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報告>

農村民生工作調研報告

工作報告 閱讀(2.7W)

根據縣委開展“萬民幹部進萬村入萬戶”活動的要求,房縣民政局充分發揮民政部門職能,成立了專題調研組,通過採取實地檢視、走訪群眾、代表座談、查閱資料和聽取彙報等方式,就全縣的農村民生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調查,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農村民生工作調研報告

一、基本情況:

房縣總面積5110平方公里,是全省第一版圖大縣。全縣轄20個鄉鎮(場),304個行政村,156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0萬人。農民人均純收入2756元,財政收入2.1億元。我縣屬國家級貧困縣,也是老蘇區,全縣有優撫物件31160人,其中享受撫卹定補5469人,農村實有五保6610人,農村低保物件3.3萬人,城鎮“三無”物件820人,城鎮最低生活保障人員1.2萬人,常年因災救助物件40000人,60歲以上的老人6.4萬人,佔全縣總人口的15.2%,90歲以上的老人476人。全縣建有福利機構23所(其中縣辦福利院1所、光榮院1所,鄉辦福利院21所),為民服務視窗2個(即婚姻登記服務大廳、低保服務大廳),社會公益事業管理單位2個(即烈士陵園管理所、殯葬管理所),民政系統幹部職工共有82人。

二、民政惠民政策落實情況:

1、社會救助體系全面建立 社會救助是社會保障最基礎的工作,我們從城市低保救助開始,不斷拓展救助種類,目前已開展了農村低保救助、大病醫療救助、五保救助、災情救助、住房救助、司法救助、教育救助、臨時救助等十項社會救助種類,基本形成了覆蓋城鄉困難群體“應保盡保”的社會救助體系。同時,逐年提高提高救助標準,讓弱勢群體得到更多的關愛和實惠。“十一五”期間,我縣共投入民政事業資金4.5億元,常年救助城鄉低保物件達到5.8萬人,常年災民救助4萬人次,累計臨時救助城鄉困難群眾1.2萬人次,實現了城鄉居民無飢寒。建立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五年累計救助2500人次。自然災害應急救助能力明顯提高,幫助災民恢復住房8000戶。建立了撫卹補助標準自然增長機制,各類重點優撫物件撫卹標準與當地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

2、城鄉低保救助陽光化操作 為了解決群眾不瞭解救助政策,不知道救助程式,杜絕優親厚友、暗箱操作、政策執行不嚴等現象,近年來,我局積極探索創新社會救助工作方法,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全面實施救助服務。一是建立了民主評定製度。在低保物件的確定上,以村(居)民委員會為基礎,開展“民

主選貧”活動,對提出低保申請人,採取“一會兩票”的辦法確定物件,逐級上報、稽核;二是建立了季度稽核、半年核查、年度走訪的制度,形成了“低保物件即進即出、保障標準有高有低”的長效機制;三是建立了“四級公示”制度,即對低保物件實行村(居)公示、鄉(鎮)公示、縣級公示、戶掛標示牌,接受群眾監督;四是建立了公眾服務視窗。投資50餘萬元建立社會救助服務大廳,接受全縣群眾的政策諮詢,受理群眾的上訪,辦理臨時救助,承辦社會救助工作。2017年和2017年,我縣低保工作連續三年獲得“全省社會救助工作探索創新獎”。

3、社會福利設施建設不斷加快。近年來,我局搶抓機遇,大力實施民生工程,切實加強社會福利設施建設,提高了為民服務能力。一是投資1100萬元,對福利院進行了改擴建,新建老年公寓一棟,新增床位210張。目前裝修工程已接近尾聲,即將全面向社會開放使用,有效推動了我縣老年福利事業的發展。二是抓住“福星工程”建設的'機遇,投資400多萬元,新建了農林場福利院、化龍堰鎮福利院,改建了青峰鎮福利院、榔口鄉福利院、紅塔鄉福利院、土城鎮福利院、野人谷鎮福利院,4所福利院已達到省級模範福利院標準,6所福利院已達到合格福利院標準。進一步完善了農村福利生活配套設施,使入院五保物件的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高,確保了老人住得進、留得住、生活得好。三是投資800多萬元,興建了民政綜合服務大樓,為開展城鄉社會救助和婚姻登記系列化工作,提供了方便、快捷、寬敞的服務場所,每年接待服務物件達4萬多人次。四是啟動了殯儀館和公墓建設專案。

4、優撫安置政策得到進一步落實。一是全面落實了優撫撫卹政策,按政策及時予以調整,建立優撫物件臺帳,實行網路化管理,及時兌現優撫資金。二是認真解決優撫物件“三難”問題,制定出臺了《房縣優撫物件醫療保障實施辦法》,對優撫物件建立了醫療救助、醫療減免、住院費按比例報銷、大病救助“四位一體”的醫療保障制度。對現役軍人家屬給予重點幫扶。三是廣泛開展擁軍優屬慰問活動,充分利用春節、“八一”等重大節日,組織各級各單位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擁軍優屬走訪慰問活動,進一步密切了軍民軍政魚水情。四是開展復退軍人職業技術培訓。採取各種有效方式,廣泛開展復退軍人職業技術培訓,提高就業技能,擴大就業渠道。

《農村民生工作調研報告》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