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愛好>

戰國辭賦家屈原的生平簡介

愛好 閱讀(2.39W)

屈原是戰國末期楚國人,名正則,字靈均,是我國古代傑出的詩人之一。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戰國辭賦家屈原的生平簡介,希望大家喜歡!

戰國辭賦家屈原的生平簡介

  屈原的生平簡介

屈原生於公元前340年,從小愛好讀書,雖是貴族出身,但深知百姓的窮苦。秦軍來犯時,屈原憑藉自己的智慧給了敵人沉重的打擊,次年被懷王召為縣丞,不久升為左徒。屈原主張變法,由於變法得罪了不少舊貴族和一些頑固勢力,幾次被流放,後楚國被秦國攻佔,屈原徹底失望,投入汨羅江而死。

屈原認為“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被流放,他不願自己高尚的品質去蒙受世俗的塵垢,所以投江自盡。屈原死後,當地的百姓紛紛前去憑弔,將飯糰雞蛋等食物投入江中,以免魚蝦去咬屈原的屍體,後來發展成了粽子。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以紀念這位高尚的愛國詩人,這一天逐漸發展成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屈原開創了楚辭,“香草美人”的傳統也是出自他的作品,他比較出名的作品有《離騷》、《九章》、《九歌》、《天問》等。​

從古至今,人們對屈原的評價都非常高,如中國近代維新派的代表人物梁啟超就曾評價屈原是中國文學家的老祖宗,著名愛國詩人聞一多先生曾評價屈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有充分條件稱為人民詩人的人。

  屈原的詩有什麼特點

楚國詩人屈原,出生於貴族世家,早期得到楚懷王信任賞識,頗有抱負,在楚國政務上有不錯的業績,一直主張連結盟國對抗秦國。楚懷王去世之後,屈原被小人陷害,楚王蒙蔽心智誤信小人竟然下令把屈原流放到了偏遠地區。

屈原曾是一個政治家,憂國憂民,心懷天下,因為不得志,心裡苦悶煩多,他的詩大多具有激烈的感情。代表作是《離騷》,《離騷》是詩歌海洋裡最閃亮的寶石,後人多為歌頌。《離騷》是歷史上篇幅最長的.詩歌。屈原在這首詩裡突破舊時傳統,創新出了楚辭的體裁格式,較之以前,詩歌詞句形式更加自由。

《離騷》有兩千多字,三百多句詩句,分為前後兩部份。前部分主要敘述的個人出生,經歷,和理想抱負,後半部借虛擬的神話人物抒發情感。總體來說,飽含了屈原激烈而豐富的情感。抒發了對祖國的忠貞,強烈抨擊黑暗腐敗勢力,以及落魄不得志的憂愁。

《天問》的素材是當時的神話和各種奇幻故事,詩歌展現了屈原個人對歷史和自然的思考和看法。《九歌》渲染的是對美的追求,烘托濃厚的音樂氛圍,糅合了有大量的生活場景在其中,其中的一首愛情詩表達了對女子熾烈的愛慕之情,讀來非常打動人心。

屈原的詩歌識別度非常高,後人多喜愛引用他詩裡的名言名句。詩歌用詞華麗優美,語境高遠,思想奇特豐富,讀過其詩歌的人不得不由衷讚歎。

  屈原的美政是怎樣的

屈原有一個特別著名的治國主張,後人稱之為“屈原美政”。在講述屈原美政之前,首先應該提一下屈原所生活的時代背景。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之間打的不可開交,屈原是楚國的一個貴族世家子弟,自幼便被培養了悲天憫人的情懷。

因為家族關係,屈原的仕途之路扶搖直上,平步青雲。後來收到君王猜忌,朝臣排擠,屈原很是鬱悶。屈原因為才能太過突出,越是露出鋒芒的人越是為國君所不喜,楚王越來越討厭屈原,最後終於把屈原流放了。

屈原被流放之後,十分的鬱悶,同時還是想要報效國家。他擔心國家擔心楚王擔心百姓生活,因此寫下了一篇很著名的文章,叫做《離騷》。其中遣詞造句,楚辭風采,屈原的文筆是楚國人中的佼佼者。他詩人的名氣甚至比政治家的還要大。

在詩詞中,他說希望國君分辨清楚誰是忠臣誰是良臣,不要把國家給耽誤了。身為國君還應該選拔有才能的人輔佐自己,不要總是在身邊招攬一些溜鬚拍馬的小人。一個國家想要達到“美政”的境界,要多多的建設法律……在“屈原美政”之中,儒家的君子思想佔據了很大的比例。由此可見,在骨子裡面,屈原還是一個實打實的文人。

也許屈原更適合做一個詩人,做一個外交家。故事的結局大家都已知道,以身殉國本身就是一種理想主義。屈原走了,美政的主張留下了,後人的唏噓聲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