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除夕的故事【熱】

節日慶典 閱讀(2.53W)

除夕的故事1

除夕夜的來客

除夕的故事【熱】

除夕之夜很冷,天上還飄起了雪花。許明和何紅在父母家裡吃了年夜飯回來,快走到自己家門口的時候,何紅捅捅許明說:“哎,你看!”藉著不太亮的街燈,許明看見自己家門口有一個穿大衣的陌生漢子,正在探頭探腦地轉悠。他想幹啥?許明一把拉過何紅,躲到了暗處。

只見那漢子裹了裹大衣,轉身離去,但走了幾步之後,又遲緩地掉過頭,走到許明家門口,伸手在防盜門上敲了幾下。

許明忍不住一大步衝了上去,斷喝一聲:“你找誰?”

那漢子轉過頭來,打量了許明一眼,高興地叫道:“老班長,你認不出我了?”

“你是……”許明聽他的聲音有點熟,卻怎麼也想不起他是誰來。

“老班長,你真認不出我了?我是三班的熊正壽呀!”

“噢……”許明這下想起來了,熊正壽,東北人,當年在部隊時和自己一個班,可自打分手後,就一直沒有他的訊息了。

許明趕緊將熊正壽往屋裡請。

藉著燈光,許明留意起眼前這個老戰友來,只見他雙眉緊鎖,神情憔悴蒼老,灰黃消瘦的臉上滿是胡楂,身上的灰色呢大衣皺皺巴巴的,腳上的皮鞋癟癟塌塌的,兩手空空蕩蕩,行李包裹沒有一件。這副落魄樣子,簡直就和大街上的乞丐差不多。

屋裡的氣氛一時顯得有些尷尬,許明看熊正壽額頭上汗也沁出來了,於是提醒他說:“屋裡有暖氣,你把大衣脫了吧。”

可誰知熊正壽往額頭上抹了把汗,將大衣掀開半邊,卻又馬上裹起來,連連擺手說:“不熱,不熱,沒關係,沒關係。”

見他這副樣子,許明心裡的疑惑更大了,斷定熊正壽今天登門,一定有什麼事情。

果然,熊正壽開口了:“唉,我真是窩囊啊。”他長長地嘆了口氣,斷斷續續地說起了事情的經過。

熊正壽的老家在一個偏僻山村,退伍後的十多年裡,他一沒門路二沒特長,所以一直混得不死不活的。眼看村裡的年輕人一個個飛出山外去打工,他心裡也癢癢的,終於下決心也南下闖蕩去。可到了廣州以後,他根本找不到工作,就只好在街頭給人家擦皮鞋。

幾天前,熊正壽懷揣一萬多塊辛苦掙來的血汗錢,乘長途車回老家過年,不料車開到半路拋了錨,突然從路邊躥出來三個歹徒,叫車上所有人把錢交出來。熊正壽死活不肯,於是就被歹徒拖到車下打昏在地上,裝著血汗錢和身份證的上衣也被剝走了。後來,幸虧一個拾荒的老太太給了他這件大衣,又給了他15塊錢買了張短途車票,他才來到這裡……

熊正壽講到這裡,許明夫妻倆一時都沒有吭聲。兩個人不約而同地相互交換了一個眼神:這是真的嗎?如果是真的,熊正壽現在身無分文,他今天上門,是來借錢的?

許明給自己點上支菸,狠狠地吸了一口,若有所思地問熊正壽:“出了這種事情,你家裡……還不知道吧?”

見熊正壽點頭,許明順手將桌角上的電話機往他面前推了推,說:“那你還是快給家裡通個電話,先報聲平安吧,家裡等你不回,他們不知會怎麼擔心呢!”

許明這樣做,其實是希望能以此來判斷熊正壽講的.這段經歷是真是假,而且留下他老家的電話號碼,萬一以後有什麼事,還能找到他。

可熊正壽卻對許明說:“老班長,你……你不知道,我老家那地方又窮又偏遠,到現在村裡都還沒哪家裝上電話呢。”

他說著,欠身朝客廳對西的衛生間掃了一眼,對許明說要解個手,就走過去關上了門。

不一會兒,裡面傳出一陣“嘩嘩”的水聲,趁這工夫,何紅悄悄問許明:“你信他的話嗎?”

