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熱點>

央視百家講壇的出路還在於一個新字

熱點 閱讀(1.21W)

央視百家講壇自從2006年為世人所知後,一直伴隨著眾多爭議和批評,顯然對於一個學術論壇有爭論很正常,沒有爭議就顯得不正常了,但下面過多的關於製片方的辦節目和主講者演講方式的批評便應該值得百家講壇注意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反對意見是學術娛樂失去底線和節目內容僵化以及復古思想嚴重等等。反觀當初百家講壇請了楊振寧等大家來演講,學識不可謂不精深,不過曲高和寡反應寥寥,後來大膽啟用易中天和于丹等別具一格的演講風格者演講才風生水起,獲得極大人氣以及成功,而為何最近一年來大家紛紛逃離了百家講壇的講壇,收視率接二連三地創了新低,現在落到只能夠靠易中天等元老來救場的結局了,無疑正是近年來百家講壇主辦方一意孤行,一家為大的心態使然。為此,我覺得,百家講壇,百家來養,求變求新則活,固步自封則死。央視百家講壇的出路還在於一個“新”字!

央視百家講壇的出路還在於一個新字

主辦方虧他們還提倡“讓專家、學者為百姓服務”,培養專家、學者的公眾意識,不斷強化媒體為受眾著想的服務意識,可是真正需要廣開言路,形成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格局時,製片方的小雞肚腸和其武大郎開店找夥計的心態就暴露無遺,畢竟批評者大多數為希望節目越辦越好的百家講壇的忠實觀眾和得到發表不同意見的專家學者,甚至來自民間的專家學者,有意搗蛋者極其少,此外收視率不僅是體現欄目的一個質量指標,也是其是否充分體現其社會價值的量化指數,故而主辦方只有真誠傾聽觀眾聲音並且吸取意見,不斷改善節目的方向才能夠不失去觀眾的吸引力和民意支援,節目才有長期存在的必要,否則被淘汰出局將成為必然。

當然這裡的新不是一味追求奇巧淫技來譁眾取寵,而是另外有一種含義。求新首先要打破選拔主講者的條條框框,過去百家講壇主辦方理解的“大家”太狹隘了,公開宣稱講者的權威精神顯得十分可笑,他們以為“大家”就是被冠以各種各樣名目繁多大帽子的專家學者教師,我不否認他們正是之中一部分,然而真正的“大家”卻大多數來自民間和群眾,比如春秋戰國出現的很多自學成才的思想家,也許他不名一文或連國小文憑都沒有,但並不代表他沒有資格和智力取得演講的一席之地,我們不可以一棍子打倒所有人的可貴創新和創造精神,事實上,如今不少的專家學者都是靠抄襲和拼拼湊湊的學術論文躋身所謂“大家”的學術騙子,還有一部分人是隻滿足於讀死書研究死人的思想出不來的書呆子,聽這些人的誇誇其談還不如聽以為農民講別開生面的民俗故事來得生動有趣!

其次求新意味著題材不能僅僅滿足於今人講古代人的事情,從以往講壇所講的內容看,乾脆把百家講壇改成央視帝王將相部和才子佳人部最名副其實了,而人類古今中外幾千年的文明歷史源遠流長,何必拘泥於眼角下那麼一塊爛泥塘喋喋不休呢?比如於丹,一個大學教師,看問題的對比甚至聯絡角度無可非議,可眼界卻大有問題,――現代民主文明思想不講,偏偏要去翻幾千年前的古人棺材板千方百計想在腐朽的專制思想文化中撿出來一塊爬滿細菌的破布設計了一件皇帝的新衣,包裹我們美輪美奐的新生活,還美其名曰為什麼心得,很有政治掛帥時代紅衛兵的“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的筆記味道,名氣與聲望大小截然相反!最終這不,于丹叫人家安貧守道學“精神勝利法”自己卻整天奔忙於春光燦爛的名利道路上,為動則幾十萬的.演講費獅子大開口,被人家抓住了活蹦亂跳的小辮子――直指新儒家的虛偽本性,於是隨後一系列靠販賣腐朽古代文化得到名聲的文化暴發戶們可以矇騙得了一時不明白和好奇的大眾,可一定不能在古代陳詞濫調的語境里長久保持觀眾的新鮮感,說對它們產生審美疲勞算抬舉它們了!

再之百家講壇有了新人和新內容還不夠,還要允許演講者看問題的角度和思維方式的千差萬別,並且在學術問題沒有得到蓋棺論定後允許不同意見長期共存,補充爭鳴,形成競爭機制。也許有人會說百家講壇不是學術選秀,是普及通俗文化的輿論渠道,用不著一屋子人圍著pk,那我認為百家講壇乾脆就叫文化名家講座得了,既然叫百家講壇就應當是開放式的民主講壇,而不是專橫封閉的一言堂,這裡的一言指一種意見,一種思維,一種態度。

近年來百家講壇快成為了故事會和大學教授的說書場所了,雖然全心全意服務觀眾沒錯,追求收視率也情有可原,但心裡有群眾並不等於就是媚俗,其實要吸引人眼球,可以把功夫用到新人新事和新思維上,而不是死拼硬湊,無限演繹古人舊事和腐朽文化思想上,甚至為其辯護以及洗白,照搬照用,不敢逾越舊法於一步。我的意見還是為了繁榮論壇不怕有爭議,便怕沒爭論,央視百家講壇,是到了廣開言路,以新取勝,改變和改革他們長期辦節目的保守思路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