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資格證>職稱考試>

2016會計從業資格《會計電算化》章節知識彙總

職稱考試 閱讀(9.23K)

下面是本站小編帶來的2016會計從業資格《會計電算化》章節知識彙總,希望可以為大家的考試帶來幫助!

2016會計從業資格《會計電算化》章節知識彙總

  第二章 會計電算化的工作環

【本章考情分析】1.主要涉及客觀題(單選、多選、判斷) 2.本章為次重點章節

  第一節 計算機一般知識

【本節要點】 計算機及其種類 計算機的效能指標 計算機的應用領域 1946年2月,美國,ENIAC,用於彈道軌跡計算(軍事目的)。

一、計算機的分類

(一)根據計算機操作物件分類

1.數位電子計算機:是以數字和邏輯變數作為操作物件,它具有運算速度快、精確度高的特點。運算過程是按照程式的規定進行,自動化程度高,具有很強的通用性。通常所稱的計算機是指數字計算機。

2.類比電子計算機:是以模擬變數,如電壓、電流、溫度、長度等連續物理變數為操作物件。

(二)根據計算機的規模分類 巨型機、大中型機、小型機、工作站、微機(個人機、PC機)

(三)根據計算機的用途分類 通用機、專用機

二、計算機的效能指標

1.運算速度是衡量計算機效能的一項重要指標。通常所說的計算機運算速度是指每秒鐘所能執行的指令條數,一般用“百萬條指令/秒”來描述。 通常:mips 微機:主頻 主頻越高,運算速度就越快

2.字長 字長越大,計算機處理資料的速度就越快 3.記憶體容量 記憶體越大,處理速度就越快 4.外存容量 外存(主要指硬碟)越大,可安裝的應用軟體就越豐富。

三、計算機的應用領域

1.科學計算

2.資料處理:

有以下三個發展階段:

電子資料處理(EDP):以檔案系統為手段

管理資訊系統(MIS):以資料庫技術為工具

決策支援系統(DSS):以資料庫、模型庫和方法庫為基礎

3.計算機輔助系統

計算機輔助設計(CAD-Computer Aided Design)

計算機輔助製造(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

計算機輔助教學(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

4.過程控制

5.人工智慧(AI)

6.網路應用

四、計算機中的資料和編碼(拓展內容)

1.資料表示: 在計算機內部採用二進位制表示資料,即用“0、1”程式碼表示資料。

優點:電路簡單、工作可靠並穩定、運算簡單、邏輯性強。

2.資料的單位: 位bit:用於表示一個二進位制位、儲存資訊的最小單位。

位元組Byte:儲存資訊的基本單位 1位元組=8位1Byte=8bit

換算單位: 1KB=1024B=210B1MB=1024KB=220B1GB=1024MB=230B

字長:計算機一次能處理的二進位制位數。 常用:8位、16位、32位、64位

3.計算機中的編碼: 計算機中的資料:數值、文字、圖形、影象,聲音等。

資料在計算機中採用二進位制編碼: (1)數值:二進位制 (2)字元:包括:英文字母、數字符號、標點符號、運算子號、控制符號。 ASCII碼-美國標準資訊交換碼(二進位制):基本ASCII用7位二進位制數表示,可表示128個字元。儲存時佔用一個位元組,最高位為0。 ASCII碼比較大小 同類字元:前小後大“A” <“D” 不同類字元:數字 <大寫字母<小寫字母 “9”< “a”

(3)漢字 國標碼-國家資訊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基本集(二進位制)

  第二節計算機硬體的基礎知識

【本節要點】 中央處理器 記憶體儲器 外儲存器 輸入裝置 輸出裝置 計算機系統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組成。

一、中央處理器

2.組成: 控制器:指揮系統,從RAM中取出指令執行。 運算器:算術運算、邏輯運算

3.技術引數:會計從業教材

(1)型號:486、586、Pentium、PentiumI、PentiumII、PentiumIII、Pentium4

Core 2 duo Core 2 quad

(2)主頻:CPU工作的時鐘頻率。主頻越高,速度越快。單位MHZ、GHZ。

PentiumIII800中的800即為主頻。

是衡量計算機效能的最重要的部件。

二、記憶體儲器 記憶體儲器又稱主儲存器。

1.作用:在計算機內部,用於存放CPU待加工處理的資料、中間結果以及最後結果。

2.分類: ROM(只讀儲存器): 系統資訊、只讀不寫、關機(斷電)後,資訊不消失。

RAM(隨機儲存器): 使用者資訊、可讀可寫、關機(斷電)後,資訊消失。

Cache(快取記憶體): 存放CPU經常處理的資訊,從RAM中調入。

3.儲存容量: 目前微機記憶體(RAM)容量一般為512M,1G,2G。

4.記憶體容量的大小是衡量計算機效能的另外一個重要指標 大_會計證考

三、外儲存器 外儲存器又叫輔助儲存器

1.作用:用於永久地存放大量的程式和資料。執行時,從外存調入記憶體。

2.外存、記憶體、CPU之間的關係

3.磁碟儲存器: (1)軟盤: 大小和容量:3.5英寸、1.44MB 特點:便於攜帶、容量小、讀寫速度慢 (2)硬碟: 容量:40GB、60GB、80GB,常見160GB左右,現在容量更大 容量計算:磁頭數×柱面數×扇區數×512B 特點:固定於主機箱中、容量大、讀寫速度快

