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實用】樹的作文6篇

作文 閱讀(2.82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樹的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樹的作文6篇

樹的作文 篇1

大槐樹是老院最老最大的樹了。

進那老院的大門,先是兩棵大榆樹;那二門童稚時喚作“過道”,以北便稱了前院。這前院東有泡桐林,怕是近些年月栽的。西邊的杏樹,與通向後院的東步道上斜斜的棗樹,後院東北角枝虯葉茂的石榴,最遲也約是清代的古董,而更大的卻是大槐樹了。

大的槐樹甚至古槐,城裡城外我見過幾棵。最老的要數南門大街與道門口交匯處的唐槐,三官廟剪子股似的街上,巍巍矗立的那棵約屬其次;縣前街之北,像老院的棗樹,斜斜地長入家院西牆的那棵,怕是行三的。老院的大槐樹,是否槐兄四弟,我不敢說。只是那三位長兄的樹蔭下,不是我們長大或玩耍的地方。

老院的大槐樹,兩三小童或不能合圍那腰身,長在後院大堂屋的西窗前面。那堂屋與一幢東屋,前院桐林兩端的堂屋,是老院最老的屋了。在我記憶中,只有後院的東屋與堂屋,覆著彎彎如月的瓦片,並有著木柱撐起的飛簷,綴著圖案的瓦當,青石堆砌的臺階。剩下的屋子,多是新蓋的平房;而那老屋並沒有絲毫雕樑畫棟,是否風雨剝蝕,也說不出端倪。十年前編副刊時,聽說馮玉祥將軍的舅父尤氏,曾住這老院,便聯想這老屋是否尤氏故居;後來,忘了什麼原因,終未成稿。只是那老屋,相當的考究;幾番改造之後,那堂屋的門上,仍有銅的搖柄鉤鎖;室內有地窖,用了小床似的木板蓋著。那地窖是否防空設施,倒也錯錯雜雜地沒有弄清。而這後院,卻實實在在地,被那槐樹的蔭涼籠罩。

盛夏之夜,那槐蔭下常有高鄰竹的躺椅,木的小凳。置一張方桌,擺了西瓜、涼茶,一面搖那鵝毛或芭蕉的扇,一面嗑著瓜籽,熙攘著不見星空的夜市。

那樹冠極稠密,卻因高擎著綠的火焰,而不遮夏夜的風涼。那枝幹如蒼龍的行空,龍鬚已觸著一棵沙沙若鼓浪般沸騰的楊樹,便舞在裂帛似的濤聲了。高鄰們扯出屋裡的燈泡,點上雪亮的嘎斯,便有打牌的、下的、講故事的,或拉提琴、彈娛樂琴的,也有竹笛的蕭蕭、口琴的瑟瑟或胡弦的娓婉。直到天亮時,依舊聽得見蟋蟀的暢鳴中,高鄰在晨露裡回收著板鋪。

那槐樹巨大的傘蓋,本張揚在老院深處,向了東西南伸展著。那蒼鬱的光芒,普照著二十幾戶人家、排著隊長大的幾十個兄弟姐妹。那槐蔭便是這樂園的宮殿了。

夏的雨後,老院清清爽爽。那平日晒不著的角落,或南牆根兒裡,便生出米色的蘑菇和綠的苔蘚來。那青苔毛茸茸的,像雛鴨軟軟的背;用小鐵鏟削除下來,一片片彩色的刨花,能拼成許多美麗的圖案。那青苔下,是卵黃一樣的嫩土,便用揀來的`槐葉,做藏槐槐的遊戲。先用小刀在軟地上犁出些田字格來,再用了剪子包袱錘,論出輸家;由中人蒙了眼睛,沒中人時輸家須迴避;那贏家便悄悄地嵌起小塊泥土來,把槐葉的一角藏入洞穴,再用指頭抹平了痕跡。輸家便用小刀探那格子,一連三次挖不出槐葉,便是又輸了。這被矇住的,常找不到那寶藏;雖然那槐葉出不了方格,卻是苛刻地切得極小。被矇蔽的小孩,常因這惡作劇似的考驗,糾纏出爬格子的官司;輕則與那促狹的小鬼火併,重則攻訐或扭作不可開交狀;被各家大人分了領去,便也和好如初了。遊戲,畢竟是泡影。

