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除夕的故事[經典15篇]

節日慶典 閱讀(2.22W)

除夕的故事1

“一年之季在於春。”春節在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古老最隆重,在人們心目中也具有重要的意義。每逢春節來臨,那些在異鄉學習、工作、生活的人們,總要千方百計、不辭辛苦地趕回家鄉,與家人團聚,共敘親情。春節如此重要,其習俗也豐富多彩。貼春聯,吃團圓飯,放爆竹,拜年,舞龍燈……其中,守歲的習俗在除夕之夜最為盛行。大年三十是辭舊迎新的時刻,家人們常常通宵達旦地圍坐在一起,談笑玩樂,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除夕的故事[經典15篇]

然而,在南北朝時期,人們除了守歲之外,還有一種乞如願的習俗。他們把一個布做的小人,扔在灰土堆中,舉著棍子痛打。一邊打一邊呼喚:“如願、如願……”誰打得最賣力,誰在新的一年裡就能事事如願。

這個有趣的風俗起源於一個傳說故事。南北朝時期,荊楚地區(今湖南湖北省)有位商人名叫歐明。他經常乘船到各地做買賣。每逢他的船經過彭澤湖時,他都要把隨身帶的一些果品糕餅、酒肉煙茶之類的食品扔進湖裡,再燒上幾柱香,算是給彭澤湖的湖神獻祭求神保佑他平安。由於他每次路過,都恭恭敬敬地祭祀一番,使得彭澤湖的湖神青洪君大為感動。有一次,青洪君到了湖面上,他先是對歐明誇讚了一通,然後問他有什麼願望。歐明當即回答:“但求如願。”青洪君點頭答應了,便命令手下的小神帶上來一個婢女交給歐明,說:“這就是如願,她能幫你做到你想做的.一切事情。”歐明一看,有些驚訝。他沒想到自己隨口回答的“如願”竟是青洪君婢女的名字,心下也挺歡喜。他高高興興地把如願領回家中。如願這姑娘,又聰明又能幹,凡是歐明吩咐她做的事情,她都完成得十分出色,歐明對她也很滿意。有一年大年三十,如願不知何故起床比平時晚了許多。歐明很不高興,訓斥了她幾句,並按家法打了她幾下。如願覺得十分委屈,一氣之下跑到後院的灰堆裡不見了。歐明見如願往灰堆裡一鑽就不見了,又懊惱又氣憤。他舉著手杖一邊敲打灰堆一邊呼喚:“如願、如願……”

後來,這個離奇的神話故事,就成了一種風俗,表達了人們祈求萬事如願的美好願望。盛唐時,除夕乞如願的習俗最為盛行,到了現在,這種習俗漸漸失傳,成為一個傳說故事。

除夕的故事2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夕的怪獸,頭長觸角,凶猛異常,常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村村寨寨的大家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夕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桃花村的大家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鄉親們有些封窗鎖門,有些拾掇行裝,有些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個時候,村外來了個半大的小孩,只見這小孩長得濃眉大眼,漂亮可愛。這孩子子來到村東頭見著一位妻子婆問起大夥為什麼驚慌。妻子婆無奈告訴小孩夕又來做亂,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夕獸,那小孩笑道:婆婆~我的名字叫做年,讓我在家呆一夜,我肯定把‘夕’獸攆走。妻子婆驚目細看,見他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年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夕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氛圍與往年不一樣:村東頭妻子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夕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忽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夕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夕”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個時候,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年在哈哈大笑。夕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避難回來的大家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個時候,妻子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年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妻子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裡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著餘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到來,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非常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大家都瞭解了驅趕夕獸的方法。為此,大夥紛紛都去拜會年,也就是目前的“拜年”,把年的圖帖在門口或窗前,叫年畫年除掉夕的這一天叫做除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七年級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春節”。

