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清明節習俗祭祖需要做些什麼呢

節日慶典 閱讀(3.06W)

在中國祭祖是一件嚴肅認真的事情,而一般我們都是在清明節的時候祭祖。那麼你知道在清明節的時候祭祖有些什麼是需要做的嗎?下面就隨本站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清明節習俗祭祖需要做些什麼呢

  清明祭祖該做的事情

1、墓碑前清雜草

祖先的墳墓必須能夠正確地清理雜草,新增一些好土好花。消除碎片,做好後墓碑上的清潔。要將整個墓地外觀換新一下,而且心中必須充滿懷敬之心。董士鴻老師提示:墳前為名堂,代表家運前途,荒草雜生,是為不吉,而且也會影響子孫後代運氣反覆不穩定。

2、墓穴填土

如同人間房屋維修一樣。每年清明給先人的墳墓上添土,意思為又修繕一次。即表明對先人的孝道,又寄託了後輩的哀思。可以改變一下對財運的影響。

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天剛矇矇亮,我起了個大早,拿起鐵杴,背起土簍。準備去給祖先們掃墓填土。老天也知道人間的事故下起了小雨。

疾步走來,心情無比沉重,轉眼之間老人都相繼過世,他們在世時正是那特殊的年代,吃不飽穿不暖,沒有享一天福。待條件好了,他們也就老去了。多可憐的老人啊。

年年延續著當地的習俗,來到墓地清除雜草,把新土剷起放到土簍裡,背到墓前,撒在各位老人的墳墓上,作上墳頭,壓上捎來的紙錢後,燒上幾柱香,把祭果和冥幣等一塊燒了。然後鄭重的磕上三個頭。

3、北方填坑填低窪

近期以來有很多客戶問我,老師清明節掃墓要注意什麼嗎?老師我們家這幾年一直不太平,也不知道是哪出了問題,尤其是對家中的男士特別不好,而且近幾年來家中的男士運氣特別衰,並且也有傷心的事情出現,我想清明節的時候去掃墓,請老師指點一下。清明節將到,可以去祭祖,並且修墳,在去掃墓的同時要看一下家中陰宅也就是祖墳的北方是否有坑、低窪的情況出現,如果有的話應及時填補一下,這樣會旺家中的子孫後代,尤其是男士。

背山面水之地,永遠是人們嚮往的靈地,作為先人的陰宅,自然為理想的不二選擇,但是作為活生生的人,也是最佳的安居之所,當陰宅周圍開墾嚴重,就可能出現山崩地陷的現象,或者水土流失嚴重的後果,這些都會影響陰宅風水變化。尤其是對陰宅的北方、東方的低窪、或者是有大的坑或者認為損壞嚴重的,應及時補救,是在無法補救的應遷葬為好。

4、一米內不可有樹

不少人,喜歡在陰宅的周圍,種上樹木,因為,它們可以遮風擋雨,同時可以疏水固土,防止水土流失,不過,陰宅屬土,最怕的就是木來剋制,因此樹木不能距離棺墓太近,特別是高大、根系發達的樹木,樹木之根侵入棺木,那麼這樣的話就會帶來陰人的'不安,破壞了風水,這樣會禍及子孫後代,比如說殘疾人,大部分都與風水有關。因為水汽很容易滲入棺木,導致仙人駭骨受潮溼,骨殖變黑,就會影響後代的健康。

5、水池河溝做引流

祖墳的風水問題和其他看房屋的問題是不一樣的,祖墳風水的好壞決定了一家幾代人的興旺衰敗問題。雖然都說背靠山,前靠川這可是風水寶地呀,有水是好,但是不能離墓穴太近,那麼後代就容易患有腎臟和血液方面的病。這也就是說祖墳前有水池或者是河溝之類,容易造成家人的健康運總不好。

