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分數的意義》教案集錦9篇

生活經驗 閱讀(1.43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分數的意義》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分數的意義》教案集錦9篇

《分數的意義》教案 篇1

一、創設情境

(1)展示主題圖

(2)讓學生說出從圖中獲取的主要資訊

(3)揭示課題

二、師生共同探究新知

(一)再創情境,探案例1

1、中秋期間,我們的傳統習俗是閤家分享一塊大月餅,喻示閤家和美,團圓之意。小華一家也不例外。(示圖)

他告訴我們什麼?我分得這個月餅的1/4

誰能告訴大家,這裡的1/4是把()看作一個整體呢??

2、小紅家買的是盒裝月餅,每盒8個,她說:我分得這盒月餅的1/4。誰知道小紅所說的1/4是把什麼看作一個整體呢?

分析一下他倆得到的月餅,你們發現了什麼現象?有什麼問題嗎? 小組交流,再全班反饋

(二):教學單位“1”、分數意義和分數單位

1、關於單位“1”

學生小組交流“議一議”

師讓學生小組“議一議”的3個情境,全班反饋(師對應板書)

歸納:一個物體或是由許多物體組成一個整體,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 觀察板書內容,體會這裡單位1的量,及其所表示量的對應的分數的實際意義。(可以同桌交流)

2、關於分數的意義

理解了什麼是單位1的量,我們進一步認識分數的意義

學生活動:(小組合作)拿出一些小棒,把它看作單位1

使它能平均分成5份,6份??

情況反饋

歸納分數的意義: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先說,再對照書上的概念進行鞏固。同時板書:分數

說一說,議一議,上面分數的實際意義

課堂活動:說一說生活中的分數;畫一畫(書上的第2題)

3、關於分數單位的認識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的數,又叫做這個分數的單位。 讓學和舉例說一說:

再議一議:分數單位與分數什麼有關係?(分母)

三、全課總結

1、反思與質疑

本課我們研究了哪些方面的新內容,說說自己的理解。再針對主題圖的情境試述其中各分數的實際意義。

2、還有什麼疑惑的,或者有什麼不同的想法?

師生共同梳理

單位“1”——分數——分數單位

四、佈置作業

課本第25~26頁1、2、3題

分數

單位“1”:??

分數的意義:??

分數單位:??

單位“1”——分數——分數單位

《分數的意義》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拓寬學生學習的渠道,讓學生通過到圖書館查資料,初步瞭解分數產生的條件、背景和發展史。

2、讓學生在玩學具的過程中理解單位"1",感受什麼是分數,歸納出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實際操作和抽象概括能力。

3、讓學生在輕鬆和諧的氛圍中學習數學,體驗學習數學的成功和愉悅,培養學生對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單位和分數的意義的教學。

教學難點:

突破一個整體的教學。

教具、學具:

蘋果、一分米、方塊、小棒、小旗、小刀、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介紹分數的產生

師:課前,老師讓大家回去查閱資料,誰能結合你的資料來說說分數是怎樣產生的事?(學生舉手)

師:(指手裡拿著一本書的女生)你來說說。

(女生拿著自己查的資料走到講臺前,把自己的資料放在實物投影下)

生說:我是從《中國少年兒童百科全書》上查到的。分數起源於分。在原始社會,人們集體勞動要平均分配果實和獵物,逐漸有了分數的概念。以後在土地計算、土木建築、水利工程等測量過程中,當所用的長度單位不能量盡所量線段時,便產生了分數。

師:您查的挺好的。通過她查的資料我們可以知道分數起源於分。

師:(看到有學生舉手,指其中一男生)你來說說。

男生:(拿著資料來到講臺上的實物投影前,指著資料書)我是從《新編國小生數學詞典》上查到的。人類在生產勞動的長期實踐活動中產生了分數,起初是使用具體的分數,如二分之一用"一半"來表示,四分之一是用"一半的一半"來表示,經過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後,才出現了諸如二分之一、三分之二等分數。

師:嗯,好,請回。通過他查的資料,我們可以知道最初的分數表現形式和現在的表現形式一樣嗎?(學生齊說不一樣)1/2是用"一半"來表示1/4是用"一半的一半"來表示,那麼,照此推算1/8就是(學生齊說一半的一半的一半。)

師:看來同學們是真理解了,那誰還有別的資料嗎?

