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方案>

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

工作方案 閱讀(2.4W)

德國著名詩人海涅說過:“每一個人就是一個世界,這個世界是隨他而生,隨他而滅的”,教師所面對的不只是一個世界,幾個民眾,而是幾十個,甚至上百個世界,學生都可以以獨特的形象出現在教師面前,可以這樣說:綠葉如雲,尋不見兩個完全一樣的葉片,人海茫茫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學生,學生在成為教師的教育物件之前,以受到家庭,社會等環境因素的影響,加之自我教育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所以教育的任務,教師的責任,不是讓學生順其自然、任意發展,而是要根據教育方針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引導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通過教育和自我教育,逐步克服不足,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這是教師的重要職責,這就要求教師要使學生知道社會對他們的期待,使每個學生逐步實現期待的條件,形成高尚思想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達到這樣的目的,途徑和方法很多,一般說來應側重於以下幾點:

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

一、理解學生是教育學生的起點,要全面塑造和培養學生就必須全面瞭解學生。

學生內心世界是極豐富的,也是多變的,對學生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以至瞭如指掌,教育才具有針對性。瞭解的最基本手段是觀察,教師應具備敏銳的觀察力,能從細微的表情中發現學生內心世界,把握學生內心變化不失教育時機,當然,要了解學生僅靠觀察是不夠的,學生更多情況是教師觀察不到的。例如,學生在思想品德發展中具有矛盾性。有時,他們對集體給予他們的品德上評價內心十分關心和敏

感,但表面上卻對這一評價裝作無所謂,同時,學生在自我意識上追求道德理想,但在行為習慣上卻又無原則,所以,我們必須觀察瞭解學生,坐下和學生談話,開座談會等形式,通過學生行為了解動機,通過表面現象看到學生內心世界,掌握學生積極的思想意識,抑制消極的一切,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和高尚思想品質。

二、注意社會道德對學生思想品質,行為習慣的作用。

學生在社會中積極熱情、思想活躍、情感豐富,每天接觸大量的道德現象,容易接受正面教育的積極方面,但同時由於知識缺乏,社會經驗不足,分辨力較差,有的學生把不道德的行為概以思想解放,新觀念,予以肯定;甚至把自私自利個人主義看成合乎道德的;把制約不良行為的社會輿-論和道德規範斥為落後保守反對。所以應對學生進行道德理論灌輸和教育,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道德評價,使學生分清行為的是非,榮辱,美醜,善惡界限,來提高學生認識水平,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道德問題的討論,舉辦道德知識講座和競賽,還可以組織學生就生活中遇到過的典型事件或常見現象進行討論,在生活中,教師應及時為學生做出道德評價榜樣,這是引導學生提高道德認識關鍵,同時通過有計劃組織學生道德實踐活動,比如為學校和社會做些有益的工作,加深學生道德情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學生道德水平。

三、身教重於言教。

教師要教育學生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除了理

論上的說服,更重要的是以榜樣的力量去影響學生,從某種意義上是說:“身教重於言教”,教師應表裡如一,言傳身教,如果教師言行不一,說得漂亮,做得差,這樣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是沒有威信的,優秀的教師應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在政治覺悟,思想境界道德情操方面都應成為學生的楷模,“身教雖為貴,行知不可分”,這是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親切告誡教師的衷言。在教育活動中,無聲的“身教”往往勝於有聲的“言教”,學生的優秀品德,要靠教師的高尚品德來薰陶,教師的“言傳身教”,“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甚至教師每一個細小行為,文明習慣,都會對學生的世界觀和道德品質引起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教師的表率作用,好比一絲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四、注重集體教育和個人教育相結合。

在培養學生高尚思想品質和良好行為習慣時,要注意發揮集體的力量,培養集體主義情感,抓正確的集體輿-論形成,啟發學生的良心,利用輿-論揚善抑惡,對關心集體,尊重他人用於犧牲,樂於奉獻的行為,理直氣壯地支援宣揚,對於損公肥私,損人利己,講不道德的行為給予譴責,使學生在集體的力量中終止不道德行為,成為品德高尚的人。

五、注重道德行為習慣的培養並不是一日之功。

需要耐心引導和反覆強化,所以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有關的行為方式知識,使他們明白哪些行為方式是道德的,哪些行為方式是不道德的,在行為方式的指導中,最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道德智力水平,

使學生能夠在不斷地變化的社會環境中選擇正確的道德行為方式,並經常自覺地反覆練習和實踐,逐步形成道德習慣。

《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