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報告>

學校調研報告(15篇)

工作報告 閱讀(3.08W)

在現實生活中,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型別。那麼報告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校調研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校調研報告(15篇)

學校調研報告1

一、我縣農村學校體育現狀

(一)、農村學校體育設施現狀。

1、體育場地不足。調查顯示,有70%的學校體育場地未達到1994年省教委制定的《城鎮普通中國小建校標準》,甚至有少數學校基本上就沒有運動場或者活動場所,有些學校即使有,也只是些簡易的運動場所,導致很多學校開設的體育課教學質量不高,開課時數不足,或者只在有限的幾個年級開設體育課,象徵性的表示學校開設了體育課。

2、體育器材短缺。根據調查,有30%的學校體育器材基本達標(指能基本滿足大綱必修教材的需要),65%的`學校體育器材缺少,5%的學校幾乎沒有體育器材,而且校與校之間的差距較大,同時,現有體育器材大部分陳舊、破損,其原因為保管不善,修理不及時,這為正常的體育教學埋下了安全隱患,由於受體育器材短缺的限制,有近30%的學校體育教學無法正常進行。

(二)、農村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現狀

1、專業教師短缺。從調查情況看,有近40%的學校專業教師短缺,10%的學校無專業體育教師,現有體育教師中具有本科學歷(不包括自考、函授畢業生)的僅佔37%。

2、體育教師年齡結構、學歷結構不合理。調查顯示,有73%的農村學校體育教師隊伍年齡結構不合理,無法形成梯隊建設,有38%學校的體育教師學歷結構不合理,不能適應國家教育部對學校教師學歷要求。年齡結構和學歷結構的不合理勢必影響學校體育工作持續、穩定開展。

3、師資培訓意識淡薄。通過調查,大部分學校都未能制定詳細的師資培訓計劃,也未能認真組織體育教師開展各種各樣形式的培訓活動,致使大部分體育教師的知識、技能及思想意識停留在一個較低水平。這是造成農村學校體育教師思想觀念落後,創新意識不強,難以適應素質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影響農村學校體育活動開展的主要原因

1、少數學校領導對體育工作的重要意義缺乏認識,認為農村孩子身體好,不用參加體育鍛煉,開不開體育課無所謂。而主管部門領導在檢查、督導學校工作時沒把體育工作放到應有位置來看待。由於工作上不重視,加上對學校體育設施等要求未做硬性規定,即使體育設施達不到要求,驗收也能合格通過,使學校領導對體育工作不重視。

2、體育經費嚴重短缺。由於我縣經濟發展滯後,財政支援乏力,制約了學校的發展,學校因經費困難不能對體育進行投資。

3、體育專業教師缺乏,思想不穩定。正規體育院校、系畢業的大學本科生,受諸多因素影響,千方百計想辦法不到農村學校任教,致使學校體育教師短缺,近30%的學校專業體育教師嚴重缺乏,只能用其它學科教師兼任或自行培養的自考生或函授生,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由於學校不重視,加上經費短缺,部分體育教師思想不穩定,從事第二職業或對本職工作不認真對待。

4、缺乏激勵機制。對執行《標準》好的學校及體育教師個人,沒有配套的激勵機制,積極性得不到充分調動。

5、群眾體育工作發展不普及。農村群眾體育工作發展受各種因素影響,一直開展不利,無其是農村對體育工作認識不正確,認為勞動是最好的體育活動,開展群眾體育活動沒有用。正是這種錯誤認識,導致學校對體育工作重視不夠,學生對體育活動熱情不高。

三、發展對策

1、解放思想,多方籌集體育資金。根據《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的要求,採取政府撥款,學校投入,社會贊助等方法,確保體育工作的開展,不斷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2、積極營造良好的體育工作氛圍。各級政府和學校領導要認真對待體育工作,吸引廣大體育專業院校、系的畢業生到農村學校工作,並積極為他們施展才能創造條件,使他們安心在學校開展工作。

3、挖掘地方特色教材,重視表彰先進典型。農村學校應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充分挖掘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民間體育專案,形成有農村特色的地方教材並自制器材。對自制體育器材工作有特色的學校、個人,應給予表彰獎勵並大力推廣經驗,在每年舉行的學校運動會上,應充分安排這些本地特色體育專案,推動體育工作全面開展。

4、積極開展互助活動。通過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支援,使城、鎮辦學條件好的學校與農村學校結成對子,改進農村學校體育工作,以滿足學校體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

學校調研報告2

【摘要】湖南大學微軟學生技術俱樂部主席團結合近兩年自身的工作體會以及自己的社團經歷,在俱樂部會員這段時間反饋的意見的基礎上,分析了我校獨立社團與社聯的發展現狀,併為社團的可持續性發展提出了一些建議,望各大社團批評指正。

【關鍵詞】競爭合作;歸屬;社團

高校學生社團作為大學生由於興趣愛好而自發組織的學生群體,在培養大學生自我教育、我管理、自我服務方面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為了完善本校社團的管理與建設,不斷加強社團的育人功能,按照社團發展的理論要求,湖南大學微軟學生技術俱樂部主席團結合近兩年自身的工作體會以及自己的社團經歷,最終形成如下調研報告:

1 湖南大學大學生社團基本情況

湖大社聯官方關於社團的定位有以下的一段陳述“一幫有共同興趣愛好的人在一起做喜歡的事”,我們俱樂部非常贊同這一段定義。目前,湖南大學的社團分佈大致如下,南校區62個,北校區24個,各類社團可謂包羅永珍,每個進入我們大學的學生都能很容易在這些社團中找到自己心儀的組織,但之後呢,現如今有多少社團還能保持當初成立時的純粹性呢?每次活動,社團必須面對的三大問題有:緊俏的場地、繁瑣的批准手續以及同類大社團的打壓。在3中我會針對這三個問題進一步進行闡述。如果社團順順利利的把這些困難克服後,我們面對的是“筋疲力盡”後的“聲嘶力竭”。每年社團都會評選出“十大優秀社團”,如果要把獎項頒的名副其實一點,應該將獎項改為“十大賣力社團”。這些活動的成功後面需要的不是你的創意、想法,而是你們的社團人在活動中到底有多賣力,越“賣力”越“成功”,如果前面的三個問題得到合理的解決,或許我們能把“優秀”做的更名副其實一點。

2 獨立社團與社聯的運作模式

2.1 獨立社團運作模式

在此以湖南大學微軟學生技術俱樂部為例(下簡稱微軟俱樂部)。微軟俱樂部本著“學習先進技術,開拓創新思維,體驗多元文化,成就一流人才”的宗旨,在校團委、學院的指導下,以“普及計算機新知識,激發創造思維,發揚團隊精神,鍛鍊會員能力”為目標,通過組織學術講座、技術沙龍、會員培養小組、大型比賽、參觀訪問等活動,為會員提供開闊視野,接觸最新it技術,培養管理能力的機會。

而上述活動在真正運作時又會怎麼樣呢?

①學術講座:四大技術俱樂部的學術講座(技術、文化、道德、管理、生涯等)沒有得到學院及學校的相關部門的重視,可謂俱樂部有心而無力,每次也就只能採取“自救”的方式,高年級在前期準備後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低年級同學。試問:“老師們,我們程門立雪也感動不了你了嗎?”

②技術沙龍:沙龍的大致流程是“貼海報-撕海報-貼海報-撕海報”。君不見學校到處都是小廣告,君不見大型活動各種植入式,這是要鬧哪樣,純粹的活動被如此打壓,怎麼受得了?

③大型比賽:園區櫥窗是誰的?寧可讓過節的官方海報和過期的活動海報佔著地方,也不給學生宣傳大型的全國性比賽,每次搞宣傳,園區管理像城管趕小商販一樣趕你,傷的是誰的心,我的湖大。

④招新宣講:20xx僅限於企業招聘、大公司贊助活動、學校學院慶典,這條定律在我們一次次申請完201又一次次被“放鴿子”後“存在我深深的腦海裡”。這樣子的譜擺不得。

ps:四大技術俱樂部為湖南大學微軟學生技術俱樂部、湖南大學ibm技術俱樂部、湖南大學百度俱樂部、湖南大學金山俱樂部。

2.2 社聯運作模式

首先我想說:“我愛社聯。”我是從社聯走出來的社團人,但我離開的原因也是它揹負了太多的無奈與誤解,也就是這之後我選擇了微軟俱樂部這樣子一個更加獨立的社團。

在談運作模式這種抽象的概念時,我需要舉出更切實的例子,這裡就以“嶽麓學子論壇”為例。談之前,我想說這些很有可能被“河蟹”,但我是海邊長大的,“海蟹”都不怕,區區“河蟹”算什麼。

談社聯,不得不說資金。資金由誰掌握,不是社聯下的社團,也不是社聯負責人,這也就是社聯被誤解的原因,我們看到社聯社團拼命拉外聯第一反應就是把“獨裁者”這樣一個帽子往社聯頭上戴。既然這麼說,那資金在哪裡?呵呵,我也不知道。

嶽麓學子論壇這樣一個一次次為湖大奉獻經典採訪講座的社團,卻在每次活動前不得不賣力的為活動拉贊助,因為沒錢哪來的,你懂的。我敬佩這些社聯的社團以及堅忍的社聯負責人。

作為一個獨立的社團,我們俱樂部也曾一度被拿去經濟的獨立性。更可笑的是,四個屬性完全不同的俱樂部竟然被要求合併,這是誰的悲哀呢?

3 現今大學社團處境與其應對方式

3.1 場地!場地!

我想“南京!南京!”體用在這個問題上最恰當,幾乎每次的活動場地都是被逼到絕路,堪比當年紅軍打游擊,輾轉各個被臨時調劑的活動場地。就像現在每年開學“m-zone,我的地盤我做主”鋪天蓋地一樣,現在的大學到底誰做主?商業,還是商業?

3.2 繁瑣的公文手續

“您好,我需要xxxxx。”

“哦,把這些填了,然後去某某辦公室怎麼樣怎麼樣,然後再去.......”

每次的活動必經之路,這樣子的手續辦理,方便了誰嗎?所經手的人越多,資訊的流失越多,後期的核對也將越困難,這方面的工作調整任重而道遠。吾等庸才解決不了也罷!

3.3 競爭還是合作

我要為許許多多的小社團提一提這個問題,全球化講了這麼多年,各社團內部人員的合作確實進展很多,但是再看看各社團之間的合作呢?“百團大戰”這種本是非常新穎的社團活動,現如今變成了近乎病態的“搶會員”大戰了。我覺得學校管理社團的部門有時間還是想想找個時間開個“百團大會”吧,合作的概念被淡化,受傷害的是各類極具創意但又極易消失的小型社團。大社團之間的虎視眈眈更是讓人費解。合作與競爭怎麼去制衡,管理者在思考嗎?

4 學生社團發揮的作用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4.1 作用

這一段我想引用別人已經總結好的結論,如下:

大學生社團是高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方式,為培養新一代高素質的大學生作出了重要貢獻。調查顯示:認為社團在繁榮校園文化,為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同學提供相互交流、互相學習的平臺作用的學生佔83%;認為社團活動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引導學生適應社會、促進學生就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的學生佔76%;認為學生通過參加社團活動可以培養學術興趣、發展個性.增強集體意識、團隊精神等的佔53%;認為社團能在其他方面發揮作用的佔2l%。

這裡的作用,仔細看措辭可以說是學生的“願景”,實際又是怎麼樣呢?

4.2 問題或不足

問題與不足的表現前面已經多次以例項舉出,在此更想探討問題與不足的癥結到底在哪裡,首先我們要明白“社團是誰的”,當然答案很明顯,社團是我們社團人的,這種層面上的答案可以說是俱樂部在精神層面是我們的,社團一代代傳承下去,我們自然而然認為我們這樣子社團就是我們的,其實我們沒有去回頭看,社團剛剛開始時,到底怎麼樣社團才是我們的,就像之前我一直以為俱樂部指導老師掌控著俱樂部,後來翻閱以前的俱樂部運作手冊,我才發現指導老師其實可以由我們自己決定(當然這裡沒有半點批評我們俱樂部現在指導老師的意思),這樣子的領悟就像是核裂變,先是波及到我對俱樂部更多權益的探索,之後是整個學校的社團。所以我們需要思考現在的狀況,俱樂部的權益是不是全部掌握在學生手中,即使是社聯,這種社團的獨立性到底怎樣才能體現出來?值得翻翻老賬。

5 學校社團管理辦法與管理程式

5.1 獨立社團

校團委下設社團部指導全校社團開展活動,微軟俱樂部掛名於資訊科學與工程學院名下,同時受微軟亞洲研究院支援。

5.2 社聯

大學生社團聯合會負責服務、監督和管理全校社團,各社團掛靠單位負責社團的具體指導,另外,社團還聘請專業教師擔任社團指導教師或顧問。

6 團委在社團管理方面的職能。學生會與社團之間的關係及如何協調發展的建議

6.1 校團委對社團管理方面的職能,什麼該管,什麼不需要管,適當放寬對社團的要求。

6.1.1 以繁榮校園文化、推進素質教育為宗旨,對全校社團工作進行規劃、調研並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學校管理部門在招新以及活動頻繁期之前做好對各社團的協調工作,自身做好從頭腦到紐帶的角色轉換;

6.1.2 以《社團管理條例》等有關制度為依據,對校大學生社團聯合會進組織建設、幹部隊伍建設、年終考評與工作指導,同時上級部門做好對社團管理部門的考核與監管;

6.1.3 以校大學生社團聯合會為中介,給予社聯充分的.獨立指揮權,使獨立社團也能更好的融入大學社團中間,並能為後面的合作做好鋪墊;

6.1.4 不定期召開社團負責人會議,研究、交流、討論、溝通社團工作,做到競爭與合作的平衡;

6.1.5 組織年度社團工作的考評,對優秀的社團給予獎勵,針對學校“國際化”的理念,更多的組織優秀社團人與校外甚至國外的學術管理交流;

