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教育考試>

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通用9篇)

教育考試 閱讀(2.26W)

《再見了,親人》是敘事抒情散文,描寫了1958年中國人民志願軍最後一批官兵離朝回國時,在車站上同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動人情景,表現了志願軍同朝鮮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摯情誼,讚揚了中朝兩國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偉大友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通用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通用9篇)

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 篇1

課文《再見了親人》,記敘了1958年最後一批志願軍離朝回國時,同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情景,讚揚了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偉大友誼。全文是以志願軍對送別的朝鮮人民談話的口氣寫的情景,通篇都是志願軍說的話,透出了志願軍和朝鮮人民依依惜別、難捨難分之情,表達了中朝兩國人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深厚情誼。文章字裡行間,始終洋溢著讚美、感激的情感,表現了“中朝兩國人民的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這一國際主義精神的主題。如何憑藉本文的情感因素,對學生滲透情感教育呢?我在五年級四個班進行了教學嘗試,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具體如下:

一、整體入手,感知情感

教學伊始,讓學生通讀課文,瞭解文章大意後,引出問題,使之感知情感。

1、從題目入手。讓學生質疑:‘親人’指誰?是誰的‘親人’?志願軍為什麼稱朝鮮人民為親人?題目中的‘再’字怎麼理解?……使學生了解“親人”指的是像“大娘”、“小金花”、“大嫂”之類的朝鮮人民。志願軍所以稱她們為親人,是因為中朝人民在共同的抗美戰鬥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題目中的“再”字揭示了多次相見中的“最後一次”,含有一種何日復相聚的惜別之情。從而使學生感知情感的傾向。

2、從典型事件入手。以“文章寫了哪四件典型事例”讓學生知道文章通過“送打糕”、“救傷員”、“救偵察員”、“挖野菜”四件典型事件,來讚揚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的深厚情誼。讓學生在感知材料的過程中,感知情感,初步瞭解課文內容,從整體上了解課文的情感流向。“注重情感體驗”是《語文課程標準》對閱讀提出的總目標之一。閱讀是讀者與文字相互作用、構建意義的動態過程,是思維碰撞和心靈交流的過程。

二、細析事例,感受情感

本文由大娘、小金花、大嫂的三個故事組成。作者選取了老人、小孩、中年人的典型事例來表現主題。由於課文的前三段的結構與表現手法基本相同,在教學中我對第一段做了詳細的講解與指導。設計“志願軍戰士與大娘話別時追述了哪幾件事?表現了什麼樣的感情”等問題,讓學生了解志願軍與大娘告別時,追述了三件事:一是大娘已經幾夜沒閤眼,給志願軍洗補衣服;二是在一次阻擊戰中,冒著炮火給志願軍送打糕,回去時昏倒在路旁;三是在敵機轟炸時,為了救護在家裡休養的志願軍傷員,失去了唯一的小孫孫。這樣寫的目的在於體現中朝兩國人民的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表現了這種感情比山還高,比海還深。接著,讓學生自學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二、三意義段,使之具體體會小金花對敵人的仇恨和對志願軍的深情,以及大嫂為了給志願軍挖野菜而致殘,付出了多麼高的代價,從而受到朝鮮人民對志願軍的深厚情感。

教師應該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而不應該以標準化解讀去規範學生的閱讀和理解,應該培養富有創意的讀者而不能培養人云亦云的聽眾。

三、品味詞句,體會情感

教學時,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句好好品析,讓學生體會情感。

課文在追溯那難忘的往事時,出現了好些“血”,“淚”的詞語,比如:“失去了唯一的親人”,“失去媽媽”,“失去雙腿”中的三個“失去”,充分說明了朝鮮人民為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獻出了自己的一切,乃至親人的生命。又如“雪中送炭”說明大娘冒死送打糕的原因;“同歸於盡”體現了小金花的媽媽痛恨敵人、熱愛志願軍的感情;“噩耗”反襯小金花的剛強;“倒在血泊裡”、“代價”說明朝鮮人民為志願軍做出了巨大的犧牲。

通過琢磨詞句,讓學生品味、推敲,感受其感情色彩,引起學生“內心體驗”。讓他們深深體會到朝鮮人民對志願軍戰士那山高海深的、不是親人卻似親人的感情。

教師應成為學生閱讀的導師、課堂閱讀的組織者、促進者,而不是居高臨下控制資訊的專制的權威。教師應該積極營造親密和諧的氣氛,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引導他們掌握閱讀的方法,把“點撥”、“啟發”、“引導”、“激勵”留給自己,把“閱讀”、“體味”、“品味”、“感悟”還給學生。

