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書信函>

寫給機械加工專案合理化建議書(精選9篇)

書信函 閱讀(2.1W)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我們使用上建議書的情況與日俱增,建議書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大家知道建議書的格式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寫給機械加工專案合理化建議書,歡迎大家分享。

寫給機械加工專案合理化建議書(精選9篇)

寫給機械加工專案合理化建議書 1

一、總論

(一)專案名稱

中小型農業機械加工

(二)建設規模及內容

1、建設規模:

年生產川虎1.5型、1.8型、2.0型聯合收割機6000臺,SHDXY系列移動迴圈式糧食乾燥機8000臺,青飼料粉碎機、電機風車、微型碾米機、玉米脫粒機等3萬臺。

2、建設內容:

專案佔地90畝,建設面積1.8萬平方米,主要新建鑄鍛車間、金加工車間、組裝車間、總檢車間、噴漆車間、包裝車間、材料庫、成品庫、辦公、宿舍、公用工程等用房。購置氣錘、高爐、行車、平磨、外磨、內磨、花鏈磨、拉床、剪板機、折邊機、衝床、滾齒輪、銑床、車床、鑽床、叉車等通用、專用裝置80臺(套)。

3、建設地點:

巴中市巴州區。

二、專案背景和政策支援

(一)專案背景

巴中市是全省產糧大市,為川東北重要商品集散地,全市糧油種植面積500萬畝以上,20xx年糧食總產量達168.8萬畝,主產小麥、水稻、玉米等品種,年產稻穀50萬噸、小麥31萬噸、玉米45萬噸以上。由於巴中地處山區,不適應大型農業機械的收種,人工耕種生產效益較低。四川很多縣、區勞務收入佔農民純收入40%以上,農村大部分青壯勞力長年在外務工,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婦女,收割季節勞力極其缺乏,如遇雨季,糧食時常因收穫不及時而黴爛,糧食損失很大。小型聯合收割機是一種集收割、脫粒、分離、清癬集糧功能於一體的複式作業機械,據調查,20xx年全省僅小麥一項適宜收割面積達600萬畝,需用收割機7500餘臺。巴中目前僅有一小型農機加工廠,裝置設施較為落後,生產的.產品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急需引進一家企業或獨資或合資生產小型農用機械。

(二)專案建設必要性

1、適應範圍廣:

小型農業機械體積孝質量輕,可廣泛應用於四川農村和省外山區農村,是國家一直鼓勵和支援的專案。

2、生產效率高:

聯合收割機每小時作業量3-5畝,是人工作業的40-50倍,人工收割每畝需花費300元左右,而機械收割每畝價格100-150元。農機的推廣應用保護了生產力,節約了生產成本,能大幅提高土地收益。

3、生產技術成熟:

小型收割機和乾燥機由四川省農業機械研究設計院根據山區特點而研製的,已大面積推廣應用。經過機械收割的糧食可以達到“三低”,即總損失率低(≤3%)、含雜率低(≤1%)、破碎率低(≤0.5%)。

4、區域優勢明顯:

巴州區是市政府所在地,產品可以直接銷售全市一區三縣。巴中又位於成都、重慶、西安幾何中心,市場廣闊,產品輻射面積寬,新辦企業能形成很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三)國家相關政策支援

國家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始終把解決十幾億人口吃飯問題列為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列為推動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的基礎條件。

(四)專案投資人概況

引進業主,獨資建設,自主生產經營。或與本地一小型農機加工企業合資經營。

三、專案定位和選址

(一)專案定位

新辦企業產品以國內山區農村為主,立足四川,面向全國,依託科研院校,逐步開發生產大型農業機械。

(二)專案選址

專案落戶在巴中工業園內,該園位於省道唐巴公路北側,距市區中心14公里,恩陽鎮1公里,巴(中)廣(元)高速公路介面4公里,巴(中)樂(壩)鐵路客、貨運站15公里。工業園佔地2.18平方公里,正在啟動二期工程,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園區內水、電、氣、路、視、訊、資訊平臺等公共基礎設施完善,環保設施齊備。目前,已規劃糧油、食品、醫藥、機械、輕紡、新型建材、生物工程等工業發展區。

(三)區域綜合環境

1、銷售市場:

巴中市居於丘陵山區,糧油種植面積分布在不同海拔間,非常適合小型農業機械。全市糧油麵積500萬畝以上,巴州區佔170萬畝,其中,小稻達46萬畝,玉米30萬畝。據調查,巴州區每年農民出資購買農機銷售額在6000萬元左右,全市在2億元以上。

2、技術力量:

巴州區有機械專業技術人才500名,其中,中高階職稱50名,具備了新辦農機加工企業的技術力量。區內有職業技術學校12所,能及時培訓大量技術工人滿足企業的用工。區農機部門與中國農業機械科研院,四川農機研究設計院簽訂了長期技術合作協議,指導生產、發展巴中的農機產業。

3、地方支援:

政府大力支援新辦農機加工企業,專案建成後,政府將提供一定工業發展專項資金,用於企業發展。

寫給機械加工專案合理化建議書 2

一、機械製造專案

二、專案建設內容:

