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資格證>社會工作者>

美國社會工作者對待校園欺凌怎樣處理

社會工作者 閱讀(1.18W)

欺凌會對受害者造成一系列的傷害和負面影響,比如自卑、難以信任他人、缺乏自信、具有攻擊性、無法控制脾氣、自我隔離等,而且這些負面影響往往會困擾他們多年。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美國社會工作者對待校園欺凌怎樣處理,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美國社會工作者對待校園欺凌怎樣處理

  美國社會工作者如何處理校園欺凌

美國教育統計中心的報告顯示,美國國中比高中有更多的欺凌現象。其中,最主要的欺凌形式是情感欺凌,其次是推搡和吐口水等行為。網路欺凌是國中階段最少見的欺凌方式, 但在高中卻很流行。欺凌最常發生在校園內,其次是校車上。欺凌會對受害者造成一系列的傷害和負面影響,比如自卑、難以信任他人、缺乏自信、具有攻擊性、無法控制脾氣、自我隔離等,而且這些負面影響往往會困擾他們多年。

在美國,對校園欺凌一般有兩種典型的處理方式。一種是將這種行為最小化為兒童正常生長髮育的一部分,而不由成年人介入去進行處理或施加後果;另一種是嚴格執行零容忍制度,對有欺凌行為的學生給予相應的處罰,比如強制留校察看或退學。然而,相關研究表明, 這些方法都並未能有效減少欺凌行為的產生。美國的學校社會工作者則嘗試通過以下這些工作方法來加強校園安全。

  減少貼標籤

在美國,描述欺凌事件所涉及的相關學生時,普遍將雙方標籤化為“欺凌者”和“受害者”。然而,被貼上某種特定行為標籤的兒童往往更難擺脫這些行為。減少標籤化而不是給孩子貼標籤,被證實可以有效減少欺凌事件。因此,學校社會工作者會從具體事例出發,對學校工作人員進行“去標籤化”的培訓,幫助改善其他人對涉事學生的看法以及這些學生對自身的看法。

  單獨接觸學生

在美國,校園欺凌的處理方式一直和其他的普通衝突一樣——和涉事雙方坐在一起, 共同討論事件情況。但這個方法對於相對複雜的校園欺凌問題卻不太適用,因為校園欺凌涉及類似於虐待的強弱不對等關係。對於被欺凌的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是給他們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讓他們能放心地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而當對他們造成傷害的人就在身邊時, 他們的安全感就會大打折扣。因此, 研究校園欺凌的美國專家號召學校社會工作者與欺凌受害人一對一地開展工作、提供支援,增強他們的安全感。

  危險訊號培訓

校園欺凌或暴力往往和其他一些行為相伴而生,會有一些危險訊號,比如學習成績下降,遲到、早退、曠課,變得激烈好鬥, 興趣減退等。在學校,老師和學生的接觸最多,所以老師很可能最早發現學生在行為舉止方面的異常變化。因此,學校社會工作者應該給老師們提供培訓,指導他們如何及時辨別和有效處理這些危險訊號。

  加強學校與學生的'聯結

研究表明,當學生對學校生活更投入、自身與學校的聯結感更強時,校園暴力的發生率會降低、安全係數增高。通過提高教學參與度和質量來建立具有關懷性和支援性的學習環境, 通常能有效地減少暴力行為。學校社會工作者可以向學校管理人員介紹和推廣提高學校—學生聯結度的好處,以此替換將開除作為懲罰的簡單處理方式。在政策倡導方面, 學校社會工作者可以在各級關於校園管理政策的會議和討論上,呼籲建設和加強支援性的校園環境。

  教育其他學生

想要減少校園欺凌的發生,除了及時和涉事學生溝通外,還需要積極引導其他學生。學校社會工作者應該向這些學生傳播不要袖手旁觀的訊號,呼籲他們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一起參與到抵制欺凌的行動中來,為自己建立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比如,通過戲劇和遊戲等工作坊,引導學生們去幫助那些被欺凌的學生、關心新來的同學、停止傳播謠言和傷人言論、鼓勵自己的朋友也加入反欺凌隊伍、瞭解並遵從學校的反欺凌政策(如在發現欺凌後及時上報老師)等。

  呼籲家長參與

多數情況下,學生會將經歷或發現的欺凌告訴自己信任的成年人,比如家長。遺憾的是,將事情告訴成年人並不會魔術般地解決問題。出於不願惹事或不會處理等種種原因,有的家長在得知欺凌事件之後,並沒有積極地進行口頭回應,也沒有采取任何應對措施去嘗試解決問題。久而久之,孩子發現說了也沒什麼用,於是漸漸不再將這些事情告訴家長。學校社會工作者則呼籲,家長在從孩子口中瞭解到欺凌現象之後要嚴肅認真地對待,即使自己的孩子描述的是別人的經歷,也應該及時報告給學校, 並藉此機會對孩子進行積極引導, 讓孩子學會避免和應對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