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除夕的故事15篇

節日慶典 閱讀(1.86W)

除夕的故事1

今天,是除夕夜,家家戶戶都忙著籌備年夜飯、貼春聯、放鞭炮。但是,除夕還有一個傳聞。

除夕的故事15篇

相傳,在很長時間很長時間以前,有一隻叫夕的怪獸,它無惡不作、十分可惡,鄉親們也很怕它。

有一天,夕又來到村子裡搗亂,它張牙舞爪地吃掉了鄉親們辛辛苦苦養殖的家畜,又把鄉親們種在地裡的莊稼糟蹋了,還用它那巨大的爪子,毀壞了鄉親們居住的房屋。它口裡還噴出了巨大的火焰,把村子燒的面目全非……鄉親們嚇的四處逃竄。雖然鄉親們憎恨夕,但卻沒方法除掉它。一次在陰曆的臘月,一位老人走進村子,告訴了大家除掉夕的辦法:一是要有紅色,由於夕害怕紅色;二是要有響聲,由於夕害怕非常大的響聲;三是要有火,由於夕雖然能噴火,可是火焰會灼傷夕細嫩的面板,使夕化為灰燼。說完,老人便不見了。

鄉親們覺得這是神靈的指點,便根據神靈指點的辦法,在陰曆的臘月三十這天,用紅紅的紙、衣服和燃燒竹子發出的響聲嚇跑了夕,又用一把大火把夕給徹底的趕跑了。後來大家創造了鞭炮,便用鞭炮代替燃燒竹子發出的響聲來趕跑夕。所以,等到每年臘月三十夕到人間來作亂的時候,大家便穿上紅色的衣服、燃放鞭炮來趕跑夕。由於這一天大家趕跑了夕,所以大家把這一天叫做除夕。

每當我聽完這個傳聞,我便在腦海裡想像當時的情景,想像著中華文明的古老傳聞真是數不勝數呀!

除夕的故事2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夕的怪獸,頭長觸角,凶猛異常,常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村村寨寨的大家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夕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桃花村的大家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鄉親們有些封窗鎖門,有些拾掇行裝,有些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個時候,村外來了個半大的小孩,只見這小孩長得濃眉大眼,漂亮可愛。這孩子子來到村東頭見著一位妻子婆問起大夥為什麼驚慌。妻子婆無奈告訴小孩夕又來做亂,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夕獸,那小孩笑道:婆婆~我的名字叫做年,讓我在家呆一夜,我肯定把‘夕’獸攆走。妻子婆驚目細看,見他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年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夕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氛圍與往年不一樣:村東頭妻子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夕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忽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夕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夕”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個時候,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年在哈哈大笑。夕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避難回來的大家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個時候,妻子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年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妻子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裡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著餘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到來,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非常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大家都瞭解了驅趕夕獸的方法。為此,大夥紛紛都去拜會年,也就是目前的“拜年”,把年的圖帖在門口或窗前,叫年畫年除掉夕的這一天叫做除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七年級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春節”。

除夕的故事3

幾年前,我們村每年的除夕夜都會有“轉莊”。舞獅的人在前,敲鑼打鼓的跟在後面,一群扭秧歌的在旁邊跟著跳,轉遍全村每一個街道,每一條巷子,祛除災厄,帶來吉慶,並且每條街道的人都要在道旁放爆竹煙花迎接,一群人伴著煙火,看舞獅,場面異常熱鬧。

那天晚上天氣並不算太好,我和我爸,還有一個朋友去看“轉莊”。那是一條比較陰暗的街道,兩邊都是住戶,門旁都有自家的柴火垛,方便做飯時取用像所有的人家一樣,典型的農村形式。可能是因為狹管效應,風很大,我緊了緊衣服。朋友打也哆嗦說:“雖然冷了點,但一年就一次,忍忍吧”。

街道中間鋪上了幾條紅色的小鞭炮,很長很長,而且還有人在用爆竹接,看樣子想放一串。道旁每家門前都有幾箱煙花,在幾個牆角還有成堆的爆竹。大家都在互相拜年,互相寒暄,共同憧憬新的一年。說著的工夫,就聽見遠方傳來鑼鼓聲,轉莊的就要來了。

