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清明節插柳習俗的由來

節日慶典 閱讀(1.19W)

在全國各地,人們普遍在清明插柳枝、松枝或柏樹枝。清明這天,家家戶戶要在門前、簷下插柳枝、松枝或柏樹枝。柳青滿簷,非常可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清明節一些插柳習俗的知識,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清明節插柳習俗的由來

  清明節插柳習俗的原因

一種說法認為插柳樹與柏樹枝是為了紀念介之推,因為介之推與他的母親正是被燒死在柳樹與柏樹之間的,所以人們要在清明這天插柳、柏枝紀念他。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是代表取得新火之意。因寒食斷火,第二天要鑽木取新火。古時候有皇帝在清明後賜大臣帶火柳棍的儀式,老百姓也用柳條互相取新火,然後把柳條插在門前,表示新火已賜,人們可以重新燃火做飯了。在山東東明,則流傳著一個故事。朱元璋的皇后馬娘娘在清明這天微服出遊郊外時,人們不知道她就是當今皇后,便對著她的大腳板嘲笑了一番,弄得馬娘娘又羞又愧,非常下不來臺。她不好當場發作,便讓隨從暗暗記下村名,發誓非報此仇不可。正巧這件事讓劉伯溫知道了,覺得事情很嚴重,於是扮成一個老太婆,在回南京的路上迎見馬娘娘,說自己因為一雙大腳,不斷受到這村裡人的嘲笑,要馬娘娘為她報仇,並不要錯殺了自己。馬娘娘答應了她的請求,並讓她在門前插柳為號。劉伯溫趕忙跑到村中,讓村民們家家戶戶都插上柳枝,最終免除了全村人的一場災難。

插柳必須要在清明這天的早晨進行。在清明節的前一天晚上,人們就折些柳、柏等枝條回家,清明一大早,便把柳枝與柏枝相搭配,插在院落的各門戶屋簷上,另外,雞舍、豬圈、磨眼等地也都需要插以柳柏,尤其是磨眼上,更是要插上大的'柳柏枝。據民間說法,這樣可以堵住天眼與屋眼起到防止毒蟲進入的作用。

山東臨沂一帶有“清明不插柳,死了變個狗;清明不插鬆,死了變只鷹”的俗諺。

這其實是督促大家好好紀念先賢的意思,凡是死後不願變成癩狗或餓鷹的人家,就都應該在清明這天插柳柏枝。這其實是要人們認真紀念歷史上具有偉大情操的先賢君子,以讓自己有一個美好的品行和未來。

還有的地方用柳枝在牆壁等處輕輕抽打,據說可以防毒、驅邪。如在山東安丘,天未明,男孩就到野外折些柳樹和柏樹枝條來,大人先拿它們到屋裡抽打一會兒,用來警告蠍子,邊抽打邊說:“今天是清明節,只許把牆爬,不許把人蟄。”抽打完後再把樹枝插到各個門框上,據說可以去瘟、防毒、驅邪。女孩子們在辮子上結一段柳條或松枝,一為紀念古人,二為闢除毒邪。男孩們則用柳條做項圈,並套在狗的脖子上,說這樣可以使狗不招狗蠅。有時孩子們會把戴著項圈的狗集合在一起,看誰的項圈做的好做的大,表現出孩童們爭強好勝的天性,也不失為一種充滿童稚的歡樂。有的地方還有戴柏枝帽的傳統,說是戴上會長生不老。

如今,隨著許多地方,尤其是平原地區柳樹、柏樹等樹種的日益減少,清明插柏戴柳之俗也在逐漸發生改變。有的地方已很少在清明這天插這些枝條,有的則用其他枝條比如楊樹條等來代替。

柳條還是孩子們的一種好玩具。柳條皮擰下來,可以做成很短的柳笛。吹時鼓起腮幫,其音尖烈,別有風味;如果在上面挖幾個小孔,吹起來更是抑揚悠長。這天若走在村中的大街小巷上,可以到處聽到孩童們嗚嗚吹柳笛的聲音,真是別有一番風味。

  清明節插柳的好處

清明時節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戶戶門口都要插柳枝。這個習俗早在唐代就有了。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唐人認為三月三在河邊祭祀時,頭戴柳枝可以擺脫毒蟲的傷害。宋元以後,清明節插柳的習俗非常盛行,人們踏青遊玩回來,在家門口插柳以避免蟲疫。春天氣候變暖,各種病菌開始繁殖,古人在醫療條件差的情況下只能寄希望於柳枝了。民間對插柳還有很多解釋。比如,在遼寧西豐、海城等地,人們認為婦女兒童折取柳枝插於頭翼或房搪上,是一種招魂之舉。在河南陽武,說是為介子推招魂。在河北張北。各家將柳條折下,懸於門前,認為可以驅除不祥;在廣平插柳枝於門,是要順應節氣;在南宮,則取柳插門或戴在頭上,俗信可令目清不盲。在上海,用柳條將清明祭祀剩餘的蒸糕餅穿起來,存放到立夏日,用油煎後給小孩吃,據說可以不座夏(中醫指夏季長期發熱的病,小兒多發,多因排汗功能發生障礙引起。主要症狀為持續發熱。食慾不振。消瘦,口渴,多尿。面板乾熱,天氣越熱體溫越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