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京劇的服飾特點分為哪幾類

生活經驗 閱讀(2.36W)

京劇是國粹之一,其服飾也帶有強烈的中國特色。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京劇的服飾特點,希望能幫到大家!

京劇的服飾特點分為哪幾類
  京劇的服飾特點

一、黑白對比

從光學角度分析,黑色是三原色光的等量相減,白色是三原色光的等量相加。黑和白包容了世界上千變萬化的色彩於一,因此,傳統京劇大量運用黑和白色做為服裝色彩運用的一條途徑,是再簡單又再豐富不過了。它是寓豐富於簡單之中,在簡單中求得概括。

《霸王別姬》是一出淨、旦為主的摺子戲,霸王穿黑靠,勾黑臉,虞姬穿白裙襖,俊扮粉妝,這一黑一白,一壯一秀,是黑白的強烈對比,濃淡的強烈對比,美醜的強烈對比,相輔相成,對立又統一。《擋馬》、《三岔口》、《兩將軍》等,都是以黑、白兩色為服飾基色,裝扮劇中的主要角色。《擋馬》中楊八姐女扮男裝穿白、焦光普穿黑這是一男一女的短打戲,《三岔口》中的任堂惠和劉利華,《兩將軍》中的馬超和張飛,都是兩個男角色為主的武打戲,都是一白一黑,在對比中塑造人物性格,成為京劇服飾中重要的著裝方法。

二、華素對比

京劇服飾,不注重時代特點的追求,沒有季節變化的表現,也不帶有地區性的特色,而以角色的等級地位和類別為標準,幫助刻畫人物性格。這當中,華麗與樸素的對比服飾,更多地體現了角色的性格因素。《鍘美案》、《豆汁記》兩齣戲,是華素對比的典型註腳。《鍘美案》中,受害者是秦香蓮,穿黑裙子,白孝帶,藍邊飾,不尚奢華,處境令人同情;陳士美身居高位,享受駙馬待遇,穿華麗的紅蟒花翅,華貴顯赫。隨著劇情發展,對陳士美越來越憎恨,最後被包拯處死時,劊子手剝掉他的外衣,給人一種剝掉了他虛偽外殼的感覺。兩個人物,一個著衣華麗而內心醜惡,一個樸素寒微而內心高潔,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是窮與富的對比,是素與華的對比,也是善與惡的對比。《豆汁記》中窮書生莫稽,在生命旦夕不保的情況中被救活,後做了縣官由窮衣換上了官衣,儼然一表人才,前後判若兩人,人格也隨地位變化而改變,服飾的變化緊緊與地位的變化融合在一起,形成又一種素與華的對比。

三、援例對比

有一類劇目,來自民間傳說,話本成小說,在服飾上常常以一劇的主人公為底本,其他劇目也參照穿戴,漸漸形成一種固定的格式,即凡一劇目有相同人物關係的,而不問這些人物是屬於哪一朝代。例如“桃園例”、“黑紅例”。漢末,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是結拜於桃園的異姓兄弟,劉備俊扮,在西蜀稱霸業之前穿白,關羽揉紅臉,穿綠(早期中國戲曲的關羽是穿紅),張飛勾黑臉穿黑。這一白、一紅、一黑三種色彩並用,鮮明突出,形成“桃園例”。根據“桃園例”的特點裝扮的戲曲人物組合有:宋代的楊延昭、孟良、焦贊,還有岳飛、王貴、牛皋,他們之間的關係與“桃園例”相似,因此穿著都是一個俊扮穿白,一個是勾紅穿紅,一個是勾黑穿黑,一兄兩弟,一帥兩將,一細兩粗,在舞臺上給人留下了清晰的印象。“黑紅例”是指劇中兩個人物關係密切,服飾色彩與勾臉都是一紅一黑,如孟良、焦贊;王貴、牛皋;趙匡胤、呼延贊等就是。它們色彩是對比的,又是相近的。在粗豪中有詼諧,在激鬥中有真情,在矛盾中有親和。他們的服飾色彩和人物性格緊密相連。

四、文武對比

有時,為了深化角色性格,在主人公出場時,要造出烘雲托月的氣勢,使主人公形象在文和武的對比中高大起來,是傳統京劇服飾的又一重要手段。《長阪坡》中的曹操,位高權重,躊躇滿志,正在圍追堵截劉備及其手下的'臣僚眷屬。為了體現曹操的威武氣魄和雄才大略,場面上的對比手法收到了預期效果。曹操點兵時,手下有八員英勇善戰的驍將,一律上、下五色的長靠,背後三十二面護背旗威風狂傲,雁翅排列在兩廂,外圍有執械的士兵,兩旁有傳令的中軍,滿滿一臺角色,屏息斂氣俯首聽命於穩坐當中的穿紅蟒、黑相紗,勾白臉的曹操,顯示出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不可一世的氣派。

  京劇服飾的分類

京劇服飾分為大衣、二衣、三衣和雲肩四大類。

1、蟒

帝王將相等高貴身份的人物所通用的禮服,衣上蟒紋與龍紋相似,只少一爪,四爪龍叫做『蟒』,就以此名之。紋樣主要是龍及海水江牙,顏色分上五色(正色)和下五色(副色);上五色指紅、綠、黃、白、黑,下五色指紫、粉(紅)、藍、湖、香。用色具有特定意義,都根據人物型別而來。

2、帔

對襟長袍,帶水袖,系帝王、達官顯宦或富賈鄉紳所穿的便服,周身以平金或絨線刺繡圖案紋樣,男團花帔和女團花帔一般用於成對夫婦,稱作『對兒帔』,具有舞臺畫面的整體美。皇室成員用黃色,狀元登科、新婚喜慶用紅色,老年人用秋香色,其餘人物不限。