人們趕快點燃鞭炮,噼裡啪啦的聲音響了起來,火花日濺,在街角,轉莊的也出現了。大家欣喜地看著。突然一聲暴響,一個煙花打到了對面牆上,濺起的火引燃了旁邊的柴火垛,便立馬著了起來。大風呼嘯,接下來的連鎖反應是所有的爆竹煙花被接連點燃。整條巷子,火光沖天,人群已經炸鍋,這突如其來的事故使人們陷入慌亂,驚呼聲,叫罵聲,跑動聲瞬間暴起,但仍蓋不過鞭炮聲,人們爭先恐後地奔向巷子裡的人家,也不管認識不認識人家,奪門便入。我看著火勢蔓延到了那些大號的鞭炮和煙花哪裡,整個巷子像一個火藥桶一樣,一股股熱浪向我撲來,鞭炮渣子像釘子一樣拍在我的身上和臉上。我也不知道我爸爸和朋友去哪了,眼前的情況還是先自保為好,面前火光沖天,後面是牆,沒有退路,我暫且躲到了旁邊兩個玉米垛中間的夾縫中,想順著爬到房上去。我兩腳蹬著玉米垛使勁往上竄,但太滑,我沒有竄上去。回頭一看,火快要蔓延過來了,我無路可走,心裡一陣絕望湧出,不知所措,卻傻傻的一頭扎進縫隙中,想做一隻自欺的鴕鳥。火光夾雜著濃煙,嗆得我喘不過氣,連眼睛都已經睜不開,張開嘴想喊叫,但“救命”兩字被濃煙生生地憋了回去,腦中一片空白。

突然,一隻手一把抓住我的衣服,把我往外,“兒子,快出來,咳咳”,是爸爸!我喜出望外,看到了生的希望。但看到面前的火光和站在火中跳腳的爸爸,熱浪向我撲來,我退縮了,“爸爸,我不敢”。他在火中站著,很危險,焦急地看著我,情急之下,一下把我扔了出去,我被極大的力量帶出去,打了個趔趄,勉強站穩腳下已經是沒有火的地方。而爸爸正在旁邊空地上沒命地打滾,以壓滅身上的火,我看在眼裡,淚水早已奪眶而出。他壓滅最後的火苗後,馬上過來問我是否被燒到了,他的褲和鞋已經被燒的不成樣子,手上和臉上還有些許擦傷,我只不停地流眼淚,不知道該說什麼。他安慰說,”哭什麼,這不沒事嗎,別哭了。”

沒辦法,不想再讓他擔心,我在自己淚水縱橫的臉上,勉強綻放了一絲笑容……

除夕的故事4

中國有許多傳統的節日,比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但我最喜歡的就要屬過年了。每到春節,家家戶戶喜貼春聯,敲鑼打鼓,張燈結綵,辭舊迎新的活動熱鬧非凡,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節日的喜悅。但你知道嗎,過年為什麼會有這些喜慶的活動呢?這裡面有著一個美妙的神話故事,現在讓我給你講一講吧!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凶猛無比。“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都要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這一年的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準備扶老攜幼上山避難。這時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當時全村的鄉親們正在收拾行裝,誰也沒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只有村東頭的一位老婆婆

走過去給了他一點糧食說:“快逃吧!年獸快要來了。”老伯伯笑著說:“婆婆如果讓我在你家呆一夜,我一定能把年'獸趕走。”老婆婆繼續勸說他,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有撇下他,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只見村東頭老婆婆家裡,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便向老婆婆家撲了過去。快到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劈里啪啦”的炸響聲,“年”嚇壞了,就再也不敢往前走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竄了。

第二天是正月七年級,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於是,鄉親們一起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裡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作響,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著餘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祝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子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從此以後,每到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光通明,守更待歲。七年級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後來這風俗越傳越廣,逐漸成了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過年的習俗除了上面所說的外,還有很多,比如:貼窗花,貼年畫,吃餃子,壓歲錢等。我最喜歡和小朋友一起放鞭炮,晚上我早早的吃過年夜飯,就拿著鞭炮就朝門外奔去。伴隨著我們的歡呼聲,一個個煙花飛到了空中,點亮了美麗的天空。還有一個傳統也是我們最喜歡的了,那就是春節,我們都會收到長輩們給我們的.紅包,預示著來年我們都會順順利利的過著每一天。

“過新年,穿新衣,開開心心過大年……”我們唱著歡樂的歌謠,迎接新的一年來到。

除夕的故事5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宋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有一首《守歲》詩中寫道:“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傳紅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珍惜年華是人之常情,故大詩人蘇軾寫下了《守歲》名句:“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由此可見除夕守歲的積極意義。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為什麼稱作“熬年”呢?民間世世代代流傳著這麼一個有趣的故事:太古時期,有一種凶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年”的形貌猙獰,生性凶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

慢慢地,人們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原來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準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女女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家家戶戶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然後把宅院的大門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他們平平安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 天色漸漸黑了下來,“年”從深山老林裡竄了出來,摸進人群聚居的村落。只見家家戶戶宅門緊閉,門前還堆著芝麻桿,街上卻瞧不見一個人影兒。轉了大半個晚上的“年”毫無所獲,只好啃些芝麻桿充飢。再過些時,公雞啼曉,這些凶殘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過“年關”的人們欣喜不已,要感謝天地祖宗的護佑,要互相祝賀沒有被“年”吃掉,還要開啟大門燃放鞭炮,去同鄰里親友見面道喜……,