除夕的故事3

除夕那天就更忙碌了。

早上,叔叔和爺爺架起了大鍋,準備“下油鍋”。

他們把火燒得旺旺的,把油燒得熱熱的,然後把事先醃好的魚和蓮菜一一放進大油鍋裡。油鍋裡頓時“噼裡啪啦”地響了起來,一陣陣香氣撲鼻而來。奶奶、母親和嬸嬸則在一旁準備包餃子。她們一個人剁肉餡,一個和麵,還有一個摘菜。下油鍋的“噼裡啪啦”聲和剁肉餡的`“咣咣”聲混合在一起,像一場好聽的交響樂。父親也不閒著。他領著我們一群小孩去貼對聯。

我們給大門上,牆上,窗戶上都貼上了春聯和福字。就連井上、車上和院子外面的大樹上也都貼滿了吉利的紅紙。到了下午四五點,外面不斷地響起了鞭炮聲,這就意味著那一戶人家開始吃團年飯了。我們也著急了,不停地在廚房裡跑進跑出,看看我們的飯菜到底好了沒有。過了一會,父親一聲令下,“放炮!”我們趕緊衝出院子,手忙腳亂地幫父親拆鞭炮,拿打火機。隨著一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美味的飯菜上桌了。爺爺大聲地宣佈:“開飯!”終於,除夕這天最關鍵的時刻到來了。

除夕的故事4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們就有了一個習慣,就是把每年的農曆12月30號定為除夕。在除夕這匡人們就不會睡覺,會放很多煙花爆竹,還會掛很多的`紅燈籠。這是為什麼呢,就讓我來說給你聽吧。

相傳在遠古時代,有一種凶猛的怪獸叫“年”。它的體形和牛一樣龐大,頭上長著一隻角,一張血盆大口,行走如飛。它本來只是以牲畜為食,後來冬天食物短缺,就開始吃人了。因為它經常出來傷害人畜,因此天神把“年”鎖進深山,只允許它一年出去一次。有一次在大年三十那天,“年”出來了。它來到一個山莊,聽到甩牧鞭的聲音,嚇得匆匆抱頭鼠竄,於是人們就知道了“年”怕響聲,怕紅色,怕火光的弱點。從此以後,每到年末歲首人們就用放煙花代替甩牧鞭,用貼紅聯來代替大紅衣服,用掛紅燈籠,點旺火來代替火花。久而久之就成了過年的習俗。

這樣人們就有了除夕這樣的習俗。

除夕的故事5

小時候,媽媽經常會買幾個鹹鴨蛋吃。記憶中每次吃鴨蛋時,媽媽總會用筷子敲去空殼的那一頭,用筷子插進去,“吱…”一聲,紅油就探出頭來,媽媽總是把蛋黃挑出放入我的碗裡,自己則吃掉剩下的蛋白。

時間久了,我認為蛋白很好吃,要不然為什麼媽媽總是吃的津津有味呢?有一次,我趁媽媽不注意時,用筷子夾了一小塊蛋白放入口中,還沒有嚼就吐了出來,像豆腐一樣軟軟的,還十分鹹,一點也不好吃。但為什麼這麼難吃,媽媽還吃的很香呢?難道媽媽品嚐不出鹹味嗎?這個問題在我小小的心裡發了芽。

一次,姥姥中午在我家吃飯,媽媽準備了幾個鹹鴨蛋,在餐桌上,我看見媽媽把蛋白全部都放入了自己的碗裡,把黃紅色的蛋黃分別放入我和姥姥的碗中,姥姥用筷子擋了一下,把蛋黃放入了媽媽碗中,自己則夾過來所有的蛋白並說:“你不知道我最喜歡吃蛋白嗎?”

吃飯時,我抬頭看了看姥姥,她和媽媽一樣,吃的津津有味,媽媽也想把蛋白夾過來,但都被姥姥擋住了,我忍不住發問:“蛋白真的那麼好吃嗎?你們吃著不鹹嗎?”但姥姥笑著說他最喜歡吃蛋黃了,媽媽也微笑著點點頭。

