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職業>景觀設計師>

居住小區景觀設計

景觀設計師 閱讀(2.24W)

高質量優美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對人們的工作、生活和健康都會產生重大影響,居住區園林景觀質量已成為當今住宅建設的發展趨勢。建設富有特色和個性的居住區空間環境是完全可能的,只要園林設計師尊重生態學的觀點,堅持“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以追求人與自然相和諧為目標,不斷進取,才能使居住區的園林景觀更貼近居民、貼近生活,創造出自然、親切、優美、舒心的居住環境。

居住小區景觀設計

  1 居住小區景觀規劃中的人性化設計

隨著社會快速的發展,國內房地產市場開發的重點,正逐步由只重視數量向強調質量方向轉變。與此相適應,小區設計也由只重視容積率,忽視環境設計的初級模式,向重視小區的內、外環境規劃設計的高階模式升級。縱觀國內房地產市場發展趨勢,居住小區的環境建設己成為居住小區建設的重點,亦是開發商刻意追求的熱賣點。同時,住房消費者在

綜合考察地理位置、配套設施、物業管理、智慧設計、戶型平面等因素的基礎上,更注重居住小區的環境景觀質量。

  2 當前居住小區景觀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2.1 當地特色文化缺失

許多居住小區景觀設計,不注重傳統風貌的保護與繼承,設計一味求新、求大、求變,導致原有的風貌特色和歷史文脈遭到破壞,當地特色和多樣性正在消失,而變成沒有個性、識別性和內涵,失去記憶的地區,使地域傳統文化漸漸地離我們遠去。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是人類文明的重要遺產,她被

舉世公認為世界園林之母、世界藝術之奇觀。中國的造園藝術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為最終和最高目的,從而達到“雖由人作,宛白天開”的審美旨趣。她深浸著中國文化的內蘊,是中國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藝術珍品,是一個民族內在精神品格的生動寫照。然而這些藝術作品現在只能在歷史公園和博物館才能看到,確實說明了我們民族文化的流逝。

2.2 人性化設計不夠

居住區景觀環境的設計關鍵在於它能否給居民提供一個方便的居住環境、一個舒適的人性空間。目前我國許多居住區的綠化未能做到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很多樓盤用綠地作隔離帶,雖增加了綠化率,但忽視了人們步行的便捷性,使原來較短的路程繞行很遠;有的居住區綠化設計很少考慮無障礙設計,忽視殘疾人的行動方式,給殘疾人的出行帶來不便;有的居住區沒有充分考慮居住物件的年齡階段,沒有為老人和幼兒開闢專用活動場地等。有些住宅區的綠化甚至為防止人們進入綠地,用圍欄包圍草坪、花壇、綠地景觀,致使綠地不能很好地發揮其休閒娛樂功能,造成居民

心理上的不適感。而積極、成功的住區環境能夠鼓勵、吸引人們在戶外逗留,增加鄰居、住戶之間的相遇和交談機會,增強住區的凝聚力和活力。

  3 景觀設計多元統一

3.1 綠化景觀

綠地作為居住區景觀的一個元素,是居住區中唯一接近自然的生態系統,它對保障一個可持續的居住區環境,維護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居住區園林化設計,有一條明確的景觀主軸線,沿這條主軸線,設計綠化步行街,有條件的話,在步行街旁把水引入、開人工小河流和疊水景

觀。居住區園林景觀和植物花草應有層次,豐富多彩。種植

上,儘量保持和利用原有的植物和樹木,注重綠量,以樹木為主,草坪為副,植物應多選取低養護、常綠、少毒害的品種,種植方式多取自然,忌平淡,應疏密相分、大小相映,宅與宅、組團與組團之間,各有側重,強調可識別性和領域感。

