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西遊記孫悟空形象分析

生活經驗 閱讀(7.6K)

吸日月之精華,蓄天地之靈氣,山上一仙石,石產一卵,風化一石猴。就這樣,悟空誕生了。他出世後,在仙山福地過著不伏麒麟轄、不伏鳳凰管、又不伏人間王府所拘束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或許是不安於現狀的性格,抑或是不知滿足的心理,又或是樂於學習的風格。他選擇了拜菩提老祖為師,學會了七十二般變化,但因好炫耀的心理被菩提老祖逐出師門,並且不準悟空稱他為師-父。之後,為了讓自己的猴子猴孫能夠永生,他在地府走了一遭。為了讓自己有武器,他決定闖龍宮,獲得了定海神針。為了證明自己,他兩鬧天庭,第一次獲得弼馬溫的稱號,而第二次只落得個看守蟠桃園的下場。最終,被如來佛壓在了五臺山,從此便和唐僧走上了西天取經的道路……

西遊記孫悟空形象分析

他敢於鬥爭、反對一切封建權威。他出世後,敢自稱自己為“齊天大聖“ 。下龍宮,嚇得龍王膽戰心驚,並且拿走了龍宮的鎮海之寶——定海神針。走地府,使閻王躬身作揖,還改了生死簿,弄的地府不得安寧。大鬧天庭,把天兵天將打得落花流水。神聖不可侵犯的天庭、冥界、龍宮的一切制度對他來說是一紙空文,其權威也是被悟空一掃而空。在他眼裡只有自由和民主,衝破了等級觀念和封建理念的束縛。還道出”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狂言。面對如來佛,即使是被他壓在五臺山下,他也罵他是妖精的外甥。對於人間的皇帝,他是更加蔑視,讓他們顏面無存。總之,他是傳統禮教的叛逆者,封建社會的叛徒。

他嫉惡如仇,愛憎分明。他仇恨一切興妖作怪、殘害人民的妖精

魔怪,他對受苦受難的群眾和一切善良的人們卻有著濃厚的感情。面對妖怪,他從不手下留情,總是衝在取經道路上最前鋒。將他們制服,如,“三打白骨精”,“降服紅孩兒”……不難看出他對妖怪的憎惡。他為車遲國的五百名無辜和尚解除了災難;在比丘國,他降服了白鹿精,救出了一千一百一十一個小孩的性命;在隱霧山打死了豹子精,救出了貧苦的樵夫;他三調芭蕉扇,熄滅了火焰山的大火,既開通了西行的道路,又解救了當地人民的困苦。從中可以看出他“濟困扶危,恤孤念寡”的理念,也看出他對善良的人們有著濃厚的感情。

他忍辱負重,秉承忠良之心。三打白骨精時,儘管唐僧念緊箍咒使他頭痛難忍,甚至用斷絕師徒情義的手段來阻止,仍然動搖不了他除惡務盡的決心,在最後,他還是用自己的毅力將白骨精緻死方休止。之後,才不捨得離開唐僧。儘管豬八戒總是扇風點火,但當他聽到豬八戒說師-父有難時,他含著委屈和八戒一道去解救師-父,對取經的事仍然竭忠盡力,從不怠慢。他的忠貞之心讓人歎服,他的忍耐度也讓人驚訝。勇擔重任,他是永恆的英雄。

他還具有卓絕的才能、超凡的智慧。在菩提老祖那裡,當菩提老祖敲他三下後,他能知道是叫三更去拜師,學會了七十二般變化和筋斗雲。在太上老君那裡,他練就了火眼金睛,在龍王那裡討得了如意金箍棒。於是,便擁有了神通廣大的本領。是他的能力和智慧讓他獲得了這一切。

他有警惕之心,清醒之志,深隧之神,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頭腦。他不因為自己神通廣大就放鬆警惕,或不動腦筋,相反他能夠

在異常複雜的情況下敏銳地發現疑點,尋根究底,揭穿妖魔的偽裝。他善於觀察瞭解,經常找當地山神土地查詢情況,或用火眼金睛觀察動靜,或變成小飛蟲到敵人內部去探聽虛實。他還善於運用各種巧妙的戰術來戰勝妖魔,或鑽進妖魔肚皮,或變成妖魔的親友,或奪取他們的法寶,或搗毀他們的巢穴。在巧借芭蕉扇中,他鑽進鐵山公主的肚子裡,使她交出芭蕉扇。而後,又變換成牛魔王的模樣騙取芭蕉扇。面對特難降服的妖怪,他不會硬拼,而是選擇求援,如“真假美猴王“……他總是無往而不勝。孫悟空的鬥爭藝術,凝結著古代人民豐富的鬥爭經驗和卓越的智慧。