6.1.6 負責社團工作有關規章制度的起草建立,注重制度體系的完善與制度文化的建設。

6.2 學生會與社團之間的關係及如何協調發展的建議。

在學生會與社團的協調問題上,以社聯“一幫有共同興趣愛好的人在一起做喜歡的事”,社團和學生會是團中央提出的高校共青團組織,兩者要打造“大社團”,大社團包括團組織、學生會、社聯、獨立社團,做到真正的和諧發展,而非“河蟹發展”。

7 對於大學生社團管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7.1 制定政策,提供舞臺,努力繁榮學生社團,而非學生自己去尋求的第三方(商業)平臺。

7.1.1 在資金上扶持社團發展,合理的資金分配,鼓勵適當的外聯,真正解決社團發展面臨的經費緊缺的問題。

7.1.2 開放更多線下線上的宣傳渠道,扶持小社團的發展。解決場地審批繁瑣的問題。

7.2 注重管理,分類指導,引導學生社團健康發展。

7.2.1 加強社團制度化建設。不斷完善社團管理規定,確保社團有章可循。

7.2.2 合理分類指導社團:

①給予規模較大,社團影響力較大的社團更多的工作環境,同時鼓勵其幫助小社團成長。

②樹立個社團的品牌意識,鼓勵創新性的社團活動。

③更多的資源共享平臺,學校方面的支援尤為重要。

7.3 指導教師

學校社團管理部門協助社團聯絡合適的指導老師,對於優秀俱樂部的指導老師,給予適當獎勵,促進更多的老師真正參與到學生活動中來。

8 本校大學生社團建設和管理方面存在其他問題

8.1 敢怒而不敢言

更多的時候,學生處於權益的盲區,表現多為敢怒而不敢言,校園bbs有抱怨,卻沒有找到合適的方式去反饋,造成學校與學生雙方的誤解。

8.2 敢言而不敢做

現今社團的言行不一很是嚴重,這樣子的社團文化會影響到社團裡面的會員,需特別注意。在這方面,還是謹遵校訓“實事求是,敢為人先”。

學校調研報告3

一、促進教師發展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根本

科學發展觀把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目標,堅持“以人為本”這一核心,這是馬克思主義基本思想的體現,是社會主義本質的體現,是我們黨的宗旨和最新的執政理念的體現,歸根到底都是為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教師隊伍建設堅持以促進教師發展為根本,正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在事物發展過程中,主要矛盾決定了事物的發展方向,主要矛盾的解決對次要矛盾的解決有推動作用,因此我們辦事情要善於抓住主要矛盾。教師隊伍建設包括政治素質、年齡結構、性別比例、團隊精神、機制建設、教師發展等多個方面的工作。而人的發展是一切發展的核心,教師發展決定了教師隊伍建設的成功,並對其他方面的工作起到推動作用。因此,教師發展是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的主要矛盾,是根本和關鍵。抓住了教師發展這個根本,就牽住了“牛鼻子”。

第一,促進教師發展,要從全域性和發展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教師發展對於教師隊伍建設的重大意義,優先籌劃,優先安排,優先落實,充分重視教師發展,對教師提出的有利於自身發展的要求,要盡全力滿足,並鼓勵教師主動謀求發展。

第二,促進教師發展,要正確處理教師專業發展與其他方面發展的關係,促進教師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教師發展包括價值觀念、心理素質、情感態度、意志水平、專業發展等多個層面,這些層面之間是互動的。“在新世紀,教師專業發展在促使中國小生成長、保障基礎教育進步方面,被看成是比任何時期都關鍵的重要因素。人們對教育專業所期望的,是能使教師工作專業化,使教師超越能幹的教書匠而成為專業的教育家”。教師專業發展是決定教師發展程序的關鍵因素,因此要把教師專業發展作為教師發展的核心。

教師專業發展包含知識的積累、技能的熟練、能力的提高,也包括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等等。首先要求教師將教書育人作為一種專業理想,將教育視為一件快樂的事情而全力以赴;其次,整合專業知識和技能,內化為自身素質;再次,要求教師具有教育智慧,這是教師成熟的標誌。促進教師發展,要以教師的職業為發展取向,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著眼點,採取切實有效、針對性強的措施來促進教師良好基本素質的養成,加快教師職業人成熟的程序,從而最終確立教師職業不可替代的專業化地位。同時,除了培養教師具有專業素質外,還要在心理、情感、意志水平等方面使教師得到均衡發展,努力培養教師的社會責任感,樹立為社會發展服務的思想,使其成為有完善人格的社會人。

第三,促進教師發展尤其是專業發展,要採取多種切實有效的模式。多年來,教育界探索和實踐了多種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模式,並在不斷進行新的探索。校本研修作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舉措和有效模式已經成為教育界的共識,也已經成為廣大教師的內在需求。概括地說,校本研修,就是廣大教師為了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從學校的實際出發,依託學校資源優勢和特色,針對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進行的研究。

校本研修的出發點符合教師的職業特點、認知特徵和情感需求,創造了有利於教師研究的氛圍,使教師有機會對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公開而自由的討論,鼓勵了思維的獨立性與創造性,加深了教師對教學目標的理解。校本研修是對過去教研活動的深刻變革,它革除了以往教研活動的形式化而不注重內容、隨意化而不講求質量、經驗化而不重視科研方法等種種弊端,最大化地促進了教師發展。

校長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責任人,要把改進研修工作、促進教師發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作為學校和自己的中心工作,加強對校本研修的領導。對校本研修總體規劃、全面組織、全權保障、全程管理;為教師創造一個安全的、信任的、允許犯錯誤的氛圍,一個在真實教育情境中持續、有效、深入學習的校本研修環境,滿足每個教師個體的發展需求,以開展校本研修為手段建立學習型學校,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推動教師個體的主動研修。在校本研修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調動教師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激勵教師個人主動研修,在工作中研修,在研修中發展,才能確保研修的成功和高效。以問題引導教師研修,不斷從日常教學中發現問題,不斷研究,解決新問題,使問題成為教師發展的起點;以差別推動教師進取,不斷促使每位教師在各自能力最近發展區的上限處工作,並通過與自己、與同事、與先進理論的對比,尋找差別,提升自己;倡導“成長=經驗+反思”的教師發展模式,鼓勵教師立足於多樣化的教育教學實踐、立足於自身專業發展的需要、立足於自身的選擇,不斷反思自身的實踐,向自己的教育教學要發展;提倡“知行合一”,強調認識中的“知”與實踐中的“行”的同步互動與“悟性自足”,注重主體精神的發揮,鼓勵教師學懂的東西做出來,做過的東西說出來。

關注、重視、促進教師群體研修。鑑於工作關係的聯絡,開展群體研修對於建立學習型組織、打造學校團隊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事間的合作與相互學習,是每位教師成長最直接的實踐資源之一。教師群體研修既可以由教師個體提出問題出發設定主題內容,也可以由學校根據教育教學發展的總體需要而設定主題內容。內容不僅要基於教育教學的業務領域,也可以涉及學校發展與學校管理等其他領域。通過常規教學案例的分析與研究、論文和課件製作評比、理論學習和主題研討等形式,推動教師個體主動研修與群體研修相結合。在教師個人對教育教學實踐反思的基礎上,加強群體交流與合作,同伴互助互學,發揮群體智慧的作用。交流中既有傾聽,又有迴應,或敞開自己的困惑以求別人指點迷津,或公開自己的經驗與他人分享,或不同觀點、不同體會進行爭論,思想與思想碰撞而生靈光,在合作中揚長補短,共同提高,從而促進教師群體發展。

加強與專業機構、專業人士的聯絡,促進雙方的深入合作,主動尋求專業引領。如果沒有專家等高一層次人員的協助與帶領,教師之間的互助可能會限於同水平重複。與大學及其教育專業機構、教育專家的合作,可以使校本培訓獲得更多的外部資源支援,尤其是智力的支援。通過專題講座促進觀念更新,通過案例分析促進教學反思,通過專家指導促進骨幹成長,通過學術沙龍促進交流溝通。專業引領不等同於專家的單邊引領,先進的理念如果沒有以課程內容為載體的具體指引與對話,那就只是紙上談兵,專業引領應是先進理念和實踐經驗的完美統一,共同引領。專業引領是使研究脫離低水平重複、收穫最大成效的重要憑藉,是校本研修成功的保障。專業引領的強勢參與,可以提高校本研修的針對性和科學性,高質量、高頻度的專業引領對廣大教師的發展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新時期的教育要求教師走上研究之路,校本研修創設了和諧濃厚的研究氛圍,實現了主研與群研結合,行為與理念互動,理論與實踐統一,喚醒了教師的主體意識,為教師的成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當然,校本研修不是惟一有效模式,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中,校本研修應該與其他模式有機結合。

二、促進教師發展必須“以教師為本”

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應該有以下幾層含義:首先是關愛人,即保障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其次是發展人,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進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要;再次,從方法論上講,為獲得發展、使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一是要從“具體人”的實際出發謀發展,二是要充分重視人的因素,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只有堅持“以人為本”,才能真正地發展人。

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是事物發展的決定力量,這要求充分重視內因的作用。發展人就要充分重視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教師作為專業人,其勞動有目的上的社會性和責任性、任務上的複雜性和艱鉅性、過程上的示範性和嚴格性、手段上的規範性和創造性、成果上的廣泛性和長期性等自身職業的特點。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教師發展,就必須充分重視教師的因素,重視教師自身的職業特點,堅持“以教師為本”。

“以教師為本”的第一要義是尊重教師。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發表的《人類動機的理論》一書中提出了需要層次論:一是生理的需要;二是安全的需要;三是歸屬和愛的需要;四是尊重的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別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內在的自尊心;最高階的是自我實現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較高層次的精神需要,是受到社會和他人認可的體現。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理應受到尊重。

尊重教師,首先是對教師作為專業人的尊重。既要尊重教師獨立的人格、尊重教師的教學自主性和創造性,更要尊重教師的發展需求、尊重教師的職業生涯規劃、尊重教師成長和發展的規律,即尊重教師發展的主體性,滿足他們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尊重教師自主確定自己在專業發展上的目標,自主決定以何種方式來滿足自己的發展需求,尊重教師通過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認識,覺察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必要性,瞭解自己所需要的專業發展活動方式與內容。教師個體的需要通常和他們實際教育教學目標直接相關,要尊重教師在學習取向上的差異與發展階段的差異,承認差異,尊重教師在差異中發展。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尊重教師,需要喚醒教師的主體意識,促進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行為、學習方式和歷練方式發生全方位的變革,促使教師成為真正的教學的主人、研究的主人。

其次是尊重教師在學校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保證教師對學校工作的知情權、決策權、監督權,增強教師對學校工作的認同和支援,激發教師的主動精神和創造意識,形成對學校的信任感和歸屬感,進而使學校領導與教師共同構建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

“以教師為本”的第二要義是服務。服務必須是全方位的。首先是保障教師的利益,努力提高教師待遇,為教師發展解決後顧之憂,做好生活方面的服務工作,使教師有足夠的精力和時間持續發展。

其次是全心全意為教師謀發展。為教師發展提供硬體支援,創造和諧溫馨的辦公環境,提供各種現代設施,使廣大教師在數字化的廣闊宇宙中自由採擷,在光電傳導中與世界對話交流;為教師發展提供展示自我的廣闊舞臺,為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學競賽、學術交流和培訓、研討活動提供方便,創造條件,促進教師在交流與研討中學習,在學習中發展;為教師發展搭建廣闊的校內外交流平臺,立足校本,切實開展校本研修活動;等等。總之,從物質與精神、內部與外部、軟體與硬體多個方面為教師謀發展、促發展。

“以教師為本”的第三要義是激勵。教育事業的發展需要教師的工作,教師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將對教育事業的發展產生巨大推動的作用。恰當的激勵能夠把廣大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保持好、調動好和發展好,並對整個教師隊伍的發展起到導向作用。

學校調研報告4

一、基本情況

據調查統計,目前全校共有班級xx個,在校國小生xxx名,少先隊員xxx名,入隊率90%。有少先大隊輔導員x名,中隊輔導員xx名,輔導員配備率達100%;大專以上學歷的佔100%。

二、調研情況總結匯報

為了切實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我們始終認為,國小少先隊工作的成功與否,在學校工作中起著關鍵性作用。搞好國小少先隊工作絕不是可有可無,或隨便應付了事。我校少先隊工作努力更新觀念,提升理念,講究方法,活躍實踐,切實提高少先隊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學校少先隊組織在完成少先隊工作的各項任務的基礎上,對重點工作進行了重點以下幾方面的活動。學校結合本校的特點開展四好少年活動,用評選評選五項競賽等形式創新活動形式,在評選的基礎上又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在品德生活、學習、體育、綜合能力等方面設立各種獎項,起到了少先隊的育人作用。民族精神教育方面。學校依託升旗儀式、主題演講、班隊會等形式對學生開展民族精神教育,小隊員心靈從此播下了愛國種子,增強了民族榮譽感。

三、目前我校少先隊工作存在的問題

1、少先隊工作沒有獨立的課程。學校重智育輕德育,家長、學校把學生的學習成績看作衡量學生的主要標準,忽視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在學校的課程安排中,並沒有少先工作的課程,學校開展少先隊工作更多的只是流於形式,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

2、少先隊輔導員兼課過多。學校少先隊輔導員都是各個學校的骨幹力量,承擔了繁重的教學任務,無法保障開展少先隊工作要求的時間和精力,輔導員兼職問題突出,少先隊輔導員從事少先隊的精力受限。學校沒有配備專職的少先隊大隊輔導員,中隊輔導員由班主任兼任,最多達到一週20節課,這樣的兼職很難保證老師有足夠的精力開展少先隊工作,這些輔導員是有名無實開展的大多數活動沒有體現少先隊特色,雖然少先隊員參加了,但並不知道是由學校少先大隊組織開展的,也不清楚組織者是輔導員,少先隊的育人作用沒有很好的體現。

3、少先隊活動經費的不足。少先隊的活動經費沒有正常、穩定的來源,導致少先隊的`活動難以正常開展。有些輔導員都是憑著對少先隊工作負責的熱情,自掏腰包開展活動;有些輔導員先墊付活動經費。極大的影響了少先隊工作的開展,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少先隊組織的榮譽感、驕傲感和吸引力。

