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報告>

農村養殖調研報告(精選9篇)

工作報告 閱讀(1.54W)

在生活中,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農村養殖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農村養殖調研報告(精選9篇)

農村養殖調研報告 篇1

為全面掌握和了解我鄉家禽養殖情況,積極向縣委和鄉黨委反映農村人民群眾的呼聲和期盼,2017年底,縣委舉行“三問三看”大型調研活動以後,我深入到十里鋪鄉閆湖村委對村民家禽養殖情況進行了實地調研。目前,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肉、奶、蛋製品的需求量快速增加。在這種趨勢的帶動下以及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思想指導下,農村家禽養殖業迅速發展起來。家禽養殖業為農村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就農村家禽養殖場所遇問題展開調研。

一、 市場行情把握不住,經營模式老化單一

農村本就相對落後,網路等較快捷、廣泛獲取資訊科技的手段未興起。家禽養殖場的經營者大都為中老年人,由於各種的原因,他們大都受教育程度很低。資訊的潰乏導致了他們對本產業以及相關行情的掌握、分析、預測和應用的失敗。這樣盲目的養殖必將大大增加其養殖的風險性。家禽養殖場現如今還大都在採用傳統的先生產後出售經營模式,這又使養殖戶們失去了一道降低風險的保障。

二、防治疾病,困難重重

疾病是影響農村家禽養殖業發展的一個重大問題。如今,家禽疾病呈病種增多,新病不斷出現,非典型疾病增多型勢發展。當遇到病情時,越來越青睞於自診自治。農村家禽養殖場的人員大都具備一些經驗,有時遇到一些常見的疾病也確實可以治癒。可是更多的時候,由於缺少科學的診療知識,經過對一些病症相似而致病機理卻大為炯異的疾病做出錯誤的診治,而且,對於一些隱性疾病,更是憑感覺診治。

三、資金缺少,發展困難

農村家禽養殖場由於資金缺乏,無力購買自動化裝置,不得不全依靠人力飼養。自動化裝置的缺乏也嚴重影響了農村家禽養殖規模的擴大。

四、 預防意識薄弱

1、防疫過程有漏洞。如今,幾乎所有農戶都能堅持對家禽進行防疫。但是由於缺少人手等原因,防疫過程是該注射或其它較複雜的防疫方式簡化為飲水防疫,這樣起不到防疫作用,效果很差。

2、病死家禽得不到規範處理。在農村家禽養殖場中,需隔離的家禽依舊與發病禽混在一起,這易促使疫病傳播,加劇了疫病的防治難度,甚至有些造成病情失去控制的可能。病死家禽,仍處理不規範。沒有按規定做到深埋或燒燬,這些病死禽都攜帶大量病菌病毒這就有可能對養殖環境造成汙染,為今後的發展埋下了隱患。

3、消毒工作不到位。由於消毒是否到位並不直接對養殖造成影響,所以一些養殖戶都是起始時較注意,以後對此就逐漸失去了重視。

五、發展結構簡單,

現在普遍存在的現象就是家禽養殖種類較為單一,這也就是未能橫向發展。此種情勢加上農村養殖又不相互聯合不但會使其自身力量減弱,甚至還會導致惡性競爭。

雖然現在家禽養殖業剛興起不久,然而其發展方向已與可持續發展有了很大的背離。主要表現在:

(1)濫用藥物。這樣給藥的家禽體內藥物殘留量大,完全不能達到如今人們對“健康、綠色、無汙染”的要求。這就為家禽走出本地造成了困難。

(2)大量佔用可耕地建設養殖場房。一些養殖戶在起初的小規模養殖時取得了一些利潤,便求利心切,急於擴大規模,於是多方籌集資金建設場房。而為了交通便利、面積充足等因素,大部分新建場房都遠離村落,於是很多可耕地被佔用。而且,小規模養殖與大規模養殖有很多不同之處。小規模養殖易管理,易防控,風險相對較小;而大規模養殖中的相當一部分沒有充分考慮擴大規模後可能出現的問題而盲目擴大其規模,這也是不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畸形發展的具體體現。

農村養殖調研報告 篇2

摘要:社會實踐調查是大學生課外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大學生自我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方式,身為大三的學生,社會實踐應在結合我們實際情況下,注重實踐的內容和過程,從過程中鍛鍊自己、提高能力;聯絡自己所學有關專業,進行理論與實踐對比學習,這樣才能真正從中獲益。利用這個假期,通過走訪觀察家鄉附近中小型家禽養殖場,發現養殖場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並查閱資料以及諮詢相關人士幫助農戶解決了問題,使自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提高。

暑假期間,走訪了十幾家農戶散養型和兩家中型草雞養殖戶,發現在疾病防疫時,普遍存在相同的問題,其中某些問題成為了雞群成活率和生產效率的重要因素。這些問題可歸為以下幾類:

一.環境條件差

大多數養雞戶飼養規模小且人和雞同在一院,同時沒有相應的消毒設施,人員,運輸車輛 均能帶回病原體,為疫病的傳播提供了條件。由於通風不良,封閉不嚴,加上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燻蒸消毒液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夏季高溫高溼影響蛋雞產蛋率和肉雞正常發育。冬季則普遍存在保溫與通風的矛盾。有的養雞專業戶為了圖省錢方便,採取地上爐取暖的方式,溫度穩定性差,煤球燃燒產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聚集雞舍,並且經常採用關閉門窗的方式求得較高的溫度,造成舍內空氣質量較差,達不到雞的生存條件,常有發各種呼吸道疾病。

二.未執行嚴格的衛生防疫制度

多數養殖戶在剛開始飼養時對防疫問題還比較重視,能夠嚴格按照防疫程式操作,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飼養經驗的增加,一些從沒出現過問題的養殖戶就產生了麻痺心理,放鬆了對防疫重視,結果鑄成大錯。目前農村大多數雞場沒有在雞舍門口設定消毒池;對病死雞不是做深埋或焚化處理,而是剖淨食用,以至於雞場內汙水滿地流,內臟等廢棄物隨便亂丟,為疫情的傳播埋下隱患。

三.不能做到全進全出

種群混養在養雞場中是很普遍的現象。不同品種,不同日齡的雞混養在一起,飼養人員吃住在一起,幹活在一起,每棟雞舍的用具不分,疫病的急群眾相互交叉感染傳播。由此造成的後果是雞群發病多,用藥多,投入大;育成雞病死率淘汰率高,開產晚,產蛋高峰維持時間短,甚至根本達不到產蛋高峰,經濟效益受到嚴重影響。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可以採取這樣幾項措施來降低養殖風險。

一.建設飼養小區,實行規範化管理

在村莊外建設飼養小區,使飼養雞專業戶脫離庭院,在相對集中的小區內建立相對獨立的小型雞場,小區成立合作性服務組織,為養雞戶銷售,購雛,飼料提供服務,邀請專業技術人員統一進行指導,並對小區進行日常化管理。

二.加強養雞專業戶的防疫意識

採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使他們意識到疫病發生的危害性,而搞好環境衛生,進行定期的消毒,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式,則是控制疫病傳播,減少疫病發生的重要措施。思想認識的鬆懈隨時可能導致疫病的傳播,這是養雞業的大敵。同時,克服疫苗萬能的思想,加強飼養管理,提高叢集的綜合抗病能力。

三.強化疫苗管理

疫苗生產必須嚴格執行審批制度,無批准文號的疫苗嚴禁進入市場,有審批文號的疫苗要按正規渠道進入市場。對疫苗的經營管理實行供應制,要制止獸藥門市部經營疫苗,特別是要嚴厲打擊那些假冒偽劣疫苗的經營者,切實保障疫苗問題的可靠性。

四.培養技術人員

大多數基層技術人員在雞和其他小動物的飼養管理,疫病診療等方面缺乏專業知識和技術經驗,無力承擔這項重要任務。因此,採取各種途徑提高基層技術人員的綜合服務水平是當務之急。只有他們的技術水平提高了,才能及時解決養雞專業戶中出現的問題,保障農村養雞業的健康發展。

雞場中的浪費損失國家大力倡導畜禽集約化養殖,集約化養殖也是今後中國家禽養殖的發展趨勢。集約化時,講求的是“用最少的資源,獲得最大的收益”。在畜禽養殖時,力求節約成本,減少養殖不必要的損耗,浪費是堅決不能存在的。

儘管如此,在目前農村家禽養殖場中,浪費現象卻普遍存在。

一.雞的浪費

1.育雛期飼養弱雛造成的浪費

由於種雞場或孵化場管理的疏漏,一部分雛雞因帶病菌或脫水等因素產生髮育不良,體質差等現象,這樣大部分雞在以後的生長髮育、產蛋效能等方面都較差,這樣的雞往往是“細菌病毒的攜帶者”,有傳染病時它先要發作,之後在感染其他雞。最好的辦法是在育雛的前幾天觀察雛雞,將精神不振、弱小無力的雛雞淘汰掉。

2.育成期雞群均勻度差造成的浪費

追求叢集較高的均勻度是育成期的管理目標。按時做好飼料配置調整、消毒防疫、通風光照密度管理等管理工作,對少數體重超標的雞要進行限制飼餵量;對發育不良要加強營養,雞群的均勻度儘可能達到85%甚至更高。這是今後產蛋雞能否有產蛋高峰期,降低死淘率的保證。