四、設計引讀,抒發情感

學生在領悟情感的同時,必然會激起表達感情、抒發情感的慾望。此時,我設計引讀,更好地讓學生抒發情感。比如第四段,可按火車“啟動”、“徐徐開出”、“飛馳而去”三個過程設計引讀。像最後一個過程--列車“飛馳而去”,就是這樣設計引讀的:

“戰士們深深地依戀朝鮮的山、朝鮮的水,更依戀朝鮮的親人們!然而無情的火車卻風馳電掣般向前駛去。戰士們趕緊把頭探出窗外,只見大娘、小金花、大嫂依然佇立在窗外,不停地揮手告別。此時此刻,戰士們再也忍不住了,淚水模糊了雙眼,要想對朝鮮親人再說上幾句離別話,然而距離遙遠,戰士們只能默默地在心頭呼喊--”

此時,學生們深情地呼喊出文章最後的話語:“再見了,親人!我們的心永遠和你們在一起!”

五、讀寫結合,深刻領悟。

在學完第三部分後,我讓學生看一下,這三個部分在表達方式上有哪些異同。通過比較,學生們發現了這三個段落的結構相同:開頭都是祈使句,中間都是具體的事例,結尾都是反問句。並通過反問句、陳述句的朗讀比較,懂得反問句的好處。最後啟發學生:小金花、大娘、大嫂只是朝鮮人民的典型,在人群中還有許多不同職業的朝鮮人民,他們同樣和我們的志願軍有著沒有親人勝似親人的感情,請你想想,送行隊伍中還會有誰?志願軍叔叔會怎麼說?模仿課文寫一段話。

在這節課中,老師講得動情,學生學得入情,學生深情的朗讀及課後成功的小練筆就是對這節課最好的肯定。

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 篇2

《再見了,親人》這篇課文記敘了1958年最後一批志願軍離朝回國時,同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情景,讚揚了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偉大友誼。本文是一篇浸透了中朝兩國人民深厚感情的抒情文章,以情為線索貫穿全文。作者採用了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的表現手法,描寫出了一個依依惜別的感人場面。文章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學生可以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從中受到國際主義的思想教育。

我在教這一課時,一、充分利用圖片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二、學生自學互動。讓學生初讀課文後,在課文中找自己感受最深的學習內容,自願合小組學習,培養學生自主選擇能力。但是,在學生自主選擇的內容,學生小組學習,交流討論體會不夠深刻。教師必須要創設一個整體把握的過程,否則有些學生的感受很深刻,而有些學生則似乎有些脫離文字,不利於學生整體的感受。

教師在教學適時點撥這一塊 ,設計問題比較精巧,學生比較開放地回答,如:“讀了課文你們從哪些事例知道朝鮮人民和志願軍是親人呢?”在這樣的前提下,結合當時志願軍離別時的情感變化,對往事的回憶,抓住親人間的情感流露,教師能適時地引導。如大娘與志願軍之間血濃於水的親情等,讓學生明白,雖然從血緣關係來看志願軍戰士和大娘、小金花、大嫂她們不是親人,可是她們做到了親人也未必能做到的事情,這才是真正的深情。

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 篇3

當確定了要執教《再見了,親人》時,我先是這樣設計的:揭題之後,讓學生初讀課文,然後檢查字詞。瞭解了在生活中親人一般是指哪些人之後,引到課文中來——文中的親人是指誰呢?從而抓住題眼“親人”展開教學。重點教學第一段(大娘),把“勸慰——回憶——抒情”這三部分倒過來學習,再引導學生給段落分層,總結出學法。再舉一反三讓學生自學第二、三段。然後再讓學生根據課文的“勸慰——回憶——抒情”這種結構仿寫一段。最後再創設情境,昇華感情。

但當我和吳老師聊過這個教學設計時,她嚴肅地說:“那不行!長文短教不代表就是要一節課就完成整篇課文的教學。長文短教的前提還是要紮實!長文短教是要省時高效,但決不是走馬觀花。”

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 篇4

舉一反三,自學2段”,原本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對“勸慰——回憶——抒情”加深印象,為下面的練筆做鋪墊。但在實際教學中,顯得這個環節很蒼白無力,使得整個教學設計顯得更適合“略讀課文”的教學。

這次新課程培訓,吳老師給了我們展示的平臺,給了我們暴露自己缺點的機會。課堂結束後,吳老師和我說:“你的課堂還是那個老毛病。瑣碎的問題太多,要捨得丟棄啊!丟擲一個主問題,讓學生思考,讓他們展示。不要自己一直在那引導,要相信學生,我們的孩子是很棒的。整堂課下來,你自己說的話太多,這樣就剝奪了學生讀書的時間。”

吳老師的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我的弊端,讓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努力改掉這個毛病,在課堂上給學生更多讀書的時間!

