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在課程意義探索與敘事研究中的教學方式論文

生活經驗 閱讀(1.58W)

摘 要:從“九五”開始,僑誼幼兒園致力於幼兒心理健康和人格發展的研究,至今已經形成了幼兒園人格教育特色,為使幼兒園的辦學特色更加鮮明,我們不斷審思幼兒人格發展課程,在前行的路上,通過課程意義探索和敘事研究,迴歸課程的基本原點,促進課程的有效實施,推動課程的長遠發展,促進兒童生命健康地、個性地、和諧地生長。

在課程意義探索與敘事研究中的教學方式論文

關鍵詞幼兒人格 課程 敘事

幼兒教育承載著兒童生命的張力和訴求,因此我們的教育任務應該是遵循兒童生命成長的基本邏輯,努力站在最有利於兒童生命成長的立場上,在真實情境中和兒童一起建構幼兒園課程。從“九五”到“十二五”,我們不斷探尋著幼兒人格發展課程的本意與內涵,研究至今,我們以“促進人格發展,奠基幸福人生”為課程核心,強調幼兒作為完整生命體的蘊育,選擇多樣化的課程內容,以“真實、向善、喚醒、互動、多元”的體驗為實施途徑,來成就幼兒“健、悅、智、美”的和諧發展。

一、尊重兒童特性,迴歸課程的基本原點

兒童擁有屬於自己的成長方式,他們如同一棵等待被喚醒的“小樹苗”,需要我們尊重其自然性和內源性,重視其內在生長力,為其成長創造適合的條件和環境,以喚醒的方式激發潛力,解放內部心靈,促使兒童價值觀、生命感、創造力全面覺醒,以實現生命的自覺建構。

幼兒人格發展課程的基本原點,就在於尊重兒童的成長特性,啟用和喚醒兒童內源性的能力。我們營造寬鬆愉悅的情境,關注知識經驗獲得的過程,讚賞支援好奇和探索,喚醒兒童對求知的渴慕。我們帶給孩子更多向上、向善的積極影響,還原社會的美好,人性的純真,喚醒兒童對真善美的敬仰。我們更多地關注人類發展與人性成長的規律,汲取整個人類文明的智慧與涵養,喚醒兒童對自身的關注、對人生的思考、對自我成長的追求。

二、挖掘人格原動力,促進課程有效實施

在幼兒人格發展課程的長期探索研究中,我們依託本土文化,以幼兒健康人格發展為核心和目標,通過設計課程、生成課程和整合課程,形成了頗具人格教育特色的課程文化,形成了課程實施的有效策略。

策略一:關注興趣,優化人格發展課程內容

基於對幼兒的理解,我們站在幼兒的立場上,充分關注幼兒的興趣、需要所在,順應幼兒的天性,引入一系列源源不斷、生動鮮活的主題與活動,將它們融入幼兒人格發展課程,如:主題《杜鵑花節》《開心農場》《小鬼當家》等。每年園花——杜鵑花開放時節,我們就舉辦杜鵑花節,讓孩子來策劃自己的節日,設計自己的方案,讓孩子體驗做小主人的愉悅感。最具人氣的“開心農場”,讓孩子變身為“小園丁”,開墾山芋和南瓜田、搭建蔬菜大棚、創設無土栽培角、參與杜鵑花花園的養護等等,同時,引入創意盆栽的園藝設計,讓孩子每天享受種植與飼養的樂趣。而“小鬼當家”更是讓孩子大展身手,他們盡情地嘗試烘焙與烹飪,每天都發布著創意十足的兒童菜餚……自主、愉悅的活動氛圍,讓幼兒投入、專注。

課程建設與實施中,由於教師對兒童精神的理解,對幼兒興趣的把握挖掘,幼兒人格發展課程變得引人入勝、精彩紛呈,它使幼兒真正處在一個自己的需要、興趣、潛能可能得到充分發揮的世界裡,而課程也朝著一個“有意義”的方向發展和延伸。

策略二:強調體驗,凸顯人格發展課程特質

當下幼兒園課程,我們都重視迴歸幼兒生活世界,然而回歸兒童生活世界到底指什麼?就是讓幼兒真正去親近自己的生活,真正感受到自己生命成長的有力脈動,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幼兒切身體驗。在《指南》的引領下,我們關注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規律,支援幼兒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學習,將思考與行動結合起來,引導幼兒生動、主動、充實的發展,真正體現課程隨著幼兒的行動而發展。

在僑誼幼兒園搬入新園區時,我們第一個主題就是《我的僑誼,我的家》,我們在課程行進中發現花朵造型的新園區,迷宮般的格局常常讓外來的成人迷路。老師多次帶著孩子們在兩萬多平米的空間一路走一路介紹標記,孩子們沒多久對此失去了興趣,無法獨立辨認方向。帶著反思,老師迅速採取自主體驗方式。於是班裡的“尋寶遊戲”開始了,老師告訴孩子們“維尼熊”在美術創意室展示櫃的第三層,“彼得兔”在多功能室的長城壁畫下的積木堆裡,“功夫熊貓”在音樂室的琴凳裡……一個個尋寶小組出發了,每個小組都迫不及待地奔出教室去尋寶,他們或是商量,或是問路,一個個小組在自己的努力下找到了的寶貝。回到教室,他們在記錄單上畫出尋寶線路圖,於是樓層的概念產生了,關鍵的畫面、色彩或物品成為了認路的重要標記。當大家都讚歎僑誼孩子的空間記憶能力時,當孩子收穫勇敢、大方、細心時,我們老師清晰地認識到:課程設計、實施中要使幼兒獲得豐富的經驗,必須更新觀念,超越傳統的課程設計與實踐,真正關注幼兒的生活,關注幼兒的行動與思維,關注幼兒的體驗和感受。