3.產蛋期不挑選雞造成的損失

對無法治癒的雞、治癒後經濟價值不大、治療費用過高的雞以及傳染性強、危害性大的雞需要及時淘汰。否則浪費人力、物力、財力。產蛋期是生產中的關鍵時期,要注意產蛋少的雞,開產晚的雞,這樣的雞應當挑出後單獨飼養,採取加強營養或肌肉注射抗生素等方法。

4.雞消化不良造成的浪費

目前生產中雞的消化不良除飼料因素、長期使用藥物造成胃腸道菌群感染等原因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新城疫的感染。這些原因造成的長期消化不良,必然導致機體營養負失衡,雞的抗病力下降,產蛋下降,繼發啄癖、羽毛脫落等現象,損失浪費十分嚴重。

二.飼料的浪費

1.飼料配方調整失誤造成的浪費

一年四季氣溫不同,雞場的環境和管理方式不同,雞的營養需要會有變化。無論是飼料廠推薦的配方還是專家設計的配方都不可能時時適用。如冬季採用高蛋白的飼料會造成蛋白質的浪費。夏季天氣炎熱,應採用高能高蛋白的飼料,否則會因會氣溫氣溫高、雞的採食量下降造成生產效能下降,抗病力降低而影響經濟效益。

2.原料質量差造成的浪費

常常聽養殖戶說秋冬季節的預混料或濃縮料質量不好,雞產蛋有輕微下降,蛋殼質量稍差。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是當時全價料中使用的玉米水分過高。發黴玉米造成的損失也十分嚴重。雖然有時中毒現象不明顯,但其抑制免疫,損傷肝腎等重要器官組織,造成機體抗病能力下降,這樣看不見的損失其實非常嚴重。黴毒素中毒到現在還沒有特效的解藥,故應堅決不用發黴原料。

3.飼料攪拌不均勻造成的浪費

手工攪拌不必說,就是機器攪拌也常出現不均勻的情況。邊粉碎邊攪拌出料,攪拌時間不足,而最容易被忽視的攪拌不均勻的情況是在飼料中添加藥物或微量新增劑時不通過預混料而直接將其倒進攪拌機。在上千斤飼料中加入幾十克藥品,若攪拌不均勻,不僅起不到預期的防病效果,造成藥品浪費,而且極易使雞群中毒,造成更大損失。

4.飼餵方式不當造成的浪費

很多雞場沒有采取定時定量的方式,實際會造成極大浪費,如冬季氣中溫比較低,雞的採食量較大,採用自由採食的方法產蛋期雞體重普遍超重,過肥的雞初期產蛋量下降,到後期發展成脂肪肝或因肝破裂而引起死亡率上升。因此,應採用定時定量喂料,每次在投料後1—2小時內全部吃完;每月檢測雞群體重,根據體重增加速度來調整每日給料量。

三.用藥浪費

1.使用法不適造成的浪費

給已經拒絕採食的雞的飼料中加藥、不溶於水的藥物採用飲水法以及已發病的雞群使用預防劑量均會造成藥物浪費。所以,在大群用藥時應充分考慮雞群的狀況,日後再對症用藥。

2.無病亂用藥造成的浪費

雞病之多,危害之大,讓雞戶談“病”色變。不少雞場採用長期大劑量用藥的方法加以預防,這不僅使飼養成本增加,而且使雞產生耐藥性,對日後的治病不利。少數雞有病,很多情況下沒必要整群雞都用藥,是藥三分毒,藥物的副作用很大,尤其是對健康無病雞,會對其消化功能,肝、腎功能,免疫等產生不良影響。

3.隨意加大用藥劑量造成的浪費

任何藥物只有在合理的劑量範圍內,才能有效地防止疾病。劑量過小,不能防病治病,劑量過大則會發生中毒。因此,用藥時必須嚴格掌握劑量,不能將治療劑量作為預防劑量長期使用,不能將拌料濃度作為飲水濃度,否則易引起中毒。

4.稱量不準和比例不對造成的浪費

有的養殖戶用藥時不準確稱量,只是估計用藥,往往用量偏多,造成中毒。最常見用藥比例之一的ppm是百萬分之一,最易搞錯。

5.服藥時間過長造成的浪費

許多藥物有積蓄作用,不能長期使用某一種藥物,也不能長期使用多種藥物,服藥時間過長,其副作用的逐漸積累會給機體造成嚴重傷害,一般用藥最多連續七天,如還需用藥,最好停幾天再用。

6.藥方法不對造成的浪費

使用某些藥物時須用特殊的方法才發揮特定作用,用藥方法不當,則會造成中毒。

7.不瞭解藥名重複用藥造成的浪費

有的藥品化學名稱和商品名稱不一致,生產廠商不標明或同藥品不同生產廠家的商品名不同,使用者不瞭解,防止疾病時重複使用了同藥不同名的藥品,劑量超過而發生中毒。

8.飼料新增劑加了藥物又重複使用造成的浪費

有的廠家生產的畜禽全價料為了防病,添加了喹乙醇、土黴素等含藥物的飼料新增劑,使用者不知,在防病時又重複使用上述藥品,導致劑量超標而發生中毒。

四.其他方面的浪費

1.雞舍佈局與結構不合理造成的浪費

目前農村很多雞場受土地等的影響,存在雞場佈局和結構不合理的現象。如沒有將生產區和人的生活區分隔開;雞舍頂部沒有設定通風窗等,這些因素不利於消毒隔離和雞舍的有害氣體排除。另有一大部分雞場沒有設定育成室,育雛結束後直接進入產蛋雞舍,結果由於缺乏運動量造成雞骨骼發育差,易骨折,影響雞群產蛋效能,降低盈利水平。

2. 管理不到位造成的浪費

很多雞場管理者缺乏養雞技術,而且雞舍條件差,但養殖數量都較多,管理粗放。在現有條件下,要合理安排雞群密度,排出糞便,定期消毒,嚴謹缺水,減少應激,儘可能地給雞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

3.計劃不周造成浪費

資金計劃不周導致缺料少藥;育雛的時間和數量計劃不周,導致育雛雞籠大量閒置或開產密度過大,影響採食和產蛋;飼料計劃不周導致倉儲飼料積壓貨不足,飼料配方經常改動,影響使用效果。

4. 盲目擴建造成的浪費

許多雞場一旦盈利,就會把大量的資金用在擴建上,結果往往是雞場的規模擴大了,雞場的收益卻沒有大的提高甚至還有所減少。所以,與其把有限的資金用在擴大規模上,不如用來提高技術含量或改善雞舍設施,進而增加單位產量。

影響蛋黃顏色的因素及調控措施

目前,農村大中型草雞養殖場的收益來源主要來自兩方面:雞肉和雞蛋。雞肉一般要在收購雞苗後的八個月後才能銷售,而草雞六個月後就能開始產蛋,雞蛋價格的高低就成為影響養雞收益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其中雞蛋的賣相又決定了雞蛋價格。一般顧客比較喜歡蛋黃顏色深一點的雞蛋,認為深顏色的蛋黃其營養價值更高一些,因此價格也就更貴。到底有哪些因素影響著雞蛋蛋黃顏色呢?通過上網查閱資料等途徑瞭解到,有這麼幾個因素決定蛋黃顏色。

一.葉黃素原因

葉黃素類化合物種類繁多,常見有:

黃體素,廣泛分佈於植物的子葉中,其中,黃玉米,苜蓿草,金盞花粉,草粉中含量豐富,著色效果較好;

玉米黃質,玉米、辣椒、柑橘、苜蓿草、萬壽菊及蘑菇中含量豐富,著色效果差些;

柑桔黃素,在柑橘皮、辣椒中含量豐富,細菌和真菌中也含有少量的柑橘黃素,著色效果一般;

蝦黃素,存在於蝦蟹、牡蠣、昆蟲等動物體內,與蛋白質結合時呈藍色,煮熟後結合鍵被破壞呈紅色。

真正有著色意義的葉黃素只有黃體素和玉米黃質。葉黃素中的各種色素顯色效果不同,黃體素產生黃色,玉米黃質為橙色,下黃素產生紅色,柑橘黃素偏紅色,因此,它們之間的分佈比例將顯示不同的色調。黃色葉黃素(如黃體素)能明顯提高蛋黃的黃色度和明亮度,紅色程度的高低由紅色葉黃素(如玉米黃質)決定,黃色葉黃素與紅色葉黃素搭配可以產生橙色,但紅色葉黃素能抑制黃色葉黃素提高蛋黃黃色度的作用。

二.飼料原因

(一).原料

飼料原料中所含葉黃素是影響著色效果的重要原因,利用飼料原料增色的途徑有:

1.直接投喂天然增色劑,這是生產無公害雞蛋的發展方向。常用的天然增色劑有黃玉米、苜蓿、三葉草、益母草、金盞菊、萬壽菊、南瓜和艾葉粉等。例如,每千克黃玉米粉中含有胡蘿蔔素8.3mg,有60%的黃玉米配合日糧飼餵十天,蛋黃顏色即可從一級提高到八級。在雞日糧中新增海帶等海產植物或蝦類等水產動物,分別按幹品2%—5%和4%加入,幾天後可使蛋黃明顯增色。

2.在日糧中補充常見的蛋黃著色劑,分為化學合成著色劑和天然著色劑,前者著色穩定,但過量易產生毒副作用,在生產過程中應控制用量。天然著色劑毒副作用小,但價格昂貴。天然著色劑有兩種:

(1).金黃色素:美國公司生產,每千克含22g活黃葉素,可以和其他著色劑一起使用,一般每噸雞飼料中新增250g—350g

(2).路康定:德國巴斯夫公司生產的胡蘿蔔素,每10g路康定可向蛋雞提供110萬單位的維生素A,減少飼料中維生素A的新增量,每噸飼料中新增60g,可使蛋黃變為深黃色。

在實際使用中需要注意的是:

(1).色素在蛋黃中的的沉澱並非與天然色素的新增量成正比的,也就是說天然色素的新增量是有一定限制的,並非越多越黃。

(2).葉黃素屬於脂溶性物質,必須溶於脂肪中才能被家禽吸收,因此,日糧中通常新增3%—5%的動物性脂肪可以提高著色效果。

(3).飼料原料中的葉黃素含量隨其產品,產地,乾燥方式,儲存時間以及時間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別。東北地區的玉米色素含量要比華北地區的小,新鮮玉米的色素含量要比儲存過的大。

(二).維生素A和鈣的含量

維生素A具有與色素相似的結構,因此它們之間在吸收上存在著競爭抑制,如果維生素A過量,則降低色素的吸收沉積。但維生素A不足,又會使胡蘿蔔素轉化為維生素A。蛋雞日糧中鈣的含量能影響色素沉積,高鈣日糧會抑制葉黃素的吸收。,因此雞飼料中不可過多的新增鈣,應控制在4%以內。

(三).抗氧化劑

在每噸雞飼料中新增125—250g抗氧化劑,可改善蛋黃色素的沉積,從而使蛋黃顏色加深。常用的抗氧化劑,可防止維生素E和乙氧喹等,這些抗氧化劑在含不飽和脂肪酸中新增,效果更好。

(四).黴菌毒素

黴菌毒素不僅可使飼料養分丟失,使飼料變質,而且它能組織或減少膽汁分泌,顯著降低小腸對葉黃素的吸收,輸送和沉積功能。尤其是黃麴黴毒素可使淡黃色則明顯降低。在蛋雞日糧中新增0.2%的黴菌抑制劑,可以抑制產生真黴菌素,防止飼料氧化變質,從而保持蛋黃的顏色。

(五).藥物作用

某些藥物如吩噻類等藥物過量使用會使著色造成不良影響,而土黴素,金黴素,阿散酸等在某些情況下可以改善著色效果。

三.家禽自身因素

1.品種

家禽對葉黃素的沉積存在遺傳上的差異。如來航雞沉積葉黃素的能力比白洛克強,新漢普夏雞頸部顏色顯著白於白洛克。雞蛋沉積色素的能力是鴨蛋的2倍左右。蛋黃的著色還與生產效能有關,往往在一個生產週期內,產蛋開始時蛋黃的顏色較深,然後逐漸變淺。因此,應加強著色沉積能力強的品種的選育工作。

2.日齡

產蛋雞日齡與蛋黃顏色具有相關性,一般來說,成年雞比雛雞沉積色素能力強,而老齡雞雖日齡的增大,色素沉積能力反而逐漸減弱。

3.疾病因素

家禽如果處於疾病狀態,如消化和呼吸道疾病,尤其是消化道系統疾病,會對葉黃素的吸收產生不利影響。如新城疫,球蟲病,沙門氏菌並,禽流感傳染性貧血等,都會影響腸道的吸收能力,時色素沉積率下降。

四.結語

葉黃素廣泛分佈與動植物體內,正常合理的應用這些著色劑,是提高蛋黃色澤的關鍵所在。同時要加強著色能力強的品種選育,並注意飼料配製中各組分的拮抗和協同關係,防止有效色素的損失。

農村養殖調研報告 篇3

一、現有情況

xx村現有養雞專業戶25戶,存欄達到25000只雞,由於年前第四季度至今年第一季度,養雞市場出現了飼料價格波動,雞蛋賣價偏低的情況,養雞戶虧損較嚴重。根據產業扶貧的原則,駐村工作隊和村雙委班子研究,決定向扶貧辦申請10萬元的蛋雞專項扶貧資金,(現已到位)幫助xx村的蛋雞養殖戶度過艱難期,我們召集養殖戶和部分村民開會宣傳扶貧產業政策,使村民吃了定心丸,又新發展了12戶養殖蛋雞。今年四月份,我們及時為這25戶村民訂購了25000只雞,時逢近期雞蛋價格上浮,根據現在的雞蛋價格,預計在未來的幾個月中,蛋雞養殖戶將有一筆較為可觀的收入(按照當前雞蛋價格,如能持續半年,一千隻雞可淨獲利潤達到2萬元)。

幫扶工作隊進駐xx村後,進市場調研,分析比較,引導18戶村民養殖肉鴿,肉鴿養殖已初具規模,存欄已達7000餘對,14000餘隻。肉鴿養殖比蛋雞養殖的市場穩定,利潤也較高;缺點是前期投入大,肉鴿養殖週期較長,前6個月不產生經濟效益,從購進肉鴿到開始回收資金需一年的時間,每對肉鴿需投入180元左右。(不含基礎建設費用)一年可獲利100元。

二、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養雞方面存在的問題;我們經過對xx村養雞產業進行認真調研,發現該產業風險性較大,受市場影響大。針對這一問題,我們計劃採用產業鏈的方式進行規避,具體做法就是村內成立蛋雞養殖合作社,以合作社的形式與以雞蛋為原料的食品加工公司簽訂產銷合同,保證一個價格的穩定,維持相當的利潤;雞飼料實行團購,以降低養雞成本,規避風險。

肉鴿養殖方面的問題,肉鴿養殖的前期投入較大。以養一千對肉鴿計算,前期投入需要26萬元;現在我們採取的辦法是小規模起家,滾動發展的模式,來解決暫時資金不足的問題。另外我們計劃為肉鴿養殖專業戶謀求貼息貸款和扶貧互助金,以這種方式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

養殖產業與村民生活環境矛盾的問題。養殖蛋雞、肉鴿或者其他牲畜都會在氣味、噪音等某方面對村民生活環境造成汙染。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駐村工作隊與村雙委班子,黨員代表、群眾代表、養殖戶代表研究確定,在xx村村西規劃80畝地的養殖小區。為吸引養殖戶入駐養殖小區,對所規劃80畝地採用有償置換或承包地互換,現我們正在積極推動這項工作;同時我們現已申請到十萬元扶貧資金為養殖小區硬化道路1000米(規格路面寬4m,厚18cm),下一步還需再申請資金為小區打機井一眼,安裝輸水管道、輸電線路2000米。現在已經有9戶養殖專業戶入駐養殖小區。為淨化環境,形成迴圈經濟,計劃在養殖小區內建至少5個養豬場,利用肉鴿產生的糞便,經過晾乾、粉碎、發酵,用來餵豬,準備在小區內發展5戶養豬專業戶,形成產業鏈條,現在此項工作正在積極推動中。

農村養殖調研報告 篇4

(一)目前畜牧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養殖戶資訊閉塞

該村散養戶沒有拓展外銷渠道,畜禽產品主要依賴於本地的屠戶收購,其價格完全由屠戶掌控,致使其產品賣不起價錢,嚴重影響養殖戶的積極性,制約了生產的發展。

2、畜牧業生產結構單一

畜禽品質普遍退化,由於各養殖戶長期高度分散經營,畜群近親繁殖,種畜更替難,不能有效進行家畜品種改良。家畜品種單一,呈逐漸退化狀態,直接影響著畜禽的個體生產效能、抗病能力和畜牧業生產效益。

3、畜禽疫病嚴重

由於缺乏科學的養殖知識,加之畜禽生長環境差,導致畜禽發病率高,有的農戶甚至存在僥倖心理,認為自己的畜禽不會生病從不搞防疫,一旦疫病發生全村遭殃,而且發病後往往又不及時治療,造成重大損失。據調查,每年都有相當部分畜禽死於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等各類傳染病。

4、加工業滯後,組織化程度低

畜牧業的大力發展,需要加工業做堅強的後盾,更需要龍頭加工企業的帶動。目前坪地營村的畜禽產品,基本上是屠宰後賣白條肉的初級加工企業,不僅產品檔次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競爭力弱,而且產品不能外銷,只能在當地銷售,嚴重影響了畜禽產業的做大做強。畜禽的肉食加工也是一些小作坊,嚴重製約著畜牧業的發展。

在畜牧業生產經營中養殖戶的組織化程度低,“龍頭”企業少,不能有效帶動養殖業的發展,主導產業、產品存在有勢無優,有量無質,品牌效益差等問題,缺乏市場競爭力。

5、環境汙染嚴重

隨著養殖規模不斷擴大,畜禽排洩物大量增加,大部分養殖戶未經處理直接排放,走進坪地營村可以看到路邊堆積的畜禽糞便,味道嗆人難受,嚴重影響環境。

(二)飲水問題需進一步重視

水是生命的源泉,每個人每天都離不開水,但是目前農村農業化肥用藥,畜禽養殖生活汙水直接或間接進入河流等汙染方式是當前現代環保問題,汙水氾濫等滲入地表,使地表水受到了嚴重汙染。為了從根本上改善村民飲水問題,使之遠離汙染水,喝上放心水,應從水源和地表水流通方式加強治理,使每家每戶都能飲上健康水,放心水。

