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教育考試>

2017成考英語快速閱讀解題技巧

教育考試 閱讀(1.55W)

快速閱讀題是成考英語中的必考題,想要在這類題型中取得高分,瞭解是相應的解題技巧必不可少。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成考英語快速閱讀解題技巧,希望大家喜歡。

2017成考英語快速閱讀解題技巧

  成考英語快速閱讀解題技巧

1、快速泛讀(fast extensive reading)

平時要養成快速泛讀的習慣。這裡講的泛讀是指廣泛閱讀大量涉及不同領域的書籍,要求讀得快,理解和掌握書中的主要內容就可以了。要確定一個明確的讀書定額,定額要結合自己的實際,切實可行,可多可少。例如每天讀20頁,一個學期以18周計算,就可以讀21本中等厚度的書(每本書約120頁)。

2、計時閱讀(timed reading)

課餘要養成計時閱讀的習慣。計時閱讀每次進行5~10分鐘即可,不宜太長。因為計時快速閱讀,精力高度集中,時間一長,容易疲勞、精力分散,反而乏味。閱讀時先記下“起讀時間”(starting time),閱讀完畢,記下“止讀時間”(finishing time),即可計算出本次閱讀速度。隨手記下,長期堅持,必定收到明顯效果。

3、略讀(skimming)

略讀又稱跳讀(reading and skipping)或瀏覽(glancing),是一種專門的,非常實用的快速閱讀技能。所謂略讀,是指以儘可能快的速度閱讀,如同從飛機上鳥瞰(bird's eye view)地面上的明顯標誌一樣,迅速獲取文章大意或中心思想。換句話說,略讀是要求讀者有選擇地進行閱讀,可跳過某些細節,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從而加快閱讀速度。據統計,訓練有素的略讀者(skimmer)的閱讀速度可以達到每分鐘3000到4000個詞。

閱讀時,先把文章粗略地瀏覽一下,看看文章中是否有自己工作和學習需要的或自己感興趣的資料和資訊,然後確定這篇文章是否值得細讀。在查詢資料時,如果沒有充分時間,而又不需要高度理解時,就可以運用略讀技巧。“不需要高度理解”並非指略讀時理解水平可以很低,而是說略低於一般閱讀速度所取得的理解水平是允許的。一般閱讀的目標是在保持一般閱讀速度的條件下,獲得儘可能高的理解水平,通常達到70%或80%.略讀時,理解水平略低一些是預料之中的事,平均理解率達50%或60%就可以了。

A:略讀有下列四個特點:

(1)以極快的速度閱讀大量材料,尋找字面上或事實上的主要資訊和少量的闡述資訊。

(2)可以跳過某個部分或某些部分不讀。

(3)理解水平可以稍低一些,但也不能太低。

(4)根據文章的難易程度和達到的目的,不斷靈活地調整閱讀速度。

B:略讀可以運用下列技巧:

(1)要利用印刷細節(typegraphical details),如書或文章的標題、副標題、小標題、斜體詞、黑體詞、腳註、標點符號等,對書和文章進行預測略讀(preview skimming)。預測略讀要了解作者的思路、文章方式(模式),以便把握大意,有關的細節及其相互關係。(2)以一般閱讀速度(200~250wpm),閱讀文章開頭的一、二段,力求抓住文章大意、背景情況、作者的文章風格、口吻或語氣等。(3)閱讀段落的主題句和結論句。抓住主題句就掌握了段落大意,然後略去細節不讀,以求得略讀速度。(4)注意轉折詞和序列詞。轉折詞如however,moreover,in addition等;序列詞firstly,secondly等。(5)若無需要,不必閱讀細節。

4、尋讀(Scanning)

尋讀又稱查讀,同略讀一樣,尋讀也是一種快速閱讀技巧。熟練的讀者善於運用尋讀獲得具體資訊,以提高閱讀效率。尋讀是一種從大量的資料中迅速查詢某一項具體事實或某一項特定資訊,如人物、事件、時間、地點、數字等,而對其它無關部分則略去不讀的快速閱讀方法。運用這種方法,讀者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掠過儘可能多的印刷材料,找到所需要的資訊。例如,在車站尋找某次列車或汽車的執行時刻,在機場尋找某次班機的飛行時刻,在圖書館查詢書刊的目錄,在文 獻中查詢某一日期、名字、數字或號碼等,都可以運用這種方法。

作為一種快速尋找資訊的閱讀技巧,尋讀既要求速度,又要求尋讀的準確性。具體地說,尋讀帶有明確的目的性,有針對性地選擇問題的答案。因此,可以把整段整段的文字直接映入大腦,不必字字句句過目。視線在印刷材料上掠過時,一旦發現有關的內容,就要稍作停留,將它記住或摘下,既保證尋讀的速度,又做到準確無誤,所以尋讀技巧也很有實用價值。