4、少先隊輔導員的專業知識有待於加強。通過調查發現有相當數量的少先隊員對少先隊的一些基本知識瞭解不足,無法明確的描述少先隊的標誌,很少有接觸少先隊的網站刊物等等,學校少先隊對少先隊員的教育不到位,活動開展少、內容單一,缺乏創新。

四、對校少先隊工作的幾點建議

1、進一步加強少先隊輔導員隊伍建設。按照國家八部委《關於進一加強少先隊工作的意見》要求,認真指導校做好少先隊輔導員的選拔、聘任工作,選派優秀青年教師擔任少先隊輔導員。通過專家指導學校開展少先隊工作,聯合教育、人事等部門,對學校輔導員的活動開展情況、人員配備情況和待遇落實情況進行檢查指導,切實調動和保護輔導員的工作積極性。學校還要結合實際開展少先隊輔導員培訓。要以輔導員隊伍職業化為目標,以加強輔導員自身修養,提高進行少先隊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為重點,開展思想品德修養、教育政策法規、少先隊工作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等方面的培訓。

學校調研報告5

20xx年12月20,我選擇自主實習來到江蘇省沛縣漢城國際學校進行為期3個月的教育實習,在學校領導和各位老師的幫助下,我完成了從學生到教師的華麗轉身。在漢城國際學校,我實習的內容分為兩個主要部分:專業課的教育實習和班主任的工作實習。在這期間,我既是學生,也是教師。作為學生,我虛心請教,不恥下問;作為人師,我兢兢業業,倍感驕傲。我付出了很多,收穫也很大。同時,我還在實習期間做了一次深入的調研工作,是針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而言的。為了得到學生的真實想法,我費了很大的一番心思,最終的結果,對我將來的從業或許有很大的幫助。

為了全面、詳細的獲取資料,我不僅只限於我實習所帶的兩個班級的調研,而且還跨班級、年級。甚至還到其他同學所在的實習學校進行調研。重要的調研形式是發放調研問卷。同時,我也積極地找同學談話,同老師交流,以便更好的瞭解情況。

在此,我從中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習特點的調研概況、調研的具體目標和方法、調研結果分析和調研結果顯示等幾個方面對我進行的 中學生的學習心理調研 進行綜合地系統地介紹一下。

一.調研概況

通過調研研究,對中學生學習心理進行了初步瞭解,為準確地把握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實效性,探索實施中學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二.調研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1)調研的具體目標 1.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 2.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2)調研方法 本調研主要採取學生問卷的調研方式,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在5箇中學同步進行,共發學生問卷300份,回收有效樣卷297份,符合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三.調研結果分析與顯示

(1)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的調研顯示,大部分的中學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為了考大學,16%的學生沒有考慮。調研還顯示,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他們認為青年人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為大學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為高中生掙錢多,8%的學生則認為國中生掙錢多。

2.學習態度調研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則對學生持有畏懼和反感的態度。這與他們 考大學 意識淡化是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和反感學習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而且,我在調研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 最討厭的課程 。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研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絡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生物、英語和地理等科程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中學的核心課程之一,有45%的學生認為 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

3.學習愛好需求當前, 特長 是師生共同關心的人們話題,在調研中,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 特長 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學科,而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老師的指導。同時,更多的學生希望獲取更多的、實用的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後的生活工作有所幫助。

4.學習目的的調研結果表明,對於高中畢業後的打算,99%的學生有讀大學的願望。

(2).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調研顯示,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的中學生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和功利化。我所調研的這三百名中學生物件中的`大多數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經濟家庭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更高等的教育。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中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教學更多的聯絡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價值。

我們知道,由於年齡和學識的制約,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能力既不成熟也不穩定。事實上,相當數量的中學生的價值觀是很迷茫的。其原因在於:一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對他們考大學失去了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中學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

2.在的調研中,我發現中學生由於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習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的問卷調研表明,89%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學生調研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學習目的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意識到在未來進入城市就業的艱難性。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群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能在自己的事業上取得成功。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調性主要表現為思想與行動的不協調。37%準備考大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並沒有顯示出相應的積極性,二是呈現出一種等待消極等待的態度。

總之,以上是我在這次實習期間調研的有關情況。其中有些看法也許不盡正確,但畢竟是我實際調研取得的結果,我會從中吸取一些優秀老師的做法,結合自己的實際水平運用到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去。我想只要我以積極的姿態和心態堅持下去,多瞭解當下的教學情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我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但願我的想法能成為現實。

最後,對本次給予支援的老師們、學生們表示感謝!

學校調研報告6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留守兒童的學習情況呈兩極分化,普遍較差。父母外出,由於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這個重要環節,留守兒童對學習缺乏熱情,進取性、自覺性不強,作業不能按時完成,應付了事,學習成績普遍較差。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學習缺乏熱情,不求上進,學校教育往往處於事半功倍的尷尬境地。留守兒童一旦在某個學習環節跟不上,往往破罐子破摔,厭倦學習、不求上進。這種情況讓學校的管理者和老師十分擔心,在留守兒童較為集中的貧困山區、半山區,這種情況已經影響了班級、學校的教學質量。調查顯示,留守兒童中學習成績優秀的不到20,65以上學習成績中等或偏下,有的主課只有30分—40分,有的逃學、厭學,上課紀律性差。

但也有少數留守兒童有著許多同齡孩子較少具有的優秀品質。比如:獨立性、自理能力強、意志品質堅定,更懂事和體貼別人。能夠把對父母的思念轉化為學習的動力,有較高的學習自覺性,成績優異,各方面表現良好。這種情況雖然在留守兒童中所佔比例小,卻也提示我們,對留守兒童來說,成長和生活環境是辨證的。如何將留守兒童的不利處境轉化為積極因素,是需要探討的非常有意義的話題。

2、留守兒童的行為習慣較差。大多數留守兒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強,生活習慣不良,表現在不講衛生、不換衣服、挑食挑穿、亂花錢;有的留守兒童行為習慣較差,在家裡不聽代養人教導,頂撞祖輩、我行我素,在學校不遵守規章制度,不服管理,說謊騙人,小偷小摸,抽菸、喝酒、打架、罵人……成為了“問題兒童”。如雙箐口國小二年級學生保傅林在父親外出打工多年裡,由於長期在放任自流的環境裡,缺乏及時有效的約束管教,他在家裡不聽代養人的教導,頂撞祖輩,我行我素,在學校老師反映他不是幹壞事,就是紀律散漫,常有遲到、曠課、逃學、說謊、打架等現象發生;芳華中學學生謝小兵,由於家庭困難,父親到廣東打工,他跟母親生活在一起。但由於父親長期不在身邊,他不但不聽母親話,花錢大手大腳,而且經常頂撞老師,並且敲詐低年級同學的錢財。

3、留守兒童心理出現偏差,少數留守兒童出現心理障礙。留守兒童大多年齡在1—15歲之間,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有的出生幾個月或一週歲後,父母就外出務工,長期與父母分離,使他們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滿足,缺乏父母的關愛,親情失落,產生孤獨感,心理失衡。我們對名學生問卷調查顯示:留守兒童十分想念父母的佔,有的留守兒童父母每年回來1次,的留守兒童父母幾年回來1次,的留守兒童很少與父母電話聯絡。留守兒童有的情緒消極,表現出性格內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慮、任性、暴躁,雙箐口國小二年級學生趙曉蓉父母雙雙打工,原本就內向的她在學校就更不愛講話了,上課常常發呆,不願意回答老師的提問,集體活動也不願意參加,經常獨自一人躲在一個角落;芳華中學有一個有一個叫李遠的男生,父母長期在外打工,自己一個人生活,經常獨來獨往,從不與同學、老師講話,極端的封閉。

4、監護管理不夠強。對169名留守兒童調查發現,留守兒童託付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管的佔75;拖付親朋好友照管的佔10;有5的留守兒童沒有監護人,獨自一人生活。留守兒童的監護人不管是祖輩還是親朋好友,在他們眼裡,認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邊,不能對他們要求太嚴格。只要孩子能有飯吃,身體健康不生病,安全不出事就盡到了責任。甚至部分監護人,因為忙於農活,對留守兒童的生活也照料不周。在問卷調查中,如果生病了,有14的是忽略;8的自己配藥;20的給父母打電話。隔代的祖輩對孩子過於溺愛,物質上儘量滿足孩子的需求。在本次調研中,有一個叫黎紹林的男生,父母都到上海打工,跟外婆生活在一起,椐他的班主任反映,他每隔一段時間,便以各種理由向外婆要錢,然後到縣城去玩耍,直到錢用完後,才會回家。同時,祖父母等臨時監護人因年老體弱等多種原因無法認真行使對兒童的監護權,特別是老人防範防護能力弱,安全保護意識不強,也導致留守兒童患病不能及時醫治和受到意外傷害的事件屢有發生,使孩子的生存狀況存在諸多隱憂。

5、監護人自身素質偏低,家庭教育缺失。由於監護人大多數是老年人,年紀較大,文化層次不高,有的是文盲或半文盲,他們不知道從心理上關心孩子、照顧孩子,不能在學習上給予幫助和指導,在教育態度、教育方法上還是老一套,與孩子交流溝通上存在困難。加之新課程改革以後,教學方式發生了新的變化,就連一些年輕的農村家長也難以很好地輔導學生,更不用說老年人了。並且,由於監護人的素質偏低,也造成了學校與監護人溝通上的困難。老師們更擔心,隨著打工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留守兒童會進一步增加,如不採取有效措施,影響的將不再是少數人的素質,而將是未來農村建設者這個大群體的素質。

二、產生的主要原因

1、農村家庭收入低下,父母家庭教育觀念淡薄。家庭教育是伴隨孩子的終身教育,家庭教育直接影響孩子行為、心理健康、人格與智力發展。特別是中國小時期,是人生行為習慣、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在這個時期父母外出務工,由於收入普遍不高,居無定所難以將子女帶在身邊,錯過對孩子教育的黃金期,對孩子影響極大;有的父母平時與子女缺少溝通,疏於管教,造成親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有的父母教育方法不得法,存在用錢補償感情的心理,認為把錢寄回家,孩子有吃有穿有玩就行了,物質上滿足,事實上成為孩子學習、身心發展的旁觀者;祖輩隔代撫養大多偏於溺愛,以生活照顧為主,且知識、能力上也承擔不了對孩子的品德培養、學習輔導的任務,使家庭道德教育處於真空狀態。

2、學校教育力不從心。外出務工人員將子女的教育寄望於學校教育,而學校教育由於學生多,教學任務重,心有餘力不足。大部分留守兒童沒有寄宿學校,在學校的時間有限,教師對留守兒童的心理關愛難以顧及,與家長的溝通難以實現,很難為留守兒童提供個性化、針對性的教育,在學習上、生活上難以給留守兒童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愛護,對那些有問題的留守兒童難以管理。再加上留守兒童特殊群體是近幾年才出現的,有的學校人數比例小,沒引起重視;有的學校雖人數比例較大,但仍在探索實踐階段。

3、社會對留守兒童關注不夠。由於種種原因,大多數農村在留守兒童教育管理方處於無人員、無設施、無場所的“三無”狀態。不能有效地彌補留守兒童家庭教育關懷的不足。

三、學校對留守兒童教育現行的一些具體做法

1、學校領導已引起重視,並建立相應的機制。

在調研的幾所學校,都有留守兒童的統計和對留守兒童教育的具體措施。部分學校成立留守兒童管理領導小組,明確學校各部門及班主任、任課教師的責任,形成校內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雙箐口中學從思想教育、“五老”進校園、模擬家庭、師生、生生結對子、建立留守兒童成長檔案等方面對留守兒童進行教育。同時,建立學校教育服務制度。發動老師對留守兒童進行定點、定人的幫扶;與監護人簽定《監護人責任書》;班主任與留守兒童簽定《自我承諾書》,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提高留守兒童的自我管理能力;與村社取得聯絡,各村設有留守兒童村社聯絡員;建立《留守兒童突發事件處理預案》等。

2、學校積極開展一系列對留守兒童的關愛教育活動。

(1)定期開通“親情熱線”電話,使留守兒童家長通過“親情熱線”經常與孩子聯絡交流,使孩子可以定期向父母彙報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況,並瞭解父母在外工作、生活情況,加強父母子女間的情感溝通,消除留守學生對親情的心理飢渴。

(2)、開展模擬家庭活動,老師充當留守兒童的臨時父母,將留守兒童接到自己家中,輔導學習,並給以生活上的關心和照顧。如三岔河國小的太瓊仙、飛叢仙老師,一發現留守兒童思想不穩定或者學習下降,就將留守兒童接到自己家中,與學生交心談心,輔導其學習,親自為學生做飯。

(3)建立幫扶機制,發動社會各界共同關心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通過“兩免一補”、貧困生、特困生救助等辦法對貧困留守兒童進行重點救助。如龍海鄉共有國小生3215人,20__年為1085貧困學生減免各種費用20__0多元,佔學生總數的三分之一,每年的免費教科書也優先向留守兒童發放;

(4)開展“結對子”活動。班主任組織學生與留守兒童結對子,學習、生活上相互關心和幫助;同時,學校發動教師與留守兒童結對子,一個或幾個教師負責一個村的留守兒童,對其進行不定期的家訪和生活上的一些關心和照顧,做到定點、定人聯絡;

(5)“五老”進校園活動。發動老幹部、老黨員等做義務校外輔導員,講革命傳統史,鼓勵學生髮揮艱苦奮鬥、自強自立的優良作風,對留守兒童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3、積極建立家校聯絡,舉辦“四老”家長學校。

學校在學生入學時,詳細記錄了留守兒童家庭基本情況及父母的聯絡方式。當留守兒童出現異常情況時,及時與父母取得聯絡。同時,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大多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做臨時監護人的情況,學校對對留守兒童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四老”人員進行培訓,改變“四老”家教觀念陳舊,對孫輩重養輕教、嬌慣溺愛的情況,引導這些老人更新觀念、提高素質、學會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