許明沉吟道:“現在很難判斷。”

何紅急了:“那我們怎麼辦?”

許明說:“我看不管是真是假,反正他肯定是遇到了難處。既然千里迢迢地找我來了,今天又是除夕夜,我還能咋辦?先讓他在這兒過了年再說吧。”

“你昏頭了?”何紅氣得瞪著眼睛就把許明往屋角拽,“這年頭,什麼亂七八糟的事沒有?你想學雷鋒,也得先留點神哪。”

許明一聽何紅這話,生氣地說:“照你的意思,莫非要我趕他走?我們曾經是出生入死的戰友啊!”

“哼,是戰友不錯,可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嘿,虧你還見多識廣呢,你如今憑啥相信他?”何紅儘量壓低聲音說,“你也不想想,人是會變的呀,都過去這麼多年了,你瞭解他的過去,可你瞭解他的現在嗎?”

被何紅這麼一說,許明心裡有點亂了:“那……依你看呢?”

“要依我看呀,你這個戰友……”何紅朝關上門的衛生間看了一眼,連連搖頭。

除夕夜的來客(2)

這時候,熊正壽還沒有從衛生間裡出來,在“嘩嘩”的流水聲中,許明隱約聽到似乎夾雜著短促而壓抑的喘息的聲音,那聲音儘管很低,但聽起來竟有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莫非,熊正壽找上門來真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者是他在玩什麼花招兒?

許明試著推推衛生間的門,紋絲不動;他又拿出鑰匙輕輕插進鎖孔,想突然給熊正壽個措手不及,但發現門被從裡面反鎖死了。怎麼辦?是再等會兒,還是馬上敲門進去?

許明和何紅正舉不定,忽然,裡面傳出“嗵”一聲響,緊接著似乎又有什麼東西撞在門上。夫妻倆心裡一緊,不約而同地抬手就拼命敲門:“開門,開門,熊正壽,快開門!”

敲了好半天,門終於開了,熊正壽站在門口,靜靜地看著許明和何紅。

許明緊張地問:“剛才什麼聲音?你……你在裡面怎麼了?”

“沒怎麼呀,我解了手,洗了把臉……”熊正壽依然緊裹著大衣,朝許明和何紅笑笑。不過儘管如此,許明還是發現熊正壽笑得很勉強,身子在大衣裡直哆嗦。

熊正壽回到客廳後,何紅朝許明遞了個眼色,說:“你看,光顧著說話,你戰友還餓著肚子呢,快幫我下餃子去吧。”她一邊說,一邊就拉許明走進廚房,然後趕緊輕輕掩上門,對許明道,“我看這人來路不正,咱摸不清底細,不如當機立斷打發他走人。”

透過門縫,許明悄悄注視著蜷縮在客廳裡的熊正壽,躊躇了一下,對何紅說:“咱們再想想,看還有沒有更合適的辦法,萬一他剛才說的是真的呢?那咱們在這個時候趕他走,就實在說不過去,也太沒有人情味了……”

可是何紅不答應:“你別放著安穩日子不過,給我惹出點事兒來。萬一他是在當地殺人犯法了呢?萬一他是一個被通緝的罪犯呢?”

許明想想何紅的話說不定真有道理,可還是拉不下這個面子,他還在猶豫。

這時候,熊正壽好像越來越顯得焦躁不安起來,他不停地喝茶、抽菸,又時不時走到窗前,掀開窗簾打量屋外那越飄越緊的雪花,像是一頭疲憊的困獸。

許明對自己說:“看來,真的不能再猶豫了。”

可是,用什麼藉口趕熊正壽走呢?

何紅靈機一動,很快想出了一個主意:由她在廚房裡打許明的手機,故意說成是局長打來電話,要許明立即去單位值班,然後順水推舟扔二百塊錢,讓熊正壽走人。二百塊錢買個太平,夫妻倆都覺得值。

然而,當他們兩個人從廚房出來,卻發現客廳裡的熊正壽不見了,屋外潔白的雪地上,留下了兩行歪歪斜斜的腳印,消失在夜幕盡頭……

兩個月後,許明收到一封寄自東北的信,拆開一看,是熊正壽寫來的。信上這麼說:

老班長,嫂子:

請原諒我除夕之夜的不辭而別。

那晚在你們面前,我大致說了事情的經過,但是隱瞞了一個重要細節:在與歹徒搏鬥中,我的胸部和背部被刺了三刀,並且傷口還在流血。儘管每動一下都疼得鑽心,可我卻沒敢流露出來,因為我記得老班長曾經說起過,嫂子從小就有暈血症,見不得血,何況當時還是除夕夜,我不忍讓你們緊張。那天,我擔心我堅持不到家裡,所以才不得已登門,我不求別的,只求你們給我一點路費。可是,當時也許是我太冒失了,那一刻我明顯感覺到了你們對我的懷疑。我覺得我的自尊心受到了打擊,就把借路費的話強嚥下肚去。後來,我身上的傷口突然疼得厲害,不得已只好躲進衛生間,讓“嘩嘩’的水聲來掩飾我痛苦的呻吟。我脫下外衣,對著鏡子檢查傷勢,沒想由於虛弱而昏倒在裡面。

也許是蒼天有眼,離開你們後我沿路討飯,居然奇蹟般地活了下來。正月十五那天,當我回到家裡時,家中老老少少,還有全村的人,都為我哭了。

……

看到這裡,許明怔住了,他的心頭彷彿被壓上了一塊沉甸甸的大石頭,不禁喃喃道:“熊正壽啊熊正壽,我多麼希望你那時候真是一個說謊的騙子啊……”

除夕的故事2

除夕

回家團聚

夜和溫暖一同醉人

高腳杯映紅了臉

深一腳淺一腳

開啟車門

躺到後座

就這麼一路無言

在收費處減速帶的顛簸中

醒來

夫和女兒正在聽春晚直播

跌跌撞撞地下車上樓

五樓原來這麼高

一步一步走到行在雲霧中

開啟門

這門到那門

到了臥室

睡下

夫和女兒在看春晚

女兒一次次進來看我

睡了醒,醒了再睡

鞭炮中驚醒

知道牛年來了

無可阻擋

值得回味的夜

歷史上睡的.最早的一個除夕夜

就這麼匆匆而過

在清晨的鞭炮

身體和靈魂同時覺醒

除夕的故事3

耶!過年啦!我左盼右盼,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這一天!

這一天,我穿上了新衣服,來到外婆家,那時小姨、小爸已經在了,只聽外婆說:“開飯嘍 !”我像火箭一樣跑到餐桌,聞了聞,說:“哇 ,真香!”外婆做的菜可豐盛了。有魚、蝦、湯、還有我最喜歡吃的紅燒牛肉。飯吃一半的時候,母親突然說:“吃完這餐年夜飯,說明你又長大了一歲。”我已經11歲了,要更懂事了。

吃完年夜飯,我們都圍在電視機旁,看春節聯歡晚會,我一會兒吃巧克力,一會兒啃香瓜子,專心致志地看著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忽然,小姨拿著一個紅包遞給我,說:“懿妤,祝你新學期裡越來越聰明!”

“祝小姨越來越美麗!”

“祝外公、外婆身體健康!”

“噹噹噹”鬧鐘敲響了,已經12點了。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在空中爆開,我立即趴在陽臺上看煙花,那煙花有些像在空中飛動的小蝴蝶,一個緊貼著一個;有的像天空中閃閃發光的'小星星,眨著眼睛;還有的像爭奇鬥豔的花兒,盛開著每一朵花瓣;還有的像幾條巨龍相互交錯著,在嬉戲,玩耍著,告訴大家龍年來到了!

啊!過年可真好!最好每天都這樣,那該有多好呀!

除夕的故事4

國內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些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依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風俗了。

守歲的風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到來的新年寄以美好期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歲》詩中寫道: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傳紅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珍惜年華是人之常情,故大詩人蘇軾寫下了《守歲》名句: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由此可見除夕守歲的積極意義。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為何稱作熬年呢?民間世世代代流傳著這麼一個有趣的故事:

相傳,在遠古的.洪荒年代,有一種凶惡的怪獸,大家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要從海里爬出來傷害人畜,毀壞田園,降災於辛苦了一年的大家。大家為了躲避年獸,臘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關緊大門,不敢睡覺,坐等天亮,為消磨時光,也為壯膽,他們就喝酒。等年七年級早晨年獸不再出來,才敢外出。大家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如此過了好多年,沒出什麼事情,大家對年獸放鬆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忽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裡,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童稚,在院裡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後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此後,大家知曉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如此年獸就不敢再來了。

