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實習>

關於教學實習心得體會合集10篇

實習 閱讀(2.23W)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裡有了一些心得後,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實習心得體會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教學實習心得體會合集10篇

教學實習心得體會 篇1

作為一個老教師,在新課改中雖然自己走得慢,但也在走著。實踐中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這些年來,雖然課改模式不斷變化更新,但萬變不離其宗。課改的核心在於要求我們每一個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的智力投入,更應該重視對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所謂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那些不直接參與認識過程,但對認識過程起著始動、定向、引導、維持、強化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性格、信念等心理成分。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智力達到中等以上水平的學生,是否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主要取決於非智力因素。

二、我班23個學生中,他們的智力水平相差不大,之所以後來學習成績相差懸殊,完全在於他們的非智力因素差異。例如我班的袁帥、袁宇博同學,他們學習成績差,原因是長期以來對學習無興趣,不認真所致。據同班同學反映,從一年級開始的,他們就非常貪玩,逃避作業,逐漸和其他同學形成了差距。本學期以來,由於學校領導對他們的重視,班主任的耐心教育,任課老師的精心輔導,使他們的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具體做的工作有開家長會、家訪、單獨輔導、一對一幫扶等。

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發展才能培養出綜合素質過硬的學生。智商高的學生,如果淡化了對他們非智力因素的開發,他們也會變得平庸。如我班的張玉凡同學近期有較明顯的退步。相反,即使智商一般的學生,只要非智力因素起作用,也能取得非凡的學習效果。如我班的袁夢瑤同學。

綜上所述,如果把智力因緣看作一棵小苗,那麼非智力因素就是陽光、溫度、水份和土壤。離開這些外因,小樹苗就不能長成參天大樹。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一定要注重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開發,重視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教學實習心得體會 篇2

有效的教學離不開有效的反思,只有有效的反思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教育行為,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形成良好的專業素養。我們的教學的程序可分為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三個階段。在實際教學中,我通過在三個不同階段對教材的理解、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方法的設計等多方面進行不斷的思考和更新,逐漸對有效反思有了自己的一些認識。我認為有效反思的內容可以分為活動前的思考、活動中的分析及活動後的調整。

活動前的思考主要是指自己在設計本次活動時具體思考的一些問題,可以包括以下幾個內容。首先是活動的選材。活動的選擇可以是來自於主題,也可以來自於日常生活,還可以是社會事件等,但是這些來源都要放在當前孩子的已有經驗基礎上,思考一個適切度的問題。其次活動的價值是整個活動的靈魂和關鍵所在,我們在設計一個活動時總會思考這些問題:這個活動對孩子的發展有意義嗎?其他形式的活動可以替代嗎?這個內容到底給孩子什麼才是最有價值的等等。思考好這些問題就等於向有效教學邁出了紮實的第一步。而在反思的時候教師就要把自己對這些問題的思考闡述清楚,並依託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來詮釋。每個教師的教育靈感和敏感是不同的,新的想法往往是需要溝通和表達讓別人來理解,來獲得同感的,但是創新的背後還是要依靠強大的理論來支撐的。最後是活動的設計。有了價值的基奠,教師就可以大膽介紹自己活動的設計,這裡可以圍繞目標來闡述。每個環節與目標的關係,活動形式、環境創設與目標與幼兒發展的關係,對幼兒的挑戰等等。在反思時不要面面俱到,應該將設計中最亮的部分,最能體現教師教育智慧的內容加以說明。

活動中的分析主要是針對活動現場幼兒的行為表現來反思:自己的教學目標是否達成?設計的環節或提問是否有助於幼兒的思維發展?師生、生生互動中的問題?活動中的生成問題?在反思上述問題時教師必須依據課改理念和幼兒發展價值來分析現場的原因,這樣可以更好的幫助自己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為之後的行為調整提供依據。

這部分的反思我個人覺得對老師來說是有挑戰的,但也是最重要的,前面種種的反思為的就是幫助自己尋找自身在教學設計、教學現場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問題根源,針對這些問題如何去進一步的完善,而教學後的反思能使教學經驗理論化。在課堂教學實踐後及時反思,不僅能使教師直觀、具體地總結教學中的長處,發現問題,找出原因及解決問題的辦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幼兒、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而且是將實踐經驗系統化、理論化的過程,有利於提高教學水平,使教師認識能上升到一個新的理論高度。