慢慢長大了,我明白了,在餐桌上,天下的每個母親都是“喜歡”吃蛋白的.,就像媽媽和姥姥,她們都把美味的蛋黃留給自己,同時也是把愛給了子女。

以後,每當我想起小時候在餐桌上的這件事,感覺愛在心頭綻放,感受到了別樣的溫暖。就像陽光灑滿大地,就像小溪匯入大海。

餐桌上的這件事,讓我懂得了母愛。

除夕的故事6

今天是除夕,要過年了,我們要放鞭炮、要貼對聯,能穿新衣服、還能吃好多的餃子,可是大家知道,今天為什麼叫除夕呢?我給大家講個故事吧!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夕的怪獸,凶猛異常。經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有一天,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村外來了個長得特別漂亮的小孩子,他來到村東頭見著一位老婆婆問起大家為何驚慌。老婆婆告訴孩子“夕”又來做亂,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夕獸,那孩子笑道:“婆婆,我的名字叫年,讓我在你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夕’獸趕走"。半夜時分,夕闖進村子裡,它發現村東頭老婆婆家,門口貼著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夕獸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夕嚇得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夕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人們知道了年把夕趕走了,都去拜會年,也就是現在的“拜年”(拜年的'由來),把年的影象帖在門口或窗前,叫“年畫”(年畫上的那個大胖小子就是年),年除掉夕的這一天叫做“除夕”(除夕的由來)。

我的故事講完了,大家知道今天為什麼叫除夕了吧!

除夕的故事7

從中午到太陽快要落山了,木日諾就這樣一動不動地躺在床上,屋外不時響起的一陣陣鞭炮聲,讓他越發索然。今天是大年三十,家家戶戶都在殺豬宰羊,放鞭炮吃團圓飯,惟獨木日諾家顯得格外冷清,既不放鞭炮,也沒生火煮飯。家裡就木日諾一個人,獨自過年有什麼情緒?他索性躺在床上不起來了。

木日諾心裡憋得慌:到外面打工的年輕人都回來了,就他的兒子沒回來。那天,鄰居家在外打工的三兒子臘弟回來說:“挖第(大爹),你兒子不回來了,他說要多掙一點錢,把欠別人的錢早點還了。”木日諾當時聽了很不是滋味,心裡想:這過年過節的,怎麼就沒想到回來看一看我這個糟老頭子呢?

現在木日諾睡在剛建蓋好的新房裡,可他覺得今天的天氣特別冷,把門窗都關好後,他把兒子的被子搬來鋪在自己床上,然後用被子把身體裹得嚴嚴實實的,但還是感覺到時有寒風吹進屋來,冷得全身都起了雞皮疙瘩。

木日諾年輕時家裡窮,母親多病,常年臥在床上,全靠父親供養他們兄妹六個。他三十多歲也沒說上媳婦,父母雖然心裡著急,可家裡沒有剩餘的錢討媳婦,後來好不容易把大妹嫁出去了,用嫁大妹的彩禮錢才討了一房媳婦,可討回來後才發現他的女人神經有點問題,不但不會幹農活不會做家務,還動不動就哭哭啼啼,沒事就痴痴呆呆自個兒說話,這可真是“龍配龍,鳳配鳳,烏鴉配臭蟲”,家裡本來就困難,又討了個傻媳婦就更是雪上加霜了。過了兩年,傻媳婦生了個男孩,讓他高興了好幾天。可他的傻媳婦不會帶孩子,他忙完地裡的還要回家帶孩子,真把他給累壞了。父母健在的時候還替木日諾分擔一些勞務,他的孩子三歲時父母相繼撒手而去,四個妹妹也遠嫁到外地去了,家裡就剩下他們三口人。年復一年,一家人的生活就這麼沒著沒落地過著。

後來有一天,木日諾揹著孩子到地裡幹活,天快黑時才回到家中。開啟房門一看,他的傻媳婦睡在屋中,不但沒有生火也沒有餵豬,又累又乏的木日諾頓時火冒三丈,氣不打一處來,掄起拳頭揍了傻媳婦幾下,沒想傻媳婦卻哭得個昏天黑地。木日諾心裡生氣就沒理她,晚上傻媳婦睡在火塘邊哭了半夜,攪得他也沒法入睡。不想第二天早晨發現傻媳婦死了,她在後半夜木日諾睡著後喝了半瓶農藥。