大槐樹是棵家槐。春末夏初的光景,枝頭綻出飽滿的蕾來,稱槐米;約在夏天,會開出淡綠的小花的。孩童們知那米是中藥,用了帶鉤的竹竿去採;送到代銷店之類的地方,一年的學費有了,還落下幾文的零用。我生就缺乏這商業的頭腦,只知那花可以釀蜜,味兒不大好聞,蜜卻是甜的;我亦知春天的嫩葉,能捏成噴香的窩頭;那樹枝與雞蛋同煮,約是防風的驗方,專治破頭將軍;那莖梗可編玩的笊籬、小筐小籃之類,那樹葉夾在手裡,能吹奏音樂;甚至那樹皮縫長出的槐蛾,剜下來能治哮喘……。若是那槐樹活到今天,我會用柵欄圈住,登個招聘啟事,辦個什麼公司或某某中心,至少能安一票房,弘揚國粹保護文物云云。

秋天時,那樹上成堆成串的槐豆,垂釣著清風冷雨。大人們叫它槐戀豆或戀子豆,想來是在萬物蕭疏的季節,對兒女的牽牽掛掛了。真的寒風吹落槐葉時,透過依稀的樹冠仰望,灰藍的空中便有“人”形的雁群,瑟索著翅膀向南遷徙著。我常奢望那樹冠化為網羅,收容那悽零的雁群,在樹上搭起溫暖的窩棚——其實這大樹,能住下所有在它空中掠過的雁群;儘管這時節,大槐樹的枝幹黑黑的,只剩了一幅工筆細細描摹的殘景——雁群依舊走了。

若有了白雪,那蒼龍黑得更耀眼而凝重些;冰消雪化時,卻有了絲絲縷縷的水氣,向著碧空蒸騰。那槐豆已乾癟,滿目的枯黃,卻引來成群的灰的喜鵲,悄無聲息地蹦跳於枝頭。那鵲常有一隻先著陸的,機警地察看動靜,以為天下太平時,便喳喳地叫來同類,孩童們常叫它作“偵察機”。若有人在樹下走動,那喜鵲便喳喳地群起著驚飛;臨行時用那如鐵的啄喙,銜走一粒粒戀子,去找尋下一個春天了。

在那盎然的蔥蘢下,孩童們的遊戲,從不蕭條於季節的變換。像春天的跳皮筋與跳繩,秋冬的踢踺子砸沙袋與不分季節的跳大繩轉陀螺彈玻璃球……那五花八門的嬉戲,常惹得男孩女孩為爭地盤吵吵鬧鬧;最好的專案,便是大家參與的打仗或捉迷藏了。那槐樹的魁偉,常被孩子們當作“家”,那是心中的堡壘和勝利的旗幟。在佈滿老院的戰壕中,誰隱蔽著甩掉對手,而摸到大槐樹,便在那濃蔭下大叫:“收家了!一家收家代表全家!”所有在“家”外漂泊的孩子,便四面八方地聚集那樹下,高呼著收家……那氛圍只在老院的大槐樹下才有。如今我們已在那老院的樹蔭下散去,大槐樹那裡,沒有我們的家了。

那樹曾盤踞在我家老屋的山頭,我現在的家門已沒有老院那許許多多的樹了。

我會記著那樹下的溫馨,沒有溫馨的時候,我會記著那樹。

大槐樹,老院裡最老和最大的樹。

樹的作文 篇2

青山上的一個小村莊,人們格外喜歡養花木,黃的、白的、綠的,彩的,隨處可見。而有一戶人家,從不養珍貴稀奇的植物,在五彩斑斕的世界裡一眼望去,很快就會發現有一絲別緻,那就是這戶人家園子裡的兩棵植物——棗樹貝里,和毛竹悶悶。

這是主人新養的植物,似乎最得主人喜愛。從白天到黑夜,有清涼甘甜的泉水和它們玩耍,肥沃溫潤的土壤和它們作伴,溫和明媚的陽光愛撫著它們,兩棵植物的生活頗有愜意。

這天早晨,棗樹貝里挺了挺背,直了直腰,傲慢地朝著毛竹悶悶喊道:“喂,旁邊的,你怎麼連顆小苗苗也長不出來啊?嘻嘻,該不會是不敢出來吧?”潤土裡傳出沉穩的聲音:“不急,我要汲取營養。”“哼!我看你是膽小吧!”

過了幾個月,貝里冒出了很多新的小苗苗,它看向旁邊的眼光更是充滿了不屑,它一遍一遍地在心裡低語:我一定會結出甜美的棗子,遠遠地超過那棵從未冒出芽的悶毛竹!