調整後的教學活動是為了讓我們的教變得有意義,讓孩子的學變得有意義。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過程,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在教學中及時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會使我逐漸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控的能力。

教學實習心得體會 篇3

轉眼之間兩個月的實習生活就快要結束了。還記得剛到實習學校的時候冬天的棉服還沒有脫下來,晚上需要蓋兩床大棉被,感覺實習的生活真是太煎熬了,天天盼望著實習結束的一天。而現在已經到了五月份,天已經很暖了,已經到了可以穿T恤的日子,而這也意味著我們的實習即將結束了,當這一天真的到來時自己才發現,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個月,可是自己已經不知不覺中融入了這個環境,融入了我所帶一年級四班這個集體,雖然他們很調皮,上課經常惹得我生氣,但是他們那天真的笑容早已融入了我的心底。尤其是上課之前去他們班,總會有學生上來抱抱我,這讓我感到很溫暖。

在不知不覺中,我已經融入了這個集體裡面。想到自己就要離開了,是那麼的不捨。看到自己相處了兩個月的學生和老師還有食堂每天三餐給我們做飯的老大爺,想到今後就不能再見面了,再也吃不到老大爺給我們做的可口的飯菜了,真的很不捨。突然間發現這裡的一切都很親切,一年級四班的學生那麼可愛,就連上課總是搗亂的孫浩然都看起來那麼可愛了。時間過得真快,兩個月的時間就這麼過去了。回想起這兩個月在這的生活,學習了很多,收穫了很多。

實習是大學階段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實習鍛鍊了我們的實際教學能力,想到剛來的時候,面對班裡四十多個學生感到特別的不適應,在講臺上害怕講錯,導致緊張,而經過這兩個月的教學,我已經克服了這種緊張的情緒,站在講臺上,我可以大膽的為學生講解知識,還能加入自己的創新,感到自己的收穫很大。同時,在實踐中,我要我體會到了教書育人的重大責任。在這兩個月的實習期間,我認真地向自己的指導老師學習,跟隨指導老師去班裡聽課,聽課時,認真記好筆記,重點注意老師的上課方式,上課思想及與自己思路不同的部分,同時注意學生的反應,吸收老師的優點。

同時簡單記下自己的疑惑,想老師為什麼這樣講。課下與指導老師進一步討論上課如何管理學生以及如何備好一堂課,吸取老師的寶貴教學經驗,聽取老師的建議與教導。

指導老師交給我的學生作業我都進行了認真的批改,並及時與老師討論學生做錯的原因以及如何更有效地改正學生的錯誤。同時對自己班上同學的作業批改完成後,進行及時的講解,對於學習較差,作業出現錯誤較多的學生進行個別講解,希望他們成績會有所提高。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在我看來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管理者和策劃者,也是學校管理的中間力量和骨幹分子,對良好班風和校風的形成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也就註定好了班主任是很辛苦的。而當了兩週班主任的我也有了切身的體會。早上要去看學生打掃衛生的情況,檢查學生都來了沒有,課間操要盯著學生跳繩,以防發生意外。在中午下午放學時間也要送學生放學,每天要去盯課外活動,可以說班主任的大多數時間都奉獻給了自己的學生,同時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存在的問題了也要進行耐心的教導。感覺班主任真的很辛苦。不過慶幸的是,在這兩週代班的時間裡,我得到了其他老師的幫助和關心,學生的配合和支援。短短的兩個月,給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這些都讓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通過這兩個月的實習,我深深地體會到了教師職業的偉大和艱辛。剛開始實習的時候,我的主要任務是聽課,記得在第一、二週的時候經常是上完一節課,去找老師聽課,雖然累點,但卻學到了很多。去聽指導老師的課的時候,我被她的講課魅力深深折服,看老師是怎樣講課,怎樣管理課堂紀律,我從中收穫頗多。後來又去聽其他老師講課,每個老師都有他不同的教學風格,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其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個是我的指導老師衣美鳳老師,她講課時聲音溫柔,讓人如沐浴春風,而學生也是非常的積極配合,課堂氛圍非常的好,學生學習興趣也非常濃厚。再有就是四年級三班的王芳老師,她的聲音鏗鏘有力,抑揚頓挫,讓人不自主的就想聽,講課的時候,經常和學生們一起探討,老師在講臺上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學習,而這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學生們在課堂上都非常的積極活躍。

