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職業>財商培訓師>

投資理財思維提升方式

財商培訓師 閱讀(2.23W)

投資實際上是一種思維,市場的漲跌則是思維本質的一種表現形式。把握市場的思維的同時也就開始把握自身操作了,正如把握音樂的節拍一樣。而在市場中,更多的人是去關心或預測明日的漲跌。那麼,下面是由yjbys小編為大家分享投資理財思維提升方式,歡迎大家參考學習。

投資理財思維提升方式

  投資是一種思維(1)---走入黑暗

在慣有的思維充斥了我們所處的環境後,於是無論是在何時何地其總是在教導我們走出黑暗,邁入光明。事實是光明僅僅是大眾所認為的光明,在市場的磨練中,光明並不能常常讓處於市場中的投資者取得實惠。此刻,我想起了一個故事:一個人在晚上了丟掉鑰匙,周圍除了一盞路燈外一片漆黑。當別人經過這裡的時候,看到他在路燈下尋找鑰匙,於是問他“你的鑰匙是丟在這裡了嗎”,他的回答是我只能在這裡尋找,因為即使丟在黑暗裡也找不到。究其原因是對於光明的依賴而造成了行為上的軌道偏離。於是我們帶著這個思路走入市場。

在市場中,投資者耳邊經常聽到各種理論,而各種理論之間的互相貶低和爭鬥也是在市場中屢見不鮮。如果帶著走入黑暗的思路來看待這個市場的時候,我們會驚訝的發現所謂的經典理論只不過是路燈照亮的一小塊區域,而更大的更富有誘惑性的經典思維往往就隱藏在黑暗中。在市場中對於各種理論的依賴成為了一種慣性,殊不知這些理論在其未成為經典之前就是生長在黑暗當中。對於現有理論的膜拜正如對於考試及格線的崇拜一樣,可是及格線就一定是60分?未想到在潛移默化中其已成為了一種框框。當處於黑暗中時,誰又能想到心理學在經濟學的應用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績!而在市場中,如何走入黑暗的問題實際就是如何創新的問題。創新在目前的涵義是多種的:融合現有的理論,綜合應用;全面創新,獨成體系;將其他學科交叉運用到市場中,形成邊緣理論,混沌理論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門戶派別之爭基本是毫無意義的,關鍵是將理論與個人性格、能力等的全面的結合,唯有如此,才可將其的威力發揮取得成績。由此,思維的觸角到達了計算機時代的交易系統的應用領域,在越來越多的系統軟體在金融工程方法的支援下應用到市場中的時候,也同時為市場帶來更多的失望,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設計人和操作人的性格、經歷、心理素質等是如此的不同,設計和應用的脫節已經成為了交易系統應用的一處弱穴,再加上應用本身是一種藝術,交易系統的應用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考驗。於是創新後的結合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市場人士的不得不去面對的使命。

走入黑暗並不意味著盲目創新,而是不要盲目地去崇拜。上帝存在有無的意義不大,關鍵看上帝的存在對於實際的影響。市場是一個平臺,其歡迎任何的假設,接受所有的真實憑據,如果在實務中需要事實就看事實,需要宗教就信宗教,需要實驗就去做實驗。如果一個信念能夠幫我們一步步前進,那它就是真理,就具有現金價值。誠然在黑暗的摸索中不可否認地要面對諸多的挫折和磨練,那我們現在是不是已經開始考慮的市場的真諦這一問題?在回答了這一問題後,也許走入黑暗後我們會發現市場的另一種光明。真正可怕的不是黑暗,而是在多變的市場中的無知。

  投資是一種思維(2)---生於憂患

土著美洲人被派往打獵,大部分人會去已探明的獵場。也有一部分人會分成不同方向去尋找新的獵場。挪威的漁夫也如此。作為投資者處於市場中也應該考慮利用現有優勢同時開拓新的領域。由此我們引出了風險管理的思想。風險管理的意義不僅僅是保嬴和止損,也包含著投資者能夠利用現有方法賺錢的同時保持危機感。市場的噪音問題是在任何層次上任何人都不可能消除,在承認並接受噪音不可避免的這一前提下,理所當然的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完善噪音控制策略,即風險控制策略,培養憂患思維。

在市場的實際操作應用中,單向的做多機制使很多投資者的思維具有單一性的特徵。在只有做多才可以獲利的市場中,風險管理的忽視也並不鮮見。風險管理並沒有扼殺在市場中贏利的機會,反而在進行風險管理的過程中會創造出更多的機會和另一種保障機制。

風險管理作為金融工程的核心,從開始金融工程的思想就已經用到極致。而在實際中投資者更多的用到了最後的賣出環節,即保嬴和止損環節。其實在把止損作為一種投資成本來看的時候,風險管理似乎變的那麼簡單。風險管理的層次淪落到這個地步無疑是對其的一種誤解。單從市場操作這個層次來看,從開始考慮買入知道最後賣出的全部過程的每一環節都蘊藏著這種思想,如果帶著這種思想就會看到與操作本身並列的一個過程就是資金管理,在市場中常為了利益而思考太過微觀,投資者是不是忽視了資金管理了呢?資金量的大小決定的僅僅是資金管理在整體戰略中的百分比,其並不能決定是否需要資金管理。

