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韓國寒食節的風俗習慣

節日慶典 閱讀(2.99W)

在古時,寒食節是人們普遍注重的傳統節日,寒食節的日期與清明節日期相近,通常都是在冬至後的一百零五天,由於與清明節的日期相近。那麼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外國,韓國寒食節的傳統風俗習慣都有哪些呢?下面就隨學習啦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韓國寒食節的風俗習慣
  寒食的由來

關於寒食節的源頭,最具代表性的說法是為紀念春秋時代晉國介之推(又稱介子推)。相傳當時子推與文公重耳流亡列國,常食不果腹。有一次重耳餓暈過去,介子推便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後來的晉文公。文公對那些曾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子推遂與母親歸隱綿山。文公為了逼出介子推,下令舉火燒山,沒想到大火燒了三天才熄,介子推母子也被燒死。文公後悔不已,哭拜子推之後將其屍體就地安葬,並下令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吃寒食,以寄哀思,之後便相沿成俗。

關於寒食節源頭的另一種說法是源於遠古時期人類的改火之制。古人認為世上萬物皆有生命,而生命經過歲月的輪迴又必將回歸沉寂,火也是如此,每年要止息一次,再重新燃起新火,稱為“改火”。在改火之時各家都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這便被認為是寒食節的起源。在朝鮮時代也有將用柳樹點起的火種(新火)獻給王,由王來將新火的火種傳給全國臣民的習慣,並且在得到新火的火種之前任何人不得燃起舊火,因此也有不少人認為這一習俗也是來源於古代的改火。

  寒食的風俗

雖然關於寒食節真正的來歷有不同的說法,在韓國歷史上的高句麗時代則有寒食的當天准許大臣們回鄉掃墓以及禁止在這一天對犯人行刑的做法。到了朝鮮時代,寒食節就已經成為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每到這一天,朝廷都會在宗廟和朝鮮王陵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而在民間也會為祭祀準備水果、點心、酒釀等作為簡單的茶禮。

那麼在今天的`韓國人們究竟是怎樣過寒食節的呢?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幾個寒食節最具代表性的風俗,一起來看看吧。

【掃墓】

過去在寒食節這一天會舉行各種不同的活動,到現在就只剩掃墓祭祖這一項保留了下來。除了給墓園除草、清掃之外,還有一項特別重要的是給舊墳植上新的草皮,被稱為“改莎草”。

【吃寒食】

在寒食節的當天也有不生火只吃寒食的習慣。在寒食節的前一天提前準備好涼拌的豆芽等冷盤以及冷飯,或者是準備好一種叫做“寒食麵”的蕎麥麵條作為這一天的食物。不過隨著時代的變化,吃寒食的習慣也漸漸不像以前那樣被嚴格遵守了。

【食艾蒿】

寒食節期間正處在初春之時,寒冷的氣息逐漸退去,萬物復甦,野地裡也開始遍生艾蒿。作為寒食節不可缺少的一道節日食物,艾蒿常常被做成年糕或漂亮的糯米糰,甚至在祭祀的時候也常常會見到它的身影。

◎和寒食有關的俗語◎

“清明節死還是寒食節死”

清明節是24節氣之一,清明之後氣溫逐漸回升,天氣也越來越清爽明亮,故得名“清明”。由於每年寒食節和清明節只差一兩天(有時甚至會重疊),“清明節死還是寒食節死”這句話就作為表示“沒有什麼差別”、“沒有什麼意義”的意思流傳了下來。

  看得見的換季預告——寒食節

寒食節之後,氣溫回升,空氣也變得乾燥,而這期間也是山火頻發的時期。韓國有相關調查顯示寒食節前後發生山火機率比平時要高出許多,每到這時韓國的新聞中也常常會提醒人們注意防範火災。事實上據說在朝鮮時代,寒食節的意義除了祭祖追思之外,本身也有提醒人們換季時節防範山火的意義。另外,作為重視農事的的國家,寒食節的到來也在提醒農民們要開始播種農忙,才不會耽誤一年的豐收。一季又一季,季節的變遷在寒食節這樣特別的節日裡也如同它所宣告的季節一樣充滿了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