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熱點>

廣西客家祭祖的習俗

熱點 閱讀(2.42W)

一.地理環境

廣西客家祭祖的習俗

1.1臨山而居

村落兩面環山,一面山上都是松樹,另一面是桉樹,中間有條小河。山頂有兩處天然的泉水,是全村人的日常用水來源,一處隨著降水量的變化而變化,另一處常年不衰。

1.2依河而處

河裡有很多種類的魚,羅非魚,芭蕉魚,石頭魚較多。每年的冬天,到外邊打工的青壯年回來過年時,就會撐著竹筏,帶上捕魚裝置到河裡捕魚,拿到河岸上賣,全村人都買。

河兩邊有兩種竹子,一種叫黃竹,它的用途很多,一是做竹筏;二是織成雞籠,簍子等竹製品,但是這種工藝就我爸爸這一輩肯學了;三是做竹筍,每年的雨季之後都有大量的嫩竹筍,那個時候我們就採很多回來,一部分當家常菜,另一部分做成醃製做成酸筍。

以前河岸上有許多沙石,近兩年來由於建房的較多,基本被採完了。再往高一點就是田地,離村莊比較遠的都承包給了一個老闆種橘子,現在已成規模,每年他都請我們村的人去幫他剪橘子。

二.交通狀況

2.1陸路

今年夏天剛鋪了水泥路,村裡離去集市的馬路有五公里左右。

2.2水路

以前走三十分鐘的山路到河下游的村莊就有船到集市,現在水泥路修好了,有車進來,所以基本沒人坐船了。

三.主要經濟來源

傳統的是松樹脂,每家每戶都分到一小片的松樹林,一直以來都是靠松樹脂維持生活,所以現在能割松樹脂賣的松樹已經不多。現在有點悲哀的是很多人砍了松樹直接種上桉樹。目前能出去打工的年輕人都出去了,都是過年了才回來。

四.生活習俗

4.1節日祭祀(要莊重)

每當節日來臨,全村的人都會到祭祖廟堂裡祭拜祖宗,傳統的節日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和鬼節。

4.1.1祭祖廟堂

祖宗符前有一個較高的祭祖桌。桌上擺著四個祭祖用的香爐,最前面用來插放蠟燭,後面兩個大的用來插放香。接著事兩排杯子,俗稱三茶五酒。桌子平行的左方有一個祭位,桌子底下也有一個祭位,每個祭位都有一個插放香的香爐。大廳的中間依次排列四張八仙桌,用於擺放祭品。

4.1.2大年三十

祭祀物品

兩碗閹雞肉,一碗豬肉,三碗米飯,三雙筷子,醬油一小碟,茶酒各一小壺,八個小杯子,爆竹一卷,香十二支,大紅蠟燭兩支,紙錢若干。

祭祀前

十二點鐘開始家家戶戶準備殺雞,雞隻能用閹雞而且是越肥越好,接著是煮熟。煮好的整雞先拿去拜伯祖宗,不比祖宗隆重,這裡不多講,講究的是煮的過程中要把雞頭和脖子煮成2字,雞嘴用刀稍微隔開使它微微張開。拜完伯祖宗後把雞切成塊狀,只要雞肉部分並且在整碗肉的上方放雞胸脯肉,兩個雞腿分別放在兩側,豬肉上要稍微放點鹽。

祭祀中

祭祀都爭著第一個到,討一個好的彩頭,先到的要恭恭敬敬地把香爐酒杯等用品刷洗乾淨,擺整齊。家長把祭祀物品按規則擺放在八仙桌上:最前面是三個茶杯接著五個酒杯,之後是三碗米飯配有三雙筷子,最後是兩碗雞肉和一碗豬肉;在這期間年輕人也就是自家的青年負責點香點蠟燭。除桌底下的香爐插一根外,廟堂內的每個香爐各插三根,廟堂兩邊門各插一根,插香時要事先一鞠躬三拜,插完香後要給祖宗敬茶酒並叫“祖宗吃晚飯”。隨後來的人依次如此。