(三)村容村貌需要進一步整頓

經過多次進入村民小組,走訪群眾,和群眾聊天,發現大部分家庭都是單層瓦房,村容村貌較差,村裡的道路在下雨天卻是泥濘不堪,坑坑窪窪,嚴重影響通行,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目標還需要一些專案的支援和政策的扶持。

農村養殖調研報告 篇5

—陸川縣億龍達蛇類養殖專業合作社產業扶貧案例。陸川縣億龍達蛇類養殖專業合作社所在地四樂村為“十三五”整村推進扶貧開發貧困村。村總人口8292人,其中在冊的貧困戶126戶,貧困人口654人。根據整村脫貧和貧困戶脫貧基本要求,四樂村擬將陸川縣億龍達蛇類養殖專業合作社扶植髮展為村特色產業,產業助推扶貧發展。

一、合作社基本情況

陸川縣億龍達蛇類養殖專業合作社位於珊羅鎮四樂村麻地塘片,原陸川縣第二水泥廠內,法人代表為李武,成員出資總額為300萬元,各類證照齊全,擁有營業執照和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合作社擁有養殖場3800多平方米,冷庫350多立方米,現養殖各類蛇存欄2萬多條,出欄1萬多條,產值300多萬兀。

合作社於2008年初成立陸川縣億龍達蛇類養殖場,並帶領廣大農戶開展蛇類養殖,至今有著8年的蛇類養殖經驗,積累了小苗開口、疾病防治、成蛇管理、無冬眠養殖、採毒技術等系統、豐富的專業技術,並擁有蛇類養殖專業技術人員5人,其中3人負責合作社內養殖戶的技術指導。合作社2016年被玉林市團委授予“玉林市青年創業示範基地”稱號。

二、執行模式

採用“合作社+農戶”模式助力農戶增收。農戶自願加入合作社進行養殖,合作社集體採購種苗、詞料,免費提供養殖技術培訓,並負責成蛇的銷售,解除養殖戶的後顧之憂。養殖戶可以利用自家舊房進行小規模養殖,一間十幾平方米的房間約可養殖150條蛇,場地佔用少,無汙染,產值高。目前加入合作社進行蛇類養殖的農戶80多戶,年產銷各類肉蛇達16萬多條,約240噸,產值超過3000萬元,每年使廣大加入合作社的農戶增收超過900萬元。

三、成本和效益

目前肉蛇銷售總體情況供不應求。2016年的肉蛇均價70—80元/斤,養殖成本為50—55元/斤,利潤達到20多元/斤,以每條3斤左右計算,一條蛇利潤達到六七十元。肉蛇主要銷往廣州、長沙、上海、南京、浙江等較發達省市,供不應求。

四、發展規劃

(一)擴大養殖甚地規模。合作社法人養殖基地將進一步擴大規模,成為貧困戶入股分紅的穩定平臺。擴大規模約可以吸收330萬元資金,每年可給入股貧困戶分紅30多萬元。

(二)擴大合作社規模。合作社希望通過吸收更多的貧困農戶加入,進一步擴大合作社成員規模,帶領廣大農戶發家致富。

農村養殖調研報告 篇6

近年來,XX市畜牧水產養殖方式從分散養殖向規模化、集約化養殖的逐步轉變,規模養殖場建設發展較快,不同規模的畜禽養殖場(戶)不斷湧現,促進了我市畜牧業的發展。但是,隨著規模養殖的發展,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排洩物以及飼料獸藥殘留物也給生態環境帶來了一定的不良影響,因此,控制規模養殖對環境的汙染刻不容緩。

一、XX市畜禽養殖現狀

截止2014年底,全市畜禽牛存欄達1.94萬頭、羊存欄2.57萬隻、豬8.32萬頭、禽類年末存欄15.84萬隻;全年牛出欄0.45萬頭、羊出欄3.61萬隻、生豬出欄9.11萬頭、禽類出籠41.01萬羽。我市共有各類養殖大戶400餘戶,其中規模養殖場達到144個,年出欄100頭以上規模養牛場1個、年出欄300頭以上規模養羊場11個、出年欄生豬500頭以上的規模養豬場97個、年存欄1萬羽規模蛋禽場1個。這些養殖場大多數沒有辦理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手續。據調查,絕大部分畜禽養殖場基本都建於對居民會產生環境影響的區域內,一些鄉鎮的畜禽養殖場甚至就建在居民區內,距離周邊居民或水源地都比較近,由於大多數畜禽養殖場沒有配套汙染處理設施,畜禽糞便尤其是散養的畜禽糞便直接排向魚塘、溝渠、農田,再加上養殖場選址不當,不僅對周邊地區環境構成威脅,而且在部分鄉鎮已經造成了畜禽養殖場與周邊居民的環境汙染糾紛。

二、畜禽養殖環境汙染的主要原因

(一)規模化養殖佈局不合理。我市畜牧業逐步向集中化、規模化發展發展。但我市規模化發展程序中存在著畜禽養殖場分佈不合理的現象,個別鄉鎮只有幾家養殖場,而有的鄉鎮卻存在十幾家,其中有的村都存在好幾家,並且緊緊相連。畜禽所產生的排洩物較為集中,加之不能及時有效的處理,就會導致囤積,對人和畜禽的環境造成嚴重汙染。

(二)獸藥、飼料等投入品使用不當。養殖者濫用抗生素、激素、微量元素等投入品,其產生的後果就是藥物殘留,對人類健康及環境造成嚴重危害及汙染。

(三)畜禽廢棄物得不到充分利用。養殖業逐漸向城鎮、郊區轉移,農業和畜牧業的脫節,導致了種植業與養殖業的分離,養殖者不種地,畜禽糞便及廢棄物不能及時還田消納。我市乃至全州較為缺乏有機肥料生產企業,而同時化學工業的迅速發展,化肥的產量大,價格低,從而導致大量畜禽糞便、廢棄物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汙染。

(四)養殖場建設的監管力度不夠。我市養殖場大多數沒有辦理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手續,在養殖場新建過程中環保部門僅對部分大型養殖場進行環境測評,而且抓的不嚴,以致相關法規得不到有效執行。

(五)規劃建設不合理,缺乏前瞻性。早期建造的養殖場,未經科學規劃,選址、欄舍建設都缺乏前瞻性,佈局建造隨意,不少養殖場建在城鎮近郊、村莊旁、河流溪溝畔。欄舍建設缺乏規劃,多數是邊發展邊建設,佈局凌亂,建造簡陋、設施陳舊落後,易對周邊人居環境造成影響。

三、畜禽養殖汙染治理存在問題和困難

(一)缺乏指導性政策及措施。州、市還未出臺養殖業汙染防治規劃、養殖三區劃分方案及相應的激勵措施。同時現有畜禽汙染防治的政策、法規不夠完善。再加上認識不足、資金缺乏、技術匱乏等方面的原因,有些規定難以有效落實,現有的政策、法規大多數只是原則上的規定,缺乏可操作性。我市大部分養殖場管理粗放、薄弱,絕大多數集約化畜禽養殖場建設之初,沒有辦理環保審批手續,缺乏配套的汙染防治措施和廢棄物綜合利用措施。大部分養殖企業重飼養輕治理,不願投入大量資金用於環保技術或購買環保裝置。

(二)部門職責不清,沒有形成聯動機制。全市各相關職能部門分工不明確,導致在管理上存在著很大的漏洞,加大了畜禽糞便汙染治理的難度。如我市養殖汙染防治財政專案實施主要由環保局實施,畜牧部門不瞭解。在監督過程中存在踢皮球,不能形成合力的情況。

(三)環境保護意識嚴重缺乏。全市大部分養殖戶缺乏環保意識,追求短期經濟利益,可持續發展意識極差。對進行糞汙治理改造缺乏主動性,不願花錢建設糞汙處理設施,一心想著專案支援。同時部分養殖戶忽視欄舍內部環境,對欄舍沖洗用水不注重控制,汙水隨意排放,畜禽糞便隨處堆放,不建造堆放設施,嚴重影響了養殖場及其周邊環境。

四、畜禽養殖汙染的防治建議

(一)政策法規層面

1. 政府制定養殖業汙染防治規劃。政府要及時編制養殖業汙染防治規劃,由規劃、環保、畜牧、水利等部門聯合制定禁養、限養、適養三區劃分方案。同時積極正確上級激勵專案,制定本地區汙染防治激勵措施。

2. 加大資金扶持、治理和發展生態養殖業。政府應建立規模養殖汙染治理專項資金,主要用於糞汙無害化處理及綜合利用、研究環保型飼料和生態畜牧業的研究及推廣。採取以獎代補的方法,鼓勵規模養殖戶投資養殖汙染治理,對積極治理畜禽養殖汙染的規模養殖場、戶,在養殖用地、信用貸款等方面給予優惠與扶持。各級環保、畜牧行政主管部門,要在各自職能範圍內對治汙成效突出、示範作用明顯的畜禽養殖場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積極幫助爭取專案,多渠道引進資金及技術,使治汙技術早日服務於養殖業。

(二)綜合管理層面

1. 合理規化畜禽養殖場的建設。一是科學規劃建設。養殖場(小區)的選址、規化與建造新建養殖場在傳統建場選址基礎上,將糞汙處理納入規劃之中。二是創新改進措施。選擇安裝先進控溫、通風、光照、糞便清理、糞汙再利用、消毒、汙水處理裝置及糞尿加工處理裝置等。三是加強綠化。利用綠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以達到降低溫度、減少輻射、減少細菌和除塵除臭的目的。