(學生舉手)

師:(指一女生)好,你來。

女生:(拿著資料走到實物投影前展示)我是從資料書上查到的,我把它摘抄到我的筆記本上。分數在我們中國很早就有了,最初分數的表現形式跟現在不一樣。後來,印度出現了和我國相似的分數表示法。再往後,阿拉伯人發明了分數線,分數的表示法就成為現在這樣了。

師:很好,看來,同學們的資料查的不錯。今天我們就不一一交流了,建議課後大家再把查到的資料互相交流一下。通過這幾個同學查的資料,我們可以知道分數實際上是由人們的生產生活的需要而產生的。

二、探索分數的意義

1、小組探究,共同參與。

師:我們三年級時對分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你能說出幾個具體的分數嗎?

(學生舉手)

甲生:3/4,1/2,1/20,88/100

師:嗯,說的還挺多。

乙生:1/10,1/100,1/50,1/60

師:你也知道很多分數。

丙生:2/4、2/8、5/10、20/100

師:同學們已經知道了很多的分數,那要是給大家幾種材料,你們能動手分一分,並且用分數來表示嗎?

(學生說能)好,拿出老師給大家準備的材料,小組討論一下。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五分鐘左右。教師巡視,參與小組活動,瞭解情況。)

2、彙報交流,力求創新。

師:大家得到分數了嗎?哪個小組來說你們是怎樣得到的?

(學生舉手)

師:(指甲組)你們來說說。

(一個學生代表甲組,拿著一個蘋果走到實物投影前)

甲組:我先把這個蘋果平均分成了兩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二分之一。

(教師板書:平均分分數1/2)

甲組:我又把這個蘋果平均分成了四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教師板書:1/4)

甲組:我又把這個蘋果平均分成了八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八分之一。

(教師板書:1/8)

甲組:這樣,依次類推,可以分成許多份,得到許多分數。

師:行不行啊,老師感覺他裡面有句話說的非常好,誰來說說。

生說:依次類推。

師:那你明白依次類推是什麼,意思嗎?

生說:懂,就是一個一個往下類推。

師:也就是說還可以再接著分,看來這個小組已經想的很透徹了,誰還有別的材料需要展示的嗎?

(學生舉手)

師:(指乙組)你們來說說。

(一學生代表乙組,拿著一分米的紙上來展示)

乙組:我們小組是把一分米平均分成了10份,其中的1份就是十分之→。如果把;2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二分之一。如果把它平均分成5份F飛其中的一份就是五分之一c

(教師板書:1分米1/10)

師:他剛才說了很多分數。咱就按照這個同學剛才說的,把1分米平均分成10份,除了十分之一,我們還能得到別的分數嗎

一生:把這1分米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份,就是十分之一取其中的兩份,就是十分之二,取其中的三份就是十分之三,這樣,依次推下來,就可以得到十分之幾。

師:也就是表示其中幾份就是它的十分之幾,你們同意嗎?

(學生齊說:同意)

師:誰還有別的材料需要展示嗎?

(學生舉手)

師:(指丙組)你們來說說。

(兩個學生代表丙組,拿著八個方塊到前面來展示)

丙組:我們把八個方塊平均分成兩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二分之

(教師板書:八個 1/2 )

丙組:把八個方塊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兩份就是四分之二,三份就是四分之三。

(教師板書:1/4、2/4、3/4)

(教師看到下面同學有很多急著舉手的)

師:你們有問題嗎?

一女生:他把它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兩個方塊,他為什麼說是四分之一呢?展示的丙組男生回答:把這八個方塊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女生質疑:這其中的一份是兩個方塊,為什麼說是1/4,我還不明白。

丙組男生:因為這兩個方塊組成一份。

師:你滿意嗎?

女生:不滿意。師:不算很滿意,那你們能再來解釋解釋嗎?

丙組女生很急切的解釋:因為它要分成4份的話,這兩個方塊,並不是論塊,而是論份,這兩個方塊組成了一份,是四份中的一份,所以是四分之一。

師:你說的很有特點,看來這是一個難點。剛才同學們提的問題很有價值,我們要想得到一個分數,必須要把八個方塊看成一個整體,這兩個方塊或者四個方塊只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我們就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師:那誰還有別的材料需要展示。

(學生舉手)

師:(指丁組)你們來說說

(一生代表了組,拿著10根小棒走到前面展示)

丁組:我這裡有10根小棒,我把它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這一份,就是十分之一,然後,再把它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五分之一。再把它平均份成兩分,其中的一份就是二分之一。

(教師板書:10根小棒1/10、1/5、1/2)

師:我想問你一個問題,我把10根小棒看成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兩份,其中的一份是二分之一,那這一份是幾根小棒?