4、建立留守兒童檔案,進行跟蹤管理。

完善學校留守兒童檔案,實行動態管理。建立“三知、三多、三溝通”機制(對留守兒童基本情況、留守兒童監護人情況、留守兒童父母外出務工去向及聯絡電話等方面的知情;多與留守兒童談心交心,多開展充滿人文關懷的集體活動,多到留守兒童家庭進行家訪;定期與留守兒童的父母、監護人、代管人進行溝通)。根據每一位留守兒童身心發展的具體情況,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有針對性的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指導,並進行跟蹤管理。

5、積極開展各類校內外活動。

班主任和老師給予留守兒童特殊的關愛,針對留守兒童的特點,堅持啟發、引導的疏導原則,強化行為規範的養成訓練,組織班隊活動讓留守兒童學會自我管理、自我保護、自我生活,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讓留守兒童在親身體驗中受到教育,以彌補他們親情缺失對其人格健全發展的消極影響。

四、下一步的對留守兒童教育的意見建議

1、請上級有關部門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給予高度重視,給基層以專案財力支援,擴大寄宿制學校的覆蓋面,讓留守兒童集中到學校吃住。對__農村教育投入,幫助留守兒童較為集中的村小、中學新辦或鞏固原有的寄宿學校,並按照實際留宿的留守兒童數量,發放寄宿制學生生活補助,讓留守兒童吃住集中到學校,一是可以解決家中無人照顧的問題,二是方便學生向老師請教問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三是有利於同學間的交流,發展積極向上、開朗健康的性格和心理。四是可以排除留守兒童上學往返途中的安全隱患。

2、學校應在留守兒童教育中發揮主導作用。農村中國小應切實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教育與管理。一是從生活上和心理上給予留守兒童更多關心和關愛;二是針對留守學生特點,強化行為規範的養成訓練,在教學中加強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幫助他們學會自我管理、自我保護;三是通過書信、熱線電話等形式,加強與留守學生家長的溝通,為增進孩子與父母的聯絡創造條件。

3、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引導留守兒童家長

重視對子女的教育。社會各方面應針對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問題,宣傳普及家教知識,教育進城務工的農村家長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明確教育子女的職責。在留守兒童父母回鄉探親時,組織他們參加家長會或家長學校學習,引導他們經常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彌補父母不在身邊給孩子造成的不良影響。同時教育臨時監護人真正負起教養孩子的責任和義務,注重道德教育,更多地滿足孩子的精神需求。

4、強化監護責任,構建親屬監護網路。相關單位要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家長在外出務工的同時,把孩子的生活和教育事情安排好,外出打工後要加強與孩子溝通、學會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科學方式和方法,發揮家長對孩子的獨特的教育功能,引導孩子健康成長。此外,要加強臨時監護人的家庭教育指導,轉變監護理念,引導臨時監護人及其他親屬對孩子的文化道德教育和精神需求給予更多的關注。讓遠離父母的孩子真正感到“心有人愛、身有人護、難有人幫”,合力營造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5、發揮基層組織作用,構建社會呵護網路。全省各鄉鎮、村(居)委會應儘快做好留守兒童檔案的建設工作,全面掌握留守兒童的有關情況,針對各類留守兒童的具體情況採取有效措施,更切合實際地解決留守兒童的生活教育問題。對於那些生活較困難和問題突出的留守兒童要特別關注,建立社群幫扶中心,並組織幹部到留守兒童家裡慰問,切實幫助留守兒童解決實際問題。要加強農村基層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由村支部負責,統籌鄉村學校的老師、村婦代會主任、退休老同志、共青團員等各方面力量,給予留守兒童“一對一”的特別關懷,組織他們開展有益的集體活動,培養他們的集體主義精神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學校調研報告7

為了解XX縣職業學校,在高中新課程改革實施後課堂教育教學的現狀。20xx年3月17日至19日,體藝科、>職教科在雲和職業技術學校調研三天。美術學科、通用技術學科調研的主要內容是隨堂聽課、教師座談與交流兩項。以下是對18日上午半天調研活動後的總體情況簡要分析彙報。

一、調研物件的基本情況

雲和職業技術學校是一所國家級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由於職業技術學校的特點,雲和職業技術學校現有美術專業班4個,其中高二年級2個,高一年級和高三年級各1個。現有美術專業專任老師7名,平均年齡在30歲左右,基本為美術專業學校畢業,學歷合格。通用技術專職教師1人。

二、課堂教育教學的現狀

本次活動聽課3節,其中美術專業課2節,通用技術課1節。美術專業課一節是電腦平面設計由吳蓮老師執教,另外一節是素描由陳峰老師執教。通用技術學科是技術與設計1中一課,由劉偉林老師執教。

由於職業技術學校的特點,除通用技術學科教材統一使用XX鳳凰教育出版社教材外,美術學科的教材由任教美術專業班的老師自編內容供學生們選學,教育教學內容選取上有一定的侷限性。美術學科和通用技術學科在課堂教育教學形式上,以“講授——練習”的模式為主,先由老師介紹或講解,學生自由練習或是上講臺演示。個別學生上講臺演示,其他學生觀看演示,不少學生則自由交談。

三、課堂教育教學中的問題

1、課堂教育教學中教師的教育觀念一時難以轉變

幾節課同時反映出的問題是教育觀念問題,教育觀念的更新是一個長期艱苦的過程,況且職業學校的專業課老師,少有參加高中新課程實驗>培訓。教師在課堂教育教學中,用傳統的講練結合的方法也在情理之中。另外,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對於老師,已經根深蒂固,運用起來駕輕就熟。

2、課堂教育教學內容生活化的問題有待盡一步提升

學科教師自主選擇教育教學內容,雖有助於教師的專業發展。但教育教學內容的選擇應該貼近學生的生活,為學生的就業服務。老師應更多考慮,選擇適合學生就業須掌握的知識與技能。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選擇能體現本校的辦學特色,或是體現XX縣是中國木製玩具之鄉的特色內容進行課堂教育教學。通用技術是動手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應在課堂講授的基礎上,多讓學生在實驗室裡操作實踐。

3、課堂教育教學的評價機制應逐步建立

在調研中,幾個老師的課堂教育教學都以下課的鈴聲為終結,學生對自己的作業或設計的作品,缺少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評價。教師對學科知識與技能的講解後,學生真正落實情況缺乏瞭解,不利於開展後續的教育教學。

四、研究與對策

1、呼喚職高教師也應更新教育觀念

傳統教育觀念下形成的教育教學模式是根深蒂固的,即使有意識地去改變,在教育教學中也會自覺不自覺地回到原先的'教育教學模式和方法上去。普通高中進行的課程改革實驗,老師們都通過學習培訓來轉變教育觀念,通過轉變教育觀念轉變教育教學行為。職高老師也應該不斷學習,將高中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課程標準、教育教學指導綱要的精神轉變成老師的教育教學觀念,進一步將教育教學觀念轉化成教師課堂教育教學的自覺行為。

2、提升學科老師的集體備課,發揮群體作用

集體備課意義在於老師之間通過探討與交流,取長補短,發揮每個人的教育教學特色。雲和職高美術組有別於其他普通高中,美術組教師個體數量較多,在沒有經驗可借鑑的情況下,強化做好集體備課工作,發揮群體優勢,選擇教育教學內容,更好地挖掘教材,探討教育教學方法,不失為一條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捷徑。

3、提升教育教學策略的研究

教育教學是否有效,並不是教師是否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或講完教育教學內容,而應該是觀察學生在單位時間裡想不想參與課堂教育教學,有沒有掌握知識與技能,或者是專業技能有沒有得到新的發展。如果學生不想學習或者學習沒有什麼>收穫,即使教師再辛苦地教也是低效或是無效的教育教學。

要保證教師的教育教學有效,教育教學策略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教育教學採用講授式的教育教學方法,有便於操作時間省等優點,而採用討論或是自主學習的方法,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方式和研究精神,老師應該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逐步開展和落實。

4、倡導評價方式的多元化

評價的目的在於幫助教師改變教育教學方式,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促進老師不斷提高和發展。同時,也通過評價瞭解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沒有評價的教育教學肯定是不全面和深刻的。兩個學科的教師應該在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學生練習後對學生作業或設計作品進行評價。評價的方法可以多元,可以由老師進行評價,也可以由學生自己評或是學生互評。開展多元評價,能讓任課教師明白教育教學任務是否圓滿完成,是否有效,讓學生知道是否達到了教育教學目標。

學校調研報告8

要不要加盟

現在的飲品店加盟費幾萬到十幾萬不等,幾十萬的也有。在我看來,這是一筆很難收回來的投資,非常不划算,一旦虧損,這些錢都會打了水漂。我開第一家店,整條街一共有5家飲品店,除了我,全是加盟的,但是最後,沒有一家生意好過我,甚至到最後從商品包裝到營銷手段什麼的都在學我。

在我看來,完全不需要加盟,因為你用加盟的錢去做裝修的話,完全可以做出加盟店的感覺,甚至比他們更高階。與其花錢加盟一些沒有品牌效益的店鋪,不如把這個錢花在裝修上。因為顧客最初從哪裡看店鋪的檔次呢,就是從裝修上來看的。

那怎麼裝修呢?首先你得弄清楚自己想開什麼型別的店,什麼檔次的店,然後去找一家和你的風格定位最像的加盟店,找到裡面裝修最符合自己預期的那一家。找好裝修公司,直接帶師傅過去喝杯東西,慢慢看,一次沒看好,多去幾次,再和裝修師傅好好溝通其中的細節上你要做的修改,COPY一個。

有人要問了,不加盟的話,我不會做怎麼辦呢?我以前看到淘寶還有賣奶茶配方的`,6000多呢,不要花這種冤枉錢。你去一趟當地最大的奶茶咖啡原料批發市場。

當時我去的是武漢的民權路,在武漢海關附近,據說是全中國最大的飲品類原料批發市場。你可以多問幾家要報價單,裡面各種產品和裝置的價格都會寫得非常清楚。一般情況下,這是實價,沒有什麼討價還價的餘地。心裡有點底氣之後選擇一家進店,說明來意,他們會有工作人員教你,做出成品供你選擇品嚐。

第一次的話,可以進一些你感覺很好喝的,或者在當地賣得很好的飲品原料,和基礎的飲品原料,不要被人忽悠的什麼都進貨。反正貨不夠你打個電話匯款過去,對方就會給你發貨的,所以不用一次買完。

學校調研報告9

關於農村國小現狀調查問題應該說是一個老話題,多年來,許多來自一線的教師以及教育管理人員、教育研究人員等都曾就此做過不少文章,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時,它又是一個新話題,因為隨著教育形勢的發展變化、國家及地方關於教育的決策和相關法律法規的調整,農村教育隨之會呈現出新的特徵,並暴露出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需要我們去研究和解決。下面,筆者謹以xx國小教育為例,作簡要調研分析。

一、基本情況

xx地處建湖縣西北部,與阜寧縣毗鄰,面積50。78平方千米,轄12個村(居),人口29820人,為xx最薄弱鄉鎮之一。現有中心國小1所,定點村小2所。

多年來,由於受到全鎮經濟薄弱、交通閉塞、教育投入相對較少等因素的影響,學校辦學條件極其簡陋。

(1)校舍。中心國小現有校舍2184平米,其中教學樓1020平米,為b級用房,其餘平房校舍均為c級用房。目前現有校舍中,教室、辦公室及生活用房嚴重不足,各功能室配套用房無一間達標。兩所村小校舍總面積為1590平米,除增壽國小630平米簡易教學樓為b級用房外,其餘平房校舍均為c級用房。。經有關部門建築安全性及抗震鑑定,全鎮國小所有校舍均在“建議拆除”之列。

(2)辦學設施。辦公設施:辦公桌椅基本達到教職工每人一套,但絕大部分為80年代所添置,陳舊、破損嚴重;目前因辦公用房緊張,仍有部分教師在教室裡辦公。電教設施:全校現僅有多媒體教學設施4套,電視機、dvd等配套教學設施5套;電腦95臺,45臺為今年新配“龍芯”電腦機房,另50臺方正電腦已屆淘汰年限,大都不可使用;村小為中心校淘汰電腦,各15臺,均已報廢;教師用機目前才配至部門、科室,無教師辦公用機。錄音機、語音教學系統:無語音室及可用錄音機。圖書資料:中心校生均6冊,村小生均20冊。

(一)農村國小的辦學優勢

相對於駐城及縣直學校來說,一般農村國小几乎沒有什麼辦學優勢可言。如果勉強說來,大概有兩點:

1、班額少。中心校各班級生數一般都在40人左右,村小各年級一般都在20人以下,有的班級甚至不足10人;而駐城及縣直學校班額一般在60以上。應該說,在農村學校的教學過程中,為老師儘可能多地關注每一個學生,發現並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個性體驗提供了可能。

2、教學質量的壓力小。雖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作為家長的共同心理,但總體來說,駐城及縣直學校的家長這種願望和要求顯得更為迫切和強烈,不少家庭經濟條件、社會背景等均相對較好,對子女教育培養的期望值較高。此外,一部分農村家庭,跳出“農門”心切,往往從幼兒園開始便在城裡租房或買房供孩子讀書。因此,農村學校在落實“減負”要求和貫徹“五嚴”規定方面面臨的困難要比駐城及縣直學校小得多。

(二)農村國小的辦學劣勢

相對於駐城及縣直學校而言,農村學校在辦學過程中,面臨的矛盾和困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辦學條件簡陋。一是教學及配套用房不足,且安全性及抗震要求不達標。二是教學及裝置條件相對較為簡陋,難以滿足教學需求。三是學校公用經費相對不足,難以滿足學校正常發展經費使用需求。

2、教師結構性矛盾較為突出。一是教師人崗對應極不協調。一方面按師生比來說,在編教師總數明顯超標;另一方面從學科教學的實際需求來說,人員相對緊缺、學科不配套的問題又較為突出。二是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在教師隊伍中,專業知識不強、業務能力偏低;缺乏工作活力,缺乏敬業進取精神,安於現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以及不安心從教,無病呻吟、小病大養等情況都有一定的比例存在。