上課效率非常高。這也給我上課如何教學提供了許多經驗。在我正式走上講臺的時候,當我開始上第一節課的時候,我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想要上好一節課真的很難,對於我這樣一個新老師,不知道該怎麼管理學生,尤其這是國小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在上課的時候經常會說話,搞小動作,他們不像高年級的學生一個眼神瞪過去或批評兩句就可以改正的,在課上,你需要不停地強調紀律,還要講課,一節課下來,幾乎沒有閒著的時候,都是在不停的說說說,所以,我經常是上完一節課頭裡就暈乎乎的了,嗓子也很疼,而且有一段時間,我還是帶了兩個班的數學課,而且是連著上的,我記得那兩個周真的特別痛苦,上完兩節課後一點話都不想說,頭疼得厲害,但是這裡的老師都幾乎是帶了兩個班,還記得在我們上學的時候,每個老師也是帶兩個班的,當時覺得老師的工作真的很輕鬆,上完兩節課就沒事幹了,但是經過自己真正的實踐,我才知道,老師上課是很辛苦的,雖然每天兩、三節課,但是,課下的時候老師需要寫教案,給學生備課,查閱各種資料,真的是非常辛苦的。

經過這將近兩個月的實習,我感覺自己提高了很多,紀律方面雖然沒有做到老教師管得那麼好,但比剛來的時候增強了很多,講課不在緊張,能夠較好地應對了,真的很感謝能有這次實習機會。

之前大家可能抱怨過老師的種種,可是實習結束了,我自己親身經歷了才知道其實上好一堂課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當一個好老師沒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只有在穿上他的鞋走一英里,才能真正體會他人的經歷。相信在兩個月的實習結束後,我們都對老師這個職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不再像以前認識的那樣膚淺。要做好一名好老師真的不容易,還有好長的路要走呢。

教學實習心得體會 篇4

在給孩子們上最後一節課時,我故作若無其事地講課,卻不敢多說一句話,也不敢多看他們的眼睛,就怕自己善感的性情洩露了祕密,包藏不住脆弱的眼淚,那一節課氣氛很沉重。或許孩子們也知道我們要分別了,他們都很認真地聽講,誰也不說話,可我卻從他們的眼裡讀到了濃濃的依依不捨。

儘管聽了無數次“老師好”,但每每回應的時候我依然帶著欣喜的笑容。每當站在講臺上,被一雙雙純淨的眼睛聚精會神地望著時,作為一名教師的價值感和成就感就油然而生了。這一個月的時間裡,我並沒有做到一名好老師,也不可能讓所有的學生都喜歡我,但只要有一名學生記住我,那麼我的實踐生涯就有了難以泯滅的閃光點。

在實踐中,我還發現了,有些東西不能選擇,有些東西卻可以選擇。份內的工作當然要認真完成,但勇敢的“主動請纓”卻能為你贏得更多的機會。只要勤問、勤學、勤做,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回顧這半年的時間,我是用心的,但用心不一定等於成功,我畢竟是一名實踐生,在知識的構建上還存在著許多斷章,還缺乏教學經驗,甚至因為讀錯了某個英語單詞或某個字後,學生把錯誤指出來而無地自容、羞愧幾天的事情也有過。

在為人師的這條路上,我邁出了第一步,接下來還有第二步、第三步……但不管怎樣,我都會以人為本,把實踐中學到的一切加以融會帶到今後的事業中去,我會以我的真心去呵護學生,因為我面對的是一顆顆純真的心。

總之,教育是一個互動的過程,老師只要認真投入教學,孩子就會積極配合。這種過程是很開心的!

實踐,就像進了社會大熔爐一般,千淘萬漉雖辛苦,就算被磨練得遍體鱗傷,也要摩拳擦掌,做好又一次投身熔爐的準備。我在實踐中逐漸變得“勇敢”。雖然開始也會有顧忌,怕“主動出擊”會招惹“不知天高地厚”的蔑視。但事實告訴我,應該對自己有信心,應有勇氣去嘗試。即便在嘗試中失敗,也能讓自己成長,沒有鍛鍊的機會,談何積累和成長?而這一切,只能靠自己去爭取。等待,只能讓你在沉默中消亡,只有主動,才能為自己創造良機。實踐,陪伴我經受了挫折,也經受了歡樂!