記得在一次講座中,主講人是華爾街的風險管理專家,他在講了很多關於風險管理的數量技術以外,在最後則著重強調了風險管理是一種藝術。風險管理並不能用定量的技術去完全的測量和控制風險,但它卻給我們提供了避險的思維,讓我們在面對風險的時候,把這種結果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內。風險管理的關鍵在與掌握了技術之後運用的藝術,在有所為和有所不為之間保持平衡是風險管理的本質。風險的內涵和外延一直在處於變動之中,某天的可接受成為了另一天的賭博。過分依賴聰明的模型和“黑箱”是不是屈從一種現代版的信仰。於是在風險管理這一充滿迷霧的大海中,我們就如一葉小舟,在迷霧中航行,在航行中路途的艱辛自不必多言,迷霧中的不確定性卻賦予了我們前進的誘惑。

  投資是一種思維(3)---解讀墨菲法則

1.世事並非想象中那麼容易。(Nothing is as easy as it seems.)

2.投資的規則有千萬條,但並不存在那麼一條規則,它可以告訴我們該選用哪一條規則來進行操作。(There are no decision rules with which tochoose decision rules.)

3.最關鍵的問題是下一步應該怎麼做。(The only important problem is what to donext.)以上所寫的就是著名的墨菲法則,其主要討論的是投資和投機在任何時候制定買賣決策時每一個人所要面對的問題。看上去平淡無奇,實際上寓意深刻,就好比越是平淡無奇的武功威力愈是不可輕視一樣,重要的是能理解到幾層,並怎樣去發揮。

市場中表面熱鬧非凡的樣子總是吸引著眾多人士躍躍欲試,也許在一番自欺欺人的模擬操作並進入市場中小試幾把得手後,自信心就高度膨脹,於是這一批人就成為了下一次市場犧牲的主力軍。在此,墨菲法則第一條就非常適用。在看到市場神話屢屢出現的時候,我們是否想到了更多的成千上萬的在市場中焦頭爛額、虧損巨大的人呢?每一個在市場中久經風浪、屹立不倒的人,除了對投資理論的深入理解以外,還有著多年來市場的磨練和浸淫。“一將功成萬骨枯”,對於那些認為在市場中容易得到的人來說也許是一句警示。

投資的規則可以說是浩若煙海,究竟選用哪一條來直到操作是市場人士孜孜以求的目標。墨菲法則的第二條告訴我們:並無定法。任何規則都有它的侷限性,而且時間不同,市場不同,規則也不盡相同。如果總是在使用那些所謂的妙招,不注意發揮,被市場淘汰只是時間和程度的問題。重要的是順勢而變。根據不同時期的市場選擇不同的投資策略。在這個市場中,只有相對正確,而沒有絕對錯誤。

第三條規則對一些心存僥倖的人是一個警醒,別以為將資金胡亂投放股市便可以由它自生自滅,損失總有補回的一天。而這正是太多的投資者所擁有的慣性思維。如果真正開始操作之後不知道如何面對將來的波動,被迫無可奈何地“順勢而為”,正如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淵,危險到了極至。若不能主動地把握市場的節奏,明確每一步動作所可能遇到的結果和採取的對策,切莫隨意。

  投資是一種思維(4)-智慧延伸

在投資的初期,投資者過多地參與了基礎的工作,比如統計,其結果的意義遠遠大於統計的過程給投資者的啟發,而同時由此產生的時間成本問題也顯得非常突出。常常許多人在繁重的腦力勞動之外還要對一些單調的近似於體力勞動的畫圖、統計、計算等工作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時間,後果就是投資者在面對市場的同時不能把工具直接應用於市場。而20世紀的最大的革命電腦的出現切實的首先解決了一個工具的應用問題,使人腦在市場中得以解放,思維獲得了一種延伸。

也許開始電腦的出現應用者們也僅僅侷限於其優秀的計算能力和統計功能,並沒有意識到作為一種機械作用的電腦功能竟然作為了一種人工衍生智慧在市場中發揮著其在不可忽視的作用。今天的投資者離開了另一種智慧的輔助,面對市場的瞬息萬變決策的問題就成為了各種的猶豫。在投資決策過程與博弈決策以及戰爭決策具有極高的相似性,對陣雙方的勝負不但取決於雙方的綜合判斷能力,同時也取決於雙方的決斷能力,即貫徹已形成決策的決心和能力。電腦作為個體智慧的綜合和人類集體智慧的靜態複製品,電腦則可利用機器的無理性去面對對手的生理弱點和心理弱點並去實現自身的'理性。人工智慧技術、模糊邏輯決策以及腦神經網路技術等方面的發展豐富和拓展了投資領域中電腦決策模型的設計方法和手段。

