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方案>

關於教學方案(15篇)

工作方案 閱讀(1.3W)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方案要怎麼制定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教學方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教學方案(15篇)

關於教學方案1

教學目標:

1、 準確認讀10個聲母。

2、 正確區分形近的聲母,並能想辦法記一記。

3、 能讀準音節,認識事物,並把音節和圖畫正確連起來。

4、 培養學生保護動物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小朋友,今天森林裡要開音樂會拉。你想參加嗎,那就跟著老師來吧。

(二)複習十個聲母

看,來了好多小動物,你認識他們嗎。誰來介紹一下他們。

指名讀——齊讀

(三)複習形近的聲母

可是 有好幾個小朋友長得差不多,怎麼也分不清,這下可急壞了其他的小動物,怎麼辦呢?你能幫他們認一認嗎?

1指名比較讀

2你能想一個辦法記住他嗎?

3男女分組讀

(四)複習音節

你們真能幹,幫他們解決了一個大難題,他們可開心了,他們帶了好多的禮物,你看這是什麼?

圖:這是---你能拼一拼嗎?

指名認識事物——指名拼讀——齊讀

(五) 遊戲

認識動物——拼讀相應的動物音節——帶上頭飾找一找——介紹找到的朋友。如下:

看到這麼多的禮物,小動物可開心拉。看,誰來了?

出示圖:這是什麼?(依次出示,並帶在小朋友的頭上)

這裡還有小動物的拼音,誰願意帶上?

請你們帶上他去找一找你頭上的小動物。找到了請你們手拉手站在講臺上。

放《找朋友》讓學生在音樂中活動。

請你們來介紹一下。我是一隻---,另一生拼音節。

(六)小結

看小動物們多可愛啊,我們應該怎樣對帶他們呢?(我們應該愛護動物。)好,今天的森林音樂會就到此結束。

關於教學方案2

教材簡析:

《小烏龜找工作》是教科版國小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講讀課文,是一篇童話故事。本文通過生動的想象,講述了小烏龜找工作的過程和結果,形象地刻劃了小烏龜鮮明的特點,也揭示了一定的道理,故事情節很生動,因而也很吸引人。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認識本課12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小烏龜前三次找工作沒被錄用的原因。

3、初步瞭解對比的寫法。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目標:使學生懂得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長處,喚起學生善於發揮自己長處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知道小烏龜找工作被拒絕和被錄用的原因,懂得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長處和短處。

2、學會書寫10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故事匯入。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位動物朋友,(出示烏龜)你們認識它嗎?誰能介紹一下關於小烏龜的知識?

小烏龜在媽媽的呵護下已經長大了,它看到媽媽每天那樣辛苦,它想:我也不能總依賴媽媽呀,我應該去找份工作,來減輕媽媽的負擔。於是小烏龜踏上了找工作的路。(匯入部分生動有趣,引人入勝)

(板書課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小烏龜找工作的情況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把書開啟第77頁。

自由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多字,不少字,遇到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多讀幾遍。課文讀通順。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生自由讀文)

2、課文讀完了,(出示生字。)看看,你們認識它們嗎?誰願意大聲地讀給大家聽?

3、(指生讀。)

4、我們再把這些字寶寶放回到課文當中。請一位同學讀一遍課文,其他同學要注意聽,小烏龜都到哪兒去找工作了?他都和誰一起去的呀?在他的好朋友中,你最喜歡誰?(指生通讀)(過渡非常自然,同學說喜歡誰就直接講解有關自然段)

(學生彙報。)

(板書:郵局、消防隊、旅遊公司、雜技團。)

 三、研讀課文

板塊(一)

喜歡小袋鼠:(第一自然段)

師:誰願意讀一下第一自段。

師:為什麼喜歡小袋鼠?你能找出課文中的句子讀一讀嗎?

生:到郵局去找工作時,小袋鼠一天送了100封信。送信速度快。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袋鼠以跳代跑,它的後肢強健有力,一下可以跳出13米呢。(介紹袋鼠跑的速度更能突出袋鼠速之快,和烏龜形成鮮明的對比)

師:那小烏龜一天送了多少呢?

生:3封。

師:“小烏龜一天只送了3封信”中的“只”去掉好不好,為什麼?

(“只”在這裡是強調數量少。)

師:指導朗讀“小袋鼠天送了100封信,小烏龜一天只送了3封信。”

師:看來郵局送信的工作適不適合小烏龜呢?

(板書:不適合,爬得慢)

師:鴕鳥主任是怎麼說的。從這句話,你讀懂什麼了?

生:讀“對不起,小烏龜,請你到別處去找工作吧。”(禮貌,報歉的語氣)

 板塊(二)

喜歡小猩猩:(第二自然段)

生:指名讀二自然段。

師:為什麼喜歡小猩猩?你能不能找出書中的句子讀一讀。

生:到消防隊去找工作時,小猩猩輕輕一躥就上了樹,馬上把火澆滅了。

師:有一個描寫小猩猩動作的詞,誰能找出來?

師:“輕輕一躥”誰能做一個這樣的動作?

“輕輕一躥”說明什麼?誰能把你搜集到的關於小猩猩的知識說一說。

生:(上樹對小猩猩來說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師:小烏龜是不努力工作嗎?你能用課文中的句子說一說嗎?

(小烏龜不會上樹,急得圍著在大樹轉圈圈。)

師:誰能試著做一做急得轉圈圈是什麼樣子?(生做動作。)(讓生做動作體會更深些)

誰能再把這兩句話讀一讀,一定要讓大家聽出來小烏龜的心急如焚和小猩猩的得心應手。(指導朗讀“小烏龜不會上樹,急得圍著大樹轉圈圈。小猩猩輕輕一躥就上了樹,馬上把火澆滅了。)

師:熊隊長看了小烏龜和小猩猩的表現,說了什麼?

生:“對不起,小烏龜,請你到別處去找工作吧。”

師:從熊隊長的話,你讀懂了什麼?

師:(指導朗讀熊隊長的話)

師:消防隊的工作適合小烏龜嗎?(板書:不適合)為什麼不適合?(板書:不會上樹)

師:小烏龜在消防隊沒有被錄用,此時,它的心情怎樣?它放棄了嗎?你怎麼知道?

板塊(三)

喜歡小狐狸:(第三自然段)

生:讀。

師:你的喜歡小狐狸的什麼?你能找出課文中的句子讀一讀嗎?

生:(小狐狸能說會道,講解清楚,受到遊客讚揚。)

師:你能不能把這段讀一讀。讓大家聽出遊客對小狐狸的讚揚和對小烏龜很有意見。

師:小烏龜和小狐狸對比,他表現得怎樣呢?

生:小烏龜結結巴巴,聲音又小,遊客很有意見。

師:小烏龜在旅遊公司沒有被錄用,你想對小烏龜說些什麼?

師:鴕鳥主任、熊隊長和梅花鹿經理說的共同的一句話是什麼

(指導朗讀:“對不起,小烏龜,請你到別處去找工作吧。”)

(提醒注意:雖然這句話都是有禮貌客氣,又有些歉意的語氣,但要注意粗細變化,熊的聲音粗,梅花鹿的聲音細。)

(“對不起,小烏龜,請你到別處去找工作吧。”這句話禮貌客氣,又有些歉意,可以看出,他們並沒有否定小烏龜,只是因為小烏龜的特點不適合他們單位的工作而已。)

師:小烏龜三次找工作都失敗了,它會怎麼想?如果你是它的好朋友,你想對它說些什麼?

生:(自由談。)

 板塊(四)

喜歡小烏龜:(第四自然段)

師:為什麼喜歡小烏龜?

生:(小烏龜最後找到工作了,他成功了。)

師:看來你很願意和小烏龜一起分享成功的快樂。現在讓我們也和你一起來分享小烏龜的快樂,好嗎?

你能不能來讀一讀這一段,(喜悅,熱烈的程度還不夠,誰還能讀得熱烈點兒。)

師:看插圖,小烏龜在最下面,不像小鷹高高在上,有那樣顯耀的位置。默默無聞卻怎樣?――至關重要。

師:小烏龜它們的雜技表演得精彩嗎?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如果你在現場,看到小烏龜他們的精彩表演,你會怎樣做呢?

生:全體共同模擬觀眾。(熱烈鼓掌,喊“啊,太棒了!”)

師:他的好朋友小猩猩看見了他的表演說了什麼?

生:“咦,最底下的不是小烏龜嗎?”

師:小猩猩是什麼樣的的語氣?

(驚訝、高興的語氣。)

師:誰能讀一下小猩猩的話?

生:(讀)

生:(齊讀。)

 六、總結全文,引導學生明白小烏龜的進取精神。

師:小烏龜終於找到了能發揮自己長處的工作。“過了幾個月,”說明什麼?“終於”說明什麼?

(說明小烏龜找工作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是很不容易的。)

師:小烏龜終於找到了適合他的工作。(板書:適合)

我們人都各有所長,要正確評價自己,發揮自己的長處做出正確的選擇,每個人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天空。(板書:各有所長正確選擇)

師:學了這篇課文,我們應該向小烏龜學習什麼?

師:時間過得可真快,轉眼小烏龜已經離開家幾個月了,演出結束後,小烏龜急忙趕回家裡,把好訊息告訴給媽媽。它邊笑邊跳地說:“媽媽,我找到工作了,我找到工作了。”

師:假如你是小烏龜的媽媽,你會對小烏龜說些什麼?(換角色思考問題)

生:(發揮想象,自由談)

師:同學們看黑板,課文三次把小烏龜和其它的小動進行對比,說明小烏龜不適合郵局、消防隊、旅遊公司的工作,雖然多次失敗,但他毫不氣餒,堅忍不拔,終於發揮了自己的長處,找到了適合它的工作,今後我們也應該多發揮自己的長處,克服缺點,使自己越來越出色。

作業:續編故事

(老師知道你們很願意聽故事,但我更想讀到你們編的故事。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創造一個這樣的機會。)

過了幾個月,這個雜技團要離開這座城市,但小烏龜要留在這個城市照顧它的媽媽,小烏龜又失業了。他又要去找工作了,這一次它去哪裡找工作呢?他還能不能找到發揮自己長處的工作呢。把你編的故事寫在寫話本上。(能夠讓學生充分想象,編故事)

 板書設計:

郵局(爬得慢)消防隊(不會上樹)不適合

11小烏龜找工作

旅遊公司(結結巴巴)各有所長

雜技團(沉穩有力)

適合正確選擇

關於教學方案3

一、堅持立德樹人,著力培養時代新人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標,堅持德育為先、全面發展、面向全體、知行合一的原則,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遵循教育規律,發展素質教育,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總體要求。聚焦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主題,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育人體系;大力推進課程教材、課堂教學、考試招生、質量評價、教研支撐等五個重點領域改革,探索形式多樣、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在發展素質教育上取得突破;大力實施校長隊伍培養、教師隊伍建設、學校標準化建設、治理能力提升、“網際網路+教育”發展等五大工程,建立完善的體制機制,在提升辦學水平上見成效。

二、堅持“五育”並舉,構建全面培養體系

(三)突出德育實效。完善德育工作體系,制定德育工作實施方案,推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加強理想信念、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態文明、心理健康、法治、品德修養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突出政治啟蒙和價值觀塑造,充分發揮共青團、少先隊組織育人作用,加強中學團校建設。用好紅色文化等教育資源,打造社會實踐大課堂,開展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系列教育、研學實踐教育活動。到20xx年,培育“五育”並舉典型實驗區10個、實驗學校500所,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四)提高智育水平。貫徹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理念,著力培養認知能力,促進思維發展,激發創新意識。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積極探索因材施教有效路徑。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自主地學習、體驗、感悟、創造。加強監測和督導,堅決防止學生學業負擔過重。

(五)強化體育鍛煉。落實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及評價辦法,開齊開足體育課,以校園足球為突破口,結合實際打造學校體育特色,切實保證每天1小時校園體育活動,定期舉辦運動會或體育節,在教會、勤練、常賽上下功夫,讓每位學生掌握1至2項運動技能。完成青少年近視防控目標,肥胖率控制到全國平均水平以下。

(六)提升美育素養。嚴格落實音樂、美術、書法等課程,面向全體學生開展校園藝術活動,鼓勵組建各類學生社團,幫助每位學生學會1至2項藝術技能、會唱主旋律歌曲。加強校園環境和文化建設,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

