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愛好>

表揚寶寶的技巧方法

愛好 閱讀(2.67W)

父母怎麼正確表揚寶寶呢?這其中也有技巧呢!

表揚寶寶的技巧方法

常見表揚型別

1.個人趨向的表揚。就是對寶寶做出一種整體性的判斷,強調他個人的能力,如“寶寶真聰明!”“我們寶寶是最能幹的,加油!”“你真棒!”

2.結果趨向的表揚。即對寶寶某種行為的結果進行反饋和評價。強調他的成績。如“全答對了。很好!”“今天寶寶去幼兒園沒哭,真好!”“寶寶今天自己吃飯。不錯哦。”

3.過程趨向的表揚。寶寶在完成某一任務或從事某一行為的過程中。對他所付出的努力程度或所運用的方法進行評價,強調他的努力。如“你真努力!”寶寶今天很認真,不錯! “寶寶這件事情做得挺好。因為動了小腦筋!”

3種表揚方式產生的效果不同

1.經常受到個人趨向表揚的寶寶只喜歡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情,面對成功容易驕傲、自負,面對挑戰或挫折容易放棄、惱怒或者沮喪。

2.經常受到過程趨向表揚的寶寶則更願意接受挑戰、克服困難、持之以恆,表現出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

3經常受到結果趨向表揚的寶寶則介於這二者之間。

最好的表揚方式

媽媽最好採用過程趨向或結果趨向的表揚來鼓勵寶寶。就事論事表揚他,儘量不要籠統表揚,應該具體地表揚他的行為。比如:

1.寶寶今天吃飯沒有要媽媽喂。而且吃得很快,真棒!

2.寶寶能自己收拾積木。媽媽很高興!

3.你幫助別的小朋友,真好。

4.寶寶很努力,這一次都比上一次爬得更遠,真不錯。

5.寶寶今天數數的時候很認真,沒有開小差。

表揚越具體,寶寶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為,越容易找準努力的方向。另外,在表揚寶寶時,可以適當地和他講講別的小朋友的優點,鼓勵他向別人學習,做得更好。

孩子的飲食習慣要注意

小孩子的天性愛玩,小孩子為了能快點去玩,往往吃飯都是狼吞虎嚥的,這對孩子的健康是很不利的。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要及時糾正孩子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具體來說,要做到以下四點:

1、制定科學的飲食時間。瞭解孩子每餐大概需要的營養量,掌握孩子的進餐情況,如每餐吃多少,什麼時候吃。家長要按時做好飯菜,並且讓孩子按時吃飯,不能讓他餓極了才吃。

2、少食多餐。對於已經養成吃飯又快又多習慣的孩子,我們在給其盛飯時,可以考慮將一頓飯分成幾次,進餐的時間也相應分成幾段,少食多餐,讓孩子一份一份地吃,拉長進餐時間,控制食物攝入量,達到糾正狼吞虎嚥的目的。

3、吃飯的時候營造安靜、輕鬆的環境。不要在飯桌上批評和指責孩子,也不可一邊吃飯一邊講故事或看電視,更不要逼孩子快吃、多吃,或者催促孩子快吃,許偌吃完了可以出去玩。這樣轉移了孩子進餐的注意力,弱化了孩子進餐的興趣,容易使孩子狼吞虎嚥地完成吃飯的任務。

4、最好將飯、菜分開盛。教會孩子一口飯一口菜,飯菜在口中多嚼幾下。飯桌上,家長可以用誘導性語言幫助孩子有滋有味地咀嚼,如“寶寶,細細嚼,越嚼越香味道好。”讓孩子充分享受到飯菜的美味。也可以和孩子探討食物的味道,如米飯嚼著會覺得很香,饅頭嚼久了會有甜味,孩子在好奇心的驅動下,會自己慢慢咀嚼、體會。

人的飲食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對孩子的成長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飲食習慣一旦養成變很難改變。因此,家長在孩子小時候就要有意識地糾正孩子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培養孩子科學、合理的飲食方式。

嬰兒寶寶的情緒發展

小嬰兒時期,寶寶的表達能力有限,新爸爸新媽媽又缺乏經驗,親子交流有點困難,其實我們可以給寶寶更多!只要我們瞭解寶寶的情緒發展,小編為大家講解0~18個月的寶寶情緒的發展。

0-4個月

嬰兒用哭聲來表達情感。他們至少有三種不同的哭法,看護者很快能學會分辨。

發生頻率最高的哭聲是基本哭聲。最為常見的是由飢餓引起的哭鬧,另外兩種則表示生氣和疼痛。看護者和父母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年裡對孩子的哭聲做出迅即反應,會使得孩子產生強烈的信任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會表現出難過、厭惡等情緒。除卻生氣,吃驚,難過,孩子還開始有微笑的表情。

4-8個月

此時的嬰兒已能表達多種情感。他們通過“咯咯”聲,喃語,嚎啕還有哭泣來表達愉悅,開心,害怕,失望等情緒。有時,他們會以某種舉動來表示情感,例如踢腿,揮手,搖動,微笑。