在《詩經·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記載。所謂庭燎就是用竹竿之類製作的火炬,竹竿燃燒後,竹節裡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也即是爆竹的起源。

可是有些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常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後來傳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兒,他為了拯救大家,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待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春節,大家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

除夕的故事5

它們如一部部電影,隨意截下一個畫面,便將你對我的愛定格在那一瞬間,他們如一首首音樂,隨意一個音符,便是你愛的語言,我珍藏著他們,就如同珍藏著寶藏一般。

從我記事起,故事就已經開始了。那是我還是個什麼都不懂的孩子,只知道光著腳丫搖搖晃晃的在地上亂跑,你沒有辦法,只能端著小碗,拿著勺子跟在我的後面,說:“寶寶乖,別跑了,來吃點飯……”,我不聽,你抓住我,裝出一臉生氣的樣子,這時,我總是調皮一笑,但這個笑卻總能讓你怒氣消散。

等我長大了些,上了幼兒園,學會了怎樣吃飯,但總是會不小心將飯打翻在地上,濺到衣服上,你卻總是不厭其煩,跟在我後面幫我收拾殘局,那時候的故事,是我最喜歡的。

時光飛逝,我如一顆萌芽,經歷了破土而出,在你的營養的滋潤下茁壯成長。我上了國小,性格變得沉默,即使是在家裡,也不願多說一句話,吃飯時更是不勝從前有樂趣。你偶爾會問起我的學業,也都被我一句敷衍的回答而帶過。那時的故事雖有些無趣,卻必不可少。

我上了中學,沉重的學業壓在肩頭,一回到家,就如回到了有你庇護的港灣。餐桌上,也開始侃侃而談,談我的未來,與你討論我的規劃,你總是說,“有夢想就去闖,盡一切努力,不要害怕失敗!”。我一直把這句話記在心中,每當想起,就有無窮的力量。這時的故事如同將要帶著遠行的`行囊,你正在為我積攢著遠行的動力。

我即將步入高中,故事仍將繼續。我憧憬著故事情節,其中總有你的身影,那時的故事我不會預知,但我知道,那其中一定融有你的支援和關愛。我想自私一點的說:“媽媽,我希望未來的故事一直有你在!”。

除夕的故事6

相傳,玉皇大帝的小女兒賢惠善良,她愛上一個窮小夥子。玉皇知道後十分惱怒,把小女兒打下凡間跟著窮小夥受罪。多虧王母娘娘從中講情,玉皇才勉強封了窮小夥“灶王”一職。玉皇的小女兒也就成了“灶王奶奶”。

灶王奶奶深知百姓的疾苦,常以回孃家探親為名,從天上帶些吃的、喝的、穿的、用的東西回來分給大家。玉皇對此非常生氣,就規定灶王爺夫妻一年只能在臘月二十三迴天宮一趟。

為了能從天上多給人們帶些東西回來,灶王奶奶是想盡辦法收羅,今天弄些豆腐、明天弄些肉,後天蒸饅頭,大後天打酒,一直到除夕晚上,才將東西收羅的差不多。為了人們能過個好年,灶王奶奶連夜趕回人間。家家戶戶的.人們則是一夜不睡覺,點起旺火、香燭、燃響鞭炮,迎接灶王奶奶返回人間。

守歲為何又叫"熬年"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為什麼稱作"熬年"呢?相傳,在遠古的洪荒時代,有一種凶惡的怪獸,人們叫它"年"。

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要從海里爬出來傷害人畜,毀壞田園,降災於辛苦了一年的人們。人們為了躲避年獸,臘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關緊大門,不敢睡覺,坐等天亮,為消磨時光,也為壯膽,他們就喝酒。等年七年級早晨年獸不再出來,才敢出門。人們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這樣過了好多年,沒出什麼事情,人們對年獸放鬆了警惕。

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裡,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童稚,在院裡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後"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

此後,人們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在《詩經·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記載。所謂"庭燎"就是用竹竿之類製作的火炬,竹竿燃燒後,竹節裡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也即是"爆竹"的由來。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常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後來傳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兒,他為了拯救人們,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待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過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