尋讀與略讀不同。略讀時,讀者事先對材料一無所知,而尋讀則是讀者對材料有所瞭解的情況下進行的。例如,尋讀電話號碼簿,讀者知道受話人的姓名,還知道電話號碼簿是按姓的字母順序排列的。這樣,在尋找Jackson的電話時,就可以利用書頁上方的標識詞,再按姓的字母順序很快翻到以J開頭的書頁,從而找到Jackson名下的電話頁碼。為了有效地進行尋讀,讀者應運用下列技巧。

(1)利用材料的編排形式。資料多半是按字母順序排列的。如詞典、索引、郵政編碼簿、電話號碼簿以及其它參考資料簿等。當然並非所有資料都是按字母順序排列的。例如,電視節目是按日期和時間排列的。歷史資料是按年代排列的,報紙上的體育版面是按比賽類別(足球、排球、網球)排列等等。不管資料來源怎樣,它都是按照某種邏輯方法排列的。例如,要知道某事是何時發生的,要查日期;某事是誰做的,要查人名等。

(2)利用章節標題和說明。尋讀之後,首先看看文章標題或章節標題,確定文章是否包含自己所需要的材料,或者哪一部分包含哪些材料,這樣可以直接翻到那個部分,進行尋找。

(3)抓提示詞。讀者找到包含所需資訊的章節,準備尋讀。這時,要留心與那個具體資訊有關的提示詞。例如,在報紙體育運動版上尋找某田徑運動員的某項運動成績,他的國名是提示詞。在百科全書上尋找紐約市的人名,翻到New York City那一章後,population,census,inhabitants 等詞就是提示詞,找到提示詞,就可以採用一般閱讀速度,獲得所需要的資訊。

  成人大學聯考高起點語文近義詞辨析方法

一、近義詞的辨析方法:

1、審視句意對句中詞語要求的義項是什麼,兩者是否一致。

2、審視詞語的感情色彩與所處的語境色彩是否相融,能否變通。

3、審視詞語使用的適用物件、範圍與句意表達的物件、範圍是否吻合。

二、例題分析: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話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D)

八股文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在封建時代用於科舉考試。它必須“代聖人立言”,在形式上也必須遵守一些死板的____,1905年,清政府宣佈廢止科舉考試製度,八股文隨之失去它的實際效用;新文化運動興起時,它作為封建舊文化的象徵之一,受到嚴厲____;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成了無人肯說的____話題。

A、限定;抨擊;生僻;B、限制;批評;生僻

C、限制;批評;冷僻;D、限定;抨擊;冷僻

解析:“限定”是指在數量、範圍等方面的規定,而“限制”或指規定範圍,不許超過、約束等動詞性短語,或專指一種規定的範圍,從語境上看“八股文”既涉及範圍,也涉及數量的規定,所以應用“限定”。“抨擊”是指用評論來攻擊(某人或某種言論、行動),結合語境,新文化運動對八股文的批評形式更應用“抨擊”,而“批評”指對缺點和錯誤提出意見,較為泛泛。“冷僻”和“生僻”都指“不常見的”,前者偏重於“名稱、典故、書籍”等,後者更重於詞語、文字,結合語境,“八股文”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的存在,絕不能僅僅理解為簡單的字詞了,應選D。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A)

(1)就此事件,我新華社__發表宣告。

(2)她就是這部小說中女主人公的__。

(3)他們兩位素未謀面,還要請你__一下。

A、受權;原型;引見;B、授權;原形;引薦

C、授權;原型;引見;D、受權;原形;引薦

“受權”和“授權”的不同在於:前者是接受,後者是授給別人。原型:原來的型別或模型;原形:原來的形狀。

  成考藝術概論試題分享

( 1 )藝術起源於“模仿”。這是最古老的一種說法。主要代表人是兩千多年前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和亞里士多德,他們認為模仿是人的本能,所有的文藝都是“模仿”,不管是何種樣式和種類的藝術。中國古代認為音樂也是由模仿現實生活中的自然音響而來。魯迅認為,“畫在西班牙的阿爾塔米拉洞裡的野牛,是有名的原始人的遺蹟,許多藝術史家說,這正是‘為藝術而藝術’,原始人畫著玩玩的。但這解釋未免過於‘摩登’,因為原始人沒有19世紀的文藝家那麼有閒,他的畫一隻牛,是有緣故的,為是關於野牛,或者是獵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

( 2 )藝術起源於“遊戲”。這種學說的代表人是 18 世紀德國哲學家席勒和 19 世紀英國哲學家斯賓塞,稱為“席勒一斯賓塞理論”。這種說法認為,藝術活動或審美活動起源於人類所具有的遊戲本能,它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由於人類具有過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將這種過剩的精力運用到沒有實際效用、沒有功利目的的活動中,體現為一種自由的“遊戲”。