(七)加強勞動教育。構建勞動教育體系,建立全面實施勞動教育的長效機制,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程,確保每週不少於1課時。充分發揮家庭、學校、社會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主導作用和支援作用,廣泛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勞動觀念、勞動意識和勞動技能。

三、推進五項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八)規範課程教材建設。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方案,開齊課程,開足課時,不得出現“兩張課表”。修訂我省地方課程設定方案、課程標準,規範相應教材開發。落實國家關於校本課程有關規定,加強學校課程體系建設研究與指導,引導學校構建多樣化、有特色的課程體系,滿足學生髮展需求。

(九)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制定學科課堂教學基本要求。學校要健全教學管理規程,統籌制定教學計劃,形成教學管理特色。嚴格依據課程標準實施教學,不得隨意改變難度、調整進度,杜絕“非零起點”教學。優化教學方式和教學環節,注重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重視情境教學,推進研究型、專案化、合作式學習。深化課堂教學改革,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學模式和方式,提高課堂效率。優化作業設計,統籌調控作業總量和時間。加強實驗教學,創新實驗教學方式。聚焦課堂教學質量定期舉辦主題活動,培育、遴選和推廣優秀教學成果,建設一批教學改革示範區。

(十)完善招生考試製度。全面落實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政策。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將義務教育課程設定方案設定的除綜合實踐活動外的全部科目,納入國中學業水平考試範圍。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突出重點,規範過程,增強可操作性,強化激勵、診斷與改進功能。實行基於國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辦法。從嚴控制考試次數,考試成績實行等級評價,嚴禁公佈學生成績和排名。完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留守兒童、殘疾兒童、貧困家庭子女入學政策。落實聯控聯保機制,精準做好控輟保學工作。

(十一)加強質量監測評價。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倡導“綠色評價”“增值評價”,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的頑疾。建立完善各級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體系與執行機制,依據國家制定的縣域義務教育質量、學校辦學質量和學生髮展質量評價標準,定期開展監測並向社會公佈監測結果。嚴禁下達升學指標或片面以升學率考評學校和教師。

(十二)強化教研支撐作用。完善省、市、縣、校教研體系,有條件的地方應獨立設定教研機構。建立專兼結合的教研隊伍,省、市、縣三級教研機構應配齊所有學科專職教研員,確保教研員享有教師同等待遇;充分考慮其特殊職能和工作特點,根據實際確定專業技術高階崗位比例。完善教研製度,強化校本教研,著力推動教研工作轉型發展,突出全面育人研究。搭建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等參與義務教育教學研究平臺。開展標準化教研機構建設和評估工作。

四、實施五大工程,提升義務教育水平

(十三)實施校長隊伍培養工程。創新校長選聘機制,逐步推行校長職級制改革,實行任期目標管理,定期開展績效評估,完善優勝劣汰機制,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校長隊伍。提升校長治校能力。校長是學校教育質量的第一責任人,要適當兼課,每學期聽課、參與教研活動不少於30次。開展校長任職資格及能力提升培訓。實施中國小名校長培育工程,致力培養一批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優秀教育家。

(十四)實施教師隊伍建設工程。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教育和引導教師自覺恪守新時代中國小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鼓勵學校推選優秀教師作為學生成長導師,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實施班主任能力提升計劃,三年內建立200個省級名班主任工作室。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完善教師培訓體系,創新教師培訓模式,不斷提高教師育德、課堂教學、作業與考試命題設計、資訊科技應用、實驗操作和家庭教育指導等能力,重視鄉村教師培養。開展教學名師評選、教學基本功比賽、優質課評選和觀摩展示活動,按照規定對教育教學業績突出的教師予以表彰獎勵。優化教師資源配置,創新教師編制配備,採取調劑、補充、壓減、引進等方式,優先保證義務教育教師需求;嚴禁學校自行聘用編外教師,對符合條件的非在編教師要加快入編,嚴禁擠佔、挪用、截留編制和有編不補;完善教師績效考核和退出機制,加快推進教師“縣管校聘”改革。

(十五)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加強學校建設,科學規劃、合理佈局城鄉學校,促進教育資源配置與城鎮化水平相適應;各地中長期學校建設規劃應納入當地國土空間規劃,保證土地供給。建好鄉鎮寄宿制學校和鄉村小規模學校,打造“鄉村溫馨校園”;加快消除大班額,逐步降低班額標準;新建居民區按要求同時規劃、同時建設、同時交付配套學校,舊城區改造要優先考慮學校佈局規劃,根據需求新建或改擴建學校,不能保證適齡兒童、少年就學的建設規劃和專案,不予審定通過。提高裝備水平,完善教育裝備標準,建立教學儀器裝置、圖書及消耗性實驗材料等配備和定期補充更新長效機制,依法加強政府採購需求和履約驗收管理。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推進學區化、集團化、鄉鎮中心學校與小規模學校一體化辦學改革;建立結對幫扶制度,每所優質學校對口幫扶3至5所薄弱學校;對提高教育質量成效顯著和發揮示範輻射作用突出的學校,給予支援和獎勵;加快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促進縣域義務教育從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發展。

(十六)實施治理能力提升工程。激發學校辦學活力,落實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推進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健全學校章程、發展規劃、管理制度,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加強課後服務和培訓機構管理,完善政策措施,發揮學校主渠道作用,開展不同特色的課後服務;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持續開展線上線下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加強安全管理,鼓勵各地按照政府購買服務規定,將學校安保事項納入政府購買服務範圍,配齊配強專職保安,推動人防、物防、技防建設,確保安防系統全面達標;做好校方責任保險工作,化解校園風險。重視公共衛生建設,完善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建設,加強公共衛生管理,按照標準建設衛生室,配齊校醫等專、兼職衛生技術人員;有計劃地開展健康教育,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與公共衛生意識,提升學生健康素養。重視家庭教育,強化家長的監護主體責任,加強社群家長學校、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建設,支援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納入城鄉社群公共服務體系;組織家庭教育指導和實踐活動,引導家長轉變育人理念,凝聚家庭、學校、社會共育合力。

(十七)推進“網際網路+教育”發展工程。實施教育資訊化2.0行動計劃,實現學校(含教學點)網際網路全接入、教室多媒體教學裝置配備全覆蓋,推進數字校園建設。充實提升數字教育資源,加快網路學習空間普及應用,加強數字教材建設,推進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加強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名校網路課堂建設與應用,以農村薄弱學校和教學點為幫扶重點,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積極開展大資料、人工智慧教育與應用,鼓勵開設相關課程,開展程式設計教育,建立人工智慧教育實驗區、實驗校。

五、加強組織領導,推進政策措施落實

(十八)堅持黨的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辦好義務教育作為重中之重,切實履行省級和市級政府統籌實施、縣級政府為主管理責任。充分發揮各級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作用,加強黨對義務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推行縣級領導定點聯絡學校制度,每個縣級領導至少聯絡1所學校。建立定期視導學校制度,市縣級教育局班子成員每人每月至少視導1所學校。推進學校黨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強化黨建帶團建、隊建。

(十九)加大經費投入。始終堅持把義務教育作為教育投入的重點,確保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每年只增不減,確保按在校生人數平均的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每年只增不減。切實加大對教師隊伍建設、教育教學改革、辦學條件改善、教研科研創新、教育質量提升、安防基礎設施等經費支援力度。資金安排重點向貧困地區、農村學校以及義務教育發展的薄弱環節傾斜,提高經費使用績效。

(二十)強化部門協同。健全教育部門主管、各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的協同推進機制。組織、宣傳、政法、網信、機構編制、發展改革、公安、民政、司法、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文化和旅遊、衛生健康、市場監管、體育、大資料等部門和共青團、婦聯、關工委等組織要履職盡責,形成工作合力。加大對黨的教育方針、科學教育觀念和教育教學改革典型經驗宣傳力度,大力營造義務教育持續健康協調發展的良好氛圍。

(二十一)加強考核督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納入黨政領導幹部考核督查範圍,並將結果作為幹部選任、表彰獎勵的重要參考。加強教育教學督導,對辦學方向、教育投入、學校建設、教師隊伍、教育生態等存在嚴重問題的地方,要依法依規追究當地政府和主要領導責任;對違背黨的教育方針、背離素質教育導向、不按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實施教學等行為,要依法依規追究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教師和有關人員責任。

關於教學方案4

國小英語遊戲教學研究課題方案

一、課題的提出

(一)課題提出的現實依據:

國小生在學校裡學習知識、接受教育,在認知、情感、意志、性格等多方面都發展很快。作為英語教師我們要了解國小生的心理特點,遵循其心理髮展的規律開展英語教育和教學活動。

國小英語的教學目的是使兒童獲得一些英語的感性知識,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在教研教學中,我們必須探索一種符合國小生生理、心理的教學方法,才有利於國小英語教育的健康發展。而遊戲教學就是在教學中將枯燥的語言現象轉變為學生樂於接受的、生動有趣的遊戲形式,為學生創造豐富的語言交際情景,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不僅學習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興趣。遊戲活動還能活躍課堂氣氛,使每個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英語學習的氛圍中。但是遊戲方法在課堂中必須是有效運用,合理設計和適當安排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目前,我們學校一些教師對國小英語教學目的認識不是很清楚,對國小生的心理了解不夠,在教學中不能有效激發學生興趣,沒有形成穩定的教學模式,如果能探索建立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對國小英語教學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我們提出了《國小英語遊戲教學研究》課題。

(二)課題提出的理論依據:

《義務教育國小英語新課程標準》強調英語課程應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

《國小英語教學與教材編寫綱要》指出,興趣是學好語言的關鍵,激發學生 學習英語的興趣是國小階段英語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英語教學要注意結合兒 童的心理和生理特點,要有利於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英語教學中加入適當的遊戲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興趣,符合"樂學"原則。 遊戲教學方法強調了學生的主 體性,要求學生共同參與,而不是教師唱獨角戲, 體現了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遊戲教學法符合小 學生的生理和心理 特點。國小生活潑好動愛表演,很少害羞,樂於接受新奇、趣味性強的事物,教 師的教法可以直接影響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利用遊戲無意注意的特性,有利於 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有利於化難為易,有利於減輕學 生的負擔,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三) 課題研究的意義:

國小生愛玩愛動,注意力難以持久,語言學習本身就較為單調和枯燥。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否有學習興趣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效率的高低和效果的好壞。因此,如何使國小生產生並保持學習英語的興趣是國小英語老師所面臨的一個關鍵問題。而遊戲教學不失為一種比較合適的教學方法。

所謂“遊戲教學”就是通過聽聽、說說、認認、讀讀、玩玩、唱唱等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我要學”英語的愛好, 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以後英語學習奠定基礎。

遊戲教學有以下幾方面的意義:

1.寓學於玩,減輕學習負擔。

英語學習其實是一個英語知識積累、技能培養和能力發展的一個複雜過程,主要是靠有意識地學習去完成。但是,中國小生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中,所以我們要創造習得的條件,充分調動學生進行無意識學習,以減輕其學習負擔。遊戲教學能把較複雜的教學內容寓於輕鬆愉快的玩樂之中,讓學生不知不覺地主動學習。例如,當學生學習到一定階段,為了讓他們綜合地複習以前所學過的單詞,我們可組織學生自制字母撲克牌,進行拼詞遊戲。

2.遵循規律,激發學習動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一旦對某件事物或某種現象真正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一種求知的強烈慾望。國小生好奇心強、活潑愛動、貪玩、渴

望成功,但意志力不強,對學習欠缺目的性,英語學習動機以直接的近景性學習動機為主,這種動機主要來自對學習內容或學習活動本身的直接興趣。遊戲的趣味性特點恰好能促進學生近景性學習動機的形成,並使之不斷地得到鞏固和提升。

3.創設意境,培養創新能力,提高學習能力。

在遊戲教學中,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設活動情景,激發學生的探索慾望,豐富學生的想象力,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個性,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能力等智力因素。通過一定的教學活動,學生的智力可直接轉化為英語學習的能力。

4.有益於融和師生關係。

教學遊戲能改善師生關係,縮小師生間的距離,使師生之間產生信任感、親近感。教師以平易近人的組織者、參與者的身份引導遊戲順利進行,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去感染和影響學生,能夠更好地達到教學和教育目的,大大地提高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和地位。