生:是5根小棒。師:很好,請回,(指舉手的同學)你想展示?

生:我這有6面紅旗,我首先平均拿走一面紅旗就是六分之一。拿掉兩面紅旗就是六分之二,依次類推,把六個紅旗都拿完了,就是六分之六。

師:平均拿走一面紅旗是什麼意思?

生補充:我想換一種說法,就是把這六面紅旗平均分成六份,拿走其中的一份就是六分之一。

師:你說的真好。我們要想得到幾分之幾時,必須要先把它平均分成幾份。

(教師板書:6面小旗1/6)

3、抽象概括,構建新知。

師:我們剛才得到了很多的分數,(指黑板)以前我們研究過了分一個物體,(板書:一個物體)分一個計量單位。(板書:一個計量單位)今天我們主要研究了分多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板書:一個整體)這些我們通常都可以把它們叫做單位"1"。(板書:單位"1")

師:除了這些你還能再舉幾個單位"1"的例子嗎?

生:一個西瓜。

生:一個蛋糕。

生:一個蘋果。

師:剛才同學都舉的是一個物體的,還能舉一些別的嗎?

生:10個人。

生:10本書。

生:8個鉛筆盒。

生:5瓶啤酒。

生:3塊橡皮。

師:看來同學們已經理解了單位"1"。那你能結合剛才的這些例子用自己的話說說什麼叫分數嗎?小組先討論討論。

(小組討論一分鐘左右)

師:誰來說說。

甲生:'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取其中的幾份,就是幾分之幾。

乙生: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幾份,就是幾分之幾。

師:剛才都是說分一個物體,還有沒有別的啦?

丙生:把幾個同樣的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幾份,就是幾分之幾。

師:通過你們說的,教師知道你們已經明白了,那麼到底數學家是怎樣歸納的呢,請同學們看螢幕。

螢幕展示:把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找生讀,學生質疑。

師:這就是我們這節課研究的分數的意義。

(板書課題:分數的意義)

師:那你能通過3/10,說說分數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嗎?

生:分數線、分子、分母組成。

師:分母、分子各表示什麼意思?

生:分母表示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分子表示取了其中的幾份。

師:這一物體也就是單位。

三、 鞏固練習

1.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陰影部分。

2、填空;

(1)把一堆蘋果平均分成5份,一份是這堆蘋果的( )兩份是這堆蘋果的( )。

(2)把今天來上課的同學平均分成()組,一個組的人數是全()班人數的(),二個組的人數是全班人數的()。

3、糖塊遊戲。

拿走9塊糖的1/3,拿走幾塊?為什麼?再拿走剩下的1/3,拿走幾塊?為什麼?再拿剩下糖的1/4,拿走幾塊?

四、總結(略)

《分數的意義》教案 篇3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分數的意義(教材第45—46頁)

教學目標:

1、瞭解分數的產生,理解分數的意義。

2、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的意義。

教學重點:

理解並掌握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的意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正方形紙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提問:

(1)把6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的幾個?(3個)

(2)把1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的幾個?(每人分得這個蘋果的2/1)

2、以2/1為例,說說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3、揭示課題: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在測量、分物或計算時,往往不能得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分數來表示。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分數的產生及意義”(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引導學生預習新知。讓學生自學教材第45—46頁的相關內容,學完後完成“自主學習”相關習題,並記錄疑問。習題如下:

(1)7/1、9/2、5/3各表示什麼意思

(2)填空

①小陳的媽媽買了5個蘋果,每個蘋果是蘋果總數的()

②小青的媽媽買了一盒餅乾,裡面有12塊,每塊是這盒餅乾的()

③127的分數單位是(),它有()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2、自我檢測。組織學生互相檢查,並交流問題。

3、引導學生尋疑質疑。教師巡視,參與學生討論,並適當進行點撥,收集學生比較集中的問題,然後解答。

三、組織學生合作探究並展示探究結果。

1、教師出示知識點對應的練習,強調獨立完成。習題如下:

(1)填空。

①把15個草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這些草莓的(),其中3份是這些草莓的()。

②72裡面有()個71、154裡面有()個151。

(2)小佳計劃7天看完《米老鼠學數學》這本書,平均每天要看全書的幾分之幾?5天能看全書的幾分之幾?