教學實習心得體會 篇5

我們到槐陽已經有一月有餘,受到過許多老師的照顧,其中也包括兩位名師,我們倍感榮幸能接受他們的聽評,在這過程中他們給了我們許多寶貴的意見。

本週兩位名師聽了兩個小組成員的,他們兩位有自己的優點,也有自己的不足之處,名師都一一指出,一針見血,給我們教學上帶許多實際的教學指導。

第一點,在上時自己應該先克服緊張的心理,而這緊張的心情大部分的因素都應該是自於對教材的不熟悉,所以在備的時候必須要好好的研讀教材,把教材涉及到的每一個知識點都應該備到,並且要儘可能多的去設想學生能夠遇到的每一個問題。當學生提出問題時,如果是自己不會的,不確定的,不要草率的給出自己不認為正確的答案,可以留作後思考題,或者說下節再討論,這樣更有利於自己與學生之間的交流。

第二點,在上時要善於把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會逐漸的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並且會激發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髮現問題,積極的探索未知的知識。而且在提出問題的過程中,要看自己的問題與本節的內容相符程度,這屬於問題串教學方法,學生帶著任務去學習本節的知識內容,有目的的學習。

第三點,學生其實非常希望自己與老師能夠交流,可是自己好像給學生帶了一種距離感,與學生的互動較少,因此,在下或者上都要與學生多交流,關注他們學習的同時也要關注他們的生活以及他們的情緒,給他們一種親切感,這樣他們才會聽你的,上才不會搗亂。

第四點,上也要像開一個隆重的晚會一樣,要有儀式感。比如說最簡單的上喊起立,這個環節看似並不重要,其實是在向學生髮出訊號,告訴他自己要上了,這也是對堂,對老師的一種尊重。

第五點,上一定要維持好紀律,如果沒有紀律保障,那麼即使你的講得再好,學生也不一定能學會,並且對於堂上的任務一定要有檢查,以免學生渾水摸魚。

最後,對於自己不是特別熟悉的知識或者少有接觸的領域,自己應該下更大的功夫去把它解決,相信自己有無限種可能,不止只是滿足與當前,只一直接受一種挑戰,然後慢慢歸於平淡,生活不止一種顏色,發現自己,感謝每一個經歷,不斷前行。加油吧,每一位未的人民教師!

教學實習心得體會 篇6

這一週我參加了學校優秀英語教師的聽評課,對英語教學感受頗深。我認為,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我們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英語課堂教學應提倡教學生活化,形式多樣化。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與學的關係上,古人強調:"教必搞笑,以趣促學"。而新《英語課程標準》又強調英語教學最主要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但是活動形式不能只圖表面上的熱鬧,而要有必須的'語言知識和技能作支撐。因此,我認為我們教師應透過有效的語言活動幫忙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語言源於生活,脫離實際生活的語言是不"真實"的。一個語言枯燥的課堂是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只有將語言融入生活,它才會綻放魅力,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想我們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水平,充分發揮教學法技能,巧妙地將授課資料與實際生活相聯絡,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言和運用語言。

2、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要善於開啟學生的思路。

我認為應活化我們的英語教材,透過擴充套件教材資料或活動步驟,充分激發學生勤于思考、敢於創新的興趣,鼓勵他們多角度、多方向、新穎獨特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提倡一題多議,敢破常規,使教學向縱深發展,進一步培養學生會多渠道解決問題的潛力,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口語交際的靈活性。

3、英語課堂教學要保證有豐富的語言輸入量。

課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用教材"。即要創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又要用心開展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所以,我認為要勇於把英語課堂的觸角伸向更廣闊的天地,也就是學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學生一道開發富有活力的英語課堂。而資訊科技的應用,不受時空的限制,為教學帶給了很多的資訊,保證了豐富的語言輸入量。根據這一特點,我們要學會透過多媒體課件,增大課堂容量,為教學帶來生動、形象的素材。這樣不僅僅有效地擴大了學生視野和與語言操練的面,而且提高了學生的理解和儲存效率,從而增強了教學效果。

通過學習和反思,我對英語課堂教學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我堅信,通過學習和努力,我會在英語教學上有更大的進步!