3、學校的品牌效應及綜合影響力較小。農村學校難以像縣城學校那樣對學生及家長有吸引力。在農村學校中,學生家長存在擇校的心理和願望還是較為普遍的,有相當一部分屬於受到各種條件的制約無法進城讀書的型別,一旦條件成熟,仍要想方設法進城裡學校讀書。

4、缺乏促進教育發展的良好外部環境。社群及地方政府支援和重視教育的力度不夠,學校在學生管理中的一些做法和學校組織開展的有關活動時常得不到家長足夠的理解和支援。

二、問題成因分析

農村學校在辦學過程中存在諸多矛盾和問題,究其成因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投入不足制約著農村教育的發展。隨著“以縣為主”的教育管理體制施行以來,對促進教育發展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教育發展也隨之發生了可喜的變化。但縣級財政供給與全縣教育發展的投入需求間仍有較大的差距,目前,按照省政府計劃安排,應化解的義務教育階段有關債務我縣尚未完全撥付到位;縣直較大規模的學校在建設發展過程中的債務等待政府償還,同時,作為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的教育重點工程建設急需政府大量資金投入。因此,儘管全縣上下都在大談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一定程度上講,教育局、縣政府均已無力兼顧面廣量大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的改善和發展。

此外,隨著“以縣為主”管理體制的實施,鎮級政府都迫不及待地甩開了教育這一包袱,不再承擔自身在教育發展上應肩負的責任,使得農村教育的發展更加舉步惟艱。

2、教育經費使用與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當前,我縣學校公用經費是按生數多少為標準撥付的,即按每生每年370元的標準向學校下達公用經費總額,而學校公用經費的使用並不完全與生數成正比,就好比一個“三口之家”與一個“五口之家”的家庭開支一樣,並不是“三口之家”只用“五口之家”的五分之三就夠了。在這種經費管理模式下,對生數相對較少的農村學校而言,則必定在維修費、辦公費、教師培訓費、學校特色發展等方面的支出上大打折扣,因此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和制約學校的改革和發展。

同時,目前學校經費支出採用國庫集中支付、大宗物品由政府採購的模式,對於規範學校財務管理無疑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在實施過程中,稽核支付手續煩、規矩多,集中採購耗時長、效率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校經費使用的效益。比如,不少鄉鎮校在規定的報帳日報帳,往往一天時間無法完成,結果還要住到旅店等第二天再去繼續排隊。再如,我鎮在4月份就上報計劃,打算購買一臺草坪機,但至9月低尚未落實到位,結果在8月底校園環境整理中,僅清除草坪雜草就花去3000元左右。

3、在農村未能真正形成“教育優先發展”的良好氛圍。一是“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施行後,學校與社群、村(居)以及鎮級政府的聯絡沒有原來那樣密切,鎮級政府的'教育責任相對減少,社群及地方政府對教育工作的關心重視顯得相對不夠。二是學校工作得不到家長足夠的理解和支援。由於受到學生家長觀念、文化素養等因素的影響,農村家長支援和理解教育的程度遠不及城裡家長。做同樣一件工作,比如學生報刊雜誌的徵訂、家校通平臺的建設等,城裡家長十分熱心;而在農村,儘管這些做法對學生及家長來說是有益的,可真心支持者寥寥無幾。再如,學校在學生到校時間管理、學生路隊管理、家長接送學生管理等制度的實施方面,不少家長以自我為中心,不予理解和配合,不服從學校管理,我行我素,動輒因某一小事不如意,漫罵甚至揚言毆打老師。

4、在教師的使用與管理上存在諸多矛盾和問題。

一是教師流動不合理。歷年來教師“農進城”選調物件均為農村優秀教師,優秀師範類新生分配基本是駐城及縣直學校優先,優秀教師外流,又得不到新教師補充,使得城鄉教師隊伍素質的差距逐步拉大。目前,我鎮國小一線教學人員中,由師範院校畢業參加工作的僅36人,能勝任某一學科教學的不足45人。全鎮國小無一名科學帶頭人或教學能手,無一名音樂、美術、科學專職教師。

二是農村教師結構老化。我鎮國小在編教師83人,其中年齡在55週歲以上達20人,因政策因素退二線或年老體弱生病休養的達17人,堅守教學一線的人員僅58人。

三是農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偏低。

①不少教師由於長期在農村工作,這裡管理相對落後,工作、生活條件艱苦,社會、家長對教育的關注度低,甚至有的同志在某一學校一干就是10年、20年以上,導致部分教師不思進取,工作缺乏激情,養成鬆散習慣,難以專心教學。

②對於一些中老年教師而言,因資訊閉塞,學習、見識的機會少;加之思想封閉保守、教學水平與業務能力欠缺,儘管課堂教學、課程改革風起雲湧,但他們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等方面依舊“風雨不動安如山”。對於青年教師而言,置身於鎮校範圍內,因教師整體素質和教研水平不高,幾乎沒有什麼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教師間的傳幫帶流於形式,效果差,在專業成長等方面得不到有效的引領。

③由於現行管理體制因素和教育經費投入不足,很難貫徹落實有效的激勵機制,幹好幹壞一個樣,教師缺乏競爭意識,沒有危機感、緊迫感、責任感。當前,儘管已實行了教師績效工資制度,但上上下下始終堅持“穩定壓倒一切”,怕引發矛盾和問題,在績效工資分配上無法拉開較大的差距。從而安於現狀,不注重學習,不注意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水平者有之;擺老資格,以功臣自居,未到退休年齡不肯上班者有之;無病呻吟,小病大養,不安心工作者有之。上述諸多因素的影響,使得農村教師隊伍的戰鬥力大打折扣。

三、加快農村教育發展的對策

隨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出臺以及國家、省、市教育工作會議的相繼召開,促進教育公平,發展均衡教育的呼聲逾加強烈,加快農村教育的發展成了當前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

(一)進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切實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

眾所周知,當前農村學校與縣城學校在學校硬體條件上的差距是非常明顯的,這也正是農村家庭擇校縣城的重要原因之一。要促進教育公平與均衡,在學校辦學條件上的公平與均衡理應成為首當其衝的重要任務。

1、加快實施農村學校校舍改造工程。進一步加大農村學校佈局調整的力度,按照原則上每鎮舉辦一所國小的佈局要求,對現有學校校舍情況作調研分析,立足學校實際,按照教學及配套用房基本滿足教學需求的要求,對農村學校校舍進行全面改造,使農村學校在校舍條件上既滿足需求,又達到整齊劃一的程度。

2、加快推進農村學校辦學裝置條件達標工程。由於受到經費使用的限制,農村學校在辦學過程中自行添置裝置、設施相對較少,“等、靠、要”傾向較為明顯。目前,各校教學器材等主要是省“四配套”添置的,與教育現代化要求仍有教大距離。要組織對全縣各學校辦學設施裝置條件的普查,立足縣域實際,制訂區域推進教育現代化標準,督導和幫助學校開展達標建立活動。

3、加大對農村學校的經費投入。教育主管部門要聯合財政部門要深入學校作好調研分析,科學合理地安排學校公用經費,要保證學校經費總額能基本滿足學校教育教學需求。

(二)進一步調優資源配置,努力促進全縣教育均衡發展

加快農村學校發展步伐,是實現公平教育、均衡教育的緊迫任務。在這一過程中,除了加緊實施校舍改造工程和辦學裝置條件達標工程外,對全縣教育資源進行重新“洗牌”,使得各學校在教育思想理念、師資配備、教學設施裝置條件等諸多方面逐步趨於均衡,是促進農村教育發展的重要途徑。

1、逐步建立起教師合理流動機制。目前,縣城學校是全縣優質師資最密集區,縣城學校在師資配備上高出農村學校一個較大的層次;農村學校師資配備校際間又有較大的不平衡性。為促進師資合理流動,宜採取以下措施:一是實行全縣教師統一調配製度。由教育局相關部門根據各學校規模統籌安排教師。二是實行教師輪崗制度。學校領導與教師在同一學校連續工作不得超過六年。三是選派縣城優秀教師到農村任教制度。在縣城學校選派一定量的教師支援農村學校,做到縣城學校教師原則上有不少於三年的農村學校任教經歷。

2、建立起縣城與農村學校對口支援制度。根據縣城學校規模及辦學實力等因素,確定其對口支援農村學校的數量,各援助學校要在辦學思想、教學理念上對受援學校產生實在的影響,要在人員及裝置上提供強有力的支援,以促進農村學校的加快發展。

3、組建縣域教育聯合體。以縣內知名校、龍頭校引領,組建多個教育聯合體,實行人才、資源共享與互動,組織開展幫扶與促進活動,實現教育思想、教學理念、辦學質量、師資配備、辦學裝置條件等方面高位均衡,促進區域教育的均衡與繁榮。

(三)進一步改革教育人事制度,不斷激發教師隊伍活力

當前,教育改革不斷取得新的突破,突出表現在課程改革、課堂教學改革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的成果,產生了積極的效應和影響。但多年以來,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一直波瀾不驚,教師崗位“鐵飯碗”的傾向表現得依然較為明顯,特別在農村學校,“幹多幹少、幹好幹壞一個樣”的問題較為嚴重。

1、切實開展動真碰硬的師德教育活動。毋庸諱言,目前來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等提法,我們作為教師本身已覺得不再是那麼底氣十足,以教謀私、有償家教等諸多行為的存在使教師這一職業的崇高形象大打折扣。迫切需要展開一場至上而下的“整風運動”,通過展開深入有效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排查在思想上、行動上與《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要求上的存在問題及差距,並制訂出臺具體而明確的制度與規範,對新發生的違規行為作何處罰,進一步規範與約束教師的從教行為。

2、有效推進教師全員聘任制改革。制訂與出臺教職工全員聘任制實施方案,由縣教育主管部門根據按需設崗的要求,對各學校核編定崗,由學校組織實施民主公開、公平公正的全員聘任制改革,使能夠勝任教學一線工作並享有較高的群眾信任度的教師優先聘任到教學一線工作,享有高於教輔、後勤等崗位的待遇和報酬。促使不能勝任一線工作、不安心從教、以功臣自居不肯上班、小病大養不願上班等各種型別的人員轉崗或待崗。在實施全員聘任制的過程中,可允許農村學校依據工作實際需要,招聘一定比例的擁有教師資格的社會從業人員,方可保證農村學校全員聘任制改革不會因教學崗位人員不足而流於形式。

3、全面實行教師績效工資制度。當前,教育行業中義務教育階段已經實施了績效工資制度,但在目前的農村國小由於思想觀念的束縛,他們所理解的績效工資就是“漲工資”,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不少學校依然是“打和牌”,不能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使得經濟槓桿未能在調節與規範教師工作行為中發揮應有的作用。要通過教育行政部門的調控,一是要保證績效工資考核發放的民主性、真實性,二是要合理拉開工資差距,真正做到依據德、能、勤、績等綜合因素考核發放。做到有為才有位、績酬掛鉤、優績優酬。從而形成勤於學習、樂於鑽研、敬業愛生、廉潔從教的良好風尚。

希望加強對農村學校的重視程度,這樣不僅能夠大大的提升農村學生的學習質量,同樣能夠幫助更多的農村學生入學學習,對提升農村整體文化水平是很有幫助的。

學校調研報告10

20xx年,我縣實施完成了第一輪中國小校佈局調整,有效改善了辦學條件,而且進一步優化了師資配置,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的提高。同時也加快了中國小校寄宿制學校的建設,促進了寄宿學校管理體制的形成。第一輪佈局調整距今已經八年多,教育形勢也發生了新的變化。隨著我縣學生生源不斷減少,學校規模不斷縮小,現有的學校佈局能否適應新形勢?學校的布點到底需要不需要進一步調整?如何調整?佈局調整如何讓群眾滿意?帶著這些問題,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對全縣中國小布局調整進行了初步探討。

一、我縣基礎教育現狀

20xx年3月底,我縣基礎教育共有各級各類學校85所,其中:高中1所,職中1所,國中6所,中心國小13所、完小12所、初小24所,幼兒園28所;在校學生25747名,其中:高中在校學生3284名,職業中學在校學生1302名,國中在校學生7164名,國小在校學生9998名,在園幼兒3999名。教職工2270名。

1.從辦學性質分:公辦學校55所,佔學校總數的64.7%,在校學生21919名,佔學生總數的85.1%;民辦學校30所,佔學校總數的35.3%,在校學生3828名,佔學生總數的14.9%。其中:民辦國小3所,在校學生535名,民辦幼兒園27所,在園幼兒3293名。

2.從教育結構分:高中階段教育學校2所,佔學校總數的2.4%,在校學生4586名,佔學生總數的17.8%,其中:普通高中1所,佔學校總數的1.2%,在校學生3284名,佔學生總數的12.8%。職業中學1所,佔學校總數的1.2%,在校學生1302名,佔學生總數的5.1%;義務教育階段共有學校55所,佔學校總數的64.7%,在校學生17162名,佔學生總數的66.7%;學前教育,幼兒園28所,佔學校總數的32.9%,在園幼兒3999名,佔學生總數的13.6%。

3.從義務教育階段分:義務教育階段共有學校55所,佔學校總數的64.7%,在校學生17162名,66.7%。其中:國中6所,佔學校總數的7.1%,在校學生7164名,佔學生總數的24.4%;完全國小25所,佔學校總數的29.4%,在校學生9804名,佔學生總數的38.1%;初小24所,佔學校總數的28.2%,在校學生194名,佔學生總數的0.8%。

4.從學校規模分:在校學生在900人以上的學校7所,佔學校總數的8.2%;540900人的學校2所,佔學校總數的2.4%;270540人的學校8所,佔學校總數的9.4%,270人以下學校67所,佔學校總數的78.8%。

5.從區域分:城區學校9所,佔學校總數的10.6%;城區在校學生11754名,佔學生總數的45.7%。高中、職中、公辦幼兒園全部在縣城區;國中:城區1所,佔國中總數的16.7%,學生3312名,佔國中學生總數的46.2%;完全國小:城區5所,佔完全國小總數的20%,學生4143名,佔國小總數的41.4%。