2、組內交流自己的結論。

3、教師抽查2—3個小組發言並評價。

4、教師歸納總結: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分的數叫分數,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數叫分數單位。

四、課堂基礎過關訓練。

獨立完成教材第47頁練習十一的第3、4、5、6、7題。集體訂正。

五、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板書設計:分數的產生及意義

一個物體

一個計量單位

一個整體→單位“1”

一些物體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分的數叫分數,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數叫分數單位。

《分數的意義》教案 篇4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材第61~62頁,練習十一部分練習。

二、教材分析:

“分數的意義”一課是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級下冊的內容,是對國小生數概念的一次重要擴充套件。與舊教材相比,新教材在單位“1”這個概念的理解上進行了微調,將原先的“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幾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都可以看作單位“1”這項內容調整為比較符合認知習慣的“一個物體、一些物體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通常用單位‘1’表示”。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掌握分子、分母和分數單位的含義。

2、通過分數的學習,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學生體會到分數就在我們身邊,運用分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教學重點: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認識單位“1”和概括分數的意義

五、學情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上學期的學習中,已藉助操作、直觀,初步認識了分數,知道了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簡單的分數,會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及同分母分數的大小,會加減簡單的同分母分數。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將引導學生在已有的基礎上,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概括出分數的意義,讓學生經歷整個概念的形成過程,幫助他們從中獲得感悟,促使其主動參與建構。

六、設計理念:

本課的教學設計主要以構建主義基本理念為依託,注重學生的認知規律,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做數學中體驗分數的價值,激發學習的興趣,培養良好的數感。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為了比較完整的建立起分數的概念,利用孩子們在三年級對分數的初步認識已有的知識為基礎,提供平臺讓學生舉例說明分數的含義,讓學生在合作、探

究中主動獲取知識,找到把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平均分與把一個物體平均分之間的內在聯絡,抽象概括出分數的意義,並強調了單位“1”的概念,揭示了分數表示部分與整體的關係。教學過程中師生、生生之間的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責任感,促進師生的共同發展。

《分數的意義》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使學生了解"分數"產生的原因,理解分數的意義,弄清分子,分母,分數單位的含義.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弄清分母,分子及分數單位的含義.

教學難點:

使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弄清分數單位的含義.

教學課型:

新授課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溫故引新

1,提問:

A,大家知道分數嗎 誰能說一個分數

B,你能舉個例項說說這個分數的意義嗎

2,述:說得好,對不能用整數準確表示結果的問題,我們可用分數來解決.即:把一個物體或一個計量單位(或者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它的一份或幾份來表示.

3,揭示課題:分數的意義

二,聯絡實際,探究新知

自主學習,整體感知分數的知識.

(1)相互交流:① 關於分數我已經知道了什麼 請把已知道的講給同學們聽.

(2)自學理解:① 關於分數,自學後我又知道了些什麼

② 我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呢

③ 關於分數我還想知道什麼

2,探究深化,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1)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陰影部分.[課件1]

(2)填空.[課件2]

① 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5份,1份是它的( )/( );4份是它的( )/( ).

② 把一塊餅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 )/( ).

③ 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1份是它的( )/( );3份是它的( )/( )

(3)用一張長方形的紙,折出它的1/4,並塗上陰影.

用一張正方形的紙,折出它的3/8,並塗上陰影.

(4)搶答. [課件3]

① 把8枝鉛筆平均分給2位同學,每位同學得到的鉛筆數是( )

② 把10枝鉛筆平均分給2位同學,每位同學得到的鉛筆數是( )

③ 把這個文具盒你所有的鉛筆平均分給2位同學,每位同學得到的鉛筆數是( ).為什麼是1/2 若平均分給5位;10位;50位同學呢

④ 如果這個文具盒裡只有6枝鉛筆.現在把它平均分給2位同學,每位同學得到的鉛筆數還能用1/2表示嗎誰來說說這裡的1/2所表示的意義

⑤ 如果把8枝筆平均分給2位同學,每位同學得到的鉛筆數還能用1/2表示嗎 誰來說說這裡的1/2所表示的意義如果是100;1000枝呢

(5)說說下列分數所表示的意義.[課件4]

5/7 3/8 3/( ) ( )/9 ( )/( )

3,小結.

我們可以把許多物體看作一個整體,比如:一堆蘋果,一批玩具,一班學生,一個計量單位或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我把它叫做單位 "1".

板書: 一個物體

單位"1" 一個計量單位

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三,加強練習,深化概念

比賽:請兩位同學站起來.