除夕的故事7

除夕夜的由來

除夕這個節日是由先秦時期的逐除演變而來。所謂“逐除”是指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有《呂氏春秋·季冬記》可考,而“逐除”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除夕最早應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等史籍。

除夕的故事

除夕的故事1:熬年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族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凶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凶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起於南北朝,樑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除夕的故事2:七郎射夕

很久以前,有一個妖怪叫“夕”。這傢伙專門害人,特別是看見哪家有漂亮的女孩,晚上就要去糟蹋她。而後還要把女孩吃了才甘心。老百姓對它恨得要死,但又沒有辦法。

有個叫七郎的獵人,力大無窮,箭射得特別好,喂的狗也非常厲害,任何猛獸都敢去鬥。七郎見百姓被“夕”害苦了,就想除掉他。他帶著狗到處找“夕”,找來找去始終沒有找到。原來“夕”白天不出來,太陽落山後它才出來害人,半夜後又不見了,也沒人曉得它住在哪兒。

七郎找“夕”找了一年,這天已是臘月三十,他來到一個鎮上,見人們都在歡歡喜喜準備過年,心想,這個鎮大,人多,姑娘也多,說不定“夕”要來。他就找鎮上的人們準備商量,說“夕”最怕響聲,叫大家天黑了不要睡覺。多找些敲得響的東西放在家裡,一有動靜就使勁敲,好把“夕”嚇出來除掉。

這天晚上“夕”果然來了,他剛闖進一戶人家就被發現了。這家人馬上敲起了盆盆罐罐,這家一敲,整個鎮子也跟著敲起來了。“夕”嚇得四處亂跑,結果被七郎看見了。七郎放出獵狗去咬他,“夕”就跟七郎和狗打了起來。人們一聽外頭殺起來了,都拿起東西敲得震天響。這時“夕”有點鬥不過,想逃跑了事,哪曉得後腿被獵狗咬著不放。七郎趁機開弓猛射,一箭就把“夕”射死了。

從那以後,人們就把臘月三十叫“除夕”。這天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守歲、放火炮,表示驅除不祥、迎接幸福祥瑞。

除夕的習俗

貼福字

在貼對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農曆新年貼“福”字,是我國民族民間由來已久的習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族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貼年畫

農曆新年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族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習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燃爆竹

我國民族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

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我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掛燈籠

我國的燈籠又統稱為燈綵。起源於18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除夕節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除夕之夜守歲,門口掛著紅燈籠,堂屋燃著熊熊的紅火,點著蠟燭或油燈,一家人圍桌而談。

除夕的故事8

《年除夕的故事》講的是: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夕的'怪獸在禍害人間,後來有一個名叫年的少年英雄把夕給除掉了的故事。

雖然我們知道根本沒有什麼怪獸,但是聽媽媽說以前人們還是很害怕過年。因為以前的人很窮,買不起年貨。不像現在過年能穿新衣服,還能買很多好吃的,最開心的事就是還能收到很多紅包呢。我們現在的生活多美好!

除夕的故事9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們就有了一個習慣,就是把每年的農曆12月30號定為除夕。在除夕這匡人們就不會睡覺,會放很多煙花爆竹,還會掛很多的紅燈籠。這是為什麼呢,就讓我來說給你聽吧。

相傳在遠古時代,有一種凶猛的.怪獸叫“年”。它的體形和牛一樣龐大,頭上長著一隻角,一張血盆大口,行走如飛。它本來只是以牲畜為食,後來冬天食物短缺,就開始吃人了。因為它經常出來傷害人畜,因此天神把“年”鎖進深山,只允許它一年出去一次。有一次在大年三十那天,“年”出來了。它來到一個山莊,聽到甩牧鞭的聲音,嚇得匆匆抱頭鼠竄,於是人們就知道了“年”怕響聲,怕紅色,怕火光的弱點。從此以後,每到年末歲首人們就用放煙花代替甩牧鞭,用貼紅聯來代替大紅衣服,用掛紅燈籠,點旺火來代替火花。久而久之就成了過年的習俗。

這樣人們就有了除夕這樣的習俗。

除夕的故事10

除夕到了,喜氣洋洋,張燈結綵的,熱鬧極了!我和夥伴們盼望的除夕終於來臨啦,高興得手舞足蹈!又可以和夥伴們還有家裡人一起吃團圓飯啦!這樣,就可以瞭解瞭解家裡人的情況了。

