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描寫嵇康的優美散文

文學 閱讀(1.56W)

嵇康三國時曹魏文學家,是“竹林七賢”之一。接下來小編蒐集了描寫嵇康的優美散文,歡迎檢視,希望幫助到大家。

描寫嵇康的優美散文

  篇一:嵇康這個人有意思

魏晉風骨,後世敬仰,歷朝歷代的學子精英們更是頂禮膜拜,頻頻效仿。創造魏晉風骨的那些人已經作古千載,然而,他們的風骨卻成為後人的楷模。開魏晉風尚的是一批學識淵博,情操高尚的知識分子,他們中一個特別惹人喜愛的當屬嵇康。

嵇康這個人很有意思,他是個曠古奇才,是個大學問家,稍微關心古代史的人都能聽到他的聲音。他一生著作頗豐,其中千秋相傳的有《聲無哀樂論》、《太師箴》、《管蔡論》、《明膽論》、《釋私論》,《養生論》。

嵇康長得十分漂亮,達到了“龍章風姿、天資自然”的地步,一位好友山濤曾經用這樣的句子來形容嵇康,“叔夜之為人也,巖巖若孤鬆之獨立。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將崩。”

嵇康是曹操的嫡孫女婿,生長在魏晉時期,可他的人生主張確實是讓人聽了觸目驚心,他完全不理會種種傳世久遠堂而皇之的教條禮法,徹底厭惡官場仕途,心中崇尚著一個於世人截然不同人生境界,這個境界是那樣的令人心醉神迷,是那樣的坦蕩浩然。這種境界可用十二個字來概括,“擺脫束縛,迴歸自然、享受悠閒”。他大聲疾呼,“非湯武而薄周孔”、“越明教而任自然”。嵇康不但給後人留下了驚天地的著作,還用行動闡述了日常生活中多種社會範疇概念的另類含義。

比如,“為官”。歷朝歷代多少人夢寐以求為官,可是嵇康崇尚自然,厭惡仕途,厭惡到令人咂舌的程度。他長期隱居在河南焦作的山林之中,後來到了洛陽城外,竟然開了個鐵匠鋪,每天在大樹底下打鐵,沒有誰要他打,只是自願,也沒有贏利的目的,只是覺得有意思。他給別人打鐵不收錢,誰要是過意不去拎壺酒來,他會拉著你一塊痛飲。一個稀世的大學問家、大藝術家竟然在荒郊野外的大樹下打鐵,與那些瘦骨嶙峋的隱士,以及皓首窮經、弱不禁風的書生們相比實在是南轅北轍。

他的一位粉絲名叫鍾會,鍾會對嵇康一向敬仰,一度敬仰到了敬畏的地步。鍾會乃大書法家,魏國太傅鍾繇的兒子,鍾會本身就博才多藝,聲名遐邇,原來想請嵇康指點一下自己的文章,只能把文章悄悄地塞進嵇康住屋的窗戶裡,畏而不敢進其屋,現在已經地位不低了,聽說嵇康在郊外打鐵,就“乘肥衣輕,賓從如雲”,帶著一支華貴的車隊前來。也許是為了表示尊重,也許是為了顯示點什麼,反正車隊浩浩蕩蕩的來了。可是,這種喧鬧嚴重侵犯了嵇康營造的安適清淨的境界,他白了鍾會一眼,連招呼都不打,拉著風箱,掄著鐵錘,叮叮咣咣的照樣打鐵,旁若無人,一下子把這位貴公子推到了一個尷尬的境地,鍾會只得悻悻而歸。剛走幾步,卻聽到嵇康說話了,“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鍾會一驚,立即回答,“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兩個文學大家,只是鍾會要比嵇康差上幾個級別,人品更是天壤之別,可是簡潔而巧妙的問答簡直就是巔峰對決,令人回味。

嵇康不但看不起當官的,厭惡當官的,誰要是勸他當官他跟誰急。當時有一個名氣很大的名士山濤,擔任著一個很大的官“尚書吏部郎” 。這可是一個十分搶手的官位,相當於現在的中央組織部長或人力資源部長,那還了得。可是山濤做著做著不想再做下去了,要辭職,朝廷要他推薦一個合適的人選,他真心實意的推薦了自己的朋友嵇康。這不是天上突然掉下餡餅來了嗎?可嵇康不那麼認為,嵇康立即寫了一封與山濤的絕交信,即著名的《與山巨源絕交書》。可能這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封絕交書,他在書中說,你一個人當官被屠宰,現在不想當了也就罷了,為什麼現在又要拉一個去做墊背的呢?你如果非要我去當官,則是非要把我推入溝壑裡去不可。不是我故作清高,而我實在沒有當官的能力,就像我們不能把貞潔的美名加在閹人身上一樣。你如果想與我共登仕途,其實是逼我發瘋,我想你對我沒有深仇大恨,不會這樣做吧?這封絕交信很快傳到朝廷,也流傳於千秋後代,因此說嵇康跟當官好像有仇似地,一點都不過分。