5. 有利於班集體的團結互助。

教學遊戲是集體活動,對集體內成員的相互關係會產生影響,它要求成員之間學會交際、互相尊重、互相協作。在遊戲中大家互相領會對方的交際意圖,又努力使對方理解自己,同心協力完成任務,這對學生之間建立良好關係起著一定作用,有益於班集體的團結互助。

二、課題的目標及內容:

(一)課題研究的目標:

總目標:探索一種符合國小生生理和心理的教學方法(即構建遊戲教學方法模式),使其可以廣泛應用到國小英語課堂教學中,並有助於國小英語教學的健康發展。教學中儘可能將枯燥的語言現象轉變為學生樂於接受的、生動有趣的遊戲形式,為學生創造豐富的語言交際情景,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

具體目標:

1.總結一套以遊戲為主的一種教學模式。

2.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3.促進教師自身教科研水平的提高。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

(1)、國小英語教材遊戲化處理的基本原則。

(2)、英語課堂遊戲化的設計,組織與實施。

(3)、學英語課堂遊戲教學的效果評價與調整策略。

三、課題的研究原則:

研究原則:實踐性原則、趣味性原則、現實性原則、動態性原則、開放性原則

研究思路:

1、組建實力雄厚的課題研究小組。課題負責人是學校校長秦自然,課題指導老師是教研室的英語研究員彭軍紅、學校教導、教研主任龔志剛,由學校英語教研組長擔任課題主持人,從三、四年級中挑選了兩位年輕有為又務真求實的老師姜歡、餘尚擔任實驗老師。

2、實驗班分別選定了三、四年級63、78有代表性的,本年級著重引導學生利用已有英語經驗,留心發現問題,大膽提出猜想,促使學生主動應用、驗證英語知識,不斷形成、積累、拓展新的英語生活經驗。然後以點帶面,在全校各年級全面推廣成功經驗。

3、邊調查邊研究邊改進,適時地組織相關的活動,如理論研論、課堂英語研究、外出參觀交流、論文徵集參評發表、優作彙編推薦發表、上網交流請教等

四、研究方法及實驗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一)、本課題的研究的方法有:

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法,實驗法,經驗總結法,行動研究法。

(二)、可行性分析:

1.師資力量雄厚。

實驗課題的主持人、指導老師、實驗老師及參與課題研究的成員都參與過多個課題的研究,課題組成員的理論修養和文化素養較高,有一定的教改、教研水平和經驗,都參與過一些教改實驗。所撰寫的經驗論文分別獲得國家級、省、市、縣的一、二、三等獎。他們參加教學大講賽,所上的課分別獲得國家級、省、市、縣的一等獎。無論是師資的教育教學、教研教改能力,還是參考的文獻都能確保實驗課題的順利進行。

2.課題經費來源、教學裝置及研究基礎。

因為學校地處星沙經濟開發區中心,經費來源的渠道多,有雄厚的資金作後盾。主要採取中心學校專項撥款、學校自籌、企業、機關單位的資助三者結合辦法,來確保課題必要的經費開支。教學裝置是一流的,學校有教師電子備課室、階梯型多媒體教室、而且多媒體進了每個教室,為實驗課題的研究創造了良好的硬體設施。去年,我校參加了教育部“校校通”工程並連線了因特網,可以通過網路瞭解並收集外地相關的教育教學理論、成功的經驗。學校已承擔過許多國家、省、市、縣級課題,有省級課題《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創新教育課堂教學策略研究》《運用電教手段組建主體性課堂教學》,《合理利用數學課程資源 培養學生數學素養 》並獲獎,有省級課題《在班隊活動中進行生命教育的研究》《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有效整合》已申報立項。總之,在課題研究方面積累了許多切實可行的經驗,能確保本實驗課題的順利進行並取得豐碩的研究成果。

3.國內已經有很多學校研究過此課題,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可供參考。

五、課題實施步驟

1、準備階段(20xx.3—20xx.5)

(1)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分析該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2)進行專題座談。

(3)進行相關的實踐研究活動。

(4)組織對師生的相關因素的問卷調查,全面調查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和英語遊戲教學方法的興趣,分析整理。

(5)撰寫課題方案。

2、實施階段(20xx.6—20xx.9)

(1)分組,確定對照班和實驗班。

(2)嚴格控制實驗變數,做好觀察記錄。

(3)實驗資料收集、整理。

(4)分階段召開課題研討會,交流階段性研究成果,對實驗操作及時調控,定期請專家指導課題的研究。

3、彙總階段(20xx.10—20xx.12)

(1)歸類收集實驗過程中各種資料、統計分析。

(2)進行全面分析,撰寫實驗研究報告。

(3)整理彙編實驗成果。

關於教學方案5

繪畫 色彩知識

 [課 時] 1課時

 [教學目的]

1.認識三原色紅、黃、藍;三間色----橙、綠、紫。

2.掌握用原色調配間色的技能。

 [教學重點]

使同學認識三原色和三間色和其色彩特性。

[教學難點]

掌握原色與間色的色彩關係,學會用原色調合間色的調色身手。

[教具準備]

電腦課件、錄影片、幻燈片、三色輪、色水、色彩方塊、色圈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同學用具準備情況

 二、"匯入新課2分鐘)

1·放錄影考慮問題:

a.在緩紛的色彩世界中,我們經常看到的顏色有哪些?

(師播放錄影,生觀察。)

b.看了錄影,我們知道日常生活申色彩確實很多。

請同學回答,剛d看到的顏色有哪些?

(紅、黃、藍、橙、綠、紫……,

2.板書課題:

畫畫離不開色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最基本的色彩知識---- 《三原色與三間色》。

板書課題:《三原色與三間色》

 三,講授新課20分鐘)

 (一)認識三原色與三間色

1·認識三原色:

a.出示定義。

問:在這麼多顏色當申,怎麼樣的顏色稱為原色?哪幾種顏色是原色?請大家先記住這麼一句話:不能由其他顏色調合成的顏色叫原色。(師貼出定義)。

b.觀看電腦課件。

師:哪幾種顏色不能由其他顏色調合成?下面大家來看一組畫面。聽聽顏色自身的聲音。(師擊鍵,播放設計製作好的電腦課件,一段擬人卡通畫面)。

師:看了動畫鏡頭,知道幾種什麼色在說話?

(讓同學回答,說出紅、黃、藍。)

師:這三種色都說了句什麼?

(不能由別的顏色調合成)

c.得出定義:我們知道,不能由別的顏色調合成的顏色是原色,紅、黃、藍不能由別的顏色調合成,那麼,紅、黃、藍就是原色。因為是三種顏色,所以我們稱它們為三原色。

2·認識三間色:

a.觀看幻燈,讓同學觀察三原色相加能否變化出別的顏色。

b.演示色輪,出示三色輪,分析三原色相加變化哪三種顏色。

問:色圈紅色和黃色重疊的區域性是什麼色?

色圈黃色和藍色重疊的區域性是什麼色?

色圈藍色和紅色重疊的區域性是什麼色?

(讓同學細緻觀察後回答。)

師小結:用色塊表示。

紅+黃=橙

黃+藍=綠

藍+紅=紫

c.做實驗:通過實驗,"進一步證實三個公式。

師演示:為了證實三原色相加是否發生了橙、綠、紫,先從紅、黃兩杯色水中各倒一區域性滲合,大家看看滲合後變成什麼色?(師邊說邊做)。

生:橙色。

讓同學上臺繼續進行黃、藍相加,藍、紅相加,分別變為綠和紫的色水實驗。

師小結:通過色水實驗,我們進一步證實了這三個公式是正確的。說明了三原色相加會發生新的顏色橙、綠、紫。

d.得出定義。

師:通過剛才的講解、實驗。我們發現這三種色裡面,不論哪」種色,都是由兩種原色相加發生的。根據這點,我們也給間色下定義。

生:(答)

師貼出間色定義 (用兩種原色調合成的顏色叫間色)。

3·做遊戲:

師: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做個遊戲,這個遊戲是這樣:黑板上三個公式,每個公式都少了一、兩種顏色。

師把這三個公式上少了的顏色,以"擊鼓傳色"的形式在同學間傳開,鼓聲停止時色塊穩誰芋另、";那位同學就把手中的色塊放在黑板上三個公式申適當位置。

老師擊鼓,為了公平可讓同學用紅領巾矇住眼晴。

同學傳色,師生一起做這補色遊戲。在玩申學,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

 (二)師示範三原色調配三間色,

師在預先繪製好的一色環圖上演示三間色的調配過程,邊調邊填。在色環上先填上三原色,在兩原色之間再依次填上三間色。

 四、課堂練習(15分鐘)

1·用圓、方、三角形等幾何圖形,自身設計排列組合,形成新圖形,分別用三原色和三間色進行填色練習。

2·作業要求:

0可自身設計圖形填色。

0調色時注意水份的掌握。

0平塗著色。

3·同學作業,教師巡視指導。(輕音樂)

4·講評作業。

五、看錄影結束教學。(3分鐘)

 1·看課本第P11。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原色、間色的定義,也知道了哪幾種色是三原色,哪幾種色是主間色,我們還應該懂得三原色、三間色在日常生活申處處可見。如課本中:紅色的蘋果,黃色的香蕉,藍色的有海永、天空,綠色的荷葉、小草、樹葉等。

 2·看錄影。

師:大家一起來觀看一組錄影,注意觀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見到原色、間色,師播放,生看。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看了剛才的錄影。我們更應該熱愛生清,用自身的畫筆描繪美麗的人生。

3·結束。

關於教學方案6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暢地翻譯課文。

2、熟練地背誦課文,積累文言知識。

3、瞭解作者艱苦勤奮的學習經歷,激勵學生髮奮讀書,培養艱苦奮鬥的精神。

教學重點:

1、翻譯並背誦課文

2、學習作者艱苦勤奮的學習態度。

教學難點:對比寫作手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囊螢映雪(晉車胤和孫康的學習故事)囊螢,以囊盛螢。《晉書·東胤傳》:“(胤)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以照書,以認繼日焉。”《尚友錄》卷四:“孫康,晉京北人,性敏好學,家無油,於冬月嘗映雪讀書。”

懸樑刺股(戰國蘇秦的學習故事,也叫“頭懸樑,錐刺股”) 《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太平御覽》卷三百六址三引《漢書》:“孫(敬)花色品種字文寶,發學,晨夕不休。乃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樑,後為當時大儒。”

鑿壁偷光(西漢匡衡的學習故事)又作穿壁引光。《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畫荻教子:《宋史歐陽修傳》:“(修)四歲而孤。母鄭守節自誓,親誨之學。家貧,至以獲畫地學書。

韋編三絕(孔子晚年讀《易》的故事)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孟子也說:“夫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這些都說明了苦難並非全是壞事。只要我們善於化苦難為動力,則苦難就會成為成功的墊腳石。

二、題解:

本文是一篇贈序,其中的“序”,並非“序言”,而是“贈言”的意思。作為文章的體裁,序有書序和贈序之分。書序相當於前言(序)、後記(跋),一般是介紹作家的生平,或成書過程與宗旨,為閱讀和評價作品提供一定的參考資料,或給以必要的引導。而贈序與書序的性質不同,始於唐朝,文人之間以言相贈,表達離別時的某種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論,闡明某些觀點,相當於議論性散文。

宋濂(1310─1381) ,字景濂,號潛溪,諡號文憲。浦江人(浙江義烏縣一帶),明初著名文學家。生活在元末明初,曾被召為翰林院編修,他藉口父母親年老,辭不就職,專心著述。明初朱元璋重用他,命為江南儒學提舉,替太子講經,並在自己左右顧問。主修《元史》,官至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朝廷的重要文書,大都由他參與撰寫,被稱為“開國文臣之首”年老辭官回鄉,不久因長孫宋慎列入胡惟庸黨,全家謫往茂州(四川茂汶),中途病死夔州(四川奉節)。生平著述很多,有《宋學士文集》75卷。他的散文成就尤高,立意精深,語言生動暢達。這篇課文是他散文中影響最大的一篇。

宋濂和劉基、高啟被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

三、朗讀全文,並疏通疑難字詞的讀音

四、閱讀全文,回答下列問題

1、概括作者求學條件的特點?作者如何表現這一點的?文章開頭的“嗜學”一詞,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求學條件艱苦:為了表現艱苦,作者先總地介紹了自己的家庭條件——“家貧”。然後又分別介紹了幼年時和成年後的學習條件。統領全文,為全文定下基調。

2、分別概括兩個階段的艱苦條件

①幼時求學的艱難: 致書之難借書抄錄;(假借於藏書人之家,手自筆錄,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其艱難可見。作者也因此而得以“遍觀群書”。) ②成年後求師的艱難:這種艱難又包括三種情況:

a、叩問之難,要“趨百里外”,要“立侍左右”,“俯身傾耳”,而“遇其叱咄”時,只能“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b、旅途之艱,要“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冒“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以致於“足膚皸裂而不知”;

c、生活之苦,吃的“無鮮肥滋味之享”,穿的則是“組袍敝衣”。 3、作者“雖愚,卒獲有所聞”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他有強烈的求知慾,為獲得知識,學問,他不辭辛苦,不怕困難,非常虛心虔誠的求教。

4、“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作者真的愚笨嗎?他為什麼這樣說?此處和文中哪句話照應?