傻媳婦就這麼走了。木日諾沒有再婚,帶著孩子既當爹又當媽,含辛茹苦拉扯孩子長大。那時孩子小,木日諾常常是雞剛叫就上山扛竹子,回到家中兒子還沒醒,白天他就帶著孩子編花籃賣幾個錢,或是揹著孩子到別家幫工換口飯吃。雖然日子過得很苦,可他從來不讓兒子受半點委屈,他時常給孩子買新衣褲,自己的衣褲破得不成樣子了,卻捨不得買新的;他給孩子買喜歡吃的東西,讓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一樣,享受童年的快樂。

孩子漸漸長大了,傻女人生的孩子卻聰明伶俐,讀書也很用功,常拿獎狀回家。可木日諾卻因為風裡來雨裡去、日夜不停地操勞患上了風溼病,一到陰雨天或是冬天就下不了床。孩子國中畢業後,木日諾的風溼病越來越嚴重,再也沒有能力供他讀書,兒子含淚輟學回家了。孩子也懂事,知道父親身體不好就主動承擔起了家裡的農活。父子倆的生活漸漸有了好轉,可光靠家裡的三畝責任田還是難以滿足他們的生活所需。木日諾和兒子一直住在父母留下的老房子裡,這房子快要塌了,牆周圍用十幾根木樁子頂著,上面的茅草全都是窟窿,雨水天無法住人。家裡不但要蓋新房,兒子已經二十出頭,過兩年也該找女人結婚了,木日諾只好同意兒子出外打工。兒子一去就是兩年多,去年春節也沒有回家。

天色越來越晚了,木日諾睡在床上還是不想起來,他知道兒子不回來是想省點車費錢,也知道兒子是為了還債拼命幹活,可看到別人家兒孫滿堂熱熱鬧鬧地過年他心裡還是無名地憋氣。他真希望兒子此時能回來,也好乘著喜慶給他侃一侃家裡近年來的變化呀。

木日諾原打算五年之內蓋一間新房,沒想到去年縣扶貧辦的領導瞭解到他家的困難後,主動提出幫他解決一部分建房款。木日諾聽到這個好訊息,馬上拿出兒子寄回的一萬多元錢,加上縣扶貧辦給的扶助款,抓緊時間蓋了一間磚瓦房。

木日諾的風溼病也治好了。去年他加入了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村組長建議他到縣醫院治療,起初他怕花錢不想去,寨子裡所有的人都來勸,他就去了。到醫院住了一段時間,病就好了,因為入了保險,自家也沒花多少錢。

木日諾也不用為打針吃藥犯愁了。過去從寨子到鎮上的路不好走,他的腿又不好使,每次有個小病小災就覺得天都要塌了。去年國家在村委會旁邊建蓋了醫療所後,又修了彈石路,木日諾和寨子裡的老人都很高興。他把這訊息寫信告訴了兒子,兒子回信說:那我就放心了。

現在,木日諾看到自己的新房就樂,想起兒子就愁。他不知道兒子過得怎麼樣,是不是吃得好睡得好,要不是因為蓋房子欠了些錢,他真不願意讓兒子到外面受苦。不過,他知道兒子過幾個月就能回來,兒子回來就種甘蔗,他已經和村幹部商量好了,承包給他一片地種甘蔗,他打算以後還要種草果、種堅果,有了錢就替兒子討一房好媳婦。

就在木日諾正為兒子不能回來而傷心的時候,門外傳來了鄰居的喊叫聲,鄰居是來喊他去吃年夜飯的`,他想拒絕,鄰居硬拖著他去了。木日諾剛坐上鄰居家的飯桌就聽到了自家的狗叫聲,他出門一看,是村主任一行人來了,手裡還提著很多禮物。村主任拿出叄佰元錢說:“我們是代表鎮黨委和政府來看你的,因為先去了其他村寨來晚啦,請您多包涵。這是一點慰問金,請一定收好。”聽到村主任那麼客氣,還給他錢,木日諾一時慌了手腳,眼淚不爭氣地往下掉。正和村主任說話間,村小組幹部們也來了,手裡提著酒菜和鞭炮。木日諾剛招呼他們坐下,他的幾個好朋友也來了,接著來的人越來越多,都沒有空著手的,有些人還帶了糯米和水酒。剛才還死氣沉沉的房屋一下子就熱鬧了起來。木日諾家的飯桌不夠用,又到鄰居家搬來了三張才勉強能坐了。三杯酒下肚後,木日諾也精神起來了,來了這麼多人不知道說什麼好,他就望著大家“嘿嘿……”地傻笑。