4.光碟: 1分類:只讀光碟(CD-ROM)、一次寫入型光碟(CD-R)、可擦寫型光碟(CD-RW)。

2只讀光碟(CD-ROM):650MB 3光碟機: 資料傳輸率是衡量光碟機的技術指標之一。 150Kb/S為一倍速。目前40倍速以上。 讀寫速度比較: 硬碟 >光碟>軟盤

5.移動儲存裝置 (1)U盤:(基於USB介面)1GB 2GB 4GB 8GB 特點:體積小、即插即用、攜帶方便 (2)行動硬碟:(基於USB介面)20GB、40GB、60GB等 特點:體積小、重量輕、攜帶方便

(3)儲存卡: 使用於數碼產品(數碼相機和MP3)上的儲存裝置.

  第三節計算機軟體

【本節要點】 系統軟體 應用軟體 計算機程式設計語言 計算機軟體是指在計算機硬體上執行的各種程式及相應的各種文件資料。根據用途和效能,計算機軟體分為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兩大類。

一、系統軟體

系統軟體是處於硬體與應用軟體之間,為了有效地利用計算機的各種資源和方便使用者使用計算機的一組程式。它為軟體的使用和編制人員提供了一種優良的工作環境,以便使用者能夠在開發、使用和維護計算機系統中充分利用各種軟硬體資源。這類軟體一般由計算機硬體廠家或專業軟體生產廠家提供。

1.作業系統: 作用:是軟體系統的核心,用於管理計算機中的軟硬體資源,最靠近硬體。

常用的:Windows98/Windows2000/ WindowsXP

2.語言處理程式: 包括:彙編程式、解釋程式和編譯程式。

任務:將源程式翻譯成計算機能執行的機器指令。

3.資料庫管理系統: 1關係型(最常用)、層次型、網狀型 2小型:Visual Foxpro 、Access

3大型:ORACLE 、SQL SERVER 、SYBASE 資料庫與會計軟體聯絡緊密,會計軟體必須有資料庫支援。

4.支援服務程式

二、應用軟體 計算機各種應用程式的總稱。為了解決各類實際問題而設計的程式和相關文件稱為應用軟體。 分類: 公用應用軟體:資料分析、統計分析、office辦公軟體 專用應用軟體:專門用途的軟體,如會計軟體

三、計算機程式設計語言

(1)機器語言: 由機器指令(二進位制)構成,可以直接執行,但比較難學。

(2)組合語言: 由彙編指令(助記符)構成,翻譯(彙編)之後方可執行。

(3)高階語言: 由語句(接近自然語言和數學公式)構成,翻譯之後方可執行。 常見的高階語言: BASIC 、Visual BASIC 、C++ 高階語言的翻譯方式有兩種:解釋和編譯

  第三章 Windows XP的使用方法

【本章考情分析】 1.主要涉及客觀題(單選、多選、判斷)和操作題 2.本章為重點章節

  第一節 Windows XP基礎知識

一、Windows XP的安裝 Windows XP安裝的基本操作流程:首先修改BIOS的設定,設定為從光碟啟動,然後選擇安裝分割槽(有些情況會對分割槽進行格式化),安裝相應的檔案,然後重新啟動,安裝相應的檔案資訊,最後完成安裝。

二、Windows XP的啟動和退出 啟動:當計算機安裝Windows以後,只要接通計算機電源,啟動Windows系統後,其他程式就會正常執行。 退出:首先要關閉所有開啟的視窗,然後通過執行開始選單中的“關閉”命令進行關閉。

三、Windows XP的桌面、視窗及對話方塊

(一)認識Windows XP的桌面

1.桌面圖示: 桌面左邊是一些圖示,即小圖片。每個圖示分別代表一個物件,如應用程式或資料夾。

常見桌面圖示: 我的電腦 網路上的芳鄰 我的文件 回收站

2.開始選單及工作列 (1)“開始”選單的內容主要包括程式、文件、設定、搜尋、幫助、執行、關閉計算機。 (2)工作列位於桌面底部。正在執行的程式在桌面上對應一個按鈕,單擊工作列上的'按鈕可以切換不同的任務。