不愚笨,是作者自謙的說法;旨在說明,即使愚笨,努力學習也是會有收穫的。和“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相照應

5、作者“縕袍敝衣”處在“披綺繡……燁然若神人”的同學之間,卻“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對此你有何評價?

他以學得知識,獲得學問為樂,不羨慕別人的衣食之憂,專心向學,實在是難能可貴的。

6、作者在敘述青年求學經歷時插入同舍生優越的條件有何用意?從中你得到哪些啟示?

與同舍生對比,表現自己並不羨慕別人的優越條件,而是以學得知識,獲得學問為樂,這種刻苦學習,專心向學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永遠學習的。

7、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作者最終能成就一番事業,靠的是什麼?給我們什麼啟示?

靠的是勤奮、專心、堅韌。

學生自己結合自己的實際談啟示、收穫。

8、作者寫此文,意在勉勵馬生刻苦學習。在《三國演義》中有那麼一段,孫權通過自身體會勸說手下一員大將讀書的故事,後來這員大將設奇計襲荊州,大敗關羽為東吳建下奇功。那麼這員大將叫什麼名字?從他身上你能獲得哪些啟示?

呂蒙;

啟示:後天學習很重要;勤能補拙,學能治愚;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五、思考:

1、本文用了什麼樣的手法?有什麼作用?

用了對比的手法,作者的求學經歷和諸生的經歷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目的在於突出要有所成就,環境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勤奮、專心。正如韓愈所說:“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

師生態度 師:辭色嚴厲,甚至叱咄

生:色愈恭,禮愈至

生活情況同舍生:衣飾華美,飲食鮮肥

作者:縕袍敝衣,日僅再食

對比的使用有何作用?作者通過對比,想說明什麼道理?

更形象鮮明、更有說服力

通過對比,作者說明了學習條件的好壞,對學習效果沒有決定性的影響。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求學者的態度:要“勤且艱”,要勤奮,要捨得吃苦,要有恆心。

2、作者寫自己艱苦求學的經歷的目的是什麼?

勉勵馬生勤奮學習,成為德才兼備的人才。

3、作者為什麼要寫同舍生的衣飾豪華的情節?

通過對比寫自己生活的艱苦,突出學習勤奮。

4、作者成年求學時對老師是什麼態度?

態度:畢恭畢敬,不敢出言。

5、本文作者勉勵馬生勤奮學習,並不講大道理,卻直接以自身經歷相告,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以自身經歷相告,現身說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態度懇切,易於接受。

勤 幼時——借書——室內抄書——嗜學

艱 加冠——求教——百里叩問——益慕聖賢之道

此 當餘之從師也——求學——負籍遠遊——中有足樂者

關於教學方案7

目 標:

1、通過活動,瞭解胃的主要特徵和作用及保護胃的方法。

2、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3、激發幼兒探索人體的興趣。

活動準備:

模擬食物經過的地方,如口腔、食管、胃等人體模型、食物的模型若干

活動過程:

一、 觀察場景:引導幼兒觀察場場景

提問:這兒佈置的是什麼?(有嘴邊等)這是食物的通道。

二、 探險遊戲

1、 提問:我們來做探險遊戲好嗎?看看探險中你會發現什麼?(餅乾、麵包、雞蛋、牛奶)

2、 討論探險遊戲中的終點可能是什麼地方,為什麼?(發現食物都來到了胃中。)

三、找找胃

(1) 出示人體模型:提問胃會在哪兒?

(2) 引導幼兒觀察討論,觀察人體模型,講述胃的作用。

四、感知胃

1、引導幼兒觀察胃的特徵,瞭解胃的作用。提問:胃長得怎麼樣?(紅紅的、軟軟的)象什麼?(海螺、腰包)

2、提問:胃是怎樣工作附(蠕動的,像攪拌機)

3、啟發幼兒找自己的胃,摸摸有什麼感覺?(幼兒自由討論)。

五、講講胃的特徵

1、 胃有什麼作用呢?(消化食物)

2、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3、 該怎樣保護自己的胃呢?

4、 師生共同討論、小結。(不能吃太多的東西,食物吃得太多了,胃會覺得脹;不能一會兒吃冷、一會兒吃熱的食物;胃不能著涼,著涼後胃會疼的……)

六.配早餐遊戲

(1)遊戲:配置早餐師生共同評價早餐配置的合理程度。

(2)請家長在家給予有關胃保養的宣傳,及時提醒幼兒。

(3)教室內提供有關人體的書籍及畫冊

關於教學方案8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梳理詳略,加深理解。

2、揣摩文中的美詞佳句,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獨特感受。

3、學習小說採用白描的手法,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來刻畫人物的方法。

4、領會小說景物描寫的特色,理解本文景物描寫對錶達中心思想的作用。

5、體會農家少年的淳樸善良、好客能幹和我與農家小朋友的誠摯情誼。

【教學設計】

以品讀體驗為主。

《社戲》全文原有前後兩個部分,課文節選自後一部分。在這一部分中,作者記述了一段幼時看社戲的經歷,表現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和留戀之情。本文的景物描寫、細緻逼真,充滿了江南水鄉的詩情畫意。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品讀體驗,在品讀中領會作者是如何抓住特點描寫景物,又是如何融情於景的,同時聯絡生活,在品讀體驗中揣摩語言,加深對人物形象的理解。本篇安排三個課時進行教學。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童年引讀

童年對許多人來說,都是美好快樂的。在成人後回憶往事,對當時的人和事,更是充滿一種浪漫的理想色彩,是一段永生難忘的體驗。

童年

童年是七彩的夢

伴我在床頭玩耍

童年是彎彎的小船,載我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

童年是快樂的小鳥張開翅膀

攜我在自由的藍天上飛翔

現在呵,童年卻是枚小小的鈴鐺

不管春與夏、秋與冬

永在我記億深處

放聲歌唱

同學們,我們的童年都是美好快樂的。哪位同學願把自己最難忘的經歷說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魯迅的小說《社戲》,那又是怎樣的一件事,一種感受呢?

(情境創設力求體現語文教學的人文關懷,力求營造一種輕鬆、和諧、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童年生活的回憶中融入課文。)

二、誦讀積累,整體感知

1、範讀課文(或聽磁帶錄音):

⑴ 畫記自己難以讀準、難以理解的字詞。例:

憚 踱 頗 歸省 行輩 攛掇 鳧水 潺潺 宛轉

⑵ 用圈點勾畫法標出自己最欣賞的詞、句、段。

⑶ 瞭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生自由誦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

(教師可適當提示:本文的線索是什麼?根據線索劃分課文部分。)

本文的線索是到趙莊看戲。

看戲前(1~3段)──看戲中(4~30段)──看戲後(31~49段)

三、合作探究,平橋樂事

1、我是在什麼時令隨母歸省小住平橋村的?

討論明確:本來是凡有出嫁的女兒,倘自己還未當家,夏間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這是還未當家的已嫁女兒的一般情況;那時我的祖母雖然還康健,但母親也已分擔了些家務,母親的情況不同於上述的已嫁女兒,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歸省了,只得在掃墓完畢之後,抽空去住幾天。清明掃墓完畢之後的天數,可能多,也可能少,我隨母歸省小住平橋村,當在春末夏初的時令,所以能夠看到春賽、社戲,吃到羅漢豆。

2、平橋村是怎樣一個村莊?我在平橋村得到了什麼樣的優待?表明了村民的什麼特點?(村中居民熱情好客,民風淳樸的小村莊)

討論明確:平橋村近海臨河,住戶不滿三十家,都種田,打魚,是一個勞動人民住居的環境優美的小村莊。在小村裡一家的客,幾乎也就是公共的,村民們因為我的到來,特地許可自己的孩子減少工作,伴我來遊戲,熱情好客,十分優待我這個小客人。而且他們不拘禮教,我們偶爾吵鬧起來,打了輩份很高、應該稱之為太公的小朋友,也沒有人想到這是犯上,風尚淳樸。

3、我在平橋村有哪些樂事?

討論明確:我們每天大都掘蚯蚓,穿釣鉤,伏在河沿上去釣蝦,不半天便可以釣到一大碗。這蝦照例是歸我吃的。照例,表明釣得的蝦總歸我吃,已成定例,小朋友們也都熱情好客,十分優待我這個小客人。我看著在清澈的河水中,呆子似的蝦用了自己的兩個鉗捧著釣尖送到嘴裡去,被釣上來,自然樂趣甚濃;吃著自己和小朋友一起釣來的蝦,更會甜在心裡。

我們還常一同去放牛。黃牛水牛都敢於欺侮我,因此我也總不敢走近身,只好遠遠地跟著,站著;小朋友們便不再原諒我會讀詩經,全都嘲笑起來了。這嘲笑是善意的,實際是鼓勵我大膽些,勇敢些。我怕牛,還因此而被嘲笑,卻還跟著去放牛,哪怕去了也只是遠遠地跟著,站著,是多麼願意和這些小朋友在一起,在這放牛被嘲當中,更表現出彼此的親密。我跟著小朋友放牛,也自有一種很濃的樂趣。

4、本篇題為社戲,重在敘寫去看戲,寫這些在平橋村的一般樂事又有什麼樣的作用?(多方表現樂趣,鋪墊趙莊看戲)

討論明確:寫這些小住平橋村的一般樂事,既多方面地表現出那段生活的樂趣,使作品內容豐富,具有生活實感;更由於這裡寫了釣蝦、放牛這兩件樂事,第二部分開頭的至於我在那裡的第一盼望的,卻在到趙莊去看戲,就與之構成遞進兼有轉折的關係。釣蝦、放牛已是樂趣甚濃,第一盼望的看戲自更樂趣無窮。這樣,就為寫最大樂事――看戲作了鋪墊,吸引讀者讀下去。

(這一部分寫我隨母親歸省在平橋村的生活,意在突出人物活動的環境,同時簡寫一些趣事,為下文詳寫看戲中的趣事作鋪墊。)

四、總結儲存,體驗拓展

1、總結儲存:這樣一個偏僻的小村莊,卻是我的樂土。那是因為:

⑴ 我可以免讀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一類難懂的書,可以自由歡樂地生活。

⑵ 這裡有許多年齡相仿的小朋友陪著我玩,彼此平等,沒有封建禮教的約束。

⑶ 每天可以釣蝦,放牛,生活豐富多彩,並充滿了友愛和情趣。

2、體驗拓展:

⑴ 朗讀課文第一部分,在體味中說說自己的童年趣事。

⑵ 預習第二部分,初步體會夏夜航船去看戲途中的景物描寫和表現作用。

第二課時

一、再述樂事,匯入看戲

(生活樂事的敘述將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對看戲部分產生濃厚的探究慾望。)

二、默讀看戲,梳理過程

1、默讀第二部分看社戲的全過程,並思考:圍繞社戲主要寫了哪幾件事?並據此劃分好這部分的層次。

討論明確:

一層(4~9段):看社戲前的波折;

二層(10~13段):去看社戲途中的見聞感受;

三層(14~21段):在趙莊看社戲;

四層(22~30段):看社戲後深夜歸航。

三、合作探究,互動釋疑

(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感受語文美,在探究中發現語文的思想美,在誦讀中體驗語文的情感美。)

1、看戲之前遇到了什麼波折,後來是如何解決的?為什麼這樣寫?