木日諾家的喧鬧聲持續到天亮都沒有停,天亮之後,新的一年又開始了。

除夕的故事8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種凶惡的動物,非常厲害,人們把它叫做“年”。“年”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出現一次。“年”這東西一出來,就會危害人類,給人來造成很大的災難。“年”在晚上出來活動,因此人們到時全部熄滅燈火,整夜不眠,躲避災害。後來發現穿紅衣,燃炮竹發出的'聲響,可以把“年”趕跑。於是,每到年末時,覺著“年”快要出現的時候,人們就燃放爆竹來避邪,祈求來年好運。所以過年大放鞭炮習俗,流傳到今天。

除夕的故事9

在河北省滄州一帶,年年夏曆臘月,家家戶戶都從二十三這天一直忙到三十。三十晚上還要熬夜,叫做“守歲”。這個風俗,跟灶王奶奶有關。

玉皇大帝的小女兒賢惠善良,很同情天下的窮人。她偷偷地愛上了一個給人家燒火做飯的窮小夥子。玉皇知道後十分惱怒,就把小女兒打下凡間跟著窮小夥子受罪。王母娘娘同情女兒,從中講情,玉皇才勉強地給窮小夥封了個“灶王的職位”。窮小夥成了家家戶戶的“灶王爺”,玉皇的小女兒自然就成了“灶王奶奶”了。

灶王奶奶深知百姓的疾苦,就常常以回孃家探親為名,從天上帶些吃的、喝的、穿的、用的東西回來分給窮百姓們。玉皇本來就嫌棄窮女婿和小女兒,又聽說小女兒從天上往回帶東西,非常生氣,就規定只准他們每年臘月二十三日迴天宮一趟,其餘時間不準迴天了。

第二年,眼看快過年了,可是窮百姓們還是缺這少那的`,有的連鍋蓋都揭不開了。灶王奶奶看在眼裡,疼在心裡。臘月二十三到了,她打算回孃家去給窮百姓們要點吃的東西回來。可是,自己家裡連點面星星也沒有了,路上沒幹糧咋辦哪?百姓們知道後,就你湊一把我湊一把地弄了些面,烙了兩張餅,給灶王奶奶帶著上路了。

關於除夕守歲熬年的傳說故事介紹

灶王奶奶回到天上,向玉皇大帝講了人間苦情,可玉皇大帝不但不同情,還嫌女兒帶回一身窮氣,讓她當晚就回去。灶王奶奶氣得立即就要走,轉念一想,不行,兩手空空回去怎麼向百姓們交待呀?再說,也不能便宜了狠心的父親。這時,正好王母娘娘也過來相留,她便順勢說:“俺不走了,明天扎把掃帚帶回去掃掃窮氣。”

二十四這天,灶王奶奶正在扎掃帚,玉皇來催她快回去。她說:“催啥哩,眼看要過年了,家裡沒有豆腐,明日俺要拐豆腐哩。”

二十五這天,灶王奶奶正在切豆腐,玉皇又來催她快點回去。她說:“催啥哩,明天俺還要割肉哩!”

二十六這天,灶王奶奶剛割了肉,玉皇再次催她快回去。她說:“催啥哩,家裡窮得連只雞都養不起,明天俺還要殺雞哩!”

二十七這天,灶王奶奶正在殺雞,玉皇又來催她快點回去。她說:“催啥哩,路上帶點乾糧,明天俺還要發麵蒸饅頭哩!”

二十八這天,灶王奶奶正蒸饅頭,玉皇又來催她快點回去。她說:“催啥哩,過年要喝喜酒,明天俺還要去打酒哩!”

二十九這天,灶王奶奶剛打酒回來,玉皇又來催她快點兒回去。她說:“催啥哩,俺們一年到頭連頓餃子都吃不上,明天俺還要包餃子哩!”