再比如對“朋友”的認識,什麼是“朋友”?最近新版的電視連續劇《手機》中費教授有個說法,“朋友就是志同道合、狼狽為奸”。這句話聽起來很不那麼舒服,可細想起來也有他的道理。拋開政治含義和道德標準,朋友只能算作中性詞,無論什麼樣的“志”和“道”,只要相同或者合拍,就是友,就像狼和狽在一起做壞事一樣,也是友。這麼一想,朋友又是一個多麼怪異的稱呼,嵇康實在是被它搞暈了。他太看重朋友了,但又不得一次又一次的絕交。他一生選擇朋友太謹慎了,一生中曾經可以成為朋友的總共也就那麼五六個人,可沒想到的是涉及到他自己的一切大事都發生在僅有的'幾個朋友中間。山濤曾是他的朋友,可山濤勸他當官,被他斷然絕交。沒過多久,又一場驚天大案在他的朋友間鬧出來了。呂撰、呂安兩兄弟都是嵇康的朋友,可是呂撰心術不正,看上了自己弟弟的媳婦,並偷偷的佔為己有。為了掩飾,竟然給弟弟安上了一個“不孝”的罪名上訴朝廷。“不孝”是當時最重的罪名之一,呂撰、呂安都是當時的名人,朝廷也樂意拿名人在不孝的問題上開刀,藉以伸張孝道。而呂安雖被冤屈,卻難以自辯。你想啊,一個文人,怎麼能把哥哥霸佔自己妻子的醜事公之士林呢?妻子何以自處?家門何以避羞?這時候,因官司纏身,呂安平時許多引以知己的所謂朋友早已一一躲開了,他想到了嵇康。嵇康畢竟還是嵇康,他聽後拍案而起,又是一封極其憤怒的絕交信,怒斥呂撰陷害無辜,包藏禍心,宣佈和呂撰絕交。在那個年代也只能為朋友做這麼一點事情了,他想通過絕交來表白自身的好惡,通過絕交來論定朋友的含義。他識破了一個假朋友,想為真朋友說幾句話而已,但僅僅因此而被捕了,罪名是“不孝者的同黨”。

一個“不孝者的同黨”該怎麼處罰呢?

當時的統治者司馬昭抓住這麼一個燙手的人,在宮廷裡猶豫。在司馬昭的心裡,孝與不孝都不是什麼問題,他在琢磨,嵇康給山濤的絕交信裡,把仕途官場說的是那麼的讓人噁心,總得給他點顏色看看。司馬昭雖然濫殺無辜,為人陰險狡詐,但無論如何也不會判處嵇康死罪。可就在司馬昭猶豫的時候,來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那位曾經誠惶誠恐請嵇康看文章,發跡後帶著一幫人前呼後擁來拜訪嵇康,一直想和嵇康做朋友的那個鍾會,情況就急轉之下了。鍾會說,“嵇康,臥龍也,千萬不能把他放出來。嵇康、呂安這些人言論放蕩,誹謗聖人經典,任何君主都不會放過他們,陛下如果仁慈,不除掉嵇康,那就無意淳正風俗,清潔王道。”這還是在以“不孝者同黨”來論罪的嗎?正是這麼一席話下去,嵇康才只有三十九歲的生命終結了,司馬昭狠心的殺了嵇康。殺死嵇康那天可能是中國文化史上最黑暗的一天,一個曠世奇才,一個文學大師,一個藝術天才就這樣死在了當權者、朋友以及想和他做朋友的人的手裡。

嵇康死了,死得有點窩囊。為了朋友那點事,居然搭上了自己的生命。可是他的死確實是以莫須有的罪名,在朋友和曾經想和他做朋友的人手裡死掉的。他的著作和為人本來就夠後人很是研究一陣子的了,那麼他的死不是也夠後人從中體會出點什麼嗎?