討論明確:看社戲前確實遇到了一些波折,如一時叫不到船,母親不准我和別人一同去,又怕外祖母擔心等,還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我的掃興。然而,這些困難又逐一地被小夥伴們解決了:首先解決了船的問題,接著又擺三條理由:一是船大;二是我不亂跑;三是大家又懂水性。並且還用寫包票的話作了保證,讓外祖母放心,實現了我去看社戲的願望。這樣敘寫既突出了雙喜等小夥伴的友愛、聰慧的品德,同時也顯得文筆曲折,文意跌巖。

2、文中為什麼說笛聲宛轉悠揚,使我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呢?

討論明確:自失是指我聽得出神,忘了自己。這是因為被美麗的夜景陶醉而出神的緣故。

3、我在航船去看戲途中產生過什麼誤認?寫這些具有什麼樣的表現力量?

討論明確:我在航船去看戲途中曾產生過兩點誤認:一是把途中的松柏林誤認為趙莊,一是誤把漁火誤認為戲臺上的燈火。心急才產生了誤認,寫這兩點誤認,既構成了情節的曲折,又進一步表現出我急欲去到趙莊,看到演戲的心情(板書:誤認 心急生誤 兩誤曲折 更現心急)。

4、我在望到戲臺時的心情怎樣?

討論明確:我望到莊外臨河空地上的一座戲臺,模糊在遠處的月夜中,和空間幾乎分不出界限,那縹緲月夜空間的戲臺,使我疑心是畫上見過的仙境,深被吸引,無限歡喜,更全神貫注地一直望到臺上顯出人物來,紅紅綠綠的動。無限歡喜、興奮之情。

5、在作者筆下,我所急切要看到的戲好看嗎?為什麼?

討論明確:不好看。

① 想看鐵頭老生翻跟頭,但那老生卻沒翻。

② 想看到蛇精和跳老虎,但等了許久都不見出來。

③ 最怕看老旦,然而老旦終於出了臺,並不停地唱著。

還可以從哪些地方看出戲不好看?

文中孩子們喃喃的罵,不住的吁氣,打起呵欠等,這些孩子的神態描寫,也從側面表現了戲不好看。

6、既然戲不好看,大家也就一致贊成回去了。課文中月夜歸航這一部分寫得也非常精采。但為什麼沒有寫沿途所見的景物呢?

討論明確:因為前面第11節已著重寫了兩岸景物,所以這節略了這部分內容。

7、夜深了,人乏船慢,興致將盡,在小說將要結束之際,偷豆一事又把情節推向了高潮。為什麼說偷?偷誰的豆?

討論明確:孩子們認為揹著大人摘豆吃是不應該的,所以直言不諱地說偷。可是他們不是竊取別人的東西來肥私,有趣的是把自己家最好的勞動果實奉獻給夥伴享用;偷我們的罷,我們的大得多呢。這些話足以表現出這群農家孩子熱情好客,淳樸善良,天真活潑。

8、由此,我們想想,小夥伴們這樣熱衷於來看戲的真實的原因是什麼?

討論明確:

⑴ 對少年兒童來說,對未知事物或新鮮事物的追求與探索遠比得到它更有吸引力;

⑵ 小夥伴們更在乎的是在看戲途中彼此可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地玩耍。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小夥伴們真正感興趣的不在社戲,而在看戲前後的那種氣氛、感覺。

 四、品讀賞析,景物描寫

1、去趙莊看戲的途中,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夏夜行船的美景的?

討論歸納:

嗅覺:(清香、水氣)

視覺:(淡黑的起伏的群山,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

聽覺:(似乎聽到了歌吹)

想象:(幾點火,料想便是戲臺)

2、這樣描寫看戲途中的情景,起著什麼樣的作用?表現了我什麼樣的心情?

作者藉助我,一路上領略了江南水鄉的夜景。這段描寫,從感覺入手,描繪了豆麥、水草的清香、淡黑起伏的連山、皎潔的月光、閃亮的漁火、宛轉悠揚的笛聲、孩子們的歡笑聲,寫得有聲有色有味,然而更有情。寫連山,以動寫靜;寫笛聲,以聲傳情;寫漁火,由遠及近。這樣寫,既給人一種詩情畫意之感,又將社戲在仙境般的景緻中呈給讀者。同時也表現了我急欲看到社戲的急切心情。

3、明確下列幾個問題:

⑴ 朦朧在句子裡作什麼詞用?

朦朧原來是形容詞,現在作動詞。(下文中模糊也是這種用法。)

⑵ 為什麼說連山像鐵的獸脊似的踴躍向船尾跑去?

這樣寫既形象真切,又突出了船行的快。

4、至於深夜歸航的描寫又怎樣呢?為什麼說航船像條大白魚呢?

要求同學與上面的寫景比較,討論明確:

從趙莊回平橋村途中的描寫以仙境再擬社戲,回望戲臺在燈火光中,卻又如初來未到時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樓閣,滿被紅霞罩著了。另外,還寫得帶有童話色彩,如那航船,就像一條大白魚揹著一群孩子在浪花裡躥,烘托出了孩子們看社戲安全歸來的愉快場景。

(讓學生在品讀賞析中體會自然之美和語言之美,領會小說景物描寫的特色,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

五、總結儲存,歸納特色

1、總結儲存:

這是一段優美清麗的自然環境描寫,它寫出了農村夜景的清新,寫出了行船之快,也很好地烘托了我急於看到社戲的迫切心情,情與景有機的交融在一起。

2、學生在討論交流的基礎上歸納特色:

抓住景物特徵進行描寫,充分調動多種感覺器官,運用多種修辭方法,融情於景,才能描繪出一幅幅優美的圖畫。具體地說:

⑴ 景物描寫多側面。《社戲》在描繪農村自然景物時,分別從色彩、聲音、視覺、聽覺、嗅覺各個側面著筆,恰如多重奏管絃曲,給人以十分豐富的感覺,景物的立體感由此產生。

⑵ 景物描寫多層次。這裡所說的層次,主要指景物的空間位置,《社戲》中能清晰地顯示出遠景、中景、近景三個層次。

 六、片斷仿寫,體驗拓展

1、找出描寫山、戲臺、航船的比喻句,並加以進一步體會體會。

2、按照課文中景物描寫的方法,仿寫一段自己所熟悉的景緻。

 第三課時

一、複述偷豆,交流感受

請同學複述偷豆情節,交流感受,匯入課文。

(因為這段很貼近少年兒童的生活,通過偷豆這一情節,表現了農家少年天真、熱情、純樸和稚氣。正是因為偷豆吃的童心和野趣,才使普通的羅漢豆有了無比的美味,才使我終身難忘。)

二、體驗角色,把握性格

(小說的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這篇小說不僅情節吸引人,更塑造出一些鮮活的人物形象。所以在同學們的角色體驗中,在人物動作、語言的分析中,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例:雙喜:聰明能幹。阿發:憨厚無私。桂生:機靈勤快。六一公公:寬厚、好客。)

1、小說描寫的主要人物是誰?其他人物有誰?你最喜歡哪個人物?他具有怎樣的品質?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小說主要描寫了雙喜,其他描寫的人物有:桂生、阿發、六一公公。

雙喜:看戲前,當我因為看不到戲感到沮喪,人們都嘆息地表示同情時,雙喜大悟似的提議了: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來了麼?提得恰到好處,很容易得到大家的支援。當外祖母和母親還有些不放心時,雙喜馬上表示寫包票,同時提出了幾條有力的根據,至使我能去看社戲。航船出發了,雙喜拔前篙,第一個出動,像小夥伴中的領頭人。這都表現了他的聰明、熱情、機靈、能幹。看戲時,雙喜告訴我鐵頭老生能連翻八十四個筋斗,這說明他已經來看過戲了,這一次是專意陪我的。這表現了雙喜對我的友愛、熱情。那鐵頭老生沒有表演翻筋斗,雙喜馬上來安慰我,晚上看客少,鐵頭老生也懈了,誰肯顯本領給白地看呢?這表現雙喜善解人意,對我非常體貼。當大家都不想繼續看戲時,雙喜說還是我們走的好罷,他了解大家的情緒,儼然像一個兄長一樣。看戲後,雙喜認為多偷阿發家的羅漢豆,阿發的娘若知道了會哭罵的;用了八公公的鹽和柴,老頭子會罵的。這又表明了雙喜考慮周全。

(對這個人物,作者採用了白描的手法,要引導學生從人物的語言,行動來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

桂生:因沒有給我買到豆漿,要給我舀一瓢水來喝;這補償對我的歉意,他還想出了偷羅漢豆的主意。

阿發:建議小夥伴們偷摘自家的豆。他多麼純真無邪,憨厚無私。

六一公公:只對小夥伴們摘豆踏壞了不少表示惋惜,這是勞動人民珍愛勞動成果的本色;他又親自給我送羅漢豆,又表明他的淳樸,好客。

(這些人物雖著墨不多,但勾畫得頗為準確、生動,也要認真領會。)

三、合作探究,梳理詳略

1、全文寫了哪幾個故事情節?詳略又是怎樣安排的?

教師投影七個故事情節,然後請同學們梳理明確:

A、趙莊看社戲

B、夜航去看社戲途中

C、看社戲前的波折

D、看社戲歸航偷豆

E、六一公公送豆

F、釣蝦放牛的鄉間生活

G、隨母親歸省小住平橋村

⑴ 情節順序是:G、F、C、B、A、D、E

⑵ 詳寫的是: A、B、C、D

⑶ 略寫的是: E、F、G

2、課文這樣有詳有略地敘寫事件產生了什麼樣的藝術效果?

討論明確:這樣詳寫略寫相配合,既表現出小住農村的諸多樂趣和美好事物,又使文章多姿多彩。

(總的來看,本篇詳寫去趙莊看戲的全過程,略寫小住平橋村的得到優待,一般樂事,和看戲次日的情形。詳寫的各個情節,讓人讀來如同身歷其境,親見其人,深受感染;略寫部分也多以簡約的筆墨體現出充分的表現力量,釣蝦、放牛就表現出農村生活的濃郁童趣,六一公公的簡短問話和送豆行動,更表現了鄉村老人的淳樸寬厚、熱情好客。這種詳略結合的靈活運用值得我們認真體會和學習。)

四、歸納主旨,體驗反思

1、歸納主旨:通過閱讀,我們不難看出,《社戲》這篇小說並不是專門為了寫看戲的,而是通過我與農村孩子看戲前後故事的敘述,讚美農民和農家孩子淳樸的品質和聰明的才幹,表現作者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2、體驗反思:戲並不好看,豆也很普通,為什麼文章結尾卻寫道: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呢?

討論歸納:我所難忘的是農村特有的風光,自由的空氣,人與人之間和諧親密的關係以及人們樸實、善良的性格。對這段生活的回憶也表達了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五、總結儲存,拓展延伸

1、總結儲存:至此,我們可以說,這篇文章以去看社戲為線索,寫出了系列的人與事,情和景,充分地突出了平橋村在我是樂土的主旨,表達了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我們擁有一顆童心,就能擁有童年般的快樂;看似平凡的生活其實有著美好的情趣,只要我們擁有一顆愛心和一雙敏銳的眼睛,你們就能發現生活中美好的東西無處不在。

2、拓展延伸:

⑴ 做課後練習題第三題。

⑵ 寫一篇回憶童年趣事的文章,二三百字即可。

關於教學方案9

一、問題的提出

課堂練習是教師瞭解學生學習情況,檢查自己教學效果及時調控教學的有效手段。具有鞏固、強化、反饋、提升、發展等重要作用,對我們提高教學質量來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面對學校的實際,學生學習的科目多,開展的各項活動多,在校,數學老師根本找不到額外的時間,也根本“抓不著”學生。怎樣解決提高質量又沒有足夠的練習時間這一矛盾問題呢?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向課堂40分鐘要效益。讓課堂練習貫穿於整個課堂教學活動之中,優化課堂練習,提高課堂練習的有效性。

當前國小數學課堂練習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盲目的多練。

2.側重書面練習。

3.侷限於封閉性的練習。

4.多是“一刀切”的練習,

5.側重技能訓練,忽視思維能力的培養。

有效練習的問題基於從形式到內容缺乏整體考慮而產生的低效或無效練習的現狀提出的。我們提出此課題,擬探索課堂有效練習的設計的策略、練習的結構與層次性、練習的形式、練習的教育價值及教師在練習中的地位等問題。讓學生在數學練習中既要掌握知識又要發展思維能力,更要讓對數學學習產生積極的良好情感,從而實現數學教學的育人目標。