貝里在春天裡努力地向上揚,長出了許多嫩綠的小枝芽。孩子們喜愛它,大人們誇讚它,聽著這些鼓勵與讚揚的話,貝里高興地挺直腰桿,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悶熱的夏天,貝里依舊被人們重視和稱讚。小孩子給它扇風,大人給它澆灌甘甜的清水,它因此少受了許多夏日的炎熱。而悶悶,從春天到夏天,都是待在土裡,不吭一聲。貝里用新長出的枝葉甩了甩沒冒出土的悶悶,說道:“你是比不過我的悶油瓶!你這棵只會待在土裡的植物,誰會在意你,很快就沒人記得你了!”

果然,每當人們路過悶悶面前,都是毫不猶豫地跨過去,彷彿根本不知道有悶悶的存在。秋天是貝里最喜歡的季節,涼風習習,適宜生長。現在的貝里每天沉浸在人們的讚許裡,已經容不下任何的建議和批評。悶悶擔心它會因驕傲而失敗,就試圖提醒貝里。可是貝里卻非常生氣:“你就是嫉妒我長得比你快,故意說這些話來打擊我!”

寒冷的冬天來了,貝里依然沒有感受到一絲寒意。小孩子在旁邊嬉鬧,大人們在樹旁聊天,更多的是大家齊聲誇讚,溫暖著貝里的整個冬天。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人們的呵護下,貝里沒有經受任何困苦,結出了一顆顆小棗子。主人高興極了,邀請親朋好友過來品嚐。可是大家咬了一口棗子後卻露出難看的表情,皺著眉頭說道:“這是什麼棗子呀,怎麼會這麼難吃!又苦又酸,還乾巴巴的……”紛紛搖著頭失望地離開。貝里看到這一幕,原本得意傲慢的神情馬上變得驚慌起來,沙沙地晃動樹枝:“不要走呀!再嚐嚐這邊別的好吃的棗子!”可是人們沒有理會貝里,一個個走得不見蹤影。悶悶看著哭泣的貝里,嘆了口氣,說道:“我之前和你說的你都聽不進去,你太驕傲了,古人早就說過,驕兵必敗!”

過了一段時間,貝里發現人們不再像以前那樣熱情地對待它了,它很傷心,也很氣憤,指著悶悶叫道:“一定是你乾的好事,才會讓大家對我視而不見!”悶悶默不作聲,繼續在土裡一天天地積攢營養。

一個月,三個月,五個月……一年,三年,五年……人們有天驚奇地發現,從沒冒過頭的毛竹竟然露出了一抽綠芽!大家不可思議地圍在嫩芽旁,議論紛紛:“太神奇了!我還以為這棵毛竹死了呢!”“就是呀,竟然還能抽綠,真是個奇蹟呀!”旁邊的貝里目瞪口呆地看著這絲綠芽,樹枝沙沙作響透露著它起伏不定的心情。

幾個月後,人們發現,悶悶已經長成了一棵高大漂亮的毛竹,美妙的身姿在微風中搖曳。原來在一開始,毛竹悶悶生長得很慢,是因為它在暗暗汲取營養,積攢力量破土而出。到了後來,會飛速上揚,一天能長几釐米,這可多虧了它自己在暗無天日的土壤裡吸收養分,不驕不躁,默默努力,厚積薄發,終於長出強壯的枝幹。

如今的小村莊,依然五彩繽紛,在一片彩色的世界裡,仍有一絲別緻引人注目。當人們路過時,映入眼簾的,是一棵枝葉茂盛的毛竹,和一棵被果實壓彎枝頭卻早已枯黃的棗樹。

樹的作文 篇3

在深秋季節,一望無際的草原上生長了兩棵樹幹彎曲的榆樹。

樹的前面長了一些很茂盛的草,草非常尖,就是一百單八將裡的“鼓上蚤”時遷也得被扎到腳,那草叢像幾隻小刺蝟在樹下乘涼。樹的左右坑坑窪窪的,像是小動物蓋的房子,也像獵人挖的陷阱,它們彷彿在說:“快來吧,快掉進來吧!”

樹的後面有一些“玲瓏塔”,那是一些矮小的松樹。它的鎧甲——松針對它的保護非常有用,它還四季常綠,是樹中的霸王。

松樹後面有幾座小丘,它連綿起伏,像波濤洶湧的大海。只看一個小丘它就成了守衛著邊境的碉堡(現代軍事中的防禦裝置),不讓任何“敵人”侵犯。

這兩棵榆樹的幹一大一小,彎彎曲曲的,彷彿老師在給學生輔導,也好像媽媽帶著寶寶出去玩,還像兩個大俠在打架——刀光劍影,俠路相逢。

榆樹的杈形狀奇怪。大的樹叉像板斧,“頭”上戴著黃金戰甲帽,小的樹叉像紅纓槍,它的“頭”上是金黃色的“披散頭髮”。

樹枝可真累,一個就要舉那麼多黃金鑲的“板斧”,看來實在支援不住了,就扔了許多(其實那是落葉)。一陣風吹來,挨在一起的兩個“無名小卒”又打起來了,它們抄起板斧,掄得“沙沙”作響。榆樹上的“果子”也被“板斧”砍了下來,落在了地上。果子散發著果香,一個“頑童”剛要去撿,卻被另一個同伴“偷”走了。

我走上前去摸一下樹皮,樹皮太粗糙了,還有許多裂痕。

我真想不到,草原上竟有這樣兩棵頑強生長的樹!

