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職業>茶藝師>

"功夫茶"與"工夫茶"有什麼區別?

茶藝師 閱讀(2.95W)

在茶葉界,有一個無傷大雅的爭論反覆被提起,那就是如何辨明“功夫茶”與“工夫茶”的區別。有人認為,“工夫茶”指的是茶品。理由是:清人劉埥在《片刻餘閒集》中寫到:“武夷茶高下共分兩種:……巖茶中最高老者曰老樅小種,次則小種,次則小種工夫,次則工夫,次則工夫花茶……”,說明早在200多年前,“工夫茶”指的就是較為名貴的茶葉;吳覺農主編的《中國地方誌茶葉資料選輯》載:“武夷巖茶與紅茶都有稱為工夫茶的品種。”陳宗懋主編的《中國茶經·紅茶篇》中,將紅茶分為正山小種、小種紅茶、紅碎茶三大類,且按地域分為:閩紅工夫、祁門工夫、宜紅工夫、滇紅工夫等。因此,他們將“工夫茶”定義為:工序繁多、耗時費力加工出的茶品。

"功夫茶"與"工夫茶"有什麼區別?

而所謂“功夫茶”指的則是與茶藝相關聯的一套沖泡、品鑑方法。因為這種品飲茶的方式極為講究。操作起來需要有一定的評鑑學問、品賞水平、沏泡程式和技藝,要擇水、要有大大小小功能不同的茶具,還要有那份飲茶時的環境、意境和心境,有點類似在少林、武當習武的架勢。這種飲茶方式起源於宋代福建的.漳、泉及廣東潮汕一帶。宋代文豪蘇轍就有詩曰:“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不過,將這套飲茶流派正式稱為“功夫茶”或“工夫茶”,則是在清代乾隆、嘉慶以後。

潮汕地區的茶人堅持認為:自己喝茶的那一套講究只能稱為“工夫茶”,如稱“功夫茶”,既不準確,也不具概括性。他們引經據典,說最早見諸文字記載“工夫茶”,是清代俞蛟的《夢廠雜著》之《潮嘉風月記》,內有“工夫茶,烹茶之法”句。他們說,工、功二字有別:在《說文解字》裡,工,“巧飾也,像人有規矩也”;功,“以勞定國也”。還舉《爾雅》雲:“績、勳,功也”;舉《論語》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就涉及到“工夫茶”的諸多茶具)”。並指出,在潮州聲韻裡,“工”屬“江韻”(讀gang)、“功”屬“忠韻”(讀gong)。這樣解釋了半天,雖不致繞口令,卻也挺累人。總之,他們鐵了心要為自己的“工夫茶”正名。

其實,潮汕茶人的說法也並非沒有可商榷之處。“工、功”二字在字義上雖有區別,一旦組成了“工夫”或“功夫”,除了特指“本事、武藝”必須要用“功夫”外,在其它場合及所指事物時並無詞義上的概念區分,一般均可通用。如陸游《示子遹》中:“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這裡的“工夫”表素養、造詣,也可用“功夫”替代;《晉書·範寧傳》中,“而寧自置家廟……皆資人力,又奪人居宅,工夫萬計”。此處的“工夫”指工程、勞力,用“功夫”換之,也未嘗不可;辛棄疾《西江月·遣興》詞:“要愁那得工夫”,該“工夫”意為閒餘、時間,說成“功夫”,也不會產生歧義。更早的如韓非子在《五蠹》裡用了七個“功”字後,用了兩個“工”字:“工文學者非所用,用之則亂法”和“此言多資之義為工也。”此“工”意通功效、效果,用“功”字置換也許更準確。再翻開1978年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乾脆就把“工夫、功夫”放在一個詞條裡解釋。而1979年版的《詞源》對此採取了折中的註釋:“‘工夫茶’:廣東潮州地方品茶的一種風尚。其烹治方法本於唐陸羽《茶經》。器具精緻……也作‘功夫茶’。”要命的是最後這幾字的“節外生枝”,左右逢源,不容爭辯。因此,潮汕、閩南、港臺地區之外的人把“工夫茶”定名為“功夫茶”,也無可厚非。

中國大多數地區的茶客,有幾人經年累月地與工夫茶為伴?貴客來了,把茶儀式搞得隆重一點、繁雜一點,我們稱之為“茶藝”。“茶藝”才是一切喝茶程式、禮儀、技法、意境及過程的正解,“工夫茶”只不過是“綱目”下的“子目”,猶如我們祁門茶俗中“吃子茶”、“上樑茶”、“合巹茶”之類。一方風俗一方人護,外人知道是怎麼回事就行了。非要把“工夫茶、功夫茶”的區別弄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好像有點迂腐。無論“工夫茶”抑或“功夫茶”,並不妨礙我們對這種茶禮儀的理解和表達。

從製作過程上講,把祁門紅茶稱作“功夫紅茶”,似乎更為貼切,可以突出“功夫”所含的“本事、技藝”之意。祁門紅茶的製作是有技術含量的,包括初制和精製有十幾道工序,即使基本實現了機械化,仍然是費神勞力的差事,其中的許多關節蘊含著祁門紅茶製作的祕訣。有經驗的老師傅會根據茶鮮葉的老嫩和含水量來控制生葉的萎凋時間,用手一抓,便會判斷出葉子的萎凋程度;揉捻時,憑感覺就能知道什麼時候該加壓,什麼時候該減壓;會依據當日的氣候,掌控發酵室裡的溫度和溼度,並從發酵葉的顏色上看出發酵的“火候”。到了精製階段,工序更是繁雜,什麼滾(毛)篩、抖篩、平(圓)篩、撩篩、“緊門”、“割腳”等等;不僅要分出本身、長身、圓身、輕身等規格,還要分出每個規格的各個號頭茶。還有什麼切分、風選、機揀,手揀(此工序現已由光電色選機代替),有的工序還要反覆進行,然後才能進行拼配、勻堆、打“毛火、足火”,最後裝箱。而在高檔紅茶在製作中,為了保持茶葉條形和鋒苗的整、秀,一般都靠手工完成。手工製作的技法主要就是手篩了。說到手篩,那可是一種貨真價實的“功夫”,沒個三年五載的歷練,甭想上手。僅操作的手法就有抖、撩、撈、撼、飄、搓腳等等,光聽著就頭暈。外行看熱鬧,只能看到師傅操作時的那種專注、那種精妙、那種節奏和那份瀟灑,根本就搞不清各種手法之間的不同之處和之所以要用那種手法的道理。你不得不歎服:這就是獨門絕技,稱“功夫”,不為過。不然,怎麼會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不過既然大家已經約定俗成地把祁門紅茶稱為“工夫紅茶”,那就這麼一直叫下去好了。只是有一點須明白:無論是“工夫”還是“功夫”,都傾注了一種心境、一種態度、一種精神,具備了這種專業“功夫”的人,才能做出最能體現“工夫”品質的茶,才能品出“工夫”的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