投資15億元,佔地1000畝,修建廠房及附屬用房70萬平方米,達到年產2萬輛汽車、2萬輛輕卡車、10萬輛摩托車及零部件。

三、專案背景

(一)20xx年,我國機械工業總產值達到了10.75萬億元,首次實現了產銷“雙過10萬億”的目標。汽車行業產銷量均實現高速增長,總產值佔同期機械工業總產值近30%,產值增量佔機械工業的44%,利潤增量佔機械工業的62%。汽車行業成為了機械行業增長的“發動機”,中國已躍居世界第一汽車產銷大國。20xx年,重慶將以長安、慶鈴、重汽三大骨幹體系為依託,整車產能達到150萬輛,並建立起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汽車技術研發體系和試車場地,最終形成4-5傢俱有較強競爭能力的整車大型企業集團;20xx年,重慶整車生產能力將達到260萬輛,工業總產值達到2000億元,汽車產量佔全國的15%以上。

(二)目前,重慶輕卡車生產廠主要有四家:重慶東本實業有限責任公司(重慶茶園新區)、重慶華亞拖拉機有限公司(總廠在重慶市大渡口庹家坳,今年在忠縣建分廠)、重慶慶林有限公司和重慶虎牌農機公司(兩者均在重慶酉陽縣新建),四家企業總產能為4萬輛,20xx年產量為2萬輛(東本和華亞各佔1萬輛)。然而,到20xx年,僅重慶市場的輕卡車的年需求量就達10萬輛。隨著農業機械化和農業現代化程序的加快,輕卡車產能與市場需求之間的矛盾將更加突出。

(三)重慶是全世界名副其實的摩托車“加工廠”,是舉世公認的“摩托車之都”。20xx年,重慶摩托車將實現產銷900萬輛,佔全國產銷量的50%,銷售收入約700億元;20xx年,重慶摩托車將實現產銷量1000萬輛,佔全國產銷量的50%以上,銷售收入達1200億元。隨著西部大開發和統籌城鄉工作的深入推進,到20xx年,僅我國農村存在的潛在市場需求就達每年5000萬輛以上。

綜上所述,重慶汽車、輕卡車和摩托車產業基礎堅實,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為未來10年的產業發展提供了十分廣闊的市場空間。依託重慶已經形成的產業優勢,充分藉助產業集聚效應,建設汽車、輕卡車和摩托車專案具備客觀條件。

四、發展優勢

石柱縣具備發展該專案的`下述優勢:

一是石柱政府大力支援發展該專案。石柱縣領導班子勤政務實、高效廉政,20xx、20xx連續兩年在重慶市考核中被評為優秀領導班子;石柱縣委、縣政府已經將機械製造納入全縣重點產業發展規劃,有信心、有決心、有恆心藉助重慶主城的輻射帶動作用,做大做強機械產業;對於實力較強的品牌企業,無論是產業轉移還是戰略擴張,願意給予力所能及的大力支援,包括協助企業將產品納入全國或省市購置補貼目錄。

二是石柱區位能輻射廣闊的消費市場。石柱位於長江南岸、渝東地區,是承東啟西、南北傳遞快捷通道的必經之地。石柱的區位決定了石柱必然具備物暢其流的大交通網路。20xx年,石柱將形成“四高一鐵一港”(滬蓉、沿江、豐石、樑黔高速公路,滬蓉高速鐵路和西沱長江萬噸級深水良港)的立體交通網路。屆時,石柱到上海僅需7小時(相比重慶主城距離更短),到廣州、南寧(出口東南亞)僅需6小時。便捷的交通決定了石柱能有效覆蓋廣闊的國內國際市場。

三是石柱建設該專案的成本比較低廉。石柱日供水能力達10萬立方米,日汙水處理能力為4萬噸,工業用水價格2.1元/立方米;境內全部執行國家電網,現有35千伏變電站15個,110千伏變電站5個,220千伏變電站1個,大工業用電價格0.561元/度;天然氣日供氣能力可達40萬立方米,工業用天然氣1.44元/立方米;有富餘勞動力15萬人,可支配勞動力5萬人以上,2所中等職業學校及5所辦職業技能培訓機構能為專案提供技工支援,企業職工平均工資為800元-1200/月。

四是石柱具備一定的產業配套基礎。石柱現已成功入駐榮易達鋁業、萬力聯興實業、德華機械、麥斯特機械等機械製造類企業,並均已投入生產。這些企業主要為重慶長安集團、嘉陵集團等汽摩企業配套生產汽車泵類、汽車缸蓋、汽車門鎖、摩托車發動機等零部件,或生產總裝農機系列產品。目前,石柱正積極爭取電鍍加工業立項。因此,石柱發展汽車、輕卡車和摩托車專案具備一定的產業集聚規模和效應。

五是石柱擁有投資創業的宜居生態。石柱是一個美麗淳樸的生態之城,森林廣袤、植被良好、氣候宜人,是重慶主城名副其實的“後花園”。石柱有以黃水國家森林公園為代表的天然美景,高原山塬氣勢磅礴,高原水鄉風姿綽約,群山逶迤,山水相依,森林環抱下的土家民居依山而建,儼然世外仙境。春季滿目蔥綠、一片蒼翠;夏季涼百花齊放、清香四溢;秋季層林盡染、五彩斑斕;冬季白雪皚皚、玉樹瓊枝。石柱的良好生態可為投資創業者提供一個科學決策的宜居環境,也可為企業引進和留住高科技人才創造良好環境。

六是石柱享有獨一無二的政策優惠。石柱既是西部縣份,也是三峽區縣份和少數民族縣份,因此投資石柱可同時享受西部大開發、三峽庫區、少數民族等多項優惠政策,這在全國是獨一無二的。20xx年以前在石柱投資的企業,前三年可按交納增值稅總額的50%、35%、20%以及企業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的100%、50%、25%享受返還獎勵。符合石柱產業定位的龍頭專案可申請三峽庫區產業資金補助、專案貸款貼息,以及用工培訓和養老保險補貼等。