3.2 設施與小品

設施和小品不應光是簡單擺設,而是要做到自然。周全,便利,安全耐用。與周圍和環境協調美觀、恰如其分。同建築

一樣,每個居住小區的小品都要有自己的風格,而且小區內

部要保持風格的統一,在統一中求變化;在形式、色彩、材質等方面相協調、呼應。服務設施要裝飾化、小品化,突出實用價值的同時,又必須具有藝術性。

建築小品既有功能要求,又具有點綴、裝飾和美化作用,

是從屬於某一建築空間環境的小體量建築,遊憩觀賞設計和

指示性標誌物等的統稱。建築小品往往是建築群體構圖中一

個延伸或不可分割體,作為美化環境、烘托氣氛、隔斷空間、裝飾陪襯主體建築,供人們休憩和觀賞之用。如亭、池、廊、橋、流水牆、棚欄、華表、花壇、噴泉以及各種建築雕塑等。適當的加以運用可以充實文化藝術的氛圍,反映居住區特色,點綴景觀。環境景觀小品在居住區景觀中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3.3 景觀燈具

當代室外空間照明的目的是創造一種優雅而自然的感覺。總的趨勢是用光來描繪植物、小徑和雕塑。使房屋周圍的樹木好像在銀色的藍光中散發著光芒,走道和花壇在光影的作用下顯現出斑駁的質感。這就是景觀燈具真正的美,美的是那麼的自然而優雅,而這也是無數設計師們所追求的完美藝術形態。景觀燈具可大致分為5類:功能燈、商業燈、節日燈、霓虹燈以及建築泛光燈。而功能燈上來分,可分3類:① 黃昏燈—— 一般開放在17:00~19:00,主要為主景照明,烘托小區整體景觀效果);②晚間燈— — 一般開放在19:00~22:00,主要為居民回家提供照明,點亮小區的各個角落;③夜間燈一一般開放在22:00~7:00,主要為回家較晚的居民提供照明,勾勒小區亮點。各種功能燈之間通過迴路來進行協調,這樣不僅可以使小區內不同時段的景觀照明達到不同的`效果,又可以很好起到節約小區用電的作用。

3.4 道路與交通

3.4.1道路系統。① 小區車行道的寬窄對居住小區的景

觀效果將產生非常大的影響。道路過窄就會影響交通,過寬

一方面會佔用綠地,另一方面會無形中鼓勵機動車加速。路

若較寬,不妨分解,中置綠蔭小品,增加景觀層次,以柔化道路介面,美化居住環境最寬處也可以衍化為小廣場,聚人氣,以促進鄰里交流,最窄處可以僅符合規範或僅做鋪裝變化,簡潔明瞭。② 小區步行道可以是不同的材質。小區路面材質除具有實用功能外,很大程度上豐富了小區景觀。不同功能的小區道路對材質有不同的要求,步行路要求路面平坦排水好、相對粗糙,做好防滑。另外根據不同的地域、氣候條件可以採用不同的色調。③遊步道路可以不限兩條平行的直線。它們可以時收時放,時寬時窄,或高或低,曲曲直直,升升降降,通達順暢,引導人們走向各自目的地,居住區道路提供了動靜有效了動靜有效 開放性和私密性穿插、聚散有度的步行系統;是對居住區環境的重組,是對居住區多樣性的活動場所的有的放矢的建設和限定。景觀中的道路不是指以交通功能為主的街道,而是通過道路引人人勝,引導居住者進人情景之中。這就要求景觀道路要做得“出人意表,人人意中”。

3.4.2交通組織。① 動態交通的組織:小區主路是道路的

骨架,應保證“通而不暢”,切忌暢通無阻,並防止外界車輛任意穿行。通常採用折線形、曲線形、環行形。主路寬度應容納兩輛機動車對開,路邊可設單邊人行路且不必過寬,支路為組團道路可設計成通過式,也可以設計成盡端式。人車分流為主,人車合流為輔。② 靜態交通的組織:小汽車已經進入千家萬戶,小區停車已經成為小區規劃的重點問題。小車住戶佔到住戶總量的30% ,這就要求在規劃過程中要留夠停車位,同時要兼顧:存取方便;便於管理;儘量減少對居民日常生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