他不為狹隘的物質利益所左右。面對金錢,美色的誘-惑,他從不動心,而是堅定自己的信念。在女兒國,能經得住色的誘-惑,在四聖試禪心時,他也能抵制誘-惑。他為人們解決難題,收到別人金錢時,他從不接受。總之,他不易被誘-惑,不為物質利益所左右。

從“齊天大聖“到護送唐僧西天取經,我們見證了悟空的成長,悟空的品性,也見證了一代英雄的成長。

西遊記孫悟空形象分析 [篇2]

仰承天地山川靈氣的石頭,孕育了“堅毅勤勉”、“叛逆無畏”、“聰明靈氣”、“濟困扶危,恤孤念寡”的“齊天大聖——孫悟空”。

為求得佛仙的長生不老之法,孫悟空“雲遊海角”、“遠涉天涯”、“朝餐夜宿”,歷經曲折艱險,卻仍始終堅守著自己最初的信念。悟空拜師學藝數載,一改花果山時的好動習性,勤勤勉勉的學習各種禮儀和論道,以成就自己的夢想。悟空的堅毅和勤勉沁入其漫漫學藝的道途,作者吳承恩也無不是在詮釋:漫漫人生路不可能一帆風順,凡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人應該似悟空為追求理想而通徹的奮發。

初來人世的悟空,孑然一身、無親無故,可作者吳承恩輕輕冗冗賦予悟空的不是“悲慼悽惘”的基調,而是讓悟空的出場“轟轟烈烈”甚至“玄乎喜氣”,這無不投射著悟空非“凡夫俗子”、“等閒之輩”,為後面他的出場時的“升-天入地”、“大鬧天宮”,“偷食蟠桃園仙果”等塗抹了一層“桀驁不馴”的色彩,可也暗示了孫悟空也是個“社會中的角色”,他勤勤懇懇拜師學藝,是為了“更好的立足社會”。即使他已修得一身本領,即使他離經叛道,他仍渴求在“社會中謀得一個職位”,當他獲悉“弼馬溫”只是個不入流的“小腳色”時,憤然開始了他的對“尸位素餐的朝野權貴”的“招安”“限制自由”的反抗,於“上尊下卑”的世界,悟空胸中燃燒起的“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熊熊烈火,最好的體現了他“叛逆無畏”的.性格。但悟空的叛逆只是對於不自由不平等的“社會”,而不是背離“做人的最起碼道德標準”;他的無畏也並不是匹夫之勇和無理取鬧,而是遭遇強權的鎮-壓和限制時的無所畏懼。如,他推翻太上老君的煉丹爐後,知道自己因一時之氣犯了不可彌補的錯誤,知道自己不該轉移忿恨於無辜的“忠君的朝廷大臣”;面對取經途中的妖孽,他先權衡自己的實力,與妖孽鬥法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在鬥智,並不逞能而做無謂的犧牲,這足以看出悟空的對惡勢力的無畏並不是匹夫之勇。

對於悟空自封自為“齊天大聖”,可看出悟空其實仍是在企盼能於這個社會有所名望,玉帝抓住了他的“求功利”的“尾巴”,希望能使他歸順,卻限制了他“人之為人”的底線——自由,使得悟空將天界上下鬧得個人仰馬翻,好在悟空有一顆“向善求真”的心,五指山的壓制使他“高傲狂放”的鋒芒有所收斂,他“循規蹈矩”,一心保護師傅唐僧西天取經,已求正果。西天取經途中,悟空遇盡了各種象徵人生道途無法避免的“慾念”“邪-惡”的妖孽,悟空用他的“機智”“勇氣”和惡勢力做鬥爭,如他化成小蟲打入“敵人內部”以探“軍情”,他化成妖孽的“親友”已套出制服妖孽的法寶;悟空用他滿腔的“正義”使人本能的“慾念”完完全全化成灰燼,如火眼金睛的他以身作則,不近女色,不貪圖富貴,內心裡深潛的只是斬盡妖孽的幻化躲藏的影子,以保護師傅順利取得真經,與取經前偷食王母娘娘的蟠桃的他完全不同,如今他沒有一絲私慾,他愛護弱勢的百姓,哪怕口渴了他都不會動老農的西瓜;悟空最重要的也是最難能可貴的是他“至誠”“至善”的品性和堅守的“濟困扶危,恤孤念寡”的信條,使他一路斬妖除魔,施善於天下,救民濟眾的同時高貴的魂靈得到了昇華。

吳承恩筆下的孫悟空,雖然也不乏“人”固有的弱點,但卻淨朗空靈。即使悟空喜歡聽奉承話,有時有些好爭好鬥,可無論後世的讀者如何反駁否決這個角色,都終得肯定悟空在收伏妖魔時的聰明機智、肯定悟空對師傅唐僧的堅貞仁義和他西天取經途中彰顯的善良與博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