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 篇5

在周月紅老師和其他實驗國小老師的多次幫助下,我多次進行了教學再設計。第一次試教後,我把“親人”這個題眼放到課前談話裡完成。不但節省了課堂時間,還進行了詩歌和美詞的積累。各位老師還指出我在品讀大娘的兩個故事時,問題有些繞,應該精簡,還要有層次性。於是在教學第一個故事“送大糕”時,我就重點指導“雪中送炭”。先理解詞義,再談談生活中雪中送炭的事,再體會大娘“冒死”送打糕,最後說說大娘送的僅僅還是打糕嗎?還是什麼?在教學第二個故事“失孫孫”時重點指導“唯一”。同樣也是先理解詞義;然後創設情境,在敵機來襲時,大娘可能會怎麼想;再追問“關鍵時刻時間就是生命,大娘當時來得及這麼想嗎”,揪出“丟和背”這兩個詞來豐富“唯一”的。

再創設情境讓學生展開想象:當大娘回去救小孫孫時,她看到的卻是一片廢墟。我們可以想象,大娘當時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對於這個環節,我原本是想讓學生學學大娘,哭著呼喊自己的小孫孫,但是幾次試教下來,換來的都是鬨堂大笑。所以就乾脆不要了,只是引導學生說說“痛哭流涕、痛哭失聲、悲痛欲絕……”

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 篇6

日子就這樣匆匆離去,20xx年的第一個季度也已告別,心情茫茫然中情不自禁想吟誦朱自清的《匆匆》:“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裡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裡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匆匆忙碌中還未及時擦拭心靈這扇窗戶,開學至今又過去一個月了,發現自已教學園地裡的.雜草也在這個萬物速長的季節裡滋長起來。

今天,我們五年級組的第一次月考,上午一二節課照課表上課,三四節課開始考語文,因為自己耽擱了幾節語文課,所以一二節課沒讓學生停下來複習,按原計劃進行講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內容《再見了,親人》,原以為精心備好課的我能與學生入情入境地學習這篇感人至深的敘事性抒情散文,沒想到自己一廂情願,學生可能想複習準備考試,而我強加意願,又未充分調動多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尤其是第一課時,我本想設計的情感教學,啟發學生想象,在頭腦中再現文章所描述的情景和形象,使他們如臨其境,如見其人。結果這一過程學生他們顯得很被動。我想這堂課最不足應有以下幾點:

一,整體入手,感知情感中的淺顯導語。一開始讓學生質疑課題時只讓學生從“親人”這兩字上談感想,其實,題目中的“再”字揭示了多次相見中的“最後一次”,含有一種何日復相聚的惜別之情。引導時我忽略這一使學生感知情感的傾向。讓學生在初步瞭解課文內容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從典型事件入手。如“文章寫了哪四件典型事例?”學生在說內容的同時老師應把“送打糕”、“救傷員”、“救偵察員”、“挖野菜”可板書黑板,讓學生有整體感知文章情感的導向。

二,細析事例,感受情感過程的主導太強。本文由大娘、小金花、大嫂的三個故事組成。作者選取了老人、小孩、中年人的典型事例來表現主題。課文前三段的結構與表現手法基本相同,老師應重點對第一段進得講解與指導,後面兩段應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可我還是不放心,沒能讓學生完全自主去獨立分析,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解也未挖掘充分。

三,品味詞句,體會情感中蜻蜓點水。這篇課文在追溯那難忘的往事時出現了很多能表達朝鮮人民為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獻出了自己的一切,乃至親人的生命的詞語,老師應充分通過琢磨詞句,讓學生品味、推敲,感受其感情色彩,引起學生“內心體驗”。讓他們深深體會到朝鮮人民對志願軍戰士那山高海深的、不是親人卻似親人的感情。但我的課堂沒有真正把“閱讀”、“體味”、“品味”、“感悟”權還給學生。

四,引讀昇華情感的力度不夠。本文最後三段,都是情感的直接抒發語段。教讀時,應一層一層引讀好。如“再見了,親人。”“再見了,親愛的土地。”每一句都蘊含無限深情,因此必設計好引讀,可我為了怕超時講完,稍稍一帶而過。其實,學生在領悟情感的同時,必然會激起表達感情、抒發情感的慾望。設計好引讀,能更好地讓學生抒發情感。

