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古代清明節插柳風俗

節日慶典 閱讀(2.93W)

清明節的時候你都會做些什麼呢?你知道清明節的習俗都有些什麼嗎?古代清明插柳象徵什麼呢?清明節為什麼會有插柳這個風俗呢?下面就隨本站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古代清明節插柳風俗

  古代清明節插柳風俗

在古代漢朝時就有“折柳贈別”的風俗: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李白有詞雲:“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古代長安灞橋兩岸,堤長十里,一步一柳,由長安東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別,折柳枝贈別親人,因“柳”與“留”諧音,以表示挽留之意。這種習俗最早起源於《詩經.小雅.采薇》裡“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離別贈柳來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捨的心意。楊柳是春天的標誌,在春天中搖曳的楊柳,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折柳贈別”就蘊含著“春常在”的祝願。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親人離別去鄉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芽,好像柳枝之隨處可活。它是一種對友人的美好祝願。古人的詩詞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贈別之事。唐代權德輿詩:“新知折柳贈”,宋代姜白石詩:“別路恐無青柳枝”,明代郭登詩:“年年長自送行人,折盡邊城路旁柳。”清代陳維崧詞:“柳條今剩幾?待折贈。”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別愁,連聽到《折楊柳》曲,也會觸動離緒。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其實,柳樹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徵意義,古人又賦予柳樹種種感情,於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清代中興名臣左宗棠為收復新疆而率領湘兵來到西北大漠,深感氣候乾燥,寥無生氣,而又水土不服,遂命令築路軍隊,在大道沿途、宜林地帶和近城道旁遍栽楊樹、柳樹和沙棗樹,名曰道柳。其用意在於,一是鞏固路基,二是防風固沙,三是限戎馬之足,四是利行人遮涼,凡他所到之處,都要動員軍民植樹造林。後來人們便將左宗棠和部屬所植柳樹,稱為“左公柳”。有詩為度證:"大將籌邊未肯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 這是左宗棠的老部下和同鄉楊昌浚,途徑甘新大道時看到一路湘軍所植道柳,除戈壁外,皆連綿不斷,植拂雲霄,觸景生情,深有感觸而寫下的詩句,稱讚了左公在西征期間動員湘江子弟在沿途栽插柳、廣種榆柳,綠化邊陲,開花結果的壯舉。

  清明節插柳風俗習慣

在古代時期插柳風俗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即客家崇拜的五穀神、五穀仙。其次,柳枝作為辟邪的吉祥物,習俗亦非常古老。賈思勰《齊民要術》載曰:“正月巳,取柳枝著門戶上,百鬼不入家。”由此可知中華民族門戶插柳的習俗不僅僅是在清明,正月巳日也有插柳袚除不祥、驅除鬼靈的傳統。

清代各地地方誌均有記載清明插柳禳除凶邪的民俗寓意,如清乾隆年間《曲阜縣志》有載清明“插柳於門外,闢不祥。”

所謂插柳以“明眼”,即使眼睛變得明亮。關於這一說法,大約起源於“青盲日”禁忌。而清嘉慶年間刻本《峨眉縣誌》則記,清明時婦女貼勝於鬢,名“柳葉符”。又浙江《臨海縣誌》載,清明插柳於門,或簪之,謂之驅“香幾娘”。所謂“香幾娘”,蓋指螫蟲一類。同辟邪相近者,是避蛇蟲之說。如河北《懷來縣誌》載清明“折柳枝插門,謂可避蛇蟲。”

清明門上柳,又是迎接春燕的。燕是候鳥,春歸北方。所以,迎燕說只見於北方。河北的《樂亭縣誌》雲:“插柳枝於戶,以迎元鳥。”《灤州志》:“以面為燕,著於柳枝插戶,以迎元鳥。”“元鳥”就是燕子。對於北方來說,燕歸來永遠是一件有美好的事。值得說明的是,山西不愧是介子推的故鄉,那面做的“燕”穿在柳條上,插於門戶,稱為“子推燕”。

楊柳觀音左手託著淨瓶,右手執著柳枝,連拂淨瓶中的甘露灑向人間,祝願天下大平,社會和諧,個人吉祥,家庭福安。觀音菩薩偏執柳枝,或許與觀世音愛柳有關,另一層寓意則是取柳枝秀美易活的特性。傳說曾經天下到處熊熊大火,眼看著成千上萬的眾生將葬身火海,觀世音將柳枝連拂幾點甘露。霎時間,煙火熄滅,眾生得救,眾人隨之叩頭跪拜謝恩。於是,觀世音便成為世人愛戴和敬仰的'神靈,萬眾頂禮膜拜、慈祥善良母性化身的菩薩。

舊時客家清明戴柳,有將柳枝編成圓圈戴在頭上者,也有將嫩柳枝刮結成花朵而插於頭髻者,還有直接將柳枝插於頭髻者,且多數地方男女均有戴柳習俗。明清時期全國各地,特別是江南一帶,男女戴柳之俗蔚然成風。明朝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記載當時清明,“家家插柳滿簷,青茜可愛,男女或戴之”。近人所著《蕪湖古今》也記載江淮一帶清明,“清晨,街市叫賣楊柳,家家折一枝綠柳蘸上清水,插上門楣,婦女則結楊柳球,戴在鬢邊”。

  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烈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重要的是認識先輩,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帶動後人。感悟人生的價值,去除先輩遺留的乾枝枯葉,保留可借鑑的新芽。弘揚正能量。世世代代,清清楚楚的修正日,每年4月4-5日。

清明節已有2500多年歷史,古時又叫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掃墓節、掃墳節、鬼節等。它與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十月七年級的寒衣節,並稱為中國三大著名“鬼節”。公曆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

2006年,清明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的正確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為一日。

在墓前祭祖掃墓,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東周戰國時代《孟子· 齊人篇》也曾提及一個為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見戰國時代掃墓之風氣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 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皁隸傭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漢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就中國人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發達、強固來看,嚴延年的舉動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後世把上古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五禮之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得到官方的認可,墓祭之風必然大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