二、第一輪學校佈局調整以來學校的變化及原因分析

1.教育內部的變化。總體呈現以下特點:學校總數量下降,呈現城區略有增加,農村大量減少,尤其是農村初級國小;學校規模整體縮小,呈現城區擴大,農村縮小向兩極發展的趨勢;學生總數量減少,呈現高中大量增加,國中基本穩定,國小急劇下降。學生流動增加,呈現農村學生向鄉鎮學

校流動,鄉鎮學生向城區學校流動。

(1)學校數量呈現減少的趨勢。20xx年佈局調整後,全縣共保留學校163所(不包括幼兒園),其中:高階中學1所,職業中學1所,初級中學6所,中心國小13所,完全國小6所,初級國小136所。

20xx年3月底,全縣共有公辦學校54所(不包括幼兒園),其中:高階中學1所,職業中學1所,初級中學6所,中心國小13所、完全國小9所、初級國小24所。共減少109所,全部為農村初級國小。

(2)學校規模呈現城區擴大,農村縮小趨勢。20xx年佈局調整後,高中規模:在校學生1470人。國中規模:在校學生7372人,校均1228.7名,其中:城區橋山中學2318名,鄉鎮國中校均1010.8名;國小規模:在校學生20113人,其中:完全國小在校學生15407名,校均811.2名;初小在校學生4706名,校均34.6名。

20xx年3月底,高中規模:在校學生3284人,是20xx年的1.23倍,淨增加學生1814名;國中規模:在校學生7164人,校均1194名,其中:城區橋山中學3312名,較20xx年擴大了42.9%,淨增學生994名。鄉鎮國中校均770.4名,較20xx年縮小了23。8%,校均減少學生240.4名;國小:在校學生9998人,其中:完小9804名,完小校均392.2名,較20xx年縮小了51.7%,校均減少學生419名;初小194名,校均6.8名,較20xx年縮小了80.3%,校均減少學生27.8名。

學校規模的變化表現為,高中規模擴大趨勢顯著,現在的規模是20xx年的1.23倍,隨著高中階段普及率的提高,繼續呈擴大趨勢;國中規模整體縮小,但城區橋山中學規模呈擴大趨勢,而鄉鎮國中學校規模呈現縮減趨勢,國小整體縮小明顯,城區縮小幅度較小,農村縮小幅度較大。

(3)學生數量呈現下降趨勢,且向城區流動趨勢明顯。20xx年至今,全縣學生數量變化表現為,高中大量增加,國中基本穩定,國小急劇下降。學生向城區流動的趨勢明顯。

20xx年佈局調整後,全縣在校學生28955人,其中:高中1470人;國中7372人,其中:城區在校學生2318名;國小20113人,其中:城區在校學生3741名。

20xx年3月底,全縣在校學生21748人(不包括幼兒園)。高階中學在校生3284名,增加了1814名;初級中學在校生7164名,較20xx年總數減少了208名,而城區學校在校學生3312名,卻增加了994名;國小在校生共9998名,總數減少了10115名,減少幅度為50.3%。而城區3856名,增加了115名(不減反而增加的原因是有大量的學生流入)。如果按全縣的下降幅度計算,實際淨增加1335名。

20xx年全縣學生總數較20xx年減少了7207名,而城區卻增加了2923名。在校學生總體數量呈下降趨勢,主要是低年齡段的學生,年齡段越低下降的幅度越大。農村學生向鄉鎮學校流動,鄉鎮學生向城區學校流動趨勢明顯。年齡段越高,流入城區的就越多。

(4)學生上學費用(義務教育階段)減少,家庭負擔減輕。20xx年,國中學生每學期的費用包括:書本費110元(平均值)、雜費54元、文體衛生費10元、班費5元、取暖費26元等,合計205元,每學年共計410元。住宿學生還包括住宿費150元,伙食費600元(平均值),交通費120元(平均值),合計1075元,每學年共計2150元。國小學生每學期的費用包括:書本費50元(平均值)、雜費36元、文體衛生費10元、班費3元、取暖費26元等,合計125元,每學年共計250元。住宿學生還包括住宿費100元,伙食費500元(平均值),交通費120元(平均值),合計970元,每學年共計1940元。

20xx年,因為實行兩免一補政策,走讀學生沒有費用,住宿學生只有伙食費200元,交通費120元(平均值)。國中走讀學生每學年減少410元,住宿學生每學年減少1830元;國小走讀學生每學年減少250元,住宿學生每學年減少1620元。家庭供養學生的負擔明顯減輕。

2.群眾認識的變化。通過調研,可以明顯感到群眾對教育的認識正在悄然發生變化。由過去的追求就學方便,到現在的追求優質的教育資源;由過去的供孩子上學擔心增加經濟負擔,到現在的擔心孩子到學校後生活條件不好。20xx年開始佈局調整時,家長因為孩子上學路遠了,住校增加了伙食費和交通費了,對佈局調整有看法,是佈局調整的主要阻力之一。現在有相當一部分家長,為了能讓孩子上好的學校,不惜在學校附近租房子陪讀。特別是近年來,群眾的經濟收入不斷提高,加之兩免一補政策的實施,供孩子上學的費用,已不再成為家庭的主要負擔。

3.產生以上變化的主要原因分析。從以上特點來看,學生不斷減少和家長對優質教育資源需求的不斷增加是變化的主要原因:

(1)生源的減少,使學校的數量不斷減少,學校的規模不斷縮小。尤其是農村學校數量減少和規模縮小的幅度較大。在五所農村國中中,只有店頭中學和隆坊中學的規模符合國家規定的國中在校生應為9001200人的要求。田莊中學(453人)、侯莊中學(336人)和倉村中學(208人),均遠遠低於國家規定國中在校生應為9001200人的'要求。農村完全國小(包括中心國小)22所,校均在校學生392.2人,規模最大的為店頭國小(1106人)和隆坊國小(1002人),其餘19所,學校規模均在720人以下,規模最小的學校是回樂堡國小(77人)和惠家河國小(71人)。低於國家規定國小在校生應為720960人的要求。壓縮學校數量,擴大學校規模勢在必行。

(2)經濟收入的提高,兩免一補政策的實行,追求教育目標的改變,是引發群眾教育觀念變化的主要原因。通過調研,可以明顯感到群眾對教育的認識正在悄然發生變化。過去關注的是方便就學和經濟負擔,現在關注的是能否接受優質的教育資源和享受良好的管理與生活環境。在調研中,發現群眾最關注的是自己的孩子能否受到好的教育,最擔心的是孩子在學校的生活環境及影響到孩子的學習。群眾的教育觀念已不再成為學校佈局調整的主要阻力。20xx年至今,全縣生源總體減少了3649人,主要是低年齡段的學生,年齡越低減少的幅度越大。目前,在城區國中與國小中,非學區的學生約為700餘名,主要是農村學生流入,農村學生向城區流動的趨勢是,年齡段越高,流入城區的就越多。向城區流動的主要原因是城區的優質教育資源集中。優質教育資源是引導學生流動的主要原因。加大對農村學校優質教育資源配置,實現教育均衡發展是穩定生源的主要因素。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加強農村學校管理、提高教育質量、優化教育環境,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促進教育公平已成為群眾的迫切願望。

三、今後學校佈局調整的思路

依目前我縣的教育現狀,很難適應教育發展的新形勢。一是從國家的政策來看,國中有50%的學校,國小有87.5%的學校,不符合國家高中在校生應為9001500人,國中在校生應為9001200人,國小在校生應為720960人的規定;二是從教育規律來看,學校規模太小,不利於學校管理,辦學效益不能很好體現;三是從教育現狀來看,農村學校管理體制不順,辦學條件基礎太差,教育資源分散,不利於我縣教育發展水平的提高;四是辦人民滿意教育來看,城鄉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教育公平問題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無法滿足人民群眾追求優質教育資源的迫切願望;五是從我縣的教育發展來看,教育結構不合理,職業教育薄弱,學前教育滯後,特殊教育短缺,難以實現教育全面協調發展。因此必須對現有學校佈局做進一步調整,整合現有教育資源,集中有限財力,大力改善辦學條件,完善教育管理體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全縣教育全面協調發展。

1.佈局調整的基本思路。佈局調整的基本思路:加強高中建設,發展職業教育和學前教育,優化義務教育,完善管理體制。

(1)普通高中:依據辦好一所高中的目標,按照普及高中的標準,在現有的基礎上,增加校舍面積,擴大高中規模。

(2)職業教育:將撤併初級中學的閒置校舍,分別建成職業中學及職教實訓基地。一所以農業為主,另一所以工業為主。

(3)學前教育:縣城區:在辦好現有公辦幼兒園的基礎上,將河西國小改擴建後,設立城西公辦幼兒園,規模在300人左右。改造潤良幼兒園,設立城東公辦幼兒園,規模在300人左右,以滿足城區幼兒的入園;在每個鄉鎮新建一所公辦中心幼兒園。

(4)義務教育:①初級中學:撤銷23所規模較小的初級中學,重點辦好45所規模較大的初級中學;②完全國小:城區保留三所,店頭和隆坊各保留兩所,其餘鄉鎮各保留一所;③初級國小:全部撤銷,變為中心國小的教學點,按照有學生就設點,無學生就撤回的原則,確保學生方便就學;④特殊教育:建立特殊教育學校或與其他縣區特殊教育學校聯合辦班,縣財政設立特殊教育補助專項資金,資助在外就讀的特教學生。

(5)完善教育管理體制:①將所有公辦學校全部收歸縣教育局統一管理,取消縣教育局和鄉鎮教委兩級管理的體制;②將初級國小全部劃歸中心國小管理,撤銷初級國小建制,變為中心國小的教學點;③將鄉鎮教委的管理職能劃歸中心國小,將鄉鎮教委的監督職能劃歸鄉鎮督導員。

2.佈局調整堅持的原則。

(1)統籌規劃,引導,適當撤併,擴大規模。

(2)合理佈局,優化配置,改善條件,確保入學。

(3)提高質量,強化服務,效益優先,群眾滿意。

3.佈局調整把握的重點。

(1)把學校佈局調整與雙高普九和教育強縣的建立相結合。

(2)把學校佈局調整與促進教育協調發展相結合。

(3)把學校佈局調整與建設特色教育相結合。

(4)把學校佈局調整與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相結合。

4.佈局調整把握的關鍵。

(1)佈局調整必須有利於學生就近方便入學,確保全部按時入學是關鍵。

(2)加強後勤建設,確保學生安全,是消除群眾顧慮的關鍵。

(3)均衡配置資源,促進教育公平,是穩定生源的關鍵。

(4)加強管理,提高質量,是讓群眾滿意的關鍵。

四、學校佈局調整保障措施

1.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思想認識。農村中國小布局調整工作涉及到千家萬戶,社會方方面面,工作具體細緻,任務重,困難多。廣泛宣傳國家政策,紮實深入做好群眾和家長的思想工作,充分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使廣大幹部群眾充分認識中國小布局調整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深遠意義。要抓住當前國家建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實施農村現代遠端教育工程、推進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重大機遇和我們已具備的諸多有利條件,使各級領導幹部樹立科學的教育觀、發展觀,消除撤併區的群眾思想顧慮和阻撓情緒,取得廣大幹部群眾的理解、配合和支援,統一思想,形成合力,促進中國小布局調整工作順利推進。

2.加強組織領導,夯實工作責任。各級要把學校佈局調整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作為一項事關教育事業發展全域性的重要戰略措施來抓,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教育中心工作來做。成立由一把手掛帥,教育、財政、建設部門負責同志參加的農村中國小布局領導小組,制定調整規劃,搞好組織實施,加強督促檢查,協調解決突出困難和問題。實行一把手負責制、目標管理責任制、任務考核獎懲制,逐級簽訂目標責任,分年度、分專案層層分解任務,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加強工作調研指導,積極推廣先進經驗,制定有效措施,典型引路帶動,推動農村中國小布局調整工作順利實施。

3.加強師資培訓和優化師資配置。制定五年師資培訓規劃,大力加強教師文化知識和業務能力培訓,提高各級各類教師學歷水平和教育教學技能,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供師資保障。加強各類學校師資和幹部配備的調控,加快師資補充;對規劃撤併的學校,有計劃地將其優秀師資向其他學校集中。多渠道增加職業教育學校專業教師和雙師型教師,重視和加強寄宿制學校學生生活指導教師、工勤人員、校醫和安全管理人員配備。

4.加大投入力度,建立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認真落實中、省有關教育投入政策,加大財政支援力度,建立完善農村義務教育投入保障機制和中國小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使校舍維修改造工作制度化、長期化,提高保障水平。

5.加強寄宿制建設管理,提高服務保障能力。把搞好寄宿學校建設作為推動中國小布局調整的一項重要措施來抓,進一步加強寄宿制學校的建設和管理,嚴格按照《市中國小寄宿制建設標準》,加快寄宿制學校建設工作。嚴格寄宿制學校管理,不斷完善管理辦法,加強管理隊伍建設,配足配強專職保育員,搞好安全和日常生活管理,及時消除各種安全衛生隱患,提高寄宿管理水平,保障學生身心健康,確保學生在校安全,解除家長後顧之憂,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6.加強學校資產監管,確保校產不流失。凡撤併的學校校產屬公有教育資源,一律歸教育部門管理使用,確保繼續用於教育,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挪用。撤併後的學校校園校舍經檢查不屬危房的,優先用於舉辦幼兒園、農民職業技術學校、校外活動點等。

總之,調整中國小布局結構、優化教育資源是一項涉及面廣、影響範圍大的系統工程,也是一項民心工程,涉及千家萬戶,涉及孩子的未來與希望。只要因地制宜,統籌兼顧,科學佈局,成效會越來越明顯,廣大人民群眾和孩子們也一定會切實感受到黨和的關懷與溫暖。黃陵的教育事業也會更加輝煌。