人們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這樣過了好多年,沒出什麼事情,人們對年獸放鬆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裡。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童稚,在院裡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後“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此後,人們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在《詩經·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記載。所謂“庭燎”就是用竹竿之類製作的火炬。竹竿燃燒後,竹節裡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也即是“爆竹”的由來。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常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後來傳到天上的紫微那兒,他為了拯救人們,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待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過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 這種現象逐漸蔚成了綿綿相傳的“過年”和“拜年”的風俗,“拜年”的風俗內容豐富,通常的順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後出門去拜親朋友好,亦有七年級拜本家、八年級拜岳家、九年級拜親戚……等各種講究,直至拜到正月十五,所謂拜個晚年。”

除夕的故事6

民國二十八年,日照縣西北有一座大山叫奎山,山中有個小村叫靠山屯,村裡只有十來戶人家。有一個村民名叫王六根,平日裡靠幾畝薄地種些玉米、紅薯度日。農閒季節,他就會扛上一杆傳了三代的土銃,上山去打獵。奎山裡邊動物不多,只有些狐狸、狗獾、野兔之類的小動物,王六根的槍法不錯,每次上山都會有所收穫。

這一年大旱,地裡收成不好,時近臘月,大雪封山。獵人進不了山,自然也沒有肉吃,這不,快過年了,王六根家連像樣的年貨都沒有,只有些蘿蔔、白菜之類的素菜。王六根蹲在地上吧嗒吧嗒地抽了一袋煙,起身道:“這大過年的,總要讓孩子吃頓肉呀!”說完抓起掛在牆上的土銃就往山上走去。他的婆娘在後邊喊道:“孩子他爹,這大雪封山了,山上太危險,咱別去了!”王六根已經走出老遠了……

傍晚時分,王六根終於回來了。他拍了拍身上的雪,將一隻半大狐狸扔到婆娘身邊,說:“雪太大了,連只兔子都不見,就在一個山洞中發現了這個傢伙,生一把火,將這牲畜褪褪毛。過年了,總要讓孩子們吃頓肉!”婆娘依言忙活去了。

王六根剛脫鞋上炕,忽然聽到外邊傳來叫門的聲音。這大年三十的,都各自在家守歲,誰會來呢?王六根讓婆娘去開門。婆娘膽小,不敢。王六根罵了一聲,就下了炕,走到大門口,問:“外邊是誰呀?不在家過年,這時候來幹什麼?”外邊一個女聲回答:“六根,開開門,我是你二姨。”

王六根的二姨在後山王家頂子,離此有好幾里路。她此刻冒著大雪前來,肯定有急事。王六根忙打開了門,藉著月光一看,來人正是他二姨。她手裡還牽著一頭毛驢。王六根問她出了啥事。二姨也不做聲,徑直進了院,將毛驢的韁繩遞給王六根,王六根忙給她拴在院子裡的一棵棗樹上。

王六根把二姨請到伙房,讓她脫鞋上了炕,正要問她出了啥事,這時,王六根的婆娘已經把狐狸肉做好,端上炕桌,說:“二姨,你來得正巧,六根剛上山打了一隻狐狸,我用大料燉了,你快嚐嚐!”二姨瞪著那一碗熱氣騰騰的狐狸肉,忽然間張口大哭起來:“我的兒呀,你死得好慘呀,我的兒呀……”王六根一聽這話,心裡先是有些莫名其妙,因為他二姨只有一個女兒,沒有兒子,接著又心裡惱火,為啥?原來,魯西南一帶有個規矩,那就是有再大的傷心事,大年三十那天晚上也不許哭,否則一年都會走黴運,更何況二姨還是在自己家,而且悽慘的哭聲在這年三十的晚上,讓人覺得毛骨悚然!

因為是自己的親姨,王六根壓住火,開始勸說二姨,問她究竟出了啥事。二姨卻只是一個勁兒地哭,不聽勸。王六根心中的怒火騰地一下就上來了,高聲喝道:“二姨,這大過年的,人人都圖個吉祥,你卻到我家找晦氣,實在是太無禮了。你如果還哭,那請出去!”