教學實習心得體會 篇7

今天週一,和全校師生一起,參加了在寶帶實驗國小的第一次升旗儀式,接觸了這個可愛的學校完整的一週的各項教育教學工作,真的有很多收穫。

首先感受最深的是,蘇州的國小和我們曾經的國小校園,真是有著天壤之別,這裡的孩子真幸福,活動真多,走出去鍛鍊的機會也好多,好想讓所有的孩子都能有機會接受這樣的教育。不用很誇張,就這樣規範簡單平時豐富剛剛好。

每個孩子都是帶著和我們當年一樣的紅領巾,同樣是那樣一個單純又渴望的年紀,臉上的那抹微笑就是永遠陽光板燦爛,課堂上的高舉的小手就是那隻激動的高亢的藏不住的小兔子,好熟悉的場景,站在二年級的班級後面,滿課堂的活力,空氣中都活躍著甜甜的芬芳,語文不擅長,實在找不到一個恰當的詞,或者句子能夠準確的表達那樣的心情,那個詞必定要像“深邃的眸子貼近心靈”般詩意和無暇。看著這樣美好的畫面,真真的有想鼓掌想流淚的衝動,那分明就是曾經的自己,很慶幸,也是微型的現在的自己。

他們真的是一群小精靈,陌生的你出現了,他們會歪著好奇的小腦袋很一本正經的問你是誰?為什麼來我們班級啊?為什麼老師跟在我們英語老師的後面啊?你教什麼啊?你為什麼穿黑色的衣服啊?你知道蜘蛛俠和超人用英語怎麼說嗎?劉老師你坐過飛機嗎?我爸媽說只要我每次都考一百分都帶我到處玩。你什麼時候給我們上課啊?劉老師,我在學芭蕾,已經兩級了。劉老師,你看我做的小書。。。。那些嘴巴好可愛。 你讓一個小朋友唱個英文歌給你聽,他會很快的開啟英語書唱起來,周圍的小傢伙們一個個的都很自覺的靠過來,圍著我,然後變成了一個大合唱,沒有指揮,卻是那樣的整齊響亮動聽,順時,我被深深的感動到了。。心臟的某個角落,分明的亢奮了一下,滿滿的喜悅和滿足,每個孩子都是天使。。我就是那個被天使圍著的幸福的大米。

能成為老師的小助手幫班級的同學發作業本,在他們心中都是個無比神聖的美差,在老師委任時,全班的小手都高舉著,嘴巴里還不可抑止的爆發出渴望的聲響,競爭真的怎能是激烈一個詞了得,落選的同學一臉的失落,老師不得不許諾以後每個星期都會換一批幫老師發作業的認真負責的小助手,這時,孩子們又重新坐正起來,因為又有了希望,這是他們的小願望,多麼單純的美好的期待啊。我的記憶中,沒有過老師這樣正式的把發本子也作為一項教育,不過很慶幸,曾經的我也會搶著發本子,是蠻幸福的感覺。。 以後我也想學習著抓住每個教育的角落,讓平凡的被誤診到無聊的事情,在孩子的生命中變得有趣有意義,也成為他們成長的墊腳石,老師的智慧或許就在別人忽略的細節上,依然可以把它們化作孩子生命成長的養料。多希望以後能夠,一直的在這樣的天使的簇擁中,陪著他們一起成長,一起在美麗的童年海灘上留下一串串深深的腳印,再貪心一點,身後可以灑下一曲銀鈴般的天籟。

指導老師說,她也喜歡低年級的孩子,因為他們很可愛,很在乎你,很願意聽老師的話,可是高年級的孩子就比較悶,也不想低年級的可愛了、、、我聽了,心裡卻失落起來,真的是這樣嗎?、、

走進高年級的課堂聽課,是和二年級的很不同,儘管老師講的很好,可是你肯努力的找激情,可是怎麼都沒法像二年級那樣的興奮了。。或許那些安靜的孩子依然在用心的學習著,但是,我心裡還是覺得很心疼,他們是不是無形中丟了一些原本屬於他們的東西呢?小孩子的歡呼傳達著他們的收穫,或許他們的安靜和被動也在顯露著一絲緊張,一些壓力,一些過多的期待吧,畢竟六年級也是一個畢業季,我們應該理解那份沉默中的孤寂和慎重,只是,這些,是不是來的有些早呢?多希望看到他們在課堂上也可以自信的微笑,可以和輕鬆的享受這樣的一個學習的互動、、、