二、研究的意義

課堂練習是國小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在實踐中加以運用,檢驗自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從而促進有效的反思同時教師可以獲得反饋資訊,及時進行糾錯和指導。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學的成效與練習因素有很大的關聯:練習可以出質量,但練習也有可能加重負擔。長期以來,國小數學教學提倡“精講多練”、“以練代講”,所以在練習中存在著多、繁、雜的現象,而在我們教師的觀念中又有“不加強練習,不進行重複的練習不能使學生掌握知識”的認識,以致於我們很少反思哪些練習對學生的學習是有效的,哪些是無效甚至是有負面影響的。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一面要努力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另一面要加強過程教學,增加學生對新知的探究時間,這樣做將大大縮短課堂練習的時間,減少練習的量。因此在傳統的“練習觀”受到極大挑戰的同時,有必要對課堂練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傳統的“練習觀”進行反思,確立效率意識,提倡有效練習。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希望能從教與學兩個方面來探討,有效練習的途徑,尋找根治重複低效的數學課堂練習的方法,力爭使課堂練習有效、高效,為促進國小數學練習設計的有效性提供必要的依據和內容。

三、研究的理論依據

有效教學理論認為,教學就其本體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潛能、促使人身心發展的一種有效的實踐活動。它強調效果,認為沒有效果的教學是沒有價值的教學,甚至是有害的教學。有效教學的理念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是有效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學有效性的唯一標準。

2.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自覺性是有效教學的出發點和基礎。

3.提供和創設適宜的教學條件,促使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是有效教學的實質和核心。

建構主義認知理論

建構主義認知理論認為,學生對於所學的知識,必須要經過自己親身探索、體驗、認知,自己去建構對知識的認知,建構知識的框架和知識體系,才能完全轉化為自己的知識,並形成技能。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必須要創設靈活多樣、富有激情的課堂練習,誘發學生自己主動進行練習、引導學生自主地思考問題,巧妙地啟發學生解決問題。從而讓學生自己去建構對知識的認識,建構知識的框架和知識體系,培養學生創生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有意義學習理論

有意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的過程即新舊知識相互聯絡、相互作用的過程。有意義學習是一種以思維為核心的理解性的學習,其特點是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包括身與心、認知與情感、邏輯與直覺等都和諧統一起來,其結果既是認識和能力的發展,又是情感和人格的完善。同時有意義學習的結果能得到自我確認,所以有效的學習應該是有意義的學習,而機械的學習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但學習的結果常常不得不受到來自外部因素的強化,所以我們認為這是一種低效的學習。

四、課題的實施原則

1.針對性和層次性原則

課堂練習設計應該從教學內容和學生兩方面的實際出發。首先,就是必須根據教學內容和提出的教學目標,準確地把握住各部分知識結構中的重點和難點。其次,練習的設計要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基本到變式,由低階到高階的發展順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經過刻苦學習之後獲得成功的快樂的、愉快的體驗,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積極主動。

2.多樣性和趣味性原則

課堂練習的.設計追求題型的多樣化和練習方式的多樣化,可以使學生學得主動、學得靈活。題型可以有口算練習、應用練習、操作練習等,在練習時既可以讓學生集體練習,還可以有獨立練習,當然也可以是小組合作練習,既能減輕學生練習的心理負擔,又能擴大學生的參與面,使學生興趣盎然,提高練習的效率。

3.拓展性和開放性原則

拓展性習題,思考容量大,使學生必須“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這樣,學有餘力的學生就會在解題過程中出現強烈的表現慾望,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條件不完備、問題不完備、答案不唯一、解題方法不統一的練習,具有發散性、探究性、發展性和創新性的特點。有利於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啟用思路,充分調動起學生內部的智力活動,能從不同方向去尋求最佳解題策略。通過練習要使學生變得越來越聰明思維越來越靈活,應變能力越來越強,而不被模式化的定勢所禁錮、所束縛。 共3頁,當前第1頁123

4.典型性和生活化原則

在教學中,我們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給學生提供實踐活動的機會,使他們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同時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但一節課時間有限,因此我們課堂練習的設計要少而精,這就要求我們設計的練習具備典型性:既能集中體現課堂教學內容的精華,做到題量適當,恰到好處,又能通過設計的練習達到鞏固知識,舉一反三、拓展思維、培養基本技能的目的。

五、實驗的目的及內容

研究目的

1.探索在新課程標準的背景下課堂練習設計的策略,強化教師“預設”意識,促成學生“生成”的達成,提高教師有效教學的策略,同時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提高教學效率。

2.探索在新課程標準的背景下合理的練習結構和學生喜歡的課堂練習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進而提高國小數學的教學質量。

3.利用經驗材料的數學組織化、數學知識的邏輯化和數學應用的三個過程中的邏輯思維因素,全面發展學生的直覺思維、辯證思維和形式思維等,優化思維結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主要內容

1.新課程標準下國小數學課堂有效練習的設計的原則,

2.新課程標準下國小數學課堂有效課堂練習的內容和形式,

3.國小數學課堂有效課堂練習中教師的作用,

4.國小數學課堂有效課堂練習中學生的情感體驗。

六、研究方法及物件

主要依據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遵循實踐——認識——再實踐的規律,採取的研究方法:行動研究法、文獻查閱法、調查法等。

實驗的物件:一年級的八個班

七、實驗的具體策略

1.支援性練習策略

學生是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他們有著各種不同的思維方式。我們練習的過程中,如果學生的思維方向、思維結果不順應教師的預設時,教師應採用支援性策略調節學生的思維狀態。這就要求我們在練習設計時,就要估計練習時學生思維可能出現的障礙,準備一些支援性教學策略,給學生的思維“搭腳手架”。我們應用的支援性練習策略有:畫龍點睛的語言點撥,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教師與學生進行數學對話、傾聽、資料連結,情境再現等。

2.提供足夠的練習時間和空間。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對知識的真正理解和掌握,培養學生靈活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力,往往把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一些問題引入練習之中。比如學習圓柱的特徵後,為了鞏固圓柱的側面長等於底面圓的周長這一知識點,向學生出示一道操作練習題,要求學生動手做一個筆筒。學生在做筆筒的過程中,學生要經過多次嘗試,反覆計算、剪和粘才能做成功。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本身就是一個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除了教師的指導外,更要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思考時間和探索的空間,以儘可能大的興趣和熱情,自己大膽去操作和實踐,自己去尋求問題的答案,克服被動學習的局面,讓學生體會探索學習掌握知識的快樂,較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突出他們的主體地位。

3、改變作業批改方式。

課堂練習的批改要及時,最好是當面批改,趁學生的大腦還沒有忘記練習的思維過程的痕跡時,就知道自己思路是否正確,如果不對,錯在什麼地方,及時糾正,練習結果很有效。教師在批改作業時,對學生的作業不只給學生一個等級,而在批改後,給每個學生有針對性的寫一句話,有鼓勵的,有提出要求的,有指出努力方向的,把作業當作學生與老師平等交流的一個平臺,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和期待。

4、錯題收集。

每個學生的錯題都具有個性特徵,這要求教師要儘可能面對面地輔導。輔導後要求學生把錯題收集在一起,分別寫出錯誤原因和訂正過程。學生堅持這一做法,既避免了犯同類的錯誤,減少了不必要的失誤,同時,又培養了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

5.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練習活動

心算能力訓練。

課題實施近二年時間裡,教師利用早讀和每節數學課課前時間進行心算題訓練。訓練形式有聽算、視算、比賽算、定時算、“開火車”算、同學出題大家算等。心算訓練在較短的時間內比學生的反應速度和正確率,具有挑戰性。同時心算題容易,能產生成就感,學生對心算訓練樂此不疲。

速算比賽。

每月全年級開展一次速算比賽。每次出口算題80道,共80分;簡算題16道,共80分;總分160分;在30分鐘內完成。140分以上的為優勝者,向優勝者發獎。

開展作業本評比活動。

要求學生把自己的作業本編上頁碼。每天都要先改錯,然後再完成當天作業。書寫要工整乾淨、美觀大方。本子寫完後要不缺頁數、不破損。優的個數達到12個以上就被評為優秀作業本。優秀作業本在全班展覽,併發獎品。通過作業本的評比,學生認真對待自己的每次作業,養成做事認真和勤于思考的良好習慣。

組織好“綜合實踐”課。

除運用好教材中“綜合實踐活動”外,還要研究、開發其他的“綜合實踐活動”。如、、、等等。在活動中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意識。

八、備課與觀課議課研討

在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中要體現有效練習,著重體現如何設計有效練習,有哪些有效練習題。起到什麼效果?在備課中要事先預設好。 共3頁,當前第2頁123

教師在上公開課時要把這一課題運用於課堂教學中,其他教師在聽課時著重聽這位教師是如何讓學生進行有效練習的,議課也圍繞此課題討論有效練習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是否合適,所產生的效果如何來進行評議,並針對“如何設計有效練習?”這一問題進行研討,確實把這一課題落實到實處。

課後反思體現出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有效練習使學生掌握了什麼知識,起到什麼作用,收到哪些效果?對此進行反思,寫出心得體會。

九、課題研究的預計成果:

通過有效課堂練習的研究:

1、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積極的思維活動,

2、改變學生過去被動的、接受式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成為知識、方法的探索者和發現者,

3、使學生學得主動、生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觀察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4、另外,在培養學生個性、集體觀念、合作精神、參與意識等方面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學習氛圍良好,學習的效率得到提高,成績穩步上升。使學生能夠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通過實驗,探索適用於我校國小數學課堂上進行有效練習的一般模式,優化數學課堂練習的結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習成績的提高。

關於教學方案10

為了深入開展“教學四項規範達標活動”,紮實穩步推進教學常規管理工作,根據《溫州市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學四項規範達標活動”工作方案、指導意見、補充說明》與《瑞安市中國小教學規範達標活動工作要求》,結合我校實際,制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繼續以科學發展觀、和諧教學關係的教育理念為指導,認真貫徹溫州市、瑞安市教學規範管理工作的要求,優化教學方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進一步規範學校課程管理、教學管理、教研活動、研修培訓,努力提高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促進每一個老師的成長。

二、主要目標

(一)課程管理、教學管理和教研活動規範,開足開齊國家規定的課程,注重校本課程、綜合實踐課的落實情況,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教師在備課、上課、作業佈置與批改、質量測評四個環節達到教學規範標準,積極參與校本研修活動,學會撰寫課堂案例和教學反思、論文,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

(三)加強骨幹教師隊伍建設,在課題研究、專業成長、學生個性培養方面能有所突破。

(四)加強德育工作和校園文化建設,創設學生全面發展的良好環境。

三、實施物件

參加“教學規範達標”的學科為:語文、數學、英語、科學、體育、音樂六個學科的教師。

本校所有教師(年滿55週歲以上的男教師和年滿50週歲以上的女教師可自願參加)都必須參加達標活動;兼任兩門或兩門以上學科的教師可以自選其中一門學科參加教研、評比等活動,兼任其他學科必須要準備學科計劃與教案。

四、主要內容

(一)認真學習、貫徹、執行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制定的“備課”、“上課”、“作業佈置與批改”、“質量測評”基本規範標準,認真研究補充意見的通知精神。

(二)組織參加“教學規範達標”的各學科教師開展集體“備課”和“四項”專題培訓。

(三)建立規範的校本教研製度,加強教研組建設和教研活動的管理,圍繞四項教學規範開展靈活多樣、講求實效的教學研究活動、教學反思交流活動和教學基本功大練兵等活動,引導教師養成理論學習和實踐反思的習慣,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

(四)加強教學常規的管理,開展教學常規檢查,及時對教師提供反饋和指導;建立規範的文件管理制度,及時收集、認真整理、妥善保管相關資料,建立檔案。學期末檢查教師的教案、學生作業、聽課記錄本等,量化評分記錄年度考核檔案。

五、實施步驟

(一)宣傳發動階段(XX年1月——XX年12月)

1、開好教師會議,認真傳達和組織學習溫州市、瑞安市關於教師教學規範達標會議精神和有關檔案精神,具體佈置有關工作。

2、極力營造教學規範達標氛圍,充分利用學校週一會議進行宣傳,動員全體教師積極參與並內化為自己的自覺行為。

(二)組織實施階段(XX年1月——XX年11月)