提問:A,這兩位同學是這組人數的幾分之幾

B,這兩位同學是兩組人數的------- 這兩位同學是全班人數的-------

四,家作

1,P88 .1,2

2,P89 .3

板書設計:

分數的意義

一個物體

單位"1" 一個計量單位

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分數的意義》教案 篇6

一、說教材

 教材地位: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對分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掌握了約數和倍數、最大公約數、最小公倍數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關於分數的意義,學生在四年級時,已藉助操作,直觀初步認識了分數的基礎上教學的。要通過教學使學生從感性上升到理性認識。根據出分數的意義,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這是學生系統學習分數的開始,是本單元的重點,它是解答分數四則運算和應用題的重要基礎。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教學和操作等活動引導學生經歷探究分數意義的過程,理解單位“1”的含義,初步掌握分數的概念

(2)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根據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體驗學習數學的成功和愉悅,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

分數意義的歸納與單位“1”的理解

教學難點:

把多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看作單位“1”

教學準備:

每小組一張圓形紙片,一條一分米長的線段,6個正方體,8個蘋果圖

 二、 說教法學法

1、教法

“分數的意義”一課,是國小數學概念教學比較抽象,學生較難理解的特點,為能使學生較好地理解掌握這一內容,採用啟發式教學。教學中充分利用直觀演示,遵循概念教學的原則,啟發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到理解認識,由具體到抽象,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2、學法

古人云:“授人一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人一漁,則終身受用無窮”。現代教學認為教學的任務不僅是傳授知識,而重要的是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因此,在教學中特別注重加強對學生學法指導。

(1) 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從具體直觀到抽象概括的思維方法,為了使學生建立清晰的分數意義概念,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

(2) 引導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 說教學程式

(一)談話匯入,由舊引新

首先,通過激趣談話問學生:把蛋糕分給4個學生,怎樣分大家才滿意?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很快回答是14,然後出示一個不平均分的蛋糕圖,問:這樣的一份能用14表示嗎?兩幅圖進行比較,得出:分數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

(二)探究新知,建構概念分4個環節來探究

1、獨立動手做分數

如果用圖表示14 ,100個人會有100種表示方法,老師為你們每組提供了一些材料,你們能分別表示出它的14 嗎?

本環節充分利用“分數初步認識”中學到的知識,通過對具體、形象的實物圖片的觀察,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參與獲得知識的過程。

2、動手操作,感知意義

學生分五人一組,每組有一套學具,然後讓學生選一種材料自己動手創造分數,並提出學習要求。學生操作,彙報交流展示學生把不同物體看做一個整體所創造的分數。

本環節在大量感性認識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眼、口、腦、手等多種感官參與認識活動。

3、觀察比較、抽象單位“1”

思考:你們能給平均分的物件分分類嗎?

引導生歸納: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都中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叫做單位“1”。

討論:單位“1”為什麼要加引號?它同自然數1的意義一樣嗎?

你能舉例說說我們生活中哪些可以看作單位“1”。

本環節,通過小組討論比較異同,全班交流,全面具體地感知單位“1”,這是理解分數意義的關鍵。

4、抽象概括、歸納分數的意義

(1) 學生嘗試自己歸納分數的意義。

(2) 理解“若干”一詞的意義。

(3) 結合學生髮言,板書分數的意義。

本環節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具體到抽象,逐步深化,理解分數的意義。

 三、分層練習,鞏固深化。

為鞏固所學新知識,設計了基礎練習和拓展練習,貫穿“講練結合,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通過鞏固學生對新知識理解掌握,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引導反思,全課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對自己的學習滿意嗎?請說說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總之本課教學設計,根據學生認知規律,由直觀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特點進行教學,旨在使學生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建立明確分數意義概念。教學重點放在把一個整體看作單位“1”上,讓學生通過大量例項感知分數意義的基本內涵,培養學生歸納概括能力。在教學中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使學生對分數意義有較深刻認識。

《分數的意義》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分數的意義》是在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系統學習的,也是把分數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開始。分數的意義是今後學習分數四則運算和分數應用題的重要前提,對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著重要作用。學生已經知道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本節課重點是讓學生理解不僅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可用自然數1 來表示,許多物體看作的一個整體也可用自然數1 來表示,進而總結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建立單位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以及分數單位的意義。

能力與方法:通過主動學習探究,理解並形成分數的概念,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藉助為分數配圖,發展學生對美的體驗與欣賞;揭示分數的產生,豐富學生的數學文化;通過同學間的合作,養成學生傾聽、質疑等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建立單位的概念,能從具體例項中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準確理解單位.

