陽已在上海音樂學院學習、生活了三年多的時間了,她對上海這座城市與上海音樂學院更有了深入的瞭解與認識,當談到她從小便在武漢生活、學習,之後轉而來到上海音樂學院學習,是否感受到上海與武漢兩座城市在文化氛圍上的差異時,葉思陽說:“上海與武漢這兩座城市雖然在文化氛圍上存有差異,但也各有優點。上海是一座彙集了大到世界文化,小到鄉村風情融會交錯的、與國際接軌的大都市,同時也是藝術的棲息地。而武漢不同於上海的繁華,是一座擁有豐富歷史文化遺產的城市,傳統氣息更加濃厚。也許在上海的生活並不像在武漢那般簡單清淨,但是來到上海,我可以接觸到更多的音樂元素,這也是上海最吸引我的地方。上海音樂學院是一所學術風氣正派、藝術氛圍濃厚的音樂高等學府,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在上海音樂學院本科學習的幾年中,讓我既能與眾多著名音樂家、藝術家共同登臺演出,也能得到更多展現自我的機會。能與音樂界前輩同臺,作為晚輩的我自然感到十分榮幸。”

歷經磨練 孕育芬芳

從牴觸古箏,到喜愛古箏,再到感覺古箏已經和自己的生命融為一體,葉思陽經歷了一場心靈的蛻變,在追求音樂夢想與探尋古箏藝術奧祕的旅程上,她放開了自己的懷抱,像一塊吸水海綿一樣不斷汲取著各種養分,她的古箏演奏技藝在不斷的舞臺時間中日益成熟、完善,開始頻繁地在各種民族器樂大賽中嶄露頭角,相繼獲得由文化部與香港中華文化總會聯合在廣州舉行的“國際第二屆器樂大賽”榮獲青年組銀獎,以及不久前結束的由文化部舉辦的第四屆文華藝術院校獎彈撥組最高獎項。這個啟蒙時稚嫩的小女孩,如今已成長為一名亭亭玉立的古箏少女,沿著時間的階梯,拾級而上,奏響了少女夢想中那絢爛多彩的樂音。

經歷了眾多比賽的歷練,葉思陽不僅克服了長久以來不自信的狀態,更對古箏演奏與比賽有了深刻的認識,她漸漸明白,登入舞臺磨礪技藝與內心遠比埋頭在琴房苦練更為重要,因為只有不斷鍛鍊與加強自己的演奏技藝與心理素質,與眾多優秀的演奏者同臺競技,才能更好地取長補短,更好地提升自己對音樂的體驗與感悟,自如流暢地通過指端表達自己對於音樂的理解。在葉思陽看來,比賽所獲得的榮譽僅是對她努力付出、刻苦學琴的獎勵,更重要的則是讓她自己更清晰地剖析了自己,讓她看到了自己的潛力與實現夢想的動力,更讓她堅信古箏與自己一定能到達夢想的彼岸。

如今的葉思陽已是大學本科四年的學生,但她不會讓自己在古箏藝術道路上停下腳步,她對更深層次地探索充滿了期待,“古箏演奏並非簡單的手指活動與音符處理技巧,需要演奏者在文化素養與音樂修養上具備深厚的功底與豐富的內涵,容不得半點浮躁。所以,我會珍惜生活所賦予我的人生經歷,去感悟生活、感悟音樂,堅定地在古箏演奏這條道路上一直走下去,成為一名造詣深厚的古箏演奏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