1、學校建立健全相應管理制度。

2、各教研組制定“四項教學規範達標”活動專題活動計劃。

3、積極參加市學區組織的“備課”“上課”“命題”專題培訓以及開展的“教學設計”、“教學案例”、“課堂教學”、“命題”四項評比活動。

4、學校開展“教學規範達標”活動,開展各種形式的教學研究活動,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水平,達到教學規範標準。

5、進一步規範的教學的過程管理,加強教學規範檢查、評比。

6、分階段、分層次對教師進行“四項教學規範達標”評估驗收。教師經過學習、實踐,達到規範標準,可以向學校提出“驗收”申請,學校對所有教師教學規範初審通過後,向市教育局、學區申請驗收,驗收通過後報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申請驗收。

(三) 整改驗收總結反思階段(XX年12月——XX年12月)

總結“教學規範達標”活動所取得的成績和不足之處,評選出先進教研組和“教學規範達標”活動的優秀個人。根據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有關政策,對獲得“教學規範達標”合格證或優秀證的教師在履職考核、先進和晉升專業職務中給予政策傾斜,對於在“教學規範達標”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個人予以表彰。

六、組織實施

(一) 建立相應機構,加強領導

成立韓田國小“教學規範達標”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由錢雲龍為組長,王亦瑞為副組長,李雯、王世珠、鄭曉玲、陳彬彬、陳真、木月華等為成員。同時成立了以教研組長和教學骨幹為主的“教學規範達標”督導評估小組,負責對該學科組教師“教學規範達標”督導與複查整改等工作,保障活動的有序高效的展開。

(二) 採取分級管理,合作運作

組長:負責學校“教學規範達標”工作的規劃、制定實施方案,副組長:負責活動的實施、管理和協調評估,各成員負責實施評估,具體分工:陳彬彬負責語文學科組,陳真負責數學學科組,木月華負責綜合組,王亦瑞負責教學常規檔案,陳真負責教研組檔案。

關於教學方案11

學習目標:

1、進一步瞭解詩歌朗讀的技巧,並運用朗讀知識反覆詠讀這首詩歌。

2、通過對詩歌語言的品味欣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提高學生的閱讀欣賞能力,理解詩歌所描繪的意境,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鑑賞能力。

學習重難點:

通過品味詩歌語言,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學法:

1、誦讀品味

2、想象聯想

學習過程:

【課前預習】

一、解釋下列詞語:

1.結廬:2.喧:

3.君:4.心遠地自偏:

5.悠然:6.辨:

7.忘言:8.相與還:

二、說出這首詩的大意

三.朗讀詩歌

【課堂練習】

1.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中的“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與陶淵明的“,

”意趣相似。

2.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詩句是:,。

3.反映詩人陶淵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現他悠遊自在的隱居生活的名句是:,

4.詩歌蘊含著這樣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囂人境也無“喧囂”之感的詩句是:,。

5.歷來評論者對這首詩的第六句持不同見解:有認為“悠然見南山”好的,也有認為“悠然望南山”好的。請簡要地談談你的看法。

答:

6.對下面詩歌理解不當的一項是()

飲酒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詩歌通過眼前景物的敘寫,說明了“心遠地自偏”的道理。

B.詩歌的前四句從哲理的高度表達了詩人的人生態度,後六句寫詩人從對自然的欣賞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啟迪。

C.晉宋隱逸之風盛行,作者陶淵明便是晉宋隱士的代表之一。詩中反映了詩人超脫塵世,隱居山野的隱士生活,突出了其“境”與“心”皆“靜”的特點。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遠的“景”和悠然自得之“情”。

【課後練習】

閱讀《飲酒》完成下面的練習。

1.請從煉字角度說說“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妙在何處。

答: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僕麼?

答:

3.請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畫面。

答:

4.說說“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所蘊含的哲理。

答:

關於教學方案12

國中接觸過孔子的《論語十則》,但那是自讀課文,沒有仔細揣磨。但自此知道孔子不僅精通音樂、禮節、書寫、計算、射箭、駕車等各種技能,更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等佳話。一本《論語》,就涉及哲學、美學、政治學、倫理學、教育學、詩學、史學、宗教學等多種領域。而過去有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更是形象地說明了孔子的德才兼備。但時至今日才真正拿起《論語》,對孔子的教學思想有些領悟。

孔子的教育思想,對今天的教師,仍有啟發。我們可以吸取其中有益的東西、優秀的東西,靈活運用在教育教學中去。下面對《論語》一書中的教育思想,作些粗淺分析。

一.德智並重

孔子教學很注重人的內在素質和外在表現的統一,提出了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這一論斷,認為德才兼備、表裡如一才能算是真正的人才。他的教育內容是德才並重,尤其加強道德教育。他說:君子無終食之問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里仁》)。指出仁是君子的根本品德,是德育的總概念。仁的內涵非常廣泛,如剛、毅、木、訥,近仁(《論語.子路》),更包括愛人、忠、恕、孝、悌、恭、寬、信、敏、惠、勇、敬、溫、良、儉、讓、誠等一系列美德。但每種美德都只反映仁的一個側面,只有將它們集合之,才稱得上仁,但其核心卻很簡單,就是愛人。要做到愛人,必須先做到忠恕和孝悌。孔子的德育是為培養封建社會的君子而服務的,但它形成於德育實踐過程中,基本反映了德育的客觀規律,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對我們當前的道德教育,尤其是素質教育,無疑有著積極的作用。

智育主要是指使人獲取知識、工作技能的教育工作。孔子認為除了極少數的聖人外,絕大多數的人要獲得知識與技能必須學而知之和困而學之(《論語.季氏》)。學習一詞就來自孔子的學而時習之,可見智育的首要目的是教人以良好的學習方法,其次才能以之進行卓有成效的學習。這一指導思想和我們現在的某些單純的應試教育、技能教育相比,無疑更具備正確性。

孔子是智育與德育並重的。因此,他教導弟子: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要求弟子們學習目標在道,執守於禮,遵依於仁,而遊憩於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之中。在教學內容上,也與其培養目標相適應,提出了四教,即文、行、忠、信。在智育與德育之間,孔子既重視智育,更重視德育,他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說,做學生的人,在家便孝順父母,出外便敬愛尊長,做事謹慎而又誠實可信,能與眾人友好相處而又親近有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在注意道德修養的同時,有剩餘的力量,就去學習文文化知識,在德、智並重的同時,還是將道德修養放在了學習的前面,而且孔子在其教育實踐中也確實注重德育為先,他對弟子的教育,始終貫穿著道德的主線。

我們只有加大道德教育的力度,真正扭轉以考試成績定成敗的指向,將學習成績和思想品德都列入升學考試之中,尤其是後者要定出相應的有權威的指標,從根本上改變那種說起來重要,幹起來次要,關鍵時不要的重智輕德現象。

二.教學態度

孔子的一生身體力行地實踐禮、仁,在教學態度上也是嚴肅認真的。

他說:當仁,不讓於師。他承認青出藍而勝於藍的道理,認為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他教弟子努力好學,提出六言(品德)、六蔽(弊病):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還教育弟子虛心向別人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以子貢說孔子: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又教育弟子要學無止境,學而不厭,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要活到老,學到老。

教導別人而不疲倦,更可體現出孔子嚴肅認真的教學態度,《論語》中兩次記錄了孔子說誨人不倦。在孔子的教學實踐過程中,一直體現著誨人不倦的精神。孔子從三十歲左右開始辦學,四十多年間從不間斷地進行教學活動,即使在他周遊列國的時候也沒有中斷過。為此,孔子一生培養了許多學生。孔子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本著耐心說服的態度,有的學生思想品德較差,起點較低,屢犯錯誤,他也不加嫌棄,耐心誘導,造就人才。如子路,是卞之野人,以黎藿為食,被人視為庸人,孔子卻不厭其煩地教育、引導子路,最終將他培養成才。這也是孔子誨人不倦的結果。

並且孔子對弟子無所隱瞞,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這些都是教師對學生高度負責的表現。在教育弟子時,孔子要求弟子不只是接受自己的教育,還要廣泛地以賢者為師、以能者為師。他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孔子所提出的有教無類主張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所謂有教無類,從字面上講,就是不分貴賤貧富,都有受教育的權利和機會,具有全民教育主義的思想。可見孔子收徒的學費是十分低廉的十條肉乾,這使得孔子的學生成份構成主要以貧賤子弟居多。根據考證,孔子的學生中,除了極個別的學生如南宮敬叔、司馬牛等之外,其餘大多數皆出身貧寒,如子路,《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載: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雞,佩 豚,陵暴孔子。像個地鄙流氓;子張乃魯之鄙家也,同樣出身貧賤;特別是顏回,據《論語》所載,居陋巷,簞食瓢飲,死後連下葬需用的槨都得靠同學們贊助,是孔子學生中最為貧困者。孔子把教育的物件擴大到平民老百姓,這亦如他把仁愛的物件擴充套件至所有的人,是因為在孔子看來,人作為存在無論其社會地位如何,都有著其內在的價值與尊嚴,都有著不同於動物且優於動物的潛能與可能性,而教育的目的就在於發現人的價值,開掘人的潛能與可能性。

教師自己要長年累月,默默耕耘,為培養後一代傾注自己全部的心血,認真教學培養學生為天職。

 三.教學方法

眾所周知,教與學是緊密相連、難以分割的,教學方法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學生自身的學習方法。孔子的教學方法可謂獨樹一幟,別具匠心。

孔子的教學主要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進行。例如: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論語.學而》)這就是互動式教學的一個範例。循循,有次序,誘,引導。可見孔子善於有次序地引導學生逐步深入地掌握知識,並親自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這種教學方法的特點是舉一反三,步步深入,這同時也是治學的一種重要門徑。以這種方法教學,不僅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更能開發他們的智力,提高他們的分析水平和自學水平。它發揮了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又積極引導學生學習,符合學生在認識上由淺入深、由區域性到整體、由感性到理性、由具體到抽象的規律。

因材施教。現代科學認為,材就是人的思想、性格和智力,而每個人智力迸發的領域的廣狹、時間的早晚、表現形式及程度都大不相同,因此必須因材施教。孔子弟子的受教時間不同、年齡相差較大、各人情況相異。但是,孔子都瞭解他們。弟子們的道德、品行、學習態度、學業進展與特點、個性(闢、鹵莽)、天賦(愚、魯)、經濟狀況,乃至居處(陋巷)、飲食(一簞食、一瓢飲)、生活習慣(晝寢)等。《論語.先進》: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思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思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同一個問題,針對不同發問人的特點給出不同的解答,這就是因材施教的典型應用。只有這樣按照學生的不同個性特點具體情況具體指導,才能讓學生意識到學習既具有原則性,又具有靈活性,進而全面提高智力水平,發揮創造性思維和提高學習質量。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要充分注意到學生的興趣和愛好的差異,充分鼓勵學生髮展自己的特長,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進行相應的指導,充分培養學生的智力,不能作統一的要求,不要抹殺學生的個性。

注意啟發式。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是指教導學生,不到學生想求明白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學生想說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要使學生能夠聯想、對比,知一方而推之其他三方。這裡含有兩種意思,一是學生要有強烈的求知願望,一是學生要有解決疑難的迫切要求。這時加以指點,其效果當然很好。我們在教學的實踐中,即要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更要切實轉變觀念,讓學生具有真正的主體性,要恰當運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善於發現和提出問題。這也對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掌握好一個度,變學生消極、被動的學習為積極、主動的學習。

學思結合。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第二) 這裡講的是如何調和學和思的矛盾。只學而不思,不易發現別人的錯誤,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讀《論語》,一口氣讀完不過腦子,學到的也是別人的東西。思而不學,則會進展緩慢,而且容易鑽進牛角尖出不來。這時如果能夠參考一下以往人們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則很可能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所以,孔子告訴他的弟子,在學習中要把握好學和思這對矛盾。如《先進篇》中,記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陪孔子坐時進行的一場討論,就是突出一例。弟子們不僅毫無拘束地自述志向,還反問了孔子一些問題,孔子加以指點。這樣,既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精神,又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這就要求我們要先有一定的知識材料作憑藉,才能進行有效的思考。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能僅僅要求學生把書本上現成的知識學會,還要教給他們如何獲得新知識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思考和思維的能力,引導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

激發興趣。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論語·學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孔子將樂學作為治學的最高境界,他認為學習過程本身應該充滿樂趣,應讓學生從中獲得情感的滿足。