慶幸的是,在六年級的課堂上,依然有一隻高舉不捨得放下的手,思維活躍,緊跟著老師的每一個節拍,那也是個女孩,就像當年的自己一樣,儘管高舉的手老師頻繁的忽略掉,如果我沒記錯,老師的做法是為了給其他人機會,現在我很理解這樣的做法,只是記得當年的我,把這種忽略當作奇恥大辱,內心無比的受挫,暗暗下決心,再也不舉手了,老師問問題我再也不回答 了,可是還是再堅持了十分鐘後,忘記了自己的誓言。呵呵呵,多麼美好的回憶啊,我還記得那件事真正的給我上了一課,準確的說,也是我自己覺悟的,很受用的一個觀點:我要做一個勇敢的,敢於自己爭取機會的女孩,努力來的機會很甜蜜,別人讓出來的機會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的,即使有上帝偏愛,我也不希望他把別人的機會搶給我,我只要屬於自己的那個就好。只有我自己才懂我要追求的是什麼,我的活躍是因為內心的渴望,一種能夠一直保鮮的熱情,只有自己給自己笑臉,給自己掌聲,我才能做內心裡渴望想成為的那個人,可以平凡,可以不耀眼,但是一定不可以沒有期待,沒有渴望和陽光。事實證明,信仰這個,讓我的日子裡多了很多感動,自己作用於自己的,還有別人給的感動。

多好啊,這個課堂上找到了曾經的自己,略顯另類的亢奮的她的臉上依然洋溢著陽光的燦爛的溫暖的微笑,整個略顯沉寂的課堂,因為她的聲音讓我又重新燃起了渴望,找到了共鳴:有時候,舉手參與課堂的互動,與炫耀無關,只是一個單純的享受學習的過程,一個全心全意把老師的智慧消化理解的過程,一個尊重自己個性的過程。真好,年齡的增長沒有把哪朵珍貴的純美的個性之花摧殘掉,至少還有那樣的一群人,依然像個孩子,只是高年級的大孩子。

同樣是做作業,這裡的小朋友的作業本和書上的名字都是統一列印上的,作業按照難度分為一號抄寫本,二號聽寫本,三號作文字,作業格式也是整潔清爽的統一佈局,直尺畫線,一張紙張,一釐米批改線,四排均分摺痕,末尾日期計分格,批改時一行一個紅鉤,還要是整齊的落在一釐米的一豎的批改框裡,每個細節都讓我有所收穫。坐在辦公桌上,批改一摞摞的作業,雖然脖子每天都很酸,卻因為孩子們的字跡和小錯誤所暴露的內在性格,覺得自己在探險,在那片原始的森林裡尋找天空。幫著他們查漏補缺,很想做,不願意放棄手中那個神聖的紅筆,我知道每個孩子看到紅星星時的喜悅。

今天的升旗儀式,全部由六年級的學生組織進行的,那樣的流暢,那樣的有條不紊,那樣的有朝氣。聲音洪亮,神情莊重的小主持人,著裝整齊的鮮紅的升旗隊伍,優秀升旗手代表臺上發言,準確無誤的國歌結束,國旗到頂,全校嘹亮的國歌聲,聲情並茂的國旗下的講話,這些熟悉的流程,在這裡才感受到一種隆重和肅穆。真的很難相信,是一批僅僅六年級的孩子做的,做的這樣好。

最後不得不說一下,讓我大開眼界的家長義工,學校一起為孩子服務的家長義工,每天上學前,放學後,自發的有組織的值班,護送孩子過馬路,引導,登記,檢查,有自己專門的存物櫃,袖章,公服,公報,組長,活動。這樣的參與對於孩子的成長是多好啊,當我們和孩子們呆在一個環境下,就會更好的理解他們,反思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不懂孩子的世界,只是很多人一直遠遠的看著,沒有走進。我想慢慢的走進,走進那些溫暖的角落,期待,接下來的日子。。好好加油!親愛的米。

