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歷史解讀>

朱耷著名的作品有哪些

歷史解讀 閱讀(2.5W)

朱耷一生坎坷,曾一度精神失常,痛定思痛後,他選擇背過身去,與世隔絕,在創作中安放自己孤獨的靈魂。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整理的朱耷的著名作品,希望能幫到大家!

朱耷著名的作品有哪些
  朱耷的著名作品

八大山人朱耷,清初著名的書畫家,為明皇室後裔,國破家亡,後剃髮出家,一生經歷坎坷。

朱耷雖擅長畫花鳥和山水,但在書法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詣。在花鳥方面繼承陳淳、徐渭等寫意花鳥畫的畫風。個性特點是運用象徵寓意的畫法,對花鳥等動物進行誇張化,用奇特的表情和簡易的造型,突顯畫中的形象,充滿個性,有的甚至將鳥、魚的眼睛畫成“白眼視人”,用畫中形象來展示自己倔強孤傲,憤世嫉俗的性格,因而創作出了一些獨具一格的花鳥造型。

《桃石千秋圖》是八大山人1699年的作品,當時八大已經74歲高齡,這幅圖就充分體現了八大山人的作畫特點,一眼看去此畫構圖簡單,只有一石上有兩顆桃,整體感很強卻不復雜,很少人能用極少物體畫出如此高的境界。石頭和樹木的結合是八大山人習慣的做法,石塊傾斜於一角,樹枝從石中橫空而出並垂下來,畫面佈局不能過滿,那樣會過於雜亂。

八大山人晚年時喜好畫鹿,鹿與松樹的結合,寓意是長壽,《鹿》是其典型的寓情於物的作品,將誇張形象和簡練造型結合,來表達自己的性格,其豪放的'筆墨更能展示自己的藝術功底。他還喜愛畫單個的魚,空空一魚,白眼向上,體現了中國畫含蓄的作畫特點,再通過眼睛的特別畫法使自己的情感完整的融入畫中。

  朱耷是怎樣的人

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畫家朱耷晚年時為自己起的別號,也是朱耷創作作品最鼎盛時用的別號。

朱耷為何要取八大山人這一別號呢?對此,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看法,例如清著名歷史學家陳鼎在《八大山人傳》中這樣寫到:“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為大,無大於我也。”也有人認為“八大山人”這一別號和朱耷的身世有關,“八”指朱元璋第十七子寧王朱權的第八代孫子,“大”與“耷”又同聲,即承認自己是寧王的後裔,又體現對明朝的認祖忠心。最後一種與他的悲慘經歷有關,國家滅亡,心情悲痛和剃髮為僧的痛苦,使他在作品上署名時,常用草體把“八大”與“山人”四個字豎起來連著寫,前兩字看起來如“哭”字,後兩字看起來如“笑”字。

八大山人的畫不同於其他畫家,許多畫家要麼專注於畫山水,要麼專注於畫花鳥,但八大兩個都擅長,而且每一幅都有他自己的特點。例如八大畫的鳥,尤其是鳥的眼睛,就像人的眼睛一樣有神而且會轉,甚至還給人一種藐視的感覺,間接的為他的畫增添了不少靈性。

朱耷在二十歲時遭遇了國家滅亡,親人離世,此後朱耷悲痛萬分,隨即剃髮出家。這些經歷讓他在創作作品時的角度與深度與他人不同,使他的作品更富有內涵,充滿個性。他的作品分為書法、山水和花鳥三類,存在於世間的大概有兩千多幅,數量多且質量佳,令後人敬佩。

  朱耷鵪鶉圖表達了什麼

朱耷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書畫家,號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喜愛畫花鳥和山水,在花鳥方面擅長寫意花鳥畫的畫風。其特點是運用象徵寓意的畫法,對花鳥等動物進行誇張化,用奇特的表情和簡易的造型,突顯畫中的形象,充滿個性,有的甚至將鳥、魚的眼睛畫成“白眼視人”,用畫中形象來展示自己倔強孤傲,憤世嫉俗的性格,因而創作出了一些獨具一格的花鳥造型。

八大山人喜歡畫鵪鶉。鵪鶉,是一種外形像小雞的鳥類,頭部小尾巴略禿,羽毛呈褐色,身上有黃白條紋和斑點花紋。鵪鶉無固定居所,雄性性格比較好鬥,這些鵪鶉身上的性格特點,都是八大山人自己身上也具有的。

《鵪鶉游魚圖》是八大山人《花鳥冊》中的一頁。整幅圖構思簡單,岸邊石頭上站著一隻鵪鶉,捲縮著身體,羽毛略顯蓬鬆,可以看出天氣是很冷的,使它不得不蜷縮著身體來抵禦那刺骨的寒風,即使如此,它依然昂首向天,白眼觀世,一派冷漠孤傲的神態。

他在69歲畫的《居敬堂作雜畫冊》那一件有名作品中,有一幅鵪鶉圖,上面有一首題詩:“六月鵪鶉何處家,天津橋上小兒誇,一金且作千金事,傳道來春對菜花。”這幅作品流露出自己苦悶的心情。八大山人畫的鵪鶉,可以讓人聯想到他自己的悲慘經歷,也能看出他那種不屈不饒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