溫故知新。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是指溫習舊知識,就能得到新的體會、新的發現,這是孔子治學經驗的總結。溫習舊的知識,不僅可以鞏固已有的學習收穫,還能因知識面的擴大,實踐經驗的增加,從舊有的知識中得到新的認識。

重視實踐的作用。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學而時習之,是指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時候把學到的書本知識加以演習或實習,如禮、樂、射、御等,使之學得更為牢固。這些是符合人們認識的規律的。孔子在實踐中學習,使技藝不斷進步,如在比箭時能老到地指出: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 (《論語·八佾》)孔子這裡所講的射應該是演習禮樂的射,而不是軍中的武射,因此以中不中為主,只要中鵠(中心)即可,不必射穿,各人的力氣大小不一樣,掌握用力要適度,沒有反覆演練的實踐,懂得這一道理是不可能的。在實踐中學習,不斷獲得教益,達到新的境界。

四.關於《詩經》學習

孔子強調文獻特別是《詩經》的學習,是和古時貴族階級以詩言志,有時在外交場合都完全藉詩句來辦交涉分不開的,所以詩是春秋時期政治和外交場合中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對於詩教的功能,孔子對其弟子說: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論語·陽貨》)可見,學《詩》在孔子看來除了可以掌握知識,培養想象力,提高觀察力,學得諷喻的方法;可以培養情操,鍛鍊合群性,還有著道德教化的功能,近可以運用其中的道理來事奉父母,遠可以用以服事君上;而且從中可以認識許多鳥、獸、草、木的名謂和特徵。孔子曾對兒子伯魚說:不學詩,無以言。於是,鯉退而學詩。(《論語·季氏》)孔子還對伯魚說:女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輿?(《論語·陽貨》)《周南》、《召南》,為《詩經·國風》作品,孔子認為如果不研習《周南》、《召南》等,便好似面牆而立,什麼也看不見,一步也邁不開去。孔子把《詩三百》作為道德教育的教科書,把用詩歌來教育感化百姓稱之為詩教,詩教能起正風俗的作用,讓人變得文明禮貌溫柔敦厚。所以孔子主張,學《詩》最重要的是掌握《詩》的本質蘊含,而《詩》的本質,孔子認為是:《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並根據這一精神,孔子還對《詩》進行了刪節。孔子反對對《詩》的死記硬背,他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論語·子路》)可見孔子對學《詩》的高度重視,可見《詩》在當時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影響、地位。

閱讀《論語》,真的讓人受益匪淺:

原文再加上註釋,翻譯,總共也不過220頁。它所記載的孔子的言論,意趣深遠,有不少篇章形象而精警。

孔子的教育思想,如果我們能取其精華,在當今時代依然有著相當的借鑑性,作為後學者,當慎思之,明辨之,以服務於我們的教學實踐。

關於教學方案13

教學方案

蘇教版語文第八冊第6課《燕子》是一篇文字優美的散文。課文描寫了燕子的優美外形和它在爛漫無比的春天從南方趕來,在天空、湖面上飛行、在電線杆上歇息的情景。在教學中,我運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去發現、感悟燕子優美的外形、優美的飛行姿態、歇息時美妙的意境,培養學生對美的感知力和鑑賞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畫、話結合,感知燕子的外形美 課文第一自然段作者用簡潔明快的語言準確生動地描寫了燕子活潑可愛的外形特點。為了讓學生真切地感知燕子美麗的外形,我先讓學生細讀課文,再閉上眼睛想象課文中描寫的燕子,讓燕子在自己的腦海中浮現出來,然後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自己腦海裡浮現出來的燕子是什麼樣的。在學生初步感知了燕子的外形美的基礎上,我又讓學生一邊聽課文的錄音,一邊把燕子在紙上畫出來,(請一位同學畫在黑板上)。畫好以後,再讓學生把自己畫的燕子介紹給同學聽。最後讓學生把感受到的燕子優美的外形通過朗讀表達出來。通過由話到畫,再由畫到話的過程,培養了學生對美的感知力。

二、咬文嚼字,品味燕子的動態美 課文第三自然段作者通過“斜、掠、沾”等幾個動詞十分準確傳神地寫出了燕子優美的飛行姿態。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抓住這幾個動詞反覆咀嚼體會,感悟燕子飛行時的優美姿態。 首先,我讓學生細讀課文,感知這一自然段的內容,然後讓學生回到課文中去,找出有關的句子慢慢品讀,看看能體會到什麼?在學生的交流中我把“斜、掠、沾”板書在黑板上引導學生品詞。“斜”字寫出了燕子飛行時的什麼?“掠過”在字典裡是怎麼解釋的?輕聲讀讀句子,再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從“斜著”、“掠過”這兩個詞中你體會到什麼?(經過老師的點撥和細讀想象,學生領悟到了燕子斜著身子飛掠的優美姿態。)那麼“沾”在這裡應作什麼講?能換個詞嗎?(碰、撞)那作者為什麼不用“碰”、“撞”而要用“沾”字呢?(通過比較、品味,學生感悟到了“沾”字十分準確地寫出了燕子飛行之輕,體會到了作者用詞之精確,同時學生在咬文嚼字的過程中也深深地體會到了燕子飛行時姿態的優美。)學生領悟之後再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增加領悟的效果。 咬文嚼字是品味課文內涵的有效方法之一。通過咬文嚼字,反覆誦讀,使學生充分感悟到了燕子飛行時的動態之美,培養了學生對美的感悟力。

三、運用想象,欣賞燕子的靜態美 運用想象可以使文中描述的事物在腦海中形成具體的表象,這是感悟課文內涵的重要方法之一。 課文第四自然段描寫了燕子歇息時與春天景色互相映襯的美麗畫面。文中把燕子落在電線杆上歇息的情景比喻成五線譜,學生較難理解。我在教學中先讓學生說說燕子飛倦了怎樣休息?啟發學生想象:對照一下插圖,再閉上眼想象,遠遠地看去,落在電線杆上的燕子變成了什麼?那幾根電線呢?書上哪個詞表示出了看不清楚?誰能把它畫出來?一位學生在黑板上先畫了幾根若有若無的細線,又在細線上畫了幾個小黑點。我隨手在畫上添了幾根線,把學生畫的小黑點連成了一組五線譜。問:“這像什麼?幾隻燕子變成什麼了?”仔細讀讀句子,品味一下,聯絡剛才想到的,又能體會到什麼?再閉上眼睛,把爛漫無比的春天和燕子歇息時的情景聯絡起來,你的眼前出現了一幅什麼樣的畫面?

通過想象,學生不僅感悟到了燕子歇息時的靜態美,而且領悟到了活潑可愛的燕子與春天景色互相映襯的美麗意境,培養了學生對美的欣賞與鑑別的能力,而這也正是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祖國的語言文字魅力無窮,我們語文閱讀教學就是要引導學生通過品詞析句、朗讀感悟、說畫表演等來體會蘊含在語言文字中的意和情,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同時,受到美的薰陶。

關於教學方案1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十位”和“個位”,能夠正確地寫出11~20各數.

2.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和積極主動學習的精神.

教學重點

正確地書寫11~20各數.

教學難點

理解數位概念.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數20以內的數

(1)從1數到20.

(2)從20數到1.

2.讀出下列各數並說出它的組成.

11、13、16、18、20

分別出示數字卡片,指名回答.

師:同學們對11~20各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那麼怎麼寫這些數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指導探索.

1.教學例4【演示動畫“寫數”】

(1)出示數位表

十位

個位

師:這個表叫數位表.它可以幫助我們寫數.上面標著數位的名稱,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什麼位?(個位閃動)第二位呢?(十位閃動)

寫數的時候,如果有1個“十”就在十位上寫“1”,有2個十呢?(在十位上寫2),有幾個“一”就在個位上寫幾,有3個一就要在個位上寫幾?(在個位上寫3).

(2)出示小棒圖:

師:這是多少根小棒?(12根)

12裡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隨學生回答,將1捆小棒移到十位上,兩根小棒移到個位上.

師:有1個十要在十位上寫幾?

有2個一要在個位上寫幾?

十位上的這個“1”表示1個什麼?(1個十)

個位上的這個“2”表示2個什麼?(2個一)

這個數是多少?

請你用手指在桌子上寫出一個12.

(3)學生擺小棒試著寫15.

師:請你先擺好數位表,然後在數位表的上面擺出15根小棒.

說一說15裡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1個十在什麼位上寫幾?

5個一呢?

請同學們把它寫在數位表上.(學生試寫)請一人說自己是怎麼寫的.

(4)學生獨立探索20的寫法.

在學生獨立完成的基礎上交流寫法.

師:個位上不寫“0”行不行?為什麼?

老師演示:擦掉數位表看不出是20了,0起到佔位作用.

學生書空,邊說邊寫“20”.

2.教學做一做.

(1)看圖寫數:

出示p79格子圖(一)

師:如果不擺小棒,沒有數位表,你能看圖寫數嗎?

這有兩行格子,左邊的黃格子有幾個?右邊的粉格子有幾個?一共是多少?這個數怎麼寫?(先寫十位上的“1”,再寫個位上的“4”).

出示p79格子圖(二)

師:看著這幅圖,你會寫數嗎?

學生獨立寫數,然後訂正.

出示計數器.

師:這是計數器,是用來計數的,右起第一檔是個位,第二檔是十位;十位上有幾個珠子就表示幾個十,個位上有幾個珠子就表示幾個一.

邊撥珠邊提問:十位上有幾個珠子?(1個)表示什麼?

個位上有幾個珠子?(1個)表示什麼?合起來是多少?(11)

師:同樣是1個珠子,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數量就不同.

這個數怎麼寫?請你書空.

出示計數器圖(一)

學生獨立寫數,然後訂正.

出示計數器圖(二)

學生獨立寫數,然後訂正.

(2)用數字卡片擺數

老師說,學生擺.

十六、十一、十九、十四、十七、二十

由1個十和8個一組成的數.

三、鞏固練習.

1.在田格里寫數(11~20)

2.口頭填數.

3.請把卡片按順序排列起來.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板書課題)你有什麼收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想到了什麼?(拓展知識,有的學生可能會想右起第三位是什麼位呢?……)

國小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11—20各數的認識》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

11、13、16、18、20

分別出示數字卡片,指名回答.

師:同學們對11~20各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那麼怎麼寫這些數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關於教學方案15

【學習目標】

1、認識縣、濟、匠等10個生字。會寫縣、設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設計、參加、雄偉等23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瞭解趙州橋的結構特點和建築特色,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增強民族自豪感。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生字生詞卡片。

3、蒐集反映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資料及有關橋樑的資料。

第一課時

一、情境匯入

1、播放課件:昔日的洨河風光。

2、談話匯入:

洨河兩岸景色優美,可阻礙了兩岸文化的交流、經濟的發展,官府決定在這裡建一座橋樑。造一座怎樣的橋呢?官座決定向社會公開招標,石匠李春設計了方案被採用了。想知道李春的設計方案嗎?讀讀課文就清楚了。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1、學生自訊課文,畫出生字詞,結合注意多讀幾遍。

2、採用自讀、同座互讀的形式練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3、教師檢查。用生字卡片抽讀生字詞,再讓學生選讀自己讀得最好的語句和段落。

三、自主感悟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想:李春設計的趙州橋是怎樣的?

2、彙報交流:

學生可用多種方式彙報自己讀書的收穫。

⑴ 畫一畫趙州橋的結構示意圖。

⑵ 以李春的口吻介紹趙州橋的建築特色。

⑶ 朗讀第二、三自然段,讀出趙州橋的主要特點。

3、引導小結:

通過大家的介紹,你覺得趙州橋是一座怎樣的橋?

4、播放課件:趙州橋今日風貌。

四、識字學詞

1、用生字卡片抽讀生字。

2、給生字組詞。認讀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3、指導寫字:

⑴ 分類指導,教師範寫並提示。

左右結構:部、橫、跨、欄、設

上下結構:參、堅、案、貴

獨體字:爪

⑵ 學生寫字。

⑶ 學生寫完後,選取有代表性的展示、評議。

五、佈置作業

1、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2、蒐集橋的圖片和文字資料。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

1、聽寫詞語:

聽寫後,同座互相批改。

2、用自己的話說說趙州橋的特點。

二、朗讀體驗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自己喜歡的句子畫下來。

2、試著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抄寫自己喜歡的語句。

三、擴充套件交流

展示課前蒐集的橋的資料,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些橋的特點。

四、佈置作業

有興趣的,可完成課件選做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