3、靠

武將戎裝,又稱甲。靠身分前後兩片,上衣下裳相連,有鎧甲紋樣,卻不緊貼身體,是一種「分離式」的服裝。靜則賦予人物以威武氣概,動則便於誇張舞蹈動作,體現京劇服裝可舞性這一藝術特點。背部扎系『背壺』,內插三角形『靠旗』,有向外延伸的擴充套件感。分男靠、女靠,又分硬靠、軟靠和改良靠。

4、褶

斜領長衫,是京劇舞臺上用途最多,最為常見的一種袍服類的服裝。屬於便服類,文武、貴賤、男女、老少均可穿用。造型簡潔的多功能服裝,既可單獨外用,又可搭配蟒、帔及箭衣作套服穿著。花色褶子以綵線繡成禽獸、花鳥等等圖案,素色褶子以黑色、藍色者居多,依人物型別配穿。

5、長衣

除蟒、靠、帔、褶外,其餘服裝統稱衣。衣分長衣、短衣,長衣主要種類如下:開氅用於武將、權臣在非禮儀場合(軍旅、家居)的便服,服飾紋樣設計大氣,以突出人物的氣派;宮裝屬於皇妃、公主在後宮閒散場合穿著的服裝,雖雍容華貴,但不適用於莊嚴隆重的場面,層級低於蟒;官衣系朝廷中文官服裝,也用於新郎與新科狀元,胸前與後背綴有一塊方形『補子』,腰間佩載玉帶;箭衣,屬輕便戎服,穿著物件很廣,如帝王、武將、英雄豪傑等。

6、短衣

通常短衣適用於武打角色,主要分為:抱衣,又名打衣或英雄衣,衣式緊湊,像抱在身上一樣,故稱抱衣抱褲,適用於俠士人物與綠林好漢;侉衣也名快衣,也是用於英雄義士;馬褂原是清代用服裝,後成為特有的軍用服裝,任何朝代都可以穿;襖裙襖褲屬民間一般少女服裝,戰襖戰裙用於武旦應工角色。

7、富貴衣

又稱窮衣。把許多不規則形狀的雜色布塊綴在青褶子或青衣上,表示劇中人物衣衫襤褸、窮困潦倒。因為劇中穿著此衣的人物日後都會顯達、富貴,故此衣又稱為富貴衣。

8、配件

坎肩,又名背心,是一種無袖的服裝,長坎肩稱大坎肩,短坎肩稱小坎肩;鬥蓬,一種擋風禦寒、披在肩上的無袖外衣,下襬似大鐘,故又名一口鐘;水袖是縫在蟒、開氅、帔、褶子以及短衣袖端上一段長方形白色紡綢,甩動時形似水波紋,頗具視覺美感。

9、盔頭

戲曲中所戴各種冠帽的通稱。因製作材料不同和戴帽子的人物性別、年齡、身分、地位不同,而分為硬質的冠、盔和軟質的帽巾。冠為帝王、貴族的禮帽,如九龍冠、鳳冠等;盔是武職人員交戰時為防護頭部而戴的帽子,如夫子盔等;帽類最雜,有硬有軟,如紗帽等;巾是家常隨便戴的一種便帽,常見有方巾、員外巾。

10、靴鞋

厚底靴靴底厚達三、四寸,類似矮子樂,多與蟒靠等服飾搭配,可使角色顯得雄偉、魁梧;薄底,又稱快靴,為武生、武旦所穿,便於開打;夫子履又名福字履,多為老翁、老婦所穿;彩鞋為一般女性所穿的鞋子,鞋尖釘有一個圓穗子;旗鞋又叫做花盆底,腳尖腳跟都是懸空;蹻是由布面包木頭而成,主要為滿足女人三寸金蓮的小腳而成。

11、化妝

俊扮是京劇中的美化化妝,也叫胭脂化妝,用胭脂揉臉,表現劇中人物面貌端正清秀;貼片子是以一片片的假髮貼在臉頰兩側,以修飾臉型;勒頭是以帶子將眼角吊起,以顯得有神;髯口就是鬍子,主要在說明角色的年齡或性格,還可以擺弄來傳達感情,長短不一,顏色分黑灰白。

  京劇服飾的立體剪裁

中國的T形服裝,一向是平面剪裁;唯獨雲肩,因人制宜,人的身材胖瘦高矮不一,製衣時必須可身地進行立體剪裁。為了打破中式T形服裝的平面設計,避免穿起來不貼身的僵硬局面,設計者採用靈巧的鏤空技藝,分解雲肩上的藝術符號,用珠聯璧合立體剪裁辦法,根據人的身體設定紋樣,這就是中國式的服裝立體設計。

雲肩,在服飾色彩設計上,基本上是以五色為正色,其中點綴間色;雲肩,並非孤立地穿著方式,而是穿在人身上立體型的配套服飾,需要整體地觀看其色彩效果;宮廷和民間,在首飾上便各不相同,隋唐以後,宮廷貴族婦女常用金絲珠寶做鳳冠,凡插釵頭鳳者象徵已婚婦女,皇族婦女身穿T形黃雲衣白裳,烘托五色雲肩,霞帔的高雅和諧,更加強神聖感;而民間新嫁娘的禮服、首飾,一般是紅色絨花釵頭鳳冠加銀“步搖”,整體色彩紅彤彤中,雲肩四周下垂的綠色吊穗,強烈地對比了下裳的石榴裙,民間色彩雖不及皇家色彩輝煌豪華,卻顯得紅紅火火,生機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