電腦在市場操作中最廣泛的應用在交易系統的設計中,一套良好的電腦交易系統必須對投資決策的各個相關環節作出明確的規定,且應符合投資者或使用者的心理特徵、投資物件的統計特徵以及投資資金的風險特徵.應該具有完整性和客觀性。所謂完整性,即對投資的一個完整的交易週期中的各個決策點,如進退點、再進退點等具有明確的規定。而客觀性則為投資決策標準體現的唯一性。通過如此係統就具有了可重複性,而方法論和科學性也在於此。

對於交易系統的優化與否則是一個兩可的事實,即使優化後的系統也存在著一些缺陷,而不優化又容易導致系統的落後,於是市場中的變因起了主導作用。我們通常有兩類問題要解決。一類是解決問題的結果和過程完全是合乎邏輯的和可預見的,因此我們只要對某種條件的刺激自動作出反應。這被稱之為精確。另外一類問題是我們不能預見的,我們通常不知道是否有適用的規則或不知道選擇哪個現成規則來解決問題。這種情況被稱之為模糊。顯然後一類過程是需要智慧的。讓我們看看第一類過程是否需要智慧。第一類情況可以程式設計,因為我們知道在預期的情況下對於某種刺激該如何反應,或者我們確信通過邏輯可以得出準確的結果。這就是人工智慧的工作方式也是優化後可以達到的效果。可是在市場中我們發現模糊的情況佔了多數。其關鍵在於交易系統所產生的噪音水平是否達到了預期控制的標準。

常常優化後的系統或電腦越來越龐大的功能會讓我們產生錯覺,認為的人工智慧是真正的智慧優化配置。我們忽視了智慧系統如果沒有外部提示或引導則不具備選擇規則的能力。當遇到新的、料想不到的和不斷變化的情況時只有高階進化的生命才有這種能力。面對規則的選擇是這些生命很普通的經歷。於是我們即刻想到了自身,也從而會知道真正的主宰和工具在市場中的地位是不會改變的,即使改變了,也是一種託辭。

現代科技與數字化相結合只能夠解決理性化的問題,並在這個範疇內大大超過人的能力。但是,智慧系統或電腦交易是用來解決市場決策中的感性問題的,其最大的特點是其完全程式化而且不能選擇規則。而當投資者處於市場當中的時候,預測不到的在某種情況下一項工作開始執行某個程式以實現系統自身的某個目標並不是任何程式的執行的條件已經完全達到,因為它有選擇規則的內驅力。當然關鍵是要避免感性太過戰勝理性。我們人類制定了大量的規則供我們選擇,但是非生命人工智慧只有一個規則可以執行,儘管這個規則要複雜得多而且可能要比我們大腦中的任何現成的規則都好。

假定一個人工智慧系統有不只一個規則,這些規則就應該是相互獨立的。這個系統就應該具有從中選擇規則的能力。關鍵問題是它如何通過學習選擇、改變這些規則或建立新規則。用程式?灰色理論或相關分析法?還是量子計算機?系統能否建立類似價值觀的內在的動態平衡機制。我們永遠無法用精確的方法實現模糊方式。這正是我們世界的深奧之處,這也需要我們的智慧和思維不斷的延伸

  投資是一種思維(5)-尋找根源

在思維的路程中,我們一直在試圖奔跑著到達所期盼的終點。但卻忘記了旅程是從何開始的,起點歸於何處。於是讓我們停下來思考起點的原因似乎也是到達思維的目的地的一種動力。停駐在旅途中茫然地望著前方回憶起點成為了所有的忙碌。

也許關於起點的思考開始就限於了分析方法,自然而然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成為了一種起點加入了思考的行列,而後有一列長隊是衍生於這兩種基本方法的。儘管最初的方法受到了後來諸多先進的質疑,但其為後來者所帶來的莫大的啟示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也為後輩們提供了足夠的思考和發揮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思維是得到了更廣義的延伸,無論是深度還是寬度。

延伸的過程中使思考的方向又轉向了更具體的操作。古老的原始人最原始的火種是直接源於大自然的生命之火,而最真摯的愛情是直接源於人類最原始的感情的碰撞,這種原始積累的寓意無疑對於操作來說是無比深刻的。也許有太多的工具在現代可供實務操作去選擇,甚至優化的結果太過良好而讓原始的思考方法黯然失色。可是當我們再一次重新揀起價格和成交量的直觀圖進行直譯時,忽然發現思考的過程是如此有意義。正是這種原始的思考方法使具體的操作有了一種稱為層次的感覺,從此一個個獨立的人性生於市場而將工具的運用直接指向了目標。

那麼原始的原始是什麼呢?原始的原始也許正是現在我們的思維,也許正是我們前進的旅途。它在不斷地指導著人們的思考方式。當牛頓從蘋果身上發現了力學定理,愛因斯坦奇蹟地發現了相對論的時候,在驚歎之餘是否思考了原始的原始?一個“天才”的答案並不能給我們有何種啟示,因為太過遙遠而讓人失去努力的希望,太過玄學而缺乏了具體的啟示。那麼,原始的原始呢?於是在退路全無的情況下,我們發現了一條邏輯的通道,在這個通道中,有著太多的曲折,修正後的曲折竟然獨自生出新的道路,每條道路上都有著屬於它的陽光。此刻,我們重新揀起思維,走入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