我們邊吃邊聊,吃完了,還在聊,由其是我和我的夥伴們聊的.津津有味,長輩們都說我和我的夥伴們不僅關係很好,而且也很愛聊天。我們覺得自己口乾舌燥了,連忙跑去自己的房間裡喝水,突然,有一個夥伴說,咱們喝完水,一起去買春聯來貼,好不好,我們異口同聲的回答那個夥伴:“好。”買回來了,我們都把春聯貼在自己家門口,長輩們大吃一驚,問道:“這……這是誰貼的春聯呢?”我和夥伴們回答道:“是我們貼的呀!”長輩們知道後,拿起手鼓勵我們,我和夥伴們心裡甜滋滋的。

除夕的故事11

除夕有很多的禁忌。如忌言鬼、死、殺等不吉字眼、忌打碎碗碟,忌惡聲謾語,忌隨地便溺,忌潑汙水、燈油於地等。人們在大年三十到來時,一面歡度佳節,喜慶豐收,一面洗澡更衣、打掃衛生,以驅疫病、除惡鬼。尤其是在年夜飯時,有更多的禁忌。

1、長輩給晚輩添飯加菜,如果吃飽了不想要,不能說“不要”,而是說“有了”;如果個別茶果吃完了,要說“吃興了”或“太多了”,而不是直接說“沒有了”……。這些吉利話是人們的'“除夕功課”,大人要教孩子說,否則新年不順。

2、年夜飯就餐前,必須要先要準備供品祭祀祖先。請祖靈之前,家庭成員和物品必須齊全,否則就是說人不團圓、財不完整。祖靈請來之後,供桌兩旁的座位,任何人不得佔用,意為不能與祖先爭座位;不得吵鬧,更不準罵人,否則就是對祖先不尊敬;不得把喝剩的茶水潑在地上,以免混淆了澆奠與潑水;大祭祖靈時,不得高呼小孩的名字,以免大門外無主鬼魂聽到後,造成小孩夭折。正式進餐時,非常忌諱別人來打擾的,特別忌諱有人來串門,因為這叫“踩年飯”,會使全家人不得安寧。

3、吃完年夜飯後,有除夕守歲的風俗。全家歡聚一堂,圍爐而坐,敘舊話新,暢談美好的祝願,寄希望於新的一年,因而通宵不眠。同時,要遵守一些守歲的禁忌,禁忌大聲喧譁,以免驚醒惡魔;禁忌照鏡子,以免見“惡魔”;禁忌將燈油潑地,倘若油味沖淡了酒味,“惡魔”便會醒來,導致禍害接踵而至;禁忌打碎器物,意謂著這年會有“破運”,補救方式是用紅紙包起,口中念“歲歲平安”等吉祥話,並放在神案上數天,即可化解災難。

4 、除夕是去舊迎新的時候,尤其是懼怕疫病與惡鬼。

除夕的故事12

上古時期,有一個怪物叫:“夕”,每到臘月三十都要出來禍害百姓,他讓灶王爺送來吃的,不然就要吃人。灶王爺又要保護百姓,又鬥不過夕,於是就請來了神農的孫子——“年”。

年是個咱們這麼大的孩子,他有兩樣武器,一條紅綢,意志爆竹。他可不怕夕,他的本領可大了!

剛一見到夕,年就跳到夕的頭上,夕左顧右盼,就是找不到年,年又攀上樹枝,夕往上一撲,年跳到地上,樹被夕撲到了,砸在他的頭上,夕疼的哇哇直叫。年掏出紅綢,在空中一抖,紅光迸現,夕立即倒在地上,而後跳起來跑了。

年以為勝利了,就跑到灶王爺跟前報喜。這個時候,夕又回來了,他推到百姓的房屋,百姓四散奔逃,突然,幾個爆竹打在夕的身上,夕疼的蹦起來,他顧不上傷人,調頭就跑。原來呀,年聽見房屋倒的.聲音和百姓的求救聲,就趕過來,這次,年沒用紅綢而改用爆竹,夕的背上失火了,他趴在地上動不了了,終於被大火燒死了。百姓得救了!