策略三:喚醒情感,彰顯人格發展課程文化

我們認為,在孩子的教育中,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它將會為孩子的人生創造精彩的故事、呈現偉大的行動、帶來生生不息的力量。我們在實施人格課程的同時,加大對情感的關注,提出“喚醒孩子的美好情感”的目標,在孩子幼年期播撒誠實、善良、感恩且富有愛心的情感種子,培養幼兒“愛長輩、愛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我們在《我是小主人》主題中,引導孩子學習禮儀,鼓勵孩子做小主人,用熱誠、謙和的待客之道接待省內外的客人,放手讓孩子與人交往。在《感恩的禮物》主題中,我們從“情”字入手,讓孩子懷揣著對媽媽的愛,為媽媽洗腳,引導幼兒崇尚孝道,尊敬愛戴父母,激發感恩情感的衍生……

僑誼的教師將自己對生命的認識和感悟滲透到幼兒人格發展課程中,用僑誼人格文化引領教師課程行為,堅持以人格育人格,以情育情,讓幼兒 園課程文化的精神在教師的課程行為中展現,讓幼兒在生命的感動中成長,為營造一個充滿愛、充滿和平、充滿和諧的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

策略四:支援個性,展現人格發展課程魅力

幼兒期正是孩子個性開始形成的時期,特別是性格、能力等個性心理特徵和自我意識已經初步發展起來,每個孩子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情境對不同的'事件都傾向於以一種自身特有的方式去反應。我們在幼兒人格發展課程實施過程中,以維護幼兒心理權益為宗旨,珍視每個孩子的“與眾不同”,在課程中通過情境暗示、移情訓練、親身體驗等方式,開展情感輔導、交往輔導、體驗輔導等活動,搭起教師走進孩子心靈的“橋樑”。

說起夢想,人人有,但是你很難想象到,一個意義非凡的“足球夢”來自於一位“與眾不同”的男孩。老師到現在還深深地記得:開學第一天,躲在父母身後,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孩子,他總是躲藏在陰暗角落,不願交朋友,不願運動,看著他弱弱的眼神,小小的身軀,老師唯有心疼地把他抱在懷中……於是,老師暗暗決定:讓孩子走出禁錮的小天地,自信地跑起來,相信這個改變,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於是一個人的特別課程開始了:寓意深遠的故事,老師為他輕輕吟誦;遊戲區裡,老師總是他最好的玩伴;做操時,老師總是牽著他的手,給予他最堅實的力量;甚至老師曾經抱著他、攙著他奔跑在綠茵場上踢球。整整三年,奇蹟發生在畢業典禮上,孩子站在舞臺上,堅定地說“我想做一名足球運動員”!一個令人震撼的夢想,讓每個老師和家長都動容,我們不得不說,這種課程的價值與意義是積極的、深遠的。

不僅如此,支援孩子的與眾不同,也是教師在課程實踐中對孩子一百種語言的解讀和個性引領。對我們而言,幼兒的行為、教師的思想,是課程文化的折射,幼兒人格發展課程如同一顆“精神胚芽”,它引領著我們尊重每個孩子,視形形色色的孩子為人格上的平等;它支援著我們追隨著每個孩子的與眾不同,智慧地揚長孩子珍貴的個性;它更用其獨特的文化引發我們用幸福的感受喚醒孩子的生命成長,這就是“與眾不同”所給予課程的魅力所在。

三、立足教育敘事,推動課程的長遠發展

隨著課程實施的深入,教師的自主反思顯得尤其珍貴。在人格發展課程實施中,我們倡導教師進行自主反思,並將反思的情況進行敘述、總結乃至提升,以文字表述的方式形成一份相對完整“敘事”報告。其內容可以是針對遊戲、生活、環境資源、師幼互動等一切發生在課程中的故事進行的反思、感悟和調整。

敘事作為一種基於行動的幼兒園園本教研的有效工具,對教師的成長和課程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一份份鮮活的敘事報告,真實地再現了當時的教育事件,不僅讓老師們對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為再次反思,還讓課程實施中迸發出來的“實踐智慧”得以長期儲存,為更好地實施課程提供經驗和支援。我們還以“敘事”的方式讓教師與教師、教師與研究人員之間進行多角度對話,聚合教師和研究人員的視野,彌補理論與實際之間的鴻溝,共同解決問題,以此來改進教育實踐,提升教師的研究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說,敘事是對幼兒人格發展課程的一種意義表達,是促進課程發展、使課程永葆生命力的有力支援。

課程實踐的過程是一個面對問題和挑戰的過程,是一個需要思考和創新的過程,在前行的路上,我們開啟潤澤兒童生命的課程實踐之旅,通過迴歸課程的基本原點,促進課程的有效實施,推動課程的長遠發展,不斷提升課程的價值與意義,促進兒童生命健康地、個性地、和諧地生長。

【參考文獻】

朱家雄:《黃綠相間的銀杏葉》,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