教學方法:

本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採用啟發誘導、探究等教學法。通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 讓學生充分感知,整堂課層層推進、步步深入。課堂中教師力求教給學生探索知識的方法,在引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讓他們歸納總結。

教學用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準備圓形紙,正方形紙、練習紙、小木棒等多種學具。

教學過程:

一、理解單位

1、談話交流引入

教師板書,同學們老師在黑板上寫的是幾?今天我們就從這個小小的來開始展開學習這節課的內容。

老師往這一站就可以用幾來表示?除了可以表示一個人,還可以表示什麼?(生答:一臺電腦、一塊黑板、一張桌子等等)

這個問題太簡單了,一年級的孩子都知道,但現在我們是五年級的同學了。除了可以表示一個人、一臺電腦、一塊黑板等等,還可以有其它的表示方法嗎?(引導學生說出還可以表示一群人、一堆物品、一排桌子等等)

演示:課件出示生活中的物體,深入理解一個物體和一些物體都可以用來表示,加深對整體單位的理解。

比較:現在的和以前的還是一樣的意思嗎?(現在的不但可以表示一個個物體,還可以表示一堆物體、一群物體等等。)

結論:通過我們剛才的談話和觀察我們發現一個物體或是一些物體都可以看做一個整體,都可以用來表示。在數學中我們通常把這個廣義的叫做單位。

2、深入理解單位

課件出示: 三個西瓜你會用幾來表示?如果我想用單位來表示應該怎麼辦?(用集合圈把它圈起來)。六個西瓜還能用一來表示嗎?那應該用幾來表示呢?為什麼?12 個西瓜呢?為什麼?(因為這裡有四圈也就是4個)

總結:原來我們發現有一個單位就可以用1來表示。有幾個單位就可以用幾來表示。

匯入新課:這些都是我們瞭解的整數,可要是不足單位那還能用整數來表示嗎?那你會想到什麼數?揭示課題:分數的意義

二、理解分數的意義

課件出示四分之一,看到這個分數你想到了什麼?(讓學生自由回答,回憶三年級學過的內容。)

1、理解一個物體的四分之一

同學們剛才說的很好,課前老師給同學們準備了一些學具圓片、正方形紙、和練習冊等等,利用這些材料折一折、分一分、畫一畫,找出四分之一。

可引導學生想想:你是把什麼看做一個整體單位的?分成了幾份?其中的幾份就是四分之一?

學生可能會有以下的想法:

生:把一個圓片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個圓片的四分之一。

生:把一張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一份就是這張正方形紙的四分之一。

生: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張圓片的四分之一。

……強調:你在分時應該怎樣分才合理?你找到的四分之一是把什麼看作單位?是誰的四分之一?。

2、理解一個整體的四分之一

課件出示下面一些物體:你能不能從下面這些物體中找到出四分之一呢? 我想讓同學們先交流交流,在練習紙上分一分,畫一畫找出四分之一,小組交流後彙報。

在學生找的同時,引導他們思考:你是把什麼看作單位的?平均分成了幾份?取其中的幾份就是單位的的四分之一?

生:把這四個蘋果平均分成4份,一份就是這4個蘋果的四分之一。

生:把八個正方體看做單位平均分成4份,1份就是這八個正方體的四分之一?

生:把十二個五角星看作單位平均分成4份,1份就是這十二個五角星的四分之一。

這個四分之一是把誰看做單位一呢?怎樣才能把這四個蘋果看做單位呢?課件展示四分之一的形成過程。

操作:你們的學具袋中也有一些像老師這樣許多物體組成的單位,拿出來畫一畫、分一分,從單位中找出四分之一,並和同學們交流交流。

生:我把8個圓圈看做單位,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這8個圓圈的四分之一。

……強調:你在分時是把誰看作單位。

3、對比總結

我們找到了這麼多的四分之一,這些四分之一的單位相同嗎?各是把誰看作單位?可為什麼都用四分之一來表示呢?

引導學生理解:雖然它們的單位不相同,但它們都是把單位平均分成四份,取了其中的1份。

4、尋找分母是四的其他分數

課件出示剛剛同學們的操作材料想:除了四分之一你還能找到其他分母是4的分數嗎?說說你是怎麼找到的?

5、創造分數

拿出學具中的12根小棒,利用這些小棒擺一擺、分一分,看看你能從小棒中發現哪些分數。思考:你把這些小棒分成了幾份其中的幾份就是這12根小棒的幾分之幾?