在深秋季節,一望無際的草原上生長了兩棵樹幹彎曲的榆樹。

樹的前面長了一些很茂盛的草,草非常尖,就是一百單八將裡的“鼓上蚤”時遷也得被扎到腳,那草叢像幾隻小刺蝟在樹下乘涼。樹的左右坑坑窪窪的,像是小動物蓋的房子,也像獵人挖的陷阱,它們彷彿在說:“快來吧,快掉進來吧!”

樹的後面有一些“玲瓏塔”,那是一些矮小的松樹。它的鎧甲——松針對它的保護非常有用,它還四季常綠,是樹中的霸王。

松樹後面有幾座小丘,它連綿起伏,像波濤洶湧的大海。只看一個小丘它就成了守衛著邊境的碉堡(現代軍事中的防禦裝置),不讓任何“敵人”侵犯。

這兩棵榆樹的幹一大一小,彎彎曲曲的,彷彿老師在給學生輔導,也好像媽媽帶著寶寶出去玩,還像兩個大俠在打架——刀光劍影,俠路相逢。

榆樹的杈形狀奇怪。大的樹叉像板斧,“頭”上戴著黃金戰甲帽,小的樹叉像紅纓槍,它的“頭”上是金黃色的“披散頭髮”。

樹枝可真累,一個就要舉那麼多黃金鑲的“板斧”,看來實在支援不住了,就扔了許多(其實那是落葉)。一陣風吹來,挨在一起的兩個“無名小卒”又打起來了,它們抄起板斧,掄得“沙沙”作響。榆樹上的“果子”也被“板斧”砍了下來,落在了地上。果子散發著果香,一個“頑童”剛要去撿,卻被另一個同伴“偷”走了。

我走上前去摸一下樹皮,樹皮太粗糙了,還有許多裂痕。

我真想不到,草原上竟有這樣兩棵頑強生長的樹!

樹的作文 篇4

總以為,植物是直著向上生長,或是說總向著陽光生長。東南亞漂流時,我們在河岸邊稍停,各自欣賞著峽谷內的風景。“這棵樹長得真奇怪!”有人喊到。隨即,大家一陣歡笑。

果真長得奇怪!你腫大而紅褐的根部,從峽谷底部挺出,但卻並不往上,而是像匕劍,從粗大慢慢收細,義無反顧地扎入水中,白色的浪花在你樹幹上翻動,攪出隱隱的青苔的綠,你一直在水中蜿蜒,繞至一塊巨石底下才穿出水面,幾乎是盤了個圈,像一條棕色的蛇柔美地蜷著身子,微傾向一個凹進的土坑,再筆直往上生長。樹冠並不大,只是青綠的那麼一小撮,卻能清楚地看見,鳥雀們在上面小憩。

我不禁詫異了。為什麼你不選擇向上,而鑽到水裡呢?為什麼你不渴求陽光,而依賴於泥土?是你膽小,孱弱嗎?不,你在那樣不平常的選擇時那麼果斷,沒有任何擔心和猶豫!

故事是這樣的嗎?那個陽光明媚的早晨,你從泥土裡鑽出來時,就聽到下面水的歡唱。為什麼一定要向上呢?你於是僅僅為了樂趣,俯下身子,努力努力再努力,終於讓第一絲水的清涼沁入你的枝葉。在水中生長,就像魚兒在水中游時那樣輕快。

我不知道這棵樹在遇上岩石時有沒有絲毫焦急,我能看到它那些因掉枝而裸露的淺黃色傷口,而它竟繞著岩石盤出一個優美的圈繼續生長。樹冠小又怎樣?按著自己的樂趣,它把自己變成一個精緻的客棧,招待著棲息的鳥兒。

這棵與眾不同的樹,讓我想到那些拓荒者。他們從不定居,也從不過著大多數人都在過的“流行生活”。他們不斷探索新的區域,總在為自己的生活尋找變化與樂趣,一次一次揹著包,帶著帳篷,無論森林和草原,山谷與河流,到處紮下營地。

生活的意義與樂趣不正是這樣嗎?如果一成不變地安逸著,循規蹈矩地生存,豈不是太過單調乏味?而不斷地嘗試也許會帶來很多的痛苦,但你收穫的總會比他人多。

初見這棵樹,當然好笑,既而是詫異,最後卻認為自己傻得可笑。

正是嘗試生成變化,變化創造樂趣,樂趣成就生活,這才是真正的意義吧?!