(二)認識Windows XP的視窗

以“我的電腦”視窗為例: 標題欄 選單欄 絕大部分的操作命令 工具欄 常用操作命令(按鈕方式) 位址列 屬性區 視窗內容 狀態列

(三)認識Windows XP的對話方塊 單擊帶有“…”的選單項,就會彈出對話方塊。對話方塊是使用者與程式進行資訊交流的視窗。 對話方塊元素: 選項卡、按鈕、文字框、固定列表框、下拉式列表框、數值框、單選框、複選框 視窗與對話方塊的聯絡與區別: 聯絡:都可移動和關閉 區別:對話方塊不能改變大小,即不能最大化和最小化。

  第二節 Windows XP的基本設定

一、設定工作列開始選單 二、設定日期和時間 三、設定Windows XP 桌面外觀 四、設定鍵盤和滑鼠五、管理windows使用者

  第三節Windows XP的檔案管理(重點)

一、檔案管理基本知識

(一)檔案和資料夾

1.資料夾: Windows採用樹型結構的資料夾來實施對檔案的組織和管理,把不同用途的檔案分別放在不同的資料夾中,資料夾下還可存放子資料夾和檔案。

資料夾也叫做目錄。

2.檔案 檔案是一組邏輯相關資訊的集合。任何程式和資料都是以檔案的形式儲存在磁碟上的。

(二)檔名與副檔名

1.檔名的命名規則: 主檔名:1~255個字元(必須有)

副檔名:1~3個字元(可有可無)3個字元最常見 表示檔案的型別

2.檔名中的符號: (1)檔名中不能出現下列字元: : / * ? “ < > |

(2)檔名中常用符號為: 英文 數字 漢字

(3)舉例: 社會實踐報告 工資單

3.檔名萬用字元: ?:代表該位置上的任意一個字元 * :代表該位置上的任意多個字元

例:某一磁碟有5個檔案:

A? 表示前兩個檔案

A* 表示前三個檔案

*表示後兩個檔案

*.* 表示所有的檔案

4. WINDOWS下的常見副檔名:

文字檔案 Word文件 Excel文件 .ppt PowerPoint文件

圖示檔案 .gif/.bmp 圖形檔案 系統檔案 可執行檔案

媒體檔案 媒體檔案 聲音檔案

二、瀏覽檔案和資料夾

1.我的電腦:

2.資源管理器: (1)“我的電腦”視窗單擊“資料夾”按鈕: (2) 左窗格:以樹狀結構顯示磁碟與資料夾的層次關係。 +:含有子資料夾。 右窗格:顯示選中物件的內容 .

  第四節 WindowsXP的中文輸入法及實用附件程式

一、輸入法列表管理

二、使用中文輸入法

三、使用文書處理程式 [寫字板]與[記事本]都是一種使用簡單但功能強大的文書處理程式,使用者可以利用它們進行日常工作中檔案的編輯。不僅可以進行中英文文件的編輯,而且還可以圖文混排,插入圖片、聲音、視訊剪輯等多媒體資料。

四、使用計算器 計算器可以幫助使用者完成資料的運算,它可分為“標準計算器”和“科學計算器”兩種,“標準計算器”可以完成日常工作中簡單的算術運算,“科學計算器”可以完成較為複雜的科學運算。會計從業培訓

五、使用畫圖程式 “畫圖”程式是一個位圖編輯器,可以對各種點陣圖格式的圖畫進行編輯。使用者可以自己繪製圖畫,也可以對掃描的圖片進行編輯修改,在編輯完成後,可以以BMP,JPG,GIF格式存檔,還可以傳送到桌面或其他文字文件中。

  第五節 WindowsXP的硬體管理

一、檢視計算機硬體配置

1.進入裝置管理器:(1)停用裝置:用紅色的“×”標記表示,指該裝置能夠正常運轉,但目前已被停用。(2)未知裝置:用問號(?)標記來表示,即WindowsXP不能識別的硬體裝置,因此無法使用該裝置。(3)問題裝置:用感嘆號(!)標記來表示,指WindowsXP能識別安裝該硬體,但該裝置無法正常運轉。

2.檢視硬體裝置屬性

二、新增與解除安裝硬體

1.安裝硬體裝置2.解除安裝硬體裝置3.更新驅動程式

三、設定和管理印表機 1.設定印表機屬性2.檢視和管理列印佇列

  第六節 WindowsXP的系統維護與優化

一、管理系統服務

二、管理系統裝置

三、磁碟維護與管理

1.磁碟清理 當磁碟空間不夠時,計算機執行速度就會受到影響,使用者可執行“磁碟清理”程式來釋放無用檔案所佔的磁碟空間。在中文WindowsXP中,使用者可以使用“磁碟清理”程式來清理臨時檔案、Internet快取檔案、下載檔案以及不需要的檔案程式。

2.磁碟碎片管理 磁碟碎片整理程式能夠整理磁碟碎片,將一些分散的小空間儲存在一起成為連續的空間。以提高磁碟的整體效能,儘量減少由於使用頻繁而產生的碎片。

四、軟體維護與管理 1.管理自啟動專案會計從業培訓 2.管理臨時檔案

五、使用windows優化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