二姨卻不管那一套,繼續哭天嚎地。王六根實在忍不住了,拉著二姨的衣服就往外拖,他感覺自己已經將一個毛茸茸的什麼東西推出了屋子,但是低頭一看,二姨卻是倒在炕上,人事不省。

除夕的故事7

一、“年”是漢族民間傳說的凶獸,頭長尖角,凶猛異常。年獸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又到了一年的除夕,鄉親們像往年一樣,都忙著收拾東西準備逃往深山。

這時候村東頭來了一個白髮老人,白髮老人對一戶老婆婆說只要讓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將“年”獸驅趕走,只見當天,白髮老人身穿紅衣,在屋門上貼紅對聯,在屋外放著鞭炮,敲鑼打鼓,年獸便逃跑了。所以每年過年的時候要放鞭炮、穿紅衣服、貼紅對聯、敲鑼打鼓。

二、過年中的“年”,其實是一種古時候的惡獸,傳說沒到年末的時候,年獸就會進攻村子,凡被年獸佔領的村子都遭受到殘酷的大屠殺,頭上的犄角就是屠殺武器。

屠殺結束後,年獸會吃掉所有人的頭顱。為了防止有人詐死或僥倖逃脫,年獸假裝離開村子後折回來屠殺倖存者,甚至讓村子發生劇烈的晃動。就連嬰兒、孩童都難以倖免。人們利用年獸的兩大弱點,放爆竹(會嚇壞年獸),貼春聯,驅趕年獸的進攻。

為了防止年獸的再次騷擾,放爆竹、貼春聯漸漸成為節日習俗,春節由此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之一,潛移默化地沿襲至今以及影響世界各地。

三、據說年獸頭大身小,身長十數尺,眼若銅鈴,來去如風;嗷叫時發出“年~”的聲音,故名年獸。

被年獸殘害久了以後,人們漸漸發現年獸其實害怕三樣東西,即紅色、火光和巨大的響聲;於是後來的人們在除夕年獸將要到來的時候就會聚到一起,貼紅紙(後來逐漸改為貼桃符或貼紅對聯),掛紅燈籠,放鞭炮等等,目的就是為了趕走年獸。

當年獸被趕走以後,人們總是會高興地互道:“又熬過一個年了。”慢慢的就有了過年的說法,也由此出現過年的習俗了。

春節俗稱“年節”

春節俗稱“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自漢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農曆)正月七年級為“歲首”(即“年”),年節的日期由此固定下來,延續至今。年節古稱“元旦”。1920年辛亥革命以後,開始採用公曆(陽曆)計年,遂稱公曆1月1日為“元旦”,稱農曆正月七年級為“春節”。歲時節日,亦被稱為“傳統節日”。它們歷史悠久、流傳面廣,具有極大的普及性、群眾性、甚至全民性的特點。

傳統的、民俗的、真正的“年”,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在“二月二龍抬頭”為收尾,其中以除夕和正月七年級為高潮。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天氣萬年曆頻道。過“年”歷史悠久,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在過年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春節與除夕合二為一

由於春節與大年緊密連線在一起,再加上時代的需求,所以,慢慢地人們將這兩個傳統節日合二為一了。就時間來講,過年是一年的最後一天,也就是歲尾。而春節是一年的開始,大年七年級又是農曆每年的春天第一天,所以叫春節,也就是告訴人們,從這一天開始,春天來到了,新的一年開始了。

在以前,人們在這個時間,都稱為過年,也就是“除夕”。由於公曆的引進,將正月七年級的“元旦”移為公曆新年的代稱,再加上六十年代以後,提倡“破舊立新”、“破除迷信”等政治因素要求,漸漸地淡化了年的所在。在最近幾年,在部分檯曆、掛曆、日曆等分別印有除夕與春節的字樣。但是在公共媒體,以及宣傳等方面,都將年與春節混淆在一起了。真的不知道,相傳幾千年的中國傳統節日“年”,是否讓“春節”代替,真的說不好。

除夕的故事8

我和媽媽一起讀了三種版本的年除夕的故事,故事中講述了臘月最後一天為什麼叫除夕?正月七年級為什麼叫年?而人們過年時為什麼要穿新衣服?為什麼在門上貼對聯?又為什麼要燃放鞭炮呢?下面還是讓我把這三種版本的年的故事一一講給大家聽吧。

第一種版本——《年》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很孤獨的怪獸叫年。他是寒冬裡孤獨感慢慢聚積而成的一個怪獸,他住在高高的山上,每到寒冬裡最冷的那一天,他就會感到更加孤獨,而且還特別生氣。於是,他就從山上衝下來去嚇唬那些落單的人。後來,大家都會在那一天聚在一起,放鞭炮,掛年畫,穿火紅的衣服,做滿桌的菜,熱熱鬧鬧地一起過年,“年”再也不敢出現了。一年又一年,許多人甚至忘了“年”這個怪獸。過年是熱鬧的,可是總會有孤獨的人被“年”吞掉。其實,要從“年”的手中逃脫很容易,只要你穿上紅色的衣服,忘記所有不開心的事,打電話告訴所有你認識的人,祝他們新年好。還有一位也別忘了,問候“年”新年好,於是,“年”也不好意思了,臉越來越紅,變呀變,變成了一個可愛的新“年”了。