教學實習心得體會 篇8

在這學期的頂崗實習期間,作為一名八年級的地理教師,我認真學習了國中新《地理課程標準》。地理新《課標》要實現的目標就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傳統的地理教學過多地強調學科的邏輯體系而忽略學生的真實體驗, 新課程要求教師引領學生帶著問題走向生活, 關注生活, 並基於學生的生活經驗來開展有意義的學習, 構建開放式的地理新課堂。學生運用地理原理以及地理科學的思維方式來分析和解決生活中的地理問題, 成為探究活動的重要環節, 例如學生可以通過對月相的觀測來說明月相的變化情況並研究其變化的原因, 從而對月相這種地理現象進行解釋。在課堂中, 要鼓勵學生運用從生活中學到的知識或獲得的證據來對地理象進行解釋, 因為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就要超越現有知識, 提出新的見解, 對於學生來說, 就是對現有理解的更新, 併產生了新的知識。教師在這種學習中的作用則是幫助學生提高獲取與加工資訊的質量, 幫助學生提高篩選、分析、處理資訊的能力。

地理新課標的實施,學生能夠了解有關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和鄉土地理的基本知識,瞭解環境與發展問題;獲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學習能力;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養成愛國主義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在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培養中我突出以下幾點:1.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識,學會運用地球儀的基本技能;掌握閱讀和使用地圖和地理圖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學會簡單的地理觀測、調查統計以及運用其他手段獲取地理資訊等基本技能。2.能初步說明地形、氣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環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初步認識人口、經濟和文化發展的區域差異,以及發展變化的基本規律和趨勢。3.知道世界、中國和家鄉的地理概貌,瞭解中國與世界的聯絡;初步學會根據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地理資訊,歸納其地理特徵。4.瞭解人類所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等重大問題,初步認識環境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係。

我們在教學中應嚴格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實現由教師的教變成學生主動的學習,教師不能一味的說,而是由學生思考,由學生自主的合作探究。比如通過小組的形式。

教學實習心得體會 篇9

轉眼間,頂崗實習的日子,我已經走過了三分之一了,從對這裡的陌生到現在的熟悉適應,我已經慢慢適應了教師這個角色的轉變,想想我已經是承德縣第四中學的老師了,儘管每天有很多事去解決。有很多課要備,但累並快樂著。三週了,十幾天的時間我感覺自己已經不是原來那個羞澀、緊張的自己了,能學著去適應並冷靜的去接受所有的挑戰了,總而言之,我想說,我學會了:

1)為人師表,嚴格要求學生與尊重學生相併重

首先,站上講臺上我就是一個老師,作為一個老師,就應該做到為人師表,不僅要教書育人,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還要給學生以榜樣作用,做到不管是在言行上,自己的所作所為上,還是形象上,都有個樣子。其次,要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併重,在我看來,尊重學生是嚴格要求學生的前提,只有你將自己的真誠與尊重給學生了,相信他們能行,才能進一步的去嚴格要求他們,讓他們循序漸 進的學習。不能一味的只有嚴格沒有尊重,這樣只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這是我的第一感悟。

2)學會正確的區分角色的轉換

“三尺講臺”這是作為老師的一個標配,站在那裡,你就要隨時隨地給學生們解決他們不懂的或疑惑的地方,不能太過分的想著跟他們交朋友,而是在學生面前樹立一定的威信,讓學生知道你是嚴格的,從而自覺的遵守班的規定與制度。這是老師必備的素養。走向講臺,你可以不再以一個老師的方式去命令他們去做他們不想做的事,而是稍微改變一下,學著去了解學生的想法,去做他們的“知心姐姐”,從而更進一步的瞭解,走進他們。這是的第二點。

3)班級管理的重要性

我上的是兩個班的課,對於這兩個班來說,一個班的學生是特別聽話的,上課秩序也挺好,但另一個班是活躍的,上課秩序雜亂的,有時候自己的也很糾結,不知道該怎用去做,因為兩個班的學生接受能力不一樣,所以課堂秩序就不一樣,一班的學生很聰明,但是一有問題就開始嘰嘰喳喳說,二班學生不像一班能很快接受,所以課上很認真得聽。這就是區別。所以一定要根據學生的活躍程度及自身的方面出發,變通的去管理不一樣的班,這樣你的課堂秩序才會好。

4)人際關係的重要性

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裡,人與人的交往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我很高興,在這個環境裡遇到了關心、照顧我們的老師,在我有事的時候,去幫我;很高興,在這裡有志同道合的崗友們,一起加油互勉,每天“談天說地”,很高興,在這裡,有一群很配合我,給我帶來快樂的學生。