需要注意的是,藝術起源於“遊戲”的說法,僅僅從生物學或心理學的角度出發,仍然未能揭示出藝術產生的最終原因。尤其是這種說法把“遊戲”看作人和動物共有的本能,更是錯誤的論斷,因為藝術活動與審美活動僅僅屬於人類社會所專有。事實上,動物的“遊戲”可以歸結為過剩精力的發洩,而人的“遊戲”則是為了精神需要的滿足,二者之間有著嚴格的區別。人的“遊戲”是以使用工具的物質生活活動為基礎,並且具有了超越動物性的情感和想象等社會內容,成為一種具有符號性的文化活動。正是由於人的社會實踐活動,使得人和動物界真正區分開來。而藝術起源於“遊戲”的說法脫離了人類的社會實踐,所以仍然不能揭開藝術誕生的真正奧祕。

( 3 )藝術起源於“表現”。19世紀後期以來,藝術起源於“表現”的說法,在西方文藝界具有較大的影響,流行於現代西方各種美學思潮。西方現代主義文藝思潮的主要理論基礎,就是強調藝術應當“表現自我”,顯示出這種說法的巨大影響力。

系統地以理論方式提出這種說法的應當首推義大利美學家克羅齊。其美學思想核心是“直覺即表現”說。英國史學家科林伍德對克羅齊的表現說作了進一步的詳盡發揮,認為藝術不是再現和模仿,更不是單純的遊戲,只有表現情感的藝術才是所謂“真正的藝術”,藝術就是藝術家的主觀想象和情感的表現。而把藝術的起源歸結為“表現”,脫離開人類的社會實踐,脫離原始社會生產力低下的實際情況,仍然是把現象當作本質,把結果當作原因,同樣不能科學地闡明藝術的起源問題。

( 4 )藝術起源於“巫術”。此種學說的代表人物是英國著名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他在《原始文化》一書中,最早提出藝術起源於“巫術”的理論主張。他認為,原始人思維的方式同現代人有很大的不同,對原始人來說,周圍的世界異常陌生和神祕,令人敬畏。原始人思維的最主要特點是萬物有靈。山川草木、鳥獸蟲魚,在原始人看來都是有靈的,並且都可以與人交感。英國著名人類學家弗雷澤認為原始部落的一切風俗、儀式和信仰,都起源於交感巫術,人類最早是想用巫術去控制神祕的自然界,顯然是辦不到的,於是,人類又創立了宗教來求得神的恩惠。當宗教在現實中也被證明是無效時,人類才逐漸創立了各門科學,以此來揭示自然界的奧祕。

我們認為,藝術的產生最初確實是與巫術有密切聯絡的,但藝術起源於“巫術”的理論又並不準確,因為原始時代的巫術活動是直接和當時原始人類的生產勞動密切聯絡在一起的。原始的藝術活動雖然具有明顯的巫術動機或巫術目的,但歸根結底還是離不開人類的實踐活動,尤其是物質生產活動。在原始社會生產力低下和人類早期認識水平低下的情況下,人們無法把握自身,更無法支配自然界,於是原始人便寄託於巫術,使得巫術與原始社會的日常生活與生產勞動都有了密切的聯絡。因此,無論是藝術的起源,乃至於巫術的起源,最終還是應當歸結於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

( 5 )藝術起源於“勞動”。在我國文藝理論界佔據主導地位的理論,是認為藝術起源於生產勞動。19世紀末葉以來,在歐洲大陸許多民族學家與藝術史家中,就廣為流傳藝術起源於“勞動”的理論。希爾恩在《藝術的起源》中就曾經列出專章來論述藝術與勞動的關係;俄國普列漢諾夫在《沒有地位的信》中,通過對原始音樂、原始歌舞、原始繪畫的分析,以大量人種學、民族學、人類學和民俗學的文獻證明,系統地論述了藝術的起源及其發展問題,並且得出了藝術發生於勞動的觀點。恩格斯指出,“首先是勞動,然後是語言和勞動一起,成為兩個最主要的推動力,在它們的影響下,動物的腦髓就逐漸地變成了人的腦髓”。

( 6 )關於人類實踐與藝術起源的多元決定論。法國結構主義學者阿爾都塞,理論研究範圍相當廣泛,尤其是他將結構主義符號學與精神分析學結合起來,用於研究馬克思主義關於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理論,用於意識形態批評研究。認為,社會發展不是一元決定的,而是多元決定的,並進而提出了多元決定的辯證法,或者說是結構的辯證法;任何文化現象的產生,都有多種多樣的複雜原因,而不是由一個簡單原因造成的。著名的芬蘭藝術學家希爾恩就認為,藝術本身就是一種綜合性現象,因此,研究藝術的起源必須從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等多學科相結合的綜合研究方法,才能真正揭示藝術起源的奧祕。

總之,藝術的產生經歷了一個由實用到審美、以巫術為中介、以勞動為前提的漫長曆史發展過程,其中也滲透著人類模仿的需要、表現的衝動和遊戲的本能。藝術的發生雖然是多元決定的,但是,巫術說與勞動說更為重要。從根本上講,藝術的起源最終應歸結為人類的實踐活動。事實上,巫術在原始社會中同樣是人類的一種實踐活動。歸根結底,藝術的產生和發展來自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藝術是人類文化發展歷史程序中的必然產物,藝術的起源應當是原始社會中一個相當漫長的歷史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