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報告>

深化農村改革工作彙報

工作報告 閱讀(1.9W)

市委四屆十次會議召開以來,我縣認真對照全市“363”重點改革專案計劃,紮實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呈現出“整體加快,重點突破,亮點突出”的改革局面。主要作法和成效體現為“3456”:

深化農村改革工作彙報

一、突出抓示範,三項示範建立引領發展

一是爭創“全省生態經濟示範縣”。改革工作啟動以後,**更加註重轉方式、調結構,大力實施綠色發展戰略,努力實現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通過堅持實施“壯生態農業、強生態工業、興生態旅遊、建生態城鎮”等系列舉措,總體贏得了“綠色崛起、跨越發展”的良好態勢,全縣綠色GDP比重超過70%,農民人均生態經濟收入佔比超過60%,三次產業比由2015年的24.6:39:36.4調整為2015年末的23.5∶39∶37.5,綠色發展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主旋律。

二是爭創“全省電子商務示範縣”。立足獨特的生態資源優勢,以改革創新的精神謀劃推進“網際網路+**”行動,歷時半年時間,已成功嫁接“遂昌模式”,創造了電子商務發展的“**模式”和“**速度”,先後迎來張昌爾副書記等8批省市領導親臨考察指導和全國60多個代表團前來考察學 1

習,成功舉辦全市電子商務現場推進會。截止5月底,我縣電商由2015年底的161家增加到568家,網上創業人員由193人增加到982人,網路交易額由2050萬元增加到今年頭4個月的9860萬元。

三是建設“國家級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今年4月,**作為全省之五、黃岡唯一縣市,入選國家發改委等11部委聯合發文明確的首批國家級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名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專門發文請示省委、省政府重視支援,省政府將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以此為契機,以改革的思維全面梳理審視當前的生態保護與建設工作,重新修改完善了《實施方案》,重新規劃明確了生態產業、生態城鎮、生態環境、生態文明等四大建設任務及保障措施,確保到2020年把**建設成為示範區中的樣板區、綠色發展的先行區、生態文明的率先區。

二、著力抓試點,四項試點工作率先突破

一是黨代會常任制試點。搶抓試點機遇,積極探索,務實創新,推行的黨代會黨任制“六制”確保了“一箇中心三個黨組”高效協調運轉,在全市率先啟動的鄉鎮黨代會年會製取得明顯成效,創新開展的“委員與黨代表面對面”專題調研活動和建立完善的“1+10”制度體系引起省市關注,成功舉辦全省縣(市、區)黨代會常任制試點工作鄂東片調研座談會,試點工作為全省全國推廣提供了有益參考和基層經 2

驗。

二是大別山試驗區試點縣。在試驗區建設上不等不靠、先行先試,大膽探索資源整合辦法,主動從整合規劃、整合專案、整合資金三個方面入手,“各出一道菜、共辦一桌席”,先後策劃實施了九資河鳩鶿小鎮、三裡畈溫泉小鎮、萬密齋產業園、引鳳入城、新義飲水等專案,共整合水利、農業、交通、財政、國土等部門資金4.5億元,河東新農村試驗區、大別川百里生態畫廊等五個“點中點”已完成貨幣工程量過60億元,建設成效連續三年位居省市前列。

三是大別山片區扶貧攻堅。大力實施精準扶貧,通過“一村一策、一戶一法”,著力在增強“造血”功能上下工夫。完成國家“雨露計劃”試點工作任務,培訓貧困戶子女1908名,實施扶貧搬遷184戶700人、生態移民20戶,全縣貧困人口累計減少17.09萬人。結合**縣情,創新開展林果產業、畜牧產業(種草養畜)、鄉村旅遊三個10億元的產業扶貧倍增計劃,培育了一大批脫貧致富先進典型。前不久,省委辦公廳餘大橋副主任帶領二處一行8人前來**開展了為期三天的調研。

四是全省農村垃圾處理試點縣。分批次組織領導幹部到浙江安吉、桐廬等地考察學習“美麗鄉村”建設,結合**實際編制了全縣垃圾處理《規劃》,出臺了《工作方案》,正按照“四鎮示範、三帶聯動、整體推進”的'模式全力推進,先