2. 提高養殖環保意識。環保、畜牧等部門針對畜禽養殖對環境汙染重要性進行宣傳,要進一步加大對《畜牧法》《畜禽養殖汙染防治管理辦法》《畜禽養殖業汙染防治技術規範》、《畜禽養殖業排放標準》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尤其是畜禽養殖者的環保意識,增強養殖者對實施環境汙染治理的責任感和自覺性。

3. 建立聯合機制,加大監管力度。環保、畜牧等有關部門要明確責任,加大力度、通力協作,建立長效監督機制,嚴把新建養殖場防疫條件的准入關,建設一個,達標一個。嚴格執行畜禽場建設的環保審批制度、排汙申報制度和排汙許可證制度等相關制度,對不遵守法規制度的,對不符合要求的,該整改的整改、該搬遷的搬遷、該關閉的關閉。

(三)技術層面

1. 推廣環保養殖。一是規範用藥管理。減少使用抗生素類新增劑,選擇使用高效、低毒、無殘留的綠色獸藥;制定合理的免疫計劃,不濫用疫苗。二是加快新技術推廣。加快乾溼分離、沼氣化處理、有機無機複合肥加工等畜禽養殖汙染防治實用技術推廣採用幹清糞生產工藝,實現畜禽糞便幹清堆積發酵後就地消納。三是推行生態養殖模式。積極推廣“豬(牛、雞)—沼—果(菜、樹、魚)”等多種生態養殖模式,從而實現畜牧業內部的良性迴圈,提高畜牧業的整體科技水平、環保水平和可持續發展水平。

2. 綜合治理養殖汙染。一是糞便達標排放。畜禽糞汙經厭氧發酵處理和沉澱後,在經過曝氧、生化或過濾淨化等好氧處理,使處理後的汙水達到國家畜禽養殖業汙染物排放標準向外排放。二是無害化處理。養殖場病死畜禽的屍體必須經過無害化處理,其他生活垃圾應遵照國家有關規定集中處理、綜合利用,不得自行隨處掩埋或焚燒。

農村養殖調研報告 篇7

××市是河北省水產養殖大市,養殖規模和產量在全省均居首位,佔據了全省水產養殖業的半壁江山。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全市水產養殖業迅猛發展,在農村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是農民脫貧致富、增產增收主要途徑之一。我市水產養殖業所取得的進步與成績是巨大的。但在整個行業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許多問題,值得我們去思考、去探討。

一、養殖現狀

目前,全市水產養殖面積達到106萬畝,其中海水養殖面積70萬畝(包括灘貝養殖),淡水養殖面積36萬畝。水產養殖總產量29萬噸,其中海水養殖產量11萬噸(包括灘貝產量),淡水養殖產量18萬噸。在海水養殖中,中國對蝦、日本對蝦和南美白對蝦為主養品種,其中中國對蝦養殖面積8.5萬畝,日本對蝦養殖面積12.5萬畝,南美白對蝦養殖面積4.9萬畝,對蝦總產量19982噸。工廠化養殖面積達到40多萬平方米,養殖品種包括:牙鮃、大菱鮃、河豚等。在淡水養殖中,鯉魚、鯽魚、鰱魚、鱅魚、草魚為主要養殖品種。全市水產養殖業呈現出方興未艾的大好局面。從以上這些數字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市的水產養殖規模不可謂不大,水產品產量不可謂不高,在農村經濟中所發揮的作用不可謂不突出。然而,面對這些成績我們仍需保持清醒的頭腦,去發現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去研究制約行業發展的矛盾所在。

二、存在問題

第一、養殖結構不盡合理,經濟效益增長緩慢

縱觀全市水產養殖結構狀況,仍以傳統的養殖品種占主導地位。海水以“三蝦、三魚、三蛤”為主,即中國對蝦、日本對蝦、南美白對蝦、河豚魚、牙鮃、大菱鮃、青蛤、文蛤、雜色蛤等。淡水主要是鯉魚、鯽魚、鰱魚、鱅魚、草魚等。中國對蝦和日本對蝦雖然是很好的傳統養殖品種,但由於受病害的影響,單產較低,經濟效益不穩定。淡水傳統養殖品種單產高,總產量大,但由於集中上市,又沒有穩定的出口渠道,只靠內部市場消化,市場價格持續低迷,經濟效益差。區域優勢品種效應未能得到充分體現。工廠化養殖在我市發展很快,也豐富了海水養殖品種,滿足了市場的需求;但水質環境問題、苗種問題、病害問題又成了工廠化養殖發展的三大發展“瓶頸”,制約了工廠化養殖的可持續發展。

第二、缺乏產品質量意識,難以形成出口創匯的拳頭產品

目前,我市水產養殖主要以池塘養殖為主,而池塘養殖大部分採取精養方式,尤其是淡水池塘養殖,放苗密度大,產量高,這樣的養殖模式曾給養殖戶帶來過很好的經濟效益。然而由於受到池塘老化、水源短缺、汙染加劇及苗種品質退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病害頻頻發生,在整個養殖週期內需要不斷用藥,如消毒劑、抗生素、殺蟲劑等。有些養殖戶為了治療魚病,甚至使用一些劇毒農藥,如溴氰菊酯、甲胺磷等,而這些藥物的長期使用,造成病原體的抗藥性增強,進而用藥濃度就需不斷加大,毒性也越來越大,藥物殘留嚴重超標,如此形成惡性迴圈。這樣的水產品流入市場對人類健康將造成危害,存在著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這和我們所倡導的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相違背,並且在國際市場中藥物殘留也成了水產品出口受限的主要因素,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水產養殖業發展中的潛在風險。

第三、環境保護意識淡薄,環境汙染日趨嚴重

受利益驅使和不當的宣傳導向,有些地區為了追逐短期利益將大片的糧田改造成池塘,進行水產養殖,使當地植被遭到破壞,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生態環境,產生不良的後果。養殖面積不斷擴大,幾乎有水的地方就養上了魚,造成水源嚴重短缺,養殖環境急劇惡化。養殖環境的汙染除了工業汙染、農業汙染與生活汙染等因素外,養殖本身也會造成水環境汙染。成噸、成百噸、成萬噸大量的飼料投入養殖水體中,而這些飼料只有20%左右被魚蝦轉化利用,其餘80%將以不同方式流入水環境中,造成養殖水域富營養化,隨著池塘換水的進行,這些被汙染的養殖用水排入河流或海域,成為一種新的汙染源,影響著人類賴於生存的大環境。水產養殖業本身造成的環境汙染不容忽視。

第四、優良品種匱乏,種質狀況退化

良種的選擇和培育是增產、增效的關鍵。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使優良品種可顯著增加產量。而目前我市的狀況是缺乏高產、優質、抗逆能力強的優良品種,種質退化現象嚴重;養殖親體或苗種依賴於捕撈自然資源,造成自然資源衰退或破壞。我市的人工選育和遺傳育種的研究研究基本上還僅僅處於起步階段。我市水產養殖品種除極少數進行過系統選育和改良外,絕大多數水產養殖動物都是未經選育的野生種,累代養殖出現了種質退化、雜合度降低、遺傳力減弱、生長速度減緩、成熟提前、品質降低、抗病力下降等問題。實踐證明,品種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市水產養殖業穩定、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儘快培育出生長快、品質優、抗逆能力強的水產養殖動植物新品種,對於實現我市水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三、發展趨勢

第一、以市場為導向,養殖結構將不斷優化

一是充分發揮區域優勢,開發當地傳統品種,使之形成規模,形成產業。如我市已經形成養殖規模的中國對蝦、日本對蝦、河豚、河蟹等,要把我們的傳統優勢品種做大、做強,在產品質量上、品牌宣傳上加大力度。按照開發一個品種,形成一個產業,致富一方百姓的思路,搞好區域規劃和品種結構調整。沿海地區除了發展一般的淺海灘塗養殖外,還要適度發展工廠化養殖和深海養殖,拓展海水養殖的空間,山區水庫要大力發展增殖漁業和觀光漁業。倡導多種養殖模式並存,以往的高密度、高產量養殖模式,將向低密度、高品質、高效益的自然生態養殖方向發展。

二是要根據市場多變性和多樣性的要求,從以生產為中心轉變到以市場為中心上來,緊緊圍繞市場轉。在引進和開發名特優新品種的過程中,一定要考察新品種對當地環境的影響,篩選出適合當地的優勢品種,使之能形成規模、形成產業,並有自己的市場。比如我市引進的日本對蝦、南美白對蝦、羅非魚等就非常成功。已初步形成規模化、產業化,並且具有很好的市場。只要各部門從實際出發,認真考察、論證,在新品種的引進和開發上下大功夫,就能夠不斷為水產養殖業注入新的活力。

三是大力發展休閒漁業,增加新的經濟增長點。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講究生活情調,休閒度假、觀光旅遊已成為當今社會的消費時尚。每個家庭在旅遊度假上的消費支出較以往有了較大提高。我市旅遊漁業資源豐富,各地應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逐步發展獨具特色休閒漁業,從而帶動相關產業(如交通、旅館、餐飲等)的發展。觀賞漁業作為休閒漁業的寵兒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在城市家庭買個小魚缸,養點金魚、熱帶魚,賓館安置個魚缸放點水草、珊瑚已越來越時興,有條件的地區發展觀賞魚養殖及其系列產品將大有可為。穩步發展,逐步壯大,形成規模,形成產業後,將形成新的出口創匯品種。