五、經濟效益預測

以整個專案年銷售收入30億元、年均利潤3億元計算,預計投資回收期6年。

六、合作方式

重點採取整體開發模式,即政府將專案打包交由龍頭企業開發,再由龍頭企業組織相關企業分塊建設。

寫給機械加工專案合理化建議書 3

1、農業機械自動化的含義

縣域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縣域是連線城市和農村的重要紐帶,同時也是農村經濟的主要來源,是實現我國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從整體狀況來看,農業在我國縣域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佔據著主導地位。農業在縣域經濟發展中起到的作用是無可取代的,雖然我國的農業機械化水平得到了提高,但是我國農業的整體發展水平和世界上發達的國家相比還存在著很大差距。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農業生產機械化是其中的活力因素,國民經濟發展的必要前提就是加快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步伐。目前,我國農業機械化區域的發展還不太合理,與一些發達的國家相比,機械化是我國縣域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因為我國農民在自動化方面的意識還不夠強烈,所以在實現現代農業方面還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縣域農業的主要參與者是農民,這些農民的受教育水平都不是很高,操作農業機械的能力也有所欠缺。

2、農業機械自動化應用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

推進縣域農業機械自動化的發展是目前最重要的任務。我國的縣域農業發展狀況在機械自動化的應用中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針對這些問題,有關部門應該積極的採取應對措施,保證縣域農業機械自動化的發展。

2.1農業方面的技術不夠成熟

目前,我國在農業方面的技術還不夠成熟,並且在農作物的種植方面,關於農作物生長規律的總結還不夠完善。在很多縣域地區,適合農業生產的硬體裝置還達不到實際的應用標準。

2.2硬體機械裝置的價格比較高且不易操作

為了保證農業機械裝置自身的作業效能,農業機械的自動化裝置都需要結構複雜的機械裝置,並且,農業機械化的成本是比較高的,一些機械硬體裝置的價格都比較昂貴,一般的農民是無法購買使用的。價格問題是制約農業機械自動化發展的重要因素。降低農業機械自動化的成本是目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另外,一些農業機械的操作過程非常複雜,也是制約農業機械自動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3、推進縣域農業機械自動化應用的幾點建議

3.1提升農民的整體素質

縣域農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要想實現農業的機械自動化,就必須提升農民的科學文化知識和整體素質。在推進縣域農業機械自動化應用之前,要做好在農村普及科學文化知識的工作,這樣農民才能熟練的掌握機械裝置的操作方法,從而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讓縣域農業走上現代化農業的道路,不僅要依靠政府的扶持,農民也要有較高的思想覺悟,通過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來推動農業機械化的快速發展。

3.2逐漸提高農業機械自動化的水平

農村的科學水平和經濟水平都普遍較低,因此要實現農業的'機械自動化就必須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制定合理的發展策略,層層落實下去,儘可能的維護農業生產建設的創造性和積極性。

3.3完善農業機械自動化的建設

目前,我國的農業生產水平有限,要想實現農業的機械自動化,就要注重效率和能源的雙向節約,按照機械適用範圍的不同來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使用,逐步推進縣域農業機械自動化的應用程序。

3.4增強對農業機械自動化的創新意識

增強對農業機械自動化的創新意識主要包括對機械設計生產和使用的創新,除此之外,對技術人才隊伍的建設進行創新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建立一個具有創新意識的農民團體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團體的努力不斷實現農業技術的更新,才能逐步實現農業的現代化。只有在實踐中總結經驗,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農業生產,才能加快縣域農業機械自動化的步伐。

4、結語

農業機械自動化的發展,不僅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客觀需求,還是農業機械自動化發展規律的必然趨勢。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農業機械自動化的地位逐漸的顯現了出來。推進縣域農業機械自動化的應用不僅能夠有效的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還能節約我國的資源,降低生產成本,增強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寫給機械加工專案合理化建議書 4

一、農業機械化現狀

鎮賚縣作為國家商品糧基地縣,幅員面積4757km2,其中耕地面積196萬畝,總人口29.38萬人。全縣農機總動力93.7萬kW,擁有拖拉機29000臺,其中40馬力以上拖拉機8234臺,配套農機具85512萬臺(件),收割機1932臺,機動插秧機1230臺。20xx年,完成機耕整地面積224.2萬畝,其中深鬆整地面積29萬畝,機播面積271.5萬畝,其中機械插秧面積94.5萬畝。機械收穫面積176萬畝,其中,玉米機械收穫面積78萬畝,水稻機械收穫面積95萬畝。

二、存在的問題

1.從裝備結構上看,小型機具多,大型機具少,老舊機具多,新型機具少,不能滿足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生產的現實需要。

2.從主糧作物關鍵生產環節看,儘管全縣機械收穫有了一定的突破,但整體水平仍然偏低,水稻育秧機械化、玉米機械收穫有待進一步發展。

3.從機械化均衡水平上看,糧食作物機械化水平相對較高,但是經濟作物、林業、牧業、漁業及農產品加工機械化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4.從農機化投入看,儘管中央和地方近幾年逐年加大對農機化的投入,但仍然滿足不了農民日益增長的對農機化的迫切需求,同時,規模化引導力度不夠。

5.從農機服務上看,農機作業的組織化和規模化程度較低,農機社會化服務還處在探索階段,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強有力的政策引導、資金扶持。