期完成四個示範鎮150個村的垃圾處理,重點完成羅九、羅勝、318三條百里畫廊沿線村莊環境整治,探索建立了“戶入桶、組保潔、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城鄉生活垃圾一體化處理體系。

三、重點抓改革,五項重點改革邁向縱深

一是政府機構改革。按照省市部署和精簡統一效能原則紮實推進,整合工商、質檢相關職能,新組建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新組建了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新組建了縣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整合縣文化局(縣新聞出版局、縣版權局)、縣廣播電影電視局職能,穩妥組建縣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

二是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按照政事分開、事企分開和管辦分離的要求,已對全縣402家事業單位進行了摸底,並與對應上級主管部門進行溝通協商,全縣事業單位分類方案正在按程式審批。

三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全縣共清理出行政審批服務事項4098項,其中行政許可308項,稽核取消92項,確認205項;非行政許可58項,稽核取消46項,保留12項。建立行政權力清單制度和動態調整機制,推行權力清單、責任清單、收費清單、負面清單。行政審批“三集中、三到位”基本完成,自加壓力提出的“行政審批申報資料減少30%,辦事時限壓縮50%”抓緊落實,審批服務群眾滿意率大幅提升。

四是農業農村工作改革。大河岸鎮月山廟、三河口、花艮巖等3個村的土地確權登記頒證試點為全縣改革提供了借鑑。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改革整合房屋、土地、林地登記同步進行。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65家、聯合社2家、家庭農場9家、專業大戶135戶,全縣新增土地流轉面積5.1萬畝。創新開展集體土地股份合作試點,鳳山鎮蔬菜村社群股份合作社成為全市第一家直接向股民分紅的社群股份合作社。

五是信訪工作制度改革。規範信訪程式,推行陽光信訪,出臺了《**縣逐級上訪和分級受理制度》等制度,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網上信訪工作的通知》,建立完善了網上信訪事項辦理平臺,全部信訪事項“網下辦理,網上流轉”,重要環節在網路公開,讓群眾的訴求網上“可查詢、可跟蹤、可督辦、可評價”。

四、注重抓創新,六項機制創新成效明顯

一是創新生態保護機制。大力推進禁止亂砍濫伐、禁止亂採沙石、禁止亂施化肥農藥、禁止亂排亂倒、城區禁鞭“五個禁止”,大力實施治山、治水、治土、治林、治汙“五個治理”, 天藍、地綠、水淨的“美麗**”初步呈現。

二是創新社會治理機制。“四位一體”便民訴訟網路建設受到中央領導孟建柱肯定,平安建立、“法務前沿”、社群矯正、民意主導警務等特色工作在省市乃至全國有影響。城

鄉網格化管理實現全覆蓋,農村網格化建設名列全市前茅。

三是創新融資籌資機制。城投、交投等融資公司融資能力明顯增強,中小企業擔保公司資本金增加到2億元,第六屆“五個一批”活動融資總額突破31.2億元,農商行改制工作全面完成,引進的荊州農商行正式掛牌運營,大別山金融工程儲備上市企業5家以上。

四是創新人才引進機制。建立了人才引進“綠色通道”,出臺了《實施細則》,先後引進高素質人才15人,實施“三支一扶”、大學生實習實訓引導就業1038人,在開發區建立了大學生創業就業孵化器,綠葉公司與朱英國院士共同建立院士工作站,與黃岡師院簽訂了校縣合作協議。

五是創新環境優化機制。出臺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的《實施意見》,建立了重大專案審批“綠色通道”和審批服務零接觸、跟蹤服務、集中會審、馬上辦四項機制,完善了縣領導帶部門聯絡企業、紀檢幹部住點企業監督、政法幹警聯絡保護企業工作制度。

六是創新干事創業激勵機制。分別由組織部和縣紀委牽頭出臺了《**縣黨員幹部日常行為規範》和《關於嚴肅紀律保護幹部幹事創業的暫行規定》,組織開展了“守規矩、有作為”學習考察和電視訪談活動,鼓勵幹事、寬容失敗,教育引導全縣黨員幹部勇於擔當、奮力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