紙錢和炮仗放在堂外,由幾歲的小孩來把紙錢一張一張的分開,堆成一座小山。等所有的人都到齊後,大家相互拜年,都是一些客套話。閒聊十幾分鍾後,村裡的長者帶領剛成家不久的年輕人叩拜祖宗。長者在中間,年輕人兩邊,地上鋪著草蓆,一跪一扣頭一站,做三組。跪拜完後長者大聲叫喚,拜祖宗咯,所有的人都停下談話,家長叫喚小孩拜祖宗,不一會兒四面八方都有小孩跑來拜祖宗,大家齊刷刷地站在廟堂前一鞠躬三拜做三次。之後點鞭炮,炮聲震天,響得越久越大聲越有喜慶。鞭炮燒完後就燒紙錢,等紙錢燒完後再拜祖宗,祭祖結束。

祭祀後

祭祖完成後,祭祀信仰的諸神,如石神,樹神。我家信仰的'是石神,那是一塊靠近河邊的石頭,石頭很高很大。村裡幾乎都有自家要祭的諸神,據說可以保佑自家的孩子健康成長。祭石頭神的祭品與祭祖的一樣,把茶酒換新的,在石頭神的左上角點燃三根香即可。在這期間也要敬茶酒,就過三巡後點燃鞭炮,鞠躬三拜。

回到家後,家家戶戶都要在庭中祭天,祭祀逝去的親人,小孩要敬酒,感謝上天祖宗及親人的恩德。

4.1.3大年七年級

祭祀物品

三碗糖水糕,三雙筷子,茶酒各一小壺,八個小杯子,爆竹一卷,香十二支,大紅蠟燭兩支,紙錢若干。

祭祀前

六點鐘起床做糖水糕,主要的原料有糯米粉和紅糖。

祭祀中

流程與大年三十的一致。

祭祀後

與大年三十一致。值得一提的是這天早餐全家人吃糖水糕,直到中午才能開葷。之所以要在大年七年級吃糖水糕,流傳說法是全家人生活要從年七年級開始甜甜蜜蜜,和睦相處。

4.1.4大年八年級

祭祀物品

兩碗閹雞肉,一碗東坡肉,三碗米飯,三雙筷子,醬油一小碟,茶酒各一小壺,八個小杯子,爆竹一卷,香十二支,大紅蠟燭兩支,紙錢若干。

祭祀流程與大年三十一致。

4.1.5大年九年級

祭祀物品

三個大粽子,用紅色的紙貼在粽子的表面,祭祀一天。

這一天不用全村人去祭祀,只把粽子敬祖即可。

4.1.6清明節

祭祀物品

發糕兩碗,瘦豬肉一碗,香一包,蠟燭一包,祭祀用的紅紙一袋。

祭祀前

準備工作要做好,村長組織大家去掃墓,聯絡本村有車的人開車載全村人去掃墓,家家戶戶帶上鐮刀和鏟子,發糕多帶點在路上吃,一出去就是一整天,持續時間為三天左右。

來到墓地時要把祖宗的墳墓上的旁邊的雜草統統清理掉,在外圍邊上做一條水溝,防止水浸到墓地,沿著圈放紅色的紙,用泥巴壓住不讓風吹走。再換一塊泥巴做的圓圓的墳頭並在中間夾著一張紅色的祭祀紙。

祭祀中

村長先在墓前鞠躬禱告,說我們子孫來看望祖宗,感謝祖宗的恩德。然後點上蠟燭兩支和香若干柱,各家依次把祭祀用的發糕,豬肉擺敬放在墳前。年老的展開紙錢點上,嘴裡唸唸有詞為全村人祈禱,希望祖宗保佑我們子孫綿延不絕,生生不息,子孫平安,生活美好。我們圍成一個大圈虔誠地鞠躬三拜,做三次。點爆竹,放煙花。待到紙錢燒盡後集體再次鞠躬叩拜,祭祀結束。

朝下一個墓地前進,流程基本一致。

五.調研感受與總結

祭祀祖宗是我們村裡頭等的大事,大凡村裡的紅白大事都要祭祖,例如,嫁娶,建房,小孩滿月,喪事等都要求祭祀,但是要求不一樣,準備的祭品也不一樣,流程更不一樣了。村裡的人對祭祖也很看重,尤其是節日,不論多遠能回來的一定要回來,不然你自家有事要全村人幫忙時沒有人會幫忙的。大家都會說那人連個年都不回來,忘了祖。

作為新一代接班人,作為新青年,我們這一代有必要將這種傳統的習俗傳承下去,感謝祖宗的恩德,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