《年》的故事講完了,小朋友們,我們過年時一定要穿上爸爸媽媽買得新衣服,向老師、親人、夥伴和“年”送上祝福,過一個開心、紅火的新年。

第二種版本——《年除夕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世間出現了一個叫夕的怪獸。夕平時躺在洞穴裡睡大覺,一到陰曆臘月的最後一天,就跑出來找吃的,到處行凶作惡。人們想了許多辦法想把夕制服,可是都不頂用。年年歲歲,牲口被夕吃沒了,人也逐漸稀少了。後來,人們想了一個辦法,,臘月二十三這天,請灶王爺去天上求玉帝派神仙到人間來除夕。玉帝聽說後把除夕的事交給了神農辦理,神農派最小的兒子年拿著紅綾和竹筒,就在臘月的最後一天跟著灶王爺來到人間。

太陽落山後,正當夕又要行凶作惡的時候,年用紅綾和竹筒打敗了夕。村裡的人們把想要逃走的夕緊緊圍住,拿著紅綾、竹竿、趕牛鞭一齊向夕打來,當火紅的太陽升起的時候,夕被年和人們除掉了。從此,人們為了慶祝臘月最後一天晚上除掉夕得勝利,就把這一夜叫年除夕,把正月七年級叫做年。家家掛紅綾、爆竹筒、甩響鞭,到後來,演變成為現在的貼對聯和放鞭炮。年除夕的故事講完了,我認為年很勇敢,他打敗了凶惡的夕,讓老百姓過了個平安、快樂的新年。

第三種版本——《年除夕》

傳說,古代的時候有個可怕的怪獸名字叫夕。平時夕生活在海底,但是每到臘月三十那天,他就會跑上岸,到附近村子裡吃牲口,有的時候還吃人呢。村子裡的百姓為了對付它想了很多辦法,都沒有成功。後來,村子裡年紀最大的老爺爺想出了一個辦法,請灶王爺幫忙。可是灶王爺根本不是夕的對手,他為了救百姓們就上天找本領大的神仙來幫忙。神農氏聽灶王爺說了此事,派自己的兒子年拿著紅綾布和噴火花竹筒兩件法寶,跟灶王爺去人間為民除害。三十晚上,夕又來搗亂了,年和夕展開了一場大戰,年用紅綾布和噴火花竹筒把夕趕跑了。為了防止年走後,夕再來作惡,年把紅綾布剪成許多小條分給大家帖在大門上。又教百姓們做爆竹,點燃後跟噴火花竹筒一模一樣。從此夕被嚇得逃到海底,再也不敢到村子裡來了。為了紀念這件事,百姓們把臘月三十這一天叫除夕,而把正月七年級叫年,漸漸地,民間有了過年的風俗。每年臘月三十,家家門上貼紅綾,後來變成貼對聯,另外還要放爆竹、穿新衣服慶祝呢。過年民俗也一直延續到今天。

三種版本的年除夕的故事講完了,我最喜歡第一種版本《年》。因為只要我們生活的開心,並主動問候“年”,他就會和我們友好相處,變成一個紅紅的、可愛的新“年”了。相信你們讀完這三種版本,會輕鬆回答出我在開頭提問的幾個問題了。

除夕的故事9

除夕到了,喜氣洋洋,張燈結綵的,熱鬧極了!我和夥伴們盼望的除夕終於來臨啦,高興得手舞足蹈!又可以和夥伴們還有家裡人一起吃團圓飯啦!這樣,就可以瞭解瞭解家裡人的情況了。

我們邊吃邊聊,吃完了,還在聊,由其是我和我的夥伴們聊的津津有味,長輩們都說我和我的夥伴們不僅關係很好,而且也很愛聊天。我們覺得自己口乾舌燥了,連忙跑去自己的房間裡喝水,突然,有一個夥伴說,咱們喝完水,一起去買春聯來貼,好不好,我們異口同聲的回答那個夥伴:“好。”買回來了,我們都把春聯貼在自己家門口,長輩們大吃一驚,問道:“這……這是誰貼的春聯呢?”我和夥伴們回答道:“是我們貼的呀!”長輩們知道後,拿起手鼓勵我們,我和夥伴們心裡甜滋滋的。

除夕的故事10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除夕。一大早,家家戶戶都忙著貼春聯,窗花,掛上了大紅燈籠。爸爸也貼了一個“福”字,我問爸爸:“為什麼要把‘福’字倒這貼呢?”“把‘福’字倒著貼,不就是福倒了嗎?”爸爸答道。我點了點頭。忙完了以後,我們到外婆家過年。