三、對策與建議

新形勢下出現的問題,使我們深刻認識到,農業機械化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基礎,是糧食安全、農業生產發展、農村環境保護以及農民增收、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有效保障。今後一個時期,鎮賚縣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對策和建議是:

1.圍繞一箇中心。圍繞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個中心開展工作,在全縣範圍內大力實施農機富民工程,通過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實、農機新技術的推廣,大力發展農機服務產業化,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增加農民收入。

2.突出兩個重點。

(1)認真抓好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應用示範工作。在鞏固完善旱田機械化保護性耕作的基礎上,突出抓好水田機械化保護性耕作。

(2)抓好農機合作組織建設,主要是建立三個示範區。一是以黑魚泡鎮大圍子村農機合作社為基礎,建設旱田全程機械化示範區;二是以大屯鎮英臺農機合作社為基礎,建設水田全程機械化示範區;三是扶持建平鄉民主村大力農機合作社,打好綠色生態牌,建立生態農業示範區。

3.開展三項創新。

(1)技術創新。在立足實現傳統種植機械化的基礎上,加強關鍵環節機械化技術推廣力度,大力引進推廣聯合收割機械、水稻育插秧機械、深鬆機械以及免耕播種機械等。同時,著力開展適合我縣特點的機具引進、研製工作。

(2)管理創新。農機監理部門認真履行農機法規和政府賦予的職能,積極探索新形勢下農機監理工作的新特點、新思路、新辦法、新方式,創出新經驗,使農機生產實現安全作業。

(3)服務組織經營模式創新。用政策引導、專案帶動、資金支援等措施,組建農機合作社和農機大戶,突出抓好五種模式的應用。一是推廣“託管”模式。即農機大戶與農民簽訂農機作業合同,使農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從事其他產業。二是探索“契約化”模式。這種模式主要針對新開發水田區域。新開發水田成方連片,在承包給種植戶前,與農機合作社簽訂農機作業合同,使新開發耕地達到規模生產。三是試點“反租倒包”模式。即農機合作社按照每畝耕地幾年的綜合效益為標準,把農民承包的耕地“反租倒包”過來經營,促使土地自由流轉,解放勞動力。四是培養“統種統管分收”模式。即農機合作社為農戶的耕地統一耕種、統一管理,農戶自行收穫與銷售,合作社僅收取作業費。五是重點抓好“統種統管統收”模式。即農機合作社為農戶的耕地統一耕種、統一管理、統一收穫,按耕地分紅的模式。

4.抓好四項工作。

(1)抓好招商引資工作,通過廣泛宣傳、資訊溝通,與農機企業對接,讓社會力量進入農機領域,引導農業機械化走社會化、規模化道路。

(2)積極做好國家和省農機購置補貼工作,加快優化我縣裝備結構,提高機械化水平。同時圍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認真搞好節約型農機化技術的推廣應用。

(3)認真抓好農機安全生產工作,建立“平安農機”,為農業機械化創造一個安全生產環境。

(4)抓好拖拉機手的培訓工作,使養機者全面掌握技術,提高農機的完好率、利用率,充分發揮農機在農業生產中的優勢作用。

寫給機械加工專案合理化建議書 5

1、玉米全程機械化技術整合內容

1.1播種施肥技術

現階段推廣的兩種播種施肥技術包括免耕直播技術和相應的配套技術。免耕直播技術是一種保護性耕作技術,主要技術特點是在農作物收穫之後,進行秸稈處理,然後進行播種施肥,並注意播種深度保持一致,播籽均勻,保證所選用種子的純淨度,並在播種前對種子進行藥劑攪拌或者浸泡。播種施肥配套技術主要選用了氣吸式精量播種機進行播種,可以實現種子的單粒播種,節省勞動力。同時兼顧使用施肥器,保證播種的同時保證肥料的供給。

1.2除草技術

在玉米的生長過程中,要抓住兩個除草的關鍵時期。一是玉米播種後、出苗前要噴灑與雜草種類和數目相關的除草劑進行滅草;二是在玉米形成喇叭口時期,採用自動或者手動的植保機械,進行藥物噴灑,在防治雜草的同時防治各種病蟲害。

1.3聯合收穫技術

玉米聯合收割機主要分為自走式、揹負式和牽引式三種,可以一次性完成玉米的收摘、撿拾、脫皮和玉米秸稈的處理。若實施秸稈還田應注意在玉米籽完全成熟3~5天的時間再進行收割,因為此時的玉米粒比較飽滿並且秸稈的水分含量比較低,利於秸稈的粉碎。

2、實行玉米全程機械化技術的效益分析

2.1經濟效益

實行全面的玉米機械化程序會在很大程度上節省勞動力,提高各項作業的效率,也減少了生產資料的浪費,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便於相關耕種人員實行管理,為實現大規模生產提供了可能,實現了農業的增收、增產,增加了農民的收入,進一步提高了農村的生活水平。

2.2社會效益

實行玉米全程機械化技術可以很大程度上解決我國糧食問題中的飼料糧問題,更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糧食生產的自給自足,也保障了糧食的安全生產問題。同時實行玉米全程機械化技術節省了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加快了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利於我國實現支柱產業的轉型和升級,提高了國際競爭地位,產生了很大的社會效益。

2.3環境效益

玉米全程機械化技術將大量玉米秸稈進行還田處理,避免了秸稈焚燒帶來的環境汙染,並通過秸稈覆蓋,減少了農田中揚塵的形成;玉米秸稈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可以為土壤中的微生物、黴菌等提供營養物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的肥力。通過使用玉米機械化的'播種和收穫技術,可以增加土壤的孔隙率,增強蓄水能力,減少水土流失,所以實行玉米全程機械化技術可產生巨大的環境效益。