三十這天,灶王奶奶正包餃子,玉皇大帝大動肝火,要她今日必須回去。灶王奶奶準備的東西差不多了,就沒有多說話,只是捨不得離開王母娘娘,一直捱到天黑才離開天宮。這天夜裡,家家戶戶都沒有睡覺,等著灶王奶奶回來。

人們一看灶王奶奶回來了,還帶回好多過年的好東西,就都點起香火、紙碼、鞭炮迎接灶王奶奶。這時候,正是除夕夜的五更天。

人們為了紀念灶王奶奶,不忘她的恩德,夏曆每年的臘月二十三要祭灶,三十夜裡不睡覺,叫做“守歲”。也有叫做“熬百歲”的。這是為了等著迎接賢惠善良的灶王奶奶從天上回到人間來。這一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除夕的故事10

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它的習俗有許許多多:吃年夜飯,貼春聯,放爆竹……

大年三十,是辭舊迎新的日子,到處洋溢著春節的熱鬧氣氛。我和爸爸媽媽姐姐姑姑姑父爺爺一大家子一起去飯店吃年夜飯。

一進飯店大門,紅彤彤像柿子一樣的燈籠映入我們的眼簾。一隻神奇的大公雞矗立在門前,昂首挺胸引頸高歌,彷彿報告著春天的喜訊。人們爭先恐後和大公雞合影,我和姐姐也按捺不住,也與它合了影。樓上,人來人往,無數個燈籠把走廊照得燈火通明。走道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小吃攤上琳琅滿目,所有的廚師忙得滿頭大汗,每個人的臉上都喜氣洋洋,手裡拿著嘴裡吃著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餚,整個人都投入到濃濃的年味中,看得我口水直流三千尺了。這時姐姐急忙拉著我說:“走!我們去看放煙花!”只見保安叔叔拿來煙花,小心翼翼地點燃導火線,不一會兒,就開出一朵朵金色的花,它到處盛開,有時是紅色,有時是銀色,就像一隻變幻多端的蝴蝶在低空中翩翩起舞。再次點燃煙花時,那火星直衝上空,又散落下來,既像美麗的噴泉,又像朵朵開放的白菊。

煙花隨著人們的倒計時聲越來越響,在天空中越來越多,鞭炮聲響成一片。望著夜空中灑下的滴滴金雨,地面上開放的朵朵銀花和滿面春風的.人們,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難忘的一年就要過去了,新的一年即將開始!我們歡呼著,共同祝願春節好!

除夕的故事11

相傳,玉皇大帝的小女兒賢惠善良,她愛上一個窮小夥子。玉皇知道後十分惱怒,把小女兒打下凡間跟著窮小夥受罪。多虧王母娘娘從中講情,玉皇才勉強封了窮小夥“灶王”一職。玉皇的小女兒也就成了“灶王奶奶”。

灶王奶奶深知百姓的疾苦,常以回孃家探親為名,從天上帶些吃的、喝的、穿的、用的`東西回來分給大家。玉皇對此非常生氣,就規定灶王爺夫妻一年只能在臘月二十三迴天宮一趟。

為了能從天上多給人們帶些東西回來,灶王奶奶是想盡辦法收羅,今天弄些豆腐、明天弄些肉,後天蒸饅頭,大後天打酒,一直到除夕晚上,才將東西收羅的差不多。為了人們能過個好年,灶王奶奶連夜趕回人間。家家戶戶的人們則是一夜不睡覺,點起旺火、香燭、燃響鞭炮,迎接灶王奶奶返回人間。

守歲為何又叫"熬年"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為什麼稱作"熬年"呢?相傳,在遠古的洪荒時代,有一種凶惡的怪獸,人們叫它"年"。

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要從海里爬出來傷害人畜,毀壞田園,降災於辛苦了一年的人們。人們為了躲避年獸,臘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關緊大門,不敢睡覺,坐等天亮,為消磨時光,也為壯膽,他們就喝酒。等年七年級早晨年獸不再出來,才敢出門。人們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這樣過了好多年,沒出什麼事情,人們對年獸放鬆了警惕。

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裡,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童稚,在院裡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後"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