到了外婆家,看見外婆和外公燒了許多好吃的菜,每道菜都有自己的含義,有圓子,代表團團圓圓,有紅燒魚,代表年年有餘,有白菜豆腐,代表平平安安,有粉絲,代表吃的多,明年錢都一串串……終於可以大飽口福啦!我拿起筷子,搶著吃菜,“太好吃,太好吃啦!”吃完以後,我和弟弟一起玩遊戲。

我期盼以久的夜晚終於到來了,我拉著弟弟一起出來放煙花,一:孔雀開屏,二:雙龍出海,三:煙花聚會,真是太美麗了,太好玩了。

到了深夜,我該回家了,真希望每天都是除夕。

除夕的故事11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種凶惡的動物,非常厲害,人們把它叫做“年”。“年”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出現一次。“年”這東西一出來,就會危害人類,給人來造成很大的災難。“年”在晚上出來活動,因此人們到時全部熄滅燈火,整夜不眠,躲避災害。後來發現穿紅衣,燃炮竹發出的聲響,可以把“年”趕跑。於是,每到年末時,覺著“年”快要出現的時候,人們就燃放爆竹來避邪,祈求來年好運。所以過年大放鞭炮習俗,流傳到今天。

除夕的故事12

國內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些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依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風俗了。

守歲的風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到來的新年寄以美好期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歲》詩中寫道: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傳紅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珍惜年華是人之常情,故大詩人蘇軾寫下了《守歲》名句: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由此可見除夕守歲的積極意義。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為何稱作熬年呢?民間世世代代流傳著這麼一個有趣的故事:

相傳,在遠古的洪荒年代,有一種凶惡的怪獸,大家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要從海里爬出來傷害人畜,毀壞田園,降災於辛苦了一年的大家。大家為了躲避年獸,臘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關緊大門,不敢睡覺,坐等天亮,為消磨時光,也為壯膽,他們就喝酒。等年七年級早晨年獸不再出來,才敢外出。大家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如此過了好多年,沒出什麼事情,大家對年獸放鬆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忽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裡,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童稚,在院裡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後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此後,大家知曉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如此年獸就不敢再來了。

在《詩經·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記載。所謂庭燎就是用竹竿之類製作的火炬,竹竿燃燒後,竹節裡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也即是爆竹的起源。

可是有些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常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後來傳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兒,他為了拯救大家,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待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春節,大家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

除夕的故事13

除夕夜的來客

除夕之夜很冷,天上還飄起了雪花。許明和何紅在父母家裡吃了年夜飯回來,快走到自己家門口的時候,何紅捅捅許明說:“哎,你看!”藉著不太亮的街燈,許明看見自己家門口有一個穿大衣的陌生漢子,正在探頭探腦地轉悠。他想幹啥?許明一把拉過何紅,躲到了暗處。

只見那漢子裹了裹大衣,轉身離去,但走了幾步之後,又遲緩地掉過頭,走到許明家門口,伸手在防盜門上敲了幾下。

許明忍不住一大步衝了上去,斷喝一聲:“你找誰?”

那漢子轉過頭來,打量了許明一眼,高興地叫道:“老班長,你認不出我了?”

“你是……”許明聽他的聲音有點熟,卻怎麼也想不起他是誰來。

“老班長,你真認不出我了?我是三班的熊正壽呀!”

“噢……”許明這下想起來了,熊正壽,東北人,當年在部隊時和自己一個班,可自打分手後,就一直沒有他的訊息了。

許明趕緊將熊正壽往屋裡請。

藉著燈光,許明留意起眼前這個老戰友來,只見他雙眉緊鎖,神情憔悴蒼老,灰黃消瘦的臉上滿是胡楂,身上的灰色呢大衣皺皺巴巴的,腳上的皮鞋癟癟塌塌的,兩手空空蕩蕩,行李包裹沒有一件。這副落魄樣子,簡直就和大街上的乞丐差不多。

屋裡的氣氛一時顯得有些尷尬,許明看熊正壽額頭上汗也沁出來了,於是提醒他說:“屋裡有暖氣,你把大衣脫了吧。”

可誰知熊正壽往額頭上抹了把汗,將大衣掀開半邊,卻又馬上裹起來,連連擺手說:“不熱,不熱,沒關係,沒關係。”

見他這副樣子,許明心裡的疑惑更大了,斷定熊正壽今天登門,一定有什麼事情。

果然,熊正壽開口了:“唉,我真是窩囊啊。”他長長地嘆了口氣,斷斷續續地說起了事情的經過。

熊正壽的老家在一個偏僻山村,退伍後的十多年裡,他一沒門路二沒特長,所以一直混得不死不活的。眼看村裡的年輕人一個個飛出山外去打工,他心裡也癢癢的,終於下決心也南下闖蕩去。可到了廣州以後,他根本找不到工作,就只好在街頭給人家擦皮鞋。

