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資格證>理財規劃師>

理財規劃師考試:巧用“鐘擺效應”做聰明投資者

理財規劃師 閱讀(1.34W)

“鐘擺效應”大家有聽說過嗎?那麼,如何利用這個“鐘擺效應”來做一個聰明投資者呢?下面yjbys考試網小編為大家講述了理財規劃師考試:巧用“鐘擺效應”做聰明投資者。

理財規劃師考試:巧用“鐘擺效應”做聰明投資者

比爾蓋茨曾向巴菲特請教,如何才能成為一個成功的投資者,被告知的答案與多年來向他諮詢投資技巧的人一樣,那就是去讀本傑明雷厄姆的著作。其中,巴菲特最推崇的就是出版於1949年的《聰明的投資者》,這本時隔60年的投資經典著作至今被奉為投資學“聖經”。時代在變,市場在變,投資品種在變,交易變得越來越複雜,但人性不變。

什麼樣的人才是“聰明的投資者”,格雷厄姆在書中有明確的定義:要有耐心,要有約束,渴望學習;能駕馭自己的情緒;並能夠自我反省。與其說是表現在智力方面,不如說表現在性格方面。

其中,駕馭自己的情緒是非常重要但常被忽視的.一點,歸根到底,任何投資的價值都是而且必定永遠是依存於買入的價格,而不是市場上的熱度。格雷厄姆在書中特別提到了牛頓折戟“南海泡沫”的例子。1720年南海公司成為全英國上下炙手可熱的股票,投資者趨之若鶩。股票價格從1720年1月的每股128英鎊飆升到7月份的每股1000英鎊以上,6個月漲幅高達700%.牛頓當時已在這隻股票上獲利100%總計7000英鎊,但在市場狂熱情緒的感染下,他又以高價買回這隻股票,最終賠了20000英鎊出場。格雷厄姆點評牛頓在股瘋中的表現也是相當不留情面,“牛頓與聰明的投資者還有很大的差距,這位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的行為就像是一個傻瓜”。

在格雷厄姆的理論中有幾個經典的比喻,包括“市場先生”、“旅鼠”,還有“鐘擺”。市場就像一隻鐘擺,永遠在短命的樂觀和不合理的悲觀之間擺動。聰明的投資者一定是善於利用這種“鐘擺效應”的人,“他們是現實主義者,他們向樂觀主義者賣出股票;並從悲觀主義者手中買進股票”。

300年過去了,類似於“南海泡沫”這樣的瘋狂仍然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在資本市場中上演,“鐘擺”也始終在股市的上空來回搖擺,格雷厄姆的經典理論依然鏗鏘有力。據不完全統計,在中國,有七成股民都處於虧損狀態,也就有了所謂“一賺二平七賠”的不公平的炒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