第二、養殖品種不斷優化,優質良種逐步增多

一是提高我市水產養殖育種手段的科技水平

在育種的技術手段上,充分發揮經典的選擇育種技術的可靠性與穩定性,大力發展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推動細胞工程育種育苗技術的成果轉化,同時,注重其他育種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形成多種技術並舉、各有側重的發展局面。

二是改變優良品種缺乏的不利局面

在選育的種類上,目前應特別注意抓好對蝦、扇貝、大黃魚、牙鮃等海水主養種類的新品種培育工作。在此基礎上,逐步開展其它重要種類的選種育種研究。對國外已經引進的名特優種類,如大菱鮃、歐洲鰨等,要強調對其遺傳多樣性的跟蹤檢測。對新開發和待開發種類,如石斑魚、半滑舌鰨等,首先應完成人工條件下的親體培育和苗種繁育技術的研究,擺脫養殖生產對野生資源的依賴性,在此基礎上開展遺傳育種的研究工作。

三是加強優良品種培育基地建設

建議由政府投入和企業配套為主,建設區域性的養殖優良品種培育基地,重點做好主要養殖類的新品種培育工作。充分發揮地方政府與大中型水產養殖企業的積極性,建立廣泛地群眾參與的優良品種選育體系。建議由權威領導部門牽頭,組織有關專家制定一個面向整個產業的水產養殖良種選育計劃,按產業發展的急需程度,分期分批分層次實施。合理地調配科研院所和生產企業的資源優勢,把育種變為行業內專家和群眾共同參與的行為。

第三、傳統漁業將向現代漁業,數量漁業將向質量漁業不斷轉變

首先要大力推廣產業化經營,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和區域特色,堅持“扶大、扶優、扶強”的原則,重點培育一批規模較大、實力較強、輻射帶動能力突出的龍頭企業,促進漁業增效,農民增收。龍頭企業要不斷加快科技進步,提高產品質量,改善經營管理,增強競爭能力。漁業主管部門要對龍頭企業、漁業產業化示範區加強指導、協調和管理,促進漁業產業化經營的健康發展。

其次是提高養殖水產品的質量安全意識,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入世以後,水產品市場將更加開放,漁業面臨更為廣闊的國際市場空間,市場競爭也會更加激烈,對水產品質量的要求將越來越高。以往那種只注重產量,忽視質量的生產理念將被淘汰。從當今水產品國際貿易的特點看,產品質量安全已經成為最主要的貿易壁壘。歐盟、美國、日本、韓國經常以衛生質量標準為由對我們的水產品出口進行限制。如2000年歐盟對我國冷凍蝦檢出氯黴素超標,從而全面封殺了我國養殖冷凍對蝦對歐盟的出口,給我國對蝦養殖業造成巨大損失。為了應對這種挑戰,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水產品食用衛生安全管理。首先要全面推行水產養殖標準化,建立一整套符合本地區,又與國際接軌的水產養殖標準體系。

二是要加快水產品質量監督檢測體系建設,為全面提高水產品質量和安全性提供保證。三是依法實施水產養殖全過程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執法強制性標準的監督檢查力度,引導並提高廣大養殖戶質量意識,使之能自覺地按照漁業質量標準進行生產。漁業執法部門要積極行動,切實抓好從“魚苗到餐桌”全過程的質量監督管理,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多的“無公害”水產品。

第四、養殖標準化體系將不斷完善

為了提高養殖水平,實現水產養殖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就必須提高廣大從業者的整體素質。從事水產養殖實行養殖證制度是一項切實可行的有效方法。早在1986年頒佈實行的《漁業法》中就明確了養殖證制度,但由於種種原因該制度沒有得到徹底貫徹落實。按照農業部《完善水域灘塗養殖證制度試行方案》的要求,各地高度重視,並已經逐級落實。我市也將在有關部本的協調下,把該項工作紮紮實實地開展起來。另外,對養殖環境、苗種、漁用飼料與漁藥等進行全面管理將進一步加強,為廣大養殖戶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總之,高品質、綠色環保、無公害將是今後水產養殖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農村養殖調研報告 篇8

近年來畜牧業在促進農業產業化、解決群眾溫飽、豐富城鄉居民“菜籃子”等方面的作用越來越顯著,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之一。我鎮在發展畜牧業上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並有了長足發展。

一、畜牧業的現狀及特點

我鎮搶抓機遇,把發展畜牧業作為調整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來抓,積極調整畜禽品種結構,推廣普及科學實用技術,大力發展養殖大戶,興辦規模養殖場,促使全鎮畜牧業生產的經營方式由傳統養殖向科學養殖轉變。同時,制定了以生豬養殖為主,兼顧奶牛、兔、雞的發展思路, 2015年,全鎮生豬在欄32758頭,羊存欄3450只,家禽存欄89000只;出欄量分別為61000頭、4200只、16000只,良種率達到90%。全鎮畜牧業總產值1740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35%,畜牧業經濟總量在農業經濟總量中“三分天下有其一”,已成為帶動全鎮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我鎮畜牧業發展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1、規模養殖初具規模

結合全鎮畜牧業區域佈局和生產實際,以實施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和發展一村一品專案為契機,採取政府扶持、群眾自籌等多種方式多渠道籌措資金,以村為單位,集中連片,發展規模養殖基地建設,走規模養殖場與農戶散養相結合的路子,積極推進畜牧產業化程序。目前,規模豬場20家,規模兔場5家,規模奶牛場3家,初步形成了“農戶+基地”的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新格局。

2、動物防疫措施到位

自實行縣、鄉、村行政技術雙軌目標管理責任制,每年年初鎮村兩級簽訂責任書,定指標、定任務,對防疫工作實行行政部門保密度、業務部門保質量的工作機制。特別是從2015年起,實行鎮村村防疫人員包村,防疫結果與年終考核掛鉤的防疫工作承包責任制以來,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強制執行”的原則,把“兩強一打”作為重點防疫措施,組織防疫人員進村入戶,廣泛宣傳動物防疫的重要性,嚴格“兩強一打”防疫措施,切實做到村不漏戶、戶不漏畜、畜不漏針。確保我鎮長期以來畜牧業健康發展。

3、服務體系健全

鎮裡積極加強防疫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完善鎮村技術服務網路建設,形成了鎮有畜牧中心,村有防疫員和獸醫的服務網路體系。

二、存在的`制約因素

1 、缺乏全鎮上下突出抓好畜牧業發展的共識

畜牧業作為全鎮農業經濟支柱產業之一,對農業經濟發展拉動力強,貢獻率高。但畜牧業在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不高,工作力度不大,扶持政策不明顯。特別是涉農部門在發展畜牧業上各自為政,缺乏全域性觀念,相互溝通,專案協作不夠,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畜牧業的發展。

2 、養殖規模偏小,產業化程度低

規模養殖整體發展不足,還沒有形成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養殖基地。在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連線上缺乏有效對接,在建立利益共同體這個實現產業化的關鍵環節上差距較大。同時,畜禽產品以原始產品出售,缺乏深加工增值環節,沒有形成品牌產品。家庭養殖、粗放經營仍是我鎮畜牧業發展的主流。

3 、對畜牧業扶持力度不夠,資金投入不足

在資金投入上,對畜牧業的傾斜和扶持不夠,畜牧業仍處在自發的發展狀態。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儘管在一些養殖領域初具規模,飼養量、交易量較大,但全鎮沒有一個專業的固定的畜禽產品交易市場,大多數養殖戶只能東奔西走找市場,零敲碎打搞交易。還有一部分養殖戶由於受傳統觀念和資金短缺雙重製約,在擴大規模、擴大生產上只能靠自身積累來完成,無外援資金幫助和扶持,只能小規模經營,經濟效益低下,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弱。企業普遍存在發展資金困難的問題,銀行信貸難的現象較突出。

4、動物防疫工作仍還沒有引起群眾的高度重視,人畜禽共住現象普遍

在我鎮養殖小區內,管理規範,飼養科學,對畜禽防疫重視,具有嚴格的保健程式、醫療程式和防疫程式,防疫措施到位。但分散在廣大農村的養殖專業戶,大都家庭養殖,人畜禽共住,除進行簡單的消毒外,出入圈舍時無必要的防護措施,人畜禽直接接觸頻繁,加之缺乏防疫知識,疫情隱患很大。同時,部分村獸醫進行防疫時按規定收取一定費用,使部分群眾不願接受,造成防疫工作不能全面有效的開展。

三、今後發展思路及對策

1 、提高認識,統一思想,齊抓共管,把加快畜牧業發展擺上鎮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

要進一步提高畜牧業發展對新農村建設重地位的認識,從解決“三農”問題的高度,增強發展畜牧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並作為產業結構調整和促進農民增收的突破口來抓。要切實加強領導,落實責任,調動和鼓勵全鎮畜牧工作者,引導和幫助農民群眾大力發展畜牧業。要加強對全鎮畜牧資源的調控和整合力度,編制切實可行的整體發展規劃,合理佈局,穩步推進,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則,逐步培育發展一批特色鮮明、業主突出、優勢明顯、上規模、上檔次的畜牧養殖基地。要樹立大畜牧、大產業、大效益的全新理念。要進一步加大協調力度,最大限度的整合各種政策優勢、資源優勢和專案優勢,給予畜牧養殖適當的傾斜和扶持。各相關部門要暢開“綠色通道”,簡化辦事程式,提高服務效率,排除一切干擾。