學校調研報告11

當下提倡素質教育的改革,主要是學校教育,而學校教育的主渠道則是課堂教育。課堂教育佔據孩子十多年的時間歷程,對孩子的成長几乎是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如何引導好孩子這關鍵的十幾年,讓我們的孩子能保持想像力、創造力而不被課堂教育所泯滅,這將是教育改革所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針對這一課題,我們開展了學校管理的調查報告。

一、學校的現狀

1、教學條件得到改善

一是,校園建設得到加強。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藉助“逸夫資金”等專案的實施,爭取多渠道、多元化的方式籌措校建資金,消除了危房,辦學條件明顯改善。

二是,中國小資訊科技教育得到提高。通過實施“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端教育工程”,學校實現了聯網,計算機數量逐年增加,資訊科技教育硬體設施大為改善。

三是,實驗室、多媒體教室等功能教室的建設有所改善。近幾年來投入不少資金用於實驗室的改造,實驗室裝修一新,配備了標準的實驗桌等實驗設施,實驗條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房等功能教室的普及程度有較大提高,都配備了多媒體教室。

2、教育投入逐年增加

隨著對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大,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撥放到位保障了義務教育的經費來源。

3、教師待遇得到保障

政府建立了與其相適應的農村義務教育投入和財政統一發放教職工工資的保障機制。不僅教育經費實現全區統籌,而且,教師工資按時足額發放,各項補貼、教職工醫療保險、住房公積金等相關政策措施也逐步推進。

4、“兩免一補”措施到位

建立了貧困家庭子女教育幫扶制度,設立了助學基金,“兩免一補”等助學資金做到專款專用,而且,教育、財政、民政、團市

委、婦聯等部門共同參與,採取多種 渠道,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實施了減免、資助和結隊幫扶等辦法,使“兩基”成果進一步得到鞏固,“兩免一補”等資助措施取得了明顯效果。

雖然學校近幾年來取得了明顯變化,但是,城鄉之間發展的不平衡依然存在,尤其是農村學校的管理,許多方面都有待進一步完善。

二、主要問題和建議

1、教育資源的不足

從我瞭解的情況來看,就以袁州區為例,每年都有大量的孩子要入學,可學校的教育資源卻遠遠根不上需要入學孩子的'要求。一般來說教育局規定每個班不能超過五十個孩子,有的地區則規定不能超過四十五個。中國是美國班級孩子的數量的二倍。而現如今的狀況是每個班級嚴重超越五十個的數量,基本上每個開學班級都達到七十幾個孩子,甚至有些班級達到八十個孩子。學校教育原本是為五十個孩子的容量而建造的,可現在的狀況是原本容納五十孩子的地方現在要容納八十個孩子,空間之狹窄讓幼小的孩子也不得不身子挨子桌子坐在一起了。

2、教師素質在提高,卻仍然存大較大的差異

教育工作者的競聘制度的推出,大大提高了其從業者的素質,一大批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過競聘這樣一種制度湧現出來,但與教育現狀相比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調動全體教師積極性

堅持以人為本,充分考慮教師自身發展和個人利益,面向全體教師。一方面,加強教師管理和教育教學過程評價,完善教師評價機制,參考家長、學生的意見,優化教師管理,建立獎懲制度和正確的評價體系,堅持正確的導向,大力提倡敬業精神和協作精神,反對一味競爭,減輕教師心理壓力,為教師發展創 造寬鬆環境。另一方面,對邊遠學校的教師,給予政策性補貼,促進城鄉教師待遇上的公平,穩定農村教師隊伍。

(2)、注重農村骨幹教師培養

由於近年來,一些中青年教師,尤其是骨幹教師選調進城,造成農村學校優秀教師的缺乏,農村學校成為縣城中學骨幹教師培養基地,這種釜底抽薪的做法,常使農 村學校因骨幹力量的流失而元氣大傷。一方面,要注重農村骨幹教師的培養;另一方面,要在職稱評定、聘任等政策上,向農村學校實行傾斜。

(3)合理進行教師結構調整

學校國小英語、音體美教師缺乏,無法開課。國中數、語、外等主要學科教師明顯不足,兼職或改行現象普遍,對教學質量造成很大影響。一方面是學校老師的大量不足,一方面則是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無法解決。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區域間的教師行業結構調整,鼓勵、動員一部分過剩學科教師參加轉崗培訓,加大對高校畢業生的招聘錄用,鼓勵新錄用教育工作者主動到農村學校進行支教。

3、授課方式必須進行改革以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課堂教育一直以來都是以老師為主,以老師為權威,而這種教育模式就註定老師會打壓孩子的創造力、想像力。老師出一道題,如果孩子的答案不是標準答案則會判定錯誤,長此以往我們的孩子靈性就這樣生生的被老師給打壓下去,長大後還談什麼想像力、創造力。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就如同沒有一模一樣的花朵。我們不能用同一個模式來對待我們天性不同的孩子,課堂不是流水線不需要將孩子鑄成同一個標準的模具,而需要我們的老師進行引導其正確的成長。

4、加強學術交流,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包含各類專業文獻、高等教育、中學教育、生活休閒娛樂、各類資格考試、文學作品欣賞、當今學校管理現狀調查報告[1]48等內容。

學校調研報告12

產品定位

之前有人跟我說做促銷活動可以一塊錢一杯賣奶茶,並且認為奶茶利潤很高,一塊錢不會虧。我實在想說,這會虧的非常離譜,7年前,你做一杯流動攤位上賣的那種奶茶,成本都要7毛錢,現在流動攤位上賣的成本都差不多2塊錢了,更別提大城市的消費者根本不喝那種奶精和果粉簡單衝調而成的廉價貨,一塊錢一杯賣,會虧到哭不出來。

飲品類高利潤的時代早就過去了,所以我開了兩年就把店鋪轉給別人了,轉讓費賺了八萬左右。把生意正紅火的店鋪轉掉我不後悔,原材料成本上漲太快,而武漢這個城市的消費能力上升太慢,賣不起價錢來,利潤空間被大大縮小。

但是否現在不適合做飲品生意了呢?我認為在江浙滬北上廣這類城市還是有利潤空間的,因為這邊飲品的價格基本是8塊錢以上,除去其他開支,應該還能有40%左右的利潤。如果飲品價格低於6塊的'地區,就不必開這種店了,利潤和風險相比太不相當。

開飲品店並不需要很多種類的飲品,因為太多的飲品就需要你去進更多種類的原料,那麼你的資金就全壓在原料上了,手中總是看不到錢。二來,在你的運營過程中你會發現,其實顧客常常買的飲品種類是非常集中的,很多飲品被點到的機率非常小,卻需要佔用大量的資金去備貨,如果長時間沒有賣掉,還會過期。你在運營的過程中,可以定期把不好賣的飲品淘汰掉。

在有限的十幾種飲品中你得有自己的特色飲品,最好是能自己開發獨家新品,鎮店之寶,一旦形成了風潮,帶來的銷售量是非常驚人的。

學校調研報告13

1、師資力量薄弱:

2、辦學條件差:

教學用房不齊不足,沒有專門美術室,沒有專門家委會活動用房;雨天無法上體育課,多媒體教室只一個,如果各學科同時使用便無法進行,學前班擴班無教室,也無英語角等用房,藝術表演場地沒有等一系列用房問題,亟待解決。

另外資金困難,很多教學活動難以開展,到“提襟見肘”的地步。辦公經費、教輔資料、教學裝置……難以兼顧。

3、缺乏與新課程相匹配的科學的操作性強的'學校、老師、學生評估制度,這在很大程

度上阻礙了學校與廣大老師參與課改實驗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

學校調研報告14

為了進一步瞭解我校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狀況,工作、學習和生活狀況,研究和加強我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教學水平的提升,提高全體青年教師的師德水平和業務能力。我校對青年教師的狀況開展了調研活動。本次調研活動採取查閱材料、問卷調查、個別訪談等形式進行,

一、青年教師基本情況

我校共有青年教師56人(含借入5人),女青年教師47人,男青年教師9人,其中黨員17人,佔30%,申請入黨的2人,佔3.5%。學歷為本科的46人,專科9人,中專1人,師範院校畢業的52人。從教齡上看,三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2人,10年以上54人。這些青年教師在學校教育教學崗位上人人蔘與教育科研,承擔了實驗課題的研究,80%的青年教師參加市級教學比賽並獲獎,多人次在省級或國家級獲獎。其中獲得“市級骨幹教師”稱號的有14人,“省級骨幹教師”稱號2人。所有青年教師均在本市居住。

二、調研情況:

從問卷調查、個別訪談的情況看,我校青年教師的共同點和閃光點是:對工作認真負責,盡心盡力,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認真做好每一件事,上進心強,榮譽感強,渴望得到學校、家長和社會的認可和肯定,他們對自己今後的發展充滿了信心。

他們目前最關心的國家大事首先是甲型流感的防控,其次是教師待遇問題、素質教育如何落實的問題。青年教師普遍對自己的教師職業感到滿意,覺得工作性質單純,非常穩定,教師的地位也越來越受重視,不滿意的是認為自己有了一定的教育教學經驗,失去了最初的工作熱情和激情,缺乏創新精神,加上目前教師績效獎還未到位的工資現狀,讓他們覺得付出大於回報。

在談到學校的工作時,青年教師一致認為我校各項工作秩序井然,人性化管理受到老師們的肯定;領導幹部分工明確,各司其責,工作敬業,起到了帶頭作用;同事之間團結協作精神強,人際關係和諧融洽,易於相處;學校各項工作成績顯著,受到了各級好評。這是老師們感到滿意並值得驕傲的。同時,青年教師認為不滿意的主要是學校承擔的活動頻繁,雜事多,老師們精力有限,如班主任網上研訓時間緊,任務重,老師們疲於應付。綜合學科教師特別是英語教師因班級人數多,用嗓過度,聲帶經常嘶啞,從而影響教學效果,因班額大,教學質量難以得到保證。

對學校的管理執行模式和教學管理、教學制度、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青年教師認為我校現行的模式、制度、措施合理,管理規範,日清月結的精細化管理,溫馨快樂的人性化管理,評先爭優的創爭激勵機制,有利於激勵教師積極性。他們希望學校食堂的伙食好一點,增加一些教師、學生鍛鍊身體的健身設施,就更好了。同時他們希望工會開展一些集體的趣味的文體活動,讓老師們放鬆心情,只要是對教師身心有益的,他們都歡迎。

我校在青年教師的培養上採取了:

1、師徒結對方式,安排骨幹教師傳幫帶,幫助他們快速成長。

2、壓擔子,讓青年教師承擔教學科研工作,並加強指導,讓他們朝著科研型教師發展,在教學研究方面,根據青年教師特點,指導他們進行“有效課堂的研究”,幫助他們提高課堂效率。

3、鼓勵青年教師制定特長髮展規劃,發展自身特長,主動承擔1-2個學校興趣隊組活動輔導工作,期末設立特長髮展獎項。

4、為青年教師提供志願者服務崗位,如學校衛生服務崗、禮儀志願崗、普通話宣傳崗、學校網站服務崗、新教育服務崗等,讓他們通過志願活動體驗自我的價值奉獻的快樂。如張雷軍、劉妮兩位年輕教師在志願者崗位上體驗到工作的快樂,多次被評為學校優秀志願者,進一步增強了他們對教育工作的信心;在骨幹教師師傅的指導下,他們的教學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先後在市美育節教學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5、關心瞭解青年教師疾苦:如我校教師張業華的父親身患癌症,他一度情緒低落,工作消極,學校領導瞭解到這一情況後,親自去慰問他病重的'父親,鼓勵老人家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並多次找張老師談心,張老師感受到領導的一番苦心,在父親病逝後,積極主動地承擔起學生田徑隊的訓練工作,帶領學生刻苦訓練,在全市國小生運動會上,他所帶的田徑隊取得了優異成績。同時,他努力搞好體育課堂教學研究,運用小器材進課堂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受到一致好評。

三、青年教師狀況分析及思考

通過對我校青年教師思想和工作情況的調查進行分析,我們認為:

1、積極進取、認真敬業是我校青年教師的思想主流,青年教師們大都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工作在本職崗位上,充滿了朝氣和活力,逐漸成長為學校發展的生力軍,他們是省優秀教師郭豔、楊柳,市十佳教師賀芹,十佳班主任胡菊芳,市級優秀班主任魯紅、餘豔麗,市級師德標兵黃敏、楊莉……,魏惠玲、劉豔、何祖姣、王愛玲、夏豔、衛彩娥、袁傳玉、柳春、張麗娟、劉小元、肖正勇、龔愛瓊等各科教師都在省級優質課競賽中多次獲獎。

2、他們關心自身的發展,希望提高自己的水平,實現自己的目標,他們需要機會,也願意在有條件和機會時加倍努力。也有少數教師工作態度不夠積極,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應付了事。作為學校,要及時瞭解青年教師的心理狀況,針對不同情況,區別對待,從政治思想上加以正確的引導,關注青年教師的變化,給予正確的意見。要鼓勵青年教師積極參與到學校的改革和發展中來,為學校發展獻計獻策,同時激勵每一位青年教師適應教育新形勢所提出的要求,提高自身素質。

3、部分青年教師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淡化。青年教師中黨員17人,佔30%,目前,只有兩名青年教師希望加入中國共產黨,多數青年教師不想加入任何黨派和組織,這說明,由於黨內的腐敗現象和社會不正之風的存在,直接影響著青年教師的理想、信念和價值取向,部分青年教師的政治信仰出現偏誤,產生信仰危機,對黨的性質、宗旨的理解明顯不到位,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多為他們上黨課,幫助他們樹立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

針對以上分析,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1、為青年教師解除後顧之憂,特別是與個人切身相關的問題,諸如職稱評定、評先評優等,政策要透明、公開;對普通青年教師的關注度應有所提高,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畢竟不是全部。對那些工作勤懇、盡心盡職的老師予以關注;要多關注青年教師的生存狀況和發展空間,減輕不必要的工作壓力,為教學和教育科研留出較充裕的時間。