幾天前,熊正壽懷揣一萬多塊辛苦掙來的血汗錢,乘長途車回老家過年,不料車開到半路拋了錨,突然從路邊躥出來三個歹徒,叫車上所有人把錢交出來。熊正壽死活不肯,於是就被歹徒拖到車下打昏在地上,裝著血汗錢和身份證的上衣也被剝走了。後來,幸虧一個拾荒的老太太給了他這件大衣,又給了他15塊錢買了張短途車票,他才來到這裡……

熊正壽講到這裡,許明夫妻倆一時都沒有吭聲。兩個人不約而同地相互交換了一個眼神:這是真的嗎?如果是真的,熊正壽現在身無分文,他今天上門,是來借錢的?

許明給自己點上支菸,狠狠地吸了一口,若有所思地問熊正壽:“出了這種事情,你家裡……還不知道吧?”

見熊正壽點頭,許明順手將桌角上的電話機往他面前推了推,說:“那你還是快給家裡通個電話,先報聲平安吧,家裡等你不回,他們不知會怎麼擔心呢!”

許明這樣做,其實是希望能以此來判斷熊正壽講的這段經歷是真是假,而且留下他老家的電話號碼,萬一以後有什麼事,還能找到他。

可熊正壽卻對許明說:“老班長,你……你不知道,我老家那地方又窮又偏遠,到現在村裡都還沒哪家裝上電話呢。”

他說著,欠身朝客廳對西的衛生間掃了一眼,對許明說要解個手,就走過去關上了門。

不一會兒,裡面傳出一陣“嘩嘩”的水聲,趁這工夫,何紅悄悄問許明:“你信他的話嗎?”

許明沉吟道:“現在很難判斷。”

何紅急了:“那我們怎麼辦?”

許明說:“我看不管是真是假,反正他肯定是遇到了難處。既然千里迢迢地找我來了,今天又是除夕夜,我還能咋辦?先讓他在這兒過了年再說吧。”

“你昏頭了?”何紅氣得瞪著眼睛就把許明往屋角拽,“這年頭,什麼亂七八糟的事沒有?你想學雷鋒,也得先留點神哪。”

許明一聽何紅這話,生氣地說:“照你的意思,莫非要我趕他走?我們曾經是出生入死的戰友啊!”

“哼,是戰友不錯,可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嘿,虧你還見多識廣呢,你如今憑啥相信他?”何紅儘量壓低聲音說,“你也不想想,人是會變的呀,都過去這麼多年了,你瞭解他的過去,可你瞭解他的現在嗎?”

被何紅這麼一說,許明心裡有點亂了:“那……依你看呢?”

“要依我看呀,你這個戰友……”何紅朝關上門的衛生間看了一眼,連連搖頭。

除夕夜的來客(2)

這時候,熊正壽還沒有從衛生間裡出來,在“嘩嘩”的流水聲中,許明隱約聽到似乎夾雜著短促而壓抑的喘息的聲音,那聲音儘管很低,但聽起來竟有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莫非,熊正壽找上門來真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者是他在玩什麼花招兒?

許明試著推推衛生間的門,紋絲不動;他又拿出鑰匙輕輕插進鎖孔,想突然給熊正壽個措手不及,但發現門被從裡面反鎖死了。怎麼辦?是再等會兒,還是馬上敲門進去?

許明和何紅正舉不定,忽然,裡面傳出“嗵”一聲響,緊接著似乎又有什麼東西撞在門上。夫妻倆心裡一緊,不約而同地抬手就拼命敲門:“開門,開門,熊正壽,快開門!”

敲了好半天,門終於開了,熊正壽站在門口,靜靜地看著許明和何紅。

許明緊張地問:“剛才什麼聲音?你……你在裡面怎麼了?”

“沒怎麼呀,我解了手,洗了把臉……”熊正壽依然緊裹著大衣,朝許明和何紅笑笑。不過儘管如此,許明還是發現熊正壽笑得很勉強,身子在大衣裡直哆嗦。

熊正壽回到客廳後,何紅朝許明遞了個眼色,說:“你看,光顧著說話,你戰友還餓著肚子呢,快幫我下餃子去吧。”她一邊說,一邊就拉許明走進廚房,然後趕緊輕輕掩上門,對許明道,“我看這人來路不正,咱摸不清底細,不如當機立斷打發他走人。”

透過門縫,許明悄悄注視著蜷縮在客廳裡的熊正壽,躊躇了一下,對何紅說:“咱們再想想,看還有沒有更合適的辦法,萬一他剛才說的是真的呢?那咱們在這個時候趕他走,就實在說不過去,也太沒有人情味了……”

可是何紅不答應:“你別放著安穩日子不過,給我惹出點事兒來。萬一他是在當地殺人犯法了呢?萬一他是一個被通緝的罪犯呢?”