18個月

在這個年齡段,孩子漸漸有了自我意識。他們開始能在鏡中認出自己,開始想要擺脫父母和看護者的幫助。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通常感情豐富。也許在一分鐘之前他們還在高興地玩著,一分鐘之後卻倒在地上哭了。父母應該有耐心,認識到這種行為表現對於自我意識逐步增長的孩子來說是正常的。

交際發展

依戀

在剛出生的兩年裡,孩子對照顧自己的人會特別依戀。通常,孩子主要的看護者是母親。如果父親十分盡心地照顧孩子,孩子亦會同樣地依戀父親。依戀是指繫於嬰兒與看護者之間的牢固紐帶。所謂看護者並不一定就是孩子的親生父母。對於父母來說,培養孩子依戀情感的最佳方法是滿足孩子的需要。哭是嬰兒主要的表達方式,當一個孩子哭泣時,她的看護者做出迴應,她便會發現世界是美好的,看護者能滿足她的需要。這樣,她會建立起信任感。強烈的信任感是人生的基礎。倘若這種信任感沒有建立起來,那麼她很難在成長過程中再信賴別人。

交流

嬰兒對身邊的人是有反應的。他們能認出許多人的聲音,比如父母,還有那些母親懷孕期間經常接觸到的人。他們還能夠以母親特殊的氣味來認出她的乳房。孩子在六週大時開始會微笑。也許在這之前你就發現他微笑過,然而一般來說,這樣的臉部歪扭只是內部身體機能的一種自然反應,是一種先天性反射的結果。三個月大的孩子開始會笑。有些孩子並未真正地笑,而有些孩子每當有笑意時總髮出笑聲,這因人而宜。

怕生

通常5到7個月大的嬰兒會對陌生人產生“害怕”或“害羞”的情緒。這是一種極為自然的`現象,是孩子對事物的永久性概念的形成所導致的。所謂事物的永久性概念,是指明確知道某種事物的存在,無論其是否能為人所見到。這個年齡段的幼兒有時會躲在父親或母親身邊,不願讓陌生人抱碰她。怕生現象會一直延續到蹣跚學步的年齡,通常在兩歲後消失。幫助孩子擺脫這種情緒的最佳辦法是讓她在新環境中放鬆,不要勉強她接近他尚未熟悉的人。這段時期,父母和看護者一定要有耐心。怕生是很普遍的現象,這恰恰說明了孩子對其主要看護者的深深依戀。

以上是0~18個月的寶寶情緒發展的主要內容,相信對剛剛擔任父母角色的你們都很有幫助。

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

孩子發脾氣時使家長狼狽不堪,感到很棘手。所以您要想方設法制止孩子哭鬧、發脾氣。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呢?孩子發脾氣是種心理需求的表現。

1、因為不能延遲滿足而發脾氣怎麼辦?

多數學齡前階段的孩子對於自己想要吃的或想要玩的東西根本沒有耐心多等待一會兒,尤其對於就在眼前的誘惑物。曾經有過一個心理學實驗,要求幼兒等待15分鐘作為取得好吃的糖果的條件,否則,只能得到不好吃的糖果。結果,幼兒的表現依實驗條件不同而變化;糖果不在眼前時,幼兒堅持等待的時間最長;有一種糖果(好吃的或不好吃的)在眼前時,幼兒能等待的時間減半;兩種糖果都在眼前時,幼兒能等待的時間最短。說明幼兒對眼前的誘惑物不易抵制,自制力比較弱。因此,作為家長,一定要有意識地在平日裡訓練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從一件件小事做起,不要讓孩子學得,只要是我想要的,爸媽都會立刻滿足,形成一種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感覺。這樣當孩子偶爾不能如願以償的時候,就容易大發雷霆。

2、因為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而發脾氣怎麼辦?

由於家長的溺愛,有的孩子稍不如意便大哭大鬧,家長決不要讓步和造就,不然會助長孩子的脾氣。最簡單的辦法是把他單獨放在房間裡,作短暫的隔離,冷落他一會兒,讓他有時間冷靜下來重新考慮下一步怎麼辦。即使在外面也一樣。如此反覆幾次,孩子就會感到自己發脾氣、哭鬧都毫無意義,得不到家長的注意,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慢慢地就不再亂髮脾氣了。每次發作平息後,家長要記住為孩子講道理,及時進行下面教育。要告訴孩子剛才的行為是不好的,採取發脾氣的辦法要挾父母滿足自己的需求,是達不到目的的。要讓孩子知道父母還是愛自己的,只是不愛自己的撒潑行為。這樣既可以教育孩子今後不再亂鬧,也可以避免孩子疏遠父母的親情。

3、由於受忽視而亂髮脾氣怎麼辦?