生:我把這些小棒分成了6份,我找到了六分之一,六分之二等等。

生:我把這些小棒分成了3份,我找到了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等等。

……教師順勢板書學生找到的分數。

6、總結分數的意義

在前面觀察、操作、交流的基礎上我們可以總結出分數的意義:把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三、認識分數單位

告訴學生:分數和整數一樣也有它的分數單位。在分數中把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就是分數單位。如:四分之一、六分之一、三分之一、十二分之一都是分數單位。並讓學生說說都是哪些分數的分數單位。如六分之一是六分之五的分數單位等等。

練習:老師報數學生說出這個分數的分數單位,並說說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四、深化練習

1、讀讀下面有關分數的資料,說說每個分數的具體含義,並談談你的感受。

(1)我國國小生的近視人數約佔總數的五分之一。

(2)國小生睡眠不足的人數大約佔總人數的三分之二,國小生每天的睡眠時間應占一天(24小時)的八分之三。

(3)死海的表層的海水中含鹽量達到了十分之三。

2、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的塗色部分(見課件)

3、下面各圖中用分數表示的陰影部分對嗎?說說理由。(見課件)

4、圖形中找分數

圖中藍色部分是由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重疊後得到的,根據圖形填空。

圖形中的藍色部分面積各佔大正方形面積的( ),佔大長方形面積的( )、佔整個圖形面積的( )。

5、數學智慧

這裡有三盒巧克力,老師要求只能拿走每盒巧克力的1/5,可是小玲卻從第一盒中拿走了1顆,從第二盒中拿走了2顆,從第三盒中拿走了3顆,這是為什麼?

《分數的意義》教案 篇8

教學內容:蘇教版教材第十冊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理解分數的意義,理解單位“1”的意義;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3、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米尺是用來幹什麼的?老師用米尺量自己的身高,看清楚,老師的身高能用整米數表示嗎?

2、再舉個例子,一個蘋果平均分給三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得到的個數,能不能用整米數表示嗎?

3、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進行測量和計算的時候往往得不到整數的結果,這就需要引進一種新的數——分數。

今天,就在原來學習分數的基礎上學習分數的意義。(板書課題)

二、動手感知

(一)1、四年級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你能說出幾個分數嗎?

老師已經給你們準備了好多材料,這是一個餅,一個長方形,一段繩子,你能不能從這裡面選出一樣,表示出1/2,會嗎?(學生動手操作)

2、彙報

(1)你是怎麼分的?怎麼得到1/2這個分數的?1/2是多大呢?

師強調: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個餅(長方形、繩子)的1/2。

(2)繼續彙報

(3)除了這三種材料,你還能另選一種表示出1/2嗎?

3、好,剛才有的同學分的是繩子,它們有什麼共同點嗎?為什麼都得到1/2呢?

師:都是平均分成兩份,這樣的一份就是原來的哪個東西的?

有沒有不同的地方?

生:有的分的是,有的分的是,有的分的是,平均分的物件不同。

(二)1、老師還為你們準備了另外一些學習材料,這是什麼?你能表示出4只桃子的1/2嗎?

還大家準備了小正方體、水彩筆,請你從這些東西中任選一樣表示出它的1/2,小組內一起完成。

2、彙報

(1)先請分蘋果的小組來彙報,你們是怎麼分的,怎麼得到1/2這個分數的?

師:4個蘋果,當然先要看成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一份幾個蘋果?一份就是這個蘋果的。

(2)分小正方體的小組彙報。

個小正方體是這個小正方體的1/2。

(3)分水彩筆

12枝,把它看成一個整體,要得到1/2,也就是把它平均分成份,每一份是枝,一份就是這12枝的。

(三)小結

通過剛才的平均分,我們都能得到1/2,為什麼?它們有什麼共同點嗎?(揭示:平均分)

師:都是把這些物體平均分成兩份,都表示這樣的,所以用1/2來表示。不同點是什麼?

(四)1、師:有的是把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也可以把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平均分,得到1/2這個分數,假如老師要你得到3/4這個分數,你們會不會?請你們從材料中隨便選一樣物體也行,選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行,分一分,表示出3/4。

2、彙報

(1)我們先請分一樣物體的來發言,你是怎麼得到3/4這個分數的?

(2)再請把許多物體看成一個整體得到3/4的來說一說。

3、剛才我們通過平均分一個物體和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得到了3/4,為什麼它們都能得到3/4呢?有什麼共同點?

(五)1/(1)、剛才我們平均分了許多物體,你能給這些物體分分類嗎?分成哪幾類?