大家為了慶祝這次勝利就把臘月三十叫除夕,為了紀念年代功績,就把正月七年級就年。大家的風俗一直流傳到目前,不過燒爆竹變成了放鞭炮,紅綢也變成了對聯了。

除夕的故事13

守歲習俗興起於南北朝,樑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為什麼稱作熬年呢?漢族民間世世代代流傳著這麼一個有趣的'故事:相傳,在遠古的洪荒時代,有一種凶惡的怪獸,人們叫它年。

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要從海里爬出來傷害人畜,毀壞田園,降災於辛苦了一年的人們。人們為了躲避年獸,臘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關緊大門,不敢睡覺,坐等天亮,為消磨時光,也為壯膽,他們就喝酒。等年七年級早晨年獸不再出來,才敢出門。人們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這樣過了好多年,沒出什麼事情,人們對年獸放鬆了警惕。

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裡,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童稚,在院裡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後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此後,人們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在《詩經·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記載。所謂庭燎就是用竹竿之類製作的火炬,竹竿燃燒後,竹節裡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也即是爆竹的由來。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常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後來傳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兒,他為了拯救人們,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待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過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

除夕的故事14

守歲簡介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在除夕的晚上,不論男女老少,都會燈火通明,聚在一起守歲。因此,守歲是春節的習俗之一。守歲最早在西晉就有記載,百姓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在日本、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受中國的影響,均有除夕守歲之說。

守歲由來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早在西晉周處的《風土誌》中便見記載:“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相傳太古時期,有一種凶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凶殘,專食飛禽走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

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過,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

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傳說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為什麼稱作熬年呢?民間世世代代流傳著這麼一個有趣的故事:相傳,在遠古的洪荒時代,有一種凶惡的怪獸,人們叫它年。

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要從海里爬出來傷害人畜,毀壞田園,降災於辛苦了一年的人們。人們為了躲避年獸,臘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關緊大門,不敢睡覺,坐等天亮,為消磨時光,也為壯膽,他們就喝酒。等年七年級早晨年獸不再出來,才敢出門。人們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這樣過了好多年,沒出什麼事情,人們對年獸放鬆了警惕。

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裡,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童稚,在院裡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後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此後,人們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在《詩經·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記載。所謂庭燎就是用竹竿之類製作的火炬,竹竿燃燒後,竹節裡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也即是爆竹的由來。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常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後來傳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兒,他為了拯救人們,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待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過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

除夕的故事15

除夕的傳說故事--七郎射“夕”

傳說,很早以前,出了一個妖怪,名字叫“夕”。這傢伙專門害人,特別是看見哪家有漂亮的女娃兒,晚上就要去糟踏她,糟踏後還要吃了才心甘。老百姓對它很得要死,但又沒有辦法。有個叫七郎的獵人,力大無窮,箭射得特別好。他喂的那條狗也非常厲害,任何猛獸都敢去鬥。七郎見百姓被“夕”害苦了,就想除掉它。他帶起那條狗到處找“夕”,找來找去始終沒有找到。“夕”平時白天不出來,太陽落了坡它才出來害人,半夜後又不見了,也沒人曉得它住在哪兒。七郎找“夕”找了一年,這天已是夏曆臘月三十,他來到一個鎮上,見人們都在歡歡喜喜準備過年,心想,這個鎮大,人多,姑娘也多,說不定“夕”要來。他就找鎮上的人們商量,說“夕”最怕響聲,叫大家天黑了不要睡覺。多找些敲得響的東西守在家裡,一有動靜就使勁敲,好把“夕”嚇出來除掉。這天晚上“夕”果然出來了,它剛闖進一戶人家就被發現了。這家人馬上敲起了盆盆,這家一敲,整個鎮子也跟著敲起來了。“夕”嚇得四處亂跑,結果被七郎看見了。七郎放出獵狗去咬它,“夕”就跟七郎和狗打了起來。人們一聽外頭殺起來了,都拿起東西敲得震天響。這時“夕”有點鬥不過,想逃跑了事,哪曉得後腿被獵狗咬著不放。七郎趁機開弓猛射,一箭就把“夕”射死了。從那以後,人們就把夏曆臘月三十叫除夕。這天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守歲,放火炮,表示祛除不祥,迎接幸福祥瑞。

除夕的傳說故事--熬年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太古時期,有一種凶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凶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