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熱點>

陳情表的知識點歸納

熱點 閱讀(2.97W)

高一語文:陳情表知識點歸納

陳情表的知識點歸納

一、基礎知識

1、選自南朝梁蕭統編選《文選》。李密:字令伯,一名虔,西晉文學家

2、表:古代奏章的一種,一般陳述某種意見或事情,多用於臣向君陳情謝賀,如諸葛亮的《出師表》。

二、一詞多義

1、行:

①行年四歲(動詞,經歷) ②九歲不行(動詞,走路)

2、矜:

①猶蒙矜育(動詞,憐惜) ②不矜名節(動詞,誇耀)

③願陛下矜憫愚誠(動詞,憐憫)

3、至:

①至微至陋(副詞,極其) ②無以至今日(動詞,到達)

4、以

①臣以險釁(連詞,因為) ②臣以供養無主(連詞,因為) ③謹拜表以聞(連詞,相當於“而”) ④猥以微賤(介詞,憑)

⑤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介詞,用) ⑥臣具以表聞(介詞,用)

5、見:

①慈父見背(我)

②二州牧所見明知(動詞,看見)

6、親:

①躬親撫養(代詞,親自)

②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名詞,親戚)

7、日:

①日薄西山(名詞,太陽) ②報養劉之日短(名詞,日子)

8、當:

①當侍東宮(動詞,任,) ②死當結草(副詞,應當)

9、薄:

①日薄西山(動詞,迫近)

②門衰祚薄(形容詞,微薄,少)

10、拜:

①拜臣郎中(動詞,授官) ②謹拜表以聞(動詞,奉上) 11、於:

①州司臨門,急於星火(介詞,比) ②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介詞,給) 12、夙:

①夙遭閔凶(名詞,很早,幼年) ②夙夜憂嘆(名詞,早晨)

三、古今異義

1、九歲不行: 不能走路

2、至於成立: 成人自立

3、舉臣秀才: 優秀人才

4、非臣殞首所能上報: 報答皇上

5、臣欲奉召賓士: 奔走效勞

6、有所希冀: 非分的願望

7、臣之辛苦: 辛酸苦楚

8、則告訴不許: 申訴。

9、是以區區不能廢遠: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10、晚有兒息 息:子

11、而劉夙嬰疾病 嬰:被……纏著

12、逮奉聖朝 逮:及,至

13、前太守臣違察臣孝廉 察:考察和推舉

14、尋蒙國恩 尋:不久

15、除臣洗馬 除:授予官職

16、庶劉僥倖,保卒餘年 庶:或許。

四、通假字

1、.夙遭閔凶。 閔,通“憫”,可憂患的事。

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單的樣子。

3、.臣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

4、常在床蓐。蓐,通“褥”,草蓆。

五、詞類活用

(一)名詞作動詞

1、臣少仕偽朝。 做官

(二)形容詞作動詞

1、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遠:形容詞作動詞,離開

2、終鮮兄弟 沒有

(三)形容詞作名詞

1、夙遭閔凶。 憂患不幸的事。

2、猥以微賤。 卑微低賤的身份

3、願陛下矜憫愚誠 誠心

(四)名詞作狀語

1、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在家外。

2、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在家內。

3、則劉病日篤。 一天天

4、躬親撫養 親自

(五)使動

1、無以終餘年。 使……終

2、臣具以表聞;謹拜表以聞。 使……聞,使……知道

3、保卒餘年 使……結束

六、句式

1、判斷句 (1)“……為……”式 A、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B、況臣孤苦,特為尤甚

(2)“……非……”式 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2、被動句

A、而劉夙嬰疾病 B、.則告訴不許

3、倒裝句

(1)介詞結構後置 A、急於星火

B、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

(2)賓語前置

A、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B、慈父見背

C、非臣殞首所能上報

(3)定語後置 生孩六月

七、成語

(1)孤苦伶仃:(形容孤單困苦,無依無靠。孤苦:沒有依靠,生活困苦。伶仃:孤獨。)

(2)煢煢孑立:(形容孤苦伶仃,無依無靠。煢煢:孤獨無靠的樣子。立:孤單單地呆著。)

(3)形影相弔:(只有自己的身體和影子互相安慰,形容十分孤單。形:身體。吊:慰問。)

(4)日薄西山:(太陽快要落山,比喻人衰老臨近殘廢或事物腐朽即將滅亡。薄:迫近。)

(5)氣息奄奄:(氣息微弱,形容快要斷氣的樣子。氣息:呼吸時進出的氣。奄奄:氣息微弱的樣子。)

(6)人命危淺:(形容壽命已經不長,即將死亡。人命:壽命。危:危險。淺:不久,時間短。)

(7)朝不慮夕:(早晨不能考慮晚上會怎樣,情勢危急,隨時都可能發生變故。)

(8)皇天后土:(古代對天地的尊稱。皇天:指天。后土:指地。)

八、語言風格

1、四字駢句:簡潔凝練,語勢連貫緊湊,文勢如行雲流水般通暢。

2、對偶句:語氣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

3、比喻句:形象生動,感情濃烈,富有感染力。

九、課文賞析

司馬氏集團滅蜀後,為了籠絡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賢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其中之一;李密是亡蜀降臣,如不應詔,會被誤認為“矜守名節”,不與司馬氏王朝合作,招來殺身之禍。司馬氏集團通過陰謀和屠殺建立了西晉政權,為了鞏固統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李密至孝,與祖母相依為命,寫此奏章,陳述自己不能奉詔的原因,提出終養祖母的要求。文中所寫,皆是真情實意。為了喚起武帝的憐憫心,作者不是直陳其事,而是悽切婉轉地表明心意,圍繞著“情”“孝”二字反覆陳述自己家庭不幸,和祖母相依為命的苦況親情,表達對新朝寵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順祖母的哀哀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