  篇二:懷念嵇康

深夜,又翻出《廣陵散》來聽,心中平靜了許多,人世,塵世,慾望橫流,自己被裹雜在其中不得解脫。

同學會,會的是什麼?財力?物力?還是背景?現實總與理想相違,在金錢面前,一切變得那麼渺小。在這一刻,我心中開始懷念一個人,他雖然生在兩千年前,但他的言論與風度,卻是我們這個世代欠缺的,這樣清絕的男子,世無其二,他自然而生,自然而存,清高得目不斜視,他不願見世俗的飛短流長,亦不屑於官場同流合汙,這樣集清氣與才氣於一身的男子,他是文人中的神,就是他辭官歸隱,回到鄉下,種田鍛鐵,亦不能遮掩他的傾世才華。

說起南北朝,這是一個可愛的,唯美的時代,嵇康成就了這個時代,這個時代也成就了嵇康,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想象著,這樣清絕到足不沾塵的男子,若他生在我們這個時代,會怎樣?他還會不會成為世人心中的偶像?我想一定會的,就算飛越千年,這樣明珠般耀眼的男子,應該還是不會減退光彩。他依然會是神一般地存在。

中華幾千年的文壇,能讓敵友雙方都眾口一詞贊其好的唯有嵇康了。

耳邊流淌著《廣陵散》優越的清音,心中如釋重負,遙想,青松明月之下,你白衣勝雪,手揮五絃,俯仰自得,遊心太玄,心中難免嘆息,今人就是再端然作勢,又怎及你的自在悠閒,心思點綴在《廣陵散》的樂音中,不願迴轉,那個美妙的時空,那個清絕的嵇康,他就在月下,他就在鬆間,他就在眼前

揮揮衣袖,拂去身上的俗氣,再轉身,我還是那個清靜自在的我。

  篇三:嵇康

翻開歷史的篇章,我彷彿置身於那個時代,聆聽著他的故事。

田園小房中,你痛飲苦酒,一杯接著一杯,每杯都好似穿腸的毒藥,讓你更恨那個自己曾說“常謂之知言”的山濤。想起曾經的時光,自己與阮籍、山濤等人遊於竹林之中,不時傳來歡笑和琴音,這讓我無比陶醉。可如今,山濤竟誘薦自己為所恨的司馬氏做官!能怪誰呢?只能怪自己交友不慎。我看著你這一臉愁容,既痛苦又不願和朋友離別。但你又端起酒杯,一飲而盡,你憤怒地拋開酒杯,堅定地寫下了《與山濤絕交書》,你寧願與好友絕交,也不願為司馬氏效力的決心深深地打動了我。你這不屈的本性讓我佩服。

後園柳蔭下,“哐當、哐當”的打鐵之聲是多麼和諧,突然,一陣馬褂鑾鈴之聲打破了這寧靜。你彷彿並無此事,又一次舉起了鐵錘,門前的鐘會見此皺了皺眉。終於,他只得悻悻地離開。而你,只是拋給他一句:“何所聞而來,何所聞而去?”鍾會只得尷尬回道:“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我在一邊不禁大笑,笑鍾會之庸。你聽此,也拋錘大笑:“吾非湯武而薄周孔,看你何名篡權柄!”你這一笑,惹怒了鍾會,驚掉了司馬昭手中的酒杯。見此,我只能為你那放蕩不羈而嘆息,又為你藐視世俗而震撼。你身為一代才子,卻不願登入仕途,寧願做村中的鐵匠,真可謂英雄無用武之地。你以打鐵來表示自己的“遠邁不群”,這讓我心潮澎湃。

刑臺上,你沒有絲毫畏懼,臺下三千多大學生稽首看著自己,司馬昭也盯著自己。你知道,只要自己說一句求情的話,就會享受高官厚祿。可你在尊嚴和生命之間做出了明確的選擇,只大喝一聲“把琴拿來。”你撫著琴,伴著風,一曲《廣陵散》訴說了自己不對王侯將相拆腰的決心,也洋溢著憤慨不屈的浩然之氣。曲了,你閉上眼,長嘆一句“《廣陵散》從此絕矣!”你淡然離去,與世再無一絲牽連。你“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決心,讓我讚歎。

一陣鈴聲把我從歷史的長河中驚醒,嘆望歷史,能有多少人如嵇康一般?我愛你“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

  篇四:美哉,嵇康之死

翻開《晉書》,跌入一個玄乎暈乎的時代。那時的太陽,日落比日出更美;那時的生命,死比生更亮。

公元二百六十二年一個夏日的傍晚,落日的餘暉將洛陽東市刑場染成橙色。風兒輕輕,琴聲悠揚,圍觀的人群屏氣懾息,旁聽著神祕的旋律生命的絕響。撫琴人是被司馬昭畫了紅圈的魏晉名士嵇康。

《魏氏春秋》記載“康臨刑自若,援琴而鼓”,《晉書》說他“顧視日影,索琴彈之”。兩個記載差不多,《晉書》又多了一個細節,嵇康回過頭從容地看了看快要落山的太陽。就在這一刻,嵇康忽然想起一件事,嘆道:“《廣陵散》於今絕矣!”嵇康曾得《廣陵散》於一個隱者,並允諾不再他傳,後來袁孝尼等人想學都被回絕。嵇康活得坦蕩,走得瀟灑,他沒有過多的牽掛,只是想到《廣陵散》將要失感測到有點遺憾。嵇康這極富詩意極具美感的臨終一嘆,將生命的旗幟插上了人類美學的高山之巔。