雖然我的感悟不多,但卻足以讓我收穫許多,我會更加努力的去發現每一個細節以及自己的反思,讓自己越來越像一個老師。

教學實習心得體會 篇10

教育之於家長,是孩子尚未出生就開始議論的話題,恨不能孩子一出生就學這個學那個。我家孩子會背唐詩、會認字、會數數,這是家長們經常讓孩子展示的“本領”。就是從親子班回家後家長問的第一句話仍然是“今天學到什麼了?”來作為衡量孩子有無收穫的指標。家長們把嬰幼兒的學習界定為學業的學習,而生存能力中的會穿衣、會吃飯、會如廁等等一系列生存能力的培養,認為發展不了孩子的智慧,不屬於嬰幼兒的學習範疇。導致包辦代替、不重視生活能力培養的現象比比皆是,把生活與學習完全割裂開來了。

三歲看未來:十年親子教育案例集萃楊老師心得:生活處處有教育“事實上,過分的早期開發和早期教育會妨礙兒童的正常發展。這裡所說的‘過分’,有兩層含義:一是超前,認為早期開發,越早越好;二是超量,認為早期學習,學得越多越好。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樸素的、機械的、簡單化的思想在教育界和社會上仍很有市場”。兒童心理學家Elkind曾指出:過早的正規教育,過於匆忙地催促兒童成長,實際上會將兒童置於短期或長期的危險之中,短期的危險包括對學習的焦慮與恐懼、疲勞、缺乏愛好、效率低,最後導致心理特別是情感失調。長期的危害包括厭學、學習動機降低、無法有效地集中注意力、干擾自我指導的學習,習得性無助等等。從一個更為廣闊的意義上講,兒童成長得太快,他們的心理過早地結構化、定向化,也就不可能為進一步的發展留下空間。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睿智地指出:“我們可以設想,兒童的慢速發展也許有利於今後更大的發展。”

曾經有位父親告訴我,有一次他兒子推著小推車倒退著過衛生間門口時,被地布絆住總也過不去。兒子著急了,父親沒有伸手幫忙,而是說:“怎麼了,小車怎麼推不過去了呢?”說著父親就過去幫兒子分析原因。兒子聽後又試了幾遍,明白了小車的後面撐子比較低,而地布比較高,如果倒退著走誰都無法把小車推過去,

後來當他每次退到地布時就先把小車正過來走,再也沒有被絆住過。這個來自生活中的學習使得這個兩歲多的孩子已經能夠學著解決問題了。幼兒常常會以自己的方式來處理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尤其是其中對於他們來說具有特殊意義的事情,如果我們提供問題情景或遊戲的方式,就等於提供了幼兒心理上的安全感,他們就會在情景中輕鬆愉快地學會解決問題。看來成人在處理孩子遇到的問題時不要把它簡單地認為是一件孤立的事情,而是應該教給他們怎麼樣觀察和處理問題,這樣的學習是有生命力的,是鮮活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授之以漁”。這樣的學習有利於幫助孩子獨立解決生活中發生的問題,我們要學會尊重孩子的思維方式、年齡特點以及個體特點。孩子是積極的探索者,他的知識是他參與活動的產物,孩子的這種探索過程與科學家的探索是一樣的,要了解孩子的興趣、需要和能力,瞭解孩子們生命成長的特點和規律,從而才能通過生活促進孩子生命的成長。生活處處有教育,這樣才能培養出一個懂得生活、熱愛生活,進而為生活而創新的人。

美國近代思想教育家杜威認為,“生活就是發展,而不斷髮展,不斷生長,就是生活”,“沒有教育即不能生活”。在他看來,最好的教育就是“從生活中學習”,教育就是孩子現在生活的過程,而不是將來生活的預備。孩子“要是看見人家做事,就要動手,最不願意旁觀——這些天性,做教員的應該利用它進行有益的引導,讓它發展起來才對”。在杜威看來,“生長是生活的特徵,所以教育就是生長……我們如果要度量學校教育的價值,要看它能否創造持續不斷的生長慾望,能否供給方法,使這種慾望得以生長”。這裡所指的“生長”就是指孩子本能發展的各個階段,不僅包括身體方面,還包括智力和道德方面。所以,我們決不能把親子教育的內容當作某種固定的和現成的東西,當作在孩子的生活經驗之外的動作來訓練,而應該結合孩子的天性,幫助他們在教師創設的遊戲活動中認識生活。

“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