2、要給青年教師足夠的時間、空間進行成長,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併為此提供製度的保障;多開展一些有意義的培訓工作和能調動青年工作積極性的活動,讓青年教師感到前途光明;讓青年教師在工作中承擔更多的任務,有更多的學習機會;提高待遇,緩解工作壓力,敦促鍛鍊身體,保持健康;請專家級的名師來校指導;多組織青年教師交流、觀摩學習等等。為青年教師加強業務能力鍛鍊,全面展示、脫穎而出提供場所和機會,為青年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創造條件。

3、學校還要根據青年的特點開展各種有益的活動,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學習氛圍,例如,多舉辦一些文娛活動,體育競賽或其它集體活動等,以增強群體凝聚力和進一步激發工作的熱情。

青年教師是我們二實小的未來和希望,是學校各項事業得以提升和持續和諧發展的中流砥柱。今後我校將進一步加強青年教師的隊伍建設,不斷提高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水平,使他們朝著更高的目標邁進。

學校調研報告15

“民以食為天”,學校食堂作為學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後勤保障,服務師生的重要任務,學校是一個特殊的單位,學生又是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學校食堂工作,關係到師生員工的切身利益,關係到學生的衛生飲食安全問題,關係到學校的穩定和發展。因此,食堂工作,學生關心,家長關心,社會關心,領導更關心,已成為學生與家長關心的熱點。特別是近幾年來,我市農村學校佈局調整逐步到位,學生的寄宿數量迅速上升,在校用餐的學生顯著增多,學校食堂的數量和規模逐步擴大。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學校食堂也成了社會上一些食品經營者競爭的場所。食堂工作在整個學校工作的重要性也隨之增強。針對全市學校食堂的現狀,教育局關工委成立了學校食堂調研小組,各校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帶領委員深入學校食堂進行了調研。調研小組通過聽介紹、查資料、看現場、個別訪問,問卷調查和分析研究等方法,對食堂情況作了全面的調查研究。

一、基本情況

據統計,全市中國小含幼兒園共有食堂112個,其中千人以上的學校食堂有20家,20xx人以上的食堂有6家,4000人以上的食堂有2家;全市學校聘用從事飲食服務的員工1700多人,用餐學生達6.5萬多人,佔學生總數的83.5%;學校食堂從業人員中有健康合格證的1680人,佔全體人員的98.8%。學校食堂的經營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學校自辦,一種是承包制。自辦的有95家,承包的有17 家。學校食堂根據規模的大小,贏利多少各不相同,絕大部分學校的老師用餐得到補償或減免,每年還有一定利潤上交,多的達到幾十萬。學校食堂的基本設施,通過這幾年的不斷升級改造,已基本達到了要求,做到裝置齊全,規章制度健全,運作正常,安全衛生狀況良好,有33 家食堂獲得鎮江市A級食堂,66家獲得鎮江市B 級食堂, 4家獲得鎮江市C 級食堂,目前還有4家沒有等級,學生對食堂的滿意率在95%以上。

二、領導重視

教育局高度重視學校食堂建設,通過發文件,開會,檢查等多種形式,反覆向學校領導交代學校食堂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學校把食堂工作列入學校工作的重要議程,市教育部門意識清醒,態度堅決,教育局由一名分管副局長親自抓食堂工作,發展財務科具體負責學校的食堂管理工作,學校由一名分管副校長親自抓食堂工作,總務處具體負責。在人力、物力、財力上,教育局加大投入力度,在制度管理上,嚴格規範程式,提升學校食堂的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有力地保障了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加快學校食堂建設,提高食堂硬體設施,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辦好食堂的一項重要保證,教育局一是對食堂的場地和建築進行規劃,要求位置合理,既方便師生就餐,又防止食堂的噪聲煙氣汙染環境,要求面積適當,堅固耐用。二是對食堂的內部功能定位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按照操作流程對食堂儲藏間、清洗間、配料間、烹飪間嚴格定位區分。三是對食堂的內部設施進行更新。配備冰櫃,冰箱,不鏽鋼餐具,廚房、灶具、紗門、紗窗安裝到位。全市學校食堂近幾年都進行了維修或升級改造,投入資金超過3000萬元,百分之五十的學校對食堂進行擴建,百分之四十的學校興建了高標準的師生餐廳。實驗國小06年對食堂進行改造施工,共投入資金45萬元,設施裝置投入資金25萬元,使學校食堂的硬體條件上了一個新臺階。

對於自辦食堂和承包食堂,教育局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自辦食堂必須選擇一批有事業心,有責任心,工作主動,精明強幹,吃苦耐勞的同志參加,總務處主任或副主任要親自掛帥。承包食堂均採用招標競爭的方法,選擇那些信譽度高,有誠心、人品好、價格合理的承包商,承包協議中要突出服務師生的理念,要把服務師生放在第一位。同時學校應成立監督領導小組,負責督查食堂的服務、衛生、價格、管理等情況,起到食堂的保障作用。城區學校如丹中、呂叔湘中學、五中、六中、、職教中心的食堂均採用承包制,並且由2—3人分別承包,形成相互競爭的態勢,讓幾個食堂比服務態度,比伙食質量,比菜餚價格,讓學生來選擇食堂,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實驗學校與華南學校,就餐人數達到20xx多人和4000多人,仍然採用學校自辦的辦法,學校組織了一個強而有力的食堂管理領導班子,一切為師生著想,儘量減少利潤,更好地服務於廣大師生。

三、經營情況

學校食堂經營主要有兩種形式,自辦與承包。

(一)自辦食堂:以學校行政的名義參與食堂的整個管理,主要有老師參與管理,總務處副主任負責全面工作兼司務長,教師人數不夠,也招聘少量的臨時工,一般廚師都是聘請專職廚師掌勺。學校伙食標準大致分城鄉兩種,城區學校每人每學期600元—700元左右,平均每天中餐7元左右,住宿生每人每天伙食費15元。農村學校每人每學期400元左右,平均每天中餐5元,學生每月帶米15—20斤。住宿生每人每天伙食費10—12元,每月學生帶米15—20斤,臨時工工資,水電煤氣費,易耗餐飲具添置費等均在伙食中支出,老師免費用餐或補貼用餐,每年都能上繳一定利潤給學校,多的達幾十萬元。

橫塘中學食堂處處為師生著想,想盡辦法,不斷翻新伙食花樣,每年會考前一天晚上,食堂員工專門為學生包餛飩100多斤,讓學生有個好心情,安安穩穩迎會考,受到家長們一致好評。六中專門為新疆班的學生新造一個食堂,完全按照清真的風格為學生做飯,保證讓少數民族的學生在蘇南吃得好,生活愉快,學習快樂。

(二)承包食堂:學校食堂由承包人員負全責,獨立核算,自負盈虧。承包者聘用有國家廚師資格的廚師和臨時工多名參加食堂的各項工作,學校有專人負責督查,不定期的抽查菜餚的質量和價格,定期召集學生問卷調查,瞭解學生對食堂的用餐意見,即時向承包者提出,要求能儘快改正。食堂除基礎設施,裝置和大型維修由學校投資外,人員工資,易耗餐飲具,水電煤炭費等由承包人支出。每年上繳學校一定的經費,各校情況各不相同,市區大學校一般均採用承包制,並且同時有2—3人分別承包,形成競爭機制,相互促進,共同提高。五中的領導十分關心承包食堂的`運作情況,經常到食堂與學生共同用餐,聽取學生的意見,然後及時反饋給承包者,讓承包人不斷提高服務質量。

(三)制度建設

全市各校均已建立了全方位,系列化的規章制度,對食堂進行 精細化管理。目前都有《文明食堂標準》、《衛生考核標準》以及應知應會培訓考核,衛生管理,食堂採購,餐飲具消毒,食品粗加工,配菜衛生,食堂倉儲保管,個人衛生,燒煮烹調,用餐等多種制度,做到工作有章可循,工作人員能認真貫徹執行。

(四)運作情況

1、食堂安全衛生有保障。市教育局發財科聯合市衛生監督所,對各校食堂都提出明確要求,並逐校考核檢查,做到嚴把貨源進口關,所有供貨單位必須具備有效營業執照,食品衛生許可證,個人健康證,並簽訂協議書,每次進貨均需索取相關證明,食堂設有專用庫房,各種食品分室、分類、分架存放,嚴格執行操作規範。

2、重視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能按食堂環境衛生的有關規定,做到廚房、餐廳環境整潔;餐具能按“一洗、二衝、三消毒”要求執行;餐後對餐廳及時清理、擦抹、打掃;每週大掃除一次,使食堂環境衛生工作常態化。所有上崗工作人員每年體檢,持證上崗。雲陽學校每學期對從業人員進行1—2次培訓和測試,對食堂要求“三清一靜”,並建立了考核獎勵制度。

3、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各校食堂都注重精心安排菜譜,做到葷素搭配,營養合理。自辦食堂的學校每週都將一週的菜譜公佈出來,基本做到每天不一樣,早點做到品種多樣,晚餐主食也經常變換。同時要求承包食堂每天的菜譜要多種多樣供學生選擇,根據不同季節,供應學生喜歡吃的菜餚,讓學生們吃得滿意。

4、建立長效監督檢查機制。

一是每年教育局配合衛生監督所對全市學校食堂進行一次普查,根據有關衛生部門的要求,提出整改意見,限期糾正;二是各校衛生管理人員每天對食堂進行檢查,對每天採購的食品進行質量檢查,查驗證明;三是每月由分管校長不定期對食堂進行抽查,在各種檢查中,發現問題隨時指出立即整改。

四、存在問題

1、全市學校食堂發展不平衡,絕大部學校食堂通過近幾年的升級改造,硬體條件已完全符合上級有關部門的要求,但還有一部分學校食堂的硬體有缺陷。食堂面積太小,少部分學校食堂沒有學生用餐的地方;個別學校的鍋爐老化,急需更換;部分學校食堂內的佈局不合理,至今還存在4所C級食堂,以及4所未評級的食堂。

2、缺少專業技術人員,飯菜質量難以提高。絕大部分學校食堂廚師達不到等級廚師標準,無營養師,點心師,難以進一步提高飯菜質量,據問卷調查,,有51%的學生認為口味一般,20%的學生飯菜只吃掉一大半。

3、學校食堂內部管理還存在管理不到位的現象,規章制度雖已建立,但執行中還不能嚴格執行,如不戴口罩和工作帽的不得上崗,指甲長的人員不得上崗等等,都存在一定的問題。

4、承包食堂還存在著過多追求利潤,服務質量低劣,飯菜質次價高,師生怨聲較多的現象,自辦食堂存在教師用餐明確好於學生,學生不滿意的現象,個別學校食堂的衛生狀況不佳,安全隱患潛伏,給師生身體健康帶來影響,都會給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負面影響。

五、幾點建議

(一)鑑於學校食堂在學校工作的重要地位,辦好食堂應是學校領導引起高度重視的課題,作為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擔負起辦好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食堂的領導責任。目前,中國小食堂無論是承包,還是自辦都屬“盈利型”食堂,食堂要開支員工工資,還要取得一定的利潤,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都把它作為一個創收的主要來源。這樣既增加了家長負擔,又影響了伙食的數量和質量,造成學生不滿意的現象。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食堂應該一律自辦,以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為宗旨,全面搞好安全衛生服務工作,辦成獨立核算,略有盈餘的“服務型”食堂,非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由於辦學規模較大,學生人數多,難於自辦,在承包過程中,要堅持公開招標的辦法,讓能為師生服務,具有食堂管理能力和管理資質的承包者參加,學生人數超過20xx人,要有2人以上來承包。

1、制訂規範,分類指導,建議省教育廳會同有關部門對不同類別,規模學校的食堂,制定統一規範,各市縣進一步細化,作為食堂建設的標準。

2、撥專款,限期整改,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在年度財務總預算中要設立食堂建設專項資金,對硬體不達標的食堂進行維修,改擴建、新建,按規範要求配發既安全衛生又環保節能的主要裝置。在5—8年內使所有食堂都達到A級標準。

3、核定編制,財務審計。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核定各校食堂人員編制數,關鍵技術崗位的職工納入全民事業職工編制,由市教育局統一招聘分配,一般崗位核定人數,由學校按統一要求招聘臨時工。所有食堂正式從業人員工資福利由財政負擔,全市要統一學校食堂收費標準和經費開支科目。定期組織財務審計。

4、多措並舉,充實人才。食堂專業技術人員嚴重缺乏是普遍現象,應引起足夠重視。要逐步為每所學校配備合格的司務長、等級廚師、營養師、司爐工等關鍵崗位專業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可從學校富裕人員中選調培訓(保留教師資格),可向社會公開招聘,還可以從大專院校,職業學校畢業生中招聘錄用。

(二)要督促學校認真履行管理食堂的具體責任,切實加強管理,不斷改善條件,改進工作,辦家長、學生滿意的食堂。

1、對目前食堂還處在C級和沒有等級的學校,要根據學校食堂的現狀,學生人數的變化和今後學校的去向儘快拿出改造的方案,如學校仍然保留,學生人數不少,那要抓緊時間,該改建或擴建的,限期達到標準。

2、如提檔升級不能實現,要區域性維修,添置食堂急需的裝置,對已將過期的鍋爐要立即更換。

3、建議學校利用家長學校,家長會,健康教育課,班會等形式,對家長和學生進行飲食、營養與健康的教育,改變學生普遍存在的挑食、偏食、喜吃不利健康食品的不良飲食習慣。

4、建議學校要加強對食堂工作人員的培訓、管理。對現有的廚師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可分批將廚師送到廚師培訓有關學校進行短期培訓,提高他們的烹飪技術,對一般從業人員要強化個人衛生習慣,服務態度的教育。

5、建議學校要充分發揮學生會的作用,讓學生會的代表參與食堂管理工作。讓學生既瞭解食堂的運作情況,又清楚市場蔬菜、豬肉的價格。對伙食的定價有個感性認識。這樣既起到督促檢查的作用,也讓學生吃得放心,吃得滿意。

6、建議學校要定期公佈食堂帳目,徵求師生意見,每學期對食堂進行審計,並將審計結果向教代會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