嵇康生得很美。嵇康無論是身材儀表還是氣質風度都美妙絕倫,是一個不用打扮就能傾倒天下的美男子。嵇康的美不只在外表,更在於他的人格魅力:挺如鬆,勁如竹,堅如石,傲如山,潔如玉,清如水。

嵇康活得很美。他的詩文書法琴藝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是位多才多藝的全能式學者。嵇康是竹林七賢的領袖人物,他崇尚自然,怡悅山林,追求恬靜閒適超然自在。嵇康是一位出色的文學大師,他的詩氣峻辭清,立意高遠;他的文章氣勢磅礴,深刻犀利。嵇康精通音律,是當時著名的音樂理論家和演奏家,他寫的《琴賦》,特別是洋洋七千言的《聲無哀樂論》,鼓吹自然和諧,呼喚心靈迴歸,在當時音樂與自然、音樂與情感關係的大論辯中獨樹一幟。

嵇康“志趣非常”,一身雅好,最怪的是他喜歡俗活兒打鐵。《晉書》說“康居貧,嘗與向秀共鍛於大樹之下,以自贍給”。嵇康在鍛鐵的同時,也鍛造了自己的純青的靈魂錚錚的鐵骨!爐火通紅,力智交輝,錘聲鏗鏘,汗香四溢,嵇康打鐵美得如畫如詩。就在嵇康打鐵打得興高采烈的時候,司馬昭的寵臣鍾會突然來訪。嵇康懶得理他,連頭都沒抬,鍾會尷尬了一會兒動身要走,嵇康問話了,很幽默:“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鍾會答得也很機巧:“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這件事讓鍾會耿耿於懷了一輩子。魯迅說“這也是嵇康殺身的一條禍根”,禍就禍在嵇康得罪的不是一個君子而是一個小人。

嵇康死得很美,他的死因美得讓人羨慕讓鬼嫉妒。

嵇康因思想而死。嵇康玄學思想的核心是“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湯武而薄周孔”。這是一朵帶刺的玫瑰,他的芒刺直指以周公自居的司馬昭和被統治者當做幌子的虛偽禮教。嵇康的社會理想是“不以天下私親,寧濟四海蒸民”。他嚮往唐虞社會及其之前的公天下,這就把唐虞之後“宰割天下以奉其私”的罪惡統治都否定了,從而使自己處在了社會批判者的立場上,嵇康的仙山瓊閣因有百姓安樂而美麗動人,他的烏托邦理想因超越歷史而虛無縹緲。浪漫在於此,悲劇也在於此。

嵇康因拒絕做官而死。……

嵇康因替朋友鳴不平講真話而死。……

嵇康死得很美,從大牢到刑場直到死後百餘年間,在歷史的時空留下了迷人的魅力。

嵇康入獄後,人們奔走呼號競相營救。《世說新語》說“豪俊皆隨康入獄”。司馬昭有點犯傻,他想不通,已是死囚的嵇康怎麼還有心思在獄中寫詩,更想不通還有那麼多人無意於他的官場卻很樂意陪嵇康蹲牢房。司馬昭有點心慌有點猶豫,還有點酸溜溜的嫉妒。就在這時鐘會開口了:“嵇康,臥龍也,不可起,公無憂天下,顧以康為慮耳。昔齊戮華士,魯誅少正卯,誠以害時亂教,故聖賢去之。康、安宜除之,以淳風俗。”鍾會對司馬昭的心思摸得很透,短短几句話就結果了曾怠慢過他的打鐵佬――嵇康。

據《晉書》記載:“康將臨刑東市,太學生三千人請以為師。”三千學子聚集刑場為嵇康請願,在中國殺戮史上還是破天荒。

司馬昭雙手沾滿了鮮血,最令人切齒的莫過於殺害嵇康。《晉書》說“海內之士,莫不痛之”,從朝野之士到閨閣中人都在懷念嵇康。其中,說得最深刻的是袁巨集的妻子李氏《吊嵇中散文》中的一句話:“理極滯其必宣!”寫得最美的是向秀的《思舊賦》, 就連還在司馬昭身邊做官,嵇康與之絕了交的山濤也寫文章盛讚嵇康。人們對嵇康的懷念心祭成為兩晉時期一個重要的文化現象。

據考,神祕的《廣陵散》並未失傳,悠揚的琴聲依然在天地間迴盪。絕響永恆為不朽,死亡昇華為美麗:這是對人生的叩問、對生命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