2、以規模養殖為重點,結合“小規模、大群體”的路子大力推進畜牧產業化程序

一是要發展養殖小區,實施示範工程。按照“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分戶經營、集中服務”的原則,建立一批無公害、標準化生產的養殖小區。

二是要結合“小規模、大群體”的路子,農戶可以有效利用農閒時間和農作物副產品,使養殖成為農民增收的有一重要途徑。

三是要大力完善市場體系建設,推進產業化程序。按照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產業化運作模式,不斷加強和完善市場服務體系,興辦畜禽專業市場,發展市場服務中介組織,組織成立“小冀鎮生豬養殖協會”,降低廣大養殖戶經營風險。進一步興辦一批新的龍頭企業,特別要注重畜禽產品加工專案的引進,不斷延伸產業鏈,提升經濟效益。同時要加強畜禽產品認證和產地認定,努力創造名牌產品,把我鎮畜牧業做大做強。

3、加大對畜牧業的投入和扶持力度

一是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發展環境。對全鎮已形成基地優勢的區域和適宜發展的地區,要切實加大路、水、電等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為廣大養殖戶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二是要把加大專案爭取和招商引資作為畜牧業投入的重要渠道,抓住省市縣對農業專案傾斜的有利契機,通過各種渠道爭取專案。

三是要把扶貧開發、水利建設、農村能源建設專案緊緊圍繞全鎮畜牧業發展來佈局,整合各類專案優勢,採取專案捆綁,集中投資的辦法,發揮資金規模效益。四是要通過採取小額信貸、貼息補助等形式,支援養殖戶和企業引進良種,繁育良種,擴大和提升養殖規模和水平。四是要在支農資金的安排上對畜牧業給予重點扶持和傾斜,並通過政策導向和資金引導,調動和吸引社會資金投入發展畜牧業。

4 、提高科技含量,實施品牌戰略,不斷提高畜禽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要大力提倡科學飼養、科學管理和市場化經營的全新理念,注入先進的、前沿的科學技術,打造品牌,增強市場競爭力,提高效益。一是依託企業,加大對良種畜禽的引進、繁育和推廣工作。如採取人工受精和胚胎移植等先進技術,加快對本鎮畜禽的改良提高。二是興辦一批養殖示範區。借鑑外地興建養殖示範園區建設的成功經驗,通過爭取專案,興建一批養殖示範小區,幫助和帶動廣大農民群眾發展養殖業。三是加大對基層廣大養殖戶的培訓力度。要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實施科技特派員制度,讓畜牧技術幹部走出機關,服務群眾,切實發揮好專業技術人員的作用。同時結合“三下鄉”、“科普之冬(春)”等活動,不斷加大對養殖戶的技術培訓力度,不斷提高養殖技能和水平。

5 、大力實施疫病防治工程,為畜牧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要進一步加大對《動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按照“預防為主,科學免疫,重點防治”的原則,以牲畜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為重點,加大防疫工作力度。繼續實行動物防疫雙軌目標管理責任制和防疫人員包村,防疫結果與年終考核掛鉤的承包責任制,積極探索畜禽防疫工作的有效機制,使全鎮動物防疫工作走上制度化、規範化和法制化的軌道。同時,要加強鎮畜牧獸醫站基礎設施建設,採取財政投一點、向上級業務部門要一點的辦法,多渠道籌措資金,購置必要的防疫器械和藥品,充分發揮鄉站的作用,為畜牧業大發展提供保障。

農村養殖調研報告 篇9

12月10日以來我用半個多月的時間對水產養殖生產進行調研,共走訪七個村一個場,採取走訪座談形式,有村組幹部和部分養殖戶代表。在這次調研中,所發現養殖生產過程存在問題以及今後水產養殖的發展提出如下建議。

我鎮靠近洪澤湖西岸,所轄水域了闊,資源豐富,具有水產開發,水產養殖的得天獨厚資源優勢,我鎮是以水產養殖為主的漁業鄉鎮,現有養殖水面約6萬畝,其中池塘1萬多畝,水產養殖業是我鎮漁民脫貧致富增產增效主要途徑之一。為此,近兩年黨委政府十分重視水產開發、水產養殖,每年都下達各村場,疏通溝渠、清塘吊淤、改造塘口、清理網圍航道的任務和要求。今年我鎮水產養殖呈現出可喜的成績和豐收成果喜兌。但豐收成果的背後也存在著諸多因素,制約今後我鎮水產養殖的發展和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經濟效益、商品規格等,如何做好水的這篇文章,值得我們今後水產開發、水產養殖去思考、去探討。

一、水產養殖現狀

(一)、我鎮水產養殖歷史悠久,池塘老化,已有養殖二三十年,池塘淤泥較深,病菌較多,溝渠年久失修,淤積較深,蓄水量小,雜草叢生,排灌不配套,水源汙染嚴重,水源不充沛。病害頻頻發生,在整個養殖週期內需要不斷用藥,有些養殖戶治療蟹病及清塘,使用一些劇毒農藥,而這些藥物的長期使用,造成病源體抗藥性的增強,進而用藥濃度就需不斷加大,毒性也越來越大,藥物殘留嚴重超標,形成惡性迴圈。

網圍區域航道較窄,障礙物較多,雜草叢生,影響網圍區域的水體與外界水體交替新水源,網圍區有大部塘口沒有水下壩,起不到打壩擋汙保水的能力。

(二)、水產養殖品種結構比較單一,其它特種品種發展不夠平衡,使之形成不了規模,形成不了產業,不能適應市場競爭能力,不能根據市場多變性和多樣性的要求,從以生產為中心轉變到市場為中心上來,加之養殖戶思想觀念陳舊,思想不解決,養殖技術不精,傳統養殖法,近年來黨委政府提出了在“大養蟹改為養大蟹”基礎上,調整養殖結構,優化養殖品種,生態養殖,拓寬養殖渠道,開發湖區大面積網圍養殖肥水魚,網箱養殖肥水魚,主推甲魚養殖,甲魚、河蟹套養、魚蟹混養等(鱖魚、花鰱魚)。

(三)、水產養殖服務體系不健全,農村技術服務中心服務跟不上,黨委政府沒有專人抓水產,不能協調處理,村與村、戶與戶及生產過程中存在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一家一戶難辦的事。同時黨委政府安排水產養殖任務不能及時落實到位。養殖戶缺乏科學養殖技術,飼養和管理水平不高,市場意識分析能力不強,不能隨著市場調整放養結構,改進放養模式。高密度放養,商品上市規格小,經濟效益低,不重視清塘除野,防病治病,調控水質,不診斷病因,亂用藥,使用藥物超量,導致河蟹慢性中毒,水質惡化,缺氧浮頭死亡等,飼料搭配不科學,投喂不合理,餌料利用率低,嚴重浪費餌料,造成不必要的餌料成本加大。

二、今年我鎮水產養殖呈現出豐收的成果,具有如下特點

1、黨委政府重視水產,協調農業貸款,爭取上級小額低息貸款,擴建排灌裝置,暢竣水路,撥掉池埂樹木,通風通光,網圍區域打壩擋汙保水,水源新鮮充沛,氧氣足,漁民捨得投本,加大投餌量,促進河蟹蛻殼生長髮育是增產增效的主要措施之一。

2、洪澤湖水位今年相對穩定,水位常年保持在1.5米左右,水質好,水草青,氧氣足,光照好,水溫適宜,促進河蟹生長髮育。

3、注重生態養殖法,改善池塘生態環境,清塘除野投螺,種植水草,放鱅魚、螺補充餌料,鱅吃掉肥水,發揮水體生產潛力,水草吸收有害物質,淨化水質,增添河蟹需要的微量元素。

4、注重選擇體質健壯,活動強,體色透明優良苗種放養,堅持苗種下塘嚴格消毒,切斷病原體傳播途徑。

5、加強飼養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具河蟹不同生長髮育階段,有計劃的籌集飼料,科學搭配,合理投喂,做到“兩個精,中間青,精粗結合”的原則,增加投餌量,今年每畝比去年投餌費用增加500-1000元,注重調控水質,防病治病,對症下藥,合理用藥,提高其品種成活率,增加經濟效益。

三、存在問題

(一)、餌料不足,飼料搭配不合理,投喂不得當

飼料是河蟹發育生長物質基礎,以動物性餌料為主,植物性餌料為輔助的雜食性動物,一般動物性餌料佔總量的58.2%,植物性餌料佔41.8%,飼料係數為6-10,上半年投餌量佔全年投餌量25-30%,下半年70-75%。有的養殖戶沒有很好的根據河蟹在不同的蛻殼生長髮育階段所需的餌料,做到“兩頭精、中間青、粗精結合”科學搭配比例合理投喂原則。投喂不均,有的隔1-2天投餌一次,飽一頓、飢一頓,餌料利用不高,有的養殖戶全投餵動物性餌料,蛋白質過高,在飼養過程河蟹積累脂肪過多,造成河蟹早熟,影響河蟹蛻殼生長,還有的投餵動物餌料佔餌料總量的85%以上,嚴重造成餌料浪費,加大餌料成本,甚至有的不餵動物性餌料或者少量的動物餌料,缺乏營養,身體瘦弱,抗逆外界敵害能力差,致使河蟹生長緩慢,達不到增重增肥的目的。

