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醫學>衛生資格>

中藥毒性的研究方法及注意問題

衛生資格 閱讀(7.9K)

導語:我們所說的中藥毒性是指藥物對機體的損害性,包括急性、亞急性、慢性和特殊毒性(致癌、突變、致畸胎等);同時還包括了中藥的副作用即在常用劑量時藥物出現與治療需要無關的不適反應。下面一起來看看相關內容吧。

中藥毒性的研究方法及注意問題

中藥毒性的內涵應包括單味藥毒性和配伍後的毒性兩個方面。在本草文獻中,毒有四個意義:一指藥物的總稱,如《景嶽全書》雲“凡可辟邪安正者,皆可稱為毒藥”;二指藥物的偏性,如《類經》:“藥以治病,因毒為能,所謂毒藥,以氣味之有偏也”;三指藥物作用的強弱不同,《素問?五常政大論》根據藥物偏性的大小和作用的強弱,提出了“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四指藥物的毒副作用。我們所說的中藥毒性是指藥物對機體的損害性,包括急性、亞急性、慢性和特殊毒性(致癌、突變、致畸胎等);同時還包括了中藥的副作用即在常用劑量時藥物出現與治療需要無關的不適反應。傳統的中藥文獻對中藥毒性的分級有三級和四級之分,三級分類的如新世紀《中藥學》教材、《中國藥典》2005版、《中藥大辭典》第一、二版,將中藥毒性分為大毒、有毒、小毒;而《有毒中藥大辭典》則分為劇毒、大毒、有毒、小毒四類。中藥毒性研究一般有以下方法。

  有毒成分及毒理研究方法

這是中藥毒性研究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是在中藥成分中提取、分離毒性成分,進行相關毒性實驗,如在含生物鹼的中藥中已知的有毒成分有:川烏、草烏、附子、天雄、雪上一枝蒿等品種中的烏頭鹼;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中的雷公藤鹼;馬錢子中的番木鱉鹼;曼陀羅、洋金花的莨菪鹼;苦楝子中的苦楝鹼;麻黃中的麻黃鹼;光慈菇、山慈菇中的秋水仙鹼等。其毒理作用主要是損害神經系統。外周迷走神經和感覺神經中毒,常先呈異常興奮後抑制,能直接影響心臟功能,併發其他臟器的變性壞死;中樞神經中毒,可引起視丘、中腦、延腦、脊髓的病理改變;呼吸中樞中毒可引起呼吸麻痺窒息。再如在含有苷類的中藥中,已知的毒性成分有:洋地黃、萬年青、八角楓、蟾酥、夾竹桃等品種中的強心苷,可直接作用於心臟,引起心肌收縮的增強,心率減慢;木通、黃藥子、商陸等皁苷成分,對區域性有刺激作用,並能抑制呼吸,損害心臟、腎臟,尚有溶血作用;白果中的銀杏酸和銀杏酚,苦杏仁、桃仁、郁李仁、木薯、瓜蒂等品種中的苦杏仁甙,水解後可析出氫氰酸,能迅速與細胞線粒體中氧化型細胞色素酶的三價鐵結合,阻止細胞的氧化反應;芫花、廣豆根等品種中的黃酮苷,可刺激胃腸道和對肝臟的.損害,引起噁心嘔吐、黃疸等症狀。

  中藥毒代動力學研究方法

毒代動力學是運用藥代動力學的原理和方法,定量地研究毒性劑量下藥物在動物體內的吸收、分佈、代謝、排洩過程和特點,進而探討藥物毒性發生和發展的規律性的一門科學。其主要目的是:揭示在毒性試驗條件下藥物所達到的全身暴露與毒性發生的內在聯絡;比較動物與人的全身暴露來解釋毒理試驗資料的價值;為臨床前毒性研究的實驗設計(如動物種屬、試驗劑量和用藥方案的設計)提供依據。