  清明詞義

【讀音】qīngmíng   【英語】Tomb-sweeping Day或者Pure Brightness 【釋義】

1.清明節,原為二十四節氣中“春雨驚春清谷天”中的第五個節氣,後來兼併了寒食的習俗:~時節雨紛紛

2.清淡明智: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蘇東坡《東欄梨花》

3.詞意探源

(1)猶治平。政治有法度、有條理。《詩·大雅·大明》:“肆伐大商,會朝清明。”,毛傳:“不崇朝而天下清明。”;《後漢書·班固傳》:“固幸得生於清明之世。”。

(2)指神志思慮清潔明朗。《荀子·解蔽》:“虛壹而淨,謂之大清明。”;《淮南子·齊俗訓》:“原人之性,蕪穢而不得清明者,物或淉之也。”

(3)指清澈明朗。如:天氣清明。

(4)二十四節氣之一。《孝經緯》:“萬物至此,皆潔齊清明。”

  清明節為何稱之為“清明”

清明這個節氣,按照時序,已屬季春,江南已經是“拆桐開盡鶯聲老”了,為什麼還用如此的光鮮亮麗的詞形容它呢?我想這與二十四節氣是生活在北方的周人定下來的有關。《逸周書·周月》已經標明“清明”,《逸周書·時訓解》也說“清明之日,萍始生”,春天帶來了一片生機。清明在陽曆的四月初,在北方,此時尚屬春初,萬物復甦,生機盎然,“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氣候開始穩定,天空一派澄明,上古先民逐漸把生活重心從室內搬到室外。

《詩經·綿》寫周族祖先“古公亶父,陶復陶穴,未有家室”。這詩是寫周人如何艱辛地建造家園的。顧炎武《日知錄》引《易傳》“古人穴居而野處”,解釋“陶復陶穴”,那時人們或住窯洞、或住半地下室,雖有窗戶,但還沒有發明紙糊窗戶,平常用木板或瓦牖擋著窗戶,只有天暖和時,才能開啟,放些陽光進來。入秋轉冬之後,人要“冬藏”了,“塞向墐戶”:把朝北的窗戶用木板擋住,再用泥巴糊嚴,不使漏風,儘量防風保暖,可是光亮也沒有了。春天來了,人們便從室內移居於室外,恢復“野處”,其心情可以想見,這一聲“清明”道出他們對大自然、對春天由衷的讚美,也抒發出百十天裡“冬藏”的鬱悶。後世醫家倡導的,春天早晨起來,“披髮跣足,緩步廣庭”,也是學習先民對“清明”的享受。“清明”來了,也象徵著新生活的開始。此後的200多天裡,除了下雨刮風和睡覺大多時間都是過露天生活了,先民與大自然關係的密切和對大自然的依賴,是把大多時間放在室內生活的“文明人”不能理解的。

後世,清明節成為一年中重要的節日,它的習俗都與先民從“穴居”到“野處”有關,如鑽燧改火,淘井,插柳,踏青,挑薺菜等。新春來了,永珍更新。冬天用於取暖、照明和烹飪的火種,不再使了換新的,於是有重新鑽燧取火。唐宋兩代,宮廷還以新取出來火,分贈予貴官豪門,唐詩名句“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就描寫此事;淘井,也是除舊佈新,淘出舊水,取用新水。插柳,挑薺菜其意也在於迎接新春,讓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也帶上一點綠色,沾一點野味。

唯獨自宋代以來特別看重的掃墓,倒不是上古所遺的習俗。孔子說“古也墓而不墳”,墓地沒有隆起的標誌,當然就不可能有掃墓祭祀之事。清初博學的毛奇齡在《辨定祭禮通俗譜》卷二《清明日、霜降日行墓祭禮》中指出,到墓上祭祀亡靈的習俗形成於春秋戰國時期,六朝、初唐期間形成了寒食節掃墓祭祀的習俗,唐玄宗時把寒食祭掃的習俗“著為令”,公務人員還給假,以便出城上墳。寒食後一日為清明(或說三日),兩節相近,逐漸混淆。宋代清明祭掃遂成風俗,流傳至今,清明與掃墓簡直是密不可分了。很少再有人問一下這個節氣為什麼叫清明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