(二)、池塘老化,水位淺,水原不充沛,產量效益低,飼養管理不到位

池塘老化,塘埂較窄,水位較淺,水路不暢通,無水草,長期得到不清塘,淤泥較深,潛伏病菌多,蓄水量下降,春季水溫適宜,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消耗池塘水體中溶解氧。機站雖然配套,溝渠長年失修,淤集較深,雜草叢生,水源不充沛。網圍河溝、航道河障礙物及漂浮水草較多,腐爛發臭,有汙染源,致使河蟹池塘缺氧浮頭死亡。還有塘口無水草,吸收池塘水體中過多的有害物質,缺乏河蟹在不同的生長髮育階段需要的大量的粗纖維及多種微量元素,有的塘水草種植過密,水溫低,光照不強,河蟹新陳代謝低,吃食不多,致使河蟹蛻殼生長緩慢。有的池塘在養殖後期因水質變化,水草枯爛、臭水,產生池塘水體藍藻,水質發綠較肥,氨、氨、硫化氫含量過高,產生河蟹慢性中毒或缺氧浮頭等,造成虧本有:

徐圩村:徐成友,力河:李大買、劉林響、陳凱;二河村:張開軍、劉得付;洪勝村:劉俊意;小街村:趙榮好。保莊圩:居民生活汙水,雞場、豬場汙染,加之水源不充沛無法換水。劉加兵,5畝塘口,水質惡化生病虧本;楊善林5畝,10月份幹塘起捕上市100斤成蟹。

(三)、防病治病意識淡薄,預防措施跟不上,用藥不當,造成經濟損失

缺乏防病意識,存在著“不見死蟹不治病”的理念,不少養殖戶待蟹發病後才知道治病預防,不能堅持“防重與治”的方針,治療方法和用藥物不得當,沒有正確診斷病因,“對症下藥,病急亂投醫”,不論什麼藥物都能用,產生藥物化學反應,導致河蟹慢性中毒死亡。使用藥物過量,殺死浮游生物及水草,使水體水質惡化變質,造成池塘缺氧浮頭,大批死亡等。今年有小街文繼祥、董繼兵,湯翠平等。

(四)、放養密度過高,苗種不清過數,套著養

我鎮已有河蟹養殖二十多年曆史,但養殖戶思想上過於保守,觀念陳舊,在放養上追究傳統化,不能隨著市場來調整養殖結構,放養模式不更新,不能根據塘口的資源優勢和池塘環境條件,“盲目追究,以多取勝”,實行高密度放養,因資金缺乏,餌料不足,水草少,水資源不充沛,水質差,塘口環境不好,嚴重製約河蟹蛻殼生長髮育。使其上市規格小、品質下降,經濟效益不高或因而池塘環境條件改變引發河蟹疫病發生,從而虧本,得不償失。還有的養殖戶年年不清塘,苗種不過數,“套著養”,不知塘內有多少、應該放多少,心中無數,蟹種規格大小懸殊,造成爭食互相格鬥殘殺,不能適時起捕上市,清塘除野“冬凍春晒”,改良土壤,釋放有害物質,池塘沒有一段休塘時間,使池塘環境得到改善,讓水草再生,今年套著養的戶,力河周寶如、二河劉萬喜。

四、幾點建議

(一)、發揮資源優勢,把水產養殖業擺上農村經濟發展的戰略位置

我鎮水面資源豐富,發展水產養殖業潛力巨大,加快我鎮水產養殖業發展,改造基礎設施,改善生產條件,合理佈局,調整優化養殖結構,改進放養模式,加大科技培訓,充分利用資源,增加農漁民收入,加速全面建設和諧小康社會,提升水產養殖管理水平意義重大。

黨委政府應把水產養殖業納入發展總體規劃,真正作為一個大產業對待,擺上位置,納入日程,像重視農田水利一樣重視治理汙染和開發,像糧食和畜牧業那樣抓好水產養殖業的發展。

(二)、改善池塘生態環境,加快溝渠基礎設施

1、治理網圍區域水汙染水源,改進湖區網圍結構,調整養殖模式,網圍周圍打壩擋汙保水,清除河道、航道障礙物,保證水流暢通,種植經濟水生植物,吸收肥水,淨化水質。

2、抓住機遇,改善水產養殖基礎設施,爭取國家“三農”投資政策和國家對農業基礎設施開發資金,以及魚塘承包上繳資金,對老塘口進行改造,清淤復埂,疏通水路,提高蓄水能力,組織機械化招標施工,有養殖戶代表監督質量,完工後群眾代表驗收付款。

(三)、嚴格把好苗種質量,實行稀放精養,提高商品規格

苗種質量是河蟹養殖生產中重要一環,選擇優良體質健壯,體色透明,無病無傷,活動較強,規格大小均勻,苗種來源是河蟹增產增效主要措施之一。實行稀放精養,是提高商品蟹規格高效益的主要途徑,具目前市場需要商品蟹規格和價格而定放養量,一般網圍、池塘畝放600-800只,淺水塘、精粗養塘每畝放養扣蟹800-1000只,為此,不論那種放養模式最好根據池塘生產條件,餌料嚴,水草資源、資金,飼養管理水平和單位面積產量而定。

(四)、優化養殖模式,提高預防措施,廣闢餌料來源

1、優化養殖模式

(1)魚蟹養殖法:在洪澤湖水位相應穩定,常年水位在1.4米左右,改為“深水面,大網目”魚蟹混養法,深水大網目,使網圍區域水體交換快,水質好,溶氧高,外界水域動植物進入網圍塘,為其品種提供天然餌料,降低餌料成本,只要餌料充足,放養合理,年上市成蟹規格在3.5以上,商品魚3-4斤以上。

(2)水生植物與蟹共生養殖法。我鎮水域水質肥沃,餌料豐富,種植水生經濟作物與蟹共生養殖法,每畝可增收水生經濟植物300-500元(芡實、菱角)。

(3)蟹種圈養法:休塘栽植水草,投螺恢復生態,改善養殖環境。有10畝水面圍2畝小塘,將蟹種圈養在裡邊,讓水草生長茂盛,將小圍子撥掉,讓蟹種進入休塘水面裡,環境好、水質好,天然餌料豐富,促使河蟹加快蛻殼生長髮育。

(4)留下年再養法:休塘恢復生態,改善環境。留下年再養法,水面在60-100畝的養殖戶,因人力、財力跟不上的多放不如少放,採取休塘種草,投螺,留下年再養法,利用休塘種草、投螺,改善生態,達到增產增效目的,又能解決資金不足矛盾。

(5)以市場為導向,抓住主養品種,推廣主推產品,以甲魚養殖,甲魚、蟹混養,魚、蟹混養,大面積肥水魚與蟹混養。

2、提高預防措施

(1)堅持徹底清塘除害,苗種下塘消毒,切斷病原體,傳播途徑;

(2)堅持“防重與治”無病先防,有病早治的方針。定期預防,調控水質,殺死病菌和寄生蟲。經常加註新水,每次換水1/3,一次不得換多。在飼養投餌新增抗菌藥物,口服外用相結合;

(3)在治療上要正確診斷病因,對症下藥,使用藥物劑量,準確、合理,均勻潑灑,使用健康生物製劑藥物。

3、廣闢餌料來源

河蟹是雜食動物,餌料來源很廣;動物性餌料有雜魚,顆粒飼料、螺螄;植物餌料有水生植物、玉米、黃豆、大麥、小麥、蠶豆、南瓜、馬嶺署等,因此,在河蟹飼養過程中,按照河蟹不同生長季節所需要的營養餌料數量科學籌集,合理搭配,做到“兩頭精,中間青,粗精結合”的原則,投喂均勻適口,使河蟹吃好吃飽,易消化吸收,提高餌料利用率,降低餌料成本。同時,池埂較寬的種植玉米、山芋、南瓜、蠶豆輔助河蟹的粗纖維的餌料。建議海魚不得經常投喂,以顆餌料代替動物性餌料。

(五)健全機構,完善水產養殖服務體系,提高水產養殖服務質量

我鎮現有6萬畝養殖水面,轄8個村1個場,生產陣地分佈很廣,養殖水面和水路體系,村與村之間相互交界,有時發生問題,村與村之間無法調解。黨委政府要明確專人負責抓水產和水產技術推廣工作,協調處理解決生產中存在問題,健全完善水產養殖服務體系,加強對農技服務中心的管理,組織技術人員對水產養殖技術培訓,加大宣傳普及力度,推廣新的產品,新的養殖模式,調整新的養殖結構,擴大養殖示範規模,重點培育典型大戶以點帶片,起到輻射作用,培訓方式,採取集中培訓與分片到村培訓相結合,每年組織1-2期,如果有條件的情況下,農技服務中心組織技術人員,每月出一期漁業養殖小報,印發到養殖戶手中,以科學技術指導生產。

同時技術服務部門技術人員要經常深入到村到場到塘頭調查分析研究,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為黨委政府反饋信,做好參謀,每年組織示範戶、典型大戶作經濟交流,因而提高商品質量產量和效益,建立打造自己的品牌優勢,以品牌優勢增加效益,根據市場需求,調整養殖結構,組合養殖資源,加強中國螃蟹市場管理,完善經紀人隊伍,建立寵大的營銷網路,引進外地客商帶動我鎮旅遊業和服務的發展,提高服務質量,為水產養殖事業的發展而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