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資格證>職稱考試>

資產評估師《財務會計》重點:所得稅費用

職稱考試 閱讀(2.79W)

導語:所得稅費用是指企業經營利潤應交納的所得稅。“所得稅費用”,核算企業負擔的所得稅,是損益類科目;這一般不等於當期應交所得稅,因為可能存在“暫時性差異”。

資產評估師《財務會計》重點:所得稅費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所得稅條例》)第九條規定:納稅人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其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同國家有關稅收的規定有牴觸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稅收的規定計算納稅。

  【教師補充】所得稅會計核算的一般程式

1.確定資產負債表中除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以外的其他資產和負債專案的賬面價值。

2.按照資產和負債計稅基礎的確定方法,以適用的稅收法規為基礎,確定資產負債表中有關資產、負債專案的計稅基礎。

3.比較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對於兩者之間存在差異的,分析其性質,除企業會計準則中規定的特殊情況外,分別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與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定該資產負債表日遞延所得稅負債和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應有金額,並與期初遞延所得稅負債和遞延所得稅資產的餘額相比,確定當期應予進一步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金額或應予轉銷的金額。

  4.確定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

按照適用的稅法規定計算確定當期應納稅所得額,將應納稅所得額與適用的所得稅稅率計算的結果確認為當期應交所得稅(即當期所得稅),同時結合當期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即遞延所得稅),作為利潤表中應予確認的所得稅費用。

  (一)計稅基礎和暫時性差異

  1.資產的計稅基礎

資產的計稅基礎是指企業收回資產賬面價值過程中,按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可以自應稅經濟利益中抵扣的金額。即該項資產在未來使用或最終處置時,允許作為成本或費用在稅前列支的金額,用公式表示如下:

  資產的計稅基礎=未來可稅前列支的金額

資產在某一資產負債表日的計稅基礎=資產成本-以前期間已稅前列支的金額

通常情況下,資產在取得時其入賬價值(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是相同的。但由於在後續計量過程中因企業會計準則規定與稅法規定不同,使得資產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之間產生了暫時性差異。

對某項已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來說,其賬面價值等於其入賬時的實際成本減去已計提的累計折舊和減值準備後的餘額,而其計稅基礎等於其入賬時的實際成本減去已計提的累計折舊後的餘額,所以計提減值準備也會產生差異。

【例題·計算題】假設某項環保裝置的原價為1000萬元,使用年限為10年,會計處理時按直線法計提折舊,稅收處理時按雙倍餘額遞減法計算稅前扣除折舊費用,淨殘值為0。在使用2年後的會計期末,企業對該項裝置計提了80萬元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正確答案』則在該會計期末,該項裝置的賬面價值為1000-100-100-80=720(萬元),計稅基礎為1000-200-160=640(萬元),二者之間的暫時性差異為80萬元。

  2.負債的計稅基礎

負債的計稅基礎是指負債的賬面價值減去未來期間按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可予抵扣的金額。即:

負債的計稅基礎=負債的賬面價值-未來可稅前列支的金額

通常情況下,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等負債的確認和償還,不會對當期損益和應納稅所得額產生影響,因此其計稅基礎即為賬面價值。但在某些情況下,對自費用中提取的負債的確認可能會影響損益,並影響不同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使其計稅基礎與賬面價值之間產生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