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報告>

農村醫療救助調研報告

工作報告 閱讀(7.03K)

目前,醫療救助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尤其是近年來農村居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頻發,“看病難,看病貴”是老百姓不願面對而又不得不面對的沉重話題。本次調研以家庭為單位,選取某鎮(街道)得過大病的93戶農村家庭,其中低保戶47戶、一般戶46戶,作為調查物件,發放醫療救助調查問卷,以瞭解農村家庭的醫療救助現狀以及對醫療救助的滿意度,從而提出一些對改善農村醫療救助現狀可行性的對策及建議。

農村醫療救助調研報告

一、農村家庭重大疾病醫療救助發展情況

醫療救助是指政府通過提供財務、政策和技術上的支援以及社會通過各種慈善行為,對貧困人群中因病而無經濟能力進行治療的人群,或者因支付數額龐大的醫療費用而陷入困境的人群,實施專項幫助和經濟支援,使他們獲得必要的衛生服務,以維持其基本生存能力,改善目標人群健康狀況的一種醫療保障制度。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是醫療保障制度體系中的組成部分之一,主要作用體現在緩解患有重特大疾病的貧困人群的疾病負擔,減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概率。

農民一直是我們這個國家人數最多的一個社會群體,他們為我們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事關老百姓生命、生存、生計、生活的民生鏈條上,健康和生命的保障,是當下民生改善最根本、最迫切的需求。改善民生是和諧社會的普適願望,大病救助又直接決定了人們生活質量的感受,因此許多人將大病救助稱作:為群眾撐起“幸福傘”。幾年前,“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成為人們形容三農問題最流行的寫照。可是,如果這些農民患了大病又會是怎麼樣的呢?“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著見閻王”“住上一次院,三年活白乾”這是我國許多中低收入人群面臨大病來襲時的真實寫照。不時發生的大病患者極端案例向我國醫療保障水平發出考問。

新醫改以來,我國逐步建立了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基本醫保、民政醫療救助、慈善大病救助等制度互補,有效緩解了困難群眾就醫經濟負擔。但是已有研究表明,要真正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依然困難重重,主要原因在於:城鄉差距大;多頭管理、體制不順;困難家庭醫療救助需求大;醫療費用高、醫療負擔重;醫療救助比例較低、額度較小;就醫距離較遠,花費時間長;就醫渠道主要是私人診所或社群、鄉村衛生服務站。

二、農村家庭重大疾病醫療救助調查結果

1、農村家庭醫療救助基本情況

選取大病家庭93戶,家庭平均人口3人,其中低保戶47戶、一般戶46戶。

調查結果顯示:所抽取的大病家庭100%購買農村合作醫療;家庭購買商業醫療保險佔17.2%;家庭有子女上學的.佔30.1%;家庭主勞力健在的73.1%;家庭主要成員有勞動力的佔63.4%;家庭支援城鄉居民一體化佔97.8%;家庭存在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佔66.7%;患病時去診所佔46.2%、患病時去醫院佔53.8%;家庭收入能夠承受治病費用佔

5.4%、能承受一部分佔48.4%、不能承受佔46.2%;患病時就醫方便佔29.0%、一般佔49.5%、不方便佔21.5%;家庭成員享受慈善救助經常佔14%、偶爾佔50.5%、從不佔35.5%;家庭成員接受政府組織的就業推薦經常佔16.1%、偶爾佔51.6%、從不佔32.3%。

2、農村家庭對醫療救助的滿意度

表格略

3、農村家庭的健康意識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家庭成員每年進行常規體檢經常佔33.3%、偶爾佔51.6%、從不佔15.1%;家庭成員參加鍛鍊經常佔24.7%、一般佔54.8%、從不佔20.5%;家庭成員觀看或參加健康知識講座經常佔19.4%、偶爾佔60.2%、從不佔20.4%;家庭成員注意健康飲食非常注意佔17.2%、注意佔43.0%、一般佔35.5%、不注意佔4.3%、非常不注意0.0%;家庭成員注意調整不好的心情非常注意佔2.2%、注意佔47.3%、一般佔41.9%、不注意佔8.6%,非常不注意0.0%。

三、改善農村家庭醫療救助現狀的對策及建議

本文通過調查研究發現:農村家庭實現了全覆蓋購買農村合作醫療,現有的醫療救助對緩解家庭貧困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超過一半的家庭對現有的醫療救助以及報銷的及時性表示滿意,但仍然有66.7%的家庭存在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要想進一步改善農村家庭醫療救助的現狀需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完善。

1、完善醫療救助體制

目前,以基本醫保為主體、以醫療救助和補充保險為輔助的大病保障體系已基本建立,併為大多數人的大病費用提供了較好保障。然而,現行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也存在較嚴重的結構性失衡問題——基本醫保責任過大、不堪重負,而醫療救助和補充保險又非常弱小,並沒有發揮應有的託底、補充作用。究其原因,一是自付水平過高;二是醫療救助制度的覆蓋人群較窄和救助標準偏低。因此應逐步取消直接救助中的起付線和封頂線,並將大病門診自付費用納入大病醫療救助範圍。

《農村醫療救助調研報告》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