3、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發展建議

3.1加強政府引導,推廣先進機具的普及

通過引進推廣多功能的整地機械,可以保證秸稈的粉碎程度比較細,便於均勻覆蓋;通過引進能夠進行精密播種的機具,可以解決在有大型秸稈覆蓋下的農作物的施肥播種問題。同時為了控制在農藥噴灑過程中的環境汙染,要積極推廣高效低汙染噴霧劑等。

3.2提高農機具質量保證,並對從業人員開展技術培訓

在農機具的生產過程當中,注意嚴把質量關,加大監管力度,規範相關市場,保證農機具的高品質;對於相關農機具的從業人員,要進行相關技術培訓,提高其專業技術素質;對農民進行相關技術和知識的普及使其能夠使用先進的農機具,充分發揮農機具的效率。

3.3加強政府支援,推動示範推廣

為促進玉米全程機械化技術的推廣與應用,要努力爭取政府的支援,將該技術納入到相關的經濟發展戰略中;要加強該項技術與專家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通過進行產研結合,解決遇到的技術難題;要加強玉米機械化技術的示範點效應,以專案帶動周邊,以點帶面,全面推廣玉米全程機械化程序。

4、結語

玉米全程機械化技術整合的推廣與應用,政府與相關部門要通力合作,積極推進技術的發展,並推動配套的宣傳和推廣,加強產研結合,注重相關種植經驗的積累和分享。提高玉米種植和收穫的機械化對於提高我國玉米乃至更多農作物的綜合生產能力有重要的意義,對於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村生活水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寫給機械加工專案合理化建議書 6

1、農業機械化

1)農業機械化的普及。在半社會半封建時期,我國農業生產效率低下,以人力畜力為主,到如今農業機械的出現與使用,迅速得到人們的主動認可,使得農業與工業經濟相適應,不再呈現落後的狀態。農業機械化在我國普及程度佔50%左右,使用率有漸漸升高的趨勢,在縣鄉的使用率也漸漸增長。

2)縣鄉與城市的差距。城市農機持有量不斷增加,但縣鄉的機械化卻落後於城市農業現代化,現代化的普及大部分是由城市普及到農村,縣鄉的大部分現代化產品都呈現出低下的趨向,普及慢的現象不斷增加,往往跟不上時代的腳步。最大的原因便是現代化的普及太快,沒有顧及到縣鄉的水平;再者由於縣鄉文化水平低,農機科教了解甚少,農機會使用者少於城市,導致機械化速度慢;且縣鄉農民收入水平有限,大多致力於手工業,依附於傳統農業生產模式,購買農機困難;許多縣鄉人口由於思想觀念的限制,並不願意接受農業機械化。農業機械化要想真正普及必須考慮發展平衡問題,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民的數量相較於城市居民並不少,既然考慮到城市的發展,便要帶動周圍縣鄉的農業的發展,逐步解決發現不平衡問題。

3)農業機械化的利弊。農業機械化從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農業勞動強度大的問題,解決了勞動力短缺的問題,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全國甚至全世界的機械化程序不斷加快,農機持有量不斷增加,為農業生產帶來了創世紀的轉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國家的經濟水平,拉動了經濟增長。它為農民提供了大大的便利,且帶動了農業大生產,為種植農作物生產過程減少了時間與精力。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雖降低了成本,解決了勞動強度大的問題,但是品質不一,大幅度降低了農產品的價格,整體發展不平衡,縣鄉與城市的差距證實了這一點,沒有考慮到不平衡發展的問題,且拉大了農村與城市的差距。城市農村收入不同,經濟的不斷增長,農機的價格也普遍升高,農機購買與修理變成了重要的問題,沒有考慮大機械化作業對環境以及土地的影響,有些農機加大了對土地的耗損。農業機械化雖不斷普及,但老式機器已經無法滿足生產作業,新式機器研究進展水平有限,進展緩慢,農機過大的問題也不斷困擾著人們,對使用農機相關人員瞭解甚少,有經驗的人微乎其微,缺乏技術人員的維護也大大降低了農機的使用。政府應加強對農業機械化的相關政策,加大投入,促進農業現代化。

2、縣鄉農業的發展與落後

農業的發展來源於農村,城市大多是商業農業模式,縣鄉的農業雖不斷在發展,但由於生產水平跟不上,導致與城市農業差距拉大,呈現出不平衡發展的局面。縣鄉農業的生產效率低下,農業發展緩慢,農機的普及大大提高了農村的農業發展,雖與城市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合理的政策與調理以及農機技術的不斷完善縮小其中的不平衡問題。大國講究的是平衡穩定持續發展,所以平衡在農業發展方面不可忽視。

3、農業機械化對縣鄉的影響

3.1改善農村勞動力短缺的問題

農機的`出現代替了傳統農業模式,也帶動了縣鄉的農業發展。傳統的農業模式勞動強度大,由於縣鄉的年輕男子大多數外出去城市打拼,現如今農村的勞動力急劇短缺,農機的出現無疑是為縣鄉的農業發展開闢了一條明路,減輕了縣鄉人口的負擔,提供了大大的便利,也拉動了農村的經濟增長。

3.2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呈現出效率低下、生產過程慢、人工種植雜亂的問題。農業機械化的普及提高了生產效率,減少了原本的種植播種以及收穫時間,速度快,促進了農民的增收,降低了農民的生產成本,推動了農業機械化,帶動了經濟的增長。