此後,人們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在《詩經·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記載。所謂"庭燎"就是用竹竿之類製作的火炬,竹竿燃燒後,竹節裡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也即是"爆竹"的由來。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常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後來傳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兒,他為了拯救人們,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待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過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

除夕的故事12

一、“年”是漢族民間傳說的凶獸,頭長尖角,凶猛異常。年獸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又到了一年的除夕,鄉親們像往年一樣,都忙著收拾東西準備逃往深山。

這時候村東頭來了一個白髮老人,白髮老人對一戶老婆婆說只要讓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將“年”獸驅趕走,只見當天,白髮老人身穿紅衣,在屋門上貼紅對聯,在屋外放著鞭炮,敲鑼打鼓,年獸便逃跑了。所以每年過年的時候要放鞭炮、穿紅衣服、貼紅對聯、敲鑼打鼓。

二、過年中的“年”,其實是一種古時候的惡獸,傳說沒到年末的時候,年獸就會進攻村子,凡被年獸佔領的村子都遭受到殘酷的大屠殺,頭上的犄角就是屠殺武器。

屠殺結束後,年獸會吃掉所有人的頭顱。為了防止有人詐死或僥倖逃脫,年獸假裝離開村子後折回來屠殺倖存者,甚至讓村子發生劇烈的晃動。就連嬰兒、孩童都難以倖免。人們利用年獸的兩大弱點,放爆竹(會嚇壞年獸),貼春聯,驅趕年獸的進攻。

為了防止年獸的再次騷擾,放爆竹、貼春聯漸漸成為節日習俗,春節由此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之一,潛移默化地沿襲至今以及影響世界各地。

三、據說年獸頭大身小,身長十數尺,眼若銅鈴,來去如風;嗷叫時發出“年~”的聲音,故名年獸。

被年獸殘害久了以後,人們漸漸發現年獸其實害怕三樣東西,即紅色、火光和巨大的響聲;於是後來的人們在除夕年獸將要到來的時候就會聚到一起,貼紅紙(後來逐漸改為貼桃符或貼紅對聯),掛紅燈籠,放鞭炮等等,目的就是為了趕走年獸。

當年獸被趕走以後,人們總是會高興地互道:“又熬過一個年了。”慢慢的就有了過年的說法,也由此出現過年的習俗了。

春節俗稱“年節”

春節俗稱“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自漢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農曆)正月七年級為“歲首”(即“年”),年節的日期由此固定下來,延續至今。年節古稱“元旦”。1920年辛亥革命以後,開始採用公曆(陽曆)計年,遂稱公曆1月1日為“元旦”,稱農曆正月七年級為“春節”。歲時節日,亦被稱為“傳統節日”。它們歷史悠久、流傳面廣,具有極大的普及性、群眾性、甚至全民性的特點。

傳統的、民俗的、真正的“年”,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在“二月二龍抬頭”為收尾,其中以除夕和正月七年級為高潮。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天氣萬年曆頻道。過“年”歷史悠久,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在過年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春節與除夕合二為一

由於春節與大年緊密連線在一起,再加上時代的'需求,所以,慢慢地人們將這兩個傳統節日合二為一了。就時間來講,過年是一年的最後一天,也就是歲尾。而春節是一年的開始,大年七年級又是農曆每年的春天第一天,所以叫春節,也就是告訴人們,從這一天開始,春天來到了,新的一年開始了。

在以前,人們在這個時間,都稱為過年,也就是“除夕”。由於公曆的引進,將正月七年級的“元旦”移為公曆新年的代稱,再加上六十年代以後,提倡“破舊立新”、“破除迷信”等政治因素要求,漸漸地淡化了年的所在。在最近幾年,在部分檯曆、掛曆、日曆等分別印有除夕與春節的字樣。但是在公共媒體,以及宣傳等方面,都將年與春節混淆在一起了。真的不知道,相傳幾千年的中國傳統節日“年”,是否讓“春節”代替,真的說不好。

除夕的故事13

又到了大年三十,就是通常說的除夕,那天晚上,我小姑媽家特別熱鬧。一張大大的圓桌上圍滿了人,有爺爺、奶奶、父親、小姑夫、大姑夫、兩個姐姐和在杭州讀書和工作的兩個哥哥,各自說著今年快樂的事。

