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下阪雙橋散文隨筆

文學 閱讀(1.4W)

沐浴著金秋的陽光,呼吸著清新的空氣,穿過茂盛的後門林,翻越神奇的母豬嘴,踩著火燒石的崎嶇小路,踏著孩提的濃濃記憶。時而,仰望藍天白雲的豔麗,時而,痴情青山翠綠的醉意,時而,低頭嘆息良田荒蕪的無奈。突然,在路邊巨大蘑菇石上坐下。那一年,那一天,烏雲籠罩,考場失意。我從長憲挑了一擔穀子,摻雜著呈強與賭氣的因素,超過了自身的負荷,翻山越嶺,跨越老廊橋,步履蹣跚地到了這塊石頭邊,走不動了。我把擔子拄在路旁,坐在這塊石頭上睡著了。等到家人推醒時,已是星星滿天…下行四華里便到了下阪溪。

下阪雙橋散文隨筆

一座鋪蓋著黑色瓦片的古老木拱廊橋,像一個歷盡滄桑的長者,藏守著深山的祕聞。自東向西橫亙在溪面上,顯得空蕩與寂靜,失去了往日的豔麗與繁華;蒼白的擋雨壁板爬滿了藤蔓,在風雨中飄墜; 一塊刻著“文物保護單位:下阪橋”的石碑矗立橋頭。走進橋內,兩臺消防推車,守護著中央的神龕的安寧,橋上空無一人。一陣微風吹拂,頓感一絲涼意,引發了對往事的思念:赤著腳丫,揹著竹簍,為田耕的父親與兄長送午飯。不分男童女童,瘋狂的打鬧,跳繩子,抓籽子,捉迷藏。把老廊橋跳的一顫一顫的;一會兒,好奇地打量著過往的陌客;一會兒,聹聽大人們的煙雲往事;一會兒,橫臥在橋上,與過路的乞丐並排午睡;一會兒,想起了在這橋下的深水潭,險些溺水;是在這裡吃午飯的時辰,收到《錄用通知書》,才步向商場,與父業道別。從老廊橋的這端走到東海大橋的那端。一件件往事,彷彿在昨天。

下阪原為閩北通往閩東的陸路樞紐,楊源鄉黃姓的發源地。為了行人往來方便,以下阪黃氏族親牽頭,經過各方籌措,蓋起了下阪木拱廊橋,商賈墨客,往返頻繁,熱鬧非凡,黃氏五穀豐登,財丁興旺。據傳,有一位風水神師破國華,因失志不滿,發誓要把國土上的風水全部破掉。一天,他來到下阪,發現了一頭真龍,便怒火重生,買了一頭白狗活殺了,將狗血灑在真龍的龍脈上,真龍瞬間倒地。下阪也逐漸開始衰退。黃氏宗親,紛紛逃離下阪。有一次,一頭母牛帶著小牛,跑到溪岸西面的`山上,發現一個山坳,梨花盛開,青草茂盛,氣溫暖和,就在山坳上睡著,任憑主人怎麼驅趕,就是不肯回去。黃氏長兄頓感蹊蹺,便找來風水先生,羅盤一放,果真是風水寶地。於是,他率先遷出下阪,來到山坳開基安家。取名“黃大屋”,後來改名叫“王大厝 ”。其他兄弟也分別遷往葛畲、大溪、西門、天井洋等地。從此,下阪村重新修復成了一片良田。現今只留下零星的殘牆斷壁和一座廊橋。

我撥開荊刺,跳入溪灘。洶湧澎湃的溪水,已被上游的電壩截流,卵石凸顯,沙灘擴張。我逆流在沙灘上步行,往日行走如燕的步伐,顯得踉踉蹌蹌。離老廊橋北側不足百米的地方,出現了另一座形鋼構橋,四排鋼筋混凝土圓柱,每排四根,直指藍天,撐著一座橫空樑橋,跨越溪流,宛如一道彩虹,穿越蒼穹。氣勢非凡,車流在半空中穿梭。這是寧武高速公路的T形鋼構下阪橋。

下阪老廊橋的全稱是“下阪木拱老廊橋”,建造於廊橋盛行的北宋年間,分別於道光七年(公元1782年)、光緒十一年(1885年)等多次 重修。橋長26米,橋寬7米,全部採用杉木原料,榫卯相接,結構穩固,工藝精湛。

而T形鋼構橋的全稱是“連續剛構形樑橋”,建造於2012年,橋跨度60米,橋寬15米,橋高30米。是寧武高速公路橋隧群的組成部分。採用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墩樑固結體系,具有T形鋼構橋和連續樑橋的優點。

兩座橋穿越時空800多年,先後坐落在下阪溪上。前者是通俗名稱,後者是科技專用術語。一個莊端淳樸,一個雄偉壯觀。這是時間的重合,還是空間的巧遇?老廊橋與T形橋並存,展示了古代文明與現代科技齊驅!

我爬上了溪岸,站在半山,透過下阪雙橋,彷彿看到了矗立於世界強國之林的中美兩座大橋。一座古老文明,心懷若谷;一座現代強大,咄咄逼人。孰優孰劣?哪一座更適宜行人的通行?只能由行人的腳步去體驗。

穿越有形的大橋,腦海裡卻湧現出千千萬萬座無形的橋:

2014年5月為了參加長子的大學畢業典禮,我在北京飛往華盛頓的飛機上,遠看著浩瀚的雲海,飛機在雲上滑行, 我想起了沒有橋的通行,白雲成了飛機的橋樑;在俯瞰無邊的太平洋,艦船在水上滑行,我又想起了沒有橋的通行,波濤成了艦船的橋樑;走在陌生的人群中,一個個痴迷戀著螢幕,我再次想起了沒有橋的通行,網際網路為空間架起了橋樑;登上紐約帝國大廈,不同膚色、不同國籍的人在親密地交流,我再次想起了沒有橋的通行,語言成了心靈溝通的橋樑。

人世間,只要有險峰,就有人攀爬;只要有距離,就有人跨越。每一個人,無時不在有形與無形的橋上穿稜。

我期盼橋越造越精美,也期盼橋越造越雄偉,更期盼的是造橋人的超越,與橋上行人的文明,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