(2)一張餅、一個長方形、一根繩子等我們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像4個蘋果、8個小正方體、一盒水彩筆,由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我們也能用自然數“1”來表示,當然要加雙引號,我們通常把它們叫做單位“1”。(板書

(3)單位”1“可以表示一張餅、一個長方形、一根繩子等一個物體,也可以表示由一些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比如說:。

2、你聯絡實際想想看,你能舉出一些單位“1”的例子來嗎?

(六)1、下面呢,老師不要你具體動手去分了,你腦子裡想一個分數,然後確定一個單位”“”“1

比如說:老師想一個分數9/10,確定一個單位“1”,把1米長的線段看作單位“1”,我把它平均分成10份,表示這樣的9份,就是9/10,你們會嗎?說給同桌聽聽看。

2、彙報

你想的是哪個分數?把什麼看成單位“1”?

3、總結

(1)剛才我們通過平均分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或者說一些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就是把單位“1”平均分,得到了好多分數,那麼平均分的份數呢?可以是份、份等等,你能不能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一下,也就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

(2)你怎麼知道若干份這個詞的?若干份是什麼意思?

表示這樣的一份就是單位“1”的幾分之幾,表示這樣的幾份就是單位“1”的幾分之幾。

(3)什麼樣的數叫做分數呢?(同桌相互說)

老師請一個同學來說一下,你是怎樣來定義這個概念的?

(4)看書81頁學生讀分數的意義,教師板書

這段話裡,你認為哪幾個詞比較重要?

三、1、做練習

彙報

2、做一些操作性的小練習

信封裡有一些小紙片,有紅的,有白的,紅色的小紙片幾張?白色的呢?下面請同學們根據老師的指令正確的操作和表示,行嗎?

(1)拿出六張紙片,要求紅的是所有紙片餓1/6,你是怎麼拿的?

(2)拿出六張紙片,要求橫的是所有紙片的2/3

(3)任意拿出紙片,只要表示3/5這個分數。

還有沒有跟他們都不一樣的?

(4)拿出三張紙片,要求它是所有紙片的1/4。

(四)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分數的意義》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比較熟練地把低階單位的名數聚成高階單位的名數,正確地解答“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應用題。

2、能比較熟練地比較分數的大小。

3、培養學生有序思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難點:比較分數的大小;解答“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應用題。

教具、學具準備

教學過程

備 注

一、單位換算的練習

1、口答:

1分米是1米的()/();1平方分米的()/();

1分是1小時的()/();1克是1千克的()/()。

你是怎樣想的?把低階單位名數的方法怎樣?

出示:低階單位的數值÷進率=高階單位的數值(用分數表示)。

2、學生獨立作業:第80頁練習十第1題。(做後同桌互查訂正)

二、分數大小比較的練習

1、師:比較兩個分數大小時一般會遇到哪幾種情況?在比較時各採用了什麼方法?為什麼/你能舉例來說一說嗎?

請舉例項說明同分母分數與同分子分數是怎樣進行大小比較的,並說說思考的方法。

2、學生獨立作業:第81頁練習十第2題。

直接做在書上,做後全班交併對其中的7/11和5/11;7/30和7/24說說比較時的思考過程。

3、結合下列三題說說你是怎樣比較三個分數的大小的?

5/14、3/14和9/1411/13、11/12和11/143/5、3/4和2/5

歸納:比較幾個分數的大小,先根據比較大小的方法,認真進行比較,(要注意認真審題,題中是要求從大到小,還是從小到大排列,是用“〉”號連線,還是用“〈”號連線,再根據題意進行解答。

思考下面問題:小明、小紅和小華進行100米賽跑,三人的成績分別是5/19分、6/18分和6/19分,誰跑得最快?誰跑的最慢?

讓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後小組討論,在全班交流。主要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4、學生獨立作業。

(1)比較下面每組數的大小,並用“〈”連線起來。

6/17、1/23和6/1912/35、16/35和9/354/15、11/15和11/12

教學過程

備 注

(2)第81頁練習十第6題。

5、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一行了445千米,離乙地還有52千米。

(1)已行的是剩下的幾分之幾?(2)剩下的是全程的幾分之幾?

學生討論列式解答並歸納: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關鍵是什麼?方法怎麼樣?

6、學生獨立作業:課本第81頁第4--5題。

三、課堂

通過這節課的練習你又有什麼新的收穫?你認為在練習中要注意些什麼?還有什麼問題需要討論?

四、作業《作業本》

學生有序思考問題的能力還不夠,要加強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