許明想想何紅的話說不定真有道理,可還是拉不下這個面子,他還在猶豫。

這時候,熊正壽好像越來越顯得焦躁不安起來,他不停地喝茶、抽菸,又時不時走到窗前,掀開窗簾打量屋外那越飄越緊的雪花,像是一頭疲憊的困獸。

許明對自己說:“看來,真的不能再猶豫了。”

可是,用什麼藉口趕熊正壽走呢?

何紅靈機一動,很快想出了一個主意:由她在廚房裡打許明的手機,故意說成是局長打來電話,要許明立即去單位值班,然後順水推舟扔二百塊錢,讓熊正壽走人。二百塊錢買個太平,夫妻倆都覺得值。

然而,當他們兩個人從廚房出來,卻發現客廳裡的熊正壽不見了,屋外潔白的雪地上,留下了兩行歪歪斜斜的腳印,消失在夜幕盡頭……

兩個月後,許明收到一封寄自東北的信,拆開一看,是熊正壽寫來的。信上這麼說:

老班長,嫂子:

請原諒我除夕之夜的不辭而別。

那晚在你們面前,我大致說了事情的經過,但是隱瞞了一個重要細節:在與歹徒搏鬥中,我的胸部和背部被刺了三刀,並且傷口還在流血。儘管每動一下都疼得鑽心,可我卻沒敢流露出來,因為我記得老班長曾經說起過,嫂子從小就有暈血症,見不得血,何況當時還是除夕夜,我不忍讓你們緊張。那天,我擔心我堅持不到家裡,所以才不得已登門,我不求別的,只求你們給我一點路費。可是,當時也許是我太冒失了,那一刻我明顯感覺到了你們對我的懷疑。我覺得我的自尊心受到了打擊,就把借路費的話強嚥下肚去。後來,我身上的傷口突然疼得厲害,不得已只好躲進衛生間,讓“嘩嘩’的水聲來掩飾我痛苦的呻吟。我脫下外衣,對著鏡子檢查傷勢,沒想由於虛弱而昏倒在裡面。

也許是蒼天有眼,離開你們後我沿路討飯,居然奇蹟般地活了下來。正月十五那天,當我回到家裡時,家中老老少少,還有全村的人,都為我哭了。

……

看到這裡,許明怔住了,他的心頭彷彿被壓上了一塊沉甸甸的大石頭,不禁喃喃道:“熊正壽啊熊正壽,我多麼希望你那時候真是一個說謊的騙子啊……”

除夕的故事14

大年三十除夕那天就更忙碌了。

早上,叔叔和爺爺架起了大鍋,準備“下油鍋”。

他們把火燒得旺旺的,把油燒得熱熱的,然後把事先醃好的魚和蓮菜一一放進大油鍋裡。油鍋裡頓時“噼裡啪啦”地響了起來,一陣陣香氣撲鼻而來。奶奶、媽媽和嬸嬸則在一旁準備包餃子。她們一個人剁肉餡,一個和麵,還有一個摘菜。下油鍋的“噼裡啪啦”聲和剁肉餡的“咣咣”聲混合在一起,像一場好聽的交響樂。我的爸爸也不閒著。他領著我們一群小孩去貼對聯。

我們給大門上,牆上,窗戶上都貼上了春聯和福字。就連井上、車上和院子外面的大樹上也都貼滿了吉利的紅紙。到了下午四五點,外面不斷地響起了鞭炮聲,這就意味著那一戶人家開始吃團年飯了。我們也著急了,不停地在廚房裡跑進跑出,看看我們的飯菜到底好了沒有。過了一會,我的爸爸一聲令下,“放炮!”我們趕緊衝出院子,手忙腳亂地幫我的爸爸拆鞭炮,拿打火機。隨著一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美味的飯菜上桌了。爺爺大聲地宣佈:“開飯!”終於,大年三十除夕這天最關鍵的時刻到來了。

除夕的故事15

《年除夕的故事》講的是: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夕的怪獸在禍害人間,後來有一個名叫年的少年英雄把夕給除掉了的故事。

雖然我們知道根本沒有什麼怪獸,但是聽媽媽說以前人們還是很害怕過年。因為以前的人很窮,買不起年貨。不像現在過年能穿新衣服,還能買很多好吃的,最開心的事就是還能收到很多紅包呢。我們現在的生活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