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教育考試>

2017成人大學聯考語文文詩詞複習資料

教育考試 閱讀(3.1W)

要想在成考語文考試中取得好成績,複習好文詩詞複習資料必不可少。那麼關於成人大學聯考語文文詩詞複習資料有哪些呢?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成人大學聯考語文文詩詞複習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2017成人大學聯考語文文詩詞複習資料

  成人大學聯考語文文詩詞複習資料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別概括這首詩頷聯和頸聯的內容,並說說其中寄寓了詩人什麼樣的感慨。(4分)

(2)“總為浮雲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種修辭手法?尾聯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4分)

【參考答案】

(1)頷聯寫六朝古都的歷史遺蹟,頸聯寫金陵美麗的自然風物;寄寓人事滄桑、自然永恆以及六朝興廢的感慨。

(2)比喻。①憂君王為奸邪所矇蔽,憂奸邪為非作歹;②憂賢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憂國憂君憂民。

【解析】

(1)頷聯“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抓住關鍵詞“吳宮、晉代”,可知寫的是南京作為六朝古都時的情況。頸聯“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抓住關鍵詞“山、青天、水、白鷺洲”可知寫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前一句是昔,後一句是今,目的顯而易見,古今對比,抒發作者古今興亡盛衰之感。

(2)結合作者經歷及詩歌內容,可以推知是比喻的修辭手法,“浮雲”比成那些矇蔽君王的奸邪小人,遮住了自己望長安,自己不得見長安,自然不會被統治者所重用。

開頭兩句寫鳳凰臺的傳說,十四字中連用了三個鳳字,卻不嫌重複,音節流轉明快,極其伏美。“鳳凰臺”在金陵鳳凰山上,相傳南朝劉宋永嘉年間有鳳凰集於此山,乃築臺,山和臺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時代,鳳凰是一種祥瑞。當年鳳凰來遊象徵著王朝的興盛;如今鳳去臺空,六朝的繁華也一去不復返了,只有長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著,大自然才是永恆的存在!

三四句就“鳳去臺空”這一層意思進一步發揮。三國時的吳和後來的東晉都建都於金陵。詩人感慨萬分地說,吳國昔日繁華的宮廷已經荒蕪,東晉的一代風流人物也早已進入墳墓。那一時的烜赫,在歷史上留下了什麼有價值的東西呢!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三山”在金陵西南長江邊上,三峰並列,南北相連。“半落青天外”把三山半隱半現、若隱若現的景象寫得恰到好處。“白鷺洲”,在金陵西長江中,把長江分割成兩道,所以說“一水中分白鷺洲”。這兩句詩氣象壯麗,對仗工整,是難得的佳句。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這兩句詩寄寓著深意。長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徵。這兩句詩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圍,而自己報國無門,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不見長安”暗點詩題的“登”字,觸境生愁,意寓言外,饒有餘味。

  成考語文句子複習資料

1.什麼是句子

句子是由詞或片語構成的,是具有一定語調並表達一個完整意思的語言運用單位。根據用途和語氣,句子可以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根據結構可分為單句和複句。

2.句子成分的名稱及符號

名稱: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

符號:主語=謂語-賓語~

定語()狀語[]補語<>

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語、謂語、賓語。

補充成分是:定語、狀語、補語。

②主語部分和謂語部分之間可用‖劃開。

3.(1)劃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語、謂語、賓語。

主語:是謂語陳述的物件,指明說的是“什麼人”或“什麼事物”。

謂語:是陳述主語,說明主語的,說明主語“是什麼”或“怎麼樣”。

賓語:在動詞後面,表示動作、行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誰”或“什麼”一類問題。

句子一般有兩種情況:寫人、寫物(寫事、寫物)。分析句子時,首先判斷是“寫人”還是“寫物”。

①.寫人格式:“誰”+“幹什麼”

(主語)(謂語)(賓語)

例:楊亞‖寫字

主謂賓

注意:處理複雜的單句時,要抓主幹。

例:一中的楊亞║在課桌上寫著毛筆字。

主謂賓

②.寫物

格式:“什麼事”或“什麼物”+“怎麼樣”

(主語)(謂語、賓語)

例:貓‖捉魚

主謂賓

例:一隻小貓‖在盆邊捉了一條大魚

主謂賓

注意:“是”為典型的動詞,一般是“謂語”。

例如:他‖是學生

主謂賓

(2).劃分句子成分,還要抓住枝幹(定語、狀語、補語)

定語:在句子中起著修飾、限制主語或賓語中心語的作用。

狀語:修飾、限制謂語中心語,一般在謂語中心語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時間、地點、範圍、情況等。

補語:對謂語中心語起補充說明作用,一般放在謂語中心語之後。

例:畫眉唱歌

這是一個把主語中心語、謂語中心語、賓語中心語單提出的句子。原句是“兩隻美麗的畫眉高興地唱一首歌。”

  成考語文複習資料

《報劉一丈書》

宗臣

課文知識要點提示

1、作家作品

這是一篇書信體的記敘文。宗臣,字子相,揚州興化人,為明代“後七子”之一。

2、寫作目的

明代嘉靖年間,嚴嵩父子把持朝政,一些無恥之徒奔走鑽營於嚴府門下,趨炎附勢,醜態百出。刑部員外郎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被斬,宗臣與王世貞等人“亢節仗義”,公然“解袍覆其屍,為文哭之”,並助理楊家辦理喪事,為嚴嵩所惡。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劉一丈信中稱讚作者“上下相孚,才德稱位”,宗臣在回覆劉一丈信中,借題發揮,尖刻諷刺了明代官場中的醜惡現象。對明代官場中“上下相孚”的內情做了深刻揭露,尖刻諷刺了“干謁者”奴顏婢膝的醜態和“權者”虛偽貪婪的醜惡嘴臉,反映出明代官場的黑暗****。

3、人物形象

“干謁者”向門人百般討好,被召見時奴顏婢膝,一出權門就大肆吹噓。

“權者”先是傲慢不見;假辭賄金,貪婪虛偽;納後則為來客說好話。

“門者”先是狐假虎威,藉機敲詐;而待來客拍馬成功,就變作揖答禮。

4、細節描寫

本文在揭露“干謁者”、“權者”、“門者”的醜態時多用細節描寫,如寫“干謁者”“甘言媚詞,作婦人狀”;“夜披衣坐,聞雞鳴,即起盥櫛,走馬抵門”;“驚走匍匐階下”等,真實可信,細膩傳神,把一個奔走權門、搖尾乞憐的小人寫得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