一會兒,小姑媽、大姑媽和母親端著燒好的菜放到桌子上,我媽提議了一下,“來,大家先端起酒杯,來個大合唱,有酒的喝酒,有飲料的喝飲料,但必須是全心全意把杯中酒喝完。”大家一起站起來,共同說著“新年好”,一咕嚕全把杯中酒喝完了。接著,大家都先後向我的爺爺奶奶敬酒,祝他們健康長壽。不一會,桌子上擺滿了很多菜,真香啊!有油燜大蝦,有燉全雞,有大黃魚……還有叫不上名字的炒菜,太多了,真不知道從那下手,最後我還是拿起筷子,把自己最喜歡吃的`一隻大蝦給“消滅”了。

吃著吃著,也不知道,是誰說了一聲,“開始了”,我回頭看了一下電視,原來是“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我父親提議了一下,“大家舉起杯,再祝新年快樂,喝完酒,再吃最後一道大餐,看聯歡晚會”。我那晚宿在了我爺爺家,也是我們的農村老家。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睡夢中感到那晚的煙火和爆竹聲特別亮、特別響……

除夕的故事14

對我們來說,過年是最愛!過年可以穿新衣服,吃好吃的,更重要的是:可以收到一大筆零花錢!

大清早,我們吃完早飯,就去上墳,祭拜祖宗了!要去好多個地方,要一直到吃午飯才回來,看似很幸苦,但對我來說,還挺有趣的,跋山涉水!哈!吃完午飯,大人們都去貼對聯了,奶奶她們忙著做年夜飯,大傢伙都在忙活,唯獨我們小孩子游手好閒,不是跟著大人去貼對聯(其實是去瞎鬧著玩的,才不會真正幹活)要麼就是坐在沙發上,吃著零食看電視,還有就是在放爆竹……(五花八門的)而我,在洗澡,真舒服呀!洗完了,但媽媽不讓我放爆竹,叫我晚上放,所以我只有在沙發上看電視了!到了晚上7點多,隨著鞭炮聲,年夜飯開吃了……大家邊吃邊聊,開開心心的,其樂融融的……

但對我來說,以上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放爆竹!這是所有男孩子的樂趣!我也不例外!吃完了年夜飯,開始“鞭炮節”狂歡了!村上的夥伴們都拿出了鞭炮的50%來進行慶祝!這個村莊熱鬧無比,我們幾個孩子都聚在一起放鞭炮,院子裡火光沖天,連大人都被我們吸引過來了!鞭炮放光了,我們不會就此罷休,大家在屋子裡玩起了各種遊戲,到處洋溢著歡樂的.氣氛……這一晚,大家都很晚才睡,因為在等12點的到來。“54321!”上百個大理花衝上天空,黑黑點天空被照得雪亮,還帶一些繽紛!整個村莊變得很熱鬧!大家再次歡呼……

這一晚,讓我們所有人回味!讓我們所有人難以忘記!

除夕的故事15

國內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些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依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風俗了。

守歲的風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到來的新年寄以美好期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歲》詩中寫道: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傳紅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珍惜年華是人之常情,故大詩人蘇軾寫下了《守歲》名句: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由此可見除夕守歲的積極意義。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為何稱作熬年呢?民間世世代代流傳著這麼一個有趣的故事:

相傳,在遠古的洪荒年代,有一種凶惡的怪獸,大家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要從海里爬出來傷害人畜,毀壞田園,降災於辛苦了一年的`大家。大家為了躲避年獸,臘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關緊大門,不敢睡覺,坐等天亮,為消磨時光,也為壯膽,他們就喝酒。等年七年級早晨年獸不再出來,才敢外出。大家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如此過了好多年,沒出什麼事情,大家對年獸放鬆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忽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裡,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童稚,在院裡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後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此後,大家知曉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如此年獸就不敢再來了。

在《詩經·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記載。所謂庭燎就是用竹竿之類製作的火炬,竹竿燃燒後,竹節裡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也即是爆竹的起源。

可是有些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常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後來傳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兒,他為了拯救大家,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待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春節,大家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