4、發展縣鄉農業機械化的途徑

4.1普及農業機械化以及農機使用常識

縣鄉機械化比城市機械化的低下的原因之一是農村人口知識水平不夠,思想觀念封建,不願意接受新的自動化的生產方式,對農機不甚瞭解,對農機的使用一概不知。普及其知識有利於推動農機的使用範圍,從而推動農業現代化。

4.2政策的支援與完善

國家重點發展農村的經濟,而機械化是帶動經濟發展的一大動力,完善縣鄉機械化水平的政策,為農民謀取更多的福利。

4.3加強機械化的水平

完善農機的生產裝置,優化農業生產機械化的結構,培養相關技術人員,不斷改革創新,大力發展農業機械化。

5、結束語

農業機械化對縣鄉的農業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也是經濟得以增長的一大動力。不斷完善機械化水平,提高農機的使用效率,普及宣傳機械生產技術知識,使我國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

寫給機械加工專案合理化建議書 7

一、當前我國工程機械維修的現狀及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我國工程機械維修的市場

因為大量國外工程機械流入中國市場,對中國的工程機械維修行業造成了嚴峻的挑戰。而且當下中國的從事工程機械生產的企業,幾乎將自己的所用資源,用在了工程機械的製造與銷售當中,造成了這些國產工程機械在投入線上工作之後的後期維修投入關注力度不夠。也有相當一部分企業並非不夠關注而是根本無法關注,當前中國的工程機械維修市場所包含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首先,相較於其他維修行業的市場,工程機械維修起步較慢,相關工藝較為落後,專業工程機械維修人才缺乏,發展滯後。

再有國內的工程機械生產企業與其維修部門相互分離。企業生產的新產品,研發的高新技術無法得到相應的推廣使用,從而使維修部門的維修難度大大增加。

第三,工程機械製造企業旗下的維修部門水平良莠不齊,缺乏有效的管控,沒有企業對維修部門的技術水平做相應的評估調查,同時沒有設定完善的監管機制。最後,作為跨地區、跨行業的工程機械維修行業,卻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組織管理行業標準,也缺乏相關的行業規範的引導等諸多問題。

(二)我國工程機械維修的制度

工程機械維修在中國主要的維修制度目前還是以“定期做強制性保養,計劃好預防修理”為主。儘管對於保證工程機械的使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依舊存在者諸多問題。

首先,維修制度中根據工程機械的磨損程度進行維修,其侷限性太大。

其次,計劃規定定製工程機械為重週期和工作內容是依據磨損規律進行的,但這與我國工程機械維修技術情況有著較大的差距,容易造成過度維護或者維護不足。

第三,機械運轉時間是定期維修制度的基本依據,所以對工程機械正確的運轉時間有著很強的依賴性。總體說來,計劃預期維修已經不再符合當前現狀。

(三)工程機械維修的管理

因其波及面積廣,人員數量大並又需要人員之間相互聯動,因此維修管理過程中一個部門出現了問題,必將影響到之後的處理結果。同時,在實際上當前的維修管理也很難適應當前的需求,主要表現在這五個方面。

其一,國內的工程機械的維修管理制度多為生產型,並非生產經營一體化。

其二,相關維修政策執行力度不足造成了維修管理水平滯後。

其三,工程機械的分配成本不明,責任劃分不到位。

其四,機械過度使用卻疏忽保養的問題屢見不鮮。

其五,管理差等。

(四)我國工程機械的維修技術

伴隨著技術含量的逐年增產,工程機械的維修技術也得到了飛速進步。各種先進的技術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技術人員的工作效率,這讓工程機械維修變得更加及時準確。但是,較多的施工工程作為短期行為,工程負責人對於工程機械所投入的保養力度遠遠不夠,在工地使用的工程機械檢測儀器和相關裝置的保養,維修都遠遠無法達到要求的水平。造成這些結果的通常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檢測裝置不夠完備。二是施工方對於故障裝置的檢查判斷依舊還在以經驗判斷水準。三是相關維修技術員工水平滯後。四是工程機械的維修太過膚淺,勞動量較大,且效率很低。

二、提升工程機械維修的建議

(一)完善相關工程機械維修市場

首先,建立地區性的RCM的服務網,由企業提供機械,RCM服務網網點提供工程機械的維修服務。同時組織批量維修高科技含量的工程機械零部件,工程機械生產企業提供相關的技術支援。其次,組建相關中介平臺,在工程機械維修市場中心組建同時,中介平臺也應該隨之建設起來。中介平臺的存在應保證在不會破壞市場經濟的前提下進行,不能對市場的活動有過度的干預,其目的是為了促進市場的有序運營,做到協調市場的作用。最後,嘗試構建先進的維修服務市場,基於RCM的服務網網點,以網際網路作為手段,增加服務涉及面,組成多形式的工程機械維修公司。讓生產、施工單位的人力、物力、財力和工程機械裝置優勢、相關先進技術、科研單位的理論、腦力優點、小公司的數量多分佈廣以及服務到位等優點組合起來。充分發揮相關企業的優點,更優質地為客戶服務,從而形成一套全新的經營模式,即工程機械裝置維修服務。