我想:對未成功課堂之遺憾之際,更應對自己的教學不足去反思,教學園地裡的雜草也就會刈除。這樣匆匆流逝的日子裡就不再有嘆息。

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 篇7

本篇課文為敘事抒情散文,描寫了1958年中國人民志願軍最後一批官兵離朝回國時,在車站上同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動人情景,表現了志願軍和朝鮮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摯情誼,讚揚了中朝兩國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偉大友誼。課文感情真摯強烈,敘事抒情相互交織,語言親切感人,構思精巧別緻。

在上課之前我先給同學們播放了整篇課文的朗讀音訊,有利於他們正確發音以及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朗讀訓練,讀中悟情。俗話說:“讀書百遍,其意自見”。可見讀的重要性,本節課,我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了各種形式的讀,有教師示範讀,自由讀,個別讀,齊讀,讓學生從讀中體會中朝軍民的深厚情誼,進而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本篇文章語言凝鍊,為培養學生的語感,我引導學生聯絡課文內容,啟發他們展開想象,豐富課文內涵,拓寬思想,強化積累。如啟發學生想象:八年來,志願軍為朝鮮人民做了哪些事?課文後三個自然段,通過朗讀引導,讓學生想象千千萬萬個大娘、小金花、大嫂到車站送行的情景,這樣不僅對學生理解課文很有幫助,而且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不足之處在於學生課前沒有預習,導致教學過程有些吃力,沒有引導他們更深入地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盡量避免出現這樣的問題。

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 篇8

《再見了,親人》是九年義務教育國小語文第十冊第四單元中的一篇課文,課文記敘了1958年最後一批志願軍離朝回國時,同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情景,讚揚了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偉大友誼,這篇課文感情真摯,語言凝鍊,句式參差多樣,篇幅較長,是一篇訓練學生語言文字的好文章,也是訓練學生朗讀的好教材。

如何根據教材提高學生語文整體素質出發,促進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和諧發展,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呢?我的做法是:

1、這篇文章雖然語言凝鍊,感情真摯,可由於課文所寫故事離生活較遠,給學生理解內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增加了難度,所以我在上課開始,先結合地圖簡單地向學生介紹了課文的寫作背景,這樣有利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更好地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然後我根據課文內容讓學生進行有感情的朗讀。這樣不僅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更重要的是一開始就讓學生走進了中國人民志願軍與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情境之中,初步感受到中朝人民深厚的友誼。

2、注重體現字、詞、句、篇的訓練:

本課教學對字詞句的理解我不是議到表面,而是做到了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要求,如:“雪中送炭”的理解,我首先讓學生從字面去理解,並說出比喻意,然後再聯絡上下文去理解這個詞。

“雪”指困難,誰遇到了困難?遇到了怎樣的困難?“炭”本文指什麼?“送”大娘是怎樣送的?通過理解這個詞,使學生理解了整段內容,對句子的理解,我抓住課文的重點句子讓學生改變說法,並把改好的句子與原句進行比較,體會句子在文中的含義、作用,並通過理解重點句子而牽一髮動全身,使學生理解了整篇文章的含義。

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 篇9

《再見了親人》這篇課文是敘事抒情散文,記敘了1958年最後一批志願軍離朝回國時,同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情景,讚揚了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偉大友誼。

由於時空距離大,學生對抗美援朝時代背景缺乏認識,加上句式複雜,因而對理解課文內含的豐富感情,難分難捨的送別情景,中朝人民鮮血凝成的友誼,難於引起情感共鳴。所以我採用“以讀為本”的方法,通過整體讀、引讀、默讀、自由讀、教師範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從讀中得到感悟,培養學生的語感。

在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默讀感知全文,認識親人指誰?為志願軍做了哪些事?接著自由讀,把你感動的情節劃下來,重點體會,並作批註。體會志願軍為什麼稱朝鮮人民為親人嗎?然後引導學生抓住文中句式和重點詞、句、段的理解,分析感人的場面,感人的事例,想象朝鮮人民為志願軍捨生忘死,“雪中送打糕”、“智救偵察員”、“上山挖野菜”付出巨大犧牲的動人情景,扣動學生心絃,接著“移情入文”,進行感情朗讀指導,使學生逐步深入到人物的內心世界,體會朝鮮人民的偉大情懷,對朝鮮人民付出血的代價締結中朝友誼引起心靈上的震撼,這樣水到渠成地感知課文的中心思想,又受到生動、深刻的國際主義教育。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都得到了強化。

遺憾的是:創設情景不夠,感動的句子未能讓學生多思考,多體會,多在感悟中朗讀,再加上時空差距大,學生的朗讀沒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