樹的作文 篇5

我家院子下,種著一棵棵高大的樟樹,樟樹作文。玩耍時,總是擦肩而過。它們那種不畏風霜的姿態,在我腦海中揮之不散,油然而生出一種敬意……

自古以來,雖未曾聽說過古人對樟樹的讚美,可它卻是一個崇高品質的象徵。而樟樹從來就這麼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的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而樟樹的生命力可謂強矣!樟樹要求於人的可謂少矣!這是我每次看到樟樹油然而生出敬意的原因之一。我更敬佩樟樹的貢獻精神。

你看,每當我們玩累了時,樟樹張開它那博大的胸懷,所以我們在樹下乘涼;其木枝更是幫助燃燒的好料子!要求於人的少,給予人的多。這就是樟樹的風格。也難怪宋慶齡她也喜歡樟樹,所以專設一個“樟樹獎”其宗旨是共同維護世界和平人類進步做貢獻。樟樹總是樂觀向上的。你看它無論是在嚴寒還是在酷暑中,總是神采奕奕,而從來不知什麼叫憂慮和畏懼。我曾想:楊柳婀娜多資,桃李嫵媚動人。可是它們只給予人們外表上的印象,不能給人以力量。

樟樹雖沒有桃李楊柳嫵媚動人,但它給予人們力量,給人以啟發,油然而生出一種敬意。看到樟樹,這就不由得想起共產主義風格的人。每一個具有共產主義風格的人,都應該像樟樹一樣,而不管在怎麼惡劣的環境下,都能茁壯成長,頑強工作,不怕困難!永不屈服!如果沒有具備這種精神的人,我一句真誠勸告:“不妨去看看樟樹吧!”

樹的作文 篇6

早晨,走進外婆家的小院子,就聞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抬頭一看,原來是外公家的桂花樹開花了,那濃濃的樹中一朵朵黃色的小花隨風飄動,那一片片碧綠的葉子交錯在一起,形成一片濃濃的樹蔭。吹著涼涼的清風,聞著淡淡的桂花香,我不禁想起了外公的兒歌。

“濃濃的樹蔭,濃濃的我”。這是我最熟悉的歌曲,因為這是外公教我唱的兒歌,每當我唱起這首歌的時候,外公都會告訴我這棵桂花樹已經活了50年了,我痴痴地望著它,這時我總覺得它是那樣的高大。外公還告訴我這棵桂花樹是一位老人,你以後要關心它,保護它。我還真相信它是一位老人,於是,我便找來了一件大棉衣和一根木棒,把棉衣給它穿上,木棒放在它的枝杈上。我對他說:“這是我爺爺的衣服和柺杖,你要好好地活著,給我們多開花!”大樹好像聽懂了我的話,一陣風拂過樹葉,發出了沙沙的聲音,滿樹的桂花落下來,像下了一場桂花雨,好像在感謝著我。

中午吃過飯,陽光炙烤著大地,桂花樹的葉子顯得更加碧綠,站在樹蔭下,就好像在原始森林一般。樹上的小昆蟲也唱起了歌,地上的小花好像在搖晃著腦袋,彷彿是在為知了伴奏呢!在樹蔭地上,我和朋友們在玩遊戲,外公和爸爸在樹下下象棋,姐姐在做花環,媽媽與外婆在縫補衣物。多麼一副和諧又美好的畫面啊!我沉醉在笑聲之中。

落日的餘暉灑在大地上,桂花樹的葉子在陽光的照耀下,變成了金黃色的,像一把金黃色的大傘。站在樹蔭下恍若來到了童話世界。我們把桌子和椅子全部搬到樹蔭底下,奶奶和媽媽把飯菜端到桌子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吃著可口的飯菜,一邊欣賞著夕陽、晚霞……雲嶺上一群歸鳥飛走了,田野裡忙著幹活的農民們也都回到了家,天色也漸漸暗了下來。

晚上,吃完了晚飯,甜甜地進入了夢鄉,院子裡那棵高大的桂花樹挺著直直的身子,像一位戰士保護著我們一家……

樹蔭喲!樹蔭!你為我們全家增添了多少喜悅與歡樂,白天你為我遮天蔽日,晚上,你又像一位戰士守護著我們,你是多麼的無私。我愛你!濃濃的樹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