對於這樣的孩子,要安撫他們並轉移注意力。孩子越小,情感越不穩定,注意力也越容易轉移。當發生不愉快時,要採用活動轉移法,讓他們在遊戲活動或體育活動中宣洩內心的緊張。比如,孩子想媽媽了,而媽媽加班還未回家,孩子委屈得不得了,亂扔東西,怎麼勸都不行。這時,家裡人可以有意識地提起孩子平時最感興趣的一件事,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例如,給孩子講個愛聽的、好玩的故事,或者帶孩子去玩最喜愛的盪鞦韆遊戲,等等。一定要從愛心出發,從感情上安撫他,哄勸孩子不哭;要有耐心,千萬不要訓斥指責,更不能動怒打罵。否則,孩子的脾氣只會愈演愈烈。

初生嬰兒打嗝怎麼辦

初生嬰兒打嗝是比較正常的,因為小嬰兒的神經系統和膈肌都沒有發育完善,小嬰兒受到輕微刺激如冷空氣吸入、吃奶太急,將空氣吞入胃內、過飽,就會發生膈肌突然收縮,因而迅速吸氣併發出嗝音,膈肌有節奏的收縮必發出連續“嗝”聲。一般來說,換完尿布、吃完奶以後拍一拍、抱一抱,使寶寶很快安靜下來,就不會打嗝了。

初生嬰兒打嗝怎麼辦

1、寶寶吃奶後放下平躺時會打嗝。這是因為新生寶寶在吸奶的時候,用力吮吸而吞入過量的空氣,造成了肚子脹氣現象。所以,爸媽可以在寶寶喝完奶之後,豎著抱寶寶,讓寶寶的頭部靠在肩上,用空心掌輕輕的拍寶寶後上背的地方,豎著抱半個小時,然後再讓寶寶躺下;或者是爸媽輕輕按摩寶寶腹部來幫助排氣,也可以很好的預防初生嬰兒打嗝或溢奶等現象。

2、爸媽餵奶的姿勢要正確,要讓寶寶斜坐在爸媽的大腿上喝奶;喝奶時也要避免讓寶寶喝得太急,或者是奶水過冷、過燙。

3、爸媽不要在寶寶過度飢餓及哭得很厲害的情況下餵奶,平時餵奶的時候要在安靜的環境中。

4、可以給寶寶少量多餐的餵養法,在餵奶喂到一半的時候讓寶寶休息一下,幫寶寶拍隔排氣,然後再喝剩下的那些奶。在初生嬰兒打嗝時也可以喂一點溫開水,或者用寶寶感興趣的玩具來吸引寶寶的注意力,達到改善初生嬰兒打嗝的目的。

如果寶寶是胃食道逆流造成的打嗝,爸媽可以在餵奶後讓寶寶豎直靠在家長的肩上排氣,並且半小時內不要讓寶寶平躺,等寶寶長到4個月大後可新增輔食以增加奶的黏稠度,防止初生嬰兒打嗝。

此外特別提醒家長們,有些無醫學根據的處理方式,如服用蜂蜜來治療打嗝或壓眼球等, 都是無科學根據的土方法,媽媽們切勿相信。

婆媳不和 嬰兒也煩惱

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煩惱,就連牙牙學語的嬰兒也不例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感需要,當這些需要得不到滿足時,煩惱便應運而生。在我國,婆媳不和是很多家庭的煩惱,婆媳不和影響的不僅僅是婆媳雙方,對家庭裡的嬰兒也會產生不良影響,正所謂,婆媳不和,嬰兒也煩惱。

因為種種原因,大多數父母都會選擇讓老人來幫忙照料寶寶,這就導致多人負責寶寶的狀況發生,這種情況也會導致責任的推諉,實際上是每個人都有責任,結果每個人都認為責任是別人的而不是自己的。齊春玲就碰到了這種煩心的事。小寶寶生下來以後,春玲的婆婆特意從老家趕來幫忙照料小寶寶。但這個寶寶似乎特別難侍侯,白天哭也就算了,晚上也是一陣一陣的哭,沒個休息。

如果是一個人照料,再怎麼也會在寶寶哭時,起來安撫寶寶。但現在是二個人照料,春玲認為自己身體還很虛弱,晚上無力起來,就希望婆婆能幫助照料一下寶寶。婆婆也認為自己年紀大,晚上起來照料寶寶會傷身,就希望春玲可以自己去照料寶寶。兩個人在那裡互相較勁,埋怨。寶寶在那裡乾等,心裡想“我這麼這麼不受人歡迎呀,哭個半天也沒有人理我。”這只是影響到寶寶情緒的一方面。婆媳間關係的處理不當,會讓寶寶受到進一步的傷害,所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大人在受氣的時候,無意中會傷害到寶寶,比如正當婆媳關係僵,讓媽媽不開心時,寶寶不識時務的哭了起來,媽媽的氣很容易撒到寶寶身上:“哭,哭,哭,整天就只知道哭,真煩人!”寶寶是聽不懂你的話,但卻可以從你的表情行為中看出你的情緒,他也會覺得很委屈,心裡想“我也沒做什麼呀,怎麼拿我發脾氣呀”。他會哭得更厲害,心理也會有陰影。

二個月後春玲的寶寶被發現小腹疝氣,這只是婆媳問題給寶寶帶來的身體創傷,若是問題持續下去,還會給寶寶帶來更多心理上的創傷。寶寶不只是吃飽喝足就可以了,他還需要更多的愛心,不要讓大人間的問題,讓寶寶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