(二)增強維修管理工程的運用

維修與管理工程機械,一定要從起步規劃和設計研發階段開始著手。在工程機械的研發設計階段,不僅僅是針對工程機械的使用效能和造價等進行考慮,還需要對工程機械的後期維護、維修保養等問題進行細緻規劃。工程機械的`可靠性增加,故障率降低,客戶對於工程機械後期維護的費用便會大大減少。工程機械的可維護性很高,修理方便,就可以使用“低支出的快速維護”,這樣可以讓工程機械裝置長期處於穩定良好的工作狀態。而一旦出現了故障問題,因為可以低支出快速維護,不再需要更換新的配件或者更換新的工程機械。從而很大程度上降低維修所需要的費用,也大大降低了維修所耗費的時間。工程機械的後期維護工作做得好,售後服務完備,有利於客戶降低在工程機械方面的投入。從而加強對檢測儀器和相關配件的採購,從而增加建設工程的質量。

(三)注重工程機械裝置的前期管理

工程機械的前期管理指的是從定製好裝置,並完善好規劃方案開始,到今後工程機械投入生產為止,該階段的所有管理方面的事項。其主要有工程機械的使用規劃、裝置購買、工程機械裝置的安裝除錯,以及裝置在使用過程中的管理這四個方面。生產企業只有做好裝置的前期管理方面的一系列工作,才可以達到對工程機械裝置的完全綜合管理。做到不斷增加裝置使用效率,增加裝置壽命以及降低維護方面投入經費的目的。高質量的完成裝置前期管理工作,不但可以迅速發現工程機械的功能不足和前期投入使用中所遇到的故障問題。並且可以讓裝置在投產後在使用,維護等後期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直接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

(四)重視工程機械類技術人才的培養和培訓

工程機械類技術人才需樹立思想的主動性,以及責任心。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只有不斷掌握先進工程機械維修技術才能真正完成工程機械裝置的維修保養工作。加強對技術員工工程機械的結構知識、常見問題的判斷、工程機械零部件的拆卸重組以及裝置除錯等方面的培訓,相關企業可以使用內部培訓和邀請先進技術人員進行外部培訓的方式,不斷提高員工的基本素質。

三、結束語

隨著科技飛速發展,只有不斷改善並增強工程機械的維護水準,增加工程機械的使用壽命,降低維護所需費用,才能保證企業擁有好的經濟收益。而在工程機械裝置的維修過程當中,應不斷進行一系列的培訓,才能在科技飛速進步的今天,滿足工程機械維修的需求。

寫給機械加工專案合理化建議書 8

一、機械控制系統建立的諸問題

(1)建立專機使用和維修檔案。裝置因型號不同而各有差別,不僅在部件構造和使用上有特別要求,維修和養護也需要單獨處理,不能靠經驗而一概而論,考慮到施工單位裝置的複雜存在狀況,建立專機的使用登記、維修養護專門檔案是非常必要的。服役期間的機械登記並完成電子化有助於排程系統的合理安排,提高施工現場的運作效率,避免機械的重複使用對壽命的損耗,將機械使用實現最大的合理化。

(2)定期巡查和養護。裝置使用過程中是問題發現的集中時段,技術操作員按照基礎操作規程、藉助裝置生產說明和專業問題監測裝置即能實現施工現場的裝置維修工作。而裝置存放的後期需要進一步檢修維護,在相對靜止的待工情況下裝置的維修和養護是管理的關鍵。一方面是出於安全使用考慮,為下一次使用做準備;另一方面是出於成本、壽命的控制。

(3)專業裝置的特殊管理。建築施工作業中需要重型機械支援,其中還有特殊性質的工作環節,有些機械需要使用危險係數較高的作業方式,在運轉過程中需要提高安全防護級別,對於特殊裝置要建立安全使用預案,使用過程中派巡查員檢查裝置實際情況,在保證建設質量的同時不能忽視施工現場的人員安全。特殊的裝置存放和管理更要由於基本裝置,建立更為嚴格的檢查養護巡視機制。

(4)技術培訓與考核。技術培訓內容包括機械的基本構造、使用流程、維修和養護技術、保障工作、安全工作注意事項以及國家機械使用規程和裝置管理使用考核標準等。技術人員培訓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有技術顧問和管理部門建立科學的培訓課程,與現代化的電子教學技術相配合,以生動的例項演示和危險教育視訊等多媒體培訓方式提高培訓參與者的安全意識。定製與本單位機械實際相關聯的裝置使用和管理教程,建議與裝置生產部門聯合,定製專屬本單位的裝置的技術培訓內容以作為培訓和考核的重要參考。經過系統的技術和安全培訓後要形成考核機制,判定參加培訓技術人員的實際操作能力,合格後發放上崗證,並嚴格崗位審查制度,嚴懲無證上崗作業的情況。機械裝置操作過程中人員安全是首要問題,培訓時要增設安全預案設計和實況分析考察。

二、建築機械裝置管理的發展對策

改革施工企業裝置管理體制將大中型裝置集中管理,建立裝置租賃公司是深化建築企業改革、實施專案體成本考核的重要條件。形成裝置租賃管理模式,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一方面是增加產品產量和裝置利用率,提高勞動生產率;另一方面是減少消耗,降低生產成本。建築施工具有流動陛、生產條件多變等特點,只有實行機械裝置租賃才能夠適應這些特點的要求,才能降低建築產品的成本,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

①裝置實行集中租賃管理後,可進一步加強對裝置的專業管理,確保裝置有良好的`運轉狀態;

②可進一步提高裝置的利用率,提高裝置的生產效率。可對裝置實行合理的調配與排程,加強巨集觀控制能力,實現裝置資源共享,可減少重複配置和裝置閒置,充分挖掘現有裝置的潛能;

③可以減少原材料和能源、配件消耗。減少修理費的支出,降低生產成本;

④可進一步統一各分公司管理隊伍,壓縮管理層次,減少修理車間和倉庫的數量,合理配置資源。

鑑於國有大型施工企業的裝置管理具有嚴格、規範、標準等特點,加上較強的技術支援,如果能加強服務意識,將會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這有利於提高裝置的利用率,提高經濟效益。建築機械租賃行業在國外已經發展了30多年,在中國也有15年的發展時期了。但是,在國外租賃使用建築機械佔總的機械數量80%以上,而中國目前僅佔30%,隨著建築工程專案管理的成熟和成本核算的精細,建築機械租賃行業必將在中國蓬勃發展,因為它符合“建設節約型環保型社會”的國家產業導向。事實上,企業內外的租賃市場如不能進一步發展,就很難深化建築企業的改革和真正推行專案成本管理,因此組建真正意義上的裝置租賃公司是建築施工企業裝置管理體制改革的必由之路。如建築施工企業能夠在組建自己的裝置租賃分公司的同時,以資產為紐帶,採取多種經濟形式,通過產權劃轉、託管、租賃、單機承包、融資和人股、職工持股等形式搞活經營管理機制,就能進一步啟用管理人員的積極性,推動裝置管理的發展,為深化國有大型建築企業的體制改革。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代化的施工工藝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機械裝置施工來實現的,因此,抓好裝置管理工作,保證裝置的安全執行,是企業管理工作中一項重要工作。

寫給機械加工專案合理化建議書 9

1、菏澤市農業機械發展現狀

截至目前,全市大中型拖拉機保有量為3.2622萬臺,小麥聯合收割機及玉米聯合收割機總量達1.5591萬臺。有相當一部分農業機械已經老化,燃油消耗率上升幅度大大增加,發動機有效功率或動力輸出功率降低值大於出廠標定值15%。按照拖拉機報廢技術指標與經濟指標,即燃油消耗率上升幅度大於出廠標定值20%、大中型拖拉機發動機有效功率或動力輸出功率降低值大於出廠標定值15%、小型拖拉機發動機有效功率降低值大於出廠標定值15%的技術標準進行衡量,菏澤市需要報廢處理的各類拖拉機超過25%。部分聯合收割機需要進行報廢處理。從20世紀90年代末,菏澤市農機管理部門就在全市全面開展了小麥聯合收割機推廣工作,且大部分為小型收割機,隨著國家農機購置補貼資金、補貼力度的不斷加大,充分調動了農民購買聯合收割機的積極性,現全市小麥聯合收割機總量已達13141萬臺,但前期的收割機已有一部分不能正常使用,面臨報廢處理。

2、存在的問題

一是舊農業機械的使用造成資源浪費,由於機械超期服役,老化嚴重,再加上農機手文化水平、技術水平不高,對機械維護、保養不夠,很難保障機械的正常動力,存在著燃油量較高、燃燒不充分、汙染環境等問題。二是舊農業機械的使用不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隨著農業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和農村土地流轉速度的加快,小型的農業機械從事農業生產將越來越少,並將逐步退出,農業生產更適合於大中型農機具作業。拖拉機、收割機使用年限長、功能老化,難以達到與之相配套的農藝要求,作業效果難於實現節能增效、促進農業增產增效的目的。三是舊農業機械的使用存在農機安全隱患。由於拖拉機、聯合收割機使用年限較長,農民群眾安全意識差,不少機手未按要求到農機部門辦理牌照、參加農機駕駛操作技術培訓和農機安全檢驗、依法辦理交強險費用,存在著較大的`農機安全隱患。

3、農業機械報廢處理的建議

3.1制定報廢標準

各有關部門應根據目前我國農業機械產品質量標準,認真研究制定相應的強制性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報廢技術標準,並使其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同時,實行補貼政策。應在繼續加大對農業機械購置補貼投入力度的基礎上,參照對汽車報廢補貼、農民舊家電回收補貼的做法,研究對舊農機具報廢回收補貼政策,對於不同的機械給予不同額度的報廢補貼,補貼標準應高於農機購置補貼標準(約合新機具價格30%),所需資金全部納入財政專項預算,以引導農民群眾及時申請報廢舊農機具,加快農業機械的更新換代步伐,促進大型、複式、多功能農機具的快速發展,推進農機化事業儘快由中級階段向高階階段跨越。

3.2規範補貼程式

申請補貼報廢的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必須是納入農業機械管理部門牌照管理的機械,以促進農業機械“三率”的提高。補貼資金由財政部門向農業機械管理部門統一劃撥,由農業機械管理部門根據不同的農業機械統一進行補貼;報廢的農業機械由農業機械管理部門指定廢品回收企業。進行定點回收,統一監督銷燬,以防止舊部件再次流入市場;報廢的農機具,由農業機械管理部門及時收繳牌照,統一進行登出;購置新的農業機械補貼程式參照農業機械購置補貼程式進行補貼。

3.3完善惠民政策

一方面,由於拖拉機、聯合收割機主要從事農田作業,開展運輸服務的拖拉機越來越少。燃油稅改革後,農業機械作業成本增加,對農機手增加了一定的經濟負擔。因此,對單純從事農田作業的拖拉機、小麥聯合收割機及玉米聯合收穫機等動力機械,國家應儘快建立相應的農業機械作業補貼政策。另一方面,對從事運輸作業的拖拉機和參加跨區作業的聯合收割機只